七年级生物调研卷(7年级生物调查表)

今天给各位同学分享七年级生物调研卷的知识,其中也会对7年级生物调查表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分享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七年级(人教版)生物调查表答案:调查人 班级 调查地点 调查时间 天气状况 序号 生物名称 数量 生活环境

调查人:xx 班级:初一x班

调查地点:随便你拉、 调查时间2010X月X日 天气状况:视情况而定、

香樟树,陆生,生活在光照充足,土质肥沃的环境里

苔藓,陆生,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里

麻雀,飞禽,生活在树上或灌木丛中

伯劳,飞禽,生活在树上或灌木丛中

观赏金鱼,水声,生活在水池中

蜗牛,陆生,生活在潮湿阴暗的环境中

蜜蜂,昆虫,生活在有花植物丰富的地方

蚊子,昆虫,生活在潮湿阴暗的地方

夹竹桃,陆生植物,生活在光照充足,土质肥沃的环境里

鼠妇,陆生昆虫,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里

老鼠:生活在渠道、垃圾堆等容易找到食物,以及硬物磨牙的地方里。

水稻:适应于炎热的环境。所以,水稻是许多温热带人民的主食。

蚯蚓:由于使用皮肤呼吸,所以要生活在潮湿的泥土里。

蚂蚁:群居生活的动物,必须生活在离地高、干燥的环境里,如树上、墙上。

小麦:小麦是北方人民的主食,北方气候干燥,所以小麦生活在旱地里。

狮子:生活在非洲的热带草原上,那里有野马、野牛等食物。

蟑螂:生活在厨房里,那里的食物、调味品都是蟑螂的食物。

蛔虫:是一种寄生虫,寄生在人的肠道里。

蚊子:生活在有积水的环境,因为蚊子的幼虫孑孓在水中出生,雄蚊在水中找食物。

数量随便写一点就OK、、、

希望采纳、、、、

七年级下册生物试卷分析

具体 七年级生物 试卷情况,具体分析;我整理了关于七年级下册生物试卷分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七年级下册生物试卷分析 范文 一

期末考试已经落下帷幕,为了更好地 总结 工作中的 经验 教训,特对本次的生物试卷进行全面的分析,以期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好地成绩!

一、试卷内容分析:

本套试卷面向大多数学生,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使坚持正常学习的学生大多数能及格。在考查学生对生物基础知识和生物基本技能的掌握的基础上,适当考查学生的生物能力。试题设计和以往生物试题相比稳中有变,在稳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

1.生物试题量:包括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非选择题6个小题(共计50分)。。

2.生物题型:选择题,连线题,识图作答题,资料分析题,实验探究题,综合题。

二、试题特点:

试卷重视了对学生基本的生物学科素质和学习潜能的考查,对生物试卷的总体评价是:立足基础,注重知识的应用,注重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的考查;注重生物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初步考查学生对一些生物学实验操作基本技能的掌握;试题设计新颖独特,有利于引导中学教师积极参与新的课程改革,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会学习。具体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1.突出主干核心知识:

本试卷突出了对主干核心知识的考查,较好地发挥了的命题对教学的导向作用。如对《循环系统》的考查,围绕心脏结构,以及体循环和肺循环。再如对《泌尿系统》的考查,突出了对“尿的形成”核心知识的考查,识图作答题第27题,第29题分别是对这两方面的检测。

2.注重实验基本技能:

本试卷中涉及实验的命题占到了很大比重,主要考查了初中阶段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实验技能,如第五大题,实验探究题;就是专门要求学生设计实验,得出结论。

3.联系生活生产实际:

本试卷中的试题注重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和学以致用。如考查眼的结构知识时,特意设置主观题要求学生写出两条用眼卫生的建议。如第31题第(4)小题,要求学生举例生活周围人类活动影响环境的例子。还有在考查泌尿系统的知识时,问到如果尿检中发现了红细胞和大量蛋白质,肾脏中可能病变的部位。等等。这些都紧密联系生产实际,让学生意识到生物学知识应用广泛,它是农、林、牧、副、渔、医等应用科学的基础。

4.强化图形表格识读:

本试卷注重对生物学图形、表格的识别和解读,占分比重大。第27题对循环系统的识别作答,第28题对眼球结构图的识别作答,第29题是对血浆、原尿、尿液的成分的比较数据的作答。识图作答题在生物学知识的考查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类试题既可以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可以检测学生的观察、理解、分析、判断和综合能力。

三、经典题分析:

如选择题第2题:人生命的起点是( )

A,婴儿诞生 B,精子成熟 C,卵细胞成熟 D,精卵结合

解析:很多学生根据生活常识易错选A,但是按照生物科学上的人生命的起点应该是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形成受精卵。

第15题:人呼吸时,呼出的气体成分是( )

A,氧气含量比吸进时少 B,全部是二氧化碳

C,氧气多于二氧化碳 D,不含氮气

解析:正确答案是A,只是D选项要注意,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 第27题的第(4)小题心脏结构中壁最厚的是:左心室,它是体循环的起点。还有注射的青霉素,最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

四、教学建议:

1.重视生物学概念教学

概念是生物学理论的基础和精髓,概念也是思维过程的核心。一个新概念的提出,往往标志着人们观念的改变,促进生物学科的发展,甚至是对生物学科全新的认识。如 “动脉血”与“静脉血”、“动脉”与“静脉”。

2.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识图题在生物学知识的考查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类试题既可以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可以检测学生的观察、理解、分析、判断和综合能力。所以在平时的生物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识图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3.夯实生物实验基本技能

我们在教学中要不断地摸索和总结经验,找到最佳的 教育 方法 ,帮助初中学生尽快地掌握基本的生物实验技能,为他们学好生物知识,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1) 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实验习惯。

(2)培养学生熟练的操作实验器材。

(3)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观察能力。

4.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

一个群体,良莠不齐在所难免。因此,转化学困生,让学困生由“莠”变“良”是我们教师的职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热爱每一位学生。”热爱每一位学生,需要老师付出无数的精力和心血,特别是需要持之以恒的“热爱”。其实,只要教师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时时真诚地关心他们,坚持不懈的提醒他们,及时的鼓励他们,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学生们一定能成为祖国的人才的。

七年级下册生物试卷分析范文二

一、对试题的总体评价

1.覆盖面广,重点突出

分析试卷不难发现,本次生物学期末试题涉及到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8-14章共7章的知识内容,这7章共有19节,命题范围涉及其中14节内容。

试题在保证覆盖面广的同时,也注重了对重点章节、重点知识的测试,如第12章(人体的自我调节)考了34分,其中该章的第1节(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考了22分;第9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考了24分,其中该章的第2节(血液循环)考了18分。重点知识考查了“心脏的结构及血液循环”、“反射弧的组成及反射功能的实现”、“人体内的气体交换”、“食物的消化”、“尿液的形成”、“探究实验方案的完成”等。

试题版面为八开两面共4页,正面的第1、2页是第一大题选择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背面的第3、4页是第二大题非选择题,共有7个小题,有填空题、识图作答题、探究设计题等类型,共占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熟练的学生完全能够在40分钟内完成,稍慢的学生在约50分钟内也能完成,而且答题的书写量不大,能够认真完成。

多数试题比较基础,如第2小题(选出人体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第15小题(选出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学生能够在无障碍的情景下完成。

因此,笔者认为该试题份量适宜,难易适度,学生能够在考试时间内轻松、愉快地完成。

3.贴近生活、关注健康

试题倾注了人文情怀,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健康,关注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如第3小题(身体出现乏力、头晕等贫血症状可能是缺乏什么)、第5小题(医院输液是将药液输入到什么血管)、第18小题(刀伤出血是伤到了皮肤的哪一层)、第24小题(有感觉不能运动的原因)就是直接联系人类的病例;第6小题(感知运动时,心率、心输出量的变化)、第20小题(知道人每天呼出的二氧化碳来自哪里)联系学生身体状态变化及生理现象;第13小题(人类对环境应持的态度)关注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以图切入,训练思维

试题出现了5个图,涉及的问题共占44分,份量很大,这说明该试题非常注重对识图能力的考查,出现的问题不仅仅要求辨认图中的结构,而是以此为切入口,展开对相关生理过程和规律的考查,以此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训练学生思维,形成整体系统的知识网络。如第23小题(心脏的结构模式图)就是考查学生能不能对“体循环”、“肺循环”途径所涉及结构在图中的准确再认,不仅要求学生熟悉心脏的结构,还要熟悉与此相关的生理知识。

5.加强实验,倡导探究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试题较好体现了这一特点。如第14小题(镜下如何寻找金鱼的毛细血管)、第17小题(镜下可看到不同数量的血细胞)、第19小题(如何建立动物的条件反射)就是与实验密切相关的试题。

新课程理念之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在试题中得到了落实和体现,以此导“教”、导“学”,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如第27小题(探究胰岛素对血糖的调节作用)就是引导学生如何完成探究方案并训练学生学会依据现象得出科学结论的能力。

二、抽样成绩统计情况

从城乡学校合理抽样,调取试卷分析,采集数据如下:

1. 随机抽样试卷情况统计析.得分率较高的有(从高到低排序):第4题、第9题、第19题(都为94.5%),第3题、第11题(91.5%),第15题(86%),第5题、第6题(83.5%),第22题(81.6%)。

2.失分率较高的题有(按得分率由低到高排序):第8题(11%),第27题(28.3%),第21题(32.3%),第1题(33.5%),第25题(37.5%),第20题(41.5%),第26题(46.9%),第16题(53%),第23题(55.3%),第2题(55.5%)。

3.抽样试卷一共100份,合格的有39份,合格率仅为39%;40分以下有35人,低分率为35%;平均分50.2。-

三、学生答卷反映出来的主要情况

1.知识结构不系统,含混不清

学生如果对所学知识不进行及时梳理,学多了,时间长了,就会混为一谈,考试时,提取这部分知识就会出错,即使是很简单的题,也会出错的。如第8小题(肾单位的结构),第16小题(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出错率相当高,题目本身并不难,只要学生事先梳理、具备了这些知识,是应该做对的。

2.概念理解不准确,模棱两可

在平时的学习中,如果对基本概念理解不透彻、不准确的话,关键时刻(如考试时)就会出错,造成失分,影响学业成绩。如第1小题,如果平时对“动脉血”、“动脉”、“静脉血”、“静脉”等概念进行比较分析的话(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如有的考生认为“动脉血”是“流速快的血”,完全是凭感觉,没有抓住实质,不出错才怪。

3.凭空想象不动脑,自以为是

学生对一些常见的生理现象,凭想象、感觉,想当然,自己以为很对,不对问题作深入的分析、探究,喜欢作表面 文章 ,反映出一种浮躁的学风。如第20小题,有考生认为:人体每天呼出的二氧化碳产生于肺泡,表面上看,好象是对的,其实不然。

4.识图作答不识图,胡乱猜测

本次考试非常注重对学生识图能力的考查,共有44分与此相关。答卷中反映出学生不识图就开始作答——胡乱猜测或者未读懂图就开始作答—— 一知半解。比如第24小题中的图3“反射弧的模式图”中已经有箭头标注出了冲动的传导方向,据此完全可以顺利完成第(4)问中的“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中的传导路线”。再比如第26小题中的图5上标注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扩散方向以及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方向,对题中第(3)小问“血管e内流的是什么血?血管f内流的是什么血?”也是应该轻松答对的。

四、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根据学生在答卷中反映出来的诸多问题,笔者认为今后的生物学教学(指初中生物学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引起生物教师的关注。

1.激发兴题,让学生爱学生物

兴趣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学生对某一个问题感兴趣,他会自觉自愿地去学习、探究。目前初中生物学只是结业考试学科,不是升学考试学科。现在的学生(甚至家长、部分老师和校长)的很现实,只顾眼前的升学,为了在升学考试中考出好成绩,升入重点高中学习,不惜牺牲非升学考试学科的学习时间,部分学生甚至放弃对生物学的学习。这种状况在不少学校都存在(笔者个人观点),学生不愿学,老师也不愿教,即使考题很简单,学生照样做不来。因此,我们生物教师要从兴趣的激发入手,采取多种有效的 措施 让学生对生物感兴趣,让学生在浓厚兴趣的驱使下主动学习生物。

2.开发课程,让学生有新鲜感

现在的世界是一个五彩缤纷、多姿多彩的世界。各种媒体信息、资讯每天强烈地冲击学生的眼球,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在这种生态下,让学生每天都坐在教室里学习,每天一坐就是七、八节课,如果每节课都机械地照学教科书上的内容,让学生感觉每节课都是一种“口味”,学生会学下去吗?学生能不生厌吗?因此,我们要对教材进行大胆改革,在不违背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当时的学习状态,大胆地删减陈旧内容,大胆地增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 热点 问题和知识,让学生感觉课堂教学内容新鲜,增加好奇感,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大大增加了对课堂知识的接受度。

3.增加活动,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

不少教师反映北师大版的生物学教科书上“活动”较多,因教学时间、设备、经费的缘故,难于如数完成众多的“活动”。于是有教师索性借这种原因,不组织学生完成活动,仍然采取“一枝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方式完成课堂教学。既然学习生物已经不是为了考试,我们不妨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更加愉快一些,增加情感体验,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笔财富,成来一段美好的人生旅程。要达到这种境界,只有积极创造条件,增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动手、动脑、动口,使学生的多种能力得到培养。

七年级下册生物试卷分析范文三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生物学对于七年级学生是细节处的一门学科, 学习方法 和学习习惯都在不断的摸索中,我任教的七一班和七二班共70人,我对他们的了解还有待加强,但就这次期中考试成绩来看,好学生考出了自己的真实水平,也有少数学生发挥欠佳。我就本次期中调研考试试题作以下分析。

二、整体分析:

这次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由两大题组成,分选择题和综合题。突出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实验的能力。就试卷内容来看,题量比较适宜,难易程度体现了教材的重点、难点,没有偏题、怪题,覆盖面比较广,知识点多且灵活,更能与生活实际中的问题密切结合。对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能力有所帮助。本次考试平均分为66分,其中七一班为64.8分,七二班为67.7分,两班的成绩差距并不大。

三、卷面分析:

1.选择题共25个,共占50分,实得分为32分,得分率为64%。错误较多的有:9小题、10小题、13小题、14小题、19小题,主要是动植物结构次部分的内容,理解性较强,学生掌握情况不好。而生物特征本章的内容学生掌握良好,得分率达85%。

2.综合题共50分,实得分34分,得分率为68%。本大题分为8各小题,识图题为5个,占了一半以上。其中前两题有关生态系统的内容,学生得分率达80%,错误多出在生态系统中非生物部分的记忆内容上。识图题中植物细胞的图示学生能识记基础知识既灵活应用。6、7、8三个小题失分率较低,主要是学生对实验题还有一定的陌生,对实验步骤上不够严谨,是十分的一个主要原因。如:制作口腔上壁细胞时需滴加的液体,大多数学生答案为清水,与制作洋葱表壁细胞的步骤弄混淆。

四、总述

本次考试认识到了在对七年级的生物教学中存在了一些不足和问题,如:七一班90分人数为3个,七二班没有,但七一班不及格人数为10个,七二班为6个。在以后的辅导中要着重对七班进行基础知识的复习,而七二班要着重培优。所以在下班学期中我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1、抓基础,重应用

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对重要的生物知识加强理解。对需要识记的知识,要求学生掌握。加大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

2、加强知识与实际的联系与探究

教学中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把知识放到实际问题情境中来学习,让学生在问题情景中结合自身体验来思考问题,讨论交流,寻求解答途径。

初一生物调查表及归类 (包括生物名称 数量 生活环境 归类)

这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我给学生上课的时候带全班学生对校园的生物进行调查。生物的分类可以按动物或植物。生长环境填空中,陆生或水生。建议你在调查一定要宣布注意事项,特别是安全。

七年级上学期生物单元试卷及答案

做七年级生物单元测试题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收获的好,必须耕耘的好。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上学期生物单元试卷,希望你们喜欢。

七年级上学期生物单元试题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本检测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正确认识是( )

A.细胞可以无限制地增大

B.子细胞和母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C.细胞分裂次数越多,体积越小

D.细胞分裂以后形成的子细胞,有的有细胞核,有的无细胞核

2.从一个受精卵发育成一个可爱的宝宝,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神奇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②③表示细胞分裂,④表示细胞分化

B.大脑皮层主要由图中的神经组织构成

C.人体内的血液属于图中的结缔组织

D.细胞分化可导致细胞中遗传物质改变

3.纳溪区天仙镇是泸州市著名的枇杷之乡。下列有关枇杷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属于细胞,是种子 B.属于系统,是果实

C.属于组织,是种子 D.属于器官,是果实

4.右图所示为宋代《存真图》中一幅人体解剖图的部分信息。其中所标注的各器官,都没有涉及( )

A.神经系统 B.生殖系统

C.循环系统 D.呼吸系统

5.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

A.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B.细胞→组织→系统→植物体

C.细胞→器官→系统→植物体 D.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

6.(2013 兰州)下列关于动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动植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B.植物叶片的表皮属于组织

C.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D.人体的心脏属于器官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B.所有细胞都具有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C.所有植物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细胞是动物体和植物体的最小结构层次

8.西瓜的果肉属于植物的哪类组织?( )

A.分生组织 B.机械组织

C.营养组织 D.输导组织

9.我们吃香蕉时剥掉的香蕉皮属于( )

A.保护组织 B.分生组织

C.输导组织 D.营养组织

10.下列有关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分裂所产生的新的体细胞,它们的形态结构相似

B.细胞分裂所产生的新的体细胞,它们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C.细胞分化可以形成不同的组织

D.细胞分化可以导致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11.下列结构属于组织的是( )

A.一株玉米 B.月季花 C.血液 D.胃

12.下图中所示的器官分别属于什么系统?( )

A.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

B.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

C.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

D.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

13.(2013 兰州)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分裂的结果是细胞数目的增多

B.细胞分化可以形成不同的组织

C.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都可以继续分裂

D.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14.仙人掌上的刺,在结构层次上属于(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15.(2013 黑龙江大庆)胃是重要的消化器官,下列组织在胃中不存在的是()

A.上皮组织 B.基本组织

C.神经组织 D.结缔组织

16.我们的身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下列图示细胞中,不参与组成我们身体的是( )

17.下列各种组织中不属于结缔组织的是( )

A.骨组织 B.血液 C.皮肤 D.肌腱

18.依据图①~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生物①②的结构层次都是器官

B.图示生物②是由上皮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和营养组织等组成

C.图示生物①②③都具有细胞结构和遗传物质——DNA

D.图示生物①②③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

19.细胞分化是当今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导致细胞数目、种类增多

B.细胞分化是形成不同组织的根本原因

C.分化的细胞不再进行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D.细胞分化导致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

20.下图所示为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按图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

B.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

C.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D.神经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上皮组织

21.(2013 黑龙江大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微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分布广泛

B.微生物的数量众多,都对人类有害,不需要人类关爱

C.微生物通过产生后代使物种得以延续

D.除病毒外微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2.构成人体的四大基本组织是( )

①保护组织 ②上皮组织 ③机械组织 ④肌肉组织 ⑤神经组织 ⑥营养组织 ⑦结缔组织 ⑧输导组织

A.②⑤⑥⑦ B.②④⑤⑦

C.①③④⑧ D.⑥⑦⑧

23.“脱缰之马”——癌细胞由“叛变”的正常细胞衍生而来,是产生癌症的病源,下列关于癌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恶性肿瘤是癌细胞不断分裂和分化形成的

B.癌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会发生变化

C.癌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不会改变

D.癌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重新发育成完整的生物个体

24.下列各图表示高等动物的四种组织,其中能够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的是( )

A B C D

25.按照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将下图进行排序,你认为下列排序中正确的是( )

A.④→②→①→③→⑤ B.①→②→③→④→⑤

C.⑤→①→③→④→② D.②→①→④→③→⑤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0分。)

26.(4分)判断题。

(1)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以后,细胞核内染色体的数目减少一半。 ( )

(2)人的肌肉细胞和神经细胞里的遗传信息是一样的。 ( )

(3)绿色开花植物的植物体是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组成的。( )

(4)草履虫没有器官和组织的结构层次。 ( )

27.(8分)连线题。

(1)把动物的四大组织与其结构特点用线连接起来。

上皮组织 细胞间隙大,细胞间质多

神经组织 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

肌肉组织 由肌细胞构成

结缔组织 由神经细胞构成

(2)把下列人体的结构与相应构成的主要组织用线连接起来。

血液 上皮组织

表皮 肌肉组织

肱二头肌 结缔组织

脊髓 神经组织

28.(5分)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面是几种细胞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丙细胞与甲、乙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没有 。

(2)细胞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在甲、乙细胞中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

(3)经观察发现,只在甲细胞中含有液泡和_ _,因此该细胞是植物细胞。

(4)将图示甲、乙两种细胞放入蒸馏水中,甲细胞不会涨破,是因为甲具有起保护和支持作用的 。

(5)多细胞生物体要长大,离不开细胞的分裂。如果乙细胞通过分裂产生了两个子细胞,子细胞与乙细胞的染色体 相同,因此它们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29.(11分)下图为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请分析回答问题。

(1)根尖细胞终生保持分裂能力,这样的细胞群构成的组织,叫做[ ] 。

(2)我们吃橘子时,剖开橘皮时看见的筋络,能够输导 和 ,属于[ ] 。

(3)叶肉细胞的细胞壁薄,液泡较大,能储藏营养物质,属于[ ] 。

(4)[ ] 具有保护柔嫩部分的功能,所以一般都分布在植物体的 。

30.(17分)仔细观察右图,请根据你的观察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将稻草剪成1寸左右的小段,放在盛有天然水的烧杯中,经过10天左右,水面出现一层灰白色的薄膜,揭开这层薄膜仔细观察水上层游动得很快的微小白点,这就是 ,在显微镜下它的形状就像一只 。

(2)图中的结构[ ] 具有运动作用,它在体表的分布

是( )

A.全身的表膜 B.体表一圈

C.口沟内 D.身体前段

(3)食物由[ ] 进入体内,形成食物泡,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通过[ ] 排出。一个食物泡大约含有

个细菌,所以草履虫对 有一定的作用。

(4)[ ] 能收集体内过多的含氮废物进入[ ] ,再由表膜上的小孔排出体外。

(5)吸入氧并排出二氧化碳的是[ ] 。

七年级上学期生物单元试卷参考答案

1.B 解析:细胞不能无限制地生长,长到一定程度就会停止生长,且有的细胞开始进行分裂。刚形成的子细胞体积较小,它们会慢慢生长,因此细胞不会越分裂越小。子细胞的遗传物质和母细胞完全一样,都有细胞核。

2.D 解析: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人体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受精卵分裂形成很多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多。这些细胞一部分具有分裂能力继续分裂,而另一部分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力,停止分裂,开始分化,在此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差异,形成了不同的组织。人体的组织主要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肌肉组织。图中①②③表示细胞分裂的过程,④表示细胞分化的过程,人的大脑皮层主要由神经组织构成,人体内的血液属于结缔组织,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并不发生改变。

3.D 解析:被子植物具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枇杷属于果实,是器官。植物不具有系统这一层次。

4.B 解析:由图中器官可知,脑属于神经系统,肺属于呼吸系统,心属于循环系统,胃、肠属于消化系统,肾属于排泄系统。所以都没有涉及生殖系统。

5.A 解析: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构成组织,组织构成器官,由器官构成植物体。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

6.C 解析:细胞是动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一般来说,动植物体的生长发育都是从受精卵开始的。受精卵经过细胞的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由动物细胞构成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系统,动物体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因此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由植物细胞构成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植物体没有系统,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这六大器官直接形成整个植物体。可见,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因此,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无系统。植物叶片的表皮属于保护组织,人体的心脏属于器官。可见,选项C是错误的。

7.D 解析:病毒是生物,但无细胞结构,A项错误;有的细胞无细胞核,如人体成熟的红细胞、细菌等,B项不对;洋葱鳞片叶细胞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项不对;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所以,细胞是动物体和植物体的最小结构层次。

8.C 解析:分生组织的细胞具很强的分裂能力,一般位于植物体的茎尖、根尖和茎的形成层等处;机械组织是对植物起主要支撑和保护作用的组织,分布于茎、叶柄、叶片、花柄、果皮、种皮等处;营养组织的细胞壁薄,液泡较大,有储藏营养物质的功能,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中都含有大量的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是植物体中输送水分、无机盐和营养物质的组织,其细胞特点是细胞长形,常上下相连,形成适于输导的管道,如导管和筛管等。西瓜的果肉位于果实中,汁多味美,液泡中含丰富的营养,属于营养组织。

9.A 解析:香蕉是果实,属于器官,它的皮应该是起保护作用的,因此属于保护组织。分生组织的主要作用是分裂产生新细胞,输导组织的主要作用是运输物质,营养组织的主要作用是储存并提供营养。

10.D 解析:细胞分裂所产生的新的体细胞,它们的形态结构相似,染色体数目相同,遗传物质也不会发生改变;细胞分化可以形成不同的组织。

11.C 解析:组织是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一群细胞,它们按一定的顺序组合在一起便形成组织。一株玉米是一个植物,月季花是器官,胃属于器官,血液是结缔组织。

12.B 解析:由图可知,a、b、c、d分别表示心脏、胃、脑、肺。心脏属于循环系统;胃属于消化系统;脑属于神经系统;肺属于呼吸系统。

13.C 解析: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因此,细胞分裂的结果是细胞数目不断增多。在发育过程中,一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它们在形态、结构上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这些细胞起初在形态、结构方面都很相似,并且都具有分裂能力。后来,除了一小部分细胞仍然保持着分裂能力以外,大部分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力。

14.C 解析:仙人掌的刺属于变态叶,叶属于器官。

15.B 解析:胃的最外面的膜是结缔组织膜,最里面的胃腺上皮属于上皮组织,胃能收缩和舒张,有肌肉组织,胃的内外布满了血管和神经,血管中的血液属于结缔组织,神经属于神经组织。可见,胃是由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等构成的一个器官。基本组织是植物体内的一种组织,不存在于动物体内。

16.D 解析:A为动物的神经细胞,B为动物的肌肉细胞,C为动物的上皮细胞,D具有细胞壁,为植物细胞。

17.C 解析:结缔组织的特点是细胞排列疏松,细胞间质发达。结缔组织种类很多,骨组织、血液、肌腱等都属于结缔组织。结缔组织具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而皮肤是由许多组织构成的器官,不是结缔组织。

18.C 解析:从图形中可以看出,①是动物,②是植物,③是真菌。图示①②的结构层次都是个体;B项中②是植物,是由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等构成的,上皮组织属于组成动物和人体的组织;这三种生物都是多细胞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其主要的遗传物质DNA都存在于细胞核中;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没有系统。

19.B 解析:细胞分裂导致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化导致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变化,是形成不同组织的根本原因;分化后的细胞还有可能进行分裂和生长,如植物的形成层细胞;细胞分化不会导致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

20.A

21.B 解析: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微生物除具有生物的共性外,还有其独特的特点:一是种类繁多,二是分布广泛。已发现的微生物达10万种以上,新物种还在不断被发现。可以说微生物无处不有,无处不在,冰川、热泉、火山口等极端环境中都有微生物的踪迹,故A项叙述正确。微生物种类繁多,有的对人类是有害的,但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是有益的,如利用甲烷细菌可以净化污水,利用乳酸菌可以制作酸奶、泡菜,利用酵母菌可以酿酒、蒸馒头、做面包等,故B项叙述错误。生物通过产生后代使物种得以延续,故C项叙述正确。病毒结构简单,无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组成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故D项叙述正确。

22.B 解析: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是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23.C 解析:恶性肿瘤是癌细胞不断分裂形成的,不需要细胞的分化,分化形成组织,而恶性肿瘤是癌细胞的群体,扩散速度快;癌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出现复制现象,故新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不会改变;癌细胞只出现分裂现象,不会发育成完整的生物体。

24.A 解析:能够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的组织是神经组织,图A为神经组织的结构图。

25.A 解析:通过图示识别,①是器官层次,②是组织层次,③是系统层次,④是细胞层次,⑤是人体,它们的构成层次依次是细胞④→组织②→器官①→系统③→人体⑤。

26.(1)× 解析: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后,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数目不变。

(2)√ 解析:人的肌肉细胞和神经细胞都是由一个受精卵细胞经分裂、分化而来的,在分裂、分化过程中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因此肌肉细胞和神经细胞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3)√ 解析:绿色开花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4)√ 解析: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其结构层次只有细胞,即个体。

27.(1)见下图

(2)见下图

28.(1)成形的细胞核 (2)线粒体 (3)叶绿体 (4)细胞壁 (5)数目

解析:(1)细菌细胞与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区别是无成形的细胞核。

(2)动植物体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

(3)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叶绿体、液泡。

(4)细胞壁具有保护、支持的作用。

(5)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先进行复制,以保证分裂形成的新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与亲代保持一致。

29.(1)C 分生组织 (2)水分 无机盐 D 输导组织 (3)B 营养组织

(4)A 保护组织 表面

解析:图中,A是保护组织,具有保护柔嫩部分的功能,一般分布在植物表面;B是营养组织,营养组织的细胞壁薄,液泡较大,有储藏营养物质的功能;C是分生组织,保持分裂能力;D是输导组织,能够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等物质。

30.(1)草履虫 倒转的草鞋底 (2)3 纤毛 A (3)5 口沟 7 胞肛 30 污水净化 (4)1 收集管 2 伸缩泡 (5)4 表膜

解析:(1)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它个体微小,外形像一只倒转的草鞋底,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它的细胞结构。

(2)草履虫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全身的表膜上都有纤毛分布。

(3)5是口沟,细菌和细小的浮游植物等食物由口沟进入体内,形成食物泡(6),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胞肛排出;一只草履虫一个小时大约能够形成60个食物泡,每个食物泡中大约含有30个细菌,由此算来,一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够吞食43 000个细菌,可见,草履虫对污水净化有一定作用。

(4)1是收集管,能把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如含氮废物)收集起来,进入2伸缩泡,再排到体外。(5)4是表膜,氧的摄入、二氧化碳的排出都通过表膜。

[img]

七年级生物调查表怎么写

一、调查人。

二、班级:初一。

三、调查地点:公园。

四、调查时间:年月日。

五、天气状况:视情况而定。

六、调查生物:

1、香樟树,陆生,生活在光照充足,土质肥沃的环境里

苔藓,陆生,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里。

2、麻雀,飞禽,生活在树上或灌木丛中。

3、伯劳,飞禽,生活在树上或灌木丛中。

4、观赏金鱼,水声,生活在水池中。

5、蜗牛,陆生,生活在潮湿阴暗的环境中。

6、蜜蜂,昆虫,生活在有花植物丰富的地方。

7、蚊子,昆虫,生活在潮湿阴暗的地方。

8、夹竹桃,陆生植物,生活在光照充足,土质肥沃的环境里。

9、鼠妇,陆生昆虫,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里。

10、老鼠:生活在渠道、垃圾堆等容易找到食物,以及硬物磨牙的地方里。

11、水稻:适应于炎热的环境。所以,水稻是许多温热带人民的主食。

12、蚯蚓:由于使用皮肤呼吸。

七年级生物调研卷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7年级生物调查表、七年级生物调研卷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