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同学们谈谈小学科学调研卷,以及小学科学调研考试方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本文目录一览:
小学调研卷全名叫什么
小学调研卷全名叫一线调研卷。
因为小学语文1至6年级的调研卷,全名叫一线调研卷,这套卷子包含了数学的重考点、易错点、单元测评卷+期末真题模拟卷,所以小学调研卷全名叫一线调研卷。
调研卷又称调查表或询问表,是以问题的形式系统地记载调查内容的一种印件。
求小学科学试题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期终测试卷 姓名:
基础知识一、填空题
1、常用的简单机械有杠杆、滑轮、 、 。
2、提高材料的弯曲能力,可以增加材料的厚度,还可以改变材料的 。
3、建筑物的框架结构最基本的形状是四边形和 。
4、杠杠是一种简单的机械,利用杠杠工作时,在杠杠上用力的点叫用力点,承受重物的点叫 ,起支撑作用的点叫 。
5、 __在各个方向都是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
6、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 ,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 。
7、菌类不能进行 来制造养料,而靠吸收其他生物或土壤里的 来生存。
8、我们可以用 、 等方法来增强物体抵抗弯曲的能力。
二、选择题
9、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 )。
A、机械能 B、化学能 C、生物能
10、只改变电磁铁线圈的缠绕方向,这时电磁铁( )。
A、南北极改变 B、南北极不变 C、磁力强弱发生变化
11、下列哪个框架不易变形( )。
A、 B、
C、 D、
12、梁的横截面一般是( )的。
A、平放 B、立放
13、下列哪种情况最省力 ( )。
A、 B、 C、
14、用力点离支点近,阻力点离支点远的杠杆是( )。
A、省力杠杆 B、费力杠杆 C、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15、对于同一物种来说,生活在越热的环境中,它的个体就( )。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16、提起相同质量的重物,下面中滑轮最省力的是( )。
A B C
17、同样粗细的螺丝钉,螺纹越密,拧起来就越( )。
A、费力 B、省力 C、既不费力也不省力
18、下列哪种情况能平衡( )。
A 、 B、 C 、
三、判断题
19、蕨类植物属于绿色不开花植物。 ( )
20、改变材料的形状不可以增大它的抗弯曲能力。 ( )
21、框架铁塔结构具有底面大,下面重,风阻小等特点。 ( )
22、拱形与其他形状相比,增加了材料的厚度。 ( )
23、轮轴的轮越大,轴越小,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能越省力。 ( )
24、圆顶形的龟壳,主要是让乌龟更加漂亮。 ( )
25、煤、石油、天然气所具有的能量最终都来自太阳。 ( )
26、电磁铁没有南北极。 ( )
27、狗尾草、凤仙花都属于草本植物。 ( )
28、电磁现象是丹麦科学家奥斯特最先发现的。 ( )
四、连线题
29-30电池 太阳能 31-32汽车方向盘 斜面
核电站 化学能 螺丝钉 省力杠杆
风力发电机 原子能 羊角锤 费力杠杆
光电池 机械能 镊 子 轮轴
科学探究
一、图形题
1、(1-3)画出下面工具的力点、重点、支点,并填空。
A、 B、 C、
上图中省力的杠杆有( ),不省力的杠杆有( )。
2、(4-6)把下面的滑轮用线连起来,并写出它们的作用。
作用: 作用: 作用:
3、(7)给你2个钩码,怎样使下面得杠杆尺达到平衡呢?请在下图中画出来。
二、简答题
1、(8)请你根据家乡的实际情况,写出几条保护家乡生物多样性的措施。(至少2条)
2、(9)增强电磁铁磁力的方法有哪些?
三、实验题
1、(10)在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中电流强度的关系时,小明通过改变线圈中电流强度这一因素,而使铁芯的上线圈的圈数等因素不发生改变,得到下面的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改变因素
测试结果
第一次
用一节新的干电池
1次吸住7枚大头针
第二次
用二节新的干电池串联起来
1次吸住17枚大头针
第三次
用三节新的干电池串联起来
1次吸住26枚大头针
实验中改变的因素是: 。
不改变的因素是:缠绕在铁芯上线圈的 。
分析实验中记录在表格中的数据,归纳出实验的结论是:
。
2、(11)下图是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 有关的对比实验。该实验证明: 。
3、(12)有表面光滑的4块木板,他们的长度分别是20CM、40CM、60CM、80CM,小红用它们搭在一个高位10厘米的木块上,形成A、B、C、D四个坡度,再用测力计沿着斜面将250克的物体拉上去,得到如下数据:
斜面的状况
A
B
C
D
使用力的大小(N)
1.7
1.35
1.25
1.15
请分析小红研究得到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小学科学课程调查(谁会写?论文方式)
摘 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小学科学教师队伍,既是加强小学科学教育的需要,也是深入实施新课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国家长期战略发展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对小学科学教师队伍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一方面,可以准确地把握小学科学教师队伍的现状,以便为他们的专业发展搭建更有效的平台;另一方面,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本调查以市(县、区)为样本,结果显示:目前小学科学教师队伍主要存在兼职教师多、专业化程度低、队伍不稳定、知识陈旧老化、教育科研能力弱等问题。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发展;新课程
一、调查目的
我国学校培养的学生“高分低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强;造成公众(18-69岁)基本科学素养低下(1.4%),缺乏持续发展后劲。这一方面与当前的选拔制度有关,另一方面与人才的评价机制相连,更重要是我国传统重文轻理的观念和基础知识中心论的思想,以其无法想象的巨大惯性,影响着全社会的思维和许多领导者的决策。
当今世界,科技日新月异,科技对社会发展的推动力日益巨大,面对世界范围的剧烈竞争,惟有提高全体国民的科学素养,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提高全体国民的科学素养,主渠道是科学教育。当前,担当我国数亿万计少年儿童科学启蒙教育任务的小学科学教师,其科学专业素养如何,是直接影响科学教育成败的极其重要的因素。而科学新课程的实施,又对小学科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如何使他们胜任科学新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一个既现实又需要迫切解决的新课题。
由此可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小学科学教师队伍,既是加强小学科学教育的需要,也是深入实施新课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国家长期战略发展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对小学科学教师队伍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一方面,可以准确地把握小学科学教师队伍的现状,以便为他们的专业发展搭建更有效的平台;另一方面,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调查对象和方法
本次调查以浙江省桐乡市全体小学科学教师为对象。调查采用问卷、集体座谈、个别访谈等方式,以问卷调查为主。2006年3月,共发放问卷155份,回收问卷143份,其中有效问卷139份,回收率89.7%,符合教育调查的要求。139份调查问卷中,城镇学校教师55人,占39.6%,农村学校教师83人,占59.7%,外来民工子弟学校教师1人,占0.7%。因此,调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小学科学教师的基本状况
表1 科学教师年龄结构统计表(单位:人)
项 目
30岁以下
30-45岁
46岁以上
合 计
人 数
38
69
32
139
比 例
27.3%
49.6%
23%
100%
表2 科学专职、兼职教师男女性别差异统计表(单位:人)
项 目
专职教师
兼职教师
合计
性 别
男
女
男
女
人 数
28
8
54
49
139
比 例
77.8%
22.2%
52.4%
47.6%
100%
表3 科学教师学历结构统计表(单位:人)
项 目
中 师
专 科
本 科
合 计
人 数
35
81
23
139
项 目
专职
兼职
专职
兼职
专职
兼职
专职
兼职
人 数
3
32
24
57
9
14
36
103
比 例
8.3%
31.1%
66.7%
55.3%
25%
13.6%
100%
100%
表4 科学专职、兼职教师职后取得学历专业统计表(单位:人)
项 目
专职教师
兼职教师
合计
师范类专业(小学教育、教育学、初等教育、化学)
22
41
63
非师范类专业(行政管理、文化艺术、汉语言文学、政史、信息技术、中国书画等)
12
37
49
注:科学专、兼职教师职前学历为高中、中师、普师,少数为专科、本科。
表5 科学专、兼职教师平均年龄、教龄和任教科学年限(单位:年)
项 目
专职教师
兼职教师
人 数
36人
103人
年 限
年龄
教龄
学科年限
年龄
教龄
学科年限
平均值
34.4
14.1
8
37.9
17.4
3.3
表6 科学专、兼职教师任教科学2年以下和5年以上统计表
项 目
专职教师
兼职教师
任教科学2年以下人数、比例
6
16.7%
69
70%
任教科学5年以上人数、比例
23
63.9%
18
17.5%
以上结果表明,目前我市已初步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学历较高,且专业思想较为巩固的专兼职小学科学教师队伍。他们平均担任科学教学工作4.5年,为我市科学教学作出了一定贡献。
(二)、小学科学教师的职业认知与专业发展倾向
1、科学和科学教师在学校中的地位及其自我认知
科学教师在回答小学科学学科在学校领导和教师心目中的地位时,34.5%的人认为科学处于语文数学之下而与英语同时位列第二,认为与语文数学英语同等位置的占30.9%,所有学科一视同仁的占10.1%。根据科学教师的日常观察,认为学校中任教音乐和美术的教师地位最低,占33.8%,科学课次之,占31.7%,认为一视同仁的占25.2%,另有12.9%的教师感到语文数学的地位最低。假如可以自由选择任教学科,有33.1%的科学教师将选择数学,31.7%的科学教师选择语文,只有26.6%的科学教师仍然选择科学,选择其他的仅占9.3%。而调换学科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科学课难教(32.4%)和工作量大(19.4%),或认为自己更适合教其他课程(25.9%),因家长轻视的占5%。
排除其他因素,科学教师在学校中相似资历的教师中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度,认为一般的占69.8%,较高的占25.2%,很高的占4.3%,几乎没有人认为因任教科学而认可度很低。在谈到认可的归因时,有56.1%的科学教师认为自己能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其主要原因是有良好的师德和劳动纪律,33.1%的教师认为主要原因是自己能胜任小学科学的教学工作,因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而得到认可的占6.5%,4.3%的教师认为是靠人际关系。
以上情况说明,小学科学学科和科学教师的地位已不再低下,而是得到了学校领导、教师和家长的普遍认可,这为科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绝大多数科学教师以其高尚的师德和劳动纪律以及较高的科学教学水平,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这为科学教师的专业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内在基础。同时,也反映出科学课难教、工作量大等情况,导致大部分科学教师萌生转教其他学科的想法。
2、科学新课程对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的影响
科学新课程标准的出台,43.2%教师认为使小学科学教育有了一个准确、公正的评价尺度,有10.1%的教师认为新课标是那些整天坐在研究所里的专家们给他们描绘的一个小学科学教育的“乌托邦”,另有46%的教师认为新课标还没有经过足够的实践检验,一时还难以下结论。当问及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是否会出现学生主体性与教学内容科学性的矛盾,假如出现怎么办?有43.9%的教师认为主体性与科学性并不矛盾,认为适当降低科学性尽量弘扬主体性的占19.4%,认为两者都作适当让步的占19.4%。在谈到一位优秀的科学教师,其成功的主要标志是什么时,认为是让学生经历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52.5%),非常喜欢科学课(22.3%)和具有初步的科学态度(15.8%)。
上述情况表明,随着新课标的出台和科学新课程的深入实施,绝大多数科学教师已抛弃了原有的知识本位的旧观念,普遍接受了新课标突出科学探究,强调学生主体参与,亲历和体验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实现三维目标的和谐达成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并且已经逐渐地落实到自己日常的科学教育教学行为中。
3、影响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主、客观因素
作为一位小学科学教师,自己最大的优势是什么?45.3%的教师认为是敬业精神,19.4%的教师认为是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对科学本质的理解,12.2%的教师认为是教学经验与教学艺术,7.9%的教师归因为自己的动手能力较强。
阻碍自己成为更优秀科学教师的最主要的主观因素,33.1%的教师认为主要是因为自己专业储备和学习不够,32.4%的教师认为是自己新课程理念不到位与教育科研水平低,20.1%的教师认为自己缺乏丰富的教学经验和高超的教学艺术,15.1%的教师认为自己对科学的本质还没有清晰的认识。
阻碍自己成为更优秀科学教师的最主要的客观因素,受访教师的看法依次为:外出教研活动和培训机会少(44.6%),供学习的书籍和资料缺乏(28.1%),得不到比自己更优秀的科学教师的指导(21.6%),培训内容华而不实或老一套(6.5%),家长不支持(2%)和领导不重视(1%)。
由上可见,目前小学科学教师队伍中的大多数,主要依靠自己的敬业精神和教学经验在勤勤恳恳地工作,专业储备普遍不足,知识陈旧老化,教育科研水平明显偏低,部分教师的新课程理念还有待形成。真正凭专业知识和对科学本质理解而进行科学教学的教师还为数不多。从客观方面分析,长期缺乏学习、培训和教学研讨的机会,科学教学相关资料的匮乏,以及得不到优秀科学教师的指导等因素,成了小学科学教师专业成长道路上的拦路虎。
4、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自我需求和发展路径
科学教师期望自己在科学教学上有较好的发展,为了使自己更优秀,觉得应该多学习一些书刊,分别是:小学科学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与教学艺术(56.8%),自然科学知识(25.9%),教育理论名著和专著(10.1%)。为了使自己更优秀,最希望得到的帮助是:参加适合自己的教研培训(46%),适当减轻课务负担(25.9%),多提供一些适合自己学习需要的书籍和资料(16.5%),改变家长对科学课的看法(6.5%),改变学校领导与同事对科学课的看法(5%)。
在谈到最喜欢的教研活动是什么时,有48.2%的教师认为是听优秀教师的课并有其他优秀教师点评,有20.9%的教师则更喜欢不拘形式、不分主次贵贱的沙龙活动,也有8.6%的教师喜欢自己开课后请优秀教师中肯的点评,还有8.6%和6.5%的教师,分别喜欢正规的研讨和听讲座。在说到什么培训最适合自己时,有 41.7%的教师觉得最好是拜一位比自己优秀的科学教师为师,30.2%的教师认为是听课或听讲座,也有27.3%的教师感到自己不断地“磨课”,加上别人适当的指导效果最佳,另有3.6%的教师表示更适合自学教育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
上述结果显示,小学科学教师普遍具有专业发展的心理需求,他们渴望能有更优秀的科学教师和教育专家给予指导和帮助,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以及科学课堂教学的能力和水平。
(三)、小学科学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的发展差异
1、基本状况与学科稳定性的差异
小学科学专职教师中男性占绝大多数,达到77.8%,相比之下,科学兼职教师中的男女性别比例则基本持平(52.4%、47.6%),这种差异的客观存在,可能反映了科学学科的教学更适合于男性。
在任教学科稳定性方面,小学科学专职教师任教科学学科的平均年限为8年,而兼职教师平均年限为3.3年;专职与兼职教师任教科学年限在2年以下的比例分别为16.7%和70%,任教科学年限在5年以上的比例分别为63.9%和17.5%,两者之间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这说明科学专职教师队伍相对比较稳定,而兼职教师则变动性较大。
调查显示,科学专职教师中,中青年教师居多(77%),最大年龄为53岁,而兼职教师中,老年教师占了很大比例,50岁以上占22.3%,55岁以上的占8.7%,其中年龄最大的4 人已达60岁。从访谈中得知,兼职教师中很大一部分教师的科学课务安排,是出于该教师周课时总量不足而补差或属于照顾性质,因此,兼职教师的科学课务经常随学年的变化而变动,稳定性极差。
调查还显示,小学科学专职与兼职教师在学历进修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专职教师进修高一级学历的比例明显高于兼职教师(94.4%、75.7%),而且专职教师较多选择与科学学科相接近的侧理师范类专业(61.1%),如小学教育、初等教育、教育学、化学等,而兼职教师选择专业的范围相对较杂,如:小学教育、文化艺术、行政管理、政史、汉语言文学、信息技术等非师范类专业(35.9%)。
2、学科和职业成就感的差异
小学科学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比,对科学学科更有认同感,如果自由选择任教学科,有50%的专职教师仍将选择科学任教,而兼职教师的这一比例要低得多(18.4%)。进一步调查发现,自由选择学科结果的深层次原因,更多地与教师的职业成就感有关,两者呈现出直接的正相关。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在回答科学学科在学校中的地位时,两者相近(78.6%、77.8%),而在回答科学教师在学校和同事中的认可度时却出现较大差异,专职教师感到认可度高或较高的比例明显高于兼职教师(44.4%、20.4%),大部分兼职教师感到认可度低或很低(77.8%)。调查发现,专职教师更多地依靠专业知识和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在进行科学教学(30.6%),相比之下,兼职教师更多地是凭自己的敬业精神和教学经验在工作(59.2%)。
3、选择专业成长路径的差异
调查显示,科学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在分析阻碍自己专业成长的主、客观因素方面呈现出较大差异。专职教师更多地把主观因素归结为新课程理念与教科研能力(36.1%)不强,以及教学经验与艺术(30.6%)的欠缺,客观因素更多地归结为得不到优秀教师的指导(44.5%)。而兼职教师更多地把主观因素指向专业储备(35.9%)的不足和学习不够,以及新课程理念与教科研能力(31.1%)的低下,客观因素指向外出教研活动和培训机会太少(46.6%)。
在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教研活动时,科学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都喜欢听有优秀教师点评的优秀教师的课(47.2%、48.5%),但专职教师更喜欢自己开课后由优秀教师点评或参加不拘形式、不分主次贵贱的沙龙活动(50%),兼职教师则倾向于听适合自己的讲座、正规的研讨和宽松的沙龙活动(36.9%)。
在专业成长道路上,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都希望得到名师的指点(38.9%、42.7%),专职教师更喜欢自己在不断磨课时得到名师的指导(41.7%),兼职教师则较喜欢选择听课或讲座(33%)等适合自己的教研与培训活动。在学习方面,专职教师较多地选择优秀科学教师教学经验与艺术方面的书籍来阅读(66.7%),兼职教师除与专职教师同样的选择(53.4%)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选择与科学教学有关的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来阅读(29.1%),以增加先天不足的专业知识储备。
四、思考与建议
陶行知先生早在70多年前就说过:“科学要从小教起,我们造就一个科学民族,必要在民族的嫩芽——儿童——上去加工夫培植。”[1] 他还指出:“要想创造科学的中国,必须培养科学人才的幼苗,才能达到目的。”[2] 因此,要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一代新人,才能造就科学的民族,才能创造科学的中国。而要培养有科学素养的一代新人,就必须先要培养一批具有科学素养的教师,尤其是儿童时期的科学启蒙教师——小学科学教师。否则,实现美好愿望的措施还没有真正落实。
(一)、加强职前培养,设置“科学教育”专业
调查显示,目前小学科学教师一般职前学历为中师、普师,还有少数高中学历的民转公教师,虽然近年有少量专科和本科毕业生充实进来(没有科学教育专业毕业的,高等院校没有设置这个专业)。但总体说来,绝大多数小学科学教师的学历缺乏理科背景,造成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尤其是新课程的实施,这一矛盾更加突出,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科学教师专业上的进一步发展。尽管绝大多数小学科学教师非常重视自己的学历进修,但在进修专业的选择上,许多教师却选择了适于自学、相对容易毕业的文科类专业,如汉语言文学、政史、行政管理、文化艺术等,虽然学历提高了,知识丰富了,但与科学学科教学的相关性不大,这部分科学教师的学科专业性知识储备仍然不足。而科学教师的这些先天不足只能依靠职后花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来解决,只能依靠在职的多样化的培训来解决,但这是不得已而为之。因此,建议高等院校开设科学教育专业,从源头上解决小学科学教师专业知识储备不足的问题,避免恶性循环。
(二)、强化职后培训,搭建专业成长平台
职前教育年限相对较短,所学知识和技能有限,并且与教育实际联系不多,加上信息时代知识总量剧增和知识老化的加速,高新技术不断涌现,必然要求科学教师通过继续教育更新知识体系,以适应教育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因此,职后培训具有职前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
就目前而言,由于工学矛盾和学校经费紧张等实际困难,大面积外派听课或脱产培训还不太可能。因此,在校本教研基础上,建立培训、教研、科研三位一体的研训网络很有必要。实行集中培训与分散学习相结合、名师指导与个人实践相结合以及校际研讨与校本教研相结合的方式。
1、充实培训内容,加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调查表明,小学科学教师对继续教育课程内容与科学教学实际相脱离的情况意见比较大。因此,继续教育部门应及时了解掌握科学教师的真实需求,将最新颖实用的科学知识和技能,用科学教师容易接受的方法介绍给他们,同时把教师们在工作中感到困惑和关心的问题进行筛选,作为继续教育的内容,以增强继续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组织“导师制”培训,发挥名师作用。目前各地区都有不同层次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名师。他们在长期的科学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了一定的教育特色。如何将这些优质的教育资源利用起来,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一方面,一所学校的科学教师数量相对较少,尤其是农村学校。这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渴望能有优秀的教师为他们指点迷津,但又苦于求教无门。另一方面,学科带头人、名师等这些优质的教育资源在白白地浪费。因此,组织科学教师“导师制”师徒结对,进行跨校际不定时的研训,或举行沙龙活动,或开展课堂教学研讨等,形式多样,效果必定良好。
3、开展课题研究,实施研修式培训。实践证明,课题研究对提高科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有很大的作用。进行课题研究时,教师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带着任务开展实践。课题研究还可以带动参与课题研究的其他人员,围绕同一问题展开研讨,课题组成员之间既成为真正的研究者,又成为友好的协作者,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集群体的智慧。实施课题研究的关键是参训教师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提出课题,然后由感兴趣的教师自由组成课题组。一般情况,参加同一个课题研究的教师有的来自不同学校,有的是同一所学校。在课题研究期间,要求科学教师把课题作为校本教研的一项内容,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展开行动研究,及时收集和处理有关信息。这样的培训方式简便易行,效果也比较好。
(三)、安排专职岗位,稳定科学教师队伍
在调查中发现,小学科学教师中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的数量比接近1:3(36 :103),专职教师任教科学学科年限平均达8年,而兼职教师只有3.3年;专职教师任教科学5年以上的占63.9%,兼职教师只有17.5%;相反,任教科学2年以下的专职教师只占16.7%,兼职教师的这一比例却高达70%。上述数据表明,科学专职教师的职业稳定性大大高于兼职教师,并且专职教师更愿意在科学学科的教育教学上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教学效果也更好,成果更显著。因此,科学专职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较强,同时,得到学校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度也明显高于兼职教师。兼职教师在任教科学学科以外,同时还兼任了其他重要的教学工作,精力相对分散,主观上不愿意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科学学科的教学上,在学历进修、科学知识更新以及科学教育教学的业务方面,更是不愿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暂时性的想法较多。从客观方面分析,学校在安排课务时也不打算兼职教师长期任教科学,并且以学年为界限,根据实际情况作出频繁的调整。由于科学兼职教师大多兼课节次较少,因此,造成兼职教师人数很多。如果这种情况长期存在而再不改变,势必严重影响小学科学教学的质量,严重影响小学科学教师队伍的稳定,最后,受到最严重影响的是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儿童的科学素养。而这种现象与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和当前实施的素质教育思想是相违背的,与中华民族的长期发展战略是相违背的。因此,学校要想方设法安排出科学专职教师的岗位,实在有困难,也要相对集中地安排课务。只有这样,科学教师才能安心乐教,才能全面提高小学科学教育教学的质量。
综上所述,要全面提高小学科学教育教学的质量,必须提高小学科学教师队伍的素质。加强职前培养,设置“科学教育”专业;强化职后培训,搭建专业成长平台;安排专职岗位,稳定科学教师队伍等不失为好的途径和方法。而最最基本的措施是保持小学科学教师队伍的稳定,保证有足够的科学专职教师数量,这是底线。
参考文献:
[1]陶行知.关于科学教育.陶行知全集(第八卷) [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2]陶行知.要加强自然科学.陶行知全集(第九卷)[M]. 成都: 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3]宋怡,周志华.新加坡理科教师培训计划特点及其启示[J].继续教育,
[img]小学科学调研卷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小学科学调研考试方案、小学科学调研卷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