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初三调研卷(2020年海盐中考)

本篇文章给同学们谈谈海盐初三调研卷,以及2020年海盐中考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本文目录一览:

搜一份初三化学题

综合练习

一、选择题(各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2分)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化学性质的是( )。

A.用液化石油气作家用燃料 B.用铜丝作导线

C.用铁制成炒菜用的铁锅 D.用磁铁制成指南针

2.下表是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文字说明。你认为下列中错误的是( )。

配料表 精制海盐、碘酸钾(KIO3) A.碘酸钾是化合物

含碘量 35±15mg/kg B.碘酸钾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储藏方法 通风、防潮 C.碘酸钾是一种氧化物

食用方法 待食物熟后加入碘盐 D.在KIO3中,碘元素化合价为+5价

3.碳纳米是继足球烯(C60)以后发现的又一种碳单质。以下有关碳纳米管与足球烯(C60)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它们的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异 B.在常温下它们的化学性质都稳定

C.它们是不同的单质 D.它们分别完全燃烧后生成物不同

4.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的空气中燃烧,能够除去其中的氧气而得到较纯净氮气的是( )。

A.硫 B.木炭 C.红磷 D.蜡烛

5.据报导:2003年1月28日,日本政府向国际原子能机构承认,206kg钚下落不明。这些钚足可以制造出25枚原子弹。钚原子核内有94个质子 ,其相对原子质量为244,则该原子核内中子数为( )。

A.94 B.150 C.66 D.338

6.当今世界三大环境问题是酸雨、臭氧层衰竭和温室效应,其中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向空气中大量排放了有害气体,它们主要是( )。

A.CH4和CO B.SO2和CO C.CO和CO2 D.SO2和NO2

7.我们不仅要节约每一滴水,同时还应该防止水的污染。下列防止水污染的措施中,你认为合理的是( )。

①禁止使用农药和洗衣粉 ②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③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④生活污水净化后再排放

A.②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8.有关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都是原子 B.它们都是稳定结构

C.它们都是离子 D.它们都是同一种元素

9.每一个人都应懂得防火知识,并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如何逃生。当高层楼房下层起火,火势凶猛无法扑灭时,下列逃生措施中正确的是( )。

①沿楼梯迅速下楼 ②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③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④封闭房门 ⑤迅速转移到阳台,用绳索下坠 ⑥跳楼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②④⑤

10.绿色化学要求反应物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要制取的产物。下列反应是石油化学工艺中的重要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工艺要求(图中每根短线代表一对共用电子对,有机化学反应中用“→”代替“=”)。X为( )。

A.1 B.2 C.3 D.4

11.科学家们利用太阳能产生激光使海水分解得到绿色能源---氢气,可用于

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O 2H2↑+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iO2在反应中作反应物 B.水分解不产生污染物

C.TiO2在反应中作催化剂 D.该技术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氢能

12.下列物质的用途,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

A.氧气可供给呼吸 B.二氧化碳用作气体肥料

C.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D.稀有气体用作焊接金属保护气

13.某物质R是人类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已知R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0,其中含碳元素40%,含氢元素6.7%,其余为氧元素。则R的化学式为( )。

A.C5H10O2 B.C5H10O5 C.C6H6O D.C6H12O6

14.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是( )。

A.通电使水分解:2H2O 2H2↑+O2↑

B过氧化氢催化分解:2H2O2 2H2O+O2↑

C.高锰酸钾加热分解:KMnO4 K2MnO4+MnO2+O2↑

D.氯酸钾加热分解: 

二、填空题(28分)

15.用化学符号表示:锌元素___、氯离子___、硫酸亚铁___。

16.在H、O、C、S、Ca五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入空格中。

⑴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氧化物是______;

⑵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氢气的酸是_______;

⑶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固体原料是________;

⑷可替代汽油的汽车环保液体燃料__________。

17.用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填空:氢气、氧气、木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⑴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_____;

⑵能用于灭火的是________;

⑶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

⑷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气体是___,它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⑹能使灼热的氧化铜还原成铜的气体化合物是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已知下列实验事实:

一个两端(均有纸筒)已平衡的天平,往一端纸筒中倾倒二氧化碳气体,天平向倒入二氧化碳的纸筒一端倾斜。

以上事实证明了______________,请简述三个能说明同样结论的实验事实或生活实例: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6分)

19.清洁工艺和绿色化学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化工技术和化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界定“清洁工艺”的含义:在科学实验研究、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都要实施可持续发展,以增加生产效益,防止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⑴下列实验不符合清洁工艺的要求的是____(填序号)。

①S在O2中燃烧 ②CO还原CuO ③H2在空气中燃烧 ④用澄清的石灰水处理尾气CO2

⑵请写出实验①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⑶我国西部盛产天然气,“西气东输”是国家在西部开发中的一项重要工程。试比较用天然气作燃料和用煤作燃料,哪一种更符合清洁工艺的要求?科简述理由。

四、实验题(16分)

20.右图为学生进行粗盐提纯实验过程中过滤操作的示意图,试回答:

⑴写出仪器名称:①_____,②_____;

⑵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该____(填“高”或“低”)于滤纸的边缘;

⑶过滤后若发现滤液仍旧浑浊,请分析原因:

①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

21.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是(所用装置图用序号表示)

⑴写出编号为①②③④的仪器名称: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

⑵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为_____和_____。

⑶若用A装置来进行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应该在A装置中作适当的变化是__________。若用A装置来进行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应该在A装置中作适当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共8分)

22.取一定量的木炭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生成23.2g气体(氧气已完全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生成40g沉淀。试通过计算分析23.2g气体的成分和质量。

23.测定大理石含CaCO3的质量分数,取大理石12.5g,加入盛有100g稀盐酸的烧杯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假设其他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解)。烧杯内物质的质量变为108.1g。试计算大理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

[img]

初三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综合检测题及答案

【初三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综合检测题】

   一、积累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4分)

A.晶莹(yíng)  渲染(xuàn)抚摸(wǔ)紫绡(xiāo)

B.嫣然(yān)韬光(tāo) 呵护(hē)酝酿(ràng)

C.花萼(è) 歼灭(jiān)枢纽(shū)  渣滓(zǐ)

D.鸟瞰(gǎn)绚丽(xuàn)逾越(yú)晦涩(hu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4分)

A.水波粼粼流光益彩虚怀若谷因地致宜

B.掩卷遐想义不容辞出奇治胜德高望重

C.梦寐以求销声匿迹无所适从巧夺天工

D.油光可鉴满腔热忱漫不经心副员辽阔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人类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B.网传天然气要涨价,争先恐后前往燃气公司营业厅购气的市民济济一堂。

C.“最美新娘”李成环的事迹可歌可泣,她被兰州市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

D.诵读经典对提升学生修养、陶冶学生性情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4分)

A.在如何提高课堂效率的问题上,老师听取了广泛同学们的意见。

B.专家表示,通过开通快速公交,使主城区交通拥堵问题得到解决。

C.为了防止H7N9疫情不再大规模扩散,各级政府都及时采取了措施。

D.兰州新区的建设,对进一步提升兰州和甘肃对外开放新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组是( )(4分)

山水是自然最生动、最完美的体现。

①智者则涉水而行,望水而思,以碧波清流洗濯自己的理智和机敏。

②那屹立万年的大山,多像静穆庄重的仁者;

③仁者在山的稳定、博大和丰富中,积蓄和锤炼自己的仁爱之心;

④那欢快流动的江河,多像才华横溢的智者。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④③① D.③①④②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南州六月荔枝丹》选段,回答问题。(11分)

荔枝花期是二月初到四月初,早晚随品种而不同。广东有双季荔枝,一年开花两次。又有四季荔枝,一年开花四次之多。花形小,绿白色或淡黄色,不耀眼。花分雌雄,仅极少数品种有完全花。雌雄花往往不同时开放,宜选择适当的品种混栽在一起,以增加授粉的机会。一个荔枝花序,生花可有一两千朵,但结实总在一百以下,所以有“荔枝十花一子”的谚语。荔枝花多,花期又长,是一种重要的蜜源植物。

6.这一段主要是介绍荔枝的花,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说明的?(2分)

7.这一段文字中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2分)

8.文中运用的数字哪些是确数?哪些是约数?它们对说明事物起了什么作用?(3分)

9.文中引用了“荔枝十花一子”的谚语,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作简要分析。(2分)

10.“荔枝花多,花期又长,是一种重要的蜜源植物”说明了荔枝一项很重要的经济价值,这种经济价值是什么?(2分)

(二)品读《茶道》,回答问题。(17分)

茶 道

茶有茶道,讲究汤、器、茶。汤要腊梅枝头雪,腊梅傲雪,汤也沾了梅花的清幽;器要窖器,白者为贵,汤清叶绿,分外鲜明;茶要蒙山顶上茶,山高雾淡,茶亦有飘逸之气。泡好的茶讲究(A)、(B)、(C)。色要青翠,清绿透彻;香分真香、兰香、清香、纯香,真香为上;味有香、清、甘、活,香而清、清而甘、甘而活,方是名品。

这是杨八爷的讲究。

茶有“以茶(甲)德,以茶(乙)情,以茶(丙)友,以茶(丁)客”之说,茶馆正为茶客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大众去处。茶馆人多,就顾不得讲究茶道,几摞茶碗,浅浅地撒些茶末,水是在炉子上一直开着,来个人就提起大铁壶高高地冲。杨八爷在茶馆喝茶,却偏偏讲究茶道。汤,绵阳的冬天几乎不下雪,就转而求其次:扬子江中水。杨八爷去的茶馆是东方大桥桥头茶馆,茶园用水就近到涪江里去提。他赶着向提水的伙计喊:“要江中心的水,性活,污染小。”伙计对他笑笑:“您给我造条船?”杨八爷到茶园喝茶是自带茶壶,壶倒是窖器,很有些年头,里壁厚厚的一层茶垢。一次差点被儿媳洗了,亏得他赶紧拦住:“就靠这点茶垢出味儿。”茶,杨八爷也自带,但这位老爷子的退休金,每月买半斤特级绿茶就没什么富余。有一次,一位来客送了他一包龙井,他省着足足喝了半年。事后他埋怨送茶的人:“喝别的茶都没味儿了!”

到茶园来的多是退休的老头,一大早进园,人人一只鸟笼,揭开半边罩子,一溜儿挂在树上。杨八爷也有一只鸟,是画眉。每天第一壶茶,他都倒一盏给鸟儿。也许是喝茶的缘故,这只画眉叫得特别清越婉转,别的鸟都比不上。喂完鸟,杨八爷就眯着眼,细细地啜一口茶,轻轻地在口中灌漱一遍,“咕咚”吞下去,再徐啜慢饮。几口热茶下肚,就讲开了茶道:沏茶有下投、中投、上投。冬季下投,先茶后汤;春秋中投,汤半下茶,复以汤满;夏季上投,先汤后茶。汤有三辨:一曰形辨,有虾目、蟹目、鱼眼、连珠、涌泉;二曰声辨,有初声、转声、振声、骤声;三曰气辨,有轻雾、淡烟、凝云、布露。真正的饮茶应以糕点相配,好比饮酒要有下酒菜……人人都听得津津有味,讲究的还赶着去买了茶壶,拿来要杨八爷鉴定。

杨八爷瞥了几眼,拿在耳边听一听,不说好坏,搁过一旁,却讲起了他那茶壶的史话。说他爷爷是清廷二品顶戴,蒙皇上龙恩赏赐了这把御壶。八国联军进京时,举家逃到内地,大小家私都丢了,老爷子单单带了这把茶壶。这壶有特点:内壁有四个龙头,没泡茶时,“呜呜”地作龙吟,茶一泡下,四个龙头就活了似的摆动。泡出的茶醇、匀、鲜、活。讲完,把茶壶递过去:“您尝尝。”尝的人接过去,先细细地看,又细细地品。有人点点头,有人却说:“没味儿。”杨八爷笑笑:“您再品品,不品就没味儿。”

不知怎么一来,杨八爷这把茶壶的名声就传了出去。茶园的`生意就热闹了,有人专为看这把茶壶来。一位文物专家看了,“咿呀”一声:“当年这茶壶一共是四把,是景德镇的贡品,光绪皇帝都赏了近臣。其他三把不知下落,没想到这一把竟在您老先生手里!”一语既出,举座皆惊,唯独杨八爷一面静气地喝他的茶。就有人出高价买,被杨八爷一口回绝。有了杨八爷这把茶壶,茶园算是有了点“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的味道。来这里喝茶的老头儿越来越多,杨八爷少不得每天还讲他的茶道,不论新来的,还是老顾客,都听得有滋有味。

突然有几天,杨八爷没到茶园来了。

茶园里的老头虽然天天聚到一起,但并不问人的姓名住址。来了就点点头,或者道声:“您来了”;走就各自回家。如果有人突然好几天没来,大家心里就明白:这人去了。所以杨八爷几天没来,大家自然都想到这一层,但谁也不点破。不料,几天后,杨八爷又来了,脸瘦了许多。有人问:“病了?”摇摇头。原来儿子竞选厂长,把茶壶送了人!老爷子没了茶壶,几天没喝茶,在家闷着。闷不过,又来了。

堂倌赶紧泡来盖碗茶,替杨八爷抹了抹桌沿。杨八爷饮着茶,却再也不讲茶道。又喂鸟,却也怪,当杨八爷把茶水注到鸟笼里时,画眉只啜了一口,就再也不喝了,也不叫,只在笼子里上下腾跳。

第二天,把罩子揭开,画眉就蔫蔫的,伏在笼底,不吃不喝。杨八爷就叹了口气:“唉!鸟儿也讲茶道。”

又隔了几天,笼里换了只八哥。杨八爷就只喂水,不喂茶。这只八哥挺聪明,见人就打招呼:“您好!您好!”但大家总觉得这声音很刺耳。

杨八爷倒像没了感慨,只默默地喝他的茶。

11.联系上下文,想想A、B、C三处各应填入一个什么字。(3分)

12.请将“敬”“陶”“立”“会”四字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丁处。(4分)

13.伙计说:“您给我造条船?”伙计的言外之意是什么?(3分)

14.品味结尾处的画线句,想想:这只八哥仅仅是一只鸟吗?大家为什么“觉得这声音很刺耳”?(4分)

15.茶道,指烹茶品茶的艺术。读罢此文,你是否领悟到做人之道呢?谈谈你的见解。(3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问题。(12分)

聚焦“PM2.5”

①在中国古代的诗词、绘画中,雾是重要的审美意象。神秘、迷离、缥缈的雾,其美妙难以描摹却令人神往。然而,不知从何时起,那些被文人墨客反复吟诵赞美的雾,在现代都市里已渐行渐远,如今笼罩在城市里的所谓的“雾”更多的是“雾霾”。于是一个原本陌生的词——“PM2.5”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②什么是PM2.5?在空气动力学和环境气象学中,颗粒物是按直径大小分类的,粒径小于100微米的称为“TSP”,即总悬浮物颗粒;粒径小于10微米的称为“PM10”,即可吸入颗粒物;粒径小于2.5微米的称为“PM2.5”,即可入肺颗粒物,它是构成雾霾的主要物质。

③PM2.5的来源很广,包括人为来源和自然来源。人为来源首先是直接排放的PM2.5,主要来自燃烧过程,比如化石燃料(煤、汽油、柴油)的燃烧、生物质(秸秆、木柴)的燃烧、垃圾焚烧。其次是在空气中间接转化的PM2.5,其气体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气等。此外还有其他的人为来源,主要包括道路扬尘、建筑施工扬尘、工业粉尘、厨房烟气等。自然来源则包括风扬尘土、火山灰、森林火灾、漂浮的海盐等。

④PM2.5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医学专家认为,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另外也会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而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它的直径仅相当于人的头发丝的1/20,不易被阻挡,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从而引发咳嗽、哮喘、呼吸困难、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PM2.5还会与身体中的血红蛋白相结合,从而影响血液的输送,可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冠状动脉等严重的心脏疾病。此外,PM2.5中的某些成分还会使人体产生病变,从而诱发癌症。

⑤面对越来越超标的PM2.5,在雾霾天气下我们该怎么做呢?在中等和重度雾霾天气下,近地面空气中积聚着大量有害的气溶胶粒子,抵抗力弱的老人、儿童以及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易感人群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外出需带口罩。早晨空气质量较差,最好不要锻炼,锻炼应选择空气质量好、能见度高的时段进行,同时也应适度减少运动量与降低运动强度。

16.结合文章第②段给“PM2.5”下定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PM2.5”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危害?(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本文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来介绍“PM2.5”?(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请提出两种治理PM2.5的具体方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40分)

20.根据要求作文。

处于青春期的你一定对青春有很多感悟,请你以“青春来了”为题作文,600字左右,文体不限。

   第五单元检测题参考答案

1.C(A.wǔ—fǔ;B.ràng—niàng;D.gǎn—kàn。)

2.C(A.流光益彩—流光溢彩,因地致宜—因地制宜;B.出奇治胜—出奇制胜;D.副员辽阔—幅员辽阔。)

3.B(B项中“济济一堂”的意思是“形容许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用来形容“购气的市民”不恰当。“相形见绌”是指“跟另一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可歌可泣”的意思是“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不容置疑”的意思是“不容许有什么怀疑,指真实可信”,这三个词语用在A、C、D三项的语境中都合适。)

4.D(A项中“听取了广泛”语序不当,应该改为“广泛听取了”;B项的错误在于滥用介词导致句子缺少主语,应去掉“使”(或去掉“通过”);C项的错误在于滥用否定词导致表意错误,应去掉“不再”。)

5.C[解答本题可按照如下思路进行:(1)抓住关键词语。如已知句中的“山水”,一般而言,先说山,后说水,然后排列句群中的“仁者”“智者”。(2)提炼出已知句群暗示顺序的隐含信息。如本题可以看标点符号。四个句子,两个分号,两个句号。分号用在并列的两个分句之间,句号表示一句话的结束。根据以上分析,基本可以确定如下顺序:先把山、水比作“仁者”“智者”,继而具体解释“仁者”“智者”的内涵。因此答案为C。]

6.花期、开花次数、花的形状色彩、花的类型、花序、花蜜。(本题实际考查概括文段信息的能力,根据对荔枝花的介绍依次概括即可。)

7.列数字、引用说明。(从“两次”“一两千”“一百以下”等可以看出,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同时,还引用了“荔枝十花一子”的谚语。)

8.确数有:一年开花两次、一年开花四次之多。

约数有:一两千朵、一百以下。

作用:运用这些数字,可以使说明的内容更为具体准确,具有更强的科学性。(说明文中的数字,不管是确数,还是约数,都是为了说明得更准确,这也是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要求与表现。)

9.使文字生动活泼,具有文学韵味,引起读者兴趣。(说明文中引用谚语,能使文章增加文学韵味,吸引读者兴趣。)

10.荔枝蜜。(由“蜜源植物”可知是“荔枝蜜”。)

11.A.色 B.香 C.味[联系(A)、(B)、(C)后的一句话可知。]

12.立 陶 会 敬(将这四个字分别代入,结合语境体会可知。)

13.杨八爷的想法不可能实现。(结合上句“他赶着向提水的伙计喊:‘要江中心的水,性活,污染小’”可知,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事。)

14.这只八哥与那只被杨八爷赋予“懂茶道”的画眉形成鲜明对比,一个喝水,则庸俗;一个品茶,则高雅。它们是社会庸俗与高雅的缩影。虽然八哥那声“您好”确实很甜,但似乎不自然,少了份人情味儿。懂茶道的人自然不喜欢听那喝水的八哥的声音,这也体现出人们为杨八爷失去好茶壶而感到惋惜。(结合全文的主旨来理解,用简洁的语言作答。)

15.示例:做人要厚道,待人要真诚。(从杨八爷的遭遇分析即可得出本题答案。)

16.PM2.5是指粒径小于2.5微米的可入肺颗粒物。(给“PM2.5”下定义就是回答什么是“PM2.5”。读第②段可知本段用设问提出问题,又给出答案。通过比较“TSP”“PM10”“PM2.5”,我们知道“PM2.5”是粒径小于2.5微米的可入肺颗粒物。)

17.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引起心脏疾病;使人体产生病变,诱发癌症。(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文章可知,对“PM2.5”对人体健康危害的介绍集中在文章第④段。第一句是总括句;第二句前半部分讲粒径在2.5微米以上的颗粒物对人体危害较小,后半部分就涉及“PM2.5”对人呼吸系统的危害;第三句说“PM2.5”容易引起心脏疾病;第四句说“PM2.5”可以使人体产生病变,诱发癌症。仔细阅读第二句后半部分、第三句、第四句,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就可总结出“PM2.5”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18.逻辑顺序(本题考查说明顺序。文章按照“引出‘PM2.5’—‘PM2.5’的定义—‘PM2.5’的来源—‘PM2.5’对人体的危害—人类如何应对‘PM2.5’”的顺序层层递进地介绍“PM2.5”,属典型的逻辑顺序。)

19.(示例)少开汽车,公交出行;植树种草;控制工业废气排放;垃圾分类处理;不随意焚烧物品;等等。(可根据“PM2.5”的来源思考治理“PM2.5”的具体方法。通过第③段可知“PM2.5”的来源包括人为来源和自然来源。人为来源首先是直接排放的“PM2.5”,主要来自燃烧过程,那治理“PM2.5”的具体方法就可以是“少开汽车,公交出行;垃圾分类处理;不随意焚烧物品”;其次是在空气中间接转化的“PM2.5”,那治理“PM2.5”的具体方法就可以是“控制工业废气排放”。此外“PM2.5”的自然来源包括风扬尘土、火山灰、森林火灾、漂浮的海盐等,那治理“PM2.5”的具体方法就可以是“植树种草”。)

20.思路点拨: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

首先,我们要审题。作文题目“青春来了”提示的信息很多。首先指出要写“青春”,其次点明动作是“来”,再次我们需要设想青春是怎么来的,青春来了之后“我”有什么变化,“我”是怎么看出青春来了的……可写点很多,关键看我们怎么构思。

其次,我们要立意。确立作文中心,即文章的主题思想,力争使自己的作文“真、深、新”。如本题中我们可以以“赞扬青春的到来”“把握青春努力学习”来立意作文。

再次,我们写作时要选定一种文体,尽量选用记叙文、散文等易抒情文体。写作过程中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对人和事的记叙、描写要具体,取材时可以以小见大,尽量选用自己熟悉的生活素材。

同时,注意写出新意。作文,贵在创新。例如:内容新颖、结构精巧、语言鲜活等创新写法都能引人入胜。

例文:

青春来了

花季,如马蹄般穿花而过,留下一串绝美的回响,叩开心扉,发觉是青春来了。

青春来了,彼时的我不再不谙世事,换上了一件栀子花的衬衫,衣角微微绽放在阳光中,温柔地摆动。青春来了,我便多了几分陶潜“采菊东篱下”的淡然,掬起我的一帘幽梦;青春来了,我便是“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那是我们特有的敏感,特有的惆怅。失意时,竟也把自己比作李清照所拟的“人比黄花瘦”;豪情四溢时,也敢说出“剑荡天下,横扫六合”的不羁之言。

感伤的,明媚的,豪迈的,预示着青春华丽地走来了。

青春来了,彼时的我已不再踏红楼,窥黛玉葬花;已不再品三国,为诸葛先生羽扇纶巾而神魂颠倒。我安静地伏在窗边,一缕暖阳拂过我的面庞,看着郭敬明的《夏至未至》,感受着属于青春的疼痛和黯然神伤;读着韩寒的《三重门》,不觉发现自己也陷在三重门的窘境中。我知道,那是青春来了,所以我不吝啬为那些优美的篇章而流下眼泪;我知道那是青春来了,所以我开始羡慕着十里洋场中的人们:张爱玲的爱情,林徽因的才情,关紫兰的闲情。

青春来了,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留给心中一片小小的悸动。

青春来了,我成功地挣脱了稚气,换上了成熟的花衣,我成功地甩掉了腻人的娃娃音,歌声低沉而安稳。青春来了,自以为孤独的我开始关注几米的漫画,那些或成熟或沉稳的色彩总能引起我的共鸣,似乎是一夜之间,我就从梵高笔下的向日葵变成了几米笔下的小孩子。青春来了,青春带给我们无数种可能,我抓住“拼搏”这条绳子,努力向上攀爬。青春来了,我也打开心门,收纳春暖花开,等待四季轮回。

没有徘徊,没有拼搏的青春,是来得不完整的。

你是否在惆怅?是否眼神坚定地眺望着远方?同样的时间,同样如花般的梦,不要

拒绝它,那是青春来了。

【点评】(1)文中多次以“青春来了……”的句式点明主题,通过多方面的变化阐明青春带给“我”的成熟深沉、偶尔的黯然神伤以及坚定拼搏。思绪跌宕起伏,行文流畅优雅,富有音韵美感,给人以如诗如画的意境,令人陶醉。(2)文章语言如行云流水,显示了小作者的语言功底。(3)运用排比段落,整齐紧凑。一般而言,好的作品总有令人欣赏的修辞手法。本文就是以排比段落取胜,整篇文章结构严谨,特点鲜明。

初三可以转回海盐读书吗

需要看你是否符合转学条件才能判断。

在义务教育阶段,有三类学生可以转学:

学生全家户籍及家庭住址跨省、市、区县迁移或在本区县跨学区、乡(镇)迁移的;

流动人口适龄子女全家居住地跨省、市、区县迁移(不含省辖市内中心城区之间迁移)的;

学生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长期出国(境)工作、支援边疆建设、现役军人(含武警)等原因,其子女投靠亲属到非户籍所在地居住的。

查浙江省海盐县行知中学初三期末考试成绩.

考试成绩这种别人一般是不知道的,你最好还是自己打电话问吧,问班主任是最快最省事的方法。

嘉兴海盐实验中学初三,三班孙瑜蔓考了几分

560分。

嘉兴海盐实验中学初三,三班孙瑜蔓考了560分,这次考试是他三年以来考的最好一次。

海盐实验中学是市的重点高中,借着优美的教学环境和雄厚的师资力量,每年都培养出很多优秀学子。

关于海盐初三调研卷和2020年海盐中考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