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市县调研卷精选(部分县市调研试卷精选)

今天给各位同学分享部分市县调研卷精选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部分县市调研试卷精选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分享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焦作市2009——2010学年(上)部分学校期终调研测试试卷 八年级语文(人教版)答案,谁有网址?发来,谢谢!

焦作市2010-2011学年部分学校期终调研测试试卷

八年级语文 (人教版)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命题人:刘晓玮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3分)

A.蹒跚(pán) 愧怍(zuò )吊唁(yàn)罄竹难书(qìnɡ)

B.嶙峋(xún)两栖(xī)老妪(yù )风雪载途(zài)

C.荒谬(miù)热忱(chén) 阻遏(yè)毛骨悚然(sǒnɡ)

D.尴尬(ɡān) 潮汐(xī)藩篱(pān)别出心裁(cái)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鞠躬 遗骸 无动于中 张皇失措 

B.狼藉 烦躁 荡然无存 消声匿迹

C.轩榭 谦逊 惟妙惟肖 因地制宜

D.归咎 喷嚏 铸剑为犁 穿流不息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锐不可当的精神值得提倡。

B.王小明同学心直口快,对同学的缺点总是一针见血地指出来。

C.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简直是天衣无缝。

D.他这样做自以为很稳妥,其实是巧妙绝伦,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

4.改正下列句子中的语病。(可以在原句上改,2分)

①各级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校园安保,防止校园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②“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四位一体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新格局的局面正在我市形成。

5.在综合性学习“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活动中,请你完成下列任务。(8分)

①在人类的历史上发生过许多重大战役,请你列举两个战役名称。(2分)

②请写出一则关于战争的名言。 (2分)

③在这次活动中,大家推荐你做主持人,请写出你的开场白。(4分) 

6.请给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合适的标题。(3分) 

哈尔滨日报讯(哈尔滨新闻网记者李杨报道)日前,哈尔滨亚运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圆满完成了亚运志愿服务工作,载誉归来。在12天的志愿服务中,志愿者充分展示了哈尔滨青年的风采,得到了团中央、亚组委、各国运动员、国内外来宾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评价。团市委、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受团中央和亚组委的委托于今年8月在全市范围内公开选拔招募了10名亚运会赛会志愿者,14日组织志愿者服务队集体赴广州参加亚运志愿服务工作。(2010年11月30日《哈尔滨日报》)

标题:

7.默写。(8分)

①其间千二百里, ,不以疾也。(郦道元《三峡》)②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

③ ,老木苍波无限悲。 (陈与义《登岳阳楼》)

④夜阑卧听风吹雨, 。(陆游《十一四日风雨大作》)

⑤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⑥ ,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⑦王维的《使至塞上》中被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 。

二、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中国石拱桥(节选)

①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 

②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 

③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④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1300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

8.石拱桥总的特征是什么?(3分)

9.上面几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1分)

10.第②段中写“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形式”和“结构”的先后次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3分)

11.第③段“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一句中“几乎”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12.选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举一例,并说明其作用。(3分)

句子:

说明方法及作用:

三、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14分)

手比头高

陈兆庆

①常记起父亲发脾气的样子:眼睛直直地瞪着你,高声数落。在我顶嘴拒不认错的时候,他甚至会粗鲁地攥紧老拳,连眉毛都竖起来,样子可怕极了。

③记得刚参加工作的那些日子,面对盛怒的父亲,我伤心又沮丧。我默不作声,心里却在说:不要再像小孩子一样管着我!那时对生活、对工作都有许多自以为得意的想法。我讨厌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琐碎小事,对父亲给予我的“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愿做”之类的评价嗤之以鼻。我迫不及待地告诉家人,我拥有许多听众,我的同学、同事和新交的朋友都愿意听我演讲。我眉飞色舞地对家人说:“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演讲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艺术,拥有听众就拥有成功。”父亲朝我一瞟:“这么说,你的知音可多了?”我愈发得意起来:“那还用说,当然啦!”我忘情地等待着父亲更热烈的赞扬。

③可是我想错了,我抬头看见坐在我对面的父亲正一脸怒气地盯着我。他眉头拧起来,脸绷得紧紧的,把筷子放到一边。我感到惊愕,避开父亲的目光,自言自语地轻声说:“我哪儿说错了吗?”

“你以为你很对?”父亲几乎是咬牙切齿地说,“你对个屁!”

④我忍不住叫了起来:“不,我是对的。不对的是你这么粗鲁,这么简单,这么不理解人。你真让我受够了!”

⑤“闭嘴!”父亲的手似乎有些颤抖,他腾地站起来,挥着胳膊大声命令我:“把手举起来!”

我无法理解他,觉得他非常可笑。家人都不知怎么回事,只有母亲附和着也叫我把手举起来。我再也咽不下这口气,拔腿走出房间。

⑥父亲在身后高喊:“给我回来!”

⑦可我没听,我想以出走迫使他明白自己过分了。

⑧然而,没等我跨出房门,就被父亲一把抓住了。他紧紧握着我的胳膊,使劲让我转身。我看见父亲已鬓发花白,愤怒使他的脸涨得紫红紫红的。我从对峙中软下来,让他把我拽回餐桌旁。

⑨他把我按到椅子上坐下,口气严厉地说:“叫你举手,不服气?你把手举起来,我要你好好看看,手比头高!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无论什么时候,干总是第一重要的。不管你想得多好,讲得多好,你都要干,要动手干!夸夸其谈,只能一事无成,你难道想作那样的人?”父亲一口气说下来,在他的眼中我看到有泪花闪动。

⑩“手比头高!”父亲的这一席话如同掠过平岗的疾风,一下子启开了我的心智。我终于悟出了自己的浮躁与浅薄。望着父亲因激动而泪光盈盈的眼,我感受到了他急切却深沉的期盼。那是父亲对儿子才会有的期盼!我浑身一热,想对父亲说些什么,可话到嘴边却怎么也说不出来。

几年过去了,当时最想对父亲说的那句话一直在心头:“父亲,错怪您了,我不知错怪了您多少回!”

13.第②段中加点词“眉飞色舞”暴露了我 的缺点,“瞟”这一动作表现了父亲的态度。(4分)

14.面对我的“拔腿走出房间”,父亲为何表现得异常愤怒和激动?(2分)

15.请赏析第⑩段中划线的句子。(3分)

父亲的这一席话如同掠过平岗的疾风,一下子启开了我的心智。

16.想一想父亲为什么要大声命令我把手举起来?(2分)

17.结合全文,谈谈你对题目“手比头高”的理解。(3分)

四、古诗文阅读。(15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11分)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①可爱者甚蕃蕃:

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亵: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 分)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20.根据上文说说作者心中的君子具有怎样的品质。(2分)

21.本文赞扬了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则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怎么看?请简述理由。(3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4分)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2.结合句中炼字,谈谈你对“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这两句话的理解。(2分)

23.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五、作文。(任选其一,50分)

题目一:请以“期待”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补全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600字左右;③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题目二:有一首歌唱道:“幸福在哪里?朋友啊告诉你:她不在柳荫下,也不在温室里。 她在辛勤的工作中,她在艰苦的劳动里。…… 她在精心的耕作中,她在知识的宝库里。请以“幸福”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600字左右;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题目:八年级语文答案(人教版)

焦作市学年(上)部分学校期终调研测试试卷

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一、1.A 2.C3.B4.①将“不”去掉。②删去“的局面”或删去“格局的”

5.①答案示例: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百团大战、莫斯科保卫战等;②答案示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兵民是胜利之本。(毛泽东)③略

6.答案示例:哈尔滨亚运志愿者载誉归来(意思对即可)

7.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②一览众山小;③白头吊古风霜里;④铁马冰河入梦来;⑤庭下如积水空明;⑥烽火连三月;⑦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二、8.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历史悠久 9.逻辑顺序 

10.不能调换。因为“形式优美”是承上段而言的,得先说;“结构坚固”是下文要说的,所以放在后面。(或:先写形式,是桥给人的直观印象,是感性认识;结构坚固是对桥的进一步了解,是理性认识。两者是递进关系,所以不能换)

11.不能去掉,因为“几乎”限制“到处都有”,表明石拱桥虽然在我国分布很广,但并不排除部分地方没有的情况,如果去掉,显然与事实不符。(意思对即可)

12.示例:列数字: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1300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作用:运用数字准确地说明了赵州桥历史悠久的特点。打比方:石拱桥,桥洞成弧形的就像虹。作用: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石拱桥形式优美的特点。(例子准确1分,说明方法1分,作用2分)

三.13.浮躁、浅薄(意对即可) 不屑(意对即可)

14.因为我不尊重(不理解或顶撞)父亲,一直夸夸其谈,而他对我有着急切却深沉的期盼。

15.作者将父亲的话比作疾风,形象的写出了父亲的话迅速让我明白了自己的缺点。

16.“我”做事浮躁、浅薄,喜欢夸夸其谈。父亲想通过这一看似幼稚的举动教育“我”,让“我”明白做比说重要的道理。

17.无论什么时候,干总是第一重要的。不管你想得多好,讲得多好,你都得要干,要动手干!夸夸其谈,只能一事无成。

四、(一)18.① 多;② 亲近而不庄重。

19.①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媚;②喜爱菊花的人,陶渊明之后很少听说了。

20.围绕“不同流合污”“不慕名利”“特立独行”“洁身自好”“庄重”“质朴”“正直”等作答,写出一点给1 分,写出两点即给满分。示例:作者心日中的君子应该具有洁身自好、不慕名利、庄重豁达的高贵品质。

21.针对某一种观点或两种结合起来谈均可,但必须扣住“人与环境”的关系。要点:环境对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自身。

22.起伏的山峦随着平原旷野的伸展而逐渐消失,翻涌的江水奔入茫茫无际的原野依旧滔滔东流。“随”与“尽”配合,“入”与“流”配合,写出了群山逐渐消失、长江由近而远的动态。意思对即可

23.表达对长江秀丽景象的赞叹和对故乡的留恋。

五、作文参照中考评分标准,满分不少于5%。

[img]

求:南通扬州泰州三市2009年高三第一次调研试卷答案语文

南通

1.(4分)引出下文自己“心里忽然涌出”的感觉,为表明自己对绘画的基本看法作引子(3分);是“艺术就是将瞬间化为永恒”的形象化解说(1分)。

2.(4分)这节文字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写出画中树的各种姿态(2分),形象地表明敏感又敏锐的心灵,能够使得创作者内心积淀的偶然性转换为艺术的必然性(2分)。(可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结构思路等方面分析)

3.(6分)①水墨像文字。分水墨和文字是相似的艺术工具(3分)。②水墨即文字。绘画和文学一样,是创作者内心积淀的人生感受的释放方式。(3分)

4.(6分)略。(可以联系的门类有书法、摄影、音乐、舞蹈、文学等。“瞬间”在文中指的是“千载难逢的偶然”,具体可指短暂的画面,偶然触发的灵感,突然涌现的想像,一闪而过的片段的感觉等。“永恒”指与自己的心灵碰撞并能引起他人共鸣,从而使作品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举例恰当,2分;“瞬间”、“永恒”分析阐述清楚,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5.(3分)C(蹑:追踪、追击)

6.(3分)C(①跟剿贼无关,②⑤跟方略无关)

7.(3分)D(“教导他的兄弟允升、允元”没有根据,捉住李自荣的是允升、允元兄弟。)

8.(1)(3分)率领乡里的年轻人子弟在清泉乡筑起营垒(防备盗贼),被贼捉住,盗贼将要杀他。(得分要点:“寨”,被动句,省略句“将杀之”)

(2)(3分)又追到漳州、泉州贼寇停息的地方,把他们先前抢来的男女六十多人解救出来让他们回家。(得分要点:“所”字结构,“夺”,“还”)

(3)(3分)在此之前,三路转运使各自管理着自己的区域,有时仓库积压太多,但是士兵和船只不能如数供给。(得分要点:“先是”,“廪庾”,“给”)

9.(1)(4分)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表现作者的忧愁。视觉方面:“铁马蒙毡”,整个临安城已处于元军铁蹄的蹂躏之下,“银花洒泪”,花灯流泪,渲染了全城凄惨阴森的氛围(2分)。听觉方面:带有北方游牧民族情调的“番腔”,街头演出的异族的鼓吹杂戏,一片呕哑之声,在忠于故国的南宋遗民听来根本不能称为“歌声” (2分)。

(2)(4分)“辇下风光”指心念故国,然而风光不再,表现亡国之痛(1分); “山中岁月”指自己身之所在,表现身在山中、报国无门的憾恨(2分);“海上心情”则是自己志之所向,借苏武牧羊矢志守节之典进一步表明自己守节不仕的志向(1分)。

10.(8分)(1)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2)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 (3)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4)赢得生前身后名 (5)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6)知人者智

三、论述类文本阅读

11.(3分)B(应是“一个国家一年内其境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全部市场价值”)

12.(3分)D(国民幸福指数应是“取决于该国的HDI”)

13.(6分)①无法确定企业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归属,造成重复计算,使GNP的计算更为复杂;②不能科学反映一国居民的生活水平。(每点3分)

14.(6分)①作者更认同HDI测量法。②GDP、GNP两法都有很大的局限性。③HDI测量法能更准确、更全面地反映一国经济总体实力和人们实际生活水平,它不仅包括了人均实际GDP,还考虑到了一国居民的平均寿命、健康状况和受教育程度等方面。(每点2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15.(3分)B(A项,混淆了钱钟书先生和杨绛先生的观点。C项,强加因果。D项,“是至情之作”错,应为“至理之作”)

16.(3分)C(“看似抽象的一些观点”不是注释部分的内容)

17.(6分)老人思考的根本问题:人生的价值(或“人生的意义与生命的价值”)(2分) 思考的方式:探索追问(答出“追问”即可)(2分) 具体的观点:①人生实苦;②锻炼自己的灵魂;③人生有悲欢离合。(答出两点即可)(2分)

18.(6分)①阅历丰富,且注意“平时不在意的地方”(或:注意人生的细微之处);②思考深刻,“对于根本的问题执拗地刨根问底”;③心态坦然,坦率明白地追问与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④摆脱一切成见,抛开“角色”与“形式”的束缚,进入新的思想领域;⑤热爱生命和生活,追求至爱、至真、至善。(答对三点即可,每点2分,意思大意对即可)

五、语言文字运用

19.(3分)D(A项,禅chán/shàn,量liànɡ/liànɡ,艾yì/ài;B项,熨yùn/yù,诘 jié/jí,薄 báo/bó;C项,识zhì/zhì,勒lēi/lè,拾shè/shí;D项,载zǎi / zài,露lòu/lù,差chāi/chā)

20.(3分)C(A项,画虎类犬:比喻模仿得不到家。不符合文意,可改为“狗尾续貂”。B项,评头论足:指无聊的人随便谈论妇女的容貌,也比喻在小节上多方挑剔。感情色彩、使用对象有误。D项,鼎力相助:大力帮助,敬辞,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不符合语境)

21.(3分)D(A项,句式杂糅;“甚至还把春节作为公共假日写入法规”的主语不明确;B项,用词不当,“积淀”可改为“累积”。C项,成分残缺,应在“变相提价”后加上“等价格违法行为”)

22.(4分)“谷歌”发布2007年热门搜索关键词。(答成“谷歌列出2007年国内和国际事件”得2分)

23.(5分)示例:每一个成长的步伐,都画上完美的句号;枝繁叶茂的身躯,总有崭新的年轮不屈扩展。(符合树的特性,内容合理,2分;句式相同,使用比喻或拟人手法,2分;语言通顺,1分)

江苏省泰州市200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卷

高三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 衬托“八重樱花”之盛景,进一步表现自己对花天美景的陶醉,为下文抒写樱花凋谢的感情落差作铺垫。(4分,“衬托”1分,“表现自己对花天美景的陶醉” 1分,“铺垫”2分)

2、 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绣球落地的情形,委婉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春天逝去的伤感之情。通过对比手法,揭示时光必然流逝的道理,也表达了作者的旷达之情。(6分,“比喻”“拟人”各1分,“形象生动”1分,“表达伤感之情”1分,“对比”1分,“揭示道理”或“表达情感”1分)

3、(1)美丽往往是短暂的,我们不应错过。(2)人世沧桑,世事无常,有些东西是无可挽留的。(3)爱情和婚姻时常割离,应当将它们完美地结合在一起。(4)对于那些逝去的美好,那些无可挽留的事实,坦然待之。(答到其中三点即可得6分)

4、(1)宁可花辜负人,人不可辜负花;(2)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4分,每点2分)不赞同:尽管鲜花是美好的,但如果我们看不到鲜花盛开的美景,就不必浪费时间和精力。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很多,而人生短暂,我们应该理性地追求心目中美好的目标,而不能为了一个缥缈的希望辜负美好的时光。赞同:因为鲜花是美妙的,开放的时间又是短暂的,所以主动赏花是必须的,即使看不到鲜花盛开的美景,也不必为此感到遗憾,主动赏花不在于是否欣赏到美景,是否被花辜负,而是为了从追求的过程中获得生活的乐趣、体现人生的价值。(3分,言之成理即可)

5、 D (D项“戮”解释为“羞辱”。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断可知。)

6、 B( A项:介词,因为;连词,相当于“而”。B项:介词,通过。C项:介词,到;介词,和。D项:连词,表承接;连词,表修饰。)

7、C(A项“自认为”错,无中生有。B项“加官进爵”是在“委以重任”之前,时序错乱。D项“释典”应指“佛典”,表述为“解释佛典”是曲解词义。)

8、(1)如果山东各州发生兵变,敌人的轻锐部队从南向北出击,在我们的家乡炫耀武力

(2)如今百姓糊口已无法到来年的秋天,来年秋天(作物)或许又不成熟,将又拿它怎么办呢?

(3) 现在我们应当派人前去吊唁祭奠,慰问他那些孤儿寡女,同情他们不幸的遭遇,这些都是展示我们美德的事情啊。

【(1)翻译时要注意的字词有:“假令”,如果;“南”,从南向北;“桑梓”,家乡。(各1分)(2) 翻译时要注意的字词有:“既”,已经;“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无法; “如……何”,拿……怎么办。(各1分)(3) 翻译时要注意的字词有:“宜”,应该;“存”,慰问;“恤”,同情;判断句式也应注意。(“宜”“存”“恤”判断句式各1分)】

【参考译文】

崔浩字伯渊,清河人。从小爱好文学,对于天文、阴阳和诸子百家的著作,也无不涉猎,当时没人能和他相比。太祖因为他擅长书法,常把他安排在自己的身边。太祖晚年用法严峻,内廷许多亲近的人,都因为细小的过失而受到惩处,于是大家无不逃避躲藏,只有崔浩慎守职事,努力不懈,有时还成天不回家。崔浩就是这样,不因仕途的阻滞或顺利而改变自己。

太宗初年,被授官博士祭酒,赐爵武城子。太宗喜欢天文地理及八卦,听说崔浩讲解易经以及洪范五行学说,就对他很好,于是命崔浩观察星相,考查推定疑难异象。

神瑞二年,秋天的作物没有成熟,太史令王亮、苏垣通过华阴公主等上言谶书说国家应当定都于邺地,劝太宗迁都。崔浩和特进周澹对太宗说:“如今国家迁都到邺,可以救今年的饥荒,但这不是长久的计策。现在我们处在北方,如果山东各州发生兵变,敌人的轻锐部队从南向北出击,在我们的家乡炫耀武力,谁知道会发生什么后果呢?到了春天草木复苏,饮用的乳酪就将要产出,再加上有蔬菜水果,足以接到来年的秋天。如果能够有一半成熟,事情就可以成功了。”太宗十分赞同这种说法。又派中贵人问崔浩和周澹:“如今百姓糊口都无法到来年的秋天,来年秋天(作物)或许又不成熟,将又拿它怎么办呢?”崔浩等人回答说:“可以挑选贫穷的人家,到各州去接受官府救助获得谷物。如果来年秋天没有收成,希望另作打算。只是不可以迁都。”太宗听从了崔浩等人的意见,于是分派百姓到山东三州求食,各州发放粮仓里的谷物来供给他们粮食。来年谷物成长顺利获得了大丰收。

刘裕死后,太宗想夺取洛阳。崔浩说:“陛下不因为刘裕突然发迹,接受他的使臣带来的贡品,刘裕也恭敬地侍奉陛下。现在刘裕不幸去世,我们趁人家遭遇丧事而攻打他们,即使得手了也是不好的。《春秋》上说:晋国的士丐率领军队攻打齐国,听说齐侯去世,就班师回国了。君子重视的是,不乘敌国丧乱的机会去进攻,认为恩德足以使孝子心服,道义足以使诸侯感动。现在我们应当派人前去吊唁祭奠,慰问他的那些可怜的儿女,对他们遭遇这样的不幸表示同情,这些都是展示我们的美德的事情啊。”太宗没有听从。

世祖即位以后,世祖身边的人都嫉妒崔浩正直,一起排挤诋毁他。真君十一年六月终于诛杀了崔浩。

当初,崔浩才二十岁的时候,太原郭逸把女儿嫁给了她。崔浩大器晚成,没有显示出他的才华和风采,所以当时的人并不了解他。可是郭逸的妻子王氏,常常对崔浩的才能感到惊奇,自以为找到了乘龙快婿。不久她的女儿不幸过世了,王氏深深地引为伤痛遗憾,又把她的小女儿嫁给他续弦。崔浩诋毁佛法,而他的妻子郭氏敬信喜好佛典,时不时在家诵读。有一次,崔浩听到后大怒,夺过来烧了,把灰倒在厕所里。等到崔浩被拘禁,把他关在木囚笼里,送到城南,让数十个卫士在他头上撒尿,叫喊声一片,路人都能听到。自古以来,宰相一级的官员被羞辱的情形,没有比得上崔浩的,世人都认为这是报应的证明啊。

9、(1)以“红艳”代指“杏花”,突出了杏花的娇艳与热烈,描绘出了一枝红杏出墙、春意涌动的绚丽景象。(2分)以乐景写哀情(反衬),更加突出了诗人独自漂泊的愁情。(2分)

(2)表达了诗人的身世之悲(或孤独寂寞的情感)。由于“春浅”,一般树木枝梢上还是空疏的,空气里的花香仍夹带着料峭的寒意,不见蝴蝶飞来,只有归巢的黄莺聊相陪伴;在这种情景下,独自盛开的杏花难免感到孤独寂寞,这里显然融入了诗人的身世之感。(每答对一点得2分,三点满分,意思对即可)

10、⑴落英缤纷 ⑵直挂云帆济沧海 ⑶社稷次之 ⑷驽马十驾

⑸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杨柳岸晓风残月 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11、B (A zǎi/zǎi hé/gāi shě/shè káng/gāng B luò/là léi/lěi gòng/gōng zhà/chà C pú/pú ké/qiào lòu/lù sè/sè D pǔ/fǔ bào/pù héng/hèng xǐng/xǐng)

12、C(A “一年一度的09春晚”不合逻辑。B项成分残缺,“房源”后面应加上“的方式”或删去“通过”。D 用词不当,“骇人听闻”指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这里应用“耸人听闻”)

13、童年是旭日,老年是夕阳,岁月充满变幻的风云,理想则是人生永远的北斗。(注意例句包含暗喻、借喻两种情形,上下句内容上有联系)(内容2分,句式和修辞各1分)

14、④②⑦①③⑥⑤

15、评分标准参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切入分52分。

一、论述类文本

16、D (此句并非有关公民权利的表述)

17、①文章认为其主要原因是权力本身的强势特质造成的。权力是一种社会的控制力和支配力。运行权力的是个人,就可以夹带有个人利益。②引用这段话,为论证权力的强势特点提供了有力的论据;同时,通过对权力本质的分析,指出一些社会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源,除了有利益的驱使,还与权力本身的缺陷有关。(每点3分)

18、 ①权力处于强势的地位,具有对社会的控制力和支配力。②权力还有一种自我扩张的特质,掌握权力的人可能会越权办事。③在任命制下,本应出于公民权利的权力,容易被官员理解为手中的权力来自上级的信任,从而忽视权力为民所用。(每点2分)

二、实用类文本

16、D (中学教育片面追求升学,是原因之一)

17、知识分子在90年代后出现了新问题,那就是知识分子与民众的分离。(2分)

①生活本身的变化,知识分子贵族化,脱离民众。

②知识分子越来越关注自己,而忽略了包括民众在内的身外的广大的世界。

③有的知识分子把知识分子与民众关系的问题推向极端,认为民众总是非理性的(每点2分,以上三点答对两点即可得满分)

18、①知识结构有缺陷。成长的时代,所有人类文明都在被批判,跟鲁迅那个年代不能相比。②生存状态暴露出致命的问题。我们这一代是最没趣味的、最没文化的一代,这是一个差距。③部分选择“生命之轻”的人,难以接受鲁迅。(每点2分)

泰州市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初联考

高三语文加试题参考答案

19、(6分)臣闻战以勇为主,以气为决。天子无皆勇之将,而将军无皆勇之士,是故致勇有术。致勇莫先乎倡,(倡莫善乎私。)(每错一处扣1分,扣完6分为止)

20、《念奴娇•赤壁怀古》(也可以是《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等)、《赤壁赋》(《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写出两篇即可)(2分)

21、要形成军队勇敢的战斗作风,要讲究使人勇敢的方法(讲到“勇敢的重要”1分,讲到“致勇有术”1分,意思对即可)

附2 加试卷文言文译文:

我听说作战主要依靠勇敢,战争的胜负由士气的盛衰决定。天子没有全都勇敢的将军,将军没有全都勇敢的士兵,因此要讲究使人勇敢的方法。使人勇敢首先要使人起带头作用,使人带头没有比偏爱更好的方法了。这两点,是用兵的一种很微妙的权术,英雄豪杰都暗中使用却不对别人说(不告诉别人),因而人们也不知道这种使人勇敢的方法。

22、B D(B.性格特点分析有错,三人的性格特点主要是梅悒郁,瑞珏贤慧,鸣凤善良却柔中有刚; D.奥菲利娅媒是溺水而死,不是抑郁成疾而亡。对1项2分,对2项5分)

23、(1)黛玉忙往宝玉处问询,回来后,将题诗的绢帕和一本诗稿烧毁(焚绢毁诗),病倒在床。(答出“焚绢毁诗”2分,“问询宝玉”或“病倒在床”1分。)宝玉哭闹着要去找黛玉,得知林妹妹已死,他便昏死过去。醒来后,坚持去了潇湘馆,哭祭黛玉。(“哭找黛玉”,1分;“哭祭黛玉(宝玉哭灵)”1分。)

(2)曹操大军南下,孙权手下的谋士大都主张降曹自保,只有鲁肃主张联刘抗曹。(1分)但鲁肃自知难以说服孙权和东吴的文臣,特意请诸葛亮来当说客。(1分)鲁肃引诸葛亮见了东吴的一群谋士,东吴的谋士一个接一个地向诸葛亮发难,先后有七人之多,都被诸葛亮反驳得有口难辩。(2分)最后孙权终于下定决心跟刘备联合起来共同抗击曹操。(1分)

24、(1)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的变化对世界必然产生影响。

(2)世界不大了解在东方文化、中华文化中的“和合”思想,以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来推断他国的行为。(每点3分)

25、(1)具有先进性(或:富有吸引力)(2)具有民族性(或保持个性)(3)具有共享性或进入对方文化而非征服对方文化(4)具有话语权(或:增强话语权)(每点3分,答对三点即可得满分)

扬州市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题

高三年级期末统测参考答案 2009.1

1. D(A.zhēng/zhèng zhì/shí mú/mó qiǎng; B.jī/qǐ cì/sì zhuó/zháo qiāo/qiǎo;C.jiǎo jì/yì ē shuò;D.qì jìng rú dài )

2. D(A.“对……工作莅临指导”,搭配不当,可改为“热烈欢迎省、市领导莅临我县指导语言文字工作”;B.“能否”和“怀疑”不对应。C.“是景点”缺少主语)

3.示例:浩繁如星辰 有李杜苏辛 正如“光焰万丈长”(每道横线1分,意对即可;第三道横线内容须引用名言,1分)

4.肥皂剧是源于西方的最初插播肥皂等广告的主要适应家庭妇女轻松欣赏,饶有女权主义涵义的长篇电视连续剧。(“源于西方”“插播肥皂等广告”“家庭妇女轻松欣赏”“女权主义”“长篇”,各1分)

5.A 应为“交往,来往”。

6.C 表转折(A前为“是”,后为“才”;B前为“因为”,后为“凭”;D前为介词,“和、跟”,后为连词,“和”。)

7.B “侧目”应理解为“畏惧”。

8.(1)徐铉不等朝廷批复就(当即)斩杀(“就当即斩杀而不等朝廷批复”亦可),因犯专擅生杀之罪被流放到舒州。(“俟”“坐”“专”、被动句各1分)

(2)这次前往不一定能够保证解救危难,江南所依靠的是援兵,为什么要让他停止呢?(“济难”“奈何”“止”各1分。)

(3) 一天,徐铉早晨起身,正装束打扮(戴帽子束腰带),突然急着要来纸笔,亲笔写下(遗言),交代后事。(“冠带”“疏”“约束”各1分。)

9.⑴孤独、老病、重阳登高而忧愁无法排解(因病不能多饮酒而无心赏菊)(3分,每点1分)⑵他乡日落时分,黑猿声声悲啼,霜天秋晚,白雁南来(1分)的凄凉(1分)景象。渲染(1分) 以西沉的落日、凄清的猿啼、故乡南飞的白雁绘声绘色地渲染凄清之境。(1分)亦可答:对比(1分) 异乡之景与旧国之物的对比,黑猿与白雁的色彩对比。(1分)⑶思亲怀乡、衰老催人(年老多病)的感伤、遭逢战乱伤时忧国的情怀。(每点1分)

10.⑴而御六气之辩 ⑵术业有专攻 ⑶日月忽其不淹兮 ⑷枯松倒挂倚绝壁

⑸濯清涟而不妖 ⑹大漠孤烟直 ⑺君子以厚德载物 ⑻暗香浮动月黄昏

11.精神上,作者发觉城市的人们“以一种异样的眼光审视我,拷问我”,目光里有着“鄙视和嘲讽”,自己的自尊和人格受到了伤害;物质上,作者在辛勤劳作之后,并未获得与之相称的回报。(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得5分)

12.形象地展现桃花无论生存环境如何,都能尽情绽放的美丽(2分);在结构上引出下文,引发“我”对桃花的思考,反衬出“我”的“敏感、脆弱”(2分),与第五段中赞美桃花的品质相呼应,为展现文章的主题做了铺垫。(2分)

13.桃花能够不在乎自己立身于“或贫瘠或丰腴的土地上”,使我明白,不必自卑脆弱,排斥自己的“农村身份”;(2分)桃花总是让生命的美丽达到极致的辉煌和壮观,使我明白应该尽情地绽放自己;(2分)桃花超脱世俗的眼光,“以一种大真大诚向尘世献上她的纯和美”,使我明白应该保持淳朴,真诚坦然。(2分)

14.选用“像桃花一样胜利”。要点:①意在传递美好信念,激励我们克服自身的心理劣势;②无论身处何境,都应像桃花那样,无畏世俗的眼光,保持真诚纯美,③这个题目能突出人向桃花学习的主动性,也做一个胜利者。而题为“胜利的永远是桃花”,言外之意“我们”只能做桃花的欣赏者。(符合相关要点即可,每点2分)

选用“胜利的永远是桃花”。要点:①让我们在与桃花的对比中,明白“痛苦的永远是我们”,引导我们进行理性的思考,②揭示出桃花超越世俗眼光,依旧坦然绽放的可贵;③这个题目逼着我们去思考,去反观,大自然永远是我们的老师,因而更具有启发意味和现实意味。(符合相关要点即可,每点2分)

甲:

15.D(“如今杂文界乌鸦聒噪,杂音频起”错。)

16.太黑暗的时代,将不准杂文作者非议政治,杂文作者不敢公开非议;太光明的时代,要让杂文作者非议政治时,但也没有值得非议的内容了。

17.①有不与现实相妥协的独立个性;②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或“唤起民众”的启蒙责任感。③具有侠骨柔肠、赤子之心(每点2分)

乙:

15.B(A项强加因果,“活字典”原因在于吴征镒博闻强识;C项理解不当,缩小了“发力”“发光”的内涵;D项曲解文意,根据首段“我感觉到学无止境,后来居上”推断,“后来居上”应与“培养、提携后辈”相关联。)

16.吴征镒勤奋、严谨,博闻强识,一辈子献身科学;吴征镒对待科研专心、静心(沉得下去),亲力亲为;吴征镒从科学救国到科技兴国,爱国之心拳拳;吴征镒扶助青年科学工作者,“甘当人梯”,不遗余力。(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得满分)

17.本文通过吴征镒身边同事、助手、学生的陈述,从不同侧面展现吴老的精神品质,体现出通讯的客观性原则;本文大量引述人物的语言,在生动、具体的事例叙述中,展现新闻通讯的形象性;选取的事实,如“活字典”、“搁电话”、“考察宜林地”等,均能反映人物品质,又要言不烦,体现了通讯的典型性。(每点2分,共6分,答案表述不唯一)

附加题答案:

19.夫贵耳贱目/荣古陋今/人之大情也/仆不能远征古旧/如近岁韦苏州歌行/才丽之外/颇近兴讽。(每处1分,共6分;断错1处,倒扣1分,扣完为止。)

20.韦应物 元稹

21.作者感叹韦苏州在世时,其诗未受重视,身后才被爱重。

附译文:微之,重视耳闻,轻视目睹,称赞古者,鄙弃现在,本是人的最大偏见。我不必找寻很远的例子,就像近年韦苏州吧!他的作品,歌行不但才奇辞丽,并且非常接近讽谕之旨;五言诗也高雅闲澹,风格自成一家。现在作者,谁能及得上他?然而当苏州在世时,人们也并不怎么看重他;必得等到他死后,人们才加以称赞。

22.A、D(觉慧应为觉新;《祝福》选自《彷徨》)

23.(1)答案示例:

“忠义”:(3分)赤壁兵败,曹操狼狈逃往华容道,只听一声炮响,关羽提刀截住去路,曹军个个丢魂丧胆。曹操上前求情,关羽是个义重如山的人,想起曾受曹操恩惠,又见曹军个个皆欲流泪的样子,心肠一软,放他们过去了。而自己则顶着军令状去向孔明请罪。

“英勇”:(三例可择其一,2分)

例1:温酒斩华雄:董卓当权,把持朝政。十八路诸侯兴兵声讨。交战中,先后有四位各诸侯中的悍将被董卓的部将华雄斩杀。此时,关羽自告奋勇,愿与华雄交锋。袁绍嫌他地位低微,称其“安敢乱言”,喝令将其打出。曹操上前阻止,关羽才有了出战的机会。曹操端了杯热酒为关羽壮行,而关羽愿先去斩华雄,回来再喝酒。果然在温酒未凉之际提来了华雄首级,令众诸侯惊讶不已。

例2:过五关斩六将:关羽与刘备失散,暂居曹营。曹操欲收服关羽,热情款待,赐美女、金银、官职。后来关羽挂印封金,只收下赤兔马护送两位嫂子千里投奔刘备。在五个关口受到阻拦,关羽斩杀六将最终完成使命。

例3:单刀赴会:东吴屡次讨要荆州未果。遂采用鲁肃之计,设下鸿门宴,埋伏好刀斧手邀关羽来吴国赴宴。关羽轻驾小舟、单刀赴会,只带领十几个随从人员。席间关羽借与鲁子敬多年未见叙旧为由,拉着鲁肃不放手,互相敬酒 。实则以鲁肃为人质。埋伏刀斧手见鲁肃被困,不敢轻易下手。关羽因此安全脱身。

(2)戏剧矛盾在一个“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的下午酝酿、展开、激化趋向高潮,最终在雷电交加的雨夜终结。(2分)作者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沉闷空气里,一场酝酿着社会变动的大雷雨即将到来。(3分)

24.①使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融辉映;②激励广大青少年崇尚科技、热爱科学、追求真理、提高素质;③完善城市功能、丰富城市内涵、提升城市品位。(每点2分)

25.①把科技馆做成“老百姓的科技馆”,让群众可以自由参与科学技术活动;②要融合地方特色,把场馆建成城市的标志;③要有自身特色,不求大求全;④提高场馆的重复参观率;⑤要把科技馆变成“流动馆”,把馆藏信息、服务、技术向民间延伸,让普通群众自觉爱馆、护馆。

太长,发不完

还有,

分太少

08-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末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中二年级调研地理试卷(文科A类)答案

我国某企业在伊斯兰堡(33.7度N,73.1度E).利雅(24.6度N,46.7度E),东京90(35.7度N,139.8度E),悉尼(33.9度S,151.2度E)底特律(42.4度N,83.0度W)圣保罗(23.95度S46.64度W)等城市设有分支机构 1.该企业于北京时间2007年3月1日8时召开电话会议,其在圣包罗分支机构的人员参加会议的当地时间为? 2.假定总部和海外分支机构的办公时间均为当地时间9时至17时,并计划召开1小时电话会议,.为了保证总部和至少4个海外分支机构的人员能在办公时间参加会议,会议的时间为北京时间?? 3.总部领导在北京盛夏时节乘飞机直航至海外分支机构考察,到达当地正直冬季.此海外分支机构位于? 1.北京处在东八区,圣保罗在西三区,从西三区向东至东八区相差11个时区,所以当地时间为8时—11时区 =—3,即前一天的21时,亦07年2月28日21时。 2.确定时间为当地时间9—17时,就可排除底特律与圣保罗两地,此时的北京时间分别为23时—第二天7事 和22时—第二天6时。不符合规定。所以只有剩余四个。上述四个东经的城市当地时间在9—17点时所对 应的北京时间分别为 12—15时、14—22时、8—16时、7—15时。利用数学集合取交集。只能在北京时 间14时开会。 3 只能是南半球的悉尼和圣保罗。北半球夏季时适逢南半球的冬季 上述四个东经城市按顺序分别在东五区、东三区、东九区和东十区,分别于北京相差3时、5时、1时和2时。利用东加西减原则 例如当地时间为9时时,四地所对应的北京时间分别为: 9+3、9+5、9-1、9-7 (前两在北京的西面,后两个在北京东面)。17时时所对应的背景时间为 17+3 、(上面时间打错了因该是12—20时) 17+5、17-1、17-2

部分市县调研卷精选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部分县市调研试卷精选、部分市县调研卷精选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