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中周测卷语文(衡中周测同卷答案网站)

今天给各位同学分享衡中周测卷语文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衡中周测同卷答案网站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分享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检测卷带答案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2分)

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 炫 耀xuàn 蛰 伏zhé 璀 璨cuǐ 繁 衍 yan

B.上 颚 è 纤 维xiān 锹 甲qiāo 鞘 翅qiào

C. 栖 息xī 圆 锥 zhuī 抑 郁 yù 濒 危bīn

D. 矫 健jiǎo 乖 巧guāi 露 面lù 分 娩 wǎn

2.对句子中加粗的副词的作用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身子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老是”、“一直”既说明松鼠尾巴翘的状态和高度,又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B.松鼠跑跳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跳。(“总是”、“有时”连用,强调了松鼠跑跳敏捷轻快的特点。)

C.松鼠通常一胎能生三四个。(“通常”突出松鼠产仔多的特点。)

D.它们从来不接近人的住宅,也不呆在小树丛里,只喜欢大的树林,住在高大的树上。(“从来不”、“也不”、“只”准确说明了小松鼠活动的范围,突出了它的驯良特点。)

3.没有使用比喻说明方法的一句是( )(3分)

A.有人说,松鼠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

B.雌虫则忙于产卵,它们用腹部末端像犁一样的产卵器挖土,然后爬进挖好的坑里。

C.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已列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

D.金龟子身上能自由伸缩的软软的腹部就是橡皮,又薄又硬的鞘翅后翼就是玻璃。

4.对下列各句的表达方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1)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

(2)然而,雌虫的触角末端却只有6条流苏,而且又窄又短。

(3)第二天早上,雄虫通常停在低矮的树枝上,成双成对,一动不动,对周围的事和物视而不见。

(4)大熊猫是我国国宝,已列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也是世界珍稀动物中的重点保护对象。

A.(1)描写 (2)议论 (3)记叙 (4)说明

B.(1)议论 (2)说明 (3)描写 (4)议论

C.(1)描写 (2)说明 (3)记叙 (4)说明

D.(1)议论 (2)议论 (3)描写 (4)议论

5.对下列各句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1)然而,雌虫的触角末端却只有6条流苏,而且又窄又短。

(2)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3)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

(4)刚生下来的仔熊猫却小得出奇,仅相当于母体重量的千分之一。

A.(1)举例子 (2)作比较 (3)拟人 (4)作比较

B.(1)列数字 (2)打比方 (3)拟人 (4)作比较

C.(1)举例子 (2)作比较 (3)举例子 (4)列数字

D.(1)列数字 (2)作比较 (3)拟人 (4)列数字

6.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鸭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A.首联,点明歌咏对象——孤雁,“声念群”表现了孤雁追赶同伴鸣叫不止的情形。

B.颔联与颈联以“谁怜”二字设问,表现诗人对故乡的无限思念与愁情。

C.尾联以野鸭反衬孤雁,表达了诗人的爱憎之情。

D 全诗咏物抒情,通过歌咏失群的孤雁,表现了乱世漂泊中失群人的痛苦心情。

7.阅读虞世南《蝉》,回答问题。

垂 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1)“居高声自远”中“居高”二字有两层含义:一是指____________,二是指____________(2分)

(2)这首托物寓意的咏蝉诗,通过刻画蝉的形象,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2分)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38分)

(一)(13分)

(1)1980年11月5日下午3时,德国柏林机场铺好了红地毯,挂起“热烈欢迎中国人民的友好使者”的大字标语,机场上挤满手捧鲜花的欢迎人群和记者们。

(2)来自中国的专机刚刚降落,人们____________(盼望、企盼、期望)已久的中国“贵宾”终于露面:黑眼圈,黑耳朵,一身乌云盖雪的皮袍!

(3)喔,来自中国的一对大熊猫,芳名“天天”和“宝宝”。

(4)大熊猫人见人爱。大熊猫喜欢嬉戏,憨态可掬,有时直立起来,状似舞蹈;有时背倚石头,坐在草地上悠然自得地啃着竹枝;有时团作一团,漫不经心地随地打滚;有时拖着笨拙的身体,摇摇晃晃地在草地上玩耍。大熊猫经过训练,还成了杂技明星,能够表演前滚翻、吃西瓜、吹喇叭、推小车、骑木马、滑滑梯和蹬皮球等精彩节目,常常博得观众的笑声与掌声。

(5)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____________(宝贵、珍贵、珍稀)动物,也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濒危动物。我国古籍中把大熊猫称为“貘”。两千多年前,汉朝初年的《尔雅》一书中,便有“貘体色黑驳,食竹”的记载。汉代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上林赋》中列举了当时咸阳上林苑饲养的近40种异兽,大熊猫名列首位,可见大熊猫在当时就已经被人们视为珍贵的`名兽了。

(6)大熊猫体态丰满,四肢粗壮,尾巴短秃,毛色奇特,头和身躯乳白色,而四肢和肩部黑色,头上有一对整齐的黑耳朵,还有两个黑眼眶,很像戴着一副八字形的黑眼镜。大熊猫长相俊俏,神态温驯,给人以优美、活泼的感受。

(7)随着我国同世界各国人民日益广泛的友好来往,大熊猫作为友好使者,频频出访,轰动了全世界。许多国家以能够获得中国政府所赠送的大熊猫为殊荣。大熊猫就像一颗璀璨的东方明珠,给这些国家的动物园增添了华夏异彩。1972年10月,中国政府赠送的大熊猫“兰兰”到达日本上野动物园,在头9个月里,每天前往参观的人数竟高达30万人,形成了“熊猫热”。1979年9月,“兰兰”在东京不幸病故时,3000万日本人向“兰兰”致哀。日本首相也发表讲话,痛悼“兰兰”离世。

8.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横线上。(2分)

9.文章怎样引出说明的对象——大熊猫?为什么这样写?(4分)

10.第(4)段使用大量的修辞手法介绍大熊猫的可爱,对其判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排比、拟人、夸张 B.比喻、拟人、对比

C.夸张、排比、比喻 D.排比、比喻、拟人

11.用简洁的话概括第(5)段的说明内容,并说说该段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的?(4分)

(二)(12分)

(1)我特别感兴趣的是,松树金龟子有音乐天赋,连雌虫也一样能唱歌。雄虫是不是靠唱歌来召唤、引诱异性呢?是不是雌虫也用歌声来呼应雄虫的歌声呢?在通常的情况下,双双快乐地生活在松树枝头,它们是有可能一唱一和,夫妻对唱的。可惜的是,我既没有听到它们在树上一唱一和,也没有听到它们在铁丝网里对唱。我无法作证。

(2)金龟子的发音部位在腹部末端。小虫的腹部一伸一缩,腹部的最后一节跟鞘翅的后翼相互摩擦,就产生了声音。在腹部和鞘翅的表面看不出有什么特殊的发声器官。就是拿放大镜仔细看也看不到用来发音的细条纹,两个面都是光溜溜的。那么声音是怎样发出来的呢?

(3)你把食指浸湿,按在玻璃板下来回摩擦,发出的声音跟金龟子叫的音差不多。如果用橡皮在玻璃上擦,那发出的音跟金龟子叫的音就一模一样了。如能掌握一定的节奏,那就跟金龟子的歌唱没有区别了。金龟子身上的能自由伸缩的软软的腹部就是橡皮,又薄又硬的鞘翅后翼就是玻璃。可见金龟子的发音原理非常简单。

(4)其他为数不多的鞘翅目昆虫也具有同样的特点。例如屎壳螂,也是靠腹部的伸缩来摩擦鞘翅后翼,发出声音的。

(5)虽然我们掌握了金龟子发音的原理,它为什么而歌唱却仍是个谜。是为了求偶而歌唱?这有可能。然而,____________我特别注意,在深夜里,____________从未听到过金龟子的歌声。就是近在咫尺的铁丝网里,我也听不到它的歌声。

(6)要金龟子唱也不难,只要抓在手里摸摸捏捏,它就会唱起来。一直唱到你不再去冒犯它。那声音听起来不像是唱歌,倒更像是抱怨声,对命运的抗议声。真是奇怪,在金龟子的世界里,歌声是用来表达痛苦的,而沉默则是欢乐的标志。

12.能概括选文内容的一项是( )(2分)

A.我特别感兴趣的是,松树金龟子有音乐天赋,连雌虫也一样能唱歌。

B.那么声音是怎样发出来的?

C.可见金龟子的发音原理非常简单。

D.在金龟子的世界里,歌声是用来表达痛苦的,而沉默则是欢乐的标志。

13.下面不属于设问句的一项是( )(2分)

A.是不是雌虫也用歌声来呼应雄虫的歌声呢?在通常情况下,双双快乐地生活在松树枝头,它们是有可能一唱一和、夫妻对唱的。

B.是为了求偶而歌唱?这有可能。

C.那么声音是怎样发出来的?

D.为什么纺织娘面对危险却要停止叫喊?

14.根据第(2)、(3)两段内容,概括松树金龟子的发音原理。(不超过六个字)。

□□□□□□(3分)

15.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在第(5)段中的横线上( )(2分)

A.既……又…… B.不仅……还……

C.尽管……也…… D.无论……都……

16.对上文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1)/(2)(3)/(4)(5)(6) B.(1)(2)/(3)(4)/(5)(6)

C.(1)/(2)(3)(4)/(5)(6) D.(1)/(2)/(3)(4)/(5)(6)

(三)(13分)

(1)蟋蟀在北方俗名叫“蛐蛐儿”,常常生活在野草地、农田、瓦砾堆、篱笆根或墙缝中,在夏天出现,到秋天死去(也有极少数能越冬)。蛐蛐儿包括的种类很多。“蛐蛐儿”既是这些品种的总称,又是一种最常见的、生来好斗的雄性蟋蟀的名称。这种“蛐蛐儿”大家比较熟悉。蟋蟀“雄性善鸣,好斗……因在地下活动,啮食植物的茎叶、种实和根部,都是农业害虫。”(《辞海》)

(2)蛐蛐儿的身体一般长约1.5厘米左右,大致分为头、颈、躯干、足、四肢、尾几部分。

(3)蛐蛐儿的头从前面看呈三角形,上部长着两根细长而柔软的触须,比一般人的头发细,直径约0.05毫米,长是身体的三倍左右,摆动灵活。头的下部有一对大牙,多为深黄色或紫黑色,斗时用牙互相咬;牙旁各有一个黄白色的小栓儿。颈部为筒状,连接头和躯干。躯干前面小,中部大,最后又稍尖,有一条条的黑纹。在颈和躯干的连接处,向后生出一对黑色发亮的翅膀,一般不能飞行,越“年轻”的蛐蛐儿翅膀的颜色越浅。细看,翅膀表面为网格状,网格大多为平行四边形和菱形。这一层较为坚硬的翅膀下还有一层半透明的薄翅。翅膀摩擦能发出响亮的声音。躯干下面有三对足,用来支撑身体。前面一对较小,用于爬行;后一对粗大,俗称“大夯”,表面有黑色条纹或斑点,用于跳跃,跳跃一下约一米远。躯干后部的稍尖处向侧后方长出两根针状的尾儿,约为身长的三分之二,感觉后方动静;死时两尾并在一起。

(4)蛐蛐儿好斗,两者相遇必分个胜负才肯罢休。相遇时二者触须来回扫动,若一遇上,便冲上去“厮杀”起来。有时为了鼓舞自己的“斗志”和压住对方的“威风”,在斗前会大声鸣叫。“战斗”中两者张开大牙对咬,并用足支撑身体抬高向前顶。一般力大且牙长得大者获胜。胜利后必“引吭高歌”以示“威风”。有时一场“战斗”结束后,败者会被咬伤甚至被咬死。

(5)正因为蛐蛐儿好斗,它们就成了孩子们的娱乐品。为躲避孩子们的捕捉它们也有一套办法。它们善鸣,不论白天黑夜,尤其是阴天更爱鸣叫,易被人发现,因此,它们的洞常有两三个洞口。它们在野草地中的洞常向下,一般利用蝉的幼虫抛弃的洞做成,有时还把距离较近的几个洞沟通;它们在篱笆根下的洞一般横向发展。

(6)蛐蛐儿是农业害虫。如果要展开消灭蛐蛐儿的活动,孩子们说不定会反对。其实像这样一点一点地捕捉,也可以不使它们数量过多,不至于对农作物有什么大的危害。

17.根据第(1)段文字,说说蟋蟀是怎么样的一种昆虫?(3分)

18.对全文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1)/(2)(3)(4)/(5)(6) B.(1)(2)/(3)(4)/(5)(6)

C.(1)/(2)(3)/(4)(5)/(6) D.(1)(2)/(3)(4)(5)/(6)

19.第(2)(3)两段介绍蟋蟀的身体结构,运用的说明顺序是( )(2分)

A.由表及里 B.由分到总

C.由总到分 D.由此及彼

20.文章第(4)段是介绍蛐蛐儿好斗的习性,请将这一段的语言与第(3)段语言相比,看看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3分)

21.第(5)段画线的句子说蟋蟀有一套躲避捕捉的办法。是什么样的办法?(2分)

三、作文(40分)

以“趣谈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说明文,介绍你所熟悉的一种小动物。要求说明时运用拟人、打比方等方法,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一、

1.B(提示:“衍、栖、露、娩”字音错)

2.C(“通常”说明松鼠一胎生三四个的情况经常出现)

3.C

4.C

5.D

6.B(应理解为“表现失群者的哀伤、痛苦心情”)

7.(1)蝉所居的梧桐树高;“饮清露”的品格之高。

(2)一个人只有地位高,而且品格也高,他发出的声音影响才大,不需要某种外在凭借,自能声名远播。

二、

(一)8.企盼、珍稀

9.记叙在德国柏林机场上人们给予大熊猫的“国宾”待遇,从而引出大熊猫。这样写,避免了说明的枯燥,富有情趣,突出“大熊猫是国宝”。

10.D(提示:用排除法,逐一排除掉A、B、C项中夸张、对比两种修辞手法)

11.大熊猫是珍贵的动物。从我国特有、国际公认、古籍记载三个方面概括说明大熊猫的珍贵。

(二)12.A(提示:B项用设问句,引起下文;C项总结第(3)段;D项总结第(6)段,指出能发现的金龟子唱歌的一种原因。)

13.D(提示:设问句是有问有答,A、B均是,C虽无直接回答,但下段回答了这个问题。)

14.摩擦生音

15.C

16.C

(三)17.蟋蟀:常常生活在野草地、农田、瓦砾堆、篱笆根或墙缝中;在夏天出现,到秋天死去(也有极少数能越冬);雄性善鸣,好斗;在地下活动;啮食植物的茎叶、种实和根部,是农业害虫。

18.C

19.C(提示:第(2)段总写身体结构,第(3)段分写各部分的结构特点)

20.第(4)段使用“厮杀、斗志、威风、战斗、引吭高歌”等词语,语言生动有趣;而第(3)段介绍它的身体结构时,用语简明平实。

21.它们的洞常有两三个洞口,洞常向下,较近的几个洞沟通,且洞横向发展。

三、作文

提示:(1)选比较熟悉的动物,如小猫、小狗等;

(2)抓住小动物的特点;

(3)有条理说明;

(4)用拟人、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img]

九年级语文质量检测卷附带参考答案

勤奋像只梭,使你的智慧越积越多;懒惰像把锁,锁住你大好的前途,锁住你人生中所有的光辉。同学们勤奋起来吧!勤奋会让你尝到甜美的果实,会让你一生无悔。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 九年级语文 质量检测卷附带参考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试卷试题

一、 语文知识 积累与运用(27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椐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成长的历程镌刻着太多的怀想,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在月光似水的夜晚,我们静听心灵流tǎng ① 的声音,回望花季qǐ ② 丽的岁月。在成长的旅途中,有刻骨míng   ③ 心的 故事 ,有感人肺腑的真情……成长如一串串跳动的音符,让生活如歌般委婉;成长如一张张fàn④ 黄的照片,将生命的轨迹清晰定格。

2、根椐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序号填在横线上。(4分)

它的高大 ① 我的意志,它的坦荡 ② 我的胸怀,

它的严寒 ③ 我的神智, 它的神秘 ④ 我的求知欲。

A、激发 B、磨炼 C、启迪 D、舒展

3、古诗名句默写。(8分)

(1)、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李清照《醉花阴》)

(2)、 ,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破阵子》)

(3)、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辛弃疾《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4)、 ,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5)、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6)、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古诗常化用 典故 ,借古喻今,抒发情感。“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暗藏刘禹锡对贬官多年后物是人非的沧桑感叹,苏轼则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愿。

4、根据你的阅读体验,在空格处填写恰当的内容。(4 分)

阅读一篇优秀之作,如同与一个高贵的灵魂对话,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作者的情感,更是他的心灵寄托和生命渴望:我们在 ① 的《谈读书》里知道了读书要有正确的 方法 ;在《傅雷家书》中感受傅雷对儿子的 ② ;在吴敬梓的《范进中举》里认识了一个 ③ 的胡屠户;在高尔基的《海燕》里我们 ④ 。

5.综合性学习。(7分)

为了庆祝我们伟大的祖国建国60周年,班级开展“我爱祖国”的专题活动,请你参与。

【华夏文明】

(1)、下面是一位同学的发言稿,画线句有一个词语用的不恰当,请找出并修改。(2分)

一把黄土塑造成千万个你我,静脉是长城,动脉是黄河。这奔腾不息的黄河,用它甘甜的乳汁培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黄河儿女几千年奋斗的峥嵘岁月,如同一幅逶迤而又气势磅礴,雄浑而又绚丽多彩的画卷,展现在世人面前。

改成

(2)、下面是一位同学介绍的一则新闻,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主要内容。(不超过15字,2分)

中广网北京10月2日消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纪念日,首都北京盛大的庆典活动让广大网民胸中的爱国激情来了一次大爆发。新闻跟帖和各大论坛成了他们表达爱国热情的 渠道 。网民张某留言:“别看咱个子不高,可看着子弟兵们雄壮的军威,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就有一种瞬间高大起来了的感觉,我骄傲!”而网民“龙城”的留言说出了很多网民的心声:“作为中国人,生在这个时代,是我们的幸运,也是我们的骄傲和自豪!”

【歌唱祖国】

(3)、班级选择了歌曲《大中国》作为此次活动的 总结 ,请结合所给歌词 说说 选择这首歌曲的理由。(3分)

(一) (二)

我们都有一个家 我们的大中国呀 好大的一个家

名字叫中国 经过那个多少 那个风吹和雨打

兄弟姐妹都很多 我们的大中国呀 好大的一个家

景色也不错 永远那个永远 那个我要伴随她

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 中国祝福你 你永远在我心里

还有珠穆朗玛峰儿是山坡 中国祝福你 不用千言和万语

…… ……

理由: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一)成大事者需关注小节(共12分)

①东汉时有一个少年名叫陈蕃,自命不凡,一心只想干大事业。一天,他父亲的朋友薛勤来访,见他独居的院内龌龊不堪,便对他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他答道:“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反问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陈蕃无言以对。陈蕃怀有成大事的胸怀固然可贵,但却不屑于做琐碎的小事,忽视小节,殊不知“屋”也是“天下”的一部分,“扫天下”又怎么能够排斥“扫一屋”呢?

②由此看来,成大事者也需关注小节。

③纵观历史,可以看到,有许多人因关注小节而做出了大事情。

④“别人讲话时,不要插嘴;别人站着时,不要坐下;和别人在一起,不要读书或看报;事先没有得到允许,不要看别人的书或写的东西……”这是美国开国总统乔治?华盛顿14岁时抄在 笔记本 上的部分“守则”。可以说,这都是些容易被忽视的小节,甚至是很拘束人的小节,然而,华盛顿却把它看作了自己成长所必需的“维生素”。假如他不关注小节,从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很难想象他日后会受到众人的拥戴,当上美国总统。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在处理国际事务时,非常关注小节。一次,在为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及夫人送行时,亲王的飞机刚起飞,我国送行的人们就散开准备离去,只有总理仍笔直地站在原地,并叫回了散开的人。正是他这种对待别人认为的小事时一丝不苟的态度,赢得了众多国际友人的高度赞许。由伟人们的例子不难看出,关注小节能够赢得人们的好感,从而获得众人的认可和支持。

⑤关注小节,可以及时把握成大事的机会。一片草叶割破了手,鲁班发明了锯;

;开水壶的盖子被蒸汽顶起,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小节中包含着成大事的机会,包含着成大事的重要条件,他们正是因为关注了小节才抓住了成大事的机会,为自己成大事奠定了基础。

⑥相反,忽略小节会贻误大事。一个滑落在跑道上的小铁片造成了空难,一份翻译错误的电文造成一场战役的失败。常言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可见,忽略小节往往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⑦小节不仅关乎上文所论及的治国平天下这样的大事,其实也关乎修身齐家这一类的大事。成大事对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内涵与目标。一个踌躇满志的青年,以天下事为己任,对他来说忧国忧民是大事;一个家庭主妇,心里装着全家老小,对她来说安排好一家人的生活是大事。无论其内涵如何,可能都需要他们在成就大事的过程中去关注小节,只有如此,才能在自己的生活领域内做出对个人或对社会有益的大事。

⑧今天,关注小节不仅是国民素质的一种反映,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一些人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随地吐痰、乱丢垃圾;在禁止吸烟的地方所随意吞云吐雾……这些看似小节,但不知小节不拘,大事难成。愿年轻的朋友们从小事上着手,在细微处努力,最终成就自己的人生理想。

6、 文章 开头用陈蕃只想“扫天下”不想“扫一屋”的故事,有何作用?(2分)

7、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

8、仔细阅读第⑤段,补充一个概括性的事实论据,使 句子 更连贯,论证更充分。(3分)

9、 有人说“成大事者需不拘小节”,本文的作者却认为“成大事者需关注小节”,你的观点呢?请结合生活实际或具体的事例谈谈你的看法。(4分)

(二)孩子与鸟儿

一天下午,孩子们都出去捉蜻蜓,室中寂寞如雏鸟飞尽的空巢。邻家的炊烟,袅袅地拂过花梢,玻璃走廊外徐徐飞来了暮色,温柔、无声,如一只美丽的灰鸽。

迎接暮色,我漫步走到后院,花期才过,美人蕉的残瓣,铺了一地绚烂落霞,把晶莹圆润的籽粒,留在枝头。完成了孕育、覆护作用,花朵便萎落于土——一个伟大的意念——“爱”,却自古至今,始终充塞宇宙,一切有生之物,莫不是它的仿本,炽烈的生命火炬,赖着神圣的爱,得以代代继续,燃烧不熄。

正在沉思间,突然一个毛茸茸的小团,轻吻着我赤裸的足踝,我不自觉地打了个寒噤。一低头,我发现那闪亮畏怯、如云边孤星的小眼睛,正向我这庞然大物的人类侧目而视。

我俯身捧它在手,原来是一只才学飞的小麻雀呢。本是羽毛丰盈的头部、翅、尾都被烧得焦黑、短茁、凌乱。许是自谁家烟囱逃出而”劫后余生”的吧。它伸着尖尖的小喙向我啁啾着,残羽下,波动着一股生命的颤栗。

我才将这小生命捧进屋子,两个孩子正巧自田埂间呼啸着回来了。见了鸟儿,又是一阵“泰山”似的欢呼。山山更忙著为它腾肥皂箱,在他的指挥下,才学步的兰兰,也乘我不备,蹒跚着自床垫下抽了一把稻草,凌乱地放在箱底,瞬息间鸟儿的新居落成。

“看鸟儿啊!”两个孩子如热带卖果女郎,轮流着把鸟儿连箱子举在头顶,兴高采烈地呼喊着。于是,同巷中的小玩伴们都闻声而来了,赤膊、跣足、髦发、泥脸……形形色色的都有。此刻,这寂寂的宅院,喧哗如一只开动的闹钟。

一个小光头向小鸟献上蜻蜓,一个双辫女贡上了蚯蚓,小家伙们箪食壶浆,络绎于途,但小鸟儿抬抬玲珑的小头,眨眨晶亮的小眼睛,瞧瞧这些“非我族类”的小面孔,它紧紧地闭起微黄的尖喙——“不食周粟”。热心的孩子们变得失望了,不再去采粮购秣,只静静地环着鸟儿围坐成一个圆圈。

突然,屋外传来清脆动听的声音,比竹竿相击声还要俐落、悦耳。我一抬头,一个多么奇丽的伟观啊,对面人家屋檐落满了小小的麻雀,在暮光中,如朵朵颤动的火焰。它们翘尾、颔首、展翅,似怀着无限的同情,遥遥凝望着这陷入不幸的同类。它们在踌躇、疑惧,都不敢飞下来。由那断续的啁啾,我觉察它们,似乎饱尝了“相望不相亲”的痛苦。

我遂吩咐孩子们都埋伏在帘帷后面,我也远远地站在屋子的一角。

不多时,“特冷”一声,一只较大的麻雀,竟飞进了玻璃走廊,低头亲昵地向小麻雀致慰:“吱喳,吱喳,吱喳。”小麻雀也在哀哀诉告:“吱吱吱,喳喳喳。”孩子们自帘帷后移动了一下,那个来访者拍翅惊飞了,只留下那个可怜的小囚徒,望着足边那根红绳和片片落羽发怔。

“把鸟儿放在院子里,叫它和同伴们谈谈心好不?”怀了无限的悲悯,我商得山山、兰兰的同意,把盛鸟的木箱,放在长青苔的花荫下。

立即,有两只大麻雀,像影子般倏忽,自对面屋檐,移到了距小麻雀较近的篱墙。

我带着孩子们,隐身在走廊的玻璃门里,悄悄观望。只见一只大麻雀,果然勇敢地自篱墙上跳了下来,口里衔着一条小小白虫,两只细细小腿,像雨线般在地上轻盈跳动。及至四顾无人,唰的一声,飞跃到小麻雀跟前。它的头向这边歪一歪,小麻雀的头向那边斜一斜,正好一下两喙相接,那条白虫,遂落进那张饥饿的小嘴巴里。翅子一展,大麻雀划了一道斜线,飞上短篱,活跃的姿态,描绘出它满腔喜悦,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饕餮吞食的小囚徒。这时另一只又飞了下来,以同样的姿态,双倍的温柔,把另一只青虫,送进那落难的小鸟口里。我至此才辨别出,它俩与小麻雀,较其他的麻雀,有更亲密的关系。

屏息站在我身后的孩子们,也似乎为眼前的这现象感动了。半晌,山山眨动着亮亮的眼睛,若有所悟,匆忙地不及穿木屐,赤足跳下走廊,走入花荫,把系在小麻雀左足的红绳解松,小麻雀吱了一声,带著快乐、喜悦,一道箭矢般,直飞上两只大麻雀栖息的篱边。随即三个相偕,穿过林梢,飞入白云堆里,白云渐渐掩住它们的鸣声羽影,瞬间,杳无所见,只透出一片灰蓝的天空。

山山满脸喜悦,重新跳上了走廊。

问他:“你为什么把小麻雀放走,你不是喜欢它吗?”

“叫它去找它的爸爸、妈妈。”山山怪神气地双手插腰,好像做了件生平得意的事。

“爸爸、妈妈。”才学语的兰兰,也模仿着她的哥哥在喃喃着,摇着胖胖的小身躯,扑到我的怀里,短短的肥臂,勾住我的脖颈。我觉得此刻我的眸子噙满了泪水,她不正是那只雏鸟的小影,对我充满了爱慕、眷恋、依恃?我不禁想起娜达利的话:“是怎样的冒昧,怎样的大胆,把活泼的小生命带到世间,却不能给予他们含有幸福本质的东西!”

暮色渐浓,夜色将临,我凝望著三只鸟儿适才掠过的天空,在它们飞去的方向,什么时候展开了一片银云,婉柔美丽,如爱神的羽翼在自由的高空中飞翔。充满了爱的三只鸟儿,该是幸福愉悦的。喂其懂得“爱”,才获得了幸福本质。

10、细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述这个有关“孩子与鸟儿”的故事。不超过30字。(3分)

11.、“箪食壶浆”这个 成语 的本义是什么?文中说“小家伙们箪食壶浆,络绎于途”,作者用这个词语重在表现孩子们看到小鸟时怎样的情态?(3分)

12.看到两只大麻雀喂食的情景,山山眨着亮亮的眼睛,若有所悟,连忙放飞了小麻雀。你认为山山悟到了什么?(4分)

13、环境描写在文章中往往起到渲染气氛、烘托心情等作用。请具体谈一谈下面两处环境描写分别起到了怎样的作用?(4分)

开头:“邻家的炊烟,袅袅地拂过花梢,玻璃走廊外徐徐飞来了暮色,温柔、无声,如一只美丽的灰鸽。”

结尾:“在它们飞去的方向,什么时候展开了一片银云,婉柔美丽,如爱神的羽翼在高空中自由飞翔。”

14、“三雀相偕,穿过林梢,飞入白云堆里,白云渐渐掩住它们的鸣声羽影”,这是属于鸟儿的幸福;“胖胖的小身躯,扑到我的怀里,短短的肥臂,勾住我的颈项”,这是属于母亲的幸福。请结合生活经历或读书积累谈一谈你对“幸福本质”的体会。(4分)

三、古诗文阅读(28分)

(一)村 夜(4分)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 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 月明荞麦花如雪。

15、诗的一、二句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分别有什么特点?(2分)

16、请细细品味三、四句,说说你的理解(2分)

(二)(13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7、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

其 岸 势 犬 牙 差 互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分)

(1)伐竹取道( ) (2)不可久居( )

(3)佁然不动( ) (4)斗折蛇行( )

1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0、根据你对本文的理解,请把下列对偶句补充完整。(2分)

醉翁亭下欧阳修吟诗饮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者的心情由“心乐之”到“悄怆幽邃”这一忧一乐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变化?请联系短文谈一谈(3分)

(三)(11分)

刘先生者,河朔人,年六十余,居衡岳紫盖峰下。间出衡山县市,从人丐得钱,则市盐酪①径归,尽则更出。日携一竹篮,中贮大小笔棕帚麻拂②数事,遍游诸寺庙,拂拭神佛塑像鼻耳窍有尘土,即以笔拈出之,率以为常,环百里人皆熟识之。县市一富人尝赠一衲袍③,刘欣谢而去。越数日见之,则故褐如初。问之,云:“吾几为子所累。吾常日出,庵有门不掩,既归就寝,门亦不扃④。自得袍之后,不衣而出,则心系念,因市一锁,出则锁之。或衣以出,夜归则牢关以备盗。数日营营⑤,不能自决。今日偶衣至市,忽自悟以一袍故,使方寸⑥如此,是大可笑。适遇一人过前,即脱袍与之,吾心方坦然无复系念。嘻,吾几为子所累矣!”

【注释】①盐酪:指食盐等物品。 ②麻拂:除尘工具。 ③衲袍:僧袍。 ④扃:jiǒng关闭。⑤营营:指内心忧虑的样子。 ⑥方寸:内心。

2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则市盐酪径归 ( ) (2)吾几为子所累( )

(2)不衣而出( ) (4)适遇一人过前( )

2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越数日见之(指代富人) B.问之(指代刘先生)

C.出则锁之(指代门) D.即解袍与之(指代路上遇见的人)

2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3分)

忽自悟以一袍故,使方寸如此,是大可笑。

25.文中刘先生的话说明了什么道理?(2分)

四、写作(60分)

题目:让我握着你的手

提示:握手,是常用的人与人沟通的方式。握手可以表示友好、和解、理解、接纳、关怀等等非常丰富的情感意义。请根据你的感悟体会完成 作文 。

要求:

(1)将题目抄写在作文纸上。

(2)文体不限(诗歌要在30行以上)。

(3)不少于600字。

(4)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

参考答案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7分)

1、淌、绮、铭、泛

2、B、D、C、A

3、略

4、培根、挚爱(舐犊)之情、势利(嫌贫爱富)、我们了解了无产阶级先驱者的英勇无畏。(紧扣文本,言之成理即可)(4分)

5.(1)(2分)培育改成哺育

(2)(2分)国庆大典引爆网民爱国激情

(3) (3分) ① 歌颂了祖国河山的壮丽。 ②表达了对祖国美好未来的祝福。③表达对祖国深深的热爱之情。④表现了华夏儿女团结奋进、坚韧顽强的精神风貌。(答出两点,得2分。意思对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6、参考答案:用陈蕃只想“扫天下”不想“扫一屋”的故事引出了中心论点。(2分)

7、举例论证的方法(摆事实),举了美国总统华盛顿和周恩来总理两个伟人的例子,从关注小节能够赢得人们的好感,从而获得众人的认可和支持这方面论证了中心论点;(3分)

8、一个苹果落地,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 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阿基米德发现了阿基米德原理 观察老鹰在空中飞行的动作,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3分)(要有具体的人和事例)

9、言之成理即可(要结合生活实际或具体事例来谈,否则酌情扣分)(4分)

10、.示例:“我”捡回小鸟,孩子喂养小鸟,目睹大鸟冒险给小鸟喂食,被感动而放飞小鸟。(3分)

11、本义是用箪盛饭、用壶盛汤或酒浆(形容百姓用用箪盛饭、用壶酒浆来欢迎他们拥护的军队)。作者用这个词重在表现孩子们欢迎小鸟时兴奋、欣喜和热闹的情态。(3分)

12、围绕“小鸟需要它的家人养护,应放飞小鸟,让它与家人团聚”回答。(4分)

13、开头围绕“以袅袅炊烟和温柔暮色渲染出祥和柔美的气氛,为下文的叙事抒情作铺垫”回答。结尾围绕“以柔婉美丽的银云烘托了作者看到鸟儿相偕飞去,与孩子紧紧相依的喜悦幸福之情,表达了作者对世间亲情的赞美和祝福”回答。(4分)

14、可以围绕“像小牛一样与家人相亲相爱”或“在长辈的呵护下快乐成长”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回答过于简单笼统酌情扣分。(4分)

三、古诗文阅读

15、写了霜草、虫、行人。霜草:苍苍 虫声:切切 行人:绝迹

16 三、四两句将描写对象由村庄转向田野,展现在诗人面前的是荞麦花开,在明月的银光之下,灿烂耀眼的景象,写出了诗人暂时忘却了自己的孤寂,对大自然的美景由衷的赞叹和惊喜之情。

17、

其 岸 势/ 犬 牙 差 互(2分)

18、(!)向下 (2)停留 (3)呆呆的样子 (4)像北斗星一样

19、略

20、小石潭上柳宗元记文抒情

21、作者心情的变化是与其遭贬的经历紧密相连的。作者被贬之后,心中抑郁,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基调, 而寄情山水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快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的环境的触发,忧伤悲愤地心境便会流露出来。

22(1)买 (2)几乎(差点儿) (3)穿上衣服 (4)正好(恰好)

23.A

24自己忽然领悟到因为一件袍子的缘故,使内心像这样(忧虑),这真的太可笑了。

25.只有不被外物所累,人才会变得坦然。

事例恰当1分,语言简洁1分。例如:刘胡兰从容面对铡刀,大义凛然。

四.写作(60分)

评分标准

一类卷:(60-55分)符合题意,立意深刻、新颖,,中心突出,有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情真实,选材有个性,内容充实;层次清楚,结构完整,表达恰当,语言流畅,有文采。600字以上。

二类卷:(54-48分)符合题意,立意正确,中心明确,有一定的生活感受,感情较真切;选材合理,内容较具体;层次较清楚,结构较完整;表达较恰当,语言通顺。 600字左右。

三类卷:(47-42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较明确,有一定内容;语言尚通顺。不足600字,但字数相差不大。

四类卷:(41-36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欠明确,内容空泛,条理欠清楚;语病较多,字数相差大。

五类卷:(36分以下)不符合题意,结构混乱,文理不通。不成篇,或字数不足300字。

九年级语文质量检测卷附带参考答案相关文章:

★ 九年级语文质量检测卷及参考答案

★ 2020年语文九年级下册期中检测卷Ⅰ(含答案)

★ 九年级质量预测语文试卷

★ 九年级语文小说阅读精选题及答案

★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试题(附答案)

★ 初三年级摸底考试语文试卷

★ 九年级历史试卷上学期附带参考答案

★ 2017年九年级语文二模试题

★ 2020年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

★ 九年级语文月考语文试题

求衡中同卷202年周测卷的答案

衡中同卷202年周测卷的答案,

这个题目太大了。

可询问学校教务处,

最直接的是问你的班主任。

关于衡中周测卷语文和衡中周测同卷答案网站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