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同学分享高考调研卷三语文答案解析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高考调研语文2022答案与解析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分享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2019年辽宁高考语文试卷答案解析及点评(WORD文字版)
- 2、2017广西崇左高三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2)
- 3、2011南通市高三三模语文选择题答案
- 4、2020年西藏高考语文卷真题答案解析(WORD文字版)
- 5、南通泰州2010届高三语文第三次调研测试答案
- 6、2016年高考调研模拟卷语文三 答案
2019年辽宁高考语文试卷答案解析及点评(WORD文字版)
1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
(本答案及评分标准仅供参考非官方正式答案)
1.A2.B 3.B
1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4.D5.B6.C
7.(1)陛下大兴军队师旅,百姓容易怨恨。陛下车驾各处游幸,我非常担心这是不应该的。
(2)我不能肃清凶残的逆贼,让王室到了这种地步,我抱恨九泉,又能说什么!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9.五、六句“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具体写诗人客居馆舍中的寂寞。诗人心中烦闷,流落他乡客居无聊,只好用诗来抒写自己的心境,表达悲愤的情怀。然而,却“禅伏诗魔归净域”,诗未成。诗未写成,悲忧郁愤更深。只好用酒来作为奇兵,冲荡这重重愁阵。然而,“借酒浇愁愁更愁”。这更大的悲伤便使诗人找到自己从前的官服:“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餐待眼明”。诗人这时清醒地认识到:他要好好的保存这顶珍贵的朝帽,千万不能让它被尘埃污染。作者深知唐王朝避免不了灭亡的命运,而自己又无所作为,故所作之诗多缅怀往事,情调悲凉,最后表达了诗人兢兢业业,力求尽职,无负朝冠的心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1)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2)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3)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选考一25分)
11.(1)BE
(2)信息概括题。要结合老范的行为进行总结提炼:如老范设立私塾,但是允许别家孩子免费来听;老范直接问老汪;老范并不辞退老汪,也让老汪媳妇偷麦子。一个率直,朴实,开明,尊师重道的老汪跃然纸上。
(3)总结提炼。老汪的人际交往不多,也不被人理解,甚至自己的媳妇也无法进行精神层面的沟通,所以结合他对“有朋自远方来”的另类解释和老汪最后对老范行为的感叹进行理解,就是知音难觅。
(4)比较阐述。一定要分清,孔乙己是一个可悲的人物形象,而老汪则不是。两者相似在书呆子,不同则在于孔乙己的根源对封建旧思想抱残守缺式的迂腐,以及周围人对他看小丑式的无情调笑;而老汪则是对学问的认真和投入,周围人的不理解和交流上的困难,但是总体上对他还是友好的。
1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二25分) 12、(25分)
(1)BD
(2)定位和综合提取信息能力。一个是戴安澜摒弃党派成见,团结爱国人士;一是国共合作抗战。加上宗祺仁作为新闻记者,是爱国志士,能写感人报道。
(3)文中诗歌阅读和理解。诸葛亮和秦始皇。诸葛亮为蜀国北伐,且写下前后出师表;秦始皇统一六国,气势雄浑。两者皆为鼓舞军心振奋士气之典故。
(4)定位,概括信息的能力。结合国人评价和美军与日军的意见进行总结:主要立足于舍身报国,扬声威,斗志旺盛,意志坚强,勇气令人赞叹。注意每个答题点都要结合材料。
1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B14.D15.C
16.(5分)
①阅读分为记忆型阅读和批判型阅读。
②记住死板的书本知识
③通过想象力来形成有针对性的问题
17.图像与标题的契合,“联合”“力量”与图像中“鸽子”(和平)、组成鸽子的“旗子”(联合)和鸽子口中的植物橄榄枝要都联系到去写。
1 六.写作(60分)
18.实际上是在学术、技术和艺术的成就三者之间选一个立意进行作文。注意并非褒贬,而是阐述理由说明你认为哪个更具风采。选择其中一个,分角度去阐述即可。
学术:人类进步的基石,也是最前沿的。
技术:行行出状元,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就是英雄。
艺术:热爱生活,艺术可以为生活、为他人带来美,能够影响更多的人。
2017广西崇左高三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2)
2017年广西崇左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7.(10分)翻译:
(1)(5分)正值前骁卫将军王守恩在家服丧,张从恩就把后事委托给他,逃走了。(“会”“委”“遁”各1分,句意信达2分)
(2)(5分)杀掉契丹使者而推举王守恩,是为国家社稷着想。现在如果害了他人,自己取得好处,不是我本来的心愿”(“盖”“计”“宿心”各1分,句意信达2分)
8.(5分)“数”说明数量之少,已不再是当年成林成片的样子;(1分)“残”写出了杨柳残败不堪,已不再是当年郁郁葱葱、浓阴蔽日的样子。(1分)“数”“残”从数量和状态两方面,(1分)写出了隋宫外面的杨柳残败的样子,(1分)从而映衬出隋宫的破败、倾圮、荒芜的景象。(1分)(答得不全酌情扣分)
9.(6分)第一首诗中作者极力渲染隋宫外杨柳残败衰颓的样子,借以衬托隋宫的破败,以哀景写哀情;(2分)而第二首诗中,作者极写宫树的郁葱茂盛、景色迷人,以宫树的葱郁茂盛来表现隋宫的破败荒
芜,以乐景写哀情。(2分)这两首诗都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同样是写树,虽一残败衰败,一
葱郁茂盛,但都渲染了隋宫的破败荒芜,表达了作者心中的兴衰之叹。(2分)
10.(每空1分,共6分)
(1)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谣诼谓余以善淫
(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11.(25分)
(1)(5分)E D (答E给3分,答D给2分,答A给1分,答B、C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
【解析】A项中“表明‘我’有点神经质”错。B项中“‘大胡子’救了‘我’是为了向‘我’宣泄大衣被水冲走的不满”错。C项中“我”的忏悔语义过重,应当是“自责”;“埋下伏笔”应改为“作了铺垫”。
(2)(6分)①大衣被水冲跑是误会加深的结果,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②为下文“我”的灵魂得到净化并为“大胡子”的妻子免费做手术作了铺垫;③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观点二:小说主人公是“我”。理由:①从情节结构看:“我”到青石镇给患者做手术,途中乘坐人力三轮车产生误会,“我”在逃跑途中遇险,“我”在医院手术室休息时得知真相,“我”免费为“大胡子”的妻子做手术。这些都是围绕“我”展开的。②从主题看:本文表现的是人性的善良与自我反思精神的可贵,这一点正是通过“我”的免费手术体现的。③从人物关系看:在“我”和“大胡子”两人的对比中,突出了“我”人性的弱点,深化了主题。(观点明确2分,分析合理、充分6分)
12.(25分)
(1)(5分)E D (答E给3分,答D给2分,答A给1分,答B、C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
【解析】A项中“已有无人替代的地位”分析偏离原文相关语句的意旨,原文是说当时兵荒马乱,堪用之人不多。B项中“原本志在”概括不当。 C项中“最初下令种树,是为了……没有想到……”分析有误。
(2)(6分)①以此引出传主,能给人鲜明突出的印象;②诗意地评价左公当年种树的深远影响和巨大意义,寄寓作者无限崇敬之情;③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关注后文,从而引导读者深刻把握文章的主旨。(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3)(6分)①选准树种,因地制宜种植;②宣传种树意义,颁布护林措施,并严格执行;③种树是他巡视地方的必选对象,从而引领出一种种树护林的良好风气。(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4)(8分)①科举受阻,转而研究农桑水利等实用之学,让他获得一种观照外物的特殊视角;②早年在江南生活,那里的生态环境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而x疆荒凉荒寒荒漠化的环境,与其形成巨大反差,刺激他产生改变环境的愿望;③他种树是真有兴趣,真去研究,躬身参与,强力推行;④他作为一个政治家,是非常有远见的,正是这种远见,让他的作为具有深远而积极的影响。(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第Ⅱ卷 (表达题,共80分)
13.(3分)B 【解析】指日可待: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
倚马可待:倚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着完稿。比喻文章写得快。
拭目以待:拭,擦;待,等待。擦亮眼睛等待着。形容期望或等待某件事情的实现。注意三个成语各自的搭配对象。
14.(3分)B 【解析】A.句式杂糅,删去“顺利回国”; C.语序不当,“将在2020年计划”应改为“计划将在2020年”;D.防止”与“免遭”否定不当,“免遭”应改为“遭到”或“受到”。
15.(3分)D
16.(5分) ①一是文化的教养;②二是社会的担当;③三是自由的灵魂。(意思合理即可。写出一句给1分,写出两句给3分,写出三句给5分)
17.(6分)构图要素:一双伸开的手掌捧着一颗长出枝叶的心脏,一只手掌的大拇指上站着一只小鸟,小鸟望向初生的枝条。(3分,每点1分)
寓意:小心呵护,让心灵焕发生机,给人以新的希望。(3分,“呵护”“生机”“希望”每个关键词1分)
猜你喜欢:
1. 2017语文高考调研卷及答案
2. 2017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百度文库
3. 2017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4. 2017年甘肃高考试题语文答案解析
5. 2017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img]2011南通市高三三模语文选择题答案
语文Ⅰ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3分)B(bì/pì、jué/jiáo、jùn /juàn。A项,jué/jiǎo、wàn/màn、xì;C项,líng/léng、páo、liàng/láng;D项,xié/jiā、zhà/chà、chuāng)
2.(3分)B(A项,成分残缺,“表达”缺少主语,可在“响起”后加“的”;C项,不合逻辑,“近年来”和“将”在时态上存在矛盾; D项,“问题……得到转机”搭配不当)
3.(4分)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投入的经费逐年增加
评分建议:如表意不完整酌情扣分。
4.(5分)示例:艺术要通过作品与世界交流,但这种作品并不是艺术家对外部世界的客观呈现,而是融入了他的主观因素。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5.(3分)D(成材,成器)
6.(3分)C(①表现其为人洒脱;③表现其有孝心及遇事从容镇定;⑥表现的不是苏序,而是苏洵)
7.(3分)A(“到了壮年还不能熟知诗书”的不是苏轼的祖父苏序,而是苏轼的父亲苏洵)
8.(1) (3分)不管是了解的还是不了解的人(或:人不管是了解的还是不了解的),(祖父)都径自与他们谈笑且敞开心扉,相谈甚欢。
评分建议:语意通顺,1分;径与欢笑造极,省主语,1分;输发府藏(fǔ zàng,肺腑),1分。
(2) (3分)郡中的官吏一向残暴苛刻,因为这个(百姓)受到严重侵扰,祖父(就)写诗来讥刺官吏。
评分建议:语意通顺,1分;素,1分;缘是大扰,省略句,1分。
(3) (4分)祖父没有传记,不只是(因为)他一生自我放逸(或:洒脱不羁)、远离功名,也是他的子孙没有把他的声名、事迹告诉他人的过失。
评分建议:语意通顺,1分;“非独……亦……”,1分;僻远自放,1分;过,1分。如将“公之无传”译为“祖父的声名、事迹没有流传”,亦可。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⑴(3分)①起笔设境,渲染氛围:江南江北,大雪漫天,阴冷苍凉。②展开联想,吐露悲意:易水清寒,国家蒙难,其悲不堪。③即景述怀,强化情感:彤云密布,关山重重,肝肠寸断。
评分建议:每点1分。
⑵(3分)反衬。(1分)以“天可老”“海能翻”反衬“此恨”难消。(2分)
评分建议:如答“衬托”亦可。如答“化用”并能作简要说明,得2分。如答“对比”,不得分。
⑶(4分)①对中原尽失、二帝被掳的伤痛之情。(1分)②对“靖康之耻”难以忘怀、难以洗雪的痛切之情;(2分)③对故国故君的思念之情。(1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8分)⑴知人者智 ⑵不患人之不己知 ⑶而御六气之辩 彼且恶乎待哉 ⑷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⑸归雁入胡天 ⑹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⑺庄生晓梦迷蝴蝶
评分建议:每句1分。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11. (4分)①拟人,②比喻,③变换视角,④表现稻草人的“尽职尽责”,鸟儿的无奈无助。
评分建议:每点1分。
12.(4分)强调侄子富有爱心,表现侄子有着不同于传统的观念、认识,与上文父亲的“忧郁”、侄子 “掷土块”时的言行等相照应,为下文侄子烧毁稻草人作铺垫。
评分建议:答到“照应”并作相应的阐述,得2分;答到“铺垫”并作相应的阐述,得2分。
13.(6分)①新生代对土地的情感日渐淡薄、依赖感削弱,父亲感到隐忧;②传统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在新生代身上难以传承,父亲感到落寞;③“稻草人”即将聪慧大地上消遁而永不再有,父亲感到无奈。
评分建议:每点2分。
14.(6分)
①父亲倚重稻草人:反映了上辈人对土地、粮食感情深厚,而这种情感却得不到后辈的理解。
②侄子焚毁稻草人:体现新生代具有众生平等的观念和率真善良、敢想敢做的品格。
③稻草人存废问题:表现三代人在思想认识、生存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
④我的“惶惑”:显示一贯依赖土地生存的农村人在社会转型时期,一时找不到生活方向的复杂心理。
评分建议:每点2分。答对三点,得6分。
六、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18分)
15.(6分)①以大历史观考察中国历史,从而为史学研究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②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激发大众了解本国历史的兴趣。
评分建议:①4分。答“以大历史观考察中国历史”,2分;答“为史学研究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2分。②2分。
16. (6分)①勤奋终始的学术毅力,②谨慎严密的治学态度,③心怀故国的赤子之心,④日臻深厚的学术造诣,⑤古今印证的治学方法,⑥坚守良知的人格风范。
评分建议:每点1分。
17.(6分)①“治大历史”对学者的要求很高,黄仁宇的力不从心是可以理解的;②黄仁宇“治大历史”的失败丝毫不影响他在史学界的地位;③黄仁宇的学术成就、人格魅力等令人敬佩,值得人们纪念。
评分建议:每点2分。
七、作文题(70分)
18.参照2010年江苏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
南通市2011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
语文Ⅱ(附加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6分)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使其人其心不然/勉强造作而为欺人欺世之语/决不能欺天下后世/究之阅其全帙/其陋必呈
20.(2分)文学创作要表现真情实感
21.(2分)《艺概》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2.(5分)A、C(A项,不是“陆逊”,而是“吕蒙”。C项,不是采用“走车路”的方式,而是采用“走水路”的方式;同时,天保、傩送兄弟俩也没有“竞争”。)
23. ⑴(5分)晴雯掀翻自己的箱子并当面冲撞领头抄检的王善保家的,体现了晴雯对封建主子及其帮凶的蔑视和自尊自重、敢于反抗的刚烈个性。(2分)
探春主动迎击,“秉烛开门而待”;不仅发出了严正的警告和预言,而且当面顶撞凤姐,打了王善保家的一记耳光。这说明她有胆有识(或:眼光敏锐,头脑清醒),自尊敏感,敢作敢当。(3分)
⑵(5分)一方面受“五四”新思想的熏陶,同情弟弟们的叛逆行为;(2分)另一方面,长房长孙的地位和封建家庭的教养又让他养成怯弱忍让、逆来顺受的性格,接受包办的婚姻,被迫送瑞珏去乡下生产,客观上扮演了一个旧礼教、旧制度的维护者的形象。(3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24.(3分)能耗少(1分),产出高(2分)
25.(6分)①文化产业成为不少地方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②文化产业出现了多元化的投资格局;③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使文化成为新技术应用与集成最广泛的领域之一。
评分建议:每点2分。
26.(6分)①扩大文化产业规模,提高文化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②促进地区间文化产业的平衡发展;③优化文化产业结构,解决资源浪费等问题(或:消除文化产业结构趋同、同质竞争的现象;或:推动文化产业走个性化发展的道路);④加快文化产品“走出去”的步伐,提升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评分建议:每点2分。答对其中任意三点,得6分。
参考译文:
祖父,名序,字仲先,眉州眉山人。幼年时豁达开朗,不拘礼法,读书只求大体了解文中的要旨,就放弃不读。他为人谦逊,乐善好施,急人所困,甚于对待自己。衣食稍微有了结余,就增加日常开支,或者把财物施给他人,立即用完。因为这个多次在饥饿寒冷中过着穷困的生活,然而始终不后悔。不久又有了盈余,就说:“我本来知道这些终究不能困住人(或:使人受困)。”更加不再吝惜(钱财)。灾荒之年,(他)卖掉自己的田地来救济饥饿的人,丰收后,那些被救济的人准备偿还他,祖父说:“我本来自己就有卖掉它的想法,并不是因为你们的缘故啊。” 不管是了解的还是不了解的人(或:人不管是了解的还是不了解的),(祖父)都径自(或:随性地)与他们谈笑,且敞开心扉,相谈甚欢。小人有时侮辱欺负他,祖父终没有惩治他们,人们也不能揣测他的心理。
李顺叛乱,围攻眉州。祖父当年二十二岁,每天拿着兵器登上城楼。恰逢他的父亲病逝,叛贼围攻更加紧急,城里的居民彼此看着对方哭泣,没有再活下去的念头。可是祖父独自办理丧事执守礼节,竭尽哀思就像平常一样。太夫人非常担忧,祖父打起精神慢慢宽慰她说:“朝廷终究不会放弃我们,蜀州的叛贼将要被打败了。”
庆历年间,(朝廷)才下诏在州郡设立学馆,读书人欢快地谈论(这件事),朝廷将根据这个选拔人才,他们争着希望到学馆里尽职(或,学习)。祖父笑着说:“这是件好事,官员把这个当着美观罢了。”祖父告诫子孙,不要和别人争着进学馆读书。郡中的官吏一向残暴苛刻,因为这个(百姓)受到严重的侵扰,祖父(就)写诗来讥刺官吏。
庆历七年五月十一日在家中去世,享年七十五岁。
(我)听说,自从五代动乱以来,蜀州求学的人减少,又因都留恋家乡,不愿意出来做官。祖父才让他的儿子苏涣到学馆读书,他用来劝导苏涣成材的方法,没有不用到的。等到苏涣凭进士的身份得到官位回到家乡,眉州的百姓争相观看,把这作为荣耀的事,都效仿苏氏的方法教导他们的子孙。从这以后,眉州求学的人,一天天的增加,增到千余人。然而我的父亲小时候独独不愿学习,到了壮年以后,还不能熟知诗书。祖父从来没有过问(他的学习)。有人拿这件事问他,祖父没有回答,过了很长时间,他说:“我的儿子还要担心他不学习吗?”不久,(我的父亲)果然自己发愤努力学习,最终在世上名声显扬。
祖父见解精确,有远大的器量,在家中施行的、在家乡出名的事,如此等等。假使(他)稍微能够在世上任职,他的功名难道还会少吗?不幸被埋没,直到老死,在当时还没有声望。然而古代的贤人君子,也有没有获取功名而有传记的人,只是因为世上有了解他(为他作传)的人啊。祖父的声名、事迹(之所以)没有流传,不只是(因为)一生自我放逸(或:洒脱不羁)、远离功名,也是他的子孙没有把他的声名、事迹告诉他人的过失。所以分条记下他一生行事的大概情况,来告知当世君子。恭谨陈述。
2020年西藏高考语文卷真题答案解析(WORD文字版)
高考像漫漫人生路上的一道坎,无论成败与否,只有努力过、拼搏过,这段青春也就无悔了,执的是自信之笔,答的是满意之卷,放松心情,去迎接挑战,相信自己一定会很出色,本文为大家介绍关于2020年西藏高考语文卷的点评解析,即语文卷WORD文字高清版,一起了解。
一、2020年西藏高考语文卷真题答案解析
2020年西藏高考语文考试结束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免费分享2020年西藏高考语文卷WORD文字版及真题答案解析:可以扫描免费获取:
1、西藏高考语文以“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为考查目标,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聚焦关键能力,围绕学科主干内容,创新试题设计,强化素养导向,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给不同水平的考生充分展现才华的空间。
2、进西藏高考语文试卷将具体的语言文字、文学作品置于特定交际情境和历史文化情境中理解、分析和评价。
3、进西藏高考语文试卷体现语言表达和文字写作等普遍性能力要求的考查,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中凸显语文特点。
4、进西藏高考语文试卷试题面对当代生活,体现多样化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料选择突出时代性和问题性,引领考生了解我国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和世界发展的前沿问题。
二、西藏高考最新新闻分享
为加强我区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管理工作,根据国家、自治区有关户籍制度改革和学籍管理相关规定,除在藏干部职工子女外,户籍从外省(区、市)迁入我区参加高考的考生,必须符合以下规定要求。
1.2021年参加高考的考生须具有西藏户籍1年以上(含1年)、西藏所属高中阶段学校学籍1年以上(含1年)、在藏高中阶段学校实际就读1年以上(含1年),在户籍所在地报名参加考试,除国家专项计划外可以报考区内外普通高校。
2.2022年参加高考的考生须具有西藏户籍2年以上(含2年)、西藏所属高中阶段学校学籍2年以上(含2年)、在藏高中阶段学校实际就读2年以上(含2年),在户籍所在地报名参加考试,除国家专项计划外可以报考区内外普通高校。
3.2023年及以后参加高考的考生须具有西藏户籍3年以上(含3年)、西藏所属高中阶段学校学籍3年、在藏高中阶段学校实际就读3年,在户籍所在地报名参加考试,可以报考区内外普通高校。
4.在藏户籍计算时间,以户口簿标注的落户时间为准,计算年限截止日期为考生参加当年高考的7月31日。
5.本规定由自治区教育厅负责解释。
这是五月30日西藏教育局的最新文件,不难看出 由于西藏高考的优势,很多家长选择了落户西藏,为孩子选择更好的高考途径
藏区为了进一步加强管理,也作出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也就是说,如果你想去西藏参加高考,那么你必须要满足以上条件,2020年参加高考的要有一年学籍 ,2021年高考的要有2年学籍,2013年参加高考的要有3年学籍,以此类推。
也就是说如果你现在是高一,高二的话,如果你想去西藏报名参加高考,那么你只有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办理了。
三、西藏高考语文图文推荐
1、2020年西藏高考语文试卷难度系数点评及答案解析(WORD文字版)
2020年西藏高考试卷难度备受大家关注,教育部考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孙海波介绍,今年西藏高考将以“稳”字当头,科学施策、精准施策,高考的命题将保持试卷结构、题型题量,以及考试难度的相对稳定。我们一起来了解关于2020年西藏高考语文试卷的难度系统和点评解析的相关内容。 查看全文
2、2020年西藏高考语文卷难不难,今年西藏高考语文卷难度系数点评
3、今年西藏高考语文卷难不难,2020西藏高考语文卷难度系数点评分析
南通泰州2010届高三语文第三次调研测试答案
参考答案
1.B(A项薄命/薄暮冥冥 ;C项,炮烙/络绎不绝;D项,刹那/名山古刹,读音相同)
2.D(A项,搭配不当,“如何加强干旱地区的用水问题和全国性的节水行动”。B项,成分残缺,可以删掉“使得”和“引发了”。C项,结构混乱。)
3.(1)急于求成,遮掩实力不足;(2)一味追求经济效益;(3)难以超越短篇创作高峰。
4.第一句示例:青春是一只纸纸鸢,却始终有飘零的一天。
示例二:青春是一场舞剧,却终有落幕的一天。
第二句示例:青春是滚在叶上的晨露,艳阳高照时已悄然褪去。
示例二:青春是灿然于天的流星,虽然美丽却瞬间逝去。
5.D(权:权衡)
6.B((1)是预料经略杨镐必败(3)是辽东熊廷弼的御侮之策(6)是作者对光启所上万全之策的评价)
7.C(“始终都没能实施”,这一说法有悖事实。遵化失守后,正是因为实施了徐光启的防守策略,战事才得以平息。)
8.(1)所以读他文章的人,(如果)不深入思考到五六层的意思,仓促间(是)不容易理解的。(文意通顺1分,指,同“旨”1分,猝,仓促,突然。1分)
(2)但绝不能把没有训练的士兵,轻率地布防在城外,致使(军队)丧失了锐气,使(城池)防守单薄。(文意通顺1分,第,但是。1分浪;:轻率,鲁莽,冒失。1分寒:使……单薄。1分)
(3)使国家富裕,一定要依靠农业;使国家强大,一定要依靠训练有素的军队。(文意通顺1分。富:使……富裕,强:使……强大。1分;本业:农业,根本的产业。1分)
9.(1)借代,(1分)寄寓了六朝兴废、自然永恒的感慨。(2分)
(2)颔联写生机永恒的自然景色和生死更迭的尘世生活情境。(2分)颈联写阴晴变幻、朦胧明丽的自然美景。(2分)
(3)对隐逸古人的缅怀仰慕之情(1分),厌倦官场、纵情山水的逍遥之念。(1分),无法像范蠡那样泛舟五湖的惆怅之情(1分)。
10.(1)萧鼓追随春社近 (2)觥筹交错 (3)匪我愆期 将子无怒 (4)一樽还酹江月 (5)官盛则近谀 (6)海纳百川 无欲则刚
11.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三角琴的破旧和沉默(2分),设置悬念,为下文写“我”取琴和父亲讲述琴的故事做铺垫(2分),同时营造了哀伤、凄清的氛围,奠定小说的感情基调(2分)。
12.小说用到叙手法写拉狄焦夫(1分),先写他是一个杀人犯却不凶恶,而且爱好音乐,再写他忘情歌唱,坚定护琴、,放弃抵抗与哭诉,最后交待他杀人获刑背后一个凄美残酷的爱情故事(2分),这样写使小说情节曲折,有波澜,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2分)
13.(1)爱和恨的矛盾冲突。拉狄焦夫爱安娜,却因安娜没有嫁给他,爱深成仇,把她砍死在婚礼上。
(2)争与忍的矛盾冲突(反抗与顺从的矛盾冲突)。拉狄焦夫砍死安娜,却不上诉要求减刑;他为了三角琴怒吼要杀人,却又放弃了抵抗。
(3)灵与肉的矛盾冲突。拉狄焦夫为人和善,本质善良,但做事容易失去理智,行为冲动、鲁莽。(每点2分)
14.(1)哑了的三角琴“暗指拉狄焦夫永远闭口,不能自由歌唱的苦痛和绝望。(2)象征拉狄焦夫因失去美好的爱情,自由幸福生活理想的破灭。(3)表达了父亲对母亲无尽的哀思和因没有践行对拉狄焦夫的诺言而深怀歉意。(每点2分)
15.B(林冲遭人陷害并非因为他”精细过人“”聪明反被聪明误“,文中无此意)
16.(1)本文作者认为施耐庵爱护林冲的高洁品行,不让他的精神受侮辱。(2分)(2)本文作者赞叹林冲的为人行事,感慨林冲的不幸命运。(2分)(3)金圣叹的话既充分肯定了林冲的品行,也表达了对其成就事业但也会遭遇磨难的忧虑,总领全文,是本文作者观点的依据。(2分)
17.林冲的悲哀:林冲品行高洁,才能出众,却进退两难,无路选择。(3分)
大宋的悲哀:大宋社会是个是个非正常社会,逼迫正常人泯灭人性。(3分)
18.参照2009年高考评分标准评分。
2016年高考调研模拟卷语文三 答案
1——5:CDBBC6——10:BAABC追问:还有2011年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英语试题B型的答案么?谢谢,来了马上采纳
高考调研卷三语文答案解析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高考调研语文2022答案与解析、高考调研卷三语文答案解析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