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同学们谈谈历史周测卷答案初一下册,以及初一历史测评答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本文目录一览: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 下册期末考试没考好不要紧,不要心灰意懒,要振作起精神赶上去。我整理了关于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题
(分值:50分 时间:政史合场:100分钟)
注意:1、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第41—60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第61—64题)
2、考生答题前,必须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座位号用黑色或蓝色钢笔或圆珠笔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再用2B铅笔将考试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小框内。
第一部分 单项选择题(20分)
注意:考生必须将所选答案的字母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题号内,答在试卷上无效。
41.三省六部制中,替皇帝起草政令的部门是
A. 六部 B.尚书省 C. 中书省 D.门下省
42.明长城的东、西起点分别是
A.临洮和陇西 B.鸭绿江和嘉峪关 C.陇西和临洮 D.嘉峪关和鸭绿江
43.“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反 映南宋大将( )领导的“岳家军”的生动写照。
A.宗泽 B. 韩世忠 C. 王彦 D. 岳飞
44.两宋政府在外贸港口设立的外贸管理机构是
A.市舶司 B.商行 C.工部 D.转运使
45.一座古代石桥历经一千三百多年依然屹立在洨河上,“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宵”,这座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单孔大石桥是隋朝的是
A.泸定桥 B.玉带桥 C.宝带桥 D.赵州桥
46.2016年人民币新版100元在市场上开始广泛流通,被人们昵称为“土豪金”。我国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
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47.梁山好汉花和尚鲁智深与兄弟逛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等。请问他们走到了当时被称为什么的地方?
A.专门制造房瓦的瓦厂 B.食客盈门的酒楼
C.娱乐兼营商业的瓦舍 D.好汉比武的擂台
48.我国著名科学家王选因发明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大大提高印刷效率而被誉为“当代毕升”。
那么,历史上毕升的发明是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雕版印刷术 D.转轮排字
49.张老师在一家古玩店见到了《 清明 上河图》这幅古画,在与店员交谈时,发现他对这幅画的
介绍存在错误,请你指出来
A.这是宋代画家张择端所绘 B.此画描绘了北宋都城东京的繁华景象
C.从画中可以反映出北宋时人们的交通工具比较多样化
D. 画中所绘的这条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50.我国封建社会明清时期的特点是
A.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C.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时期 D.民族进一步融合,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51.清朝时,有人因为写了“清风不识书,何故乱翻书”的诗句而惨遭杀害;有一考官因出了一道“维民所止”的题目(清朝统治者认为他暗指“雍正无头”)而丢官丧命。这反映了清朝统治者
A.大兴文字狱 B. 焚书坑儒 C. 提倡言论自由 D. 独尊儒术
52.“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蒙
古族歌手腾格尔的这首经典名曲《天堂》,我们经常吟唱。在我国历史上,蒙古族曾建立
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元王朝,其建立者是
A.忽必烈 B.成吉思汗 C.耶律阿保机 D.完颜阿骨打
53.清朝前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的重大事件是
A.张骞出使西域 B.文成公主入藏 C.回族形成 D.设置驻藏大臣
54.《资治通鉴》记载的是
A.从 传说 中的黄帝到五代的历史 B.从传说中的黄帝到北宋的历史
C.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D.从战国到北宋的历史
55.作家当年明月的一部《明朝那些事》吸引了大批青少年读者,掀起一股读史热潮,下列史实
不可能出现在这部作品中的是
A.八股取士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戚继光抗倭 D.郑和下西洋
56.从明朝废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表明( D )
A.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日益加剧 B.皇权战胜相权
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日益缓和 D.皇权日益加强
57.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的药物学巨著是
A.《本草纲目》 B.《黄帝内经》 C.《伤寒杂病论》 D.《神农本草》
58.“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这句词所体现出的突出特点是
A.内容丰富 B.豪迈奔放 C.别致清新 D.委婉真挚
59.标志着我国省级行政区域开始的是
A.西周的分封制 B.秦朝的郡县制 C.隋朝的科举制 D.元朝的行省制
60.我们常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来形容宰相的地位。我国宰相制度的设立和废除分别是在 A.秦朝与明朝 B.汉朝与宋朝 C.秦朝与清朝 D.唐朝与明朝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30分)
注意:请考生直接答在试卷上。
61.诗歌是人类心灵的窗口,时代精神的火花在这里凝结、积淀。根据下列诗歌回答相关问题。(8分)
材料一:“太宗皇帝真长策,赚的英雄尽白头”
(1)唐太宗发展了哪一种选官制度,选拔了大批优秀人才?(1分)
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2)诗里提到的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盛世,这个盛世史称什么?(1分)是哪一个君主时期开创的?(1分)
材料三:“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3)看图说出诗里的“此河”指的是什么河?(1分) 说说 “此河”的三个中心,(3分)该诗主要肯定了“此河”的什么作用?(1分)
62.历史图片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识图辨史”也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8分)
图一 玄奘西游 图二鉴真东渡 图三郑和下西洋 图四
(1)全面开放与广泛交流使唐朝文明更加辉煌,在唐朝的对外交流中高僧作出重大贡献,请问图一、图二两位高僧分别推动了唐朝和哪个国家的 文化 交流?(2分)
(2)图三反映的事件是中国古代最后的航海壮举,请问它发生在哪个朝代(1分),说出郑和航行最远到达的地点?(1分)郑和远航是我国四大发明中的哪项发明为他们提供技术?(1分)
(3)图四反映了清政府实行的“不顾时世,安于现状”的政策,请判断这是什么政策?(1分)并简述其影响?(2分)
63.统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主流。努力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历来都是各国人民共同的愿望和历史发展的潮流。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7分)
(1)589年隋文帝灭掉南方哪一个政权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大一统?(1分)
(2)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但是明末清初却被荷兰殖民者霸占,当时是谁收复了台湾?(1分)
(3)自唐朝到清朝是我们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上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民族融合形式多种多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各举一例史实):(4分)
时期 民族融合的形式 具 体 史 实
唐 和亲
元 民族迁徙
清 册封
设置管辖机构
(5)上述史实给我们什么启示?(1分)
64.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据史书记载,汉朝时“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材料二: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三:
朝 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
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
口数比例
西 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 朝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 宋 11240760 62.9% 6624296 37.1%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汉朝时南方的生产和生活状况是先进还是落后?(1分)
(2)材料二中的 谚语 “苏湖熟,天下足”反映的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什么时期?(1分)
(3)对比材料一与材料二、三,说明我国南方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具体变化?(1分)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3分)
(4)从南北方经济发展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1分)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题参考答案
41—45 CBDAD 46—50 CCBDB
51—55 AADCB 56—60 DABDA
61.(1)制度: 科举制 (1分)
(2)盛世: 开元盛世 (1分)君主: 唐玄宗(唐明皇)(1分)
(3)河: 大运河 (1分) 中心:涿郡、洛阳、余杭 (3分)
意义:加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1分)
62.(1)玄奘:天竺(古印度)(1分);鉴真:日本(1分)
(2)明朝(1分)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1分)指南针(1分)
(3)闭关锁国政策(1分)这一政策有防御西方殖民势力的一面,但同时给中国社会带来
了严重的后果,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使中国更加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2分)
63.(1)陈(1分)
(2)郑成功(1分)
(3)(4分)
时期 民族融合的形式 具 体 史 实
唐 和亲 文成公主入藏
元 民族迁徙 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清 册封 册封__和班禅
设置管辖机构 设置驻藏大臣
(4)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民的共同愿望。(言之有理即可给
分)(1分)
64.(1)落后(1分)
(2)两宋时期(或宋朝)(1分)
(3)北宋时政府财政收入仰仗南方,太湖流域成为全国重要的粮仓,南方人口所占比
重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北方,经济重心不断南移。(回答出任意一点即可)(1分)
原因:①北方战乱频繁,南方战乱较少;②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先进的技术,也
增加了那里的劳动力;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使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很快;④统治
者重视经济的发展。(回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其他回答诸如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劳动、
水利工程的兴修等均可得分。)(3分)
(4)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告诉我们:安定的环境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先进技术的传入
和应用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原因等(其他回答言之成理者,可酌情给分)(1分)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题及答案相关 文章 :
1. 2015年春季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2.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和答案【完整】
3. 初一下历史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4.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5. 2016年七年级下册期末历史试卷及答案
[img]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平时要好好学习,快 七年级历史 期末考试了才不会临渴掘井开夜车。我整理了关于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卷人教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卷人教版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代号
1. 在我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皇帝: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该皇帝是
A.秦始皇 B.孝文帝 C.隋文帝 D.隋炀帝
2.唐朝治理国家的中央机构是
A.郡县 B.三省六部 C.丞相 D.军机处
3.历史上武则天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其中人们对她予以肯定的一点是
A.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 B.治宏贞观,政启开元
C.她重视老百姓,缓和了阶级矛盾 D.她能够接纳贤臣的进谏,开创开元盛世局面
4.“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这首诗记载的历史事件是
A.鉴真东渡日本 B.玄奘西游
C.唐与新罗的友好 D.文成公主入吐蕃
5.按出现时间先后排列下列货币
①交子 ②开元通宝 ③半两钱 ④康熙通宝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①④ D.③②①④
6.历史上有一支“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英勇之师,他们的交战对方是
A.金军 B.匈奴军 C.契丹军 D.辽军
7.查理先生对中国宋代的瓷器非常感兴趣,因此当他来中国的时候,你应建议他去 访问
A.洛阳 B.景德镇 C.西安 D.宜兴
8.现代社会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很多,可 在宋代人们就会集中在哪里?
A.夜总会 B.瓦子 C.书场 D.会馆
9. 宋代风俗画出现并日益增多。宋代旷世名作、风俗画《 清明 上河图》的作者是
A.顾恺之 B.吴道子 C.张择端 D.赵孟頫
10.“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是《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名句,它突出体现了豪迈奔放的词风。该词的作者是
A.李清照 B.苏轼 C.关汉卿 D.李白
11.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 方法 。下面对辽、西夏与北宋并立局面示意正确的
12.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
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C.“苏湖熟, 天下足” D.“无徽不成镇”
13.“四大发明”是我国对世界科技的重大贡献,其中和宋代相关的是 ①指南针②火药③造纸术④活字印刷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4.与右 图人物有关的历史活动是
A.统一六国 B.统一蒙古
C.建立元朝 D.组织雅克萨之战
15. 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哪个民族是在元朝时形成的新民族?
A.维吾尔族 `B.回族 C.苗族 D.白族
16.小刘和小张进京赶考,他们分别来自湖广行省和江浙行省,这种省级行政区的划分始于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17. 我国历代都重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依据下列管辖 措施 判断该边疆地区应是
A.台湾 B.东北 C.x藏 D .x疆
18.清朝前期率领土尔扈特部克服重重困难,从伏尔加河流域返回x疆的英雄是
A.康熙帝 B.渥巴锡 C.郑和 D.郑成功
19.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标志是
A.商品经济空前繁荣 B.改用银两收税
C.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D.手工工场的出现
20.下列哪本书对了解明代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和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有帮助?
A.《九章算术》 B.《齐民要术》 C.《本草纲目》 D.《天工开物》
得分 评卷人
二、是非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对的打“√”,错的打“×”)
21. 唐代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住宅区,市为繁华的商业区。 ( )
22. 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再次使中国实现了大统一。 ( )
23.完颜阿骨打的金政权是由党项民族建立的。 ( )
24. 北宋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巨著。 ( )
25 . 忽必烈的功绩主要是建立元朝。 ( )
26. 要了解明朝的繁荣,可查阅《马可?波罗行记》。 ( )
27. 清前期,出现了“康乾盛世”,但盛世之下也隐含着严重的社会危机。 ( )
28.清朝加强皇权的最主要措施是大兴文字狱。 ( )
29.历史上大规模修筑长城的两个朝代是秦朝与明朝。 ( )
30.元明之际我国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是《三国演义》。 ( )
得分 评卷人
三、材料分析题(每小题10分, 共20分)
31.阅读材料:
唐太宗见到新科进士们从金殿大门鱼贯而出,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请回答:
(1)唐太宗是用哪一制度让“天下英雄,入吾彀中”? 这一制度由谁正式创立?(4分)
(2)到明代,这一制度在内容和形式上发生了哪些变化?(4分)
(3)这一变化产生了怎样的消极影响?(2分)
32.阅读下列材料:
位于北京东城区府学胡同,院内有一棵苍劲的古枣树,树干斜指南方,与地面成45度角,使人们联想到下面的诗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
(1)你知道诗中歌颂的人是谁吗?(2分)
(2)忽必烈赏识他的才华,亲自劝降并许以高官,他不动摇,在狱中写下了《正气歌》,诗 云:“是气所磅礴,凛冽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作为他的姊妹诗篇的《过零丁洋》一诗中的后两句,你还记得吗?把它写出来,再 说说 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8分)
得分 评卷人
四、问答题(16分)学科
33. 明、清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出现严重危机的时期。据此回答:
(1)请举例说明,明清时期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坚决反击外来侵略的表现。(6分)
(2)明朝的对外关系中既有交往又有冲突。“交往”和“冲突”的代表性事件有哪些?(4分)
(3)x疆和x藏自古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请你写出在清代,中央分别设置什么机构加强对这两个地区的管理?(4分)
(4)近代中国落后了,很重要的 一点是因为清代实行了什么样的对外政策使中国与世隔绝了?(2分)
得分 评卷人
五、探究题(14分)
34.举出唐宋至明清时期封建统治者妥善处理民族关系的典型事例,并简要说明处理好民族关系的积极意义。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卷人教版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代号 D B B A D A B B C B B C C B B D D B D D
二、是非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1——25:√××√√ 26——30:×√×√√
三、材料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1.
(1)科举制。(2分)隋炀帝。(2分)
(2)内容:限于四书五经,考生不得发挥个人见解。形式:文体严格限制为八股文。(4分)
(3)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不利于社会的进步。(2分)
32.
(1)文天祥。(2分)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4分)意思是,自古以来,人都不免一死,但死要死得有价值,有意义,名垂青史。(4分)
四、问答题(16分)
33.
(1)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侵略。(6分)
(2)“交往”指郑和下西洋 。“冲突”指戚继光抗倭。(4分)
(3)x疆:设伊犁将军。(2分)x藏:设驻藏大臣。(2分)
(4)闭关锁国政策。(2分)
五、探究题(14分)
34.
典型事例:唐政府实行和亲政策,文成公主入藏和唐蕃会盟。唐太宗与北方各族友好,被尊称为“天可汗”;宋辽订立“澶渊之盟”,友好相处;元设宣政院管辖x藏,清朝妥善安置回归的土尔扈特部,设驻藏大臣与册封藏区的__和班禅一起处理藏区事务。 (8分)
积极意义:有利于民族矛盾的缓和,减少战乱,加速民族融合;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经济 文化 的共同发展;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6分)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卷及答案人教版相关 文章 :
1. 2015年春季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2.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和答案【完整】
3. 初一下历史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4. 新人教版2016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
5.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单元考试将至,七年级的同学们应该认真做好历史单元试卷,并且提高做题的速度。以下是我给你推荐的七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七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统一的是 ( )
A、北周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2、开凿一条贯穿南北的京杭大运河的皇帝是 (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3、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的是 ( )
A、贞观之治 B、贞观遗风 C、开元盛世 D、开皇之治
4、隋唐时期创立先拔官吏的制度是 ( )
A、察举制 B、科举制 C、策问制 D、推举制
5、体现唐帝国自信开放的宏大气度和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的是 ( )
A、对外开放政策 B、民族政策 C、物质生活 D、精神生活
6、唐朝时期被拥戴为西北少数民族的共同君主是 ( )
A、唐太宗 B、唐玄宗 C、武则天 D、唐中宗
7、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基础的是 ( )
A、文成公主入藏 B、金城公主入藏 C、唐蕃会盟 D、拉萨大昭寺
8、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是( )
A、司马迁 B、玄奘 C、鉴真 D、晁衡
9、在点苍山与唐朝政府会盟的少数民族首领是 ( )
A、突厥首领 B、南诏首领 C、吐蕃首领 D、回纥首领
10、下列生产工具是唐朝时期创造的 ( )
A、耧车 B、曲辕犁 C、水排 D、翻车
11、唐朝时期对周边邻国的城市建筑与都城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的是 ( )
A、杭州 B、苏州 C、南京 D、长安
12、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 ( )
A、《春秋》 B、《左传》 C、《汉书》 D、《金刚经》
13、唐朝对外交往频繁,是由于具备了哪些条件 ( )
①国家安定统一 ②经济文化发达 ③实行开放的政策 ④交通发达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4、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坐落在 ( )
A、浙江省 B、河北省 C、河南省 D、山西省
15、我国的四大发明在唐朝时出现的是 ( )
A、造纸术、印刷术 B、印刷术、火药
C、指南针、火药 D、造纸术、火药
16、“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作者是 ( )
A、唐玄宗 B、杜牧 C、杜甫 D、唐太宗
17、以下人物中被称为“诗仙”的是 ( )
A杜甫 B李白 C 隋文帝 D武则天
18、唐朝皇帝多是乐舞高手,相传《霓裳羽衣舞》创作者是 ( )
A、唐太宗 B、唐玄宗 C、唐高祖 D、武则天
19、敦煌莫高窟内众多的泥塑造像与壁画,主要以______故事为主 ( )
A、佛教 B、道教 C、伊斯兰教 D、天主教
20、下面关于唐朝文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李白的诗歌歌颂了祖国山河的壮美,富有浪漫主义精神。
B、敦煌莫高窟是一座伟大的艺术宝库
二、改错题(每题2分,共12分)
21、唐初著名的炼丹家和医药学家是张仲景
错误: 改正:
22、唐末长安、洛阳等地都是著名的印刷业中心。
错误: 改正:
23、唐朝李白的诗被称为“诗史”
错误: 改正:
24、唐朝皇帝多是乐舞高手,相传唐玄宗创作了《秦王破阵乐》
错误: 改正:
25、王昭君入藏大大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发展与进步。
错误: 改正:
26、唐朝最盛时期疆域东至朝鲜,西达安西。
错误: 改正:
三、材料解析题(共24分)
27、阅读材料,请回答(9分)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1)这首诗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状况?(2分)
(2)这首诗的作者是谁?材料中的“开元”是指谁的统治时期?(2分)
(3)为这个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基础的是哪位皇帝?请说出这两位皇帝的统治
有什么共同之处?(5分)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敕废像遗经,悉令雕撰,此即印书之始”。
材料二、以硫磺、雄黄合硝石,并密烧之,会发生“焰起,烧手面及烬屋舍”的现象。
(1) 材料一 “雕撰”指的是什么?它大约出现在什么朝代?(2分)
(2) 材料二所记载的现象是什么?这种现象是谁记录下来的?第一次记录在哪里?(3分)
(3) 该现象出现后是否用于军事上?为什么?(4分)
四、简答题(24分)
29、长篇历史剧《贞观长歌》是一部以唐朝历史为背景的气势恢宏的战争与和平的史诗巨片,其中折射出的思想内涵发人深省,真所谓“得天下易,治天下难”。根据所学知识,对唐太宗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16分)
30、假如你是一位导演,要拍一部电视片,向同学们介绍唐代经济的繁荣。根据所学知识,你该从哪几方面入手?准备选取哪些典型事例?(8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献号“天可汗”,以霞我国都。
材料二 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1)材料一中“文皇”指我国历史上哪位皇帝?“夷狄”指什么?(2分)
(1) 材料二 中“贵主和亲”指什么事件?“一半胡风似汉家”反映的是什么现象?(4分)
(3)以上两个材料反映了唐朝时期什么景象?(2分)
电视剧《贞观长歌》内容提要
长篇历史剧《贞观长歌》是一部气势恢宏的战争与和平的史诗巨片。全剧从李世民登基开始一直写到李治继位。武德九年,李世民经过玄武门之变,二十九岁就登上新兴大唐王朝最高权位,成为唐第二代皇帝,史称唐太宗。唐太宗初登帝位不久便遭遇北方敌酋兵临城下,他忍辱负重,经过数年卧薪尝胆,最终凭借非凡勇气和精湛的智谋,指挥大军击溃了强敌,实现了大唐一统。
电视剧《贞观长歌》深邃主题
这部以初唐为历史背景的电视剧主题是“战争与和平”,折射出的思想内涵发人深省,真所谓“得天下易,治天下难”。
七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测试卷答案
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B B C A A B B B D D D B B C B B A D
二、 改错题(每题2分,共12分)
21、错误 :张仲景 改正:孙思邈 22、错误 :长安 改正:成都
23、错误 :李白 改正:杜甫 24、错误 :唐玄宗 改正:唐太宗
25、错误 :王昭君入藏 改正:文成公主入藏 26、错误 :朝鲜 改正:安东
三、材料解析题(24分)
27、(1)反映了唐朝盛世辉煌的景象。(或“开元盛世”)(2分)
(2)杜甫。唐玄宗。(2分)
(3)武则天。相同点:都是很有才能的政治家;都重用贤能,整顿吏治,进行一系列改革,使社会经济得到发展;都采取了强有力的巩固措施。(5分)
28、(1)雕版印刷。唐朝(2分)
(2)火药配方。孙思邈。《丹经》(3分)
(3)用于。唐朝末年开始用于军事,最初用火药制造的武器是“火箭”。(4分)
四、简答题(24分)
29、答案提示:(1)唐太宗即位后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2)虚心纳谏,鼓励臣下直言,知人善任,惟才是举,兼收并用。(3)在赋役制度方面,减少百姓服役天数,并规定可纳物代役。(4)沿袭并完善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集权。(5)多次修订法令,删繁就简,化重为轻;《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在历史上对亚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6)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了少数民族的拥护,被尊为“天可汗”。(7)开放与交流,中印文化交流等也促进了唐朝经济文化的发展。(16分)
30、学生能从农业、手工业、商业城市等方面阐述即可。(8分)
猜你喜欢:
1. 七年级上册历史单元测试题
2. 七年级上期单元历史测试题
3. 新编七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测试题
4. 七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5.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卷
同学们要不断努力学习才能丰富自己的知识,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 七年级历史 下册期末测试卷,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卷:
一、单 项选择题(在下面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请将其选出并填入相应的表格中,每个2分,共40分)
1 .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 )。
A长安 B.洛阳 C.涿郡 D.江都
2.唐太宗时,赣州发生灾荒。假如你是当时的一名中书令,秉承皇帝的旨意起草了一份救灾计划,接下来你应该交给( )
A.尚书省裁决 B.门下省审议
C. 尚书省执行 D.门下省执行
3.唐明皇李隆基“以姚崇、宋璟为相,励精治。至民夜不闭户,道不拾遗,遂达臻全盛。”这里的“明皇”所创造的治世是( )
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开元盛世 D. 康乾盛世
4.唐朝时期,各国庞大的外交使团出入长安,出现了“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盛大景象。这一历史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统一 B.经济 文化 领先世界
C.疆域辽阔 D.文化发达
5.它是入选世界纪录协会的世界最早的敞肩石拱桥,创造了世界之最。被誉为“华北四宝之一”。它是( )。
A.康桥 B.赵州桥 C.卢沟桥 D.钱塘江大桥
6.“黄袍加身统天下,五代纷争从此休”讲的是后周大将赵匡胤的 故事 。“黄袍加身”建立的朝代是( )。
A.唐朝 B.北宋 C.隋朝 D.元朝
7.“辽国号的意思是鋲铁,显示它们的坚硬。但鋲铁也会绣坏。只有金永不变质,我们国家就称大金吧。”你认为说这话的人物最有可能是( )
A.阿保机 B.阿骨打 C.元昊 D.赵构
8.辽、西夏、金、元、清五个政权,分别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 )
A.契丹、党项、女真、蒙古、满族 B.党项、契丹、 蒙古、女真、满族
C.女真、契丹、党项、满族 、蒙古 D.党项、契丹、满族 、女真、蒙古
9.宋朝时,下列逐渐跃居粮食产量首位的是( )
A.小麦 B.水稻 C.高粱 D.玉米
10.假如你有四位亲戚、朋友,你的朋友是宋代的一位经过科举考试而做官的人,而你的表哥则是一位在瓷窑制瓷的手工业者,你的表弟是一位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而你的舅舅是一位农民,那么他们在当时的社会地位的排序正确的是( )
A.朋友----表哥----表弟----舅舅 B.朋友---舅舅---表弟---表哥
C.舅舅---朋友----表哥---表弟 D.朋友---舅舅---表哥---表弟
1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为中华文化的灿烂辉煌作出了重要贡献。回族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最早生活在( )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2.《忽必烈传奇》获优秀电视剧金天使奖。下列属于忽必烈功绩的是( )。
A. 统一蒙古草原 B.改国号为元,定都大都
C 建立蒙古国 D.灭西夏、金、对南宋形成包围之势
13.据史书《稗史汇编》记载,明朝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这段史料反映了( )
A.明朝时京官和妻子的感情很好 B.明朝时的京官很悲观
C.明朝时的京官度日如年 D.明朝君权空前加强,形成了对百官的极大震慑
14.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主要标志是( )
A.手工 业的水平超过前代 B.商品经济发展,对外贸易扩大
C.手工业作坊增多 D.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
15.紫禁城坐落在北京 城南北中轴线上。其中太和殿是中轴线上最高大的建筑,皇帝即位、婚礼 、生日、命将出征、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等重大活动都在此举行。这样的建筑理念体现的实质问题是( )
A.天人合一 B.建筑功能齐全 C.皇权之上 D. 国家大一统
16.《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誉为“17世纪的工艺 百科 全书”,它反映了明代( )
①医学的发展状况 ②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状况 ③手工业简单生产技术的发展状况 ④ 航海事业发展盛况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7.有人形象地描绘我国最优秀的古典小说中的人物林黛玉是一个“左手拿着一个药罐子,右手捏着一个醋坛子”的人,她的悲喜人生令人感叹。你知道这本著作的作者是谁吗?( )。
A.吴承恩 B.施耐庵 C.曹雪芹 D.罗贯中
18.在经济区域集团化、经济全球化迅猛扩张的今天,越来越彰显出郑和下西洋的伟大意义。下列与郑和下西洋史实不相符的是( )。
A.郑和的船队先后七次下西洋 B.郑和到过亚欧30多个国家和红海沿岸 C. 郑和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D.郑和下西洋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19.1785年的广州十三行,是清政府唯一特许官办对外贸易的机构。该情况的出现反映了这一时期清朝( )
A.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被迫开放五口通商
C. 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D. 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20.学习明清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其中概括了历史全过程的是( )
A.中华的荣耀 B.帝国的彷徨 C.东方的曙光 D.王朝的振兴
(主观卷)60分
二、简答题。(共22分)
21、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请将下列空白处填写正确内容(8分)
(1)山西籍文学家罗贯中撰写的我国第一部长篇小说是_______
(2)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编著的被 誉为“东方医学巨典”的是_______
(3)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是_______xkb1
(4)元杂剧作家中最负盛名的是关汉卿,其代表作是悲剧_______
22.请将下列内容的序号,填入与之对应的朝代后:(14分)
⑴澶渊之盟 ⑵郾城大捷 ⑶郑成 功收复台湾 ⑷《 清明 上河》 ⑸靖康之变 ⑹交子 ⑺黄道婆 ⑻马可波罗来华 ⑼赵州桥
⑽廷杖制度 ⑾敦煌艺术 ⑿《尼布楚条约》 ⒀全国第一大港-泉州 ⒁行省制度
隋朝 唐朝 北宋 南宋 元朝 明朝 清朝
三.读解析题(15分)
23.读回答问题:
(1)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发生在哪一年?比欧洲早了大约多长时间?最远到达什么地方?(6分)
(2)郑和的船队能够成功远航的原因是什么?(4分)
(3)新航路开辟后,促进了欧洲国家的发展。但中国在郑和下西洋后,为什么海上贸易停滞不前,国力日益衰退?(5分)
四、探究题(23分)
24.有人说,明清时期把平定叛乱、消灭分裂势力与抗击外来侵略紧密结合起来,才 使得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学习明清历史后,同学们针对此话题展开了讨论,请你也积极参与。
任务一 梳理知识
(1)明清时期为加强皇权采取了哪些 措施 ?(5分)后果怎样?(2分)
(2)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走向衰落,但是清朝也出现过危机前夜的治世局面,这一局面指什么?(2分)
(3)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的衰落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任务二 解决问题
(4)用史实说明明清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保卫边疆做出的努力。(8分)
任务三 感悟启示
(5)从明清的繁荣到衰落,你得到了哪些启示?(2分)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卷答案 :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面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请将其选出并填入相应的表格中,每个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C B B B B A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D D C B C B A B
二、简答题。(共22分)
21.《西游记》、《本草纲目》、《资治通鉴》、《窦娥冤》。(8分)
22.(14分)
隋朝 唐朝 北宋 南宋 元朝 明朝 清朝
(9) (11) (1)(4)(5)(6) (2)(13) (7)(8)(14) (10) (3)(12)
三.读解析题(15分)
23.(1)1405年;早半个多世纪;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6分)
(2)国力强盛,社会安定;统治者的支持;郑成功的船队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只和航海技术;船上配有 航海和罗盘针。(4分)
(3)郑成功的主要目的是宣扬国威,到西洋“取宝”,不计经济利益,为国内的经济发展没有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明中后期以后,封建统治阶级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致使中国更加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这是造成中国对外经济交往中断的最主要原因。 (5分)
四.探究题(23分)
(1)明朝:废丞相,设立厂卫机构,设立廷杖制度,八股取士。清朝:设立军机处,大兴文字狱。(5分)
后果:加强皇权,巩固统治。(2分)
(2)康乾盛世。(2分)
(3)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农民起义风起云涌;边疆地区出现危机;西方殖民势力入侵。(4分)
(4)平定准噶尔部和回部贵族的叛乱;册封__、班禅,设立驻藏大臣;会盟联姻方式加强和少数民族的联系;修建避暑山庄,联络感情加强联系。(任意答出两点)
明清时期,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维护国家的统一,捍卫了国家的主权和独立。(任意答出两点)(8分)
(5)维护国家的统一是每个公民的使命;封建社会已处于衰落时期。(言之有理即 可)(2分)
看过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卷的还看了:
1.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和答案【完整】
2. 2015年春季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3.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学业水平测试卷
4. 七年级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马上就要七年级历史第二单元考试了,为了让同学们历史第二单元测试能考到好成绩,同学们应该都认真复习历史第二单元的知识。以下是我给你推荐的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试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1.澶渊之盟使下列哪两个政权之间维持了长久和平关系?( )
A.辽夏之间 B.辽宋之间 C.宋夏之间 D.宋金之间
2.“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发生在( )。
A.宋高宗时 B.宋真宗时 C.宋太宗时 D.宋太祖时
3.南宋疆域比北宋疆域明显减少的直接原因是( )。
A.金宋和议 B.辽宋和议 C.夏宋和议 D.金灭辽
4.下列对岳飞的介绍,错误的一项是( )。
A.一生廉洁奉公 B.从不计较个人利害得失
C.他的部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 D.最后因谋反朝廷被杀害
5.在宋代跃居粮食产量首位的作物的是( )。
A.小麦 B.水稻 C.粟 D.棉花
6.“苏湖熟,天下足”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 )。
A.苏湖地区粮食获得了大丰收 B.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C.苏湖地区是我国的经济重心 D.宋朝时粮食产量非常大
7.南宋时期,全国第一大港是( )。
A.广州 B.扬州 C.泉州 D.刘家港
8.商人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是在( )。
A.汉代 B.宋代 C.唐代 D.三国
9.王安石曾在《元日》里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中所描述的节日应该是( )。
A.元宵节 B.冬至 C.寒食节 D.春节
10.瓦舍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 )。
A.士大夫的提倡 B.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C.价格低廉 D.达官贵人的需要
11.蒙古政权建立于( )。
A.1271年 B.1206年 C.1272年 D.1279年
12.关于隋朝、元朝历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状态,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B.都在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方面有开拓性的贡献
C.都开通或疏浚了著名的水利工程
D.都是短命的封建王朝
13.元朝时在民族大融合过程中形成的新民族是( )。
A.蒙古族 B.藏族 C.维吾尔族 D.回族
14.元朝为了实行对全国的有效统治,建立的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制度是( )。
A.行省制度 B.八旗制度 C.郡县制度 D.三省六部制
15.我国四大发明中北宋时期发明的是( )。
A.造纸术和火药 B.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
C.火药和指南针 D.指南针和造纸术
16.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是在( )。
A.北宋末年 B.元朝中期 C.南宋初期 D.唐朝末期
17.我国棉纺织业兴起于( )。
A.江浙 B.四川 C.海南岛 D.中原
18.《资治通鉴》的主持编写人是( )。
A.司马迁 B.司马炎 C.司马光 D.司马昭
19.宋代文学的主要成就是( )。
A.诗 B.词 C.散曲 D.小说
20.《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 )。
A.张择端 B.吴道子 C.苏轼 D.郑板桥
二、组合列举题(共计14分)
21..宋朝时期人们的文化生活丰富,今天的传统节日都有了。据此填写下列节日。(3分)
(1)宋代有的传统节日像元宵节和农历五月、八月的节日:
(2)最受重视的节日被称为:
22.指出下列名句的作者:(3分)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3)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3.与宋朝并立的少数民族分别建立了自己的都城,请写出下列政权的都城:(4分)
(1)辽 (2)西夏 (3)金 (4)元
24.小明爱好收藏历史小说,请帮助他标识下列小说故事发生的朝代。(4分)
(1)《杨家将》
(2)《瓦岗军》
(3)《岳飞传》
(4)《东周列国志》
三、活动与探究(19分)
25.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根据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西汉后期,汉匈两大民族友好交往的开端最突出的事件是什么?(2分)
(2)说出与唐朝关系密切的五个少数民族,说明唐朝与其中一个民族是如何“和同为一家”的。(8分)
(3)元朝时形成了哪一个新的少数民族?它们主要信仰什么宗教?(4分)
(4)你知道新中国成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少数民族的态度是怎样的?对少数民族采取了那些政策?(5分)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D A D B B C B D B B D D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 D C C B A
二、组合列举题(14分)
21.(1)端午节 中秋节(2分) (2)元旦(1分)
22.(1)苏轼 (2)辛弃疾 (3)李清照(3分)
23.(1)上京 (2)兴庆 (3)会宁 (4)大都(4分)
24.(1)北宋 (2)隋唐 (3)南宋 (4)东周(或者:春秋战国)(4分)
三、活动与探究(19分)
25.(1)昭君出塞。(2分)
(2)突厥、吐蕃、回纥、靺鞨、南诏。(5分);唐朝和吐蕃通过文成公主入吐蕃和金城公主入吐蕃实现了“和同为一家 ”。(3分)
(3)回族;(2分)伊斯兰教。(2分)
(4)态度:团结友好。(1分)
政策: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发展。(4分)
猜你喜欢:
1. 七年级下历史期中试卷带答案
2. 七年级历史第14课检测试题及答案
3.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4. 七年级下历史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5.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关于历史周测卷答案初一下册和初一历史测评答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