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同学分享天津智慧上进地理卷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智慧上进试卷官网2019初三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分享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智慧上进卷子好吗
- 2、智慧上进。高考总复习。单元滚动创新卷。(数学,语文,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各课第一单元到第六单元)
- 3、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试题及答案
- 4、地理图文题 求 高三了
- 5、智慧上进 高考总复习 单元滚动创新卷 地理第一单元的答案
- 6、八年级地理上册地理期末试卷答案
智慧上进卷子好吗
智慧上进卷子很好的。
智慧上进试卷答案官网2022,目前已经整理了智慧上进试卷答案官网2022的各科答案和试卷。
智慧上进试卷答案官网智慧上进试卷app官网,上万份试卷答案在这里面随时随地的查看,可以在线做题,也可以在这里查看你的试卷的分数,这样就可以知道自己的成绩,然后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自己。
智慧上进。高考总复习。单元滚动创新卷。(数学,语文,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各课第一单元到第六单元)
高中文理综合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
?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高中文理综合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img]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试题及答案
期末将至,高一学生对地理必修二的学习也接近尾声,下面是我为您带来的 高一地理 必修二期末试题及答案,希望你能从这套试题中得到启发。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读1964~2000年中国各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回答1~2题。
1.有关1964~2000年我国人口增长状况的 正确叙述是( )
A.65岁及以上年龄段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B.0~14岁年龄段人口比重持续增 加
C.15~64岁年龄段人 口增长速度最快
D.1990年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2.进入2000年,我国面对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A.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劳动力严重短缺
B.人口自然增长率偏高,每年新增人口多
C.青壮年人口数量庞大,就业压力大
D.人口出现负增长,人口数量日趋减少
3.右图为不同人口增长方式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口规模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唯一指标
B.制约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资源
C.我国目前人口增长方式属于甲方式
D.乙人口增长方式不会出现人口问题
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回答4~5题。
4.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A.从非洲迁往西亚 B.从亚洲迁往拉美 C.从北美迁往拉美 D.从欧洲迁往非洲
5.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至乙地的是()
A.乙地较低的工资待遇 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C.家庭成员甲乙两地分居 D.甲地优美的环境
右图为印度半岛某城市示意图。据此回答6~8题。
6.图中甲、乙、丙三地依次对应的城市功能区是( )
A.工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B.低级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C.绿化区、商业区、住宅区
D.高级住宅区、商业区、仓储批发区
7.下列企业最适宜丁地布局的是( )
A.印刷厂 B.自来水厂 C.化肥厂 D.服装厂
8.图中戊地拟建大型疗养中心,其不利的条件是( )
A.离城市远 B.山区多灾害
C.距湖泊近,湿度大 D.交通不便
下面图甲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图乙为“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读图,完成9~10题。
9.在图甲中,字母E→F反映的是 ( )
A.城镇化进程进入加速阶段 B.城镇化进程进入衰退阶段
C.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城乡差距扩大
10.图乙中a、b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其中b最可能处在图甲中的( )
A.D时段B.B时段 C.E时段 D.F时段
读图,回答11~12题:
11.图中的四个国家均有典型的放牧业,其中以牧牛业为主的是()
A. ③ B.② C.① D.④
12.上述四国中,既有发达的大牧场放牧业又有发达的商品谷物农业的是()
A.①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下图为某地土地利用图(甲)和农业产值构成图(乙),读图完成13~14题。
13.该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大牧场放牧业 B. 种植 园农业 C.混合农业 D.商品谷物农业
14.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
A.劳动投入多,科技含量低 B.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C.生产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 D.生产灵活性差,市场适应性弱
15.下图中,正确反映我国城郊农业变化大势的是 ( )
“工厂化农业”也称“农业车间”,即在人为控制下,通过设备、条件的改进,创造适于作物生长的栽培环境,进行可控制条件下的农业生产。由于摆脱了自然环境的束缚,可以实现蔬菜、花卉、家禽家畜 饲养 全天候、反季节的连续性生产,从而大大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根据以上材料,回答16~18题。
16.按农业的分类,“工厂化农业”应属于()
A.种植业农业 B.劳动密集型农业
C.资金和技术密集农业 D.粗放农业
17.对“工厂化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可能出现在发展中国家 B.不需要自然条件的投入
C.改革开放以来已在我国出现 D.是解决世界粮食问题的必由之路
18.根据我国国情,发展“工厂化农业”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
A.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 B.缓解了土地、水等资源的紧张状况
C.改变了农业地域类型 D.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中新网南京2008年9月22日电:“2008海峡两岸企业家紫金山峰会”在宁开幕。台湾工业总会理事长陈武雄认为,两岸企业面临新的调整布局,企业家应发挥两岸经济互补的特性,积极建立关系 渠道 ,增进互访,产销互补,“转型”成为两岸企业家面临当今国际经济形势的共识。读“台湾部分出口产品比重示意图”,回答19~20题。
19.台湾部分产品出口比重下降,说明其丧失的竞争优势主要是( )
A.低廉的工资 B.广阔的市场 C.先进的技术 D.通达的信息
20.台湾部分产品出口比重上升,反映其工业转向 ( )
A.技术导向型 B.市场导向型 C.廉价劳动力导向型 D.原料导向型
如图为我国著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北京海淀区,目前全球500强的跨国公司有50多家在此登记注册,其中包括三井特产、NTT株式会社、西门子公司、惠普公司、宝洁公司、摩托罗拉、微软公司等。读图,回答21~23题:
21.世界著名公司纷纷落脚此地的主要原因是()
①劳动力和地价便宜
②优惠的政策条件
③环境优美,大气质量好
④人才优势,信息高效
A.①② B.①④ C.③④D.②④
22.与材料中布局相似的区域有()
①英国的伯明翰地区
②印度的班加罗尔
③日本东京附近的筑波地区
④荷兰的鹿特丹港
A.①② B.②③ C.②④D.①④
23.欧美日信息技术产业占全球的绝大部分份额,其发展信息技术产业的优越条件主要表现在①环境优美 ②高科技力量和人才优势 ③劳动力工资水平低 ④高速交通的发展优于发展中国家( )
A.②④ B.②③ C. ①② D.①④
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城镇规划图(比例尺为l:100 000)。读图回答第24~26题。
24.为了加强甲镇与乙村的联系,拟建一条公路,上图中四条规划线路中,最合理的是( )
A.a B.b C.c D.d
25.甲镇计划修建一小港口,在图1中①②③④四处最合理的是(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26.图中铁路分布存在明显的问题,主要是 ( )
①穿越河流 ②邻近港湾 ③穿越城区 ④坡度太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读“我国某市城区规划图”,回答27~28题:
27.有关图中富居家具城选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符合交通最优原则 B.靠近居民区,便于扩大销售
C.靠近家具生产厂,以减少运输费用 D.靠近国道,便于产品出口
28.图中百货大楼、裕鑫大厦、鲁门商场布局最突出的优势是( )
A.接近银行,便于金融流通 B.位于市中心,消费人群集中
C.相互靠近,便于互通有无 D.该处地价高,可显现企业实力
下图为循环经济模式图,据此回答29~30题。
29.下列行为,能较好体现“循环经济”的是( )
①东北大豆和小麦间作 ②消费者选用具有环保标识的产品 ③我国农耕区谷物种植和家畜饲养 ④城市垃圾用于焚烧发电、集中填埋 ⑤北京留民营村的生产模式 ⑥生产企业减少商品的过度包装 ⑦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 ⑧加强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监管
A.①③④⑤⑧ B.②④⑤⑥⑦ C.①③④⑤⑦ D.②⑤⑥⑦⑧
30.有关a过程的结果,说法正确的是( )
A.提供新能源 B.产生新的废弃物 C.减少污染 D.节约能源
二、综合题(共3题,共40分。)
3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许多专家们认为我国人口发展正在快速步入“后人口转变时期”,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性转变。在上海、大连等大都市出现了“未富先老”现象,在中西部小城镇和农村出现“留守小孩”、“留守家庭”等现象。
材料二 上海浦东将在国家劳动保障部的支持下,探索柔性延长退休年龄改革试点。
(1)材料中提及到“后人口转变时期”和我国“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性转变”,这里的“后人口转变时期”是指________(人口增长模式),其特点是________ __ __。“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性转变”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__ 。
(2)“留守小孩”、“留守家庭”的出现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3)“未富先老”说明了什么?这种现象会带来哪些问题?
(4)浦东在探索柔性延长退休年龄改革中,率先可以试点的人群是( )
A.高科技、金融、现代服务业等单位的科技人员 B.宾馆、餐饮等服务行业
C.外来务工人员 D.野外工作人员
3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B为 (国家) 草原。
(2)A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农业,B区的农业地域类是 。
(3)A、B两区自然条件的相同点是:
① ;
② ;
③ 。
(4)A区的农业经营方式以 为主,B区的农业经营方式以 为主
(5)C区域和D区域的农作物收获期是否相同? 。理由是。
(6)A和E的主要农产品是 ,其有利自然条件是。
33.我国“十一五”规划把推进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放到重要位置。读下图和相关资料,
回答以下问题。
(1)简要说明环渤海地区发展经济的交通优势。
材料一:天津滨海新区位于天津市区与海滨之间,规划面积2270平方千米。在“十一五”期间,国家将重点开发这一地区,从而带动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进而改变我国经济发展“南快北慢”的局面。
(2)天津滨海新区把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一并作为发展重点。简要分析它们在本区发展的优势条件。
材料二:“十一五”规划中投资最大的项目——曹妃甸港口项目集群已经正式启动。唐山南部沿海的曹妃甸港址,水深岸陡,不冻不淤。岛前500米处水深达25米,海槽深达36米,是渤海最深点。由曹妃甸向渤海海峡延伸,有一条水深达27米的天然水道,通向黄海。利用岛与陆地之间的浅海和滩涂,通过填海造陆,建设一个面积310平方千米的工业区。随着港口建设和首钢的搬迁,曹妃甸地区将建成一个国际性铁矿、煤炭、原油、天然气等资源的集散枢纽港、中国的世界级重化工业基地、国家商业性能源储备和调配中心,以及国家重化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区。
(3)根据图中的信息及上述资料,试从影响港口建设的自然因素和经济因素方面,分析曹妃甸建成我国北方大港的有利条件。
(4)简要分析曹妃甸地区建成我国未来钢铁、重化工业基地的优势条件。
(5)读曹妃甸工业区循环经济示意图。简述该工业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好处。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5 C C B A C 6——10 D C D C B
11——15 A C C B B 16——20 C C D A A
21——25 D B A C B 26——30 D A B D C
二、综合题
31. (1)现代型 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 增长模式由传统型向现代型或接近现代型转变
(2)“留守小孩”、“留守家庭”是由于大量民工和家庭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或经商引起的。
(3)“未富先老”表明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人口老龄化会造成劳动力短缺和劳动力年龄结构老化,社会上用于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和赡养费用增加,负担加重,引起老年人的医疗保健和精神孤寂等问题出现。
(4)A
32. (1)环形放射式道路网 分散型(或一城一区型)
(2)对外交通运输线布局应以不干扰市区交通为原则。 高速公路布局合理,铁路布局随着城市的发展变得不合理,目前铁路对主城区市内交通有一定干扰。
(3)B处布局港口 A处布局旅游度假区,理由:该处有大面积沙滩,环境优美,水深较浅。
(4)④处 理由:附近有盐场,接近原料地; 位于盛行风的垂直方向的郊外,不会给居民区带来空气污染。
33.(1) 阿根廷 潘帕斯
(2)商品谷物 大牧场放牧业
(3)①都是温带气候类型,热量、水分较充足②土壤为黑钙土,土质肥沃 ③地势平坦,有利于实行农业水利化、机械化
(4)国营农场 家庭经营
(5)不同 D区域种植春小麦,C区域种植冬小麦
(6)玉米 地形平坦广阔,土壤深厚肥沃,水源充足,夏季热量较充足,降水丰富
34.(1)交通运输方式多样,形成海、陆、空综合运输体系(或答出三种以上具体交通方式亦可);交通线密集成网(或答出综合运输能力强亦可)
(2)制造业基础好,技术力量强;科技和 教育 发达,人才众多;便利的交通
(3)自然因素:水深岸陡,不冻不淤;具有天然深水航道;
社会经济因素:周围地区经济发达,腹地广阔,运输需求大,有大城市作为依托。
(4)资源、能源优势:石油(天然气)、海盐、煤、铁矿等资源丰富;社会经济条件:国家政策支持;依托京津唐工业基地,工业基础雄厚;市场需求量大;海、陆交通便利。
(5)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了经济效益;减少了工业废弃物排放,保护了环境(或实施了清洁生产,或实现了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以上就是我分享的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试题及答案,欢迎翻阅。
猜你喜欢:
1.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试卷及答案
2. 高一地理必修二最新期末试题及答案
3. 高一必修二地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4. 高一必修二地理期末考试及答案
5.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考试及答案
6.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试题及解析
7. 高一地理必修二测试题及答案
8.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考试及答案
9. 高一地理必修二试题及答案
10. 高一必修二地理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地理图文题 求 高三了
天津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三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Ⅰ卷(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50分)
近年来大西洋上生成的飓风频繁袭击美国。下图为某科研机构为研究大西洋上的飓风而绘制的大西洋部分海区年平均逐日由海洋输往大气的总热量分布图(单位:W/m2)。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A海区的值可能是( )
A.230 B.180 C.110 D.90
2、导致上题所示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地热 B.洋流 C.太阳辐射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读下列两段沿20°纬线的海陆分布图,①②之间和③④之间为陆地,其余两侧为海洋,回答3、4题。
3、8月份,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海域海水温度最低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海域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处海域冬季洋流东流B.②处海域有寒暖流交汇,形成渔场
C.③处海域有上升流,形成渔场D. ④处沿海有荒漠景观
下图为世界某地区图,读图后回答后面5、6两道题目。
5、关于该地区的地理事物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处洋流是暖流 B.②处景观为荒漠C.③处湿地为淡水沼泽 D.④处山顶有终年积雪
6、当太阳直射图中⑤所在纬线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悉尼的白昼将继续变长 B.雅典正值多雨季节
C.北京受亚洲低压影响 D.伦敦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
读上图,完成7、8题。
7、按照发生的先后顺序,下列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①③② D.②①③
8、图中所示的地理现象,可能是( )
①裂谷 ②海沟 ③山系 ④海岭
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正确反映三大类岩石相互转化的模式图是( )
读下面等温线及地质剖面图,回答后面10、11两道题目。
10 、乙处的地形及地质构造是( )
A.山地、背斜 B.山地、向斜C.盆地、向斜 D.盆地、背斜
11、有关岩层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处先沉积、乙处后沉积B.乙处储存有丰富的地下水
C.甲处岩层受水平挤压而坚硬,地表以沉积作用为主 D.下部先沉积、上部后沉积
下面左图为2008年奥运火炬在我国境内传递的原定路线示意图,右图为奥运火炬由新疆到黑龙江传递途中的某山峰植被垂直带谱,读图回答12-14题。
12、该山峰可能位于( )
A.武夷山脉 B.祁连山脉 C.天山山脉 D.阴山山脉
13、该山峰针叶林带只分布在北坡原因是北坡( )
A.热量高于南坡 B.降水多于南坡 C.光照多于南坡 D.海拔低于南坡
14、关于该山峰雪线高低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坡气温高,降水少,雪线高 B.北坡气温高,降水多,雪线低
C.南坡气温低,降水多,雪线高 D.北坡气温低,降水少,雪线低
下图中甲、乙是某河流上、中、下游的分界点,读图回答15~17题。
15、b、c两地是城市选址的是良好场所,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这里土壤肥沃,农业发达 B.这里生活和生产用水方便
C.有大量人流和物流在此集聚、中转 D.这里风景优美,环境清洁
16、在a、b、c、d四地中,最有利于发展成大城市的是(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17、下列城市区位与b地相似的是( )
A.赣州 B.武汉 C.广州 D.大庆
1982年 1990年 2000年
总人口(万人) 35 167 701
0-14岁(%) 35.27 14.63 8.5
15-64岁(%) 58.36 83.15 90.39
65岁及以上(%) 6.37 2.2 2 1.11
18、上图为我国某城市人口资料,该城市自1982年至2000年( )
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迅速B.人口出生率增高,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缓解
C.人口出 生率大幅度降低,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增高D.人口增长率很高,有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入
读甲乙两地人口的抽样调查表(每1000人中各年龄段人数及死亡率统计),完成第19、20题。
年龄 0----14岁 15----59岁 60岁以上 总计
甲 人口数 200 550 250 1000
死亡率% 0、5 0、6 2 0.93
乙 人口数 350 600 50 1000
死亡率% 0、8 0、7 2、2 0、81
19、甲地可能出现的最主要人口问题是( )
A.人口数量过多 B.人口增长过快 C.人口老龄化 D.失业人口多
20 、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 )
A.甲组人口表示发展中国家,乙组人口表示发达国家
B.各年龄组死亡率甲小于乙,因此死亡总人口数也是甲小于乙
C.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
D.乙组人口死亡率偏低一些,主要原因是乙组老年人口比例低
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人们共同关心的问题。人口的发展受政治、经济的制约,同时它又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当前世界上人口与环境的主要矛盾是人口增长过快,环境承载量受到的压力过大,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有失去平衡,导致恶性循环的危险。据题意回答21 -23题:
21、有关人口数量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环境是影响生育率的主要原因B.社会环境因素是影响出生、死亡率的主要原因
C.原始社会人类活动对环境没有任何影响D.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人口数量增长的结果
22、制约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 )
A.资源 B.科技发展水平C.人口的文化的生活消费水平 D.人口政策
23、美国很多老人在退休后向南方迁移,其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因素 B.家庭和婚姻因素C.矿产资源的生产发展 D.国家的政策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24、25题。
24、下列土地整治方式中合理的是( )
①甲处平整土地,提高土地质量 ②乙处修建护坡堤,防止岸坡侵蚀
③丙出修建梯田,增加耕地面积 ④丁处修建挡土坝,拦截泥沙以淤地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25、图中I、II、III、IV处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A.I、II B.III、IV C.I、III D.II、IV
Ⅱ卷(主观题 50分)
26、读图14,“沿16°纬线某大洲的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9分)
(1)A处自然带名称为 ,简述该地这种自然带的分布特征及成因。(7分)
(2)B处气候类型的名称为 ,该气候类型所对应的自然带属 地带性分布规律。简述该地这种气候类型的成因。(6分)
(3)目前,C、D两地地质作用以外力作用为主的是 ,E处海盆中有可能找到未来可利用的潜力最大的金属矿产资源是 矿。(4分)
(4)某人从A处先向南后向北沿海岸线一直走到B处,沿途依次经过的自然带(除A、B处以外)如下,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写序号)(2分)
①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②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③温带草原带 ④温带荒漠带⑤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9分)
200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3.04‰,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0.10‰;人口平均期望寿命81. 08岁;妇女总和生育率0. 95 ;全市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286. 83万人,占户籍人口20. 80%。上海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以来全市约少生700万人口。
下图是上海2000年和2005年外来常住人口统计图。 (1)概述图中所反映的上海外来常住人口在中心城区与郊区的变化情况。(3分)
(2)据材料分析上海市属于哪 种人口增长模式?该模式的突出特征是什么?(3分)
(3)从城市规划建设和城市交通建设筹方面分析上海市大量外来常住人口迁移或积聚在中心城外围和近郊区的原因。(至少3点,3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1分)
材料一 2007年1月7日从鲁东大学等有关方面获悉,根据刚刚在北京通过科技部组织的专家组验收的“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前瞻性研究”项目,蓬莱和旅顺之间以跨海大桥和海底隧道相结合的形式,修建一条连接渤海南北两岸的交通运输干线,而前期旨在贯通渤海海峡南北两岸的蓬莱至长岛跨海大桥有望近期兴建。
材料二 2007年6月26日,杭州湾跨海大桥全线贯通,这座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北起浙江嘉兴海盐县,南至浙江宁波慈溪市,全长36千米,横跨整个杭州湾,工程总投资约118亿元,建成后将缩短宁波至上海间的陆路距离120千米。
(1)修建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有利的自然条件有哪些?(提示:可以从水文、地质、气象等条件进行分析)(3分)
(2)修建跨海大桥有什么意义?(4分)
(3)跨海大桥的修建说明影响交通线路选择的区位因素发 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河床物质颗粒划分标准。
粒级 胶泥 泥 沙 砾 卵石
细 中 粗 细 粗 小 大
粒径(mm) 0.001~0.01 0.01~0.1 0 .1~0.2 0.2~0.6 0.6~2 2~6 6~20 20~60 60~200
材料二 下图为侵蚀、搬 运、沉积和流速的关系图,横坐标表示物质颗粒的直径,纵坐标表示速度。
材料三 某河流三个河床沉积断面图。(1)对比材料一、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分)
A.沉降速度与泥沙粒径成正比关系B.泥沙粒径越小越容易被侵蚀
C.在一定粒径范围内,流速小于沉降速度便发生沉积
D.1厘米/秒的流速能搬运走1毫米粒径的泥沙
(2)对比材料二、三,试判断A、B、C三个断面的流速大小为________。如果三个断面分别对应河流上、中、下游,则:A对应________河段,B对应________河段,C对应________河段。(4分)
(3)综合上述 分析可知:一般情况下,流水速度越大,流水的________ 、________作用越强,河流物质的粒径越大,________现象越明显。(3分)
(4)下列现象不能用材料二图示原理解释的是()(2分)
A.上海港航道淤塞B.东非大裂谷两边形成悬崖峭壁
C.莱茵河上游的“V”形谷D.尼罗河河口三角洲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C C B B B A C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C B A C D B D C D
21 22 23 24 25
B A A A D
26.(共19分)
(1)热带荒漠带(1分) 在沿海呈狭长分布(1分)。
形成原因: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受秘鲁寒流影响,降水偏少,南北延伸很长;受安第斯山脉的阻隔,东西分布狭窄。
(2)热带雨林气候(1分) 非地带性(1分) 沿岸有(巴西)暖流经过(1分),增温增湿;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1分),降水多。
(3)D(2分) 海底锰结核(2分)
(4)②→⑤→④→③→①(2分)
27.(共9分)
(1)中心城区外来人口数量少于郊区(或郊区外来人口数量多于中心城区);中心城区人口增长幅度远低于郊区人口增长幅度;郊区西、南郊人口增长快于东、北郊区。(3分)
(2)现代型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3分)
(3)大批企业迁至郊区;城市外围和近郊区大量商品住宅的建设;城市道路和轨道交通等公共交通线向城市外围和近郊区延伸。(3分)
28.(共11分)
(1)有利条件:蓬莱与旅顺之间,岛屿较多,海水较浅,受台风和潮汐的影响较小。(3分)
(2)缩短了两地距离,提高了经济效益,推动了地区经济发展,完善交通网,缓解交通压力。(4分)
(3)影响交通运输的因素中,自然因素的地位已经下降,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能够克服不利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因素已上升为决定性因素。(4分)
29.(共11分)
(1)C(2分)
(2)B>A>C 中游 上游 下游(4分)
(3)侵蚀 搬运 沉积(3分)
(4)B(2分)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C C B B B A C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C B A C D B D C D
21 22 23 24 25
B A A A D
26.(共19分)
(1)热带荒漠带(1分) 在沿海呈狭长分布(1分)。
形成原因: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受秘鲁寒流影响,降水偏少,南北延伸很长;受安第斯山脉的阻隔,东西分布狭窄。
(2)热带雨林气候(1分) 非地带性(1分) 沿岸有(巴西)暖流经过(1分),增温增湿;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1分),降水多。
(3)D(2分) 海底锰结核(2分)
(4)②→⑤→④→③→①(2分)
27.(共9分)
(1)中心城区外来人口数量少于郊区(或郊区外来人口数量多于中心城区);中心城区人口增长幅度远低于郊区人口增长幅度;郊区西、南郊人口增长快于东、北郊区。(3分)
(2)现代型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3分)
(3)大批企业迁至郊区;城市外围和近郊区大量商品住宅的建设;城市道路和轨道交通等公共交通线向城市外围和近郊区延伸。(3分)
28.(共11分)
(1)有利条件:蓬莱与旅顺之间,岛屿较多,海水较浅,受台风和潮汐的影响较小。(3分)
(2)缩短了两地距离,提高了经济效益,推动了地区经济发展,完善交通网,缓解交通压力。(4分)
(3)影响交通运输的因素中,自然因素的地位已经下降,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能够克服不利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因素已上升为决定性因素。(4分)
29.(共11分)
(1)C(2分)
(2)B>A>C 中游 上游 下游(4分)
(3)侵蚀 搬运 沉积(3分)
(4)B(2分)
天津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三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
Ⅰ卷(单项选择题,共11小题,44分)
我国典籍《水经注》中有一段关于三峡地区古代土著“祈雨”的记载:“天旱,燃木崖上,推其灰烬,下移渊中,寻即降雨。”
1、“寻即降雨”的“祈雨”神效,并非是古人的祭祀活动感动了神灵,而是蕴含着某种科学道理。其主要原理对应下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2、“寻即降雨”中的“雨”从成因看属于( )
A.台风雨 B.对流雨 C.地形雨 D.锋面雨
不同地区间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差异导致人口移动,人口移动又不断改变人口分布。
3、据报道,近期沪上一些家政中介悄然引入“菲佣”(菲律宾女佣)。从人口迁移的形式看,“菲佣”属于( )
A.劳务输出 B.难民迁移 C.优秀人才移民 D.经济迁移
4、我国沿海某出口导向型企业计划将生产基地转向内陆地区。限制它转移的最主要因素是( )
A.资金 B.土地 C.劳动力 D.交通运输
下面扇形图为美国芝加哥大学学者提出的“城市内部地域结构模型图”,读图后回答后面2道题目。
5、城市用地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地租与劳动力资源 B.市场与租金 C.市场与环境 D.地租与环境
6、高级住宅区向外延伸所依赖的主要条件是( )
A.高速交通运输线 B.洁净优美的环境 C.良好的治安条件 D. 郊区廉价的地租
7、上图网格资料Ⅰ中的甲乙丙丁是四块土地的代码,网格资料Ⅱ中的M为新建的地铁站位置,网格资料Ⅲ中的数据为目前地价,如果新地价随着离地铁站的距离而变化,计算公式为:新地价=原地价ⅹ(1+1/距离)。假设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相邻方格间距离为1,斜角方向相邻方格间距离为1.4,则地铁站完工后,地价最高处为( )
A.甲 B.乙 C.丙 D.丁
下图为“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三种货运方式占全国的比重示意图”。完成后面2题目。
8、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分别代表的是( )
A.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
B.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
C.西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西北地区
D.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
9、限制区域交通运输方式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
①地形 ②气候 ③植被 ④资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我国某乡农业产业结构规划图”,回答后面2道题目。
10、该地区可能位于( )
A.江汉平原 B.松嫩平原 C.宁夏平原 D.成都平原
11、该乡农业产业结构关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 C.持续性原则 D.地域性原则
Ⅱ卷(主观题 共56分)
12、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后,中国最大的工业密集区域—环渤海经济圈正形成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成为拉动中国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读“环渤海地区略图”和相关资料,回答下面问题。(27分)。
(1)图中有①②两大工业 基地,试比较两者在工业结构上的差异。(6分)
(2) 分析环渤海地区内河航运不够发达的自然原因。(8分)
(3)天津是中国 水资源最紧缺的城市之 一,试分析其原因。(8分)
(4)天津海水淡化生产全国闻名,影 响其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主要是什么?(5分)
1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加强区域联系,保护生态,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左下图是俄罗斯贝加尔湖构造断面图,右下图是中俄石油运输管道线路示意图。
(29分)(1)据图说明贝加尔湖的成因。(3分)
(2)中俄石油运输管道原计划为①线,几经变动最后确定为②线。与②线相比,①线对贝加尔湖区的生态环境有那些潜在的威胁?(4分)
(3)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A地有全国面积最大的沼泽湿地,但是60多年来,湿地的面积锐减四分之三。你认为湿地锐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保护的措施是什么?(8分)
(4)上图是A地所在省四种主要农产品近十年来的变化趋势图。据图描述A地所在省的四种主要农产品产量十年来的变化特点。根据该省自然条件分析在某些年份农产品减产的原因。(8分)
(5)2003 年,大庆原油产量在高产稳产27年后,首次调减到5000万吨以下,降至4840万吨。据国土资源部最新统计,占全国石油年产量50%的大庆油田,可采储量只剩下30%,到2020年的年产量只能维持在2000万吨左右,开采成本也将大幅度提高。作为一个经济结构单一的城市,大庆的石油产业在大庆市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一直在80%以上。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大庆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6分)
天津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三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
参考答案:
1. B 2. B 3. A 4. D 5. D
6. A 7. B 8. A 9. A 10. B 11. C
12(1)①工业基地以重工业为主,工业结构比较单一;②工业基地轻重工业并重,高科技工业占有一定比重。
(2)河流水量小,流量季节变化大,含沙量大,河流航道易淤积,河流有封冻现象,通航里程短
(3)自然原因是地处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冬春干旱,江河净流量小;人为原因是人口多,工农业发达耗水量大,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
(4)临海, 海水资源丰富;科研院校众多,技术雄厚;
13、(1) 地壳运动形成断层,两条断层之间的岩体下降形成构造湖盆,积水成湖。
(2)①线距离贝加尔湖近,在施工过程中易造 成生态破坏;①线穿过贝加尔湖南侧的支流,一旦 石油泄漏会造成湖区污染。
(3)排干沼泽开垦湿地。制定生态保护计划,建 立自然生态保护区;停止开发荒地,有计划地退更换湿地、还林还草。
(4)水稻和玉米产量增长较快,大豆和小麦产量变化较小。纬度较高,易受低温冻害影响;温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年际和季节变率大,某些年份干旱或洪涝导致农业减产。
(5)增加科技投入,加快石化工业升级,延长产业链;调整经济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观光旅游业;保护生态环境;进口加工俄罗斯石油。
天津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三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参考答案:
1. B 2. B 3. A 4. D 5. D
6. A 7. B 8. A 9. A 10. B 11. C
12(1)①工业基地以重工业为主,工业结构比较单一;②工业基地轻重工业并重,高科技工业占有一定比重。
(2)河流水量小,流量季节变化大,含沙量大,河流航道易淤积,河流有封冻现象,通航里程短
(3)自然原因是地处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冬春干旱,江河净流量小;人为原因是人口多,工农业发达耗水量大,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
(4)临海, 海水资源丰富;科研院校众多,技术雄厚;
13、(1) 地壳运动形成断层,两条断层之间的岩体下降形成构造湖盆,积水成湖。
(2)①线距离贝加尔湖近,在施工过程中易造 成生态破坏;①线穿过贝加尔湖南侧的支流,一旦 石油泄漏会造成湖区污染。
(3)排干沼泽开垦湿地。制定生态保护计划,建 立自然生态保护区;停止开发荒地,有计划地退更换湿地、还林还草。
(4)水稻和玉米产量增长较快,大豆和小麦产量变化较小。纬度较高,易受低温冻害影响;温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年际和季节变率大,某些年份干旱或洪涝导致农业减产。
(5)增加科技投入,加快石化工业升级,延长产业链;调整经济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观光旅游业;保护生态环境;进口加工俄罗斯石油。
智慧上进 高考总复习 单元滚动创新卷 地理第一单元的答案
有志者事竞成,问题要学会自己解决
不会的情况下,先想好,再和同学
讨论,又能增进感情,又能互帮互助
别遇到问题想到的就是直接问
希望能帮到你,请采纳正确答案.
你的点赞或采纳是我继续帮助其他人的动力
八年级地理上册地理期末试卷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地理期末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本答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有关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位于亚欧大陆东部 B、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和北寒带
C、位于东半球,东临大西洋 C、是一个远离海洋的国家
2、我国漠河镇与海口市的1月平均气温相差近50℃,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海陆位置差异 B、东西距离远
C、地势高低起伏大 D、南北纬度跨度广
3、我国四个直辖市中位于长江上游的是( )
A、北京市 B、天津市 C、上海市 D、重庆市
4、关于汉族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 ②以东部和中部最集中 ③主要集中在西北和东南 ④分布遍及全国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读图1,回答5-6题。
5、吉林省主要分布的少数民族是( )
A、回族、维吾尔族 B、哈萨克族、汉族
C、满族、朝鲜族 D、汉族、蒙古族
6、与吉林省陆上接壤的国家是( )
A、韩国 B、朝鲜 C、日本 D、蒙古
7、藏族同胞的典型服饰是藏袍,藏族人穿藏袍,常穿一 图1
只袖子,另一只袖子从后拉到前面。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
自然环境特点是( )
A、空气稀薄 B降水多
C、昼夜温差大 D、纬度高,气温低
八年级地理 —1— (共6页)
8、我国地势第二阶梯上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
A、高原、盆地 B、丘陵、盆地 C、高原、盆地 D、平原、丘陵
9、下列四幅示意图中与我国地势特征最接近的是
图2
10、下列地形区与其特征连线正确的是( )
A、内蒙古高原——崎岖不平 B、东北平原——雪峰连绵
C、青藏高原——“世界屋脊” C、塔里木盆地——“鱼米之乡”
11、能体现我国气候资源优势的气候特点是( )
A、夏热多雨 B、春寒干燥 C、冬季寒冷 D、秋季多风沙
12、有关图3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这是我国夏季风示意图
B、该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
C、受其影响,全国普遍高温
D、受其影响,大部分地区盛行偏北风 图3
阅读材料,完成13-14题。
有一种灾害性天气,常常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它是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中心附
近的风力可达到或超过12级,具有很大的摧毁力。
13、这种灾害性天气是( )
A、寒潮 B、季风 C、台风 D、霜冻
14、在我国,受这种灾害性天气影响较大的地区是( )
A、东部沿海地区 B、东北地区
C、西北内陆地区 D、青藏高原地区
图4是“黄河流域简图”读图回答15-17题。
15、黄河的两条重要支流汾河和渭河分
布在( )
A、上游河段 B、中游河段
C、下游河段 C、中游和下游
16、黄河注入的海域时(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图4
17、出现“地上河”的河段在图中所示的序号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八年级地理 —2— (共6页)
18、下列资源中属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水资源 B、太阳能 C、矿产资源 D、森林资源
19、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
A、冰川和地下水 B、河湖水和浅层地下水
C、海洋水和深层地下水 D、海洋随和江河湖泊水
20、系列用水方式,符合节约用水原则的是( )
A、经常用水解冻食物 B、洗菜用的水用于浇花
C、大量使用清洁剂洗碗 D、用漫灌方式灌溉小麦
21、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了7、1级地震。从福州运送急救药品到玉树,选
择最快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海洋运输 D、航空运输
22、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高速公路比较多,这主要是因为( )
A、这里地形平坦,修路成本低 B、西部以铁路为主,东部以公路为主
C、经济发达,城市人口集中 D、可供交通建设的土地多
23、我国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位于( )
A、长江中下游地区 B、黄河流域 C、东南沿海地区 D、京沪铁路沿线
24、下列工业区中以重工业为主的是( )
A、珠江三角洲工业区 B、沪宁杭工业区
C、辽中南工业区 D、京津唐工业区
25、有着“中国硅谷”之称的北京中关村得以飞速发展的最重要条件是( )
A、自然资源丰富 B、科技智力资源密集
C、交通运输便利 D、自然环境优美
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共50分)
26、读图5“我国某区域略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图5
(1)图中序号①所示为________岛,穿过该岛南部的重要纬线(图中虚线)是
_________。位于台湾海峡西岸的省份②是_________省。
八年级地理 —3— (共6页)
(2)第十六届亚运会于11月12-27日在广州举行,从北京乘火车去广州看亚运,最便捷
的.应选择________铁路干线(铁路名称)。走在广州街头,看到饭店的牌匾上写有“鲁菜、
川菜、粤菜、湘菜”,如果想品尝当地的风味,应选择“__________”。
(3)图中阴影区域所示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工业的优势条件是,靠近________和_________
特别行政区,便于引进__________等。
(4)南宁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全称)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
27、读图6、7回答下列问题(8分)
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 我国东西部人口面积饼状图
图6 图7
(1)从图6知,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总人数为_________,新中国成立后,
人口增长速度很___________(快/慢)。20世纪70年代后,为控制人口增长,我国政
府把__________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2)从图7可以看出,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并不均衡。黑河-腾冲一线以东部分地区的面积是
全国面积的43%,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_______%;该线以西部分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7%,人
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______%。这说明我国人口的分布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口增长过快带来诸多问题,例如存在____________等社会问题和_____________等环境
问题。(各举一例即可)
28、2010年8月8日凌晨,甘肃省舟曲县因强降雨因发生滑坡泥石流,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
经济损失。读图8,回答问题。(8分)
图8
八年级地理 —4— (共6页)
(1)我国各种地形类型中,_________比重最大,他与崎岖的高原和_________合称为山区。
(2)从图中可知,舟曲县位于甘肃省____________部,____________高原的东部边缘,有
_________山脉穿过。这里地处山区,地表坡度___________(大/小),当暴雨来临,很容易引
发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3)我国的泥石流常发生在( )(一个正确选项)
A、西北内陆的盆地 B、东部合乎众多的平原
C、森林茂密的的山区 D、岩石破碎松散、植被不良的山区。
(4)山地地面崎岖、交通不便,但在发展____________(经济经营部门)等方面优势很大。
29、读图9,分析A、B、C、D四地的土地利用类型及利用情况,回答问题。(9分)
图9
(1)四地中,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是________(添字母)地区,当地主要的土地利用类
型是_________,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如滥垦过牧,引起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填字母)地区是我国目前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因而形成的地表特征是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填字母)地区耕地面积广,但水、土资源分配不合理,加剧了缺水状况。为解决本区缺水问题,目前正在建设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填字母)地区是位于湿润半湿润山区的林地,该地区森林和草地植被遭
受破坏会对河流下游产生什么样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读图10,回答下列问题。(8分)
八年级地理 —5— (共6页)
(1)比较武汉与哈尔滨两地的气候,降水较多、雨季较长的是_________,一月平均气温低于
0℃的是_________。夏季两地的气候特点都_____________。
(2)图示两条河流在夏季形成汛期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河中流量较大
的是__________江。
(3)两河中游结冰期的是__________江,该河在_______________月形成枯水期,甚至由于结
冰而出现断流。
(4)举例说出长江可开发的重要价值。
31、读图11,回答下列问题。(8分)
图11
(1)我国东部地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地形类型)和低缓的丘陵区,以
______(山脉)—______(河流)一线为界分为南方和北方。南方的粮食作物以_________为主。
(2)东北平原耕地类型为________(水田/旱地),农作物熟制是_____________,主要种植
的糖料作物是 。
(3)我国的三大棉花产区主要分布在x疆南部、长江流域和___________流域。
八年级地理 —6— (共6页)
福州市 第一学期期末八年级质量检查
地理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A D D B C B C A D C A D C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B A A C B B D C B C B
二、非选择题(每空格1分,共50分)
26、(9分)(1)台湾 北回归线 福建
(2)京广线 粤菜
(3)香港 澳门 外资(技术、先进管理经验)
(4)广西壮族自治区
27、(8分)(1)12、95亿 快 计划生育
(2)94 6 人口分布不均,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人口东多西少)
(3)就业困难(住房紧张、交通拥挤、治安混乱等) 卫生脏乱(环境污染严重)
28、(8分)(1) 山地 丘陵
(2) 南 青藏 秦岭 大
(3) D
(4)旅游 (采矿、农业多种经营)
29、(9分)(1)A 草地 土地荒漠化
(2)C 千沟万壑
(3)B 南水北调
(4)D 造成水土流失,泥沙含量增大,加剧河流中下游洪水威胁
30、(8分)(1)武汉 哈尔滨 高温多雨
(2)雨水是主要的补给,此时为雨季 长江
(3)松花江 11 3
(4)水能、航运、旅游、养殖等
31、(8分)(1) 平原 秦岭 淮河 水稻
(2)旱地 一年一熟 甜菜 (3)黄河
;
天津智慧上进地理卷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智慧上进试卷官网2019初三、天津智慧上进地理卷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