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第六单元周测卷(初一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答案)

本篇文章给同学们谈谈初一语文第六单元周测卷,以及初一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答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本文目录一览:

BFB语文七年级上周周清测试卷(六) 跪求

周清测的试卷是没答案的 我去买过了 结果只有试卷 没答案 我问了下售货员 他说没的

BFB语文七年级下册周周清测试卷(六)

一:基础积累和运用(26分)

1、写出语段中的拼音和汉字,并订正文中的错别字。(6分)

bīn( )河公园座落在县城东南角,公园内花木丛生,绿草如茵( )。一条人工河穿园而过,河水碧澄( ),宛如公园深suì( )的眼眸。晨曦初上或夕阳西下时,伫立在园中的高桥之上,极目远眺,或徜徉于花草树木之间,与自然风光溶为一体的感觉就油然而生。

bīn ( )河 绿草如茵( ) 碧澄() 深suì()

改为 :改为:

2、默写(10分)

① ,成为最知心的人。

②在这四年里,我历尽艰苦, ,我咬紧了牙。

③曲径通幽处,。

④《登岳阳楼》中,既写出洞庭湖广阔浩淼,又喻指国家命运飘摇的诗句是:

,。

⑤ ,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⑥一儿曰:“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两小儿辩日》)

⑦横眉冷对千夫指, 。(《自嘲》—鲁迅)

⑧ ,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王勃)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3分)

A、进了森林博物馆,人就更多了,接踵摩肩,人头攒动。

B、有什么人不会做什么事,他会说:“我爸爸会。”在他心目中,爸爸是无所不为的。

C、截至今日,全国已有60人确诊感染N7H9,其中13人死亡,这个消息真是骇人听闻。

D、这节课总是有人在下面大声喧哗,几次打断老师讲课,怒形于色的老师终于忍不住批评了他们。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凡尔赛宫的今日已是举世闻名的游览胜地,各国游人络绎不绝。

B、黄鹤楼不仅是全国著名旅游的景区,也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旅游的最好去处。

C、右边一块浮雕,表现的是全国各阶层人民举着红旗、鲜花、水果,慰劳解放军,欢迎解放军。

D、童年的生活和感受是深藏在人们心中的无尽宝藏,也是生命长河不竭的源泉。

5、口语交际(4分)

2014年,第二届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南京举行,全国上下,普天同庆。如果你是“南京青奥会”的志愿者,发现有人随手扔纸屑、果皮,你如何劝阻?请针对两类人,各写一句话来劝阻。

①对随手扔果皮的小学生,你会说:。(2分)

②对随手扔垃圾的小学生的父亲,你会说: 。(2分)

[img]

语文七年级上册周测月考卷6第五单元综合测试题答案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我希望你正确对待学习,你这样的学习只是单纯地应付,学习应该是快乐的。我们应该快乐地徜徉于知识的海洋,去用心体会学习的乐趣。

希望你不要再提这样的问题。

初1语文周测卷

七下第二单元语文测试卷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9分)

1、阅读下列文段,按要求答题。

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平静。我是土地的族系,我不能离开她。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印下我无数的脚印。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颗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gāo头上留着我的手印。我吃过我自己种的白菜。故乡的土壤是香的。在春天,东风吹起的时候,土壤的香气在田野里飘扬。河流浅浅地流过,柳条像一阵烟雨似的窜出来,空气里都有一种欢喜的声音。原野到处有一种鸣叫,天空清亮透明,劳动的声音从这头响到那头。秋天,银线似的蛛丝在牛角上挂着,粮车拉粮回来,麻雀吃厌了,这里那里到处飞。稻禾的香气是强烈的,辗着新谷的场院辘辘地响着,多么美丽,多么丰绕……没有人能够忘记她。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夜夜我听见马蹄奔驰的声音,草原的儿子在黎明的天边呼唤。这时我起来,找寻天空中北方的大熊,在它金色的光芒之下,乃是我的家乡。我向那边注视着,注视着,直到天边破晓。 A , B , C , D 。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huì和耻辱。

(1)将上面加线词中书写有误的字改正过来,根据拼音写汉字,并将其依次写在下面。(2分)

我会写:

(2)、请从下列选项中给文中A、B、C、D处选合适的短语。(2分)

选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 因为我答应过她 我永不能忘记 我要回到她的身边

A、 B、

C、 D、

(3)、根据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的写法,是模仿作者的笔调,请接着作者的内容,对故乡的“夏天”“冬天”进行描写。(2分)

我会写:

2、请从下面两句中自选一句进行品析。(2分)

A、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B、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

我会品 句:

3、我会填。(4分)

(1)、 为有源头活水来。

(2)、辛弃疾的《西江月》中与“古藤老树昏鸦,下桥流水人家”写法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

(3)、古诗中有许多富有哲理的诗句,请写出含有这里的千古名句,任写两句。

A、 , 。

B、 , 。

4、汉语含义丰富,有许多有趣的语言现象,你从下列的短语中分别会联想到什么幽默的四字成语。(2分)

(1)牙医牙痛( ) (2)十五个人吃饭( )

(3)七除以二( ) (4)拔 河( )

5、阅读下面的图表,完成后面的题目。(3 分)

某校图书馆学生阅览室共有10 万册图书,在最近的一次图书状况调查中,调查人员发现:

图书状况 完好无损 损坏较轻 损坏较重 损坏严重

图书数目(册) 20000 25000 40000 15000

请根据图表所反映的情况,写出两条结论:

6、 把下列句子填在后面的横线上,组成前后衔接的一段话。(只填句子的序号)(2分)

①它们好像在外面等候了多时。

②在这里看星星,星星在你眼前亮起,一直亮到脑后。

③满天的星星肃然排列,迎面注视着你。

午夜走出帐篷,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 、 你仿佛把头伸进一座古钟里面,内里嵌满活生生的星星。我顿时明白了《敕勒歌》中为什么有“天似穹庐”的句子。

二、阅读理解与欣赏(41分)

(一)欣赏下面两首小诗,完成7——9题。(5分)

(一) (二)

墙角的花! 空中的鸟!

你孤芳自赏时, 何必和茏里的同伴争噪呢?

天地便小了。 你自有你的天地。

7、这两首小诗的作者是 。(1分)

8、选择其中一首,作简要评析。(2分)

评析:

9、选择其中一首,进行仿写。(2分)

仿写:

(二)、阅读《木兰诗》选文,回答10——14题.(10分)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0、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2分)

(1)、西市买鞍鞯( ) (2)、南市买辔头( )

(3)、暮宿黑山头( ) (4)、万里赴戎机( )

11、解释下俩诗句的意思。(2分)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我的翻译: 。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我的翻译: 。

12、原文加线的诗句是: , ,这一诗句写出了:

。(2分)

13、原文的一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有何作用?(2分)

我的分析: 。

14、木兰我国古代女英雄的形象,请列举我国历史上另外的两个著女英雄并作简介(2分)

(三)、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15--21题。(15分)

高 等 教 育

①强高考落榜后就随本家哥去沿海的一个港口城市打工。

②那城市很美,强的眼睛就不够用了。本家哥说,不赖吧?强说,不赖。本家哥说,不赖是不赖,可总归不是自个儿的家,人家瞧不起咱。强说,自个儿瞧得起自个儿就行。

③强和本家哥在码头的一个仓库给人家缝补篷布。强很能于,做活儿精细,看到丢弃的线头碎布也拾起来,留作备用。

④那夜暴风雨骤起,强从床上爬起来,冲到雨帘中。本家哥劝不住他,骂他是个憨蛋。

⑤在露天仓垛里,强察看了一垛又一垛,加固被掀动的篷布。待老板驾车过来,他已经成了个水人儿。老板见所储物资丝毫无损,当场要给他加薪,他就说不啦,我只是看看我修补的篷布牢不牢。

⑥老板因此很欣赏他,就想把另一个公司交给他,让他当经理。强说,我不行,让文化高的人干吧。老板说我看你行——比文化高的是人身上的那种东西!

⑦强就当了经理。

⑧公司刚开张,需要招聘几个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年轻人当业务员,就在报纸上做了广告。本家哥闻讯跑来,说给我弄个美差干干。强说,你不行。本家哥说,看大门也不行吗?强说,不行,你不会把这里当成自个儿的家。本家哥脸涨得紫红,骂道,你真没良心。强说,把自个儿的事儿干好才算有良心。

⑨公司进了几个有文凭的年轻人,业务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过了些日子,那几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知道了他的底细,心里就起毛说,就凭我们的学历,怎能窝在他手下?强知道了并不恼,说,我们既然在一块儿共事,就把事情办好吧。我这个经理的帽儿谁都可以戴,可有价值的并不在这顶帽子上……

⑩那几个大学生面面相觑,就不吭声了。

一外商听说这个公司很有发展前途,想洽谈一项合作项目。强的助手说,这可是条大鱼呀,咱得好好接待。强说,对头。

外商来了,是位外籍华人,还带着翻译、秘书一行。

强用英语问,先生,会汉语吗?

那外商一愣,说,会的。强就说,我们用母语谈好吗?

外商就道了一声“OK”。谈完了,强说,我们共进晚餐怎么样?外商迟疑地点了点头。

晚餐很简单,但很有特色。最后只剩下两个小笼包子。强对服务小姐说,请把这两个包子装进食品袋里,我带走。虽说这话很自然,他的助手却紧张起来,不住地看那个外商。那外商站起来,抓住强的手紧紧握着,说,OK,明天我们就签合同!

席间,外商轻轻地问强,你受过什么教育?为什么能做得这么好?

强说,我家很穷,父母不识字。可他们对我的教育是从一粒米、一根线开始的。后来我父亲去世,母亲辛辛苦苦地供我上学。她说俺不指望你高人一等,……

在一旁的外商眼里渗出亮亮的液体。他端起一杯酒,说,我提议敬她老人家一杯……你受过人生最好的教育!

(选自《首届中国小小说金麻雀奖获奖作品集》 作者:司玉笙 个别字句有改动)

15、选文第②和第⑧段中的人物对话分别表现了强的什么性格特点?(2分)

我的理解:

16、选文第⑥段中加点词语“那种东西”指的是什么?(2分)

我认为:

17、是什么原因让外商作出了与强签定合同的决定?(2分)

我的看法:

18、根据上下文展开想象,补写第 段省略的内容。(2分)(15字以内)

我会写:

19、选文第⑨段中的“高等教育”与文题“高等教育”有什么区别?(2分)

我的意见:

20、小说在本家哥身上着墨不多,因此有人认为他无足轻重可有可无,但也有人认为这个人物必不可少。你赞同哪一种观点?理由是什么?(3分)

我的观点:

我的理由:

21、联系实际谈谈强的经历带给你的有益启示。(2分)

(三)、阅读《五把钥匙的秘密》,回答22—25题。(11分)

2001年5月,内华达州的麦迪逊中学在入学考试时出了这么一个题目:比尔•盖茨的办公桌上有五只带锁的抽屉,分别贴着财富、兴趣、幸福、荣誉、成功五个标签,盖茨总是只带一把钥匙,而把其它四把锁在抽屉里,请问盖茨带的是哪一把钥题?其它四把锁在哪一只或哪几只抽屉里?

一位刚移民美国的大陆学生,恰巧赶上这场考试,看到这个题目后,一下慌了手脚,因为他不知道它到底是一道语文题还是一道数学题,他交了白卷。考试结束,他去问他的担保人——该校的一名理事。理事告诉他,那是一道智能测试题,内容不在书本上,也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都可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地回答,但是老师有权根据他的观点给一个分数。

这位大陆学生在这道9分题上得了5分。老师认为,他没答一个字,至少说明他是诚实的,凭这一点应该给一半以上的分数。让他不能理解的是,他的同桌回答了这个题目,却仅得了1分。同桌的答案是,盖茨带的是财富抽屉上的钥匙,其它的钥匙都锁在这只抽屉里。

后来,这道题通过E—mail被发回国内。这位学生在邮件中对同学说:现在我已经知道盖茨带的是哪一把钥匙,凡是回答这把钥匙的,都得到了这位大富豪的肯定和赞赏,你们是否愿意测试一下?说不定从中还会得到一些启发。

同学们到底给出了多少种答案,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据说有一位聪明的同学登上了美国麦迪逊中学的网页,他在该网页上发现了比尔•盖茨给该校的回函。函件上写着这么一句话:在你最感兴趣的事物上,隐藏着你人生的秘密。

22、“这位大陆学生”的答卷告诉我们一个为人的基本准则,就是 (1分)

23、“这位大陆学生”的答卷又告诉我们一个教育现象,就是

(2分)

24、“他的同桌”的遭遇也告诉我们,就是 (2分)

25、比尔.盖茨最感兴趣的东西是: ,你最感兴趣的东西是: ___

。(2分)

26、结合全文分析“人生的秘密”是什么?(2分)

___

三、基础题

(一)、选择题(15分)

27.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气魄pò 污秽huì 澎湃bài 哽gěng住

B.哺pǔ育 惩chéng罚 懊ào悔 胡骑jì

C.屏障píng 可汗hán 滋zī长 炽zhì痛

D.燕yān山 泛fàn滥 镐gǎo头 逼狭xiá

28.下列词组短语有错误的一组是( )

A.狂澜 哽住 亦复如是 木兰当户织

B.崎岖 阻抑 亘古 出郭相扶将

C 炽痛 哺育 但辞爷娘去 关山度若飞

D.澎湃 山巅 怪诞 愿为市鞍马

29.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祖国的安定团结更加激发了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的爱国主热情。

B.我家花台上放着白玉兰、玫瑰两盆花卉。

C.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D.他那崇高的品德,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30.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解放前,爷爷当长工,吃的是粗茶淡饭,睡的是狗窝猪棚。

B.入夜,亮化扩建后的人民路华灯齐放,流光溢彩。

C.为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老师精心设计教案,真可谓煞费苦心。

D.我们对别人成功经验固然需要学习,但不可生搬硬套。

31.为了使语言连贯,下面横线处应填入的最恰当的语句是( )

能发问、勤发问的人, ,眼光自然会日益敏锐。

A.头脑自然会日益丰富

B.头脑会自然日益丰富

C.自然会头脑日益丰富

D.自然头脑会日益丰富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2分)

32.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 ,

,对镜贴花黄。

33,旦辞黄河去, , ,

参考答案

1、(1)镐 碾 饶 秽 (2)A我永不能忘记 B 因为我答应过她 C我要回到她的身边 D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 (3)略

2、A 亡了国当了奴隶,如果牢记祖国语言就永远不会忘记自己的祖国,就会随时激发爱国心和对敌人斗争的意志,永远不会忘记为恢复国土争取自由、解放而斗争,所以说这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的钥匙 B经历艰难险阻以后的趣味,是人类在经历挫折、艰难、险阻之后获得成功,必然会更加感到一份珍贵的快乐和幸福。

3、(1)问渠那得清如许? (2)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3)略

4、(1)不能自拔 (2)七嘴八舌 (3)不三不四 (4)东扯西拉

5、(1)该校80%的图书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现象。(2)学生不爱惜图书,社会公德意识淡薄。 6、③ ② ①

7、冰心 8、A.托物言志,借物抒怀; B.言简意丰,蕴含哲理; C.运用修辞手法,把抽象的道理说得形象生动。

9、(一)a.墙角的花!/你迎风摇摆时,/忧愁便抖落了。b.田里的谷穗,/你弯腰俯首时,/心里便踏实了。(二)a.空中的鸟!/何必羡慕飘浮的云呢?/你自有你的灵性。b.地上的蜗牛!/何必与壮硕的水牛比力气呢?/你自有你的能耐。

10、(1)jiān (2) pēi (3)sù (4)róng 11、略

1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表现了边塞战争生活的艰苦。

13、①排比,突出了木兰出征前的紧张气氛和井然有序的准备。②反复,极言时间短,战事紧迫,表现了木兰对亲人的思念。

14、例:梁红玉击鼓退金兵,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红娘子,顾大嫂、孙二娘,扈三娘等。

15、自信、不徇私情(坚持原则或不讲情面也可)

16、.敬业(或尽职尽责1分)、说真话、不贪婪的品格(“说真话”和“不贪婪”答出一点即可得1分)。

17、强爱国和节俭的品格让外商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18、围绕“做好自己的事儿”或“好好做人”回答均可。

19、第⑨段的“高等教育”是读过大学的意思;文题“高等教育”是做人的教育(答“人生最好的教育”不得分)

20、(1)赞同本家哥在小说中“无足轻重可有可无”不得分(因为本家哥在小说中是起烘托作用)(2)赞同本家哥“必不可少”1分,用本家哥烘托(反衬或衬托)强的形象2分。(只答烘托或反衬或衬托扣1分)

21、答出与强的成功相关的一点启示1分,比如:(1)会做人比什么都重要。(2)不管处于什么环境都要充满自信。(3)不要忽视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4)父母对子女的教育非常重要。…… 联系实际1分。

22、 人应该城实

23、一种呆板、僵化的教育模式,这种模式只培养听话、守规矩的学生,不注意发展的动手能力。

24、 财富永远不能放在做人的首位

25、 电脑 只要不是违法乱纪之类的兴趣均应算正确。

26、 人生的秘密是兴趣,有了兴趣,就有可能拥有其他四种。

27——31 DCBAA

32——33略

初一下册第六单元语文测试题附答案解析

一、基础知识(40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6分)

公正不阿( )罕见( )熟稔( )

卷帙浩繁( ) 堕落( )自诩( )

2、下边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找出来并订正。(4分)

A洗耳恭听 下车伊始 炉火纯青 离精叛道

B叹为观止 血气方刚 片言只语 无卸可击

C趁热打铁 交头结耳 哄堂大笑 不知所措

D桂冠加冕 群英汇萃 闭门造车 乘风破浪

错别字

改正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4分)

A对祖国,每个人都有十分深刻的感情。

B山西省的煤炭蕴藏量是我国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C这场精彩的球赛赢得了广大观众的赞赏。

D我们对开发水源节约用水的工作十分注意得不够。

4. 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是( )(4分)

A.世间还能有比这更让人伤心的事情吗?(设问)

B.如果生命是火,尊严就是燃烧。(比喻)

C.尊严是流动,尊严是飞翔。(排比)

D.他的样子很高兴。(比喻)

5.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是( )(4分)

疑,常常是获得真知的先导,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科学家李四光有句名言“不怀疑不能见真理。”这句话颇为深刻。一般说来___________而问题的解决,便是获得真知灼见的开始。数学家华罗庚之所以能在数学领域里获得一个又一个的成果,正是由于他对书本上现成的公式、定理和结论,能够大胆怀疑、科学释疑。他攀登科学高峰的第一步也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A. 大胆怀疑科学释疑往往是连在一起的,问题是在深入研究中提出的,又必然在怀疑中解决。

B. 问题是在怀疑中提出的,又必然会在深入研究中解决,大胆怀疑与科学释疑往往是连在一起的。

C. 问题是在深入研究中提出的,又必然会在怀疑中解决,大胆怀疑与科学释疑往往是连在一起的。

D. 大胆怀疑与科学释疑往往是连在一起的,问题是在怀疑中提出的,又必然会在深入研究中解决。

6.在句子上改正两处使用不正确的标点符号。(4分)

影片“泰坦尼克号”在芝加哥首映时,一位幸存者激动地说:“我对沉船惨景记忆犹新,在救生船下高高举起求救的千百双手至今历历在目”。

7. 读文答题。(4分)

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坚信这—点。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①文中的“这一点”指的是 ②文中的“这些”指的是

③末句中的“—定”能不能改成“也许”“可能”?为什么?

8.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名著浩如烟海。为了便于记忆,有人编了一首二十八字口诀:东西三水桃花红,官场儒林爱金瓶,三言二拍赞古今,聊斋史书西厢镜。

请你说出这二十八字诀包括哪些古典文学名著,至少说出其中的十部。(10分)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15分)

我 (幸运 荣幸)地同居里夫人有二十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越来越感到 (钦佩 敬佩)。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 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的极端的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由于社会的严酷和不平等,她的心情总是抑郁的。这就使得她具有那样严肃的外貌,很容易使那些不接近她的人发生误解——这是一种无法用任何艺术气质来解脱的少见的严肃性。□□她认识到某一条道路是正确的,她□□毫不妥协地并且极端顽强地坚持走下去。

9,在括号内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在文段的横线上。(2分)

10.“她的极端的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对这句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居里夫人永远不会自满,但她的谦虚有点过了头。

B.居里夫人的谦虚达到了极限,自满也达到了极限。

c.居里夫人谦虚到了极点,她永远不去考虑自满这个问题。

D.居里夫人非常谦虚,在她身上感觉不到哪怕一点点的自满。

11.请联系上下文揣摩“公仆”的含义,你觉得用这个词来形容居里夫人合适吗?为什么? (3分)

答:

12.为什么居里夫人的外貌总是严肃的,请在文中找出一句话来解释这一点。(3分)

答:

13.请为文中的方框处选择恰当的关联词(2分)( )

A. 只有 才 B.一旦 就 C.因为 所以 D.既然 就

14.“毫不妥协地并且极端顽强地坚持走下去”,这句话体现了居里夫人的什么精神,这种精神对她的成就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3分)

答:

(二)(15分)

说到读书,至少就有两种:一是职业的读书,一是嗜好的读书。所谓职业的读书,譬如学生因为升学,不翻翻书,就有些危险的。一说起读书,就觉得是高尚的事情,其实这样的读书,和木匠的磨斧头,裁缝的理针线并没有什么分别。凡嗜好读书的,大可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应做的功课已完而有余暇,大可以看看各样的书,即使和本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

我看现在的青年,为兴味的读书是有的。印度人有一个很普通的比喻。他们说:一个老翁和一个孩子用—匹驴子驮着货物去出卖,货卖去了,孩子骑驴回来,老翁跟着走。但路人责备了,说是不晓事。他们便换一个地位,而旁人又说老人忍心;老人忙将孩子抱到鞍鞯上,后来见的人却说他们残酷;于是都下来,可又有人笑话他们空着现成的驴子却不骑。于是老人对小孩叹息道,我们只剩下一个办法了,是我们俩人抬着驴子走。无论读,无论做,倘若博征旁访,结果是往往会弄到抬驴子走的。我并非要大家不看书评,不过说看过之后,要看看本书,自己思索,自己做主。倘只看书,便成书橱。

听说英国的萧伯纳有过这样的话:世间最不行的是读书者。因为他们只能看别人的思想艺术,不用自己思索。这也就是叔本华之所谓脑子里给别人跑马。较好的是思索者,更好的是观察者,因为能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

(《鲁迅全集》第三卷 《读书杂谈》,有改动)

15.鲁迅先生怎样教导青年读书?选出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 ) (3分)

A.提倡职业读书。

B.课内课外的书都要读。

C.读书要自己思索,自己做主。

D.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

16.第①段中“这样的读书”指的是( ) (3分)

A.嗜好的读书 B.职业的读书

C.为兴味的读书 D.职业的和嗜好的读书

17.第②段“抬驴子”的故事所运用的论证方法,属于( ) (3分)

A.用典型事例来论证论点。

B.用已公认的道理、原则来证明论点。

C. 通过打比方来论证论点。

D. 将两种相反的事物进行比较。

18.理解第③段“世间最不行的是读书者”一句的含义,指明回答不确切的一项( ) (3分)

A.只是看书,变成书橱。

B.不会自己思索,自己做主。

C.不会读世间这一部活书。

D.世间所有读书者无一例外。

19.分析第③段运用萧伯纳和叔本华的话在表述中的作用,确切的一项是( ) (3分)

A.作为作者的观点

B.作为文章的论点

c.作为理论论据

D.作为事实论据

(三)(10分)

人生如沙漏, 。你取得了沙漏上面的`成功,你就应该想到下面还有空白需要你填充;你遭到失败,你更应该想到付出自己更大的力量让它漏下去。这样一来,上面的空白不就被成功所代替了吗?聚沙成塔,□□□□,滴水穿石,积少成多,不要小看了细小的沙漏,实际上它就是我们人生的 suō yǐng ( )我们每个人都是沙漏,每天都会遇到各种不同的情况,如果我们不是一件一件地处理,让一粒一粒的沙子通过的话,就可能遇到更多的zhàng ài ( )或伤害。

20.在文中的括号内填写汉字。(2分)

suō yǐng ( ) zhàng ài ( )

21.在文中“□”内填写恰当的成语。(2分)

22.文中“ ”上应填的语句为 ( ) (2分)

A.要注意积累。 B.要注意运用。

C.要学会换位思考。D.要学会筛选排除。

23.模仿文中画“ ”的句子,要求以“你获得了沙漏上面的欢乐”开头,仿写两个句子,话题相同,修辞和句式也相同(2分)

24.读了本文,你受到那些启示? (2分)

   三、作文(40分)

万物靠泥土孕育,人类在泥土上繁衍。泥土是我们的立足之本,泥土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无论是乡村、城市、农田、矿山,还是山脉、河流、森林、草原……无不与泥土息息相关。泥土平凡而朴实,博大而厚重,默默奉献而不期回报,功高盖世而绝不张扬……然而这弥足珍贵的泥土,常常被我们忽视、冷落。面对泥土,你有怎样的联想与思索呢?请你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可以叙述事情,发表议论,说明事物,抒发感情。

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除诗歌外),自拟题目(标题中必须有“泥土”二宇,如:“泥土的故事”“想起那个泥土的球场”“家乡的泥土”“小议泥土的精神”“泥土的启示”“珍视泥土”“泥土在呻吟”“泥土的芬芳”等)。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③ 600字左右。

第六单元测试

1、【解析】利用工具书,准确填写。【答案】略

2、【答案】

错别字 精 卸 结 汇

改正 经 懈 接 荟

3、【解析】A定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深刻”改为“深厚”)B主谓搭配不当(把“煤炭蕴藏量”调到“我国”后面,去掉前面的“的”字)D状语修饰不恰当(把“十分”与“注意得”位置调换一下)【答案】C

4、【解析】A反问C、 D没有使用修辞

【答案】B

5、【解析】内容、结构、逻辑三方面都要考虑。

【答案】D

6、【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纠错能力。解此题须熟悉引号与书名号的区别,以及引号与句末点号的位置关系。《泰坦尼克号》是影片的名字,因此应改引号为书名号。文段完整的引用幸存者的话,句末句号应放在引号里边。

7、【解析】仔细阅读方能理解

【答案】①指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②指第二句内容③不能改,因为“—定”表示肯定,语气坚决,而“也许”“可能”表揣度,语气委婉。

8、【解析】考查课外文学知识掌握情况

【答案】依次为:《东周列国志》、《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桃花扇》、《红楼梦》、《官场现形记》、《儒林外史》、《金瓶梅》、《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今古奇观》、《聊斋志异》、《史记》、《西厢记》、《镜花缘》。

9、【解析】细读全文,领会意思。

【答案】幸运 钦佩

10【解析】细读全文,领会意思。【答案】D

11【解析】细读全文,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

【答案】公仆:为公众服务的人。用这个词非常恰当,因为居里夫人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社会,献给了人民,她是社会的真正的公仆。

12【解析】仔细阅读、理解全文后进行概括。

【答案】由于社会的严酷和不平等,她的心情总是抑郁的。

13【解析】考查关联词语的使用。

【答案】B

14【解析】仔细读全文,理解后概括。

【答案】体现了居里夫人顽强,不向任何困难低头、让步的精神。这种精神对一位科学家来说尤为重要,因为科学家所遇到的各种困难不是常人能够想像的,如果没有这种精神就根本不能坚持下去,也不可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15【解析】仔细读⑤段,答案就在其中。

【答案】A

16【解析】抓住关键词“迷醉”。【答案】B

17【解析】从敬业精神、性格、品德等方面概括。【答案】C

18【解析】从对一个核心词的理解,考查词语的积累与运用。【答案】D

19【解析】仔细阅读内容,在理解基础上在原文中找。【答案】 B

20【解析】注意书写规范【答案】缩影 障碍。

21【解析】考查成语的积累【答案】集腋成裘

22【解析】注意语句的前后连贯【答案】C

23【解析】围绕相同的话题,修辞和句式也相同

【答案】你获得了沙漏上面的欢乐,就应该想到下面还有痛苦需要你战胜;你遭到挫折,你更应该想到花费自己更大的精力让它掉下来。

24【解析】可从人生的意义、成败与悲欢的辨证关系诸方面谈,不必面面俱到,把其中一点谈深刻即可。【答案】略

三、作文

【解析】多角度构思立意

“泥土”本身

角度一 通过“泥土”的自述,运用拟人的手法,从正面或反面来说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如: ①《泥土的自述》(说明文) ②《泥土在呻吟》(说明文) ③《泥土的芬芳》(说明文)

与“泥土”有关的人、事、物

角度二 通过记叙那些为防止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现象而进行植树造林的人和事,歌颂那些为保护生态环境而造福于子孙的人。如: ①《泥土的故事》(记叙文) ②《泥土父亲》(记叙文)

角度三 通过改革开放前后的对比,来反映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的巨大变化。

①《王大妈家的那间泥土小屋》(记叙文)

②《想起家乡的那条泥土的小路》(记叙文)

角度四 通过写与泥土有关的事,来歌颂人间的真、善、美。

《想起那个泥土的球场》(记叙文)

“泥土”的精神

角度五 由“泥土”的“默默奉献而不期回报,功高盖世而绝不张扬”的品质联想到具有泥土一样精神的人。

《泥土赞》(散文)

角度六 由“泥土”的精神生发开来,在当今时代,我们仍然要提倡象泥土那样默默无闻的无私奉献的精神。

帮我出一张考试卷初一第六单元 包含加点字注音10分 加点解释20分 翻译句子30分 填空(重要句子简答课文心

初一语文上学期第六单元测试卷

姓名: 班级: 分数:

一、给加点字注音(每空1分,共10分)

乡人皆恶我鸣( ) 撒盐空中差可拟( ) 复裈( )

溯流而上( ) 可汗大点兵( )( ) 朔气( )

阿姊( ) 倾圮( ) 贫者语于富者( )

二、根据拼音写汉字(每空1分,共10分)

guǎ ( )人反取病焉 jú( )生淮南 圣人非所与xī( )也

吏二缚一人yì( )王 东xǐ( ) 朔气传金tuò( )

子何shì( )而往 zhào( )数小舟 日初出cāng cāng( )凉凉

shú ( )为汝多知乎

三、一词多义(20分,每空1分)

一儿以日初出远 ( ) 其一贫,其一富( )

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 ( ) 其

吾欲辱之,何以也 ( ) 为其来也 ( )

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 )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 ) 鸠曰:“子将安之?”

孰为汝多知乎 ( ) ( )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 )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为 王曰:“何为者也?” ( ) 之 ( )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 )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众服为确论 ( ) ( )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 ) 今方来,吾欲辱之

火在熨斗中而柄热 ( ) ( )

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 )

四、解释下列加点字词(40个)

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去: 2、孰为汝多知乎 孰:

3、出郭相扶将 郭: 4、赏赐百千强 强:

5、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究: 物理:

6、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 越: 明年:

7、子何恃而往 恃: 8、贫者语于富者曰 语:

9、母甚异之,知为国器 异: 国器:

10、看道旁李树多子折枝 折枝: 11、未若柳絮因风起 因:

12、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徒: 其实:

13、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得无:

14、及其日中如探汤 汤: 15、王曰:“何坐?”曰:“坐盗。” 坐:

16、诸儿竞走取之 竞: 走:

17、齐之习辞者也 习: 18、子将安之 安:

19、吏二缚一人诣王 诣:

20、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俄而: 欣然:

21、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已: 遂:

22朔气传金柝 朔: 23、可据理臆断欤 臆断:

五、找出通假字并解释.(共7分,每字1分)

1、熟为汝多知乎? 通 , ; 通 ,

2、缚者曷为者也? 通 ,______________ 3、圣人非所与熙也 通 ,

4、沿河求之,不亦傎乎? 通 ,

5、对镜帖花黄 通 6、出门看火伴 通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共13分,每空1分)

1、婴闻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兄子胡儿曰:“ 。”兄女曰:“ 。”

3、《木兰诗》用比喻讴歌木兰谨慎、机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 ?

七、翻译句子(共20分,每空2分)

1、日出初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鸠曰:“子将安之?” 3、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母甚异之,知为国器。 7、子何恃而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课文阅读(10分)

王育少孤贫,为人佣,牧羊豕,近学堂。育常有暇拾薪,以雇书生抄书。后截蒲以学书,日夜不止。亡失羊豕,其主笞之。育将鬻己以尝,于是郭子敬闻而嘉之,代育还羊豕,给其衣食,令育与其子同学。育遂博通经史,仕伪汉,官至太傅。(选自《太平御览·学部》)

1、用“/”给下面句子断句(只断一处)。(1分)

令育与其子同学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育常有暇拾薪 (2)以雇书生抄书

(3)后截蒲以学书 (4)令育与其子同学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1)育常有暇拾薪

2)亡失羊豕,其主笞之

4、王育年少,父亲就死了,很穷苦。他是如何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成为一位博通经史的学者的?(3分)

关于初一语文第六单元周测卷和初一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答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