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同学们谈谈衡水周测卷语文7,以及衡水周测卷语文2021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本文目录一览:
- 1、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3)
- 2、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检测卷带答案
- 3、有周测卷的是什么教辅
- 4、七年级语文上期中期质量检测试卷
- 5、2022衡水金卷先享题语文长什么样
- 6、2017衡水中学英语周测卷卷2卷子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3)
②换位思考体验他人烦恼:我们总是烦恼爸爸的严厉、妈妈的唠叨,但是我们应当知道,爸妈也有他们的烦恼。请你站在爸妈的角度思考,他们可能有什么烦恼?(2分,要求用第一人称,用爸爸或妈妈的口吻来表述,最少说出2点烦恼)
③消除烦恼大家共同行动:肖菁在班委会改选中意外当选为文艺委员,而她的前任胡萍落选后,对肖菁心怀成见。一次,肖菁组织节目参加元旦文艺演出,那是一个非常重要而且班级竞争激烈的比赛,但是班上舞蹈基础最好的胡萍不但故意不参加节目的排练,还唆使同学不参加。为此,肖菁伤心落泪。请你设身处地想想肖菁的苦恼,说几句话劝说她,帮助她想想办法,化解苦恼。(3分)
二、阅读与鉴赏(36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一)伤仲永(13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7.解释加点的字。(4分)
(1)未尝识书具( ) (2)指物作诗立就( )
(3)不能称前时之闻( ) (4)稍稍宾客其父( )
8.下列句子的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B.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C.父/利其然也 D.余闻之也/久
9.翻译下列句子。(2分)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10.回答问题。
(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3分)
(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2分)
(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11分)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x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1.本段文字表达的重点是( )(2分)
A.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
B.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C.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D. 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2.文段从听觉、味觉、视觉等多个角度写景使百草园有声有色有趣,请分别从文中找出相应例句来说明这种多角度描写的方法。(3分)
13.文中写了四件在泥墙根一带的生活趣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4分)
14.仿照下面格式,用加点的词语来写一段话。(4分)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三)(12分)
因公因私,我已好几年没回故乡了。忙忙乱乱地行走在城市的街头巷尾,几乎忘记了独自生活在故乡老屋里的老父。
前不久,家乡的表哥写信告诉我,父亲蹲在村口路边守望的身躯像一块坚硬的石头……看到这里,我的泪水马上滚落出来,连忙推去所有事务,追风赶月,一刻不敢停留地往家赶。
在村口的路边,父亲终于看到他风尘仆仆的儿子出现在回家的.路上,他站起来,搓着那双大手嘿嘿笑着。吃过简简单单的晚饭,唠过一阵子平平常常的家长里短,窗外夜风起处,虫鸣渐深,我打了个呵欠说:“爸,咱睡吧。”父亲的眼中露出难色,他说:“嘿,睡吧。”随后又站起身往外走。“爸爸打鼾,怕吵你睡觉,我找人搭铺去。”我拦住他笑说:“爸,我是你的崽,像你,也打鼾,你不是不知道。两只喇叭一块儿吹,热闹。”
父亲不好意思地笑了一声,开始脱鞋宽衣。于是,我跳上了那张自己睡了十几年的
破旧、宽大而又温暖的床。跟以前一样,父亲睡那头,我睡这头,彼此枕着一双臭脚。
月亮在窗外移,树梢乱动,筛下一床碎银,但听不到那熟悉的鼾声。
父亲在那头说:“不早了,睡吧。”
我在这头应道:“睡吧。”
月亮从窗口消失。鸡啼在村庄远远近近的地方响起。床头仍寂静一片。记得以前与
父亲同寝,在田头地尾劳累了一天的父亲头一沾枕头就睡去,鼾声惊天动地,吵得我无法入睡,就常用脚把他踹醒,任他熬着等我睡去他再睡。想到这里我的心好痛,就装着打鼾,打得既重又急,仿佛睡得极香极沉。
父亲在那头轻轻地侧了侧身,并欣慰地舒了一口气。随后,我发现父亲轻轻地起来,
轻轻地给我掖被角,最后,父亲竟用手轻轻地摸我的脸。当那粗糙而又温情的手在我脸上划过时,我的鼻子一酸,泪水便滚出了眼眶,父亲的手一抖,替我抹去泪水,叹了一声说:“鸡都叫了。睡吧。”
我哽咽着说:“睡吧。”
15.文章第二节写父亲蹲在村口路旁守望时,身躯“像一块坚硬的石头……”,这个比喻生动地刻画出父亲守望神态的 而 ,还写出了父亲守望时间的 。(每个横线上填写一个2字的词语,共3分)
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检测卷带答案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2分)
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 炫 耀xuàn 蛰 伏zhé 璀 璨cuǐ 繁 衍 yan
B.上 颚 è 纤 维xiān 锹 甲qiāo 鞘 翅qiào
C. 栖 息xī 圆 锥 zhuī 抑 郁 yù 濒 危bīn
D. 矫 健jiǎo 乖 巧guāi 露 面lù 分 娩 wǎn
2.对句子中加粗的副词的作用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身子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老是”、“一直”既说明松鼠尾巴翘的状态和高度,又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B.松鼠跑跳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跳。(“总是”、“有时”连用,强调了松鼠跑跳敏捷轻快的特点。)
C.松鼠通常一胎能生三四个。(“通常”突出松鼠产仔多的特点。)
D.它们从来不接近人的住宅,也不呆在小树丛里,只喜欢大的树林,住在高大的树上。(“从来不”、“也不”、“只”准确说明了小松鼠活动的范围,突出了它的驯良特点。)
3.没有使用比喻说明方法的一句是( )(3分)
A.有人说,松鼠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
B.雌虫则忙于产卵,它们用腹部末端像犁一样的产卵器挖土,然后爬进挖好的坑里。
C.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已列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
D.金龟子身上能自由伸缩的软软的腹部就是橡皮,又薄又硬的鞘翅后翼就是玻璃。
4.对下列各句的表达方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1)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
(2)然而,雌虫的触角末端却只有6条流苏,而且又窄又短。
(3)第二天早上,雄虫通常停在低矮的树枝上,成双成对,一动不动,对周围的事和物视而不见。
(4)大熊猫是我国国宝,已列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也是世界珍稀动物中的重点保护对象。
A.(1)描写 (2)议论 (3)记叙 (4)说明
B.(1)议论 (2)说明 (3)描写 (4)议论
C.(1)描写 (2)说明 (3)记叙 (4)说明
D.(1)议论 (2)议论 (3)描写 (4)议论
5.对下列各句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1)然而,雌虫的触角末端却只有6条流苏,而且又窄又短。
(2)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3)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
(4)刚生下来的仔熊猫却小得出奇,仅相当于母体重量的千分之一。
A.(1)举例子 (2)作比较 (3)拟人 (4)作比较
B.(1)列数字 (2)打比方 (3)拟人 (4)作比较
C.(1)举例子 (2)作比较 (3)举例子 (4)列数字
D.(1)列数字 (2)作比较 (3)拟人 (4)列数字
6.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鸭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A.首联,点明歌咏对象——孤雁,“声念群”表现了孤雁追赶同伴鸣叫不止的情形。
B.颔联与颈联以“谁怜”二字设问,表现诗人对故乡的无限思念与愁情。
C.尾联以野鸭反衬孤雁,表达了诗人的爱憎之情。
D 全诗咏物抒情,通过歌咏失群的孤雁,表现了乱世漂泊中失群人的痛苦心情。
7.阅读虞世南《蝉》,回答问题。
垂 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1)“居高声自远”中“居高”二字有两层含义:一是指____________,二是指____________(2分)
(2)这首托物寓意的咏蝉诗,通过刻画蝉的形象,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2分)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38分)
(一)(13分)
(1)1980年11月5日下午3时,德国柏林机场铺好了红地毯,挂起“热烈欢迎中国人民的友好使者”的大字标语,机场上挤满手捧鲜花的欢迎人群和记者们。
(2)来自中国的专机刚刚降落,人们____________(盼望、企盼、期望)已久的中国“贵宾”终于露面:黑眼圈,黑耳朵,一身乌云盖雪的皮袍!
(3)喔,来自中国的一对大熊猫,芳名“天天”和“宝宝”。
(4)大熊猫人见人爱。大熊猫喜欢嬉戏,憨态可掬,有时直立起来,状似舞蹈;有时背倚石头,坐在草地上悠然自得地啃着竹枝;有时团作一团,漫不经心地随地打滚;有时拖着笨拙的身体,摇摇晃晃地在草地上玩耍。大熊猫经过训练,还成了杂技明星,能够表演前滚翻、吃西瓜、吹喇叭、推小车、骑木马、滑滑梯和蹬皮球等精彩节目,常常博得观众的笑声与掌声。
(5)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____________(宝贵、珍贵、珍稀)动物,也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濒危动物。我国古籍中把大熊猫称为“貘”。两千多年前,汉朝初年的《尔雅》一书中,便有“貘体色黑驳,食竹”的记载。汉代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上林赋》中列举了当时咸阳上林苑饲养的近40种异兽,大熊猫名列首位,可见大熊猫在当时就已经被人们视为珍贵的`名兽了。
(6)大熊猫体态丰满,四肢粗壮,尾巴短秃,毛色奇特,头和身躯乳白色,而四肢和肩部黑色,头上有一对整齐的黑耳朵,还有两个黑眼眶,很像戴着一副八字形的黑眼镜。大熊猫长相俊俏,神态温驯,给人以优美、活泼的感受。
(7)随着我国同世界各国人民日益广泛的友好来往,大熊猫作为友好使者,频频出访,轰动了全世界。许多国家以能够获得中国政府所赠送的大熊猫为殊荣。大熊猫就像一颗璀璨的东方明珠,给这些国家的动物园增添了华夏异彩。1972年10月,中国政府赠送的大熊猫“兰兰”到达日本上野动物园,在头9个月里,每天前往参观的人数竟高达30万人,形成了“熊猫热”。1979年9月,“兰兰”在东京不幸病故时,3000万日本人向“兰兰”致哀。日本首相也发表讲话,痛悼“兰兰”离世。
8.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横线上。(2分)
9.文章怎样引出说明的对象——大熊猫?为什么这样写?(4分)
10.第(4)段使用大量的修辞手法介绍大熊猫的可爱,对其判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排比、拟人、夸张 B.比喻、拟人、对比
C.夸张、排比、比喻 D.排比、比喻、拟人
11.用简洁的话概括第(5)段的说明内容,并说说该段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的?(4分)
(二)(12分)
(1)我特别感兴趣的是,松树金龟子有音乐天赋,连雌虫也一样能唱歌。雄虫是不是靠唱歌来召唤、引诱异性呢?是不是雌虫也用歌声来呼应雄虫的歌声呢?在通常的情况下,双双快乐地生活在松树枝头,它们是有可能一唱一和,夫妻对唱的。可惜的是,我既没有听到它们在树上一唱一和,也没有听到它们在铁丝网里对唱。我无法作证。
(2)金龟子的发音部位在腹部末端。小虫的腹部一伸一缩,腹部的最后一节跟鞘翅的后翼相互摩擦,就产生了声音。在腹部和鞘翅的表面看不出有什么特殊的发声器官。就是拿放大镜仔细看也看不到用来发音的细条纹,两个面都是光溜溜的。那么声音是怎样发出来的呢?
(3)你把食指浸湿,按在玻璃板下来回摩擦,发出的声音跟金龟子叫的音差不多。如果用橡皮在玻璃上擦,那发出的音跟金龟子叫的音就一模一样了。如能掌握一定的节奏,那就跟金龟子的歌唱没有区别了。金龟子身上的能自由伸缩的软软的腹部就是橡皮,又薄又硬的鞘翅后翼就是玻璃。可见金龟子的发音原理非常简单。
(4)其他为数不多的鞘翅目昆虫也具有同样的特点。例如屎壳螂,也是靠腹部的伸缩来摩擦鞘翅后翼,发出声音的。
(5)虽然我们掌握了金龟子发音的原理,它为什么而歌唱却仍是个谜。是为了求偶而歌唱?这有可能。然而,____________我特别注意,在深夜里,____________从未听到过金龟子的歌声。就是近在咫尺的铁丝网里,我也听不到它的歌声。
(6)要金龟子唱也不难,只要抓在手里摸摸捏捏,它就会唱起来。一直唱到你不再去冒犯它。那声音听起来不像是唱歌,倒更像是抱怨声,对命运的抗议声。真是奇怪,在金龟子的世界里,歌声是用来表达痛苦的,而沉默则是欢乐的标志。
12.能概括选文内容的一项是( )(2分)
A.我特别感兴趣的是,松树金龟子有音乐天赋,连雌虫也一样能唱歌。
B.那么声音是怎样发出来的?
C.可见金龟子的发音原理非常简单。
D.在金龟子的世界里,歌声是用来表达痛苦的,而沉默则是欢乐的标志。
13.下面不属于设问句的一项是( )(2分)
A.是不是雌虫也用歌声来呼应雄虫的歌声呢?在通常情况下,双双快乐地生活在松树枝头,它们是有可能一唱一和、夫妻对唱的。
B.是为了求偶而歌唱?这有可能。
C.那么声音是怎样发出来的?
D.为什么纺织娘面对危险却要停止叫喊?
14.根据第(2)、(3)两段内容,概括松树金龟子的发音原理。(不超过六个字)。
□□□□□□(3分)
15.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在第(5)段中的横线上( )(2分)
A.既……又…… B.不仅……还……
C.尽管……也…… D.无论……都……
16.对上文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1)/(2)(3)/(4)(5)(6) B.(1)(2)/(3)(4)/(5)(6)
C.(1)/(2)(3)(4)/(5)(6) D.(1)/(2)/(3)(4)/(5)(6)
(三)(13分)
(1)蟋蟀在北方俗名叫“蛐蛐儿”,常常生活在野草地、农田、瓦砾堆、篱笆根或墙缝中,在夏天出现,到秋天死去(也有极少数能越冬)。蛐蛐儿包括的种类很多。“蛐蛐儿”既是这些品种的总称,又是一种最常见的、生来好斗的雄性蟋蟀的名称。这种“蛐蛐儿”大家比较熟悉。蟋蟀“雄性善鸣,好斗……因在地下活动,啮食植物的茎叶、种实和根部,都是农业害虫。”(《辞海》)
(2)蛐蛐儿的身体一般长约1.5厘米左右,大致分为头、颈、躯干、足、四肢、尾几部分。
(3)蛐蛐儿的头从前面看呈三角形,上部长着两根细长而柔软的触须,比一般人的头发细,直径约0.05毫米,长是身体的三倍左右,摆动灵活。头的下部有一对大牙,多为深黄色或紫黑色,斗时用牙互相咬;牙旁各有一个黄白色的小栓儿。颈部为筒状,连接头和躯干。躯干前面小,中部大,最后又稍尖,有一条条的黑纹。在颈和躯干的连接处,向后生出一对黑色发亮的翅膀,一般不能飞行,越“年轻”的蛐蛐儿翅膀的颜色越浅。细看,翅膀表面为网格状,网格大多为平行四边形和菱形。这一层较为坚硬的翅膀下还有一层半透明的薄翅。翅膀摩擦能发出响亮的声音。躯干下面有三对足,用来支撑身体。前面一对较小,用于爬行;后一对粗大,俗称“大夯”,表面有黑色条纹或斑点,用于跳跃,跳跃一下约一米远。躯干后部的稍尖处向侧后方长出两根针状的尾儿,约为身长的三分之二,感觉后方动静;死时两尾并在一起。
(4)蛐蛐儿好斗,两者相遇必分个胜负才肯罢休。相遇时二者触须来回扫动,若一遇上,便冲上去“厮杀”起来。有时为了鼓舞自己的“斗志”和压住对方的“威风”,在斗前会大声鸣叫。“战斗”中两者张开大牙对咬,并用足支撑身体抬高向前顶。一般力大且牙长得大者获胜。胜利后必“引吭高歌”以示“威风”。有时一场“战斗”结束后,败者会被咬伤甚至被咬死。
(5)正因为蛐蛐儿好斗,它们就成了孩子们的娱乐品。为躲避孩子们的捕捉它们也有一套办法。它们善鸣,不论白天黑夜,尤其是阴天更爱鸣叫,易被人发现,因此,它们的洞常有两三个洞口。它们在野草地中的洞常向下,一般利用蝉的幼虫抛弃的洞做成,有时还把距离较近的几个洞沟通;它们在篱笆根下的洞一般横向发展。
(6)蛐蛐儿是农业害虫。如果要展开消灭蛐蛐儿的活动,孩子们说不定会反对。其实像这样一点一点地捕捉,也可以不使它们数量过多,不至于对农作物有什么大的危害。
17.根据第(1)段文字,说说蟋蟀是怎么样的一种昆虫?(3分)
18.对全文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1)/(2)(3)(4)/(5)(6) B.(1)(2)/(3)(4)/(5)(6)
C.(1)/(2)(3)/(4)(5)/(6) D.(1)(2)/(3)(4)(5)/(6)
19.第(2)(3)两段介绍蟋蟀的身体结构,运用的说明顺序是( )(2分)
A.由表及里 B.由分到总
C.由总到分 D.由此及彼
20.文章第(4)段是介绍蛐蛐儿好斗的习性,请将这一段的语言与第(3)段语言相比,看看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3分)
21.第(5)段画线的句子说蟋蟀有一套躲避捕捉的办法。是什么样的办法?(2分)
三、作文(40分)
以“趣谈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说明文,介绍你所熟悉的一种小动物。要求说明时运用拟人、打比方等方法,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一、
1.B(提示:“衍、栖、露、娩”字音错)
2.C(“通常”说明松鼠一胎生三四个的情况经常出现)
3.C
4.C
5.D
6.B(应理解为“表现失群者的哀伤、痛苦心情”)
7.(1)蝉所居的梧桐树高;“饮清露”的品格之高。
(2)一个人只有地位高,而且品格也高,他发出的声音影响才大,不需要某种外在凭借,自能声名远播。
二、
(一)8.企盼、珍稀
9.记叙在德国柏林机场上人们给予大熊猫的“国宾”待遇,从而引出大熊猫。这样写,避免了说明的枯燥,富有情趣,突出“大熊猫是国宝”。
10.D(提示:用排除法,逐一排除掉A、B、C项中夸张、对比两种修辞手法)
11.大熊猫是珍贵的动物。从我国特有、国际公认、古籍记载三个方面概括说明大熊猫的珍贵。
(二)12.A(提示:B项用设问句,引起下文;C项总结第(3)段;D项总结第(6)段,指出能发现的金龟子唱歌的一种原因。)
13.D(提示:设问句是有问有答,A、B均是,C虽无直接回答,但下段回答了这个问题。)
14.摩擦生音
15.C
16.C
(三)17.蟋蟀:常常生活在野草地、农田、瓦砾堆、篱笆根或墙缝中;在夏天出现,到秋天死去(也有极少数能越冬);雄性善鸣,好斗;在地下活动;啮食植物的茎叶、种实和根部,是农业害虫。
18.C
19.C(提示:第(2)段总写身体结构,第(3)段分写各部分的结构特点)
20.第(4)段使用“厮杀、斗志、威风、战斗、引吭高歌”等词语,语言生动有趣;而第(3)段介绍它的身体结构时,用语简明平实。
21.它们的洞常有两三个洞口,洞常向下,较近的几个洞沟通,且洞横向发展。
三、作文
提示:(1)选比较熟悉的动物,如小猫、小狗等;
(2)抓住小动物的特点;
(3)有条理说明;
(4)用拟人、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有周测卷的是什么教辅
衡水金卷。有周测卷的是衡水金卷教辅。衡水金卷·先享题》系列教辅产品,始终把质量放在第一位,坚持“创新、务实、诚信、拼搏”的精神,以“贴近教学,贴近高考”为目标。
[img]七年级语文上期中期质量检测试卷
试题检测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主要载体,是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工具,下文是我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期中期质量检测试卷,欢迎阅读参考!
一、积累与应用(1-9题27分,10小题10分,11小题5分;12小题4分,总计46分).
1.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感慨(kǎi) 窠巢(kē) 憔悴(zùi) 拆散(chāi)
B、一霎时(shà) 脸颊(jiá) 匿笑(nì) 菡萏(dàn)
C、搓捻(niǎn) 讽刺(fěng) 难堪(kàn) 确凿(zuó)
D、优雅(yǎ) 酝酿(yùn) 黄晕(yùn) 应和(hé)
2.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朗润 小心翼翼 各得其所 混为一谈
B、 瘫痪 尴尬 烂慢 蛛丝马迹
C、 点缀 搏学笃志 众目睽睽 人迹罕至
D 、荫蔽 岐斜 祷告 恍然大悟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 众多市民纷纷呼朋引伴,上山赏雪。
B 春华秋实,没有那海藻的春风,又那里会有这满野秋色和大好收成呢?
C 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D 他得罪了我,当我说要告诉老师时,他变得暴怒无常,开始向我求情。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是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B. 通过这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文大赛,使他对写作的信心增强了。
C.我市领导仔细浏览市政府门户网页面,详细了解相关情况,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听取如何利用网络进行反腐工作。
D. 七年级一班的语文成绩是全年级最好的一个班级。
5、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B.他看上去才十七八岁,一副朝气蓬勃的样子。
C.现在,占据他心灵的全部是前方: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
D.和平、和谐、和美、和煦……“和”能构成一系列美好的词语。
6.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1)这时候蔡老师援助了我,批评了我的小“反对派”们,还写了一封信 我,
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
(2)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 了,知道了“水”这个字就是正在我手上流
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3)我本来愿意显示一下自己的学识,而他们则 地揭露我的无知。
A.劝慰 奥妙 千方百计 B.劝慰 奥秘 千方百计
C.劝告 奥妙 想方设法 D.劝告 奥秘 想方设法
7、选出下列语句运用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色的花热烈。(排比)
B、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反复)
C、可是,这能全怪我么?(设问)
D、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拟人)
8、下列“而”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学而时习之 B. 人不知而不愠
博学而笃志 学而不思则罔
C. 温故而知新 D. 曲肱而枕之
切问而近思 为人谋而不忠乎
9.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散步》通过祖孙三代一家人在田野散步这个生活侧面,生动的展示了这一家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和生活情趣,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B《秋天的怀念》秋天萧条景象衬托“我”遭遇不幸后的绝望心情,反映“我”的人生一直是“秋天”。
C《金色花》通过写一个儿童把自己想象成一朵金色花,并由此引发联想,表现了家庭之爱、母子之爱以及人类天性的美好和圣洁。
D《济南的冬天》围绕“温情”这一特点,主要描绘了济南冬天的城、山、水、天,呈现给读者一幅山清水秀、天蓝地暖的动人冬景图。
10. “腹有诗书气自华”,考考你会默背多少诗文。(10分)(每空一分)
(1)遥怜故园菊,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2)《论语十二则》中论述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
(3)《次北固山下》富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哲理的句子是:“ , 。”
(4))、《夜雨寄北》诗中写出了对未来欢聚的向往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5)、 , 山入潼关不解平。(《潼关》谭嗣同)
(6)、《论语》讲人应该有志向,任何情况下也不能改变心志,要坚定信念的句子是 , 。
11.名著知识(5分)
(1)、“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这幅对联写的是(哪个人物) ,这个人物出自(哪部小说 ) 。
(2)“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这肖像描写写的是(哪部小说 ) 中的(哪个人物) ?
(3)《再塑生命的人》歌颂了一位慈爱而伟大的老师( )。(老师的名字)
12.仿写(要求句式相同,字数一样,内容新颖独特,有创意)(4分)
例句:青春是多彩的朝霞,映照着广阔的`大地;青春是美丽的鲜花,装扮着绚丽的人生。
宽容是 , ;
宽容是 , 。
二、阅读理解(39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3、14小题。(4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3、找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 ( )(2分)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大气势。
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14、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展现的画面。(2分)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论语》十二章(节选)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⑤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不亦说乎 (2)人不知而不愠
(3)吾日三省吾身 (4)不逾矩
16.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7、“吾日三省吾身”从 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从中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 的修养。(2分)
18.经过了两千多年,孔子的话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请从中选择一则,谈谈对你的启发。(2分)
(三)现代文阅读(12分)
(一)课内语段阅读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x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看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9、这段文字描写景物,其中详写什么?略写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说说下面两句话中加点的字能否改为括号内的字,为什么?
①肥胖的黄蜂伏(停)在菜花上。(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②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飞)向云霄里去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1、“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运用这种手法再续写两个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2、从本段文字中,我们可以学到哪些写景的方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作者写这一段文字的目的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11分)
一个美丽的故事
有个塌鼻子的小男孩儿,因为两岁时得过脑炎,智力受损,学习起来很吃力。打个比方,别人写作文能写二三百字,他却只能写三五行。但即便这样的作文,他同样能写得美丽如花。
那是一次作文课,题目是《愿望》。他极其认真地想了半天,然后极其认真地写,那作文极短,只有三句话:我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妈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真聪明。”第二个是,老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一点也不笨。”
于是,就是这篇作文,深深地打动了他的老师,那位妈妈式的老师不仅给了他最高分,在班上带感情朗诵了这篇作文,还一笔一画地批道:你很聪明,你的作文写得非常感人,请放心,妈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老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大家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
捧着作文本,他笑了,蹦蹦跳跳地回家了,像只喜鹊。但他并没有把作文本拿给妈妈看,他是在等待着一个美好的时刻。
那个时刻终于到了,是妈妈的生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那天,他起得特别早,把作文本装在一个亲手做的美丽的大信封里,信封上画着一个塌鼻子的男孩儿咧着嘴笑得正甜。他静静地看着妈妈,等着妈妈醒来。妈妈刚睁开眼醒来,他就甜甜地喊了声“妈妈”,然后笑眯眯地走到妈妈跟前说:“妈妈,今天是您的生日,我要送给您一件礼物。”
妈妈笑了:“什么?”
他笑笑:“我的作文。”说着双手递过来那个大信封。接过信封,妈妈的心在砰砰地跳!果然,看着这篇作文,妈妈甜甜地涌出了两行热泪,然后一把搂住小男孩儿,搂得很紧很紧,仿佛他会突然间飞了。
是的,智力可以受损,但爱永远不会,它朝气勃勃,永远垂着绿荫,开着明媚的花,结着芳香的果。
24.第2自然段加点词“极其”,你认为“极”字用得好吗?请你说明理由。(3分)
25.为什么把“老师”称为“妈妈式”的?(2分)
26.文中画线的句子采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故事的内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共5分)
2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1)请用一句简短的句子,概括这则新闻反映的现象。(3分)
【《郑州日报》10月29日讯】 今年夏天,中央电视台“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一档节目红极一时,引发了全民书写汉字的高潮。随后在社会各界反思传统文化衰落、呼吁国家加大传统文化宣传教育力度的声浪中,北京公布高考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2016年起语文学科分值将由150分提高到180分。由此进一步引发了大家对汉语的重视,《现代汉语词典》开始热销,成为家庭必备工具书。有家长甚至开始准备给孩子报汉语补习班……汉语,正悄悄变热变时尚。
你的概括:
(2)拟写标语
为了宣传汉字魅力,弘扬中国文化,重庆一中将举行一次“校园汉字听写大会”。请你为这次大会拟写一则宣传语。提示:宣传语大多分上下句,结构工整,语言凝练、精彩。(2分)
你的标语:
四、作文 (60分)
题目:他(她)是位性格 的人
要求:1、补全题目, 紧扣个性,写一篇记叙文.
2、运用描写, 突出个性,力求形象生动.
3、展开想象, 情节设计,巧妙有真实感.
4、字迹端庄, 文面清洁, 不少于 600字.
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2022衡水金卷先享题语文长什么样
卷子样例图在这个网站里面有,。
想要了解详情的话可以点进链接,放大图片观看卷子卷子上面有qq交流群
成功进群之后有共享资料还有优惠福利等惊喜
衡水金卷主要的类型有:一轮复习单元卷,周测卷,摸底卷,月考卷(高三一调,高三二调等),分科综合卷,调研卷(2022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信息卷,二轮复习专题卷,压轴卷等
2017衡水中学英语周测卷卷2卷子及答案
一、1~5CDCBD 6~10 BADCC
二、1.wactching 2.playing 3.making 4.singing5.developing 6.would come 7.read 8.truly 9.speaking 10.(to) carry
三、1.Where to buy 2.pronunciation right 3.How often4.How long 5.instead of 6.What was
四、1.worrying about 2.regard their pets as 3.goes by4.try our best to 5.with the help of 6.look up 7.make up
五、1~5 ABCCD 6~10 ACBDC
六、1~5 BCADD
Ⅶ.(One possible version)
As a student, you may know the importance of English. I believe that learning English is just like learning to play the piano; by practicing every day. We must use English every day. I not only
answer the teacher’s questions in English, but also speak English as much as I can after class. I often practice conversations with my friends. I think that doing lots of listening practice is one of the secrets of becoming a good language learner. I’ve learned a lot by working with a group. Watching
English-language TV programs can help a lot. The most important rule for learning English is “Don’t be afraid of making mistakes, because everyone makes mistakes”
关于衡水周测卷语文7和衡水周测卷语文2021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