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同学分享中考调研卷怎么样才算合格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中考调研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分享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什么是调研考试
- 2、如何出好一份合格试卷
- 3、120分的试卷.多少分才算优秀
什么是调研考试
什么是调研考试
【调研考试】就是质量调研考试,在九年制义务教育体系内,各市教委对全市,或各区教委对全区,所有或一部分学校统一命题考试,主要是考察教学质量。考完后集中阅卷,然后会将参考学校进行排序。一般在每学期期末举行,性质属于抽查考试,也有人称之为ACTS学业评价(“学业素质与能力评价系统”)。
什么是调研考
就是调剂,一般来说是没考上的,或者是分数没出来时,估计分数上不了,提前和别的学校联络
来上研究生
乐山调研考试
乐山的调研考试有三次。时间都是全市统一的。
一调:12月28号左右。 二调:3月15号左右。三调:4月28号左右。
(每年时间可能会有变动)
零诊是成都的。成都市零诊考试时间:大概9月28号左右。 两个不是一回事。
前年调研考试什么作文
一、2006年全国中考作文题 (精选42题) 1、上海卷 题目:我们的名字叫 要求: 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浙江宁波卷 铅笔即将被装箱运走,制造者很不放心,把它带到一旁跟它说:在进入这个世界之前,我有5句话要告诉你,如果你能记住这些话,就会成为最好的铅笔。 ——你将来能做很多大事,但是有一个前提,就是你不能盲目自由,你要允许自己被一保手握住。 ——你可能会感受到刀削般的疼痛,但是这些痛苦都是必须的,它会使你成为一支好的铅笔。 ——不要过于固执,要承认你所犯的任何错误,并且勇于改正。 ——不管你穿上什么样的外衣,你都要清楚一点,你最重要的部分在里面。 ——在你走过的任何地方,都必须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不管什么状况,你必须写下去。要记住,生活永远不会毫无意义。 请根据以上材料,联络实际,任选一个角度构思立意,写一篇文章。或叙写故事,或发表议论,或抒发感想。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500个。 3、浙江温州卷 (非课改区) 自然界的山川草木使我们流连忘返;文学作品的精彩世界令我们心驰神往。家乡的风土人情,丰富的人文内涵值得感悟;课余的琴棋书画,无穷的生活乐趣值得回味。探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发现的惊喜;合作,使我们得到收获的喜悦……花季如诗,生活如画,诗情画意,令人陶醉。 以“陶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4、浙江绍兴卷 十六岁的你,已经走出童年的幼稚;十六岁的季节,是多梦的季节;十六岁的天空,也许是阳光明媚,也许是星光璀璨,也许是…… 请以“十六岁的天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字数不少于600字,若写诗歌不少于16行。 5、浙江湖州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白芳礼,天津的一位平凡的老人,在生命的最后18年里,省吃俭用、顶风冒雨奔波在街头,把蹬三轮车积赞的近35万元钱,捐给了天津的多所大中小学,资助了近300名贫困学生,而他的个人生活几近乞丐,私有财产账单上是一个零。他把物质生活压到最低点,却把能量释放到最高度。一年365天,他没歇过一天。如果按每蹬1公里三轮车收5角钱计算,老人奉献的是相当于绕地球赤道18周的奔波劳累。这不是神话,白芳礼倾尽能所地把他的光和热洒向了众多需要帮助的学生。2005 年9月23日早晨,93岁的白芳礼静静地走了。无数活着的人在口口相传中记住了他——蹬三轮车的老人。 白芳礼老人的事迹曾感动了无数善良的人。我们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些让自己感动的人和事。回想一下,你最受感动的人和事是什么?请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 ②字数不少于600字;如写成诗歌不少于16行。 6、浙江丽水卷 请以“感谢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文中不得出现与本人有关的人名和校名。 7、浙江定海卷 二选一: 1、以“执著”为话题,写一段文章,题目自拟。 2、“ 伴我同行”,完善题目后,写一段文字。作文除诗歌和戏剧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 8、浙江金华卷 跨入青春的门槛,追求远大理想,走进美丽的家园,享受爱心的阳光,触控科学与时尚……生活是那么精彩! 请以“生活因 而精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在文题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如:友谊、诚实、歌声等),除诗歌、剧本外,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 9、江苏南京卷 请以“其实很简单”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考生可以选择除诗歌以外的任意一种文体。 10、江苏南通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美好的青春岁月里,我们常被身边的点点滴滴所触动。一个细微的动作或眼神,一句温馨的鼓励或劝告,一次意外的相遇和碰撞,甚至于一滴雨水、一缕春风、一行文字、一幅画面等,于不经意间怦然拨动我们年轻而敏感的心弦。奇妙的感觉,温暖的情怀,美好的想象,深刻的哲理,一瞬之间漾遍全身,让我们更加懂得感恩,懂得珍惜,懂得坚韧,懂得幸福,并且学会生活与创造。 请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或体验,以“怦然心动的感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②题目自拟。 ③立意自定。 ④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⑤文章不得少于600字。 11、江苏扬州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在生活中,一些细小的东西常被忽略。比如:一声叮咛,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个小数点,一个小程式,一次小错误,一处小破绽……忽略了也无大碍,但有些事情忽略了却会造成遗憾,形成伤害,酿成大错。有些时候,我们正在忽略的,可能就是最重要的。 请以“忽略的,有时是最重要的”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 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 ③题目自拟。 12、江苏无锡卷 在生活中,很多门其实是开着的,只是表面上看去像关着。许多人之所以没有跨进门,有一个原因就是缺乏亲自去推一推,哪怕敲一敲的行动或勇气。很多人因此走了许多弯路,失去了许多成功的机会。同学们,要敢于去开启生活中的门,很多看上去关着的门,其实是虚掩著。 请以“门其实开着”为题写一篇文章。 ①“门”可以是生活中真实的门,也可以是想象中的门,如心灵的门,父母感情的门,文学殿堂的门…… ②文体自定。 ③文章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 13、江苏盐城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独木不成林,只有千树万树唇齿相依,才有那阵阵松涛;一花不成春,只有千朵万朵压枝低,才有那满园春色;滴水不成流,只有千点万点长聚首,才有那万顷碧波。亲爱的同学,生活又何曾不是如此。生活正是因为有了你,有了我,有了他,有了你、我、他的和谐相外,才五彩斑斓。 要求: 根据你对这段文字的理解,联络自己的实际生活,自拟题目写作,不少于600字。 14、江西赣州卷 以“亮点”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亮点”一词解释有二:①比喻有光彩而引入注目的人事事物;②比喻突出的优点。就此二义即可引早出许多材料和立意的选择点。可以回顾历史,可以审视现在。既可以写历史人物,也可以写身边的人。既可以叙述描写,以可以议论抒情。可以写自己,也可以写他人。可以纵横捭阖,一去五千年;也可以小桥流水,尽述眼底繁华。 15、湖北武汉卷 下面文字摘自一位同学的《毕业留言册》 我的自画像: 额头宽了一点——思想的野马正好在这里奔跑。 同学留言: 最难忘那次联欢会,你的新鲜点子让我们快乐无比!(同学甲) 你知道我最欣赏你的是什么吗?就是你总能够别出心裁。(同学乙) 我总在想,以你非凡的创造力,十年后会成就一个怎样的你!(同学丙) 恩师寄语: 你的那些富有创造性的见解常常为我们开启另一扇窗!老师感谢你。 结合上述材料的内容和自己的生活体验,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
2011年惠州调研考试
应该就要出来了,我也在等
第三次调研考试
选择题
He doesn’t like meat .
A.a lot B.a little C.at all
答案:C
2.—What are you in?
—I’m in Three.
A.class, class B.class, Class C.Class, Class
答案:B
填空
1. We must brush our (牙齿)before going to bed.
答案:teeth
2.Don't_______(借)money to Andy any more!
答案:lend
枣庄高三调研考试
上学期两次,下学期一次
2010盐城 二模调研考试
ks5u.高考资源网都已经上传完了 都是电子版含答案 还蛮使用的
扬州调研考试数学难吗
扬州调研考试,正常的期末统考什么的,难度一般。扬州高三一模的大市调研so easy的(相比南通)。平常心就好。
高三调研考试难不难
不难,那东西以见识题型为主
[img]如何出好一份合格试卷
通过考试进行选拔,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客观地讲,它对于体现社会的公正、公平、公开,以及唯才是举,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同时在操作上也比较方便,因而人们接受和认可程度较高。然而,随着人们对教育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逐步认识到,对考试的过分偏爱,是教育一度走入误区,“考什么,学什么、教什么”成为应试教育这一误区的根源所在。另一方面,考试(尤其是笔试)试题的局限性也曝露无疑,诸如数学素养的形成、创新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很难通过一张试卷或几道试题,加以全面客观地的反映。然而,在目前的中国现状下,离开考试的高中数学又不是最佳策略。正如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所说的,“笔试仍是定量评价的重要形式”。新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育评价不是不要考试,而是说,数学考试究竟怎么考?考什么?为此,必须适时调整高中数学考试的价值取向,将考试的优势尽可能多地发挥出来。
一份(好的)合格试卷应该是:正确、适度、符合、和谐、简明。正确:试题不出纰漏,是否正确把握每次考试的性质,维护《课标》的权威性。是否公平、公正?卷面分值,多种问题的全面,这就需要认真的态度和严谨的检查。适度:是否全面考查学生的素养,试题的设计能否具备典型性?要有信度和效度,对学生要公平,不出现地区差异的理解性问题,考察结果要有效,即内容和考察过程方法恰当。符合:理念和实际相符,一道题中的几问题有一定关联,切合实际问题,体现学科性质,达到测试学科素养的目的并且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体验。。和谐:根据测试目标的内容合理选择试题类型,合理安排试卷结构。如:比例结构,整体安排完美一体。简明:;主要是题目的表述简洁规范。
一、衡量试卷质量的指标
衡量试卷的优劣,通常我们用试卷的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等指标来衡量数学试卷的质量.因此,要编制一份高质量的数学试卷,我们必须先了解这些指标的含义,并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1.信度
试卷的信度是表示试卷作为测试工具的可靠程度的指标.试卷的信度高说明考生分数不易受偶然因素的影响,考生分数可以比较真实地反映考生的实际水平。
影响试卷信度的因素有:
①试题的难度.过难或过易的试题都会降低试卷的信度.
②题目的数量.试卷题目数量越多,信度越高,因为题目数量增多,尤其是同质题目增多,在每道题目上的随机误差将会互相抵消.虽然测评受到内容和时间的限制,题目数量不能太多,但可尽量把大题化小,增加题目数量,以提高信度.
③题目用语的准确性.题目用语不标准、不准确也会降低试卷的信度.试卷的信度值必须在考后才能计算出来,而且计算过程比较复杂,因此为提高试卷的信度,教师在命题时应尽量排除上述因素的干扰,使试卷的信度值尽可能高.
2.效度
试卷的效度是衡量考试结果与预定要达到的考试目标相符合的程度,效度反映了试卷的有效程度.如果测试的结果与学生平时学习的情况基本一致,这样的试卷有较高的效度,说明试卷内容恰恰是需要考查的内容;如果试卷的效度低,则说明所要考查的内容没有完全考查到.初学者数学学业考试中主要关注试卷的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内容效度反映的是试卷是否按《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使各部分内容特别是教学重点内容得到合理的分配;结构效度反映的是试卷中的图文结构、题型结构和试卷的排版印刷质量是否合理等.
提高试卷的效度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考试的目标要明确,明确是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是要考查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或是两者兼而有之;二是试题的设计要有效地体现考试目标,填空题、选择题一般用来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解答题则用来考查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三是试卷的要求与《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要一致,试卷内容要涉及数学教科书中的重点部分,排除与考试无关的内容,试卷中不要出现偏题、怪题,试卷内容要兼顾知识与能力两个方面.
3.难度
难度是指试题或试卷的难易程度,是试题或试卷考查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适合程度的指标.
试卷难度应该根据考试的目的来选定,单元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检查性的考试,难度不宜过大,一般控制在0.8-0.9为宜;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全卷难度一般为0.75左右;对于选拔性考试,全卷平均难度在0.6左右能够产生较好的选拔效果;而数学竞赛试卷,难度应控制在0.3-0.5为宜.
因为试卷的难度值要在考试结束后才能统计得到,所以命题时必须对试卷做出比较准确的估计.一方面教师要钻研课程标准,精通教材;另一方面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只有这样才能编制出难度适当的试卷.
一般地,难度适当的试卷分数的分布应呈近似正态分布。
4.区分度
区分度是指试题或试卷对学生实际水平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区分度是反映学生掌握知识水平差异能力的指标.区分度高的试卷能对不同知识水平和能力的学生加以区分,使能力强的学生得高分,能力弱的学生得低分.如果水平高和水平低的学生得分相差不大或没有规律可循,那么这样的试卷的区分度就低.
试卷的区分度和难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区分度的提高主要是通过控制试题难度来实现的.如果试题太难,优生和差生都答不出来,就没有区分度可言;如果试卷太容易,优生和差生都能答出来,同样没有区分度.只有合适的难度才会有很好的区分度.实践证明,难度值为0.5的试题具有最好的区分度.但在实际编制试卷时,不可能要求所有题目的难度值均为0.5.一般说来,较难的试题对高水平的考生区分度高,较易的试题对低水平的考生区分度高,中等难度的试题对中等水平的考生区分度高.所以,当我们要求考生的成绩呈正态分布时,试题难与特别容易的试题较少,接近中等难度的试题较多,此时全卷难度接近0.5,这样的试卷才具有较高的区分度.
附:试题的区分度计算步骤。区分度指数在0.3~0.7之间,则表示难易适度,区分性较强.区分度计算公式为: DI=(U-L)/N U:高分组答对题目人数;L:低分组答对题目人数; N:每组人数.
1.将参试学生的试卷按分数由高至低排列。 2.将学生参试人数乘以0.27,小数点后四舍五入,取整数n。 3.取n个最高分数,组成上组,再取n个最低分数,组成下组。 4.把该题上组答对人数减去下组答对人数,再除以n。
考试的“区分度”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考试内在的甄别功能决定了任何考试都存在“区分学生”,有些考试(如高考)更是“区分选拔”的要求较强;另一方面过度的“区分”,如强调“一分之差”的准确无误等,必然会降低数学教学的活力,将教与学从重数学过程引向重数学解题过程。高中阶段的各种考试(包括高考),都应起点不高、难度为平台式上升,“区分选拔性”题目的个数适当、分数要少。从一个群体来说,略为降低一点区分度,可以为教与学带来生机与活力,提升整个群体的学习数学的兴趣,给创新性人才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当然,理想的数学考试应当是“平均分高,同时,区分度好”。
二、命题的基本原则
1.目的性原则
考试的功能是多方面的,目的不同,试卷编制的结构和试题的难度就不同.前面提到,平常的检测主要是诊断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期中、期末考试则主要是考查考生的学习水平,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的目的是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也是为高中阶段的招生提供依据,而数学竞赛则是一种选拔性考试.目的各有侧重,命题就会不同.
2.科学性原则
编写的试题不但要求其本身没有科学性和知识性错误,而且试题表述要规范,尽可能采用数学术语.从新课程命题的发展趋势来看,应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按一定比例,设计一些能充分体现数学思想方法,动手操作实践等内容的试题.
3.简洁性原则
试题的语言表达要简洁、精练,每道试题应该清楚地提出一个或几个独立而明确的问题,学生阅读题干后能够明确他们要解答的内容,不存在理解题意的障碍.
4.层次性原则
层次性原则就是根据学生认知结构的差异性、教材内容的难易度、《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编制的试卷必须具有一定的梯度.一方面,试题本身要具有层次性,这主要体现在解答题中,即每一题中的各个小问题难度应有区别,要有一定的梯度,即使该题是难题,各小问中也应设计难度较小的问题;另一方面,整卷试题难度的分布要有层次性,通常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排列.
5.创新性原则
创新性主要体现在试题的新颖性上,而试题的新颖性则主要反映在取材的新颖性、创设情境的新颖性、设问的创新性以及考查角度的独到性等方面.严格来讲,在一份试卷中,至少应有20%-30%的试题是新命题才算较好地体现了创新性原则.如果一份试卷全部选用他人的现成试题,这样的试卷哪怕是具有很好的信度和效度,也会让人觉得有瑕疵.
三、试卷的编制程序
命题工作是一项周密而复杂的创造性劳动,命题过程必须要全面地考虑各种因素,这就需要命题工作按规范程序进行.明确命题的程度,掌握命题程序的各项要求,才能编制出一份符合考试要求、高质量的试卷.
试卷的编制程序主要分为:确定考试目标、制定命题细目表、编选试题、组配成卷、试卷难度预测、试答全部试题、制定标准答案和评分细则七个步骤.
1.确定考试目标
考试目标是试卷编制的出发点和归宿,具有导向和制约功能.它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结合不同的测试目的、内容范围、时间限制加以确定.
考试目标包括考试内容、考查目的和各种量化指标(例如,试卷难度系数、考试及格率、优秀率、平均分等).
2.制定双向细目表
在认真阅读《数学课程标准》、教材内容等相关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考试目的和《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制定出命题及制卷的具体计划.这个计划应包括测试内容(知识、能力)、题量、题型、时限、不同知识点所考查的学习水平以及所占的比例等各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并用命题双向细目表的形式反映出来.
命题双向细目表要依据《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考试内容、考试范围和教科书中涉及的各项知识所要求掌握的程度来确定试题的分布范围、难易程度、重点、难点,要全面反映考试内容,保证试卷对考试内容的覆盖率,对试题的数量以及难度比例的确定要适当,既要考虑大部分学生考试成绩达标,又要考虑不同水平学生的成绩能拉开距离.
附:命题双向细目表具有三个要素:考查目标、考查内容以及考查目标与考查内容的比例。
单元
考查内容
目标
考查目标
分数合计
了解
理解
掌握
应用
综合
易
中
难
合计
双向细目表的价值:
1、确保试卷有较宽的覆盖面
2、确保试卷的质量,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
双向细目表的设计步骤:
(1)确立知识要点
①列要点。先要认真分析教材,把教材中的知识点找出来。可将各单项的细小的知识点合并归类,组成大的知识块。通常把新授的、经过一定训练的内容,作为检测重点。
②定比例。即确定每一章要点应占的分数比例。
(2)确立能力水平层次
了解、理解、掌握、应用、综合应用
(3)排列各部分所占比例
排出分值、题型、难易度
(4)汇总与调整
依据汇总情况,分析整个测试在能力水平方面的要求,是否符合测试目的、纲要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
3.编选试题
编选试题要依据命题原则,紧扣命题内容,围绕命题双向细目表,严格选择材料,进行编选试题.同时要在编制试题过程中同步写出每一道试题的答案,以便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试题初步确定后,应做进一步的筛选和修订.首先对照细目表,审查所编试题是否与各知识点及其学习水平的设计相符,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增补或删减;其次,依据测验的时间要求,确定题量,并对试题做进一步的调整.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对已确定下来的题目,从科学性、逻辑性、独立性以及语言表达等方面做最后的审定和修改.
教师在教学时,要把教材中重要的地方作上记号,在批改作业、试卷时,记下学生常犯的错误;要经常搜集各种书刊及其他现成的试题;随时把搜集到的或自编的试题存入电脑,并进行必要的分类,组成自己的试题库,便于以后命题时使用.
编选试题还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内容:
(1)题目内容、考试水平、试题难度应符合细目表;
(2)题目叙述简练、清楚、内容准确无误,符合科学性;
(3)编选试题的数量要比最后确定的试题数量多一些,以备筛选.
4.组配试卷
如何出好一张试卷呢?首先应该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科学性、明确性、全面性、整体性、创新性原则进行命题,认真研制试卷,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阶段性评估,有效地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试题拟好或选取好后要按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的顺序排列,每大题又按先易后难的顺序编排,形成梯度,组配成卷,并编拟好指导语.
1、关爱学生,体现人文关怀
数学是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和考查试卷中就应该力求体现人文关怀。然而,我们常见的数学试卷呈现的是一张张冷冰冰的脸孔,缺少情感,缺少人文性,更谈不上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根据新课程理念和数学学科特点,我尝试将鼓励性语言用于试卷中。如;“小小神算手”、“小小操作家”、“生活小能手”等等。并且将试卷的内容划分成三大部分,即:“加深理解、打好基础;动手操作、探索创新;走进生活、解决问题。”并且使用了卷首语、卷尾语。例如在单元测试试卷的卷首写道:“同学们,一个单元学完了,你一定掌握了新的知识和本领,请展示自我,争取取得好的成绩,不过要仔细、认真哦。”卷尾写道;“同学们,题目都做好了吗?有没有仔细检查过?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这样一来,既拉近了学生与试卷的距离,有助于消除学生对考试的紧张与恐惧心理,使学生感到考试并不可怕,更不是一个严肃的审查过程,而是愉快的自我检测和练习,从而激发答题的热情和勇气,同时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更好地体现了考试的人文性和教师对学生的关爱。
2、尊重差异,体现不同层次
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是数学教学改革新的理念。数学教学必须因材施教,既要照顾后进生和中等生,又要满足优秀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从而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保护,个性得到张扬,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展示不同的数学能力。以往我们是通过在试卷上设置难题或附加题,更甚者有奥数性质的题目,以增加区分度,这样便导致了数学教学中题海战术的泛滥和难题、偏题的执着。为了消除这样的弊病,我尝试了以同一道试题来满足不同学生的追求。如这样一道题:在下面表格中画出面积是5平方厘米的图案。这一题旨在结合学习内容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要求有两点:一是设计的图案面积是5平方厘米,二给该图案命名,即该图案应具有实际的意义。一共五分,学生画出几种的几分,超过五种也是五分。这不仅要有一定的数学思维,还要有一定的社会实践体现,从而使每一个层面的学生都能获得与之相应的成功体验。
3、重视过程,合作探究创新
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着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与他人合作,培养自觉发现新知、发现规律的能力。这样既能使学生对知识有深层次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探索的科学方法。这与我们传统的试题不一样。传统的试题比较偏重考察记忆知识的再现,思维含量少,忽视了对教学两个方面方法、过程的检测,更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如将两个长是8分米,宽是4分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图形,你有几种拼法,并求出他的面积。这一题要求学生在画一画、拼一拼、算一算中去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猜想、验证,从而发现其中蕴含的数学方法和规律,使学生知其而所以然。这类题目具有创新性、自由性、广思路,和较强的探究性,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也能较好地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
4、结合生活,注重实践探究
过去的数学教学强调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而忽视了数学应用于实际的能力。因此加强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是当前数学教学改革必须突出研究的问题之一。在新课程理念的熏陶下,我们将传统的应用题“抹杀”了,取而代之的是“解决问题”。要求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而且在试题的取材上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如以“学生的教室、跑步比赛成绩、农艺园菜地”等作为创设应用情境的素材。利用“恩格尔系数”构造有关分段函数等类的试题。另外还要注意试题呈现形式的多样化。在传统文字形式的基础上,增加了表格和情景图案,既考察了学生统计图表的知识,又检测了学生的估算能力和求平均数的知识,同时还渗透了思想教育和情境教育,真正把学生的学习引向生活、引向社会,给予学生充足的数学实践时间和机会,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预测难度
组卷完成后,根据前面预测的试题的难度,估算学生各题的得分,从而估得全卷得分,由此估算全卷难度.再结合考试目的,适当调整若干试题的难度、试题类型、试卷结构,使全卷试题的难度系数达到与考试目的的难度系数相符.
6.试答试题
命题结束后,命题教师必须对试题进行试答,并记录答题时间.一般情况下,用于实际考试的时间,为命题教师试答时间的三倍.根据试答试题的情况和答题的实际时间,对试题内容做最后一次调整.
7.制定评分标准
参考答案应具体明确,准确无误,各层次的分值要标明.试题赋分根据试题难度和答题时间进行分配,试题难度较大,需花较长时间解答的,分值应大些.
四、编制试题的常用技巧
教师命题时的试题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采用他人的现成试题;二是自己编写的新试题.自己编写新试题通常有改编试题和新编试题两种方式
1.改编试题
改编试题是对原有试题进行改造,使之从形式上、考查功能上发生改变而成为新题. 出题也可以在旧题上改编,通常情况下,改编的试题往往难度会相应提高.由于是对现有材料的深挖掘,所以改编所得的新题一般带有一定的新颖性和创造性.改编试题的方法有很多,例如:改变设问角度、改变已知条件、改变考查目标、转换题型、题目重组等.用逆向思维变形。可以创造问题,平移、旋转、翻折都是创造的好方法,但要小心,魔鬼常常藏在细节之处,要全面考虑多种情况。叠加也是创造问题的好方法,用运动可以从内到外,方程可以从此到彼。
2.新编试题
新编试题重点体现一个“新”字,即创设新情境,提供新材料.试题设问要新颖,思维性要强. 试题最好是原创,含至少一种数学方法,比如:化规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
新编试题,首要的问题是材料背景的局限性.通常可取材于国内外初中数学教材,或国内外高中招生考试试题,或国内外初中数学竞赛试题,或国内外热点时事、热点问题.
对教师来说,数学教材也是获取命题材料的非常好的渠道,教材中的许多例题、习题的背景都非常新颖、非常贴近现实生活,是很好的命题素材.
有了好的材料,如何选择利用而改编度试题,难度还很大.一方面要求命题者要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对数学教材的深入理解;另一方面命题者还要有熟练的命题技巧.因此,以新材料展开命题,往往带有一定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偶尔获得一个好的材料,灵感突现,说不定就能命制出一道好的试题.
附:初中数学学业试卷格式:在版面上,一级标题顶左排,字级字体为3黑,二级标题顶左排,字级字体为4黑,正文为标宋(五号).图表要清晰,达到出版要求.图表(含扫描图表)均要清楚到位,尤其标点符号用全角,句号用实心点.选择题的选择项ABCD用正体,长度单位用正体,三角形判定定理如SAS用正体,集合符号R等。其他地方涉及到的字母一律用斜体,一律用公式编辑器输入各种算式,用公式编辑器输入的仅限字母、数字和特殊符号,不能有标点符号和中文字体。图中字母均须斜体。仅有普通数字的地方可不用公式编辑器。
120分的试卷.多少分才算优秀
120分的试卷,96分以上即是优秀。
120分试卷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不及格三种:
优秀,即分数为试卷总分的80%以上,120分的试卷,96分以上为优秀;良好,即分数为试卷总分的60%至80%之间,120分的试卷,72分至96分为良好;不及格,即分数为试卷总分的60%以下,120分的试卷,72分以下为不及格。
扩展资料:
等第分数一般有两种:考试等第分数和考查等第分数 考试的等第分数是4分制:学生在修完一门功课后,参加会考,再将考试成绩转化成4分制,它的划分和相应的考试成绩的对应关系一般划分为:A—100—85分—优秀、B—85—65分—中、C—65—60分—合格、D—60以下—不合格。
特殊情况下等第分数和考试成绩会视具体情况重新划分, 比如某学期物理课,由于试题的难度较大,等第分数调整为:A—75分、B—75—55分、C—55—45分、D—45分以下。
关于中考调研卷怎么样才算合格和中考调研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