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四中高三周测卷地理(长安四中近几年高考最高分)

本篇文章给同学们谈谈长安四中高三周测卷地理,以及长安四中近几年高考最高分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本文目录一览:

提分宝典的名师团队

乔家瑞

(数学科目主编,编写并主讲中考版6套试卷):特级教师,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员,北京市数学普委会副主任。曾主编《错题校正与错解分析》《名师启迪丛书》等数十部著作。参加由中科院及美国H.A.Simon倡导并主持的《中学数学示例演练实验教材》的编写及实验研究工作。

薛川坪

(编写并主讲高考版理科数学第4套试卷):北京市第五中学数学特级教师,长期担任北京五中数学教研组长,北京市东城区研修中心数学兼职教研员,科技协会教育专家委员会学术委员。

吴 鹏

(编写并主讲高考版理科数学第5套试卷):北京市景山学校中学数学高级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景山学校高中数学教研组组长,北京市青年岗位能手。

杜明成

(编写高考版2套考点补充检测卷):合肥一中优秀青年教师,多次带高三毕业班,并在高考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赵宝东

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教研室高级教师,日照市教学能手,日照市骨干教师,日照市优秀教师。

胡治理

(编写中考版2套考点补充检测卷):山东省诸城市中学数学一级教师,县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育科研先进个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市教研、命题专家。多年执教毕业班年级,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厚的教育理论知识。

许文军

(编写并主讲高考版理科数学第1、2、3、6套试卷):北京市第五中学数学高级教师,北京市数学学科科研骨干,北京市东城区优秀青年教师,北京市东城区数学兼职教研员,北京市东城区岗位能手。

薛川坪

(编写并主讲高考版理科数学第4套试卷):北京市第五中学数学特级教师,长期担任北京五中数学教研组长,北京市东城区研修中心数学兼职教研员,科技协会教育专家委员会学术委员。

吴 鹏

(编写并主讲高考版理科数学第5套试卷):北京市景山学校中学数学高级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景山学校高中数学教研组组长,北京市青年岗位能手。

崔艳雯

(编写并主讲高考版文科数学第1、2套试卷):北京市第九十六中学一级教师,北京市崇文区青年骨干教师,多次参加高考阅卷及北京市崇文区高考模拟试卷的命题工作,曾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崇文区优秀青年教师,曾获北京市崇文区青年教师评优课一等奖。

范方兵

(编写并主讲高考版文科数学第3、4、5、6套试卷):北京市第五中学二级教师,北京市东城区骨干教师,北京市东城区奥赛优秀辅导员。 徐克兴

(语文科目主编,编写并主讲高考版第2套试卷):全国知名的北京资深语文特级教师,语文高考研究专家,从事中学一线语文教学工作达40年,自1987年起,一直担任北京四中语文教研组组长,长达18年,曾被评为“西城区优秀园丁”,被北京市西城区党委、区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的拔尖人才”称号,曾获北京四中“校园丁”奖。

尹龙国

(编写并主讲高考版第6套试卷):北京市第五中学语文一级教师,北京市东城区优秀教师,北京市东城区优秀青年教师。

刘 燕

(编写并主讲中考版第1套试卷):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中学语文教研员,北京市西城区语文学科带头人,中学高级教师。长期从事初中、高中语文教学及研究工作,出版或发表相关文章、著作多篇(本)。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材、教参、教辅材料的编写者。

吴凤仪

(编写并主讲中考版第2套试卷):北京市一六一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早年曾任区级语文教研员、语文教研组组长。曾经参加北京市高中语文教材编写工作。多次在门头沟区、西城区教研中心为区语文教师做语文讲座。多次获校级以及西城区西长安街社区优秀教师称号。晚年在北京四中培训中心受聘,任课多年,同时在美国英语学院教授大学语文。

李 雄

(编写并主讲中考版第3套试卷):北京四中语文一级教师,北京市西城区优秀青年教师,北京市西城区语文学科带头人,五四优秀青年标兵。

靳育红

(编写并主讲中考版第4套试卷):北京市市级骨干教师,西城区区级学科带头人、区兼职教研员,北京市一六一中学语文高级教师,连续十年任教毕业年级,教学效果突出。多次参与毕业会考命题工作,连续五年负责中考阅卷(作文部分)。2007年被教育部聘为新课程远程研修课程(春季)培训教师。

柳慧

(编写并主讲中考版第5套试卷):北京市五十六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北京市初中备课组长,北京市西城区“我心中的好老师”。

朱知琴

(编写并主讲中考版第6套试卷):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语文教研组长,北京市一级中学语文教师。

盛志武

(编写并主讲高考版第3套试卷):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语文组教师,高三备课组长,教研组副组长,北京市西城区语文学科带头人,北京市西城区高中新课程学科指导小组语文学科指导教师。

连中国

北京市第四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北京市第四中学网校特聘教师。

何 杰

(编写并主讲高考版第5套试卷):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级教师,西城区学科带头人、高中新课程改革语文学科指导小组成员、教研中心兼职教研员、高考模拟试题编写组成员。

王寿沂

(编写并主讲高考版第1套试卷):北京市特级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执教北京四中30余年,担任语文教研组长10年。在诗词教学和语言运用方面具有独到的见解和训练方法,发表了《中学生读诗津梁》《追求语言表达》一批论著。 刘振贵

(化学科目主编,编写并主讲高考版第1套试卷):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特级教师,全国高考化学命题研究专家,任中国教育专家委员会学术委员,中央电教馆研究员,化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参加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写,并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录制了全部高中化学教材教法分析光盘,近年又主持研发了《高考化学实验》系列光盘。

崔明

(编写并主讲高考版第2、3套试卷):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化学特级教师。连续多年担任高三化学教师,有丰富的高中化学教学经验,辅导的学生曾多次在奥林匹克化学竞赛中获奖

孙兆前

(编写并主讲高考版第4、5、6套试卷):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化学一级教师,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多次获北京市一等奖,在往届的全国高中化学竞赛中指导多人次获一、二、三等奖,受到中国化学会的表彰。

刘彦民

(编写并主讲高考版理科综合6套试卷):河北省霸州市第一中学化学高级教师,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特聘作者,中学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优秀指导教师。

梁 凯

(编写并主讲中考版第1、4套试卷):北京市师范大学实验中学化学教师。

刘向荣

(编写并主讲中考版第2、6套试卷):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化学高级教师,多年从事初、高三毕业班教学工作。

郭保华

(编写并主讲中考版第5套试卷):北京市师范大学实验中学高级化学教师,西城区教育系统青年岗位能手。

方秀琳

(编写并主讲中考版第3套试卷):北京市师范大学实验中学化学教师。

陈世华

(编写高考版化学、理科综合2套考点补充检测卷):湖北省化学特级教师,湖北省优秀化学教师,荣获湖北化工学会颁发首届“湖北中学化学奖”,现任职于湖北省郧西县第一中学。

杨向荣

(编写中考版2套考点补充检测卷):江苏省高邮市南海中学中二级教师。 李晓风

(历史科目主编,编写并主讲高考版第1、4套试卷):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历史特级教师。北京市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历史教学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教育学院兼职教授,北京市教育科学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兼职教研员,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兼职教研员,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考试》杂志编委。

关劲松

(编写并主讲高考版第2套试卷):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历史高级教师,北京市历史学科骨干教师,北京市海淀区历史学科兼职教研员,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历史试题命题员。

段明艳

(编写并主讲高考版文科综合第1套试卷):北京市汇文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市崇文区历史学科带头人。北京市骨干教师。参与过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及教参的编写以及中华书局出版的初中义务教育历史教参的编写。

刘志瑀

(编写并主讲高考版文科综合第2套试卷):北京市育才学校高级教师。北京市宣武区学科带头人、高评委。北京市历史会考命题员。《英法百年战争》《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走向和美》《能力型全程导学丛书》主编。《高考考生答题统计与分析(历史)》《北京市高级中学试验课本教学参考资料》《北京市21世纪教材》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编委。

陈 红

(编写并主讲高考版第3套试卷):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历史特级教师。北京市历史学科骨干教师,北京市历史学科带头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和教参的撰写人。

张威

(编写并主讲高考版第5套试卷):北京市中关村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市历史学科带头人,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历史教研室教研员,北京市海淀区高三模拟考试命题员。

李海峰

(编写并主讲高考版文科综合第5套试卷):北京市育才学校历史教研组组长。北京市宣武区优秀青年教师。北京市宣武区历史名师工作室成员。北京市宣武区新高一课改中心备课组成员。发表论文多篇。撰写的《14世纪英格兰军事变革述评》发表于《军事历史》2007年第三期。

白幼蒂

(编写并主讲高考版文科综合第3套试卷):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历史特级教师。北京市历史教学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高级中学实验课本·世界近代现代史》编委,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考试在线”栏目历史学科主讲教师,北京市新课程历史学科专家指导组成员。

张文燕

(编写并主讲高考版文科综合第4套试卷):北京师大附中高级教师。北京市宣武区学科带头人。北京市骨干教师。参与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北京市21世纪教材--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实验本中国历史第三册、第四册、第六册教材及教参的编写工作。

饶 莹

(编写并主讲高考版文科综合第6套试卷):史学硕士,北京二十五中高级教师。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北京市级骨干教师。

杨海霞

(编写高考版文科综合2套考点补充检测卷):河南省新乡市翟坡中学。

李永祥

(编写高考版历史2套考点补充检测卷):天津市南开附中高级教师。

梁中永

(编写高考版2套考点补充检测卷):河南省新乡县一中

袁腾飞

(编写并主讲高考版第6套试卷):百家讲坛特约主讲人,北京市海淀区历史学科带头人,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历史教研室教研员,北京市海淀区高三模拟考试命题员,2004-2005年北京市高考命题员。 陈正宜

(生物科目主编,编写高考版6套试卷):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北京市生物学会理事,首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教授,北大教考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生物学通报》常务编委,清华大学网校、北京大学网校主讲教师。多年研究高考命题,高考试题评价,多次担任高考阅卷大组长,对高考趋势和命题情况了如指掌,对部分高考题预测率甚高。

潘 勇

(编写并主讲高考版第1、2套试卷):生物学科骨干教师(地市级),生物学硕士。长期担任高三生物教学工作,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绩优异。同时,还连续多年担任地市级兼职教研员、兼职科研员,从事教育科研及教辅材料的编写工作以及教师培训工作。

黄建伟

(编写并主讲高考版第3、4套试卷):优秀青年教师(地市级)。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北京市首批示范校之一)高中生物教师。由于教学成绩出色,从2002年9月开始到2007年,连续6年担任高三生物教师,并担任备课组长,带领团队每年高考成绩都有新进步。2002年,2003年,2004年,2006年,连续四年被评为优秀教师;2006年,

王卫红

(编写并主讲高考版第5套试卷):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高级生物教师,生物学科骨干教师(地市级),高中生物兼职教研员,北京市朝阳区高三模拟考试命题专家组成员、新课程研究小组成员。参加北京市高中生物会考的命题工作,参与近几年来北京市朝阳区《学习目标与检测》的修订与编写工作,参加海南省生态教育读本的编写工作。

刘乃忠

(编写并主讲高考版第6套试卷):北京市和平街一中高级生物教师。2006年获教育系统骨干教师称号。课件《光合作用的发现与实验设计》获北京市义务教育新课程教学资源库项目评选一等奖。自2002年以来一直担任高三毕业班的教学工作,并取得优异成绩。

李 霞

(编写并主讲高考版理科综合6套试卷):中学高级教师,原从教于北京市二十中学,曾获得北京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二等奖。现任崇文区教育研修学院研修员,负责高中教研及师训工作。

徐传义

(编写高考版生物、理科综合2套考点补充检测卷):安徽省合肥一中高级教师。

孙烈杰

(编写高考版2套考点补充检测卷):山东省高密市凤城中学生物教研组长,中学高级教师,连续10年任教高三,教学成绩突出。在工作中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师德标兵”“市教学能手”“高密市功勋教师”,为学校的教学骨干,中坚力量。 陶昌宏

(物理科目主编,编写中考版6套试卷):北京市一二三中学物理特级教师。多年来一直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对教育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多篇文章在《物理教师》《物理通报》《中国考试》等刊物发表,曾先后被评为海淀区物理学科带头人、北京市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特级教师。

王跃飞

(编写并主讲高考版物理第1、3、4套试卷,理科综合第1、2、3套试卷):北京一零一中学物理高级教师。海淀区物理学科带头人。从事高中物理教学多年,有丰富的中学物理教学经验。

朱爱农

(编写并主讲高考版物理第2、5、6套试卷,理科综合第4、5、6套试卷):北京一零一中学物理高级教师。海淀区物理学科带头人。从事高中物理教学多年,有丰富的中学物理教学经验。

詹细爱

(编写并主讲中考版第4、6套试卷):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校级物理骨干教师,西城区物理教研室兼职教研员。多次在区、校级公开课及教科研论文获奖。学术活动: 西城区物理教研室兼职教研员,西城区青年教师备课组组长。多次参与教材分析、参与市级教研活动;多次参与初中物理《学习、探究、诊断》编写和校稿工作;2004年参与区初中物理考试命题和多次参与其他阶段性考试命题工作。

刘 畅

(编写并主讲中考版第1、2套试卷):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物理高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北京师范大学物理教育研究生班毕业。

沈 嵘

(编写并主讲中考版第3、5套试卷):北师大物理系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初中物理一级教师,多年从事毕业班物理教学工作。

郭 建

(编写高考版物理、理科综合2套考点补充检测卷):物理骨干教师,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硕士,湖北省随州市二中优秀物理高级教师,随州市教研室兼职教研员。

齐玉勤

(编写高考版2套考点补充检测卷):山东省泰山中学高级教师。

李玉霞

(编写高考版2套考点补充检测卷):山东省新泰一中物理教师,中教二级。

刘 洁

(编写中考版2套考点补充检测卷):河北省邯郸市第一中学中级教师。

周彦辉

(编写中考版2套考点补充检测卷):河北省邯郸市二十七中学中级教师。 李俊和

(英语科目主编,编写并主讲高考版6套试卷):北京四中英语特级教师,西城区英语学科带头人,担任四中英语教研组组长十余年。北京市先进教师,获北京四中优秀园丁奖。2004年被评为全国优秀中学外语教师。多次担任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中国教育电视台和北京电视台高考备考节目主讲人。目前是国家考试中心《中国考试》杂志特约编委。

周可勇

(编写并主讲中考版6套试卷):北京四中初中英语教研组组长,一级教师,西城区英语兼职教研员。所写论文多次在市和区获奖。编写过十余本教学辅导用书。

赵克险

(编写高考版第3、4、5套试卷):北京四中高三英语备课组组长,一级教师,曾在美国学习英语。在北京四中任教十余年,多次在高三任教,曾获青年先进教师称号。所教学生贾楠曾获北京市文科状元。编写过大量教学辅导用书,分别在北京出版社、开明出版社和外研社出版。

贾 巍

(编写中考版第4、5、6套试卷):北京四中优秀青年英语教师,在职研究生,多次被评为区、校先进教师,目前任教北京四中初三年级。曾为全区、全市英语教师展示过公开课,颇受好评。

黄培玉

(编写高考版2套考点补充检测卷):河南省郸城一中高级教师、高三英语教研组长。

申海花

(编写中考版2套考点补充检测卷):河北省邯郸市滏春中学中级教师。

朱 珉

(编写高考版2套考点补充检测卷):湖北省黄冈中学英语教师。 王树声

(地理科目主编,编写并主讲高考版地理第4、5、6套试卷,文科综合第4、6套试卷):北京市地理特级教师。北京师大、首都师大及北京教育学院兼职教授。长期在北京师大附中任教,致力于地理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工作,并参加教育部新高中地理《教学大纲》的制定、修订与新教材的编写工作。近年来从事综合能力测试的理论与高考命题研究,多次应邀赴全国各地讲学。

王 建

(编写并主讲高考版第2套试卷):北京师范大学良乡附属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会员,北京市市级骨干教师,区级学科教学带头人,《高考周刊》地理学科主编、北京市一帮一助教协会会员,主编《金榜园高考总复习》地理卷,在《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中国基础教育》发表了多篇文章。

吴洪连

(编写并主讲高考版第3套试卷,文科综合第1套试卷):中学高级教师。唐山市开滦一中地理教研组组长、高三文综备课组长,长期从事高三地理教学工作。现任唐山市中心教研组成员及兼职教研员,全国高考命题研究室骨干成员,河北省骨干教师,河北省地理学科带头人。多次参加全国省市大型模拟考试的命题工作,河北省地理高考、会考命题小组成员。

张丽雅

(编写并主讲高考版文科综合第5套试卷):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工作期间参加过各级教科研活动,论文和课件均获得过北京市一等奖,参与研究的教育研究课题《基于网络条件下的地理研究性学习》曾获全国评比一等奖。

韩英英

(编写并主讲高考版文科综合第3套试卷):北京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地理高级教师,北京市宣武区学科带头人,曾任中国地理教学研究会理事,北京市地理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参与编写了北京市九年义务教育《地理》,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等教材,多次在北京市、全国地理教学论文评选中获一、二等奖。

徐 勤

(编写高考版第4套试卷):中学高级教师,杭州学军中学地理教研组长,王树声地理教学研究室成员,《求学》杂志特约主编。一直在教学第一线,长期研究地理教学和高考,撰写发表地理教学论文近百篇,主编地理高考教学辅导用书20余部。

全 斌

(编写高考版第5、6套试卷):北京师大附中地理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市宣武区学科带头人,曾任中国地理教学研究会理事,北京市地理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地理教学研究,参与编写了北京市九年义务教育《地理》,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等教材,撰写并发表了多篇高水准的教学论文,多次在北京市、全国地理教学论文评选中获一、二等奖。1990年以来多次担任高三地理教学工作,所教班级地理学科成绩优异,积累了丰富的高考辅导经验。与多位特级教师合作,共同编写的学习指导丛书主要有《中学地理40讲》、《特级教师谈学习策略》等。

李 航

(编写高考版2套考点补充检测卷):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学高级教师。

李 岳

(编写高考版2套考点补充检测卷):浙江省慈溪第四中学高级教师。 梁侠

(政治科目主编,编写并主讲高考版政治第1、2、3、4套试卷,文科综合6套试卷):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政治教研组长,特级教师。北京市政治学科带头人。教育部“跨世纪园丁工程”国家级培训骨干教师。《中国考试》杂志特约编委、光明日报《考试》杂志编委、《半月谈》杂志特约记者。参加全国及北京市高考试卷、试题的命题分析与评价工作。

吴国英

(编写并主讲高考版第5、6套试卷):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市西城区政治兼职教研员,北京市西城区政治学科带头人。

张书华

(编写高考版2套考点补充检测卷):河南省镇平县第二高中任教。南阳市青年教师大赛一等奖、镇平县优秀教师、市骨干教师。

高三地理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高三的日子是苦的,有刚入高三时的迷茫和压抑,有成绩失意时的沉默不语,有晚上奋战到一两点的精神双重压力,也有在清晨凛冽的寒风中上学的艰苦经历。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 高三地理 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梯田夜景主要靠灯光呈现,图中灯光主要沿

A.山脊线延伸B.山谷线延伸C.等高线延伸D.河流延伸

2.该地水稻丰收主要取决于

A.水稻植株密度B.保水设施完备C.水稻收割迟早D.机械程度高低

读下面的“日照图”,完成3~4题。

3.关于图中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时D点为地方时6时B.此时C点为地方时8时

C.图中D、E两点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D.AB是昏线

4.此时,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是

A.120°EB.100°WC.20°WD.60°E

右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部分地区投影图,图中阴影部分为m日,空白部分为(m+1)日,读图完成5~6题。

5.P点的经度和地方时分别为

A.90°E,6:00B.90°W,6:00C.90°E,18:00D.90°W,18:00

6.此时北京时间为

A.m日22点B.m日16点C.(m+1)日14点D.(m+1)日8点

下图为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7~8题。

7.图示箭头中,代表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的是

A.①B.②C.③D.④

8.表示大气逆辐射的箭头是

A.①B.②C.③D.④

下图为全球降水量随纬度变化示意图。回答9~10题。

9.图中②处降水偏少的原因是

13.多上升气流B.多下沉气流C.多气旋控制D.寒流影响

10图中③处的盛行风向是

A.西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东南风

下图为某次长江洪水过程洞庭湖入、出湖径流量的变化。分析回答11~12题。

11.这段时间洞庭湖对长江洪水产生蓄积作用的时段是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②④

12.黄土塬(黄土高原地区面积广阔、地面平坦的黄土高地)上水循环过程不同于黄土高原 其它 地貌类型区,其最弱的环节是

A.降水B.下渗C.蒸发D.地表径流

L湖原是新疆的淡水湖,近年来已演变成微咸水湖。现在该湖西部沿岸芦苇广布,而东部沿岸几乎没有。下图示意L湖及周边地区,读图回答13~14题。

13.正确描述甲、乙两河与L湖相互关系的是

A.甲河秋季输入L湖泥沙最多B.甲河流量变化深受L湖影响

C.乙河对L湖具有排盐作用D.乙河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为主

14.有关L湖及其周边自然环境叙述不正确的是

A.L湖水位出现在夏季,最低水位出现在冬季B.L湖水位近年来有不断下降趋势

C.L湖及其周边地区气候干旱,物理风化显著D.L湖流域内降水丰富,河流发肓好

读下图,完成15~16题。

15.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A.地表B.地壳上部C.地壳下部D.地幔

16.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

A.喷出岩B.侵入岩C.沉积岩D.变质岩

下图示意某地的沉积岩层与火成岩体的相互关系。回答17~18题。

17.各岩层、岩体的生成时代按由老至新的顺序依次是

A.火成岩1、沉积岩1、沉积岩2、火成岩2、沉积岩3

B.沉积岩3、火成岩1、火成岩2、沉积岩2、沉积岩1

C.沉积岩3、火成岩1、沉积岩2、火成岩2、沉积岩1

D.沉积岩3、沉积岩2、火成岩1、火成岩2、沉积岩1

18.喷出地表的火成岩为喷出岩,没有喷出地表的火成岩为侵入岩,图中[来源:学,

A.火成岩1为喷出岩B.火成岩2为喷出岩

C.火成岩1、沉积岩2都为喷出岩D.火成岩1、沉积岩2都为侵入岩

下图为全球板块分布的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19~20题。

19.甲、乙两陆地分别属于

A.亚欧板块、非洲板块B.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

C.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D.美洲板块、亚欧板块

20.M、N两处板块边界类型图示依次是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①

雪线高度是指永久性积雪的下限高度,与所在地区的气温与降水有密切关系。下图是根据我国气象台站观测资料模拟的各地雪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21~22题。

21.图中模拟的我国雪线高度分布的基本趋势是

A.从南向北逐渐升高B.从西向东逐渐升高

C.从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D.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

22.梅里雪山位于横断山区,雪线高度4000米左右。该山雪线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抬升,降水丰富B.纬度低,气温比较高

C.距海远,降水比较少D.山坡陡,冰雪下移快

下图表示2000-2005年我国各省(市、区)实际人口迁入率、迁出率(以5年为统计单位,不包括)回答23~24题。

23.造成图中A点所示省(市、区)人口迁移特点的原因最可能的是当地

A.收入水平高B.远离东部C.人口数量少D.经济落后

24.图中能够反映的省际人口迁移状况是

A.迁入率值小于迁出率值B.净迁移率小于-5%的省(市、区)多

C.净迁移率大于10%的省(市、区)少D.所有省(市、区)的迁入率均大于迁出率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工业、商业和居住用地比例时空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25~26题。

25.曲线①、②、③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符合一般城市三类用地时空变化特点的是

A.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B.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

C.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D.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

26.2005年与l990年相比,距市中心12千米处

A.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居住用地比例减小B.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C.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工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D.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在自然环境方面,我国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如下表)。回答27~30题:

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

地形和地势平原丘陵/海拔较低高原山地高原

气候季风气候大陆性气候高寒气候

水文特征外流河内流河多冰川

植被和土壤温带森林/黑土、褐土、红壤草原发育下的土壤冻土

区域内部差异形

成的主导因素①②海拔高度

27.表中空格①、②应该填写的内容分别是

A.地形、热量B.热量、水分C.水分、热量D.海陆位置、纬度位置

28.我国东部季风区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B.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

C.热带气旋的形成D.冬夏季节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9.相对于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是

①降水丰富②热量充足③光照充足④气温日较差大⑤气温年较差大⑥灌溉水源充足

A.①③④B.②③④C.③④⑥D.③④

30.青藏高寒区相对于东部季风区光照充足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B.地势C.内陆D.昼夜长短

第II卷(主观题,共三大题,共40分)

31.(12分)读北半球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问题。

(1)分析图中A、B气压中心的形成原理。(4分)

(2)分析D地区气候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影响。(8分)

32.(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北美区域图

材料二两城市气温曲线及降水柱状图

(1)乙城市附近海域洋流按性质划分,属于流。(2分)

(2)材料二中①、②是甲、乙、丙其中两个城市的气候资料,其中①是______城,②是________城。②夏季降水少是因为受_______________控制。(6分)

(3)五大湖地区是北美的传统重工业区,根据材料分析其工业发展有利区位条件。(8分)

33.(12分)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我国城镇化经历了一个起点低、速度快的发展过程。

材料一:我国城镇水平变化图和我国城镇数量和规模变化情况图。

材料二:我国城镇化目前存在许多突出问题,比如“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建设用地粗放低效;城镇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合理;“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自然历史 文化 遗产保护不力,城市建设缺乏特色。

(1)分析材料一,说明我国城镇化从1978年到2012年的变化特点。(8分)

(2)结合材料二,列举我国“城市病”有哪些。(4分)

答案:

一、选择题

12345678910

CBADADDCBA

11121314151617181920

CDCDDCDBBD

21222324252627282930

CADCCBBDDB

高三地理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相关 文章 :

★ 2020人教版高三地理专项模拟试题含答案

★ 高三考前模拟测试地理试卷

★ 2020高考文综备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 高考专题

★ 高中地理关于环境保护的模拟题

★ 高三学习方法指导

★ 2020高三英语高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 高三年级文综三模模拟试卷

★ 2020年高考地理总复习资料

★ 各科试题特点及答卷情况是怎样的

2020届高三地理模拟卷及答案

健康身体是基础,良好学风是条件,勤奋刻苦是前提, 学习 方法 是关键,心理素质是保证。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2020届 高三地理 模拟卷,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0届高三地理模拟卷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部分试题均为单选题,每题3分,共60分)

城市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般选取人口(非农户籍人口)、经济(人均GDP)、土地(市辖区建成区面积)、社会(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四个特征要素来研究城市化的时空分异特征。下图示意1985-2012年京津冀地区城市化整体年均增长率统计。读图回答1~3题。

1.1985-2012年,京津冀地区城市()

①非农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 ②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

③人均GDP波动下降 ④第三产业比重呈下降趋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2001-2004年京津冀地区城市土地和人口发生突变的原因可能是()

A.开发区大规模建设 B.城市化进入高水平阶段

C.城市基础设施完善 D.城市人口自然增长迅速

3.根据四个特征要素年均增长率差异可知,京津冀地区的城市()

A.非农劳动力过剩 B.交通逐渐通畅

C.居民购买力停滞 D.土地供应紧张

丹霞地貌是红色砂岩、砾岩(一般认为在河流或湖泊环境中沉积形成)广泛发育的地区,由于地壳抬升,在长期的外力作用下形成的柱状、峰林状地貌。福建省丹霞地貌“顶平、身陡、麓缓”,而甘肃省则表现为“顶圆、檐突、身陡、麓缓”(如下图)。据此回答4~5题。

4.丹霞地貌形成的地质过程是()

A.流水沉积—地壳下沉—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B.地壳抬升—流水沉积—地壳下沉—外力侵蚀

C.地壳下沉—流水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D.流水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地壳下沉

5.福建省和甘肃省丹霞地貌特征有所差异,主要是因为()

A.气候条件不同  B.地质构造不同

C.沉积环境不同 D.岩石类型不同

某研究小组在对我国某地区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绘制了该地区某山地的垂直带谱和相关信息(下图)。据此完成6~7题。

6.该山自然带中生物资源种类可能最丰富的地带是( )

A.Ⅰ B.Ⅱ C.Ⅲ D.Ⅳ

7.在山顶处分布矮林主要是因为( )

A.气温低和风速大 B.降水少和坡度缓

C.光照强和土层薄 D.肥力高和温差大

中华民族自古便有中秋赏月、赏桂等习俗。2019年9月13日(农历 中秋节 )长沙某老师发现校园的桂花并没有开放。9月21日该老师赴河南学习,发现该地学校相同品种的桂花已香飘校园。该老师返回长沙后,发现直至10月12日桂花香气才溢满校园。据此完成8~10题。

8.根据材料可推断,9月21日至10月12日长沙天气特点是

A.气温一直较高 B.经历一次降温 C.一直少雨 D.有两次降雨

9.7月底,颐和园的园艺技师将即将进入“圆珠期(即将开花)”的桂花“冻结”起来.使其停止生长。国庆中秋前后盆栽桂花被搬至室外,盛花期约有半月之久;在 霜降 前再次被移人室内。根据材料,可判断颐和园的园艺师对盆栽桂花采取的“冻结” 措施 是

A.通风 B.增加光照 C.降低温度 D.提升温度

10.从颐和园 种植 桂花的方式可推断下列气候类型中最适宜普遍栽种桂花树的是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网上养殖”共享农业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线上认养、线下代养的O2O互联网养殖模式。近年来,由深圳乐农之家发起的互联网养殖的全新模式,已上线了多款深受投资者和消费者喜爱的生态养殖产品。据此回答11~12题。

11.“网上养殖”共享农业的特点是()

A.农业技术先进,生产规模大 B.符合食品安全理念,发展潜力大

C.自由认养,不利于农村生态保护 D.消费人群仅指向年轻人,市场狭窄

12.“网上养殖”共享农业的发展,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是()

A.农业生产活动不再受自然条件制约

B.追随市场需求,不利于农业产业结构升级

C.农产品与用户直接对接,交易成本较高

D.留住劳动力,缓解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

立交桥是在城市重要交通交汇点建立的上下分层、多方向行驶、互不相扰的现代化陆地桥。能有效疏解交通,1928年,美国首先在新泽西州的两条道路交叉处修建了第一座苜蓿叶形立交桥。据此完成13~15题。

13.关于苜蓿叶式立交桥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提高交通运输能力

B.左转方便,不需绕行

C.形式美观,适当地绿化可成为城市景观

D.在城市内因受用地限制很难采用

14.苜蓿叶式立交桥最大的缺陷之一便是交织问题,汇入正线的车辆想靠左,即将驶出的车辆想靠右,二者交织下令正线的通行效率和安全性都大打折扣,据此推测下列地点中最易产生交织问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5.目前普遍认为城市中建设各类立交桥带来的突出问题是对于城市的分割明显。据此分析立交桥周边最适合布局的应为

A.仓储物流 B.小型超市 C.文教中心 D.康养中心

天然彩色棉是采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培育出来的一种在棉花吐絮时纤维就具有天然色彩的新型纺织原料。新疆有最适合天然彩色棉生长的自然环境条件,是我国最大的天然彩色棉生产基地。下图为新疆天然彩色棉的分布区示意图。据此完成16~18题。

16.新疆天然彩色棉()

A.空间分布均匀 B.集中在盆地南部

C.盆地边缘分布稀疏 D.多分布在冲积扇上

17.新疆更适合天然彩色棉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A.荒漠广阔 B.光照充足 C.地价低廉 D.地广人稀

18.和传统长绒棉相比,发展天然彩色棉的优点不包括()

A.利于人体健康 B.降低加工成本

C.减少环境污染 D.提供工业原料

一个地方的降水量和它的蒸发力(假设水分供应不受限制时,某地可能达到的最大蒸发量)的差值,称为水分盈亏量。图A示意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水分盈亏量的空间分布,图B示意图A中的甲、乙、丙三地水分盈亏量的月份分配。读图完成19~20题。

19.关于图示地区水分盈亏量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月最低,5月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 B.7月最高,降水量大,无蒸发

C.6月最低,正值梅雨季节,降水量大 D.8月最高,副高控制,蒸发量大

20.判断6—8月甲、丙两地太阳辐射量的差异及其原因()

A.甲丙;甲海拔高,昼更长 B.甲丙;甲晴天多,降水少

C.甲丙;丙晴天多,降水少 D.甲丙;丙纬度高,昼更长

二、综合题

2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蒙内铁路连接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和东非第一大港蒙巴萨港,是一条采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装备建造的现代化铁路,全长480千米,沿线建设桥梁79座、涵洞100多座。蒙内铁路是肯尼亚独立以来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也是肯尼亚实现2030年国家发展愿景的“旗舰工程”。蒙内铁路建设为当地创造了数以万计的就业岗位,并通过一线实践与人员培训,实现了技术转移。下图为蒙内铁路沿线等高线地形图。

(1)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蒙内铁路修建桥梁与涵洞时应注意的问题。(6分)

(2)评价蒙内铁路的修建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8分)

(3)在蒙内铁路建设中,中国企业以技术培训、技术合作、中高层员工培养等方式进行技术转移。对这种做法,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6分)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井冈山(图甲)地处湘赣边界,方圆数百千米,山间小盆地众多。在漫长的地质演化中,井冈山地区多次发生海陆变迁,岩性松软和坚硬的岩石分别演化成为“井”和“冈”,形成“井”字形地貌(图乙)。

(1)推测井冈山特殊的“井”字形地貌的成因。(6分)

(2)依据井冈山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立足本地,从开源角度提出两项缓解农村能源短缺的措施并说明理由。(4分)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厚田沙漠位于江西省南昌市以南28千米,东临赣江,西邻锦江,是亚热带最大的风沙化土地,有沙漠化土地13万亩,冬季风沙活动强。厚田沙漠给周边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厚田沙漠前期的治沙工作有效遏制了沙化程度,但是由于该地旅游开发力度加大,相关部门放松甚至停止了治理,土地沙漠化又有了扩大之势。

简述厚田沙漠给周边的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并提出治理沙漠的下一步建议。

参考答案

1.A 2.A 3.D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非农人口年均增长率呈波动上升趋势,①正确。年均增长率大于0,说明建成区面积扩大,人均GDP增加,因此②正确,③错误。图中信息不能反映第三产业比重的变化趋势,④错误。故A正确。第2题,本题解答的关键在于“突变”,城市化进入高水平阶段、城市基础设施完善不会引起人口突然增加,故排除B、C。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故D错误。开发区大规模建设能为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吸引人口大量迁入,故A正确。第3题,图中土地年均增长率大于0,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用地量增多,可能导致土地供应紧张,故D正确。图中经济年均增长率远大于人口年均增长率,说明经济发展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非农劳动力过剩说法错误;图中信息与交通是否通畅关系不大;经济年均增长率高,经济迅速发展,居民收入增加,居民购买力增加,故A、B、C错误。

4.C 5.A

解析:第4题,结合材料可知,丹霞地貌是沉积岩经外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据此可推断其形成的地质过程:首先是地壳下沉,水体中的泥沙沉积并固结成岩,形成红色砂岩、砾岩等沉积岩,再经地壳抬升,最后经外力侵蚀,形成丹霞地貌。故选C。

第5题,福建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十分丰富,流水作用强烈;甘肃省地处西北内陆,主要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少,风力作用显著,A对。根据丹霞地貌形成的地质过程判断,福建省和甘肃省两地丹霞地貌的沉积环境、岩石类型和地质构造相似,B、C、D错。

6.B 7.A【解析】6.生物资源种类的丰富程度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该地地理环境的复杂程度;二是生态环境条件的优越性。从图中推断Ⅱ这一高度范围为该山地降水量变化最大,Ⅱ垂直高度变化大,地理环境复杂程度大,且植被为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混交林带,植被类型多。因此孕育的生物资源种类也会更多。而且Ⅱ坡度大,受人类活动影响小。因此B符合题意。Ⅰ生存环境条件优越,但海拔低,坡度小,受人类环境影响大,生物多样性少于Ⅱ,排除A。Ⅲ、Ⅳ生存环境条件(水热条件)较差,生物资源种类不是最丰富的,排除C、D。故选B。

7.山顶处海拔高,气温比较低;图中显示,山顶的风速为5.9,风力比较大,不适合高大乔木生长,多矮林分布,A符合题意。图中信息显示,山顶处坡度较陡,降水达1643.5mm,降水量高于山麓,B不符合题意。山顶降水量1643毫米左右,降水丰富,光照弱,且光照与矮林分布关系不大,C不符合题意。山顶位置由于坡度比较陡,土层比较薄,土壤贫瘠;海拔高,温差小,且肥力高和温差大不会导致多矮林分布,D不符合题意。故选A。

8.B 9.D 10.A

【解析】8.据材料可知,桂花在秋季天气转凉之后开放。河南较长沙桂花开得早,主要是河南比长沙纬度高,气温低,而长沙9月21日至10月12日期间,桂花直至10月12日才几乎全部开放,说明在此长沙经历了一次明显降温,B对。气温一直较高,则桂花难以开放,A不对。ACD错。降水和桂花开放关系不大,CD不对。故选B。

9.将桂花“冻结”起来的,并非是低温,而是暖房,桂花在秋天气温下降后才开放,温度一升高,反而能抑制其生长,从而起到“冻结”作用,D对。通风、增加光照不会影响桂花开放,AB不对。降低温度会导致桂花提前开放,不符合题意,C不对。故选D。

10.颐和园种植桂花的方式为盆栽,故可判断桂花树适宜生长在冬季温暖地区,不耐低温,因此最适宜普遍栽种桂花树的是地中海气候区,A对。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冬季都较冷,不适宜普遍栽种,BCD错。故选A。

11.B 12.D

解析:第11题,根据材料信息,“网上养殖”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线上认养、线下代养的O2O互联网养殖模式,该模式只是借助互联网实现了用户“定制化”养殖,农业技术并不先进,故A选项错误;线上认养,线下代养过程是在生态农场,利于农村生态保护,符合食品安全理念,发展潜力大,故C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网上养殖”消费人群广泛,不仅仅指向年轻人,故D选项错误。第12题,“网上养殖”需要线下代养,线下代养受自然条件制约,故A选项错误;“网上养殖”追随市场需求,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故B选项错误;农产品与用户直接对接,不需要第三方介入,交易成本较低,故C选项错误;“网上养殖”会使农业经济效益提高,增加就业机会,减少外出打工的青壮年劳动力数量,缓解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故D选项正确。

13.B 14.B 15.A

【解析】13.苜蓿叶式立交桥不需要使用红绿灯,因此会提高交通运输能力,A不符合题意。观察图中箭头方向,苜蓿叶式立交桥上左转需绕行270°,右转和直行方便,B符合题意。图中显示,苜蓿叶式立交桥形式美观,适当地绿化可成为城市景观,C不符合题意。图中显示,苜蓿叶式立交桥占地面积大,在城市内较难采用,多建于市郊,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4.图中显示,从③地汇入正线的车辆想在②地靠左行驶,而②地附近的左转车想靠右驶出,因此②地容易出现左转车和直行车产生交织,令正线的通行效率和安全性都大打折扣,B符合题意。①处位于右转道,③位于左转道,④为直行道,都不存在交织问题,排除A、C、D。故选B。

15.立交桥的修建主要从机动车的通行顺畅角度出发,对于行人或非机动车来说反而产生明显的分割效益,因此适宜布局以机动车为主的仓储物流业,A符合题意。立交桥的修建对于行人有明显的分割效益,是不适宜对人流量要求大的小型超市,B不符合题意。立交桥附近噪声和大气污染严重,不适宜文教中心和康养中心布局,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6、D 17、B 18、D

16、读图可知,新疆天然彩色棉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盆地北部边缘地带河流沿岸的冲积扇上。

17、西北地区多干旱,土壤贫瘠,不利于彩色棉种植;新疆光照充足,利于彩色棉有机质的积累,能够提高彩色棉质量;地价低廉、人口稀少不是自然条件。

18、彩色棉制品可以减少纺织过程中的印染工序,降低加工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利于人体健康;传统长绒棉和天然彩色棉都能提供工业原料。

19、A 20、B

第19、由图B信息可知,甲、乙、丙三地水分盈亏量最低值均出现在5月份。根据图A,该地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5月份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

第20、根据图B曲线分析,6—8月甲地水分盈亏量小于0,说明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丙地水分盈亏量大于0,说明降水多,晴天少,太阳辐射少。该时段是夏季,纬度越高,白昼越长。甲地纬度高,昼长大于丙地,日照时间长于丙地。所以太阳辐射量甲大于丙。

21、答案 (1)尽量保持天然河道及水流原貌;(2分)避免施工时堵塞河道,破坏河流附近的自然环境;(2分)避开生态保护区;(2分)预留动物迁徙通道等。(2分)

(2)完善交通运输网络,提高运输能力;(2分)完善基础设施,吸引投资;(2分)促进资源开发,带动相关产业发展;(2分)推进东非地区互联互通。(2分)

(3)赞成。有利于我国技术输出,通过技术转让提高经济效益;(2分)有利于促进国内提升技术研发水平;(2分)有利于进一步深化中非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等。(2分)

不赞成。可能会造成我国核心技术外泄;(2分)降低长远经济效益;(2分)非洲 教育 水平低,培训会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等。(2分)

解析 第(1)题从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干扰、保持天然河道及水流原貌、预留动物迁徙通道及在通过地形复杂区建设时要避开生态保护区等方面说明应注意的问题。第(2)题,主要从对当地基础设施的完善、增加投资和资源开发、交通条件的改变和区域联系方面分析蒙内铁路的修建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第(3)题,本题是开放性试题,可以支持一种观点并提出自己的论据即可。

22、答案:(1)该地经历了多次海陆变迁,地质作用复杂(或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构成破碎、岩性松软的岩石,在外力作用下,沿裂隙破碎地带风化、侵蚀成谷地(盆地);构造完整、岩性坚硬的岩石难被侵蚀,相对抬升成为山冈。

(2)营造薪炭林: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林木生长快;山地丘陵面积广阔,宜林地广。 开发小水电: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河流多且流量较大;山地丘陵地形,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 生产沼气: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植被茂密,原料丰富;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利于发酵。(任选两种方式解释,若选择太阳能解释合理也可)

解析:(1)根据材料“井冈山地区多次发生海陆变迁,岩性松软和坚硬的岩石分别演化成为‘井’和‘冈’”可知,井冈山地貌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产物。内力作用使得地壳缓慢上升,松软的岩石被外力侵蚀形成了山间小盆地——“井”;坚硬岩石则上升为高耸的山岭——“冈”。(2)井冈山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形起伏大,植被覆盖率高,河流落差大,因而可从植被和河流落差两方面出发寻找开发能源的措施。

23、【答案】影响:夏季沙地气温高,加剧了周边地区的酷暑;冬季强劲的西北风吹得沙尘飞扬,侵袭村庄、道路、农田;沙尘淤塞河道,加剧洪涝。(6分)

治理:进一步植树种草,防治风沙;通过行政手段,加强对旅游活动的管理,减少旅游开发对沙漠化的影响,并加大治沙力度。(其他答案合理亦可,4分)

【解析】题目通过厚田沙漠的形成及治理,考查土地沙化对环境的影响及治理措施的 总结 分析能力。简述厚田沙漠给周边的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可以从土地沙化对气候、大气环境、河流及生产生活分析。沙地比热容较小,夏季沙地气温高,加剧了周边地区的酷暑;冬季强劲的西北风吹得沙尘飞扬,降低大气透明度,影响大气质量;沙尘侵袭村庄、道路、农田,影响农业生产和人们出行;沙尘淤塞河道,影响洪水下泄,加剧洪涝灾害等。治理沙漠的下一步建议可以从 政策法规 、生物工程、合理开发、宣传保护等方面分析。环保部门通过行政手段,加强对旅游活动的管理,减少旅游开发对沙漠化的影响;加强绿化,植树种草,防治风沙;加强宣传,提高人们的防沙治沙的意识;号召当地民众积极参与治沙活动等。

2020届高三地理模拟卷及答案相关 文章 :

★ 2020人教版高三地理专项模拟试题含答案

★ 2020年高考地理练习题

★ 2020高考文综备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 2020高考地理40个难题答题模板与万能答题模板

★ 高考地理巩固试题及答案2020

★ 2020高考地理大题答题模板

★ 2020年高考地理总复习资料

★ 2020年高考地理最新答题模板

★ 2020年高考地理大题答题模板

★ 2020人教版高三物理模拟试题含答案

[img]

长安四中高三周测卷地理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长安四中近几年高考最高分、长安四中高三周测卷地理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