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上进八年级第二次月考(智慧上进初二答案2020)

今天给各位同学分享智慧上进八年级第二次月考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智慧上进初二答案2020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分享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八年级上册第二次月考英语考到第几课

八年级上册第二次月考英语考到第四课,八年级上册第二次月考英语考察知识更加注重强调自身的学习英语专业的语言词汇量的扩充、语言语法的运用、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对提升自己的英语专业知识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作用。

[img]

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语文复习版 古诗文默写

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语文复习版--------古诗文默写

一。根据上下文默写。

1。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2。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3。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4。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5。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6.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7。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8。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9。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10。山随平野尽,月涌大江流。

11。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12。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3。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14。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15。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16。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苍波无限悲。。

17。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18。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19。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20。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2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2。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2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24。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25。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26。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27。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28。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29。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0。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31。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32。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33。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34。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35。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36。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37。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二。理解性默写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

①歌颂友谊的千古名句是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②劝慰友人不必哀伤于离别的诗句是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③交代诗人送别的地点和友人将去之地的诗句是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④表明与友人身份相同,同命相怜的诗句是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⑤由曹植“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你会联想到的诗句是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使至塞上》一诗中

①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②既言事,又写景,同时还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的诗句是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③交代诗人此次出使的结局的诗句是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④以简练的笔墨叙写出使经历的诗句是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因为我已经不是八年级了,而且大部分都是自己填的,难免有错漏,请多担待。而且我不明白明明书上都有,而且整首整首地考,你为什么不翻书。

另外某位复制粘贴别人的答案有意思么,真逗

八年级语文上第二次月考试卷

一、基础题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辟若pì 潜逃qiǎn 勉强qiáng 懈怠xiè

B、弓缴jiǎo 炫耀xuàn 嗜好shì 狡黠xiá

C、鸿鹄hú 流杵chǔ 恐吓hè 消遣qiǎn

D、九轫rèi 庞大páng 余暇xiá 尴尬gāngà

2.下列成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蜂拥而上 敏而好学 虚怀若谷 心无旁骛

B.饥肠辘辘 三翻五次 人赃俱获 丑态必露

C.众目睽睽 物极必反 正襟危坐 一笔勾销

D.煞有介事 当仁不让 略施小计 煞有介事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妥的是( )(2分)

A.居之安,则资之深。

资:积累

B.读《书》诵《诗》,与古人谋。

谋:谋划。

C.在众目睽睽之下,我几乎是狼狈地跨出了店门。

众目睽睽: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

D.这是陶渊明所标榜的好读书不求甚解。

标榜:提出某种好听的名义,加以宣扬。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鲁迅,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B.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学说主张实行“仁政”,反对暴政。《孟子》七篇,是他与弟子的合著。

C.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现存《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散文体著作。

D.袁枚,字子才,号随园主人,清代著名文学家。是“乾隆三大家”之一,作品主要有《随园诗话》。

5.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划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读史使人( ),读诗使人( ),演算使人( ),哲理使人( ),道德使人( ),逻辑修辞使人( )。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A、聪明 深刻 精密 高尚 有道德 善辩

B、明智 聪慧 精密 深刻 高尚 善辩

C、高尚 明智 聪慧 深刻 有修养 巧辩

D、深刻 高尚 聪慧 明智 有修养 巧辩

6.下列各句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2分)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所有的人文背景都隐退了,只剩下天地人,而人竟然如此渺小与微不足道。

C.极目处,四野八荒,惟有黄色,尽是黄色。黄色。黄色。

D.难道华夏民族所有的武士,都走进了始皇陵兵马俑的行列?

7.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关羽——单刀赴会 (《三国演义》)

B.孙悟空——大闹五庄观 (《西游记》)

C.武松——倒拔垂杨柳 (《水浒传》)

D.鲁滨逊——烧制陶器 (《鲁滨逊漂流记》)

8.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大概物极必反,最近书店里的生意也日渐冷淡下来,我想这就是“韩潮”(韩寒书潮)过后的一种必然现象吧。

B、这是个不求甚解的年代,踏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虽处在时代潮流的前列,但似乎已经很少有人能够细心研习业务了,大多数的人只是一味地追逐“经济”利益。

C、只有那些对学问永远虚怀若谷的人才是永远上进的人。

D、学校图书馆是他每天光顾的地方,无论刮风下雨,他总能若无其事地静下心来学习。

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每一个节日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B.由于建成了公共自行车运行系统,为市民“绿色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

C.国务院要求加快推进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速降费,加强服务水平。

D.如果将烟草税提高50%,可使烟民减少4900万,避免约1100万人不因吸烟死亡。

10.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是(  )(2分)

生活中种种苦涩,      ,历程中多少挫折,      ,漫漫岁月里的辛苦挣扎,        。但由于忍耐,由于奋斗,也由于不断地向上望,坚韧的生命终能超越所有的忧患与磨难,而从生活自身获得智慧。

A、曾催人衰老憔悴  曾使人失望流泪  曾给人痛苦沉思

B、曾催人衰老憔悴  曾给人痛苦沉思  曾使人失望流泪

C、曾使人失望流泪  曾给人痛苦沉思  曾催人衰老憔悴

D、曾使人失望流泪  曾催人衰老憔悴  曾给人痛苦沉思

11.默写填空。(10分)

(1)《论语》中阐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

(2)《凉州词》中抒发戍边士卒离愁别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维《使至塞上》中描绘塞外奇特壮美风光的千古名句是 , 。

(4)梨自古是就是文人志士所赞颂之物,梨花盛开,洁白如雪,而“ , ”两句诗却反其道而行之,将雪比作梨花富有新意。

(5)《敕勒歌》中________________是全文的点睛之笔,它描绘出一幅殷实富足,其乐融融的景象。这首诗中用比喻描写草原壮阔画面的句子是 。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14分)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共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为一说,使与书俱。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2)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3)故有所览,辄省记

(4)非读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13.辨析下列加点词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B.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C.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D.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14.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

(2)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15.本文的最后一句起什么作用?(2分)

16.你是否同意“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观点?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2分)

(二)(12分)

静默草原

谁有过这样的经历呢?

站在草原上,你勉力前眺,或回头向后瞭望,都是一样的风景:辽远而苍茫。人难免为这种辽远而惊慌。

在都市里生活,或是寻访名山以及赏玩江南园林的人,都习惯于这档的观察:眼光的每一个投射处,都有新景物可观,景随步移。

然而草原没有。

蒙古牧人前瞻的时候,总是眯着眼睛。他们并非欲看清楚天地间哪一样东西,而是想在眼里装填一些苍茫。

城里的人大睁着眼睛看草原,因而困惑。草原不可看,只可感受。

脚下的草儿纷纷簇立,一直延伸到远方与天际相接。这颜色无疑是绿,但在阳光与起伏之中,又幻化出锡白、翡翠般的深碧或雾色中的淡蓝。

因而草原的风景具备了看不到与看不尽这两种特点。

和海一样,草原在单一中呈现丰富。草就是海水,极单纯,在连绵不断中显示壮阔。

有一点与海不同:观海者多数站在岸边,眼前与身后迥然不同。草原没有边际,它的每一点都是草原的中心。与站在船上观海的相异处在于,你可以接触草原,抚摸、打滚儿甚至过夜,而海上则行不通。

在草原上,辽阔首先给人以自由感,第二个感觉是不自由,也可以说局促。人,置身于这样阔大无边的环境中,觉得所有的拐杖都被收去了,所有的人文背景都隐退了,只剩下天地人,而人竟然如此渺小与微不足道。在草原上,人的处境感最强烈。天,果真如穹庐一样笼罩大地。土地宽厚仁慈,起伏无际。人在这里挥动双拳咆哮显得可笑,蹲下嘤嘤而泣显得可悲。

外来的旅人,在草原上找不到一件相宜的事来做。

在克什克腾,远方的小溪载着云杉的树影拥挤而来时,我愿意像母牛一样,俯首以口唇触到清浅流水。当我在草原上,不知站着坐着或趴着合适时,也想如长鬃披散的烈马那样用面颊摩挲草尖。

草原上没有树,所以即使有风也听不到啸声,但衣襟已被扯得飘展生响。我扯住衣襟,凝立冥想。

草原与我一样,也是善忘者,只在静默中观望未来。

17.文章为何以“静默草原”为题?(2分)

18.“草原在单一中呈现丰富。”“单一”与“丰富”是否矛盾?(2分)

19.赏析句子

(1)“在草原上,辽阔首先给人以自由感,第二个感觉是不自由,也可以说局促。”请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2)为什么说人在草原上“竟然如此渺小与微不足道”?(3分)

20.鲍吉尔原野是草原三剑客之一,草原三剑客的另外两个是歌手腾格尔和画家朝戈。腾格尔,是歌唱草原的蒙古族歌唱家。他的歌声飘逸、宽广、豪爽、粗犷,请欣赏他的歌词,写出你的内心感受(不少于30字)。(2分)

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 /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还有你姑娘/这是我的家/我爱你/我的家/我的天堂——《天堂》

(三)(14分)

老师! 老师!

①我又见着我的老师了,如朝山进香的人见到他自幼就心存感念的一位应愿之神。

②在今年正月,我回家奔三叔的喜丧事。在这闲空间,张老师到了我家里,坐在我家堂屋的凳子上。乡间室内的空旷和凌乱,分隔着我与老师的距离。相向而坐,喝着白水,削了苹果,说了很多旧忆的伤感和喜悦,诸如三十几年前在初中读书时,我的学习,我的作业,我的逃课。

③我老师张梦庚的一生,清寂中夹缠暖意,暖意里藏裹着刺骨的寒凉。

④生于上世纪的20年代末,老师读书辍学,辍学读书,反反复复,走在田埂与人生的夹道中,经历了抗战和解放战争,有了1949年的红旗飘扬,记忆中从来都是饥饿辛劳,土改时家里却忽然成了地主。好在,他终归识字,也有文化,祖国的乡村,也最为明白文化的斤两,虽然文化不一定就是尊严富贵,可让孩子们认字读书,能写自己的姓名和粗通算术,也是生活的部分必然。于是,老师就成了老师。从一个乡村完小到另一个乡村完小,从一个乡村中学到另一个乡村中学。直至改革开放后,他被调入县里的一所高中,做了教导主任,最后主持这个学校的工作。一晃就让他全部人生的金贵岁月,43个春秋的草木荣枯,都在布满土尘、青草蓬生的学校里荣枯衰落,青丝白染。

⑤不知道老师对他的人生有何感想,从他写的一本《我这一生——张梦庚自传》的简朴小册里,读下来却是让人心酸胃涩,想到世事的强大和个人的弱小,想到命运和生命多么像流水在干涸沙地上蜒蜿涓涓,奔袭挣脱,流着流着,可终归无法挣脱干涸的吞没。最后的结局是,我们毕业了,老师白发了;我们中年了,老师枯衰了。我们成家立业了,而老师却在寂静的人生中,望着他曾经管教训斥抚疼过的学生们,过着忆旧的生活,想着那些他依然记得、可他的学生们早已忘却的往事。

⑥还记得,初一时,他是我的班主任,又主教语文。一天酷暑,我家棉花地里蚜虫遍布,多得兵荒马乱,人心恐 惧,我便邀了班里十几个相好的男同学,去帮我母亲捕捉蚜虫。自然,那一天教室里学生寥寥,老师无法授课而只能让大家捧书阅读。从棉花地里回校的来日上午,老师质问我为什么带着同学逃课,我竟振振有词地说,是带着同学去棉花地捉了半天蚜虫;竟又反问老师道,地里蚜虫遍布,我该不该去帮我母亲捕捉蚜虫?说蚜虫三天内不除掉去净,棉花就会一季无收,时间这样急迫,我家人手不够 ,我请同学们去帮半天,到底又做错了什么?

⑦事情的结果,似乎我带同学们逃课捉虫正合校规事理,反让老师在讲台上一时有些哑言。回忆少时的无理取闹,强辞夺理,也许正是自己今天在写作中敢于努力把不可能转化为可能的开始。可是,现在,面对耄耋(mào dié,指年纪八九十岁)老人,给我一生养育呵护的父辈尊者,我心里三十几年不曾有的内疚,忽然如沙地泉水般汩汩地冒了出来。

⑧我们就那样坐着喝水聊天,说闲忆旧,直至夕阳西下,老师执意要走,不无快意地说他的子女们都在外工作,孝顺无比。真是天应人愿,让一生坎坷、教书认真的老师,年老时,子女有成,学生有成,仿佛曲折的枯藤根须,终于也繁漫出了一片森林。

⑨老师从我家离去时,是我扶他站起;离开院子时,是我扶他过的门槛;送至门口远去 时,是我扶他过的一片不平不整的地面。我的父亲离开人世太早,扶着老师的时候,我就像扶着我年迈的父亲。望着村头远去的父亲般的老师,落日中他如在大地上移动的一棵年迈的树。直至他在村头缓缓消失,我还看见他在我心里走动的身影和慢慢起落的脚步,如同宁静里我在听我的心跳一样。

⑩说不出老师哪儿伟大,可就是觉得他伟大。也许这个世界,凡人才是真正的伟大,而伟大本身,其实正是一种被遮蔽的大庸大俗吧。

21.文章写与老师相见,说了很多旧事。 请概括出“我”初中时做的那件事。(2分)

22.请说说文章题目“老师!老师!”有什么特点?用这个标题有什么妙处? (3分)

23.结合文章,理解第⑨段划线句子的含义。 (3分)

直至他在村头缓缓消失,我还看见他在我心里走动的身影和慢慢起落的脚步,如同宁静里我在听我的心跳一样。

24.为什么说张梦庚老师的一生“清寂中夹缠暖意,暖意里裹藏着刺骨的寒凉”? (3分)

25.作者说,就是觉得 老师伟大。结合全文,说说张老师的“伟大”表现在哪里?(3分)

三、写作(50分)

26.我们生活在这个多彩的世界,但匆匆前行的脚步,却让我们忽略了原来就在身边的美好:幸福、关爱、信任……温暖的亲情、纯真的友谊、美好的春天……

请以“原来 一直都在我身边”为题,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写一篇文章。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学校考查的出发点是测试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这一出发点可以繁衍出成千上万套试卷习题,下面是我整理的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次月考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帮助你们。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田字格中。(2分)

气势恢虹襄阳古城 , 庄严肃目刘秀故里 。

2.根据语境,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切( )磋学问长智慧 砥( )砺思想扬美德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襄阳四中电视台几个频道的节目都办得惟妙惟肖,显示出编导很有水平。

B.古隆中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山山有奇景,十里不同天,令许多游客心无旁骛。

C. 襄阳四中义教部新修的大门真漂亮,可以说是襄阳市中学最好的不二法门!

D.把《汉语词典》背了七遍,参加中国汉字听写大赛进入5强决赛,襄阳四中义教部九(4)班才女张诺亚真是名不虚传!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襄阳四中高一新生80里远足活动,既磨炼了学生意志,又增长了学生见识。

B.在如何上好阅读课的问题上,语文老师听取了同学们广泛的意见。

C.他是全班公认的才子,能写出很好的美妙诗篇。

D.第一届中国汉字听写大赛很成功,大约有两亿多观众津津有味的观看了比赛。

5.把下列句子组成一段通畅的话,正确排序的一项是( )(2分)

中国朝鲜族农乐舞是集演奏、演唱、舞蹈于一体,反映传统农耕生产生活中祭祀祈福、欢庆丰收的民间表演艺术。____。

①场面热烈奔放,民族特色鲜明。②舞者伴随唢呐、洞箫、锣鼓的节拍欢歌起舞,表达了追求吉祥幸福的美好愿望。③舞前踩地神祭祀,表达了尊重自然、依靠自然的原始信仰。④农乐舞已融入中国朝鲜族的血脉,成为社会文化生活中的艺术瑰宝。⑤舞蹈具有生态、纯朴、粗犷、和谐的特征。

A.②①⑤③④ B.②⑤③④① C.⑤②③④① D.⑤③②①④

6.名著阅读。(2分)

对于一切受苦而奋斗的人,他是最大而最好的朋友。当我们对着世界的劫难感到忧伤时,他会到我们身旁来,好似坐在一个穿着丧服的母亲旁边,一言不发,在琴上唱着他隐忍的悲歌,安慰那哭泣的人。他分赠我们的是一股勇气,一种奋斗的欢乐、、、、、、

这一段是《贝多芬转》的最后一段,贝多芬的伟大不仅在于他是杰出的音乐家,而是因为他的音乐是为__________________而写的。他隐忍自己的痛苦,却用痛苦换来的欢乐来安慰人们,给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这段话概括了贝多芬的音乐的本质。

7、古诗文默写。(8分)

(1)最是一年春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多情,诗言志。吴均在政治上遭受打击而心情抑郁,于是寄情山水。他在《与朱元思书》里深情地赞颂了美丽的大自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在《过零丁洋》里直抒胸臆,表明以死明志的决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在《水调歌头》里发出对天下分离人的美好祝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则在《马说》借马的遭遇发不平之音:“其真无马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0分)

8.上午大课间,学校组织全校的学生在操场跑操,同学小强还在教室里紧张地复习背诵政史地生学科,他说,快月考了,得抓紧时间复习啊!你如何劝他跑操?(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春暖花开,莺歌燕舞,春天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学校开展了以“我和春天有个约会”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你也来积极参与吧!(8分)

(1)当全班同学到田野中去踏春时,需要有一面旗帜引导,请你为旗帜设计一条简洁的标语(不超过20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大家来到绿草如茵、繁花似锦的山坡上休息时,老师想现场组织一场简单的联欢活动,请你帮忙把活动形式补充完整。(2分)

活动形式一:演唱赞美春天的歌曲

活动形式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形式三:_____________

(3)活动后,班上决定为此次活动办一期黑板报,聘任你为主编,请你为黑板报设计一个栏目。(1分)

栏目设计:_____________

(4)你还会背那首《二十四节气歌》吗?其中“春雨惊春清谷天”一句点出了春天的六个节气。请你选择其中的某一个节气,谈谈这个节气的含义,并写出你所知道的有关这一节气一句谚语。(3分)

节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谚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与欣赏(40分)

(一)阅读《酬乐天》,回答10-11题。(4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0、从首联“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个词可以看出诗人无限心酸和愤懑不平之情。

11、请谈谈对“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与朱元思书》和《与顾章书》,完成12-15题。(10分)

【甲】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 仆①去月谢病②,还觅薜萝③。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④,孤峰限⑤日;幽岫⑥含云,深溪蓄翠,蝉鸣鹤唳,水响猿啼。英英⑦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⑧幽居,遂葺⑨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⑩。山谷所资⑾,于斯已办⑿。仁智所乐⒀,岂徒⒁语哉!(选自吴均《与顾章书》)

注释:①仆:作者谦称。 ②谢病:告病,因病隐退。 ③ 还觅薜萝:意思是正准备隐居。薜萝,薜荔和女萝,指隐士的服装。后世称隐者之居。④争霞:与云霞争高。⑤限:遮断。 ⑥幽岫:幽深的山洞。 ⑦英英:悠闲和谐的声音。 ⑧重:这里是向往的意思。 ⑨葺:修建。 ⑩竹实:又名竹米,隐士所食之物。⑾资:出产。 ⑿已办:已经具备。 ⒀仁智之乐:山水诗仁者智者所喜爱的。《论语· 雍也》中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意思是说聪明人爱好水,有仁德的人爱好山;乐,爱好。(14)徒:空

12、解释加点的词。(2分)

天下独绝_______________ 于斯已办 _______________

13、翻译句子。(2分)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乙文中作者选择石门山为归隐之所的真正原因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甲乙两文通过对自然山水的描绘,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记叙文《藏在水中的爱》,完成17—21题。(13分)

(1)小的时候,家里很穷,一年中,很少有机会吃上鱼肉。有一年暑假,我从镇里垃圾场上捡回一本书,里面说只要准备一根鱼竿和一个鱼钩,再放上点诱饵就能很容易钓到鱼。

对鱼肉的本能渴望,使我迫不及待地按照书上所说的,偷偷地将一根母亲平时用的缝衣针烧弯做成一个鱼钩。然后,便在村口唯一的一个死水潭里有模有样地钓起鱼来。一天下来,毒辣的太阳几乎晒脱了我一层皮,但却没有一条鱼肯上钩。我伤心极了,认为书上说的都是骗人的,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

(2)晚上我回到家,满脸的不高兴,干完一天农活的父亲走到我身边,说:“明天再去试试,哪有刚一钓就能成的?鱼儿都在观望呢!”

(3)于是,第二天我又去了死水潭,依旧没有收获,村里的大人和小孩都嘲笑我,说:“我们这儿是连鸟都不愿落脚的山区,死水潭怎么会有鱼?祖祖辈辈都没人见过,只有像

你这样的傻娃才会认为有!”

(4)我不服气,委屈地跑回家,向父亲哭诉。父亲说:“那你怎么看?”我说,可能是我的鱼钩出了问题,鱼儿不愿上钩。父亲点了点头,说,那就重做一个吧。随后,父亲便在煤油灯下做了起来。

(5)第三天临近中午时,死水潭里的第一条鱼儿终于被我拉上了岸——活蹦乱跳的,大得很。听说我钓到了鱼,村里人都来围观,对我不停地夸赞,我像一个打了胜仗的大英雄。紧接着,我又钓到了第二条、第三条……

(6)到第六天时,我已经能钓到很多鱼,父亲都可以拿着到十几里外的镇上去卖了。用卖鱼的钱,父亲还给我买回好多棒棒糖,我分给同村的其他孩子,差点把他们都甜疯啦!

(7)那个暑假我一直都在钓鱼,非常快乐,仿佛空气里都长满了我的骄傲和自豪,再也没人敢嘲笑我傻了。

(8)多年以后,父亲已经离我而去。有一年,我回去看望独自生活在乡下的老母亲,其间,我心血来潮,突然想再去死水潭钓钓鱼。没想到,母亲却连连劝阻道:“别去了,那里面哪会有鱼,你以为你父亲还在世呀!”

(9)我一愣,随口问道:“为什么,小时候我不是钓到过很多鱼吗?”母亲叹了一口气:“你还真认为潭里有鱼呀,你钓到的那些鱼都是你父亲放进去的。既然事情都过去了,那我不妨告诉你吧!”母亲说道。

(10)原来,为了不让我被村里人嘲笑,丧失做事的信心,父亲在帮我做好鱼钩的当天晚上,向一个亲戚借了几十块钱,第二天,天还没有亮,父亲便带着一只木桶,步行十几里山路,去镇上的菜市场买回了十几条鱼,然后放进死水潭里,好让我钓。

(11)但是,那十几条鱼很快便被我钓完了,于是,父亲又去四处借钱买鱼,整整忙活了一个暑假,母亲说,不知情的人还以为他是个鱼贩子呢!“只是这个鱼贩子只赔不赚,欠了不少债,好几年后才还清了!”

(12)母亲的话,我懂。我无法还原父亲当年买鱼时的具体细节,但有一幕似乎立即浮现在我眼前:炎热的酷夏,一个男子来来回回翻山越岭地走十几里的山路,并努力地保持着木桶里的鱼不死,为的是好将它们放进死水潭。而这一切,他做得滴水不漏,将儿子整整骗了几十年。

17.说说本文以“藏在水中的爱”为题有何好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第10、11段记叙的顺序是什么?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赏析第七段中划线句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章有一条清晰感情线索,表达情感的词语,有的在文中出现,有的没有出现,请你找出来,填写完整。(2分)

_____—— ____——___——震惊——___

(四)阅读说明文《无刺蜂的奇异世界》,完成22-25题。(13分)

无刺蜂的奇异世界

①提到蜜蜂,许多人都会对它的独门利   器—螯刺畏惧不已。很多人都有被其狠狠蜇过的.经历。尤其是少不更事时,见到在花丛中飞舞的蜜蜂,忍不住与其握手,而蜜蜂往往会错意,误以为要伤害它,遂将“螯刺”狠狠扎进人的皮肤中。由于螯刺连接着蜜蜂的内脏部位,在蜜蜂脱离时,螯刺连同其内脏一同脱落,蜜蜂以生命为代价捍卫了自己。

②在蜜蜂家族中,有一类蜜蜂因不具备这种独门利器—螯刺,而被视作“异类”,它们就是“无刺蜂”。无刺蜂隶属于膜翅目,蜜蜂科,无刺蜂属,起源于非洲,随着蜂群队伍的不断壮大,其分布越来越广泛,逐步扩展到热带与亚热带的 各个地区。 在中国,它们占据着海南与云南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地带。

③上帝是公平的,他关上了“螯刺”这扇门,又打开了“强有力的嘴巴——下颚”这扇窗。失去螯刺的无刺蜂,自有一套独创的看家本领。它们的防御手段风格迥异,制敌策略通常有以下几种:

④有的无刺蜂的后足带有胶状小球,其内含有粘性极强的蜂胶,在遇到挑衅者(如胡蜂)时,它们利 用蜂胶的粘性,将胡蜂的翅膀粘住,使其以自由落体之姿坠到地面,之后对其进行撕咬,彻底将其消灭。

⑤有的无刺蜂则以“毒气与毒液”为杀手锏。在遭遇敌害时,它们如黄鼠狼一般释放一股极其难闻的气体,在熏跑敌人的同时,也为自己赢得了时间;有的种类则喷出具有腐蚀性的液体,所溅之处,无不被其“毁容”,极具杀伤力。

⑥有的无刺 蜂在人触碰其巢穴时,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钻入人的头发、眉毛中,甚至会进入人的眼睛、耳朵,旋即释放粘液,用下颚撕咬,令人产生不适感。

⑦但相对蜜蜂家族中的其他成员,无刺蜂是一类比较温顺的小动物,它们通常不会主动攻击人类或动物。无刺蜂秉承着“自卫防身”的原则使用着它们的独门武器,算是一群和平爱好者。

⑧无刺蜂生来与众不同,它设计的“小屋”也别具一格,其复杂程度堪称“蜜蜂之最”。无刺蜂通常把“家”安在中空的树干或树杈上,巢在树洞内呈长桶状,密封性良好,只留一个小孔与外界相通,孔的外侧通常连有一根“管子”,此“管状通道”由蜂蜡和泥土混合筑成,有的“管状通道”还被设计成“喇叭状”,向内一直通到蜂王繁殖的区域。整个蜂巢采用多种建筑材料:蜂蜡、蜂胶以及树脂等。这些建筑材料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防水。因而蜂巢就像一个裹紧的粽子,既保温、防水,又御敌 。

⑨深入巢穴.向内望去,可见3间“小室”,分别为产卵区、储粉区、储蜜区。产卵区通常占地最大,为蜂王 产卵之所,产卵区又被分成许多“小房间”,为“卵巢房”,数量在1万~2万个不等,形如米粒。空间较小的区域则被用来贮存花粉与蜂蜜。储蜜区通常被安置在巢的底部,里面装有许多储蜜罐,当储蜜罐储满蜂蜜时,无刺蜂中的工蜂会分泌蜂蜡将其封盖。与储蜜区构造相似,储粉区也由许多储粉罐构成,储粉罐内的花粉颗粒大、水分足、分量重,大概在0.5~1千克之间,在储粉罐储满花粉后,工蜂将其封顶。

22.文章开头从蜜蜂的“螯刺”写起,这样开头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阅读全文,说说无刺蜂的“奇异”表现在哪两个方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无刺蜂制敌的几种策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第⑦段中的加点词“比较”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本 文的说明语言生动形象,试从文中摘选一句,并作简要赏析。(3分)

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写作。(50分)

题一: ____让青春更加灿烂

题二:感动是什么?感动是生日里的一束鲜花,是孤独时朋友打来的电话,是生病时亲人真诚地关爱,是饯别宴上舒缓的钢琴曲和那融融的烛光……

生活中,你有过感动吗?你对感动是怎样认识的?请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文题自拟。

要求:①请先在答题卡上所选题号后的括号内打“√”,然后再作文。

②若选题一,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不能套作,不得抄袭。

③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

④字数不少于600字。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关于智慧上进八年级第二次月考和智慧上进初二答案2020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