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江宁区六上调研卷(南京市六年级上册调研试卷)

今天给各位同学分享18年江宁区六上调研卷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南京市六年级上册调研试卷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分享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碎石路面的做法

1、施工准备:

路床表面应平整、坚实,具有规定的路拱和压实度 ;逐个断面检查路床标高,宽度。

2、施工放样:

在路基上恢复中线,直线段15~20m设一桩,平曲线段每10~15m段设一桩,并在两侧路肩边缘设指示桩;在两侧指示桩上用明显标志标出底基层边缘的设计高及碎石层顶设计高度。

3、碎石摊铺:

将混合物均匀地分配到纸幅中心,然后使用推土机用推土机均匀地涂抹混合物。测量仪器之后进行测试,以确保砾石层的交叉斜坡和高度到设计位置。压实系数应由测试部分确定。人工铺设应为1.4~1.5,机械铺设应为1.25~1.35。摊铺宽度应每层铺设一次;

建立一组六人跟随推土机,及时清除粗骨料分离现象。对于粗骨料“狼”和粗骨料“带”,应加入细骨料并均匀混合。对于细骨料,加入粗骨料,混合均匀,保持颗粒均匀,厚度一致,多次不发现;滚动时应切断铺砌的砾石,保持铺路层清洁。

4、碾压:

成型后,当混合物的水含量等于并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立即用24t振动压路机压碎。根据重量轻和重量轻的原理进行轧制,每个层压板的厚度不超过20厘米。直线和扁平曲线截面没有超高,从两侧向中心滚动,设置了一条超高的平曲线,从内向外滚动;

碾压时,后轮应堆叠1/2轮宽,后轮必需跨越两头的接缝处,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碾压一向停止到要求的密实度为止。普通需碾压6~8遍,直至概况无较着轮迹,路面二侧应多压2~3遍 ;碾压速率,头二遍采取1.5~1.7km/h为好,今后采取2.0~2.5km/h ;碾压前和碾压中应适当洒水 ;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掉头或急刹车 ;在碾压中视压实碎石裂缝环境撒嵌缝料。

5、接缝处理:

两个工作部分之间的连接应重叠和混合。第一段铺路后,留5~8m,无滚动。在第二部分结构中,前部和第二部分的旋松部分混合并平整然后卷起;应避免纵向接缝。在避免纵向接缝的情况下,应对纵向接缝进行研磨和混合,并将第一个全宽度压实。在后一种铺路中,相邻的前侧边缘应为约30cm,挖掘并混合。结合,平整和压实在一起。

江宁区的地理环境

江宁境内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常态地貌有低山、丘陵、岗地、平原和盆地,其中丘陵岗地面积最大。地势南北高而中间低,形同“马鞍”。境内有大小山丘400个,主要山峰有东北部的青龙山、黄龙山、汤山、孔山等,海拔约300米,是宁镇山脉主体;西南部的横山、云台山、天马山、莺子山等,海拔多在250米~350米,多系茅山余脉;中部的牛首山、方山等,海拔200米~243米。

江宁区地形呈马鞍状,两头高,中间低,地势开阔,山川秀丽,山体高度都在海拔400米以下(下文所有涉及高程的都指海拔高),属典型的丘陵、平原地貌。常态地形有低山丘陵、岗地、平原等,众多河流、水库散步其间。

低山丘陵:江宁境内低山丘陵面积约30570公顷,有近400座低山不均匀地分部在各街道内,可分为东北与西南两大片区。东北片区山脉主体呈北东走向,自汤山往东转为近东西走向,山势连绵,山坡陡峭,组成山体的岩石多数为古生界地层,中生界地层较少。岩石褶皱、断裂发育,并见有火成岩侵入体出露。山体属宁镇山脉的西延部分。西南片区山势雄伟,峰峦挺拔,但组成山体的岩石年龄普片晚于东北片区,属中、新生界陆相沉积地层,其中一些山脉完全为火山喷发堆积而成。

由于常年风化剥蚀,有些山体逐年变矮,形成缓坡地,有些形成山前堆积层、丘地或山坳。低山丘陵区几乎都被植被覆盖,有常绿针叶林,落叶阔叶林,竹林,乔、灌木混杂林,人工茶林或荒草地。

汤山:汤山位于汤山集镇西,沪宁高速公路南侧。山体长轴方向呈北东东向,延长达5公里,短轴方向最宽处可达1.5公里,最高峰称团子尖,高292.3米。山体由寒武系中上统厚层白云岩和奥陶系下统厚层灰岩、灰质白云岩等岩石组成。这里在地质构造上为一穹窿状短轴背斜,团子尖正好位于该背斜核部。汤山东、西两端都蕴藏有丰富的地热资源,都已被开发利用。汤山山体北坡还陆续发现几个溶洞,其中“葫芦洞”面积约300平方米,因1993年在洞内发现古人类颅骨和一枚牙齿化石而名气大增,现已开发成旅游景点。

孔山:古名雁门山。宋《景定建康志》记载:“山势连亘,类北地雁门,因名”。唐李白诗“绿水向雁门”,即指此山。孔山位于汤山街道古泉行政村正北方,主峰高341.9米,其北面是轰隆山,高169.5米,南面连土地山,高238.9米,东面连西貌头山,高266.4米,西面是排山,高126.8米。孔山出露一套较为完整的古生代地层,曾是华东、华中地区一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野外实习基地。该山出露的优质石灰石资源,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制水泥的原材料,正被开采利用。

青龙山:青龙山位于江宁东北部。地跨东山、汤山两街道。唐李白有“青龙见朝墩”诗句,即描述此山。又名青山,《南唐书》载,“后主李煜猎青山”。山呈北东走向,与黄龙山平行延伸,长达14公里,200米以上的山峰有20个,最高峰高277米。山体为泥盆、石炭、二迭、三迭系灰岩、泥质灰岩、砂岩、泥页岩等组成。青龙、黄龙两山间的坳地为质地较软的泥页岩经长期风化剥蚀形成。优质石灰岩主要产于黄龙山及青龙山的北东端,薄煤层产于二迭系上统龙潭组砂岩泥页岩夹层中。

祖堂山:祖堂山位于谷里街道祖堂行政村北。古名幽栖山,因南朝大明三年(459)建有幽栖寺而得名。唐贞观初,法融:(赖融)禅师在这里得道,成为佛教牛头宗第一祖师,山也因此更名祖堂山,又名花岩山。该山总面积约360公顷。主峰芙蓉峰,高255.9米,山体多为侏罗系火山角砾岩、沉凝灰岩、集块岩、角闪安山岩等组成。山西南麓,新中国初曾发掘了距今千年的南唐先、中二主陵墓,即南唐二陵。祖堂山西南山腰,还蕴藏有高岭土矿。

吉山:吉山位于东善桥集镇西2公里处,主峰高235.2米。山体岩石全由闪长玢岩组成,为超浅层火山岩侵入体。闪长玢岩顶部发现一大型贫磁铁矿床,与磁铁矿共生的还有钠长石矿。

牛首山:牛首山位于谷里街道祖堂山正北,跨雨花台区铁心桥。古称牛头山,双峰东西相对,状似牛头而得名(西峰因采矿而残缺不全)。又名天阙山。山体总面积约500公顷,主峰高242.8米。山体由侏罗系辉石安山岩、火山角砾岩、沉凝灰岩等组成。旧时此山名胜古迹较多,有著名的古刹宏觉寺。由于此山古代盛产松、竹、茶(名天阙茶)、兰,尤其是暮春季节,桃花盛开,满山春兰和杜鹃花,加以松竹掩映,景色绝佳,所以明清以来素有“春牛首”之称。

云台山:云台山位于江宁西南的横溪街道。 此山因古有云台寺而得名。山体呈北东走向,总面积约720公顷,主峰高319.1米。山势巍峨,山体由三迭系黄马青组砂岩和侏罗系闪长玢岩等组成。山东南有云台山硫铁矿及云台山抗日烈士墓。宋《景定建康志》引《六朝记》云:“云台山北有大石,如卧鼓、中空,可坐数十人,其高九尺,上有小石,吴时呼为石鼓”,今已无存。云台山南2公里是母鸡山,山高273.4米,该山亦蕴藏有丰富的硫铁矿资源。

横山:横山位于苏皖二省的江宁、溧水、当涂三地交界处,在江宁的横溪、铜山南境。横山又名横望山、衡山。据《太平府志》载:“春秋楚子重伐吴,至衡山即此,四望皆横,故名。”又据《当涂县志》称“左氏传作衡山,衡横通用也。”主峰因呈拱形,太阳一出即可照到,所以得名太阳拱,俗称拖船壑,面积约1835公顷。山体石质为侏罗系西横山组砂岩等。山由62条大小山岭组成,苍翠亘天,横列若屏障。山上盛产竹木、药材,野兽野禽。现山区建有国有林场,从50年代起开始造林,森林覆盖面已达80%。

方山:方山位于江宁中部,秦淮河东岸。山体呈方形,孤绝耸立,山顶远视平坦,故称方山。又似一枚方印,也称天印山。总面积约650公顷,高208.6米,山体石质多为第三系橄栏玄武岩、集块岩和火山角砾岩。是南京地区著名的死火山。是晚第三纪上新世喜马拉雅山期岩浆活动的产物。一个回旋,两次喷发,形成两套玄武岩。火山口及颈部充填了辉绿玢岩。火山岩下部为中生界白垩系赤山组细砂岩,是很好的铸型用砂材料。2007年12月,方山被省地质公园评审委员会正式评审为省级地质公园。

土山:土山位于东山集镇北,秦淮河东岸。总面积约30公顷,高62.1米。山体由侏罗系象山群砂岩及砾岩组成。据《丹阳志》记载,东晋太元中太傅(宰相)谢安,仿旧隐会稽东山,在此土山营楼建馆,竹林甚盛。世称小东山,也叫东山。又据史志记载,谢安曾和谢玄在东山决策,取得“淝水之战”的胜利。清代东山曾是“金陵四十景”之一,名“东山秋月”。1983年被命名为东山公园。

黄土岗地:黄土岗地主要分布于南北低山丘陵之间,面积约81610公顷。地势呈残丘缓岗,岗地地表起伏显著,高10~40米。长、宽1至数公里不等,几乎为第四系黄色粘土覆盖,俗称黄土岗地。岗顶平缓,岗间梯田展布,自上而下,田面逐渐增大成扇状。

沿河平原:沿秦淮河、七乡河、九乡河等中下游两岸和长江岸边呈带状分布。总面积约45206公顷。 秦淮河平原位于江宁中部,包括湖熟、淳化、东山、秣陵、禄口、谷里等街道,面积约30700余公顷。平原大部分地势平坦,高6~8米。其中偶见有孤独低山出露,如方山、尚义山等。沿江平原主要分布在江宁西部的沿江地带。地处长江天然堤与东侧或南侧丘陵岗地间,呈带状分布或呈孤岛显露在长江中,地势平坦,高程多在5米以下,最低处仅2.2米。沿江平原区的成土和耕作较迟,一般在数百与数十年内,其内田园规划整齐,渠道交织。平原区是农作物的主要种植区。 境内河道主要有秦淮河和长江两大水系。秦淮河为区境最长的河流,位于境内中部,纵贯南北,经南京市雨花台区入江,支流密布,灌溉江宁区一半以上的农田。境内西部濒临长江,江岸线长22.5公里,水面3667公顷。流入长江的主要干流有便民河、九乡河、七乡河、江宁河、牧龙河、铜井河等。境内主要湖泊有百家湖、杨柳湖、西湖、白鹭湖、南山湖、甘泉湖等。

江宁西北部濒临长江,境内河水多数为西北流向,入长江。河流分为3个小水系。第一,青龙山、汤山以北,牛首山、天台山以西,分别为便民河、九乡河、七乡河、板桥河、江宁河、牧龙河、铜井河等,是流入长江的沿江水系。第二,介于青龙山、汤山、牛首山、天台山、横山之间的,为秦淮河水系,向西北经秦淮河入长江。第三,天台山、横山诸山以南,包括原小丹阳部分地区,水流为东南流向,流入石臼湖,即石臼湖水系。

长江:长江自江宁西部经过,流经江宁境内共长22公里,水面达3666.67公顷。长江水资源丰富,对江宁经济建设以及人民生活关系极大。沿江有和尚港、铜井河口、新济洲、仙人矶等码头可停泊船只。秦淮新河在长江边建的节制闸可以排涝,可以提水抗旱,对江宁区一半以上农田旱涝保收起着关键作用。江宁已在长江边建成日产30万吨自来水提水工程,保证向江宁城区充分供应工业、生活用水。

秦淮河:秦淮河本名龙藏浦,汉代起称淮水。李白《留别金陵诸公》诗中,有“六代更霸王,遗迹见都城。至今秦淮间,礼乐秀群英”的诗句,出现了“秦淮”河名。秦淮河为江宁境内最大河流,纵贯南北,支流密布,灌溉江宁区农田3.47万公顷,占江宁区农田面积一半以上。这条河有两个源头:东源句容河,出自句容城北30公里的宝华山,汇集赤山湖水之后,进入江宁区湖熟街道,到西北村与南源汇合。南源溧水河,来自溧水区东南10公里的东芦山,经溧水和江宁的铜山、禄口、秣陵、龙都等地,两源在西北村汇合后,再绕方山的南西两面,转西北流至东山、河定桥,经秦淮新河流入长江。两主流河长110公里,在江宁境内长约80.5公里,是秦淮河的主要河道。在江宁的主要支流有汤水河、索墅河、解溪河、云台山河、牛首山河,总长共167.8公里。秦淮新河是1975~1979年,从东山附近的河定桥至南京郊区的金胜村入江处开挖的一条全长18公里、河面宽130~200米,行洪800立米/秒的人工泄洪河。在河口建有节制闸,用于排洪、抗旱和航运。

七乡河:源头在江宁境内的汤山、孔山。旧时因流经孟塘、孟北等七乡,得名七乡河。该河在汤山境内先呈东西流向,后折而北流,经南京市栖霞区摄山乡的漳桥、西渡流入长江。在江宁境内长约11公里,为汤山街道重要泄洪和灌溉河道。

九乡河:源头在江宁区汤山街道,北经南京市栖霞区石埠桥注入长江。这条河相传秦代开凿,古称琐石溪,下游是明代重要运粮运石水道,又名运粮河。新中国前,该河主要为九个乡镇数万亩农田排灌所用,故改名九乡河。全长约10公里,江宁境内长约6公里,除泄洪、灌溉外,下游还是运输石料的主要水道。

板桥河:源头在牛首、吉山等山,在南京市雨花台区大胜关附近入江。全长15公里,在江宁境内长约3公里。旧称板桥浦,1910年更为现名。因河身窄淤,仅供两岸灌溉用。

江宁河:古称南浦,也称江宁浦,源头在安徽天马、萝卜山和江宁境内的娘娘山、杨家山,在江宁街道河口附近注入长江。江宁境内长约15公里,灌溉江宁约4666.67公顷农田,自江宁集镇以下段,夏季可通船。

牧龙河:古称牧龙浦。宋《景定建康志》称:“旧有香木浮其上,土人迎之以建亭,曰木龙亭”。后“木”讹传成“牧”,才有今名。源自铜井经牧龙镇入长江。全长约4公里。

铜井河:源头在铜井集镇,向西流入长江。全长2.8公里。

水库:江宁境内水库大小有几十个,较大一些的有赵村水库、红星水库、公塘水库、谷里水库、百家湖、东焦水库、佘村水库、黄龙埝水库、谭山水库、汤山水库、安基山水库等。多数水库对防洪抗旱、农田灌溉、水产品养殖、人民生活用水起着重要作用,少量水库还开发成风景区,成为旅游观光景点。 江宁区脊椎动物有290种,主要分为家禽家畜、野兽、鸟类、爬行动物、鱼类、昆虫等。珍贵动物有中华鲟、扬子鳄、獐、獾、穿山甲、龟、鳖、刀鱼、鲥鱼、鳗鱼等,其中中华鲟、扬子鳄属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江宁区有木本植物和药用植物1000种,较珍贵的有雪松、柏树、银杏、枫树、金桂、银桂、榉树,明党参、夏枯草、板兰根、桔梗、苍术、百部、柴胡、女贞子等。

2020年江宁区有多少中考学生?

2020年江宁区有12300中考学生,另外原市区普通高中指标生录取成绩控制线为574分,江宁区指标生录取成绩控制线为561分。普通高中学科特长、科技特长生投档控制线为560分(总分的80%),体育特长生投档控制线为455分(总分的65%),美术特长生文化最低投档控制线为490分(总分的70%)。

并且2020年中考成绩总分为686分。各学科满分分别为:语文、数学、英语(含听力口语考试)各120分,物理100分,化学80分,道德与法治、历史各60分,体育26分。综合素质评价、艺术素质测评和生物、地理考查以等级呈现。

其中道德与法治和历史学科合场、合卷,实行开卷考试;其他学科实行闭卷考试;英语听力口语考试、艺术素质测评终结性评价和生物、地理考查采用人机对话方式;体育考试采用选项方式,使用电子设备测量成绩;物理实验和化学实验采用操作考查方式。

[img]

在历史上,山西省翼城县都出过什么名人?

左庆延:宋代永新人,年十七登第,秦桧欲以女妻之,庆延固辞,于是十年不给升迁。终官太学博士。

左雄:南郡涅阳(今河南省镇平)人,东汉学者、大臣。举孝廉,迁冀州刺史。对豪族“贪猾”者敢于揭发检举。后历议郎、尚书,累迁至尚书令(位同宰相)。他

崇经术,修太学,使太学极盛一时。

左悺:河南省平阴人,东汉显宦。初为小黄门史,后因与单超等五人合谋诛灭外戚,以功迁中常侍,封上蔡侯。得势后,日益骄横,其兄弟亲戚多出任州郡官,侵压

民产。被人告发后自杀。

左慈:庐江人,东汉末方士。据传有神道,并在曹操面前表演过。葛洪称他是其祖父葛玄之师。

左思:字太冲,临淄(今山东省淄博东北)人,西晋文学家。其怀才不遇,仅官至秘书郎。所作诗文借古抒情,多愤世不平之作。十年构思方写成《三都赋》,士人

竟相传写,一时竟弄得洛阳纸贵。辑有《左太冲集》。

左鼎:江西省永新人,明朝大臣。进士出身。授御史,巡抚山西。居官清勤恤民,卓有声誉。以善写奏章著称,有左鼎手之誉。官至广东右参政、左佥都御史。

左权:湖南醴陵人,中共高级将领。黄埔军校一期毕业,曾留苏学习军事。回国后,历任中央红军军校教官,一方面军总部作战参谋,第一军团参谋长等职。长征到

达陕北后,任红一军团代理军团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副参谋长。1942年在山西省辽县(今左权县)麻田阵亡,年仅36岁。

左丘明:春秋时鲁国人,后人因其目盲,称之为盲左。相传他曾任鲁太史,为《春秋》作传,成《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又作《国语》。先儒以为左丘明好

恶同于圣人,故孔子作春秋为素王,丘明为素臣。述夫子之志而作传,是为左氏春秋。

左伯桃:春秋燕人左伯桃羊角哀,品高才横。时诸侯争霸,鱼肉百姓,愿救水火之中。闻楚庄王贤君,相约共赴。路暴风雪,饥寒交迫,伯桃病弱,角哀力竭,相扶

一空心大树下,伯桃劝弃,角哀不忍。俩死不如一活,终明事理,受粮上路,一步三回,泪流成河。至楚庄王,急回寻之,伯桃冻儡树中,角哀痛不欲生。后逢忌

日,角哀面荒原深拜,潸然泣之,祷也。

左小娥:东汉犍为人,清河王刘庆姬。有才色,喜辞赋。和帝赐给清河王,生子刘祜,后祜继承帝位为安帝,尊其为孝德后。

左君弼:庐州(今安徽省合肥)人,元末南方红巾军将领。曾盘据庐州十余年,为天完政权汴梁行省首领。曾降元,后又降明。

左光斗:安庆府桐城(今属安徽省)人,明代直臣。万历进士。任御史时排斥宦官,后又弹劾*臣魏忠贤,被魏杀害。

左良玉:山东省临清人,明末大将。早年在辽东与清军作战,后入中原镇压明末农民起义军。与李自成、张献忠作战多年,因功升平贼将军,后加封宁南伯。顺治二

年病死,终年四十六岁。

左懋第:山东省莱阳人,南明官吏。崇祯进士,南明弘光年间任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徽州。后入北京与清廷议和,遭软禁,拒降被害。

左宗棠:湖南省湘阴人,清朝大臣。1860-1865年镇压太平军功勋卓著。后任陕甘总督镇压了西部捻军和陕甘回民起义。1876年击败俄、英支持的阿古

柏侵略军,因功升军机大臣(位同宰相),调两江总督。有《左文襄公全集》。

左宝贵:山东省费县人,回族,清末将领。甲午战争时,以总兵之职率军赴朝鲜平壤拒日。督军浴血奋战,亲手燃放大炮。后中炮阵亡。

左光华

男,1938年生,山西省翼城县人。书法家,中师毕业,曾任教。平生淡泊名利,喜好文艺,酷爱书法。系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中外书画交流协会、《农民日

报》文化艺术联谊会、中国振鸣书画院、中华当代书画艺术研究会、中原书画研究院、山西省临汾地区、翼城县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书法作品曾多次入选国际国内

书展,并厚载报刊、杂志。曾获跨世纪中外书画名人金奖,“和平杯”国际书画艺术交流大展赛金奖,第二届“世界华人艺术大奖”赛国际荣誉金奖,享受“华世界

华人杰出艺术家称号等多次,作品传略入编《世界当代书画篆刻家大辞典》、《当代中国书画选集》、《当代书家佳作荟萃》、《跨世纪校园艺术人才名典》、《当

代书画名人名作博览》、《跨世纪书画家精品集萃》、《国际书画家精品全集》、《国际现代名家教授大辞典》、《跨世纪华人书画艺术鉴赏大观》、《世界艺术家

名人录》、《世界华人艺术大奖作品集》、1999世纪经典《中华百年》(人物篇),《中华骄子·专业人才卷》、《中华百年风云人物大典》、《中国改革二十

年书画作品集》、《当代著名书画篆刻家润格博览》、《亚洲艺坛名流》、《中国百年风云人物大典》、《祖国颂庆祝建国50周年书画精品集》、《中国人才世纪

献辞》、《迎澳门回归书画作品集》、《辉煌成就·世纪曙光》、《二十一世纪人才库》、《全国美术书法民间工艺大展选集》等多部辞书。他的信条是,不求成名

成家,但图自娱、陶冶情操,。学海无涯,学无止境,他以加倍努力学习,执着与进取,鞭策自己,以翰墨接缘天下墨友,切蹉技艺,不断进步,相互题坤墨宝,不

断弘扬祖国书法事业。为祖国繁荣多做贡献。

左开和:

男,1943年9月生,云南省巍山县人。云南阳宗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退管科技师。1954年毕业于巍山添泽小学(四年级),1955年在巍山古城小学读完

五年级提前考取初中因家贫辍学,后参加县扫盲验收团,于1958年参加工作(从事发电厂高温高奔放管道安装检修36年)。1988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

人事部颁发的技师证。曾组织和参与发电厂“高加”、“主蒸汽管”、“除氧器”等多项技术改造,自编《管道手册》,并多次受厂部嘉奖和获省科技奖。1994

年退休后从事文学创作。现为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会员,北方文学艺术研究所作家创作中心创作员,新世纪文学创作研究所创作员兼研究员。曾参加过全国职工文艺

创作刊授班,《长城文艺》刊授班,中国语言逻辑函授大学等学习。1997-1999年参加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和山东作家报文学创作函授班学习,自

1998年始在全国多家报刊发表30余篇文学作品,曾参与《清水芙蓉》和《岁岁诗心》等书的组稿和编委工作。作品有《泰山游记》入选《99桂冠散文》,获

一等奖;《遥向黄河》诗歌参加“华歌标”全国写作大赛中获二等奖;另有诗歌《思母》入选《中华诗歌精品选》获三等奖;还有散文《祖父那句话》参加全国休闲

杯文学大赛中获三等奖,现有200多首诗歌,80多篇散文和六篇小小说待发表。其传略被编入《二十一世纪人才库》和《另文学新人大辞典》及《中国文学艺术

界名人大典》等。

左可友:男,1937年11月生,湖南茶陵人,大学文化,中共党员.宁夏石嘴山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研究员。1965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被分配到石嘴山市

农科所、农技站工作。曾任站长、党支部书记。1985年被选为中共石嘴山市第四届委员,1998年被选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八届人大代表。1999年3月被

选为石嘴山市第七届政协委员,1968年以来一直从事蔬菜技术工作。解决了一些生产中技术难题,1989年由他设计的节能日光温室在全自治区推广,在普及

科技知识、提高广大农民科学知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对推动科技进步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曾先后获自治

区、农业部科技进步奖4项(一、二等奖各2项),厅、地级奖11项。曾多次被评为自治区政府、党委、及市委、市政府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1996年

被自治区党委、政府评为“八五”期间全区农业战线先进个人。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被石嘴山市政府评为科技明星。

左莲之:女,1938年12月生,江苏省滨海县人。1965年8月毕业于南京医学院医疗系。现任安徽维尼纶厂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一直从事内科临床工作,

曾成功抢救多例冬眠灵及安坦中毒、脑血管意外、重症肝炎、肺性脑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危重病人。

左旭东:男,1948年4月生,安徽省巢县人。工程师,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现任铜陵市科技咨询室主任。中国情报学会会员。花炮生产、无烟蚊香、特种电

珠、羽绒生产等项目,调研报告和信息获市科技咨询奖。发表了“信息也是生产力”、“提高信息意识,增加投入、振兴我市中心企业”、“企业竞争和投资发展战

略”、“采取有效措施,抓好扭亏增盈”、“铜陵外向劳务市场的培育与机制初探”、“开拓四国边贸市场”、“浅析我市外资引进的战略”、“尽快设立生产力促

进中心机构——浅谈铜陵科技成果转化”、“组建股份企业强化监督机制是关键”、“技术与市场创新是股份制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举措”、“风险投资是知识经

济的发动机”、“古铜都老区改造”、“白银深加工效益倍增”、“开发铜餐具前景可观”、“冻干食品的开发前景看好”,等论文与建议18篇,其中有4篇获市

级优秀论文奖,有6篇被中国社会出版社1997年12月出版发行的《经济改革理论探索》;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6月出版发行的《中国当代学者论文精

选》;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8年8月出版发行的《中国改革发展文论》;收录;巴蜀书社1998年3月出版发行《中国百科学者传略(一)》、中国人事出

版社1999年6月出版发行《中国专家大辞典(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年出版发行《中国人才世纪献辞》等入编。1996年至1998年连续三年获

铜陵市人民建议积极分子称号,安徽省科协六大代表,多次获市政府,科委先进、优秀工作者,全国科技情报(信息)系统先进工作者,兼任铜陵市科技情报学会秘

书长。

左一序:男,1944年7月6日生,江苏涟水人。1968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改革开放以来,主要在宏观领域里致力于中国设备管理理论研究和工程实

践,1979年到1988年,在国家医式局工作,根据主持装备开发和推广等方面实践,主编《医药工业设备管理:历史、现状与对策》、《医药工业进口设备:

地位、路局与管理》两本100余万言的学术专著,主持制订两项基本制度,组建中国医药设备管理协会,将中国特色医药设备管理推进到“全效益、全过程、全员

工、全手段”的“四全管理”实践阶段。1988年调入中国设备管理协会,根据主持学术会议的成果,发表了《设备管理社会大徨模式》论文,首次发现并揭示了

中国特色设备管理存在着微、小、中、大层次管理结构以及由宏观势能,改革内能和科技动能组成的三维动力结构,独创性地回答了“什么是”和“如何推进”中国

特色设备管理的两个基本问题,被专家们称之为“国性性改革建议。“对发展中国现代设备管理理论和方法将是一个推动”。继而主编《设备管理知识题解》一书,

发行30余万册,成为贯彻国务院《设备管理条例》的工具书,成功举办了有400余万人参加的全国设备管理知识竞赛活动。1998年发表了《中国特色设备管

理事业20年—在设备管理工作中学习和实践邓小平理论的体会》论文,从元题论、运动论、动力论、技术论、社团论诸方面对中国特色设备管理作出了进一步的概

括和,有关高层认为“有独到的见解”,获“中国设备管理改革20年大型征文活动”特别奖,入选《高等伟大旗帜,实现宏伟目标—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学习邓小

理理论成果汇编》一书。

左以彦:

男,1938年1月生,云南昆明人。1955年中等药学专业毕业。一直从事医院药学及药事管理工作,刻苦自学,大胆实践,辛勤耕耘了44个春秋。曾获省青

年技术革新突击手,3等功臣,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等多项称号。书不释手集药医专著千册。原任“二甲”医院药剂科主任,副主任药师。现任顾问,搞继续教育

工作。是中国药学会高级会员,曾系省药学会医院药学分科学会委员,市药学会理事,视系区医药卫生学会理事,《中华医学论文集》特约编辑及六集编委,《盘龙

医药》责任编辑,现系《中华临床医学会》理事,世界华人远程学院“医院药学”终身教授“国际卫生医学研究院”药剂教授。

60年代就采用离子交换水进蒸流器先进技术生产大输液,为保安全亲身试用。70年代国外临床药学兴起,就自发地下临床当药疗参谋,为“药知医用,医知药

情”做了大量临床药师起始工作,编有内资《中西制剂药物手册》,《输液与药剂》,撰写论文改善“重医轻药”状况。80年代后撰有“复方聚肌胞液外涂治疗尖

锐湿疣49例”、“药学人员处方制统一摆药的引申刍议”等十余篇论文在省级以上专业杂志发表及《中华医学论文集》收载,上列二篇分别获优秀论文3、1等

奖,并有多篇科普在《健康报》、《中国医药报》刊登。

左中英:1932年3月生,山西省繁峙县人。1953年2月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机制专业3年,毕业后分配到太原重型机器厂工作。现任工

厂咨询委员,成绩优异的高级工程师。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兼任全国铸造学会理事,山西省铸造学会理事长、山西省机械工程学理事等社会

职务。他在铸铁车间从事铸造生产技术工作32年,参加了车间生产机械化改造,完成了重大产品的铸造任务。1981年在德国接受铸造技术培训,完成与国外合

作生产钢管轧机的铸造任务,参加关键任务针状组织无限冷硬球铁轧辊的生产应用。撰写的“铸铁熔铸技术的发展方向”论文在全国冲天炉学术讨论会上交流。他在

任副总工程师3年期间,协助总工负责工厂热加工技术工作,完成重大产品的质量创优,1986年组团赴美国、加拿大引进耐磨铸钢生产技术,生产出高强、高

硬、低温、高韧钢铸件及A0D精炼超低碳不锈钢,与别人合写的“铸钢冒口微机辅助设计介绍与应用”,作为省学术会议论文进行了交流,并在直流电弧炉的推广

与电炉排烟建设方面得到了应用。他任副总工程师兼技术改造处长期间,主要完成工厂“七五”国家限额以上技术改造项目。火车轴生产线、耐磨铸钢件铸造生产

线、硬齿面表面处理等,调整了工厂产品结构,并以机械化生产线代替单机生产模式,加快了计算机技术在这些领域的应用以及环境保护项目的具体实施。1989

年参加机械部A0D考察组赴美、德、瑞士执行了联合国援助项目的有关任务。

华胥的生平传说

华胥又称华胥氏,出生于华胥国。在古史文献里,她颇具神话色彩,“蛇身人首,有圣德” 。又云其“履巨人之迹,意有所动,虹且绕立,因而始娠,生帝于成纪,以木德王,为风姓”。

华胥是上古时期母系氏族社会杰出的部落女首领,伏羲和女娲的母亲,即《春秋世谱》所载“华胥生男名伏羲,生女名女娲” 。同时她也是炎帝和黄帝的远祖,中华民族的始祖母,即《国语·晋语四》所注:《世本》原著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曾祖母华胥氏。”

除最早记录华胥的《列子》外,《庄子》里也两次提到“赫胥氏”,即“华胥”。

“赫”与“华”都是“胥”字上端余燃的火光:直接描述是“赫”,是“亮”,用植物顶端的花朵来比喻,就是“华”,是花。

西周青铜器《毛公鼎》、《命毁》等铭文的“华”字,象草木开花。《说文解字》、《尔雅·释草》、《广雅》等,认为“华”即“荣”。“因此,华字便含有美好、光彩、声色、风采等雅称。 ”华、华夏之称,来源于华胥,中华之称亦然 。《华夏考源》一文从文字训诂得出结论:“胥、雅、疋、夏等古字相通,华夏就是华胥。因此可以说,华夏文化就是华胥文化,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也就是华胥文化了。” 古今史学家对华胥的研究,一直未中断过。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挖掘历史文化、发展旅游事业热潮的兴起,古史传说时代的人物备受重视,华胥也是其中之一。一般认为她是新石器时代(1万年前)早期的氏族代表人物,氏族延续时间很长,一直到仰韶文化前(约6500或6000年前)。

华胥的生地考主要有生于华胥国之说、生于雷泽之说、生于九河之说、生于华胥之洲说等。分析诸说,文史专家赞同华胥的故里在今陕西蓝田县华胥镇孟岩村,并安葬于此之说,因为这里在文献中的记载详细而可靠。

晋代王嘉《拾遗记》云:“庖牺所都之国,有华胥之洲。神母游其上,有青虹绕神母,久而方灭,即觉有娠,历十二年而生庖牺。”清吴乘权《纲鉴易知录》云:“太吴之母居于华胥之渚(今陕西蓝田),生帝于成纪(今甘肃秦安县)。”又据《竹书纪年前编》:“太昊庖羲氏,太昊之母居于华胥之渚,履巨人迹,意有所动,虹且绕之,因而始娠。”徐文靖笺:“按,华胥,地名,在陕西蓝田县。小渊日渚。”大体而言,古华胥国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约20公里的蓝田县华胥镇。

宋敏求《长安志》引后魏《风土记》云:“西有尊卢氏冢,次北有女娲氏谷,则知此地是三皇旧居之所。”元代骆天骧《类编长安志》引《三秦记》云:“骊山巅有三皇庙,不斋戒而往,即风雨迷道”,“又呼为人祖庙”。《太平寰宇记》卷二十六“蓝田县”条之载,与后魏《风土记》相同。又云:“蓝田卫三皇旧居,境内有华胥陵。”《陕西通志》云:“三皇祠在蓝田县北三十里,祀华胥氏、伏羲氏、女娲氏。盖伏羲氏、女娲氏皆华胥氏所出,故祀于故里。”《西安府志》的记载与此相同。

《蓝田县志》载:“蓝田县内有华胥陵,是称三皇故居。”陵在今华胥镇北的孟岩村。“在紧靠村子西边也是华胥沟,而越过华胥沟就是宋家村(旧称宋家圪捞)”,与“华胥渚(华胥与其子女的居住之地)十分吻合。当地流传着一种传说,此地即华胥怀孕后栖息之地”。“在宋家村南塬有一座古庙名为‘三皇庙’,曾经有石碑刻文:‘古华胥伏羲肇娠地’等字样。与《宋书·符瑞志》的记载相近”。“今华胥镇红河下游有娲氏村。而红河在史书上被称为女娲沟。白鹿原上李华村的原名就是女娲村。在孟岩村附近有一个叫拾旗寨的村子,村中人大多相信是古时祭祀仪仗队成员的后代。 ”至今华胥镇保留有一块关于记载三皇功绩的碑石,其中一通碑石上,中间有华胥国三个大字,左边有伏羲肇娠右边有黄帝梦游的字样。

西安市文史研究馆的张中和认为:大量的史载、遗物,可资佐证:三皇时代的部落中心即华胥国。华胥的姓氏为风,是现西安市蓝田人。她处在8300多年前,既是三皇中女娲和伏羲的生母,又是华胥国末期一位杰出的部落首领。是华夏民族在上古时代,与天地八荒进行抗争和孕育文明的领军人物。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的张新斌认为:华胥是以母权制为代表的前伏羲时代的人物,是中华人文母祖,是中华民族前华夏民族的重要源头。陕西蓝田保留有华胥的遗迹,并有蓝田猿人的发现,二者都是早期人类文化的体现,并有着内在的联系,以二者为代表的蓝田文化,在中华文化源头的探索过程中,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有关华胥感应受孕生伏羲的古籍很多,《帝王世纪》 、《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诗纬·含神雾》 、《潜夫论·五德志》 、《纬》卷十一 、《河图握矩起》 、《孝经·钩命诀》 、王嘉《拾遗记》 等文献,均记载华胥于雷泽履大人迹有娠而生伏羲。

相传华胥外出,在雷泽湖边无意中看到一个特别大的脚印,好奇的用脚踩了一下,感应受孕,怀胎十二年后,生下伏羲。 华胥氏族在华胥之渚(今陕西蓝田)日益发展,人口有所增长,需要寻找新的食源地。于是部落内的氏族,有的留居,有的向北或向东发展,华胥则带领部落之民向西迁徙,一支居于华亭(今甘肃庆阳华池县),本人的一支居于成纪(今甘肃天水秦安县),逐渐形成新的“聚落”。当地的土著氏族与迁来之族和睦相处,并加入其部落,尊奉华胥为首领。她们在生产、生活中,逐步摸索,发明了彩陶器。这种制陶技术受到先民喜爱,很快在周围的氏族先民中传开,华胥便派族人去传授技术,帮助其他氏族先民制造彩陶。秦安大地湾、天水师赵和西山坪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的发现和发掘,佐证了距今8000年前,天水确有较为进步的氏族部落。大地湾的聚落遗址和文化,大体可与华胥部落相比附,先民有了半地穴式的方形、椭圆形简陋住房,陶器有红褐色与灰褐色两种。大地湾类型文化遗址在西汉水和嘉陵江上游的西和、礼县、徽县等地区均有发现,说明华胥族人已迁入该地区,或是其文化已影响到今甘肃东南部地区。当时天水地区还迁入了燧人氏族之民。他们和土著逐渐融合,向西(今甘肃中部、西部及青海等地)、向南(今甘肃陇南、陕西汉中及四川等地)迁徙和发展。

华胥在成纪住居住一段时间后,留氏族于此,便带领一些氏族先民沿渭水东返。 《精编廿六史·五帝》云:“其母华胥氏,居于华胥之渚。华胥即今陕西西安府蓝田县是也。一日嬉游入山中,见一巨人足迹,羲母以脚步履之,自觉意有所动,忽然红光罩身,遂因而有娠,怀十六个月,生帝于成纪。”这是为伏羲出生编写的神话祥瑞故事,以示伏羲与其母华胥不是凡人。伏羲氏约生于8000年前(一说7500年前),大体与华胥氏相接。

华胥怀孕数月后,带亲从去巡察故地族民生活、生产状况,先渡过渭水、泾水到达华亭(今甘肃庆阳市华池县),又到达成纪。由于劳累和临近产期,不能返回华胥渚,便在成纪生了儿子伏羲。这便是华胥为何既居华胥之渚,又生伏羲于成纪的原因。再后华胥怀孕又生女娲,伏羲、女娲氏族东迁,华胥年迈,遂安居于华胥之渚,去世后葬于此,先民埋葬并祭祀。 华胥的裔族或裔支族有的向东迁徙,分路进入黄河北岸,远至东北;一路进入南方(有的沿长江而上进入蜀地,再与长江上游徙人的华胥族结合,迁入贵州、云南等地)。王献唐《炎黄氏族文化考》云:曲阜为古代大庭氏之国,“再东至华胥,华胥为羲族旧国,只有华胥名号,不能更改,故仍从旧称,呼之日华胥,易字为赫胥。 ”山东地区的华胥或赫胥陵,华不注山、华泉、华阴集等,均为华胥后裔迁居地的遗迹或名称。《晋书·嵇康传》云:“康尝游洛西,暮宿华阳亭。”《通雅》云:“华亭在密县。”即今河南新密。商丘的华邑,亦是如此,为华胥后裔自西向东迁徙于此而形成。

南方的华胥地名,大部分是夏商以后的华胥裔支族迁徙时带人,或因迁居而命名。如湖北枣阳东的华阳河、江陵市东西魏置的华陵县、潜江市南汉置的华容县及境内的华容河;江西靖安县北的华坊街、奉新县西南的华林山;湖南望城西北的华林山、郴州市的华塘铺;唐朝在成都置的华阳县;江苏丰县的华山(小华山)、江阴县的华墅镇、句容县的华山、江宁的华里;上海的华亭、华泾港、华泾市;福建莆田的华亭、华胥山;浙江绍兴的华会镇、义乌唐置之华川县、开化县的华埠镇;广东遂溪县的华封墟、潮州的华美村、南海的华平墟;云南的华坪县等 ,虽然形成原因和年代不能确指,但均与华胥后裔的迁徙或文化传播有一定关系。 经过近十年的调研论证和史料搜集,华胥陵的真实性得到了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认可。此后,对于华胥的研究和华胥陵的考古保护工作也已全面展开,它标志着被人们遗忘了近百年的华夏始祖母华胥,重新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从文史材料中走向真实生活 。华胥陵位于华胥镇以北,传说为华胥氏怀孕后栖息之地。宋家村南塬有座“三皇庙”,传说为“古华胥伏羲肇娠地”。华胥镇红河下游有娲氏村。红河被称为女娲沟。白鹿原上的李华村即女娲村。现代考古与远古传说高度贴切,所以应该有一个真实存在的原始文明社会———华胥国;华胥国应该有一个始祖母———华胥氏族团;华胥氏族团应该有一个首领———华胥氏,是母系社会中晚期一个部落族团,活动范围在骊山、蓝田一线。

华胥的生平成就,集中体现在《蓝田县志·羲母庙碑》中:

“其开物成务,八卦泄天机之蕴,六书肇文字之源,记干支作甲历为历象之示,正姓氏制嫁娶为婚姻之祖,虑民所统也,则龙师龙名上相下相以定其分,忧民不知食也,则造网养蓄教庖置厨,以成其化。太昊、女娲德被一时,功垂万事,故兹不忘圣德,宜先不忘圣德之所由,不鞅圣功,宜先不殁圣功自所生。”

在《汉鲁相韩勑造孔庙礼器碑》中,也有类似记载:

“惟永寿二年,青龙在涒叹,霜月之灵,皇极之日。鲁相河南京韩君,追惟太古,华胥生皇雄,颜母育孔宝,俱制元道,百王不改……皇戏统华胥,承天画卦。颜育空桑,孔制《元孝》,俱祖紫宫,大一所授。”

华胥和子女伏羲、女娲及其后裔,共同创造了灿烂的华胥文化。华胥文化彰显出了中华民族的同根、同源和血脉亲情,因此华胥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

华胥文化对人类历史文化的主要贡献有:“制嫁娶之礼” ,使远古人类逐渐摆脱乱婚、群婚的状态;“造网罟教渔猎”,发明了渔网捕猎,成为畜牧文化的源头 ;“作书契以带绳结”,有了简单文字;“伏羲坐于方坛之上,听八方之气,乃画八卦”,开始了人类从规律上认识大自然,后来被炎黄的后裔逐步发展成为《易经》 ;“女娲作笙簧”,产生了人类最早的乐器,成为中华音乐的起源。

江宁区公办学校排名

2022年江宁区公办初中

一、百家湖中学

二、宏运学校

三、将军山中学:将军大道校区、佛城西路校区

四、江宁高新区中学

五、江宁开发区学校

六、觅秀街中学

七、南京晓庄学院滨河实验学校

八、齐武路中学

九、清水亭学校

十、上坊中学

十一、上元中学

十二、竹山中学:湖东路校区、竹山路校区

十三、梅龙湖学校

十四、淳化中学

十五、麒麟科创园学校

十六、麒麟中学

十七、紫东江宁学校

2022年江宁区公办小学

一、百家湖小学

二、岔路学校

三、诚信小学

四、翠屏山小学

五、东山小学

六、芳园西路小学

七、宏运学校

八、将军山小学

九、江宁开发区学校

十、江宁实验小学

十一、科学园小学

十二、觅秀街小学

十三、南京晓庄学院滨河实验学校

十四、南京晓庄学院弘景实验小学

十五、南京晓庄学院实验小学

十六、齐武路小学

十七、清水亭学校

十八、上坊小学

十九、上坊新城小学

二十、上元小学

二十一、潭桥小学

二十二、未来科技城小学

二十三、文靖东路小学

二十四、永泰路小学

二十五、月华路小学:湖东路校区、至善路校区

二十六、竹山小学

二十七、梅龙湖学校

二十八、淳化小学

二十九、空港小学

三十、禄口第二小学

三十一、禄口小学

三十二、东吉湖小学

三十三、思学街小学

三十四、东善桥小学

三十五、秣陵小学

三十六、上秦淮小学(暂定名)

三十七、谷里庆兴路小学

三十八、谷里小学

三十九、东郊小镇小学

四十、麒麟科创园学校

四十一、麒麟小学

四十二、智康路小学

四十三、紫东江宁学校

关于18年江宁区六上调研卷和南京市六年级上册调研试卷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