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高三第三次调研全卷(惠州市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

本篇文章给同学们谈谈惠州高三第三次调研全卷,以及惠州市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本文目录一览:

广东省惠州市2010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英语试卷及答案

惠州市2010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英语科参考答案

1---5 BCABA 6—10 CACCC 11—15 BBBAB

16、south 17, 40 18, two bedrooms

19, kitchen garden 20, potatoes

21—25 BCCAD 26—30 BCADB

31, without 32, assignment 33, who 34, to 35, other

36, donated 37, but 38, the 39, them 40, encouraging

41—45 CACDA 46—50 CBACC

51—55 BDAAC 56—60 DACEB

基础写作

Dear Editor,

Recently I have conducted a survey on taking a nap after lunch in my school. Most the students have the habit of sleeping for a while at noon. The majority prefers to take a nap around 13:00 and it usually lasts for about 50 minutes. They often choose to sleep in the dormitory instead of at home or in the classroom. When it comes to the benefits of taking a nap, they all agree that it does some good to their health. As we know, with a nap after lunch, one can feel refreshed and energetic enough to study more efficiently in the afternoon.

Yours

Li Ming

读写任务

My Attitude to Military Training

The author tells great changes in mind and body have taken place after two weeks’ military training, knowing more about bravery and obedience, and learning to endue more and complain less.

(其它略)

惠州市2014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英语试题答案,作文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

惠州市

2014

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

3

分)

*D

A

.bèi

chì

mú/mó;

B

.fèi/fú

k

ǎi/gài

j

ì

n

C

.yí/dài

s

ù

tiè/ti

ē

D

.léi/yíng qiā

o/xi

ā

o q

ǐ

/j

ī】

2

3

分)

*B

A

.应为“出身”

,指人早期的经历或身份。

“出生”侧重于自然属性,

如“出生于

20

世纪初”

C

“莘莘”即众多,与“广大”重复。

D

“以致”用在下半句

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情况造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

3

3

分)

*C

【语序不当。应该说“

10

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

4

3

分)

*

D

【对自然本体的认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这种认识、思想在文学

艺术上的影响】

二、本大题

7

小题,共

35

分。

【参考译文】

人才生来为时世所用不是偶然的,

一定是取得了山川的秀气并且得到了天地的灵气。

以三苏出现眉山的草木就干枯了,

韩琦考中进士唱名时日下就显现了五彩云,

从古代以来就

有这样的感应,难道是虚妄的吗?

博罗是广东的的名县。

它的学宫在浮碇岗的山麓,

居于县治的左边,

东北凭依优美的象

山,西北据有雄伟的罗浮,南边则有大江横着绕过,如同就在几案坐席之下。渡江向南行,

一重重的山峦拱护着就像子孙护卫着父母,肃然有序。有一突起的山峰叫做“狮峰”

,山峰

下面,龙湫的水积成墨色深得不可测量,世人传说有灵异宝物隐藏在那里。某些年份当中,

夜空静谧环境清幽,

有时出现宝珠,

大小如斗,在狮峰上上下下,

明亮得山岩山谷都可以照

清楚,

传说中认为是骊龙宝珠,

一出现就成为学宫才俊登科的征兆。有时出现一次,就应验

一人登科,有时出现两次,就应验两人登科,有时三五次,有时六七次,都是这样对应,没

有差错,县里的人对此感到奇异。

宋朝时王亘来任知县,

觉得这件事很神奇,

就在学宫创修了瑞光楼,

用来彰显吉祥征兆,

也可见知县对于贤才俊杰的期待之意很深长。

正统年间,

监察御史欧阳洙巡察来到博罗,

见楼已经破败很久了,就加以修葺,又写了“瑞光”两个大字安置楼上作门楣。欧阳公的侄

子欧阳

在成化乙巳年间来任知县,

正赶上佥都御史金川人陈英来视察学政,

看见棂星门十

分低矮简陋,说:

“这怎么能够用来彰显文化呢?”不久又看到瑞光楼隐藏在棂星门前,又

慨叹说:

“这很可能使尚文的风气冷却消退啊。

赶紧谋划这事,

不能耽搁。

”于是命令欧阳

主持这件事,欧阳

接受使命后十分勤谨,又得到副手县丞陈胜、

判簿林秀的同心协助,于

是购买材料征集工匠,撤除旧的棂星门然后新建,新门高大雄伟,比之前的规模加倍。

又把瑞光楼移建到棂星门左边,

地势高峻气势雄伟,

豪华气派居一县首位。

从此新楼聚

集了山川的灵秀,激发了才俊的心志。这一年骊珠五次呈现祥瑞,丙午(乙巳年的第二年)

乡试县里的秀才中举的也符合五人之数。远近广为传诵,都说地灵人杰相符合确实不差啊!

我告老退休在家,

又来罗浮游览。

司训张聿、

顾宗美探访我,给我说起这件事的前后情

况,并且说:

“这楼不能没有一篇记,希望您为它作记。

”我认为陈公见识高明,为我的侄子

欧阳

善于领会实现陈公的心意感到高兴,

并且嘉许张顾二人的请求,

无法推辞就写了这篇

记。

现在博罗县棂星门又新又雄伟,

瑞光楼也建在了合适的位置,

十分壮丽。

我知道狮峰骊

历史老照片不能说的秘密

慈禧军阀明末清初文革晚清

珠的祥瑞将会时时呈现,士人应祥瑞而登科,定可期待连续不断,越来越多。

5

3

分)

*C

【巡察,巡视】

6

3

分)

*D

【表并列。

A

.形容词词尾,

“的样子”

;表陈述、赞叹语气。

B

.表判

断、肯定;表句中停顿。

C

.介词,在;介词,比。

7

3

分)

*D

8

3

分)

*C

A

东北有象山,

西北有罗浮山。

B

宋时王亘开始修建瑞光楼。

D

淆重修前后、既然事实与将然期待。

9

10

分)

1

7

分)①(

4

分)远近民众广为传诵,都说地方灵秀人物杰出两者相

称确实不差啊!

(关注点:远迩、地灵人杰之相符、信不谬、句意。

“地灵人杰”不译亦可,

但不能调换词序为

“人杰地灵”

②(

3

分)读书人应验吉兆而登科,

必定会连续增多。

(关

注点:

应祥、

殆、

联翩。

“应祥”

可解释为

“应验祥瑞、

应验好兆头”

等,

“殆”

可解释为

“必

定、当然、大概”等,

“联翩”可以解释为“连续不断、一个接一个、相继”等。

2

3

分)答案示例:①可以提倡教化、尊崇教育事业。

/

②可以激励读书人发奋用功。

(答案于原

文有据,有“积极”意味即可得

3

分。如答成“增添当地灵气”

“使得祥瑞更多出现”

“增添

读书人考中科举的运气”之类,于文虽有据,而缺乏科学精神的,可酌给

1

分。

10

7

分)

1

3

分)

“草草”凸显了宋军渡江南窜仓促慌乱的狼狈相,

1

分)

“悠

悠”极写敌人骑兵目中无人、趾高气扬的骄态。

1

分)两个叠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突

出表现了作者对于懦弱官军的失望、

对嚣张敌人的憎恨。

2

分)

本小题最多给

3

分。

2

4

分)①对侵略者金兵的憎恨,②对国破家亡的悲痛,③对有为君臣、侄儿后辈力挽狂澜的赞

许与期待,

④对拥兵自重者的愤怒,

⑤对沦陷区人民的同情,

⑥对天下安定朝廷北归的渴望。

(答出四点即给

4

分。

11

6

分)

1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2

)月明星稀

/

乌鹊南飞。

3

)江畔何人

初见月

/

人生代代无穷已(

4

)而后人哀之

/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三、本大题

4

小题,共

16

分。

12

5

分)

*A

*B

A

“一度发展到极致”

(此外,西洋绘画还有“纯粹表现”的风

格、画派,第一段“非严格写实,亦非纯粹表现”有暗示。

B

单说“肯定”

,不全面。第四

段说“另一方面,古代绘画理论通过对“似”的具体界定和阐发

.......

13

3

分)

*C

【此处所说“对抗关系”指的是画家个人意识与对象的客观形态之间的

矛盾关系。

“形似”与“神似”都指艺术效果,只是有高下优劣的区别。原文第六段说“所

谓‘物’之‘神’

,并非纯粹的客观存在„„是物理与人情的统一,自然与艺术的统一”

。由

此可见,

“神(似)

”不排斥“形(似)

,包含而高于“形(似)

14

4

分)

【因为要“传神”

,就不能只是描摹对象的外形,即不能追求完全写实;

2

分)还要表现画家内心对于对象神态、气韵的观察、把握、感受,融合画家本人的心灵。

2

分)意思对即可。

15

4

分)

【答案示例:指画家创造出的形象体系艺术地超越了对于自然对象的细节的

精确一致(

1

分)

,在保留自然的大体形貌(

1

分)与融合画家对于自然的主观感受、抒写画

家性灵之间

1

分)

达到完美平衡

1

分)

的状态。

(要点:

“不似”

(超越了细节的精确一致)

“形似”

(保留答题样貌)

“神似”

(师法自然与抒写性灵的完美平衡)

。意思对即可)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

3

小题,共

15

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15

分)

16

4

分)

【了悟,

是彻底明悟的意思,

名如其人。

1

分)

了悟禅师彻底地参悟了禅理,

修炼到了很高的境界。

2

分)他处事超凡脱俗,将世俗观念、生死、名利置之度外。

2

分)

本题最多得

4

分。

17

5

分)

【言有尽而意无穷,令人回味再三。

1

分)与开头第一段偈语出现后大家的

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众僧不再视之为“奇谈怪论”

,而是尊重接受。

2

分)这一方面让

众僧的人物性格有所发展,一方面再次使用侧面迂回叙事凸显了悟的形象。

2

分)同时也

照应了前文,使小说结构严整。

1

分)本题最多得

5

分。

18

6

分)

【答案示例:是作者巧妙恰当的化用。这故事虽是个现成传说,但经作者重

新编排,

让法眼以亲历者的身份讲述,

有很强可信度和说服力——了悟不仅不懒,

而且是一

位“道行深厚”的僧人。

2

分)

“我早把那姑娘放下了,你怎么反而老放不下呢”这个关键

句子很符合了悟的性格特点和语言特点,对于表现了悟形象有益无害。

2

分)这件事征服

了法眼、众和尚,为征服大胡子将军作了铺垫,使情节显得合理不突兀。

2

分)答“并不

见得高明”

,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15

分)

19

4

分)

【围绕的话题是客家传统文化的特点

(和劣势)

2

分)

以及客家文化的

(现

代嬗变、

)现实意义。

2

分)

20

5

分)

【客家精神是勤劳、勇敢、刻苦、勇于反抗压迫和反抗外族侵略的精神;是

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勇于拼搏、坚韧不拔的精神;是包容兼容善于吸纳其他文化的精神;

是忧国忧民、爱国爱乡的精神。

(每答对

1

点得

1

分;

4

点全得

5

分)

21

6

分)

【①迁徙开始于晋朝,历时久远;对自身文化的保持与变化并不同步,因而

客家文化本身就有多样性;

②迁徙范围广,

吸收了当地不同民族的文化,

使文化呈现多样性;

③伴随社会进步,特别是跟上改革开放的步伐,使客家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④开放包容,交

往范围不断扩大,直至全世界,

使文化呈现多样性;⑤经济发展程度不同,

一些奢侈做法也

可能在某些地方演变成文化;

⑥信息渠道畅通多样,

影响了思想意识,

也会使文化发展多样。

(每点

2

分,最多得

6

分。

五、本大题

2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

分。

22

6

分)

【我市(或“惠州”

1

分)

29

个企事业单位(

1

分)提供

500

余岗位(

1

分)在深圳(

1

分)以优惠政策(

1

分)招聘中高级人才。

1

分)按要点给分;有语病、不

通顺者酌扣

1-2

分。

23

6

分)

【答案提示:两个名字之间最好有一定联系,一字名、二字名皆可。要解释

它的文化内涵。

示例:

(赵)诚;

(赵)让。诚为立身之本,为人要诚信诚恳;让为处世之方,与人要谦而能

让。示例:

(赵)慕韩;

(赵)慕苏。仰慕追随唐朝大儒韩愈,学习他敢于斗争的高尚人格;

仰慕追随宋朝大文学家苏轼,学习他的乐观豁达的精神。

六、本大题

1

小题,

60

分。

24

60

分)

等级评分标准

50

25

一等

二等

三等

四等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或立意不

没有什么内容

感情虚假

25

一等

二等

三等

四等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书写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书写较工整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书写潦草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

字迹难辨

10

一等

二等

三等

四等

立意深刻

材料丰富

语言有文采

见解、构思新颖

立意较深刻

材料较丰富

语言较有文采

见解、构思较新颖

立意略显深刻

材料略显丰富

文句略有表现力

见解、构思略有新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新意

【补充说明】

可以综合两则材料立意,也可以就其中某一则材料立意。

①明显未完篇的文章,最高不超过

35

分。

600

字以上,不足

800

字的文章,按评分标准评分,扣字数分。

(少

50

个字扣

1

分)

400

字以上,不足

600

字的文章,

30

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200

字以上,不足

400

字的文章,

20

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200

字以下的文章,

10

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⑥未拟题目扣

2

分。只写标题的,给

2

分,不评

分。

[img]

求:惠州市2009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 语文答案

惠州市2009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本大题四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3分)*A.【颤chàn,嬗shàn;咖kā,茄jiā;(前)裨bì,(后)裨pí。(B攫、谲都读jué;砭biān,玷diàn;(前)差cī,(后)差chāi。C骁、霄都读xiāo;拙zhuō,黜chù。两个“朝”都念cháo。D塑、溯都读sù;哺bǔ,脯fǔ,(前)盛chéng,(后)盛shèng)】

2.(3分)*B.【登堂入室:登上厅堂,又进入内室。比喻学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亦比喻学艺深得师传。(A悠然自得:形容心情悠闲自足,神态从容的样子。C“磕头碰脑”有三义:①形容人多而相挤相碰或东西多而人跟东西相挤相碰;②指经常碰见、往来;③比喻发生冲突、闹矛盾。本句取第二义。D耿耿于怀:对所经历的事持有看法,不能忘却,牵挂心怀)】

3.(3分)*B.【A成分残缺,“开展”没有宾语,可在“等基础设施”后加上“建设”;C词序不当,应该是“决定从2009年1月1日起……”;D“放入”与“高度”不搭配。】

4.(3分)*D.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参考译文】

先生姓金,名采,字若采,吴县生员,为人洒脱而不受世俗礼法拘束,高傲奇特,傲视一切。喜欢饮酒,善于评论书籍文章,对书籍文章的评论都是以前的人没有说过的。当时有凭讲授学问而闻名的人,先生总是站出来批驳这些人。他在所住的地方贯华堂设置很庄严的座位,招收学生讲授经书。他所讲授的经书名叫《圣自觉三昧》,讲稿总是自己带着自己看,从不公开给别人看。每次到讲堂开设讲座,声音洪亮,环顾四周时神采卓异,所有经史子集、笺疏训诂,和那些佛家、道家两教的经典及阐释经典的杂书,以及稗官野史、九彝八蛮所记载的内容,没有不被他评论的。议论纵横捭阖,中心贯通始终,讲得极其透彻。座位下面听讲的僧俗侣众诸色人等崇拜到了极点,感叹说从没有听过这样的见解。先生就拍着巴掌自我赞许,即使以前讲学的人听说了,皱眉叹息,他也不予考虑。

先生向来和王斫山交情最深,王斫山本来也是侠义的人,一天他拿千金给先生,说:“先生拿这些钱去放贷生息,以后本金归还我,利息就给你补贴生活,行吗?”先生答应了,可是刚刚过一个月,那些钱已经被他挥霍一空了。于是就对斫山说:“这些东西在先生家,只是增添您守财奴的恶名罢了,我已经替您花掉了。”王斫山笑了笑没有计较。

明清易代后,先生断绝了做官进取的念头,改名叫人瑞,起字圣叹。除了和亲人朋友谈笑之外,只是独自端坐贯华堂中,把读书著述作为追求。有人问“圣叹”二字是什么意思,先生说“《论语》有两次‘喟然叹曰’,在颜渊来说是惊叹圣人孔子,在孔子来说是赞叹弟子曾点。我大概是曾点一类的人吧!”先生所评论的《离骚》、《南华》、《史记》、杜诗、《西厢》、《水浒》等书,根据次序编定为“六才子书”,都是有独到的眼光的。他尤其爱好讲《易》,对“乾”、“坤”两卦的评述,多到十万多字。其它的评论还有很多,至今流传世上的著作,只有评点《西厢》、《水浒》、《唐诗》、制艺、《唱经堂杂评》的几种刊刻版本。

先生死后,仿效先生风格评论著作的人,像长洲毛宗岗、徐增,江苏武进县的吴见思、许庶庵等人是最出名的,到现在求学的人还称赞他们。

曲江廖燕说:我读先生所评的各种书,标新立异,见解卓越,超乎常人所想,我感觉千百年来,到他这里才别开生面。唉!多么优秀的人啊!虽然遭遇惨祸,却并不是因为他犯了罪,有德行的人都为他悲伤。我路过吴门,去寻访先生的故居,然而没有人知道他的住处,于是我就写诗来悼念先生,并写下像这样一篇关于他的生平大概的传记。

5.(3分)*C.【遣:在这里是使用,花费的意思】

6.(3分)*A.【都是动词,是。B介词,拿/介词,按照。C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D人称代词,他的/指示代词,那】

7.(3分)*B.【这是“座下缁白四众”的感受,不是金圣叹的行为】

8.(3分)*C.【A原文并没有“所讲的东西全都来自自己的稿本”的意思;B王斫山是将钱借他经营;D原文是“无人知道先生的住处”】

9.(10分)【(1)(4分)曲江廖燕曰|予读先生所评诸书|领异标新|迥出意表|觉千百年来|至此始开生面|呜呼|何其贤哉|虽罹惨祸|而非其罪|君子伤之(每错两处扣1分,扣完本小题分为止)(2)①(3分)喜欢喝酒,善于品评文章,所发的议论都是前人所不曾说过的。“衡”、“所未发”各1分,句意1分。②(3分)由明入清以后,(先生)断绝了仕进的念头,改名为人瑞,字圣叹,除了与朋友亲人谈笑外,就是独自端坐在贯华堂中,致力读书著述。“绝”、“为务”各1分,句意1分。】

10.(7分)【(1)(3分)“冷”字是全诗写景叙事抒情的关键。(1分)首句写郡斋天气的冷,联想到山中天气的冷;由天气的冷,联想到在山中艰苦修炼的朋友的孤独、凄冷。于是诗人欲送一瓢酒去,好让他在这秋风冷雨之夜,得到一点友情的慰藉(1分)。通过一个“冷”字,虚实结合,把诗人对山中朋友的想念很巧妙地表达了出来。(1分)(未答到最后一点,但前面各点的分析较具体,也可以给3分)

(2)(4分)作者的感情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山中道士的忆念之情。(1分)写山中道人的种种活动,想送酒去安慰都是这种情感的表现。(1分)但忆念只是一层,还有更深的一层,即作者心中的寂寞之情。(1分)“郡斋冷”两句抒写,可以看到诗人身处郡斋的寂寞,想送酒去安慰山中的道士,终于又觉得找不着他们而无可奈何;而自己心中的寂寞之情,也终于无从化解。(1分)】

11.(6分)【(1)(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2)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3)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4)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12.(5分)*A.*E.【A原文是“龙”而不是“龙图腾”;E龙图腾说遭到一些学者开始质疑并出现一些否定性观点并不等于被学术界否定。】

13.(3分)*D.【D是龙图腾特点的说明,不是龙图腾形成过程的说明】

14.(4分)【图腾崇拜是指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曾经有过的将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当作是和自己的氏族有血缘关系的始祖和亲人,从而尊奉为本氏族的标志、象征和保护神的古老又奇特的文化现象。】

15.(4分)【①图腾物总是自然界中实有的物体,龙作为一种图腾同时却又不存在于自然界中是难以令人接受的。②考古学、历史学均无可信资料证明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一个强大的以蛇为图腾的氏族部落。③将中国古文物上出现的动物造型或纹饰视作图腾的表现形式,也是非常错误的。④图腾是氏族群体成员崇敬的对象,是不得损伤、杀害和食用的,而在中国的古代典籍和神话传说中,不乏贬龙、辱龙、斗龙、斩龙以及食龙的载述。】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16.(4分)【(1)山阴道周围的景色(2)在桥上所见的近景(俯视)(3)桥上所见的远景(平视和仰视)(4)太阳落山的情景(每答对一点给1分。)】

17.(5分)【反复和排比。(1分)“展开”的连用(反复),形成的是一种动感,让人似乎看到了“无数软弱的波纹”一层一层的扩展开来;(2分)而“展到”一词开头的排比句,由小草到石子到泥里,层层铺开,逐渐扩大,给人以身临其境的真切感受。(2分)】

18.(6分)【从全文看,作者先是在山阴道上获得了心灵上的宁静、自由、轻松,作者因此心生“喜悦”。(2分)然而,从文中“镇日幽闭”、“不得不匆匆回去”等词句,我们可隐约感受到作者对生活中的喧嚣、烦闷、压抑的苦恼,以及作者想要摆脱这些苦恼的愿望。(2分)纵情山水显然无法真正排遣心中的苦闷,这也正是现代人真实生活的写照。(2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19.(4分)【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不屈不挠的进取精神;一是为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的冷酷做法。答对一点给2分。】

20.(5分)【“出人意料之外”意思是说,华为对港湾的打压正体现了冷酷无情的狼性,而收购违背了这种狼性,因而出人意料;(2分)“在情理之中”意思是说,作者认为华为对港湾的收购表明,华为的企业文化正在从冷酷无情的狼性逐步向宽容公平的人性回归。(3分)】

21.(6分)【答案示例:同意。(1分)我认为华为应该摒弃狼性文化。(1分)狼的本性是残忍的,作为一个现代企业(如华为),假如一直使用狼文化到市场去竞争,它可能在市场攻略的初期得到巨大的成功,但当企业进入平稳发展期的时候,就必然会受到制度的制约和道德的谴责。华为在国际市场上的扩张所遇到的困难正体现了这一点。所以,一个现代企业要想真正成功,就必须引进“牛”文化,一种时刻为人类奉献的物种所代表的文化。(4分)】

五、本大题2小题,共12分

22.(6分)【答案示例:①颜色/形体美丽/但全凭光亮赋予②钉子/虽有钻劲/但需他人敲打③虹/样子像桥/却不能用于沟通】

23.(6分)【答案示例:就业才是硬道理,这体现了当代“天之骄子”们择业观的改变,能够应时顺势而变,无疑是一种进步。(或:这是一种人才的浪费,人才高消费透支社会的人才储备,耗散普通家庭的教育成本。)答案要求观点鲜明,能自圆其说就行。】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基础等级50分

内容25分

一等(25—21)

二等(20—16)

三等(15—11)

四等(10—0)

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

没有什么内容

感情虚假

表达25分

一等(25—21)

二等(20—16)

三等(15—11)

四等(10—0)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体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体较工整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书写潦草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难辨

发展等级10分

一等(10—8)

二等(7—6)

三等(5—3)

四等(2—0)

立意深刻

材料丰富

语言有文采

见解、构思新颖

立意较深刻

材料较丰富

语言较有文采

见解、构思较新颖

立意略显深刻

材料略显丰富

文句略有表现力

见解、构思略有新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新意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圈子

惠州高三第三次调研全卷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惠州市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惠州高三第三次调研全卷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