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同学们谈谈智慧上进语文月考调研卷三,以及智慧上进高考适应性综合检测月考卷语文三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本文目录一览:
九年级语文质量检测卷附带参考答案
勤奋像只梭,使你的智慧越积越多;懒惰像把锁,锁住你大好的前途,锁住你人生中所有的光辉。同学们勤奋起来吧!勤奋会让你尝到甜美的果实,会让你一生无悔。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 九年级语文 质量检测卷附带参考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试卷试题
一、 语文知识 积累与运用(27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椐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成长的历程镌刻着太多的怀想,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在月光似水的夜晚,我们静听心灵流tǎng ① 的声音,回望花季qǐ ② 丽的岁月。在成长的旅途中,有刻骨míng ③ 心的 故事 ,有感人肺腑的真情……成长如一串串跳动的音符,让生活如歌般委婉;成长如一张张fàn④ 黄的照片,将生命的轨迹清晰定格。
2、根椐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序号填在横线上。(4分)
它的高大 ① 我的意志,它的坦荡 ② 我的胸怀,
它的严寒 ③ 我的神智, 它的神秘 ④ 我的求知欲。
A、激发 B、磨炼 C、启迪 D、舒展
3、古诗名句默写。(8分)
(1)、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李清照《醉花阴》)
(2)、 ,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破阵子》)
(3)、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辛弃疾《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4)、 ,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5)、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6)、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古诗常化用 典故 ,借古喻今,抒发情感。“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暗藏刘禹锡对贬官多年后物是人非的沧桑感叹,苏轼则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愿。
4、根据你的阅读体验,在空格处填写恰当的内容。(4 分)
阅读一篇优秀之作,如同与一个高贵的灵魂对话,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作者的情感,更是他的心灵寄托和生命渴望:我们在 ① 的《谈读书》里知道了读书要有正确的 方法 ;在《傅雷家书》中感受傅雷对儿子的 ② ;在吴敬梓的《范进中举》里认识了一个 ③ 的胡屠户;在高尔基的《海燕》里我们 ④ 。
5.综合性学习。(7分)
为了庆祝我们伟大的祖国建国60周年,班级开展“我爱祖国”的专题活动,请你参与。
【华夏文明】
(1)、下面是一位同学的发言稿,画线句有一个词语用的不恰当,请找出并修改。(2分)
一把黄土塑造成千万个你我,静脉是长城,动脉是黄河。这奔腾不息的黄河,用它甘甜的乳汁培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黄河儿女几千年奋斗的峥嵘岁月,如同一幅逶迤而又气势磅礴,雄浑而又绚丽多彩的画卷,展现在世人面前。
改成
(2)、下面是一位同学介绍的一则新闻,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主要内容。(不超过15字,2分)
中广网北京10月2日消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纪念日,首都北京盛大的庆典活动让广大网民胸中的爱国激情来了一次大爆发。新闻跟帖和各大论坛成了他们表达爱国热情的 渠道 。网民张某留言:“别看咱个子不高,可看着子弟兵们雄壮的军威,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就有一种瞬间高大起来了的感觉,我骄傲!”而网民“龙城”的留言说出了很多网民的心声:“作为中国人,生在这个时代,是我们的幸运,也是我们的骄傲和自豪!”
【歌唱祖国】
(3)、班级选择了歌曲《大中国》作为此次活动的 总结 ,请结合所给歌词 说说 选择这首歌曲的理由。(3分)
(一) (二)
我们都有一个家 我们的大中国呀 好大的一个家
名字叫中国 经过那个多少 那个风吹和雨打
兄弟姐妹都很多 我们的大中国呀 好大的一个家
景色也不错 永远那个永远 那个我要伴随她
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 中国祝福你 你永远在我心里
还有珠穆朗玛峰儿是山坡 中国祝福你 不用千言和万语
…… ……
理由: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一)成大事者需关注小节(共12分)
①东汉时有一个少年名叫陈蕃,自命不凡,一心只想干大事业。一天,他父亲的朋友薛勤来访,见他独居的院内龌龊不堪,便对他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他答道:“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反问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陈蕃无言以对。陈蕃怀有成大事的胸怀固然可贵,但却不屑于做琐碎的小事,忽视小节,殊不知“屋”也是“天下”的一部分,“扫天下”又怎么能够排斥“扫一屋”呢?
②由此看来,成大事者也需关注小节。
③纵观历史,可以看到,有许多人因关注小节而做出了大事情。
④“别人讲话时,不要插嘴;别人站着时,不要坐下;和别人在一起,不要读书或看报;事先没有得到允许,不要看别人的书或写的东西……”这是美国开国总统乔治?华盛顿14岁时抄在 笔记本 上的部分“守则”。可以说,这都是些容易被忽视的小节,甚至是很拘束人的小节,然而,华盛顿却把它看作了自己成长所必需的“维生素”。假如他不关注小节,从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很难想象他日后会受到众人的拥戴,当上美国总统。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在处理国际事务时,非常关注小节。一次,在为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及夫人送行时,亲王的飞机刚起飞,我国送行的人们就散开准备离去,只有总理仍笔直地站在原地,并叫回了散开的人。正是他这种对待别人认为的小事时一丝不苟的态度,赢得了众多国际友人的高度赞许。由伟人们的例子不难看出,关注小节能够赢得人们的好感,从而获得众人的认可和支持。
⑤关注小节,可以及时把握成大事的机会。一片草叶割破了手,鲁班发明了锯;
;开水壶的盖子被蒸汽顶起,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小节中包含着成大事的机会,包含着成大事的重要条件,他们正是因为关注了小节才抓住了成大事的机会,为自己成大事奠定了基础。
⑥相反,忽略小节会贻误大事。一个滑落在跑道上的小铁片造成了空难,一份翻译错误的电文造成一场战役的失败。常言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可见,忽略小节往往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⑦小节不仅关乎上文所论及的治国平天下这样的大事,其实也关乎修身齐家这一类的大事。成大事对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内涵与目标。一个踌躇满志的青年,以天下事为己任,对他来说忧国忧民是大事;一个家庭主妇,心里装着全家老小,对她来说安排好一家人的生活是大事。无论其内涵如何,可能都需要他们在成就大事的过程中去关注小节,只有如此,才能在自己的生活领域内做出对个人或对社会有益的大事。
⑧今天,关注小节不仅是国民素质的一种反映,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一些人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随地吐痰、乱丢垃圾;在禁止吸烟的地方所随意吞云吐雾……这些看似小节,但不知小节不拘,大事难成。愿年轻的朋友们从小事上着手,在细微处努力,最终成就自己的人生理想。
6、 文章 开头用陈蕃只想“扫天下”不想“扫一屋”的故事,有何作用?(2分)
7、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
8、仔细阅读第⑤段,补充一个概括性的事实论据,使 句子 更连贯,论证更充分。(3分)
9、 有人说“成大事者需不拘小节”,本文的作者却认为“成大事者需关注小节”,你的观点呢?请结合生活实际或具体的事例谈谈你的看法。(4分)
(二)孩子与鸟儿
一天下午,孩子们都出去捉蜻蜓,室中寂寞如雏鸟飞尽的空巢。邻家的炊烟,袅袅地拂过花梢,玻璃走廊外徐徐飞来了暮色,温柔、无声,如一只美丽的灰鸽。
迎接暮色,我漫步走到后院,花期才过,美人蕉的残瓣,铺了一地绚烂落霞,把晶莹圆润的籽粒,留在枝头。完成了孕育、覆护作用,花朵便萎落于土——一个伟大的意念——“爱”,却自古至今,始终充塞宇宙,一切有生之物,莫不是它的仿本,炽烈的生命火炬,赖着神圣的爱,得以代代继续,燃烧不熄。
正在沉思间,突然一个毛茸茸的小团,轻吻着我赤裸的足踝,我不自觉地打了个寒噤。一低头,我发现那闪亮畏怯、如云边孤星的小眼睛,正向我这庞然大物的人类侧目而视。
我俯身捧它在手,原来是一只才学飞的小麻雀呢。本是羽毛丰盈的头部、翅、尾都被烧得焦黑、短茁、凌乱。许是自谁家烟囱逃出而”劫后余生”的吧。它伸着尖尖的小喙向我啁啾着,残羽下,波动着一股生命的颤栗。
我才将这小生命捧进屋子,两个孩子正巧自田埂间呼啸着回来了。见了鸟儿,又是一阵“泰山”似的欢呼。山山更忙著为它腾肥皂箱,在他的指挥下,才学步的兰兰,也乘我不备,蹒跚着自床垫下抽了一把稻草,凌乱地放在箱底,瞬息间鸟儿的新居落成。
“看鸟儿啊!”两个孩子如热带卖果女郎,轮流着把鸟儿连箱子举在头顶,兴高采烈地呼喊着。于是,同巷中的小玩伴们都闻声而来了,赤膊、跣足、髦发、泥脸……形形色色的都有。此刻,这寂寂的宅院,喧哗如一只开动的闹钟。
一个小光头向小鸟献上蜻蜓,一个双辫女贡上了蚯蚓,小家伙们箪食壶浆,络绎于途,但小鸟儿抬抬玲珑的小头,眨眨晶亮的小眼睛,瞧瞧这些“非我族类”的小面孔,它紧紧地闭起微黄的尖喙——“不食周粟”。热心的孩子们变得失望了,不再去采粮购秣,只静静地环着鸟儿围坐成一个圆圈。
突然,屋外传来清脆动听的声音,比竹竿相击声还要俐落、悦耳。我一抬头,一个多么奇丽的伟观啊,对面人家屋檐落满了小小的麻雀,在暮光中,如朵朵颤动的火焰。它们翘尾、颔首、展翅,似怀着无限的同情,遥遥凝望着这陷入不幸的同类。它们在踌躇、疑惧,都不敢飞下来。由那断续的啁啾,我觉察它们,似乎饱尝了“相望不相亲”的痛苦。
我遂吩咐孩子们都埋伏在帘帷后面,我也远远地站在屋子的一角。
不多时,“特冷”一声,一只较大的麻雀,竟飞进了玻璃走廊,低头亲昵地向小麻雀致慰:“吱喳,吱喳,吱喳。”小麻雀也在哀哀诉告:“吱吱吱,喳喳喳。”孩子们自帘帷后移动了一下,那个来访者拍翅惊飞了,只留下那个可怜的小囚徒,望着足边那根红绳和片片落羽发怔。
“把鸟儿放在院子里,叫它和同伴们谈谈心好不?”怀了无限的悲悯,我商得山山、兰兰的同意,把盛鸟的木箱,放在长青苔的花荫下。
立即,有两只大麻雀,像影子般倏忽,自对面屋檐,移到了距小麻雀较近的篱墙。
我带着孩子们,隐身在走廊的玻璃门里,悄悄观望。只见一只大麻雀,果然勇敢地自篱墙上跳了下来,口里衔着一条小小白虫,两只细细小腿,像雨线般在地上轻盈跳动。及至四顾无人,唰的一声,飞跃到小麻雀跟前。它的头向这边歪一歪,小麻雀的头向那边斜一斜,正好一下两喙相接,那条白虫,遂落进那张饥饿的小嘴巴里。翅子一展,大麻雀划了一道斜线,飞上短篱,活跃的姿态,描绘出它满腔喜悦,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饕餮吞食的小囚徒。这时另一只又飞了下来,以同样的姿态,双倍的温柔,把另一只青虫,送进那落难的小鸟口里。我至此才辨别出,它俩与小麻雀,较其他的麻雀,有更亲密的关系。
屏息站在我身后的孩子们,也似乎为眼前的这现象感动了。半晌,山山眨动着亮亮的眼睛,若有所悟,匆忙地不及穿木屐,赤足跳下走廊,走入花荫,把系在小麻雀左足的红绳解松,小麻雀吱了一声,带著快乐、喜悦,一道箭矢般,直飞上两只大麻雀栖息的篱边。随即三个相偕,穿过林梢,飞入白云堆里,白云渐渐掩住它们的鸣声羽影,瞬间,杳无所见,只透出一片灰蓝的天空。
山山满脸喜悦,重新跳上了走廊。
问他:“你为什么把小麻雀放走,你不是喜欢它吗?”
“叫它去找它的爸爸、妈妈。”山山怪神气地双手插腰,好像做了件生平得意的事。
“爸爸、妈妈。”才学语的兰兰,也模仿着她的哥哥在喃喃着,摇着胖胖的小身躯,扑到我的怀里,短短的肥臂,勾住我的脖颈。我觉得此刻我的眸子噙满了泪水,她不正是那只雏鸟的小影,对我充满了爱慕、眷恋、依恃?我不禁想起娜达利的话:“是怎样的冒昧,怎样的大胆,把活泼的小生命带到世间,却不能给予他们含有幸福本质的东西!”
暮色渐浓,夜色将临,我凝望著三只鸟儿适才掠过的天空,在它们飞去的方向,什么时候展开了一片银云,婉柔美丽,如爱神的羽翼在自由的高空中飞翔。充满了爱的三只鸟儿,该是幸福愉悦的。喂其懂得“爱”,才获得了幸福本质。
10、细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述这个有关“孩子与鸟儿”的故事。不超过30字。(3分)
11.、“箪食壶浆”这个 成语 的本义是什么?文中说“小家伙们箪食壶浆,络绎于途”,作者用这个词语重在表现孩子们看到小鸟时怎样的情态?(3分)
12.看到两只大麻雀喂食的情景,山山眨着亮亮的眼睛,若有所悟,连忙放飞了小麻雀。你认为山山悟到了什么?(4分)
13、环境描写在文章中往往起到渲染气氛、烘托心情等作用。请具体谈一谈下面两处环境描写分别起到了怎样的作用?(4分)
开头:“邻家的炊烟,袅袅地拂过花梢,玻璃走廊外徐徐飞来了暮色,温柔、无声,如一只美丽的灰鸽。”
结尾:“在它们飞去的方向,什么时候展开了一片银云,婉柔美丽,如爱神的羽翼在高空中自由飞翔。”
14、“三雀相偕,穿过林梢,飞入白云堆里,白云渐渐掩住它们的鸣声羽影”,这是属于鸟儿的幸福;“胖胖的小身躯,扑到我的怀里,短短的肥臂,勾住我的颈项”,这是属于母亲的幸福。请结合生活经历或读书积累谈一谈你对“幸福本质”的体会。(4分)
三、古诗文阅读(28分)
(一)村 夜(4分)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 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 月明荞麦花如雪。
15、诗的一、二句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分别有什么特点?(2分)
16、请细细品味三、四句,说说你的理解(2分)
(二)(13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7、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
其 岸 势 犬 牙 差 互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分)
(1)伐竹取道( ) (2)不可久居( )
(3)佁然不动( ) (4)斗折蛇行( )
1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0、根据你对本文的理解,请把下列对偶句补充完整。(2分)
醉翁亭下欧阳修吟诗饮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者的心情由“心乐之”到“悄怆幽邃”这一忧一乐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变化?请联系短文谈一谈(3分)
(三)(11分)
刘先生者,河朔人,年六十余,居衡岳紫盖峰下。间出衡山县市,从人丐得钱,则市盐酪①径归,尽则更出。日携一竹篮,中贮大小笔棕帚麻拂②数事,遍游诸寺庙,拂拭神佛塑像鼻耳窍有尘土,即以笔拈出之,率以为常,环百里人皆熟识之。县市一富人尝赠一衲袍③,刘欣谢而去。越数日见之,则故褐如初。问之,云:“吾几为子所累。吾常日出,庵有门不掩,既归就寝,门亦不扃④。自得袍之后,不衣而出,则心系念,因市一锁,出则锁之。或衣以出,夜归则牢关以备盗。数日营营⑤,不能自决。今日偶衣至市,忽自悟以一袍故,使方寸⑥如此,是大可笑。适遇一人过前,即脱袍与之,吾心方坦然无复系念。嘻,吾几为子所累矣!”
【注释】①盐酪:指食盐等物品。 ②麻拂:除尘工具。 ③衲袍:僧袍。 ④扃:jiǒng关闭。⑤营营:指内心忧虑的样子。 ⑥方寸:内心。
2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则市盐酪径归 ( ) (2)吾几为子所累( )
(2)不衣而出( ) (4)适遇一人过前( )
2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越数日见之(指代富人) B.问之(指代刘先生)
C.出则锁之(指代门) D.即解袍与之(指代路上遇见的人)
2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3分)
忽自悟以一袍故,使方寸如此,是大可笑。
25.文中刘先生的话说明了什么道理?(2分)
四、写作(60分)
题目:让我握着你的手
提示:握手,是常用的人与人沟通的方式。握手可以表示友好、和解、理解、接纳、关怀等等非常丰富的情感意义。请根据你的感悟体会完成 作文 。
要求:
(1)将题目抄写在作文纸上。
(2)文体不限(诗歌要在30行以上)。
(3)不少于600字。
(4)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
参考答案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7分)
1、淌、绮、铭、泛
2、B、D、C、A
3、略
4、培根、挚爱(舐犊)之情、势利(嫌贫爱富)、我们了解了无产阶级先驱者的英勇无畏。(紧扣文本,言之成理即可)(4分)
5.(1)(2分)培育改成哺育
(2)(2分)国庆大典引爆网民爱国激情
(3) (3分) ① 歌颂了祖国河山的壮丽。 ②表达了对祖国美好未来的祝福。③表达对祖国深深的热爱之情。④表现了华夏儿女团结奋进、坚韧顽强的精神风貌。(答出两点,得2分。意思对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6、参考答案:用陈蕃只想“扫天下”不想“扫一屋”的故事引出了中心论点。(2分)
7、举例论证的方法(摆事实),举了美国总统华盛顿和周恩来总理两个伟人的例子,从关注小节能够赢得人们的好感,从而获得众人的认可和支持这方面论证了中心论点;(3分)
8、一个苹果落地,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 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阿基米德发现了阿基米德原理 观察老鹰在空中飞行的动作,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3分)(要有具体的人和事例)
9、言之成理即可(要结合生活实际或具体事例来谈,否则酌情扣分)(4分)
10、.示例:“我”捡回小鸟,孩子喂养小鸟,目睹大鸟冒险给小鸟喂食,被感动而放飞小鸟。(3分)
11、本义是用箪盛饭、用壶盛汤或酒浆(形容百姓用用箪盛饭、用壶酒浆来欢迎他们拥护的军队)。作者用这个词重在表现孩子们欢迎小鸟时兴奋、欣喜和热闹的情态。(3分)
12、围绕“小鸟需要它的家人养护,应放飞小鸟,让它与家人团聚”回答。(4分)
13、开头围绕“以袅袅炊烟和温柔暮色渲染出祥和柔美的气氛,为下文的叙事抒情作铺垫”回答。结尾围绕“以柔婉美丽的银云烘托了作者看到鸟儿相偕飞去,与孩子紧紧相依的喜悦幸福之情,表达了作者对世间亲情的赞美和祝福”回答。(4分)
14、可以围绕“像小牛一样与家人相亲相爱”或“在长辈的呵护下快乐成长”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回答过于简单笼统酌情扣分。(4分)
三、古诗文阅读
15、写了霜草、虫、行人。霜草:苍苍 虫声:切切 行人:绝迹
16 三、四两句将描写对象由村庄转向田野,展现在诗人面前的是荞麦花开,在明月的银光之下,灿烂耀眼的景象,写出了诗人暂时忘却了自己的孤寂,对大自然的美景由衷的赞叹和惊喜之情。
17、
其 岸 势/ 犬 牙 差 互(2分)
18、(!)向下 (2)停留 (3)呆呆的样子 (4)像北斗星一样
19、略
20、小石潭上柳宗元记文抒情
21、作者心情的变化是与其遭贬的经历紧密相连的。作者被贬之后,心中抑郁,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基调, 而寄情山水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快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的环境的触发,忧伤悲愤地心境便会流露出来。
22(1)买 (2)几乎(差点儿) (3)穿上衣服 (4)正好(恰好)
23.A
24自己忽然领悟到因为一件袍子的缘故,使内心像这样(忧虑),这真的太可笑了。
25.只有不被外物所累,人才会变得坦然。
事例恰当1分,语言简洁1分。例如:刘胡兰从容面对铡刀,大义凛然。
四.写作(60分)
评分标准
一类卷:(60-55分)符合题意,立意深刻、新颖,,中心突出,有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情真实,选材有个性,内容充实;层次清楚,结构完整,表达恰当,语言流畅,有文采。600字以上。
二类卷:(54-48分)符合题意,立意正确,中心明确,有一定的生活感受,感情较真切;选材合理,内容较具体;层次较清楚,结构较完整;表达较恰当,语言通顺。 600字左右。
三类卷:(47-42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较明确,有一定内容;语言尚通顺。不足600字,但字数相差不大。
四类卷:(41-36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欠明确,内容空泛,条理欠清楚;语病较多,字数相差大。
五类卷:(36分以下)不符合题意,结构混乱,文理不通。不成篇,或字数不足300字。
九年级语文质量检测卷附带参考答案相关文章:
★ 九年级语文质量检测卷及参考答案
★ 2020年语文九年级下册期中检测卷Ⅰ(含答案)
★ 九年级质量预测语文试卷
★ 九年级语文小说阅读精选题及答案
★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试题(附答案)
★ 初三年级摸底考试语文试卷
★ 九年级历史试卷上学期附带参考答案
★ 2017年九年级语文二模试题
★ 2020年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
★ 九年级语文月考语文试题
高中语文必修三专题测试卷附答案
一、(9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累赘 连累 累积 危如累卵
B.马厩 灵柩 内疚 咎由自取
C.险峻 骏马 竣工 怙恶不悛
D.休憩 收讫 栖身 锲而不舍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对的一组是
A.铮友 撤消 寥廓 莫可明状
B.传颂 慧星 树阴 至理名言
C.怄气 俯首帖耳 形销骨立 万古长青
D.志大材疏 真知卓见 激流勇退 坚忍不拔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成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她一把鼻涕一把泪,呼天抢地________地哭得那么伤心。
②文学批评中,不应把形式的模仿和内容的抄袭____________。
③天快黑了,雨还是下个不停,前面的桥又被水冲坏,我们的确_________了。
④江河奔流,火山爆发,地震,海啸,刮风,下雨,都是运动变化,诸如此类,真是________。
A.装腔作势 等量齐观 进退两难不计其数
B.装模作样 相提并论 骑虎难下不胜枚举
C.装腔作势 混为一谈 进退两难不胜枚举
D.装模作样 相提并论 骑虎难下不计其数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铅、锌被禁锢在火山岩凝固成的石头里,所以一般要发现它们是比较困难的。
B.他们谩骂法院执行人员,殴打执行公务的干警,这实属是藐视国家法律尊严与权威的违法行为。
C.目前一些学校成立的学生行为自律仲裁法庭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灌输式教育的、别开生面的教育手段。
D.强调生活的教育意义,并不意味着可以用生活取代教育,因为生活毕竟带有零散性,并且还含有消极的东西。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7——10题。
再谈俗从何来
人俗,其艺未必俗。茨威格写巴尔扎克平生所为俗事连篇累牍,然而不碍其为旷代文豪。惟其艺不俗,故巴尔扎克自负其征服世界的魅力:“彼(指拿破仑)以剑锋创其始者,我将以笔锋竟其业。”雨果则在其坟前云:“当他站在时代上面去创造绝对价值,没有顾虑到去迎合同时代人的趣味时,巴尔扎克就到达最伟大的地步。”人俗如张瑞图,其字则高华典雅,绝无俗意。说赵孟 俗,那是民族意识蒙蔽了审美意识,其实赵孟 的字是不会与俗字联姻的。我们不为贤者讳,齐白石对金钱的爱慕和吝啬,的确去雅甚远,但齐白石的画俗吗?我们唯一的解释只能是人性的二元论,当上述大师趋附名利时,灵魂的蒸发物是“庸俗”,而当他们创造绝对价值时,灵魂的蒸发物是“高雅”。
最能悟到自身灵魂俗、雅二元组合和分裂的是托尔斯泰,他说有一个人性的托尔斯泰和一个兽性的托尔斯泰,而兽性的托尔斯泰恒为人性的托尔斯泰所打倒。亦如《伊德和自我》所云,原始的伊德显然是很不雅的;惟有“超我”的追逐,使伊德趋向完美。
显然当艺术家升腾着庸俗之气的时节,和天下的俗人没有任何区别,俗谚云“诗人之作清绝,慎勿为邻居”,恐怕是这诗人灵魂二元分裂和组合表现特显,故诗可读,而人不可交。谢灵运即是最佳例证。
当一个艺术家创作时,他能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而当他不创作时离于道、摒于德、背于仁是完全可能的,而且这样的例证亘古至今,不绝如缕。哲学家似乎也不例外,譬如卢梭和弗兰西斯•培根。这种矛盾的状况,是不能轻易用“伪君子”三字去说清的,上帝造人或女娲造人,大体用的泥巴有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这二元结构的形成,我们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太古。
即使同一作家和画家,其作品也可能蕙莸杂处,雅俗并存,雨果在巴尔扎克坟前固不会罗列他所写的充满脂粉气的、鄙俗的、同时效力于几个文坛鸨母的文章,茨威格却读到过这些,然而权衡轻重之后,茨威格还是把崇敬和赞叹奉给了巴尔扎克。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龚定庵的一首“游词”,可谓深恶痛绝,细味之,的确俗得可以。诗云:“偶赋凌云偶倦飞,偶然闲幕遂初衣。偶逢锦色佳人问,便说寻春为汝归。”“偶赋凌云”时龚定庵灵魂中蒸发出“我劝天公重抖擞”的千古绝唱;而当他“偶倦飞”时,鄙陋人性暴露无遗,对女人说谎,而且目的是“寻春”,百年之后,我深为龚定庵耻。然而权衡巨细,我在愤怒之余,还是把尊重奉给龚定庵。
我们所希求的当然是道德文章兼美的完人,然而当我们以此尺度去苛求古人时,恐怕打击面会过宽,所幸我们欣赏的是艺术最后成果,而不一定先了解隐私劣迹后再读诗歌文章,于是我们就有了一把比较宽容的尺子,可以容纳一些甚至是坏人的作品。时过境迁,坏人的劣迹与他的作品距离会越来越大,恶劣的品德和秽行,作为原始的兽性扔进了历史的垃圾堆,而剩下的好东西总是属于人类智慧的一部分,于是我们会读到元遗山论谢灵运时的备极赞美之句:“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传语闭门陈正字,可怜无补费精神。”谢灵运以“池塘生春草”五字留芳千古,而那些“无补费精神”的诗人早为人忘却,这些诗人中必然有为人品格比谢灵运高尚百倍者。艺术的审判台不是道德的审判台,这是史家所必须注意的。
5.文中第1段“人俗,其艺未必俗”的原因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艺术家们尽管常“为俗事连篇累牍”,然而不影响其艺术创作的价值。
B.巴尔扎克、齐白石等艺术大师创作时“没有顾虑到去迎合同时代人的趣味。”
C.人性的二元论,即人自身是灵魂俗、雅二元组合和分裂。
D.当艺术大师们创造绝对价值时灵魂蒸发物是“高雅”的。
6.对茨威格把“赞叹”奉给巴尔扎克,作者把“尊重”奉给龚定庵的原因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过境迁,艺术家的劣迹已被人们忘记了。
B.道德文章兼美的完人太少,而且人性中有兽性的一面。
C.我们欣赏的是艺术最后成果,可以容纳一些甚至是坏人的作品。
D.艺术的审判台不是道德的审判台,重在艺术家创造的绝对价值。
7.根据全文内容,对“俗从何来”的'理解全面正确的一项是
A.艺术家自身灵魂俗、雅的二元结构;人性与兽性的并存。
B.人性的二元论,使艺术家们在趋附名利时,灵魂蒸发物是“庸俗”;而他们在创造绝对价值时,灵魂的蒸发物是“高雅”。
C.大师们及哲学家善于伪装的“君子”行为和鄙俗的文章。
D.艺术的审判台不是道德的审判台,这是史家所必须注意的。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5题。
燕喜亭记
韩愈
太原王弘中在连州,与学佛人景常、元慧游。异日,从二人者行于其居之后,丘荒之间,上高而望,得异处焉。斩茅而嘉树列,发石而清泉激,辇粪壤,燔 翳 ①,却立而视之。出者突然成丘,陷者呀然成谷,洼者为池,而缺者为洞,若有鬼神异物,阴来相之。自是弘中与二人者,晨往而夕归焉,乃立屋以避风雨寒暑。既成,愈请名之。其丘曰“俟德之丘”,蔽于古而显于今,有俟之道也。其石谷曰“谦受之谷”,瀑曰“振鹭②之瀑”,谷言德,瀑言容也。其土谷曰“黄金之谷”,瀑曰“秩秩③之瀑”,谷言容,瀑言德也。洞曰“寒居之洞”,志其入时也。池曰“君子之池”,虚以钟其美,盈以出其恶也。泉之源曰“天泽之泉”,出高而施下也。合而名之以屋,曰“燕喜之亭”,取《诗》所谓“鲁侯燕喜④”者颂也。于是州民之老,闻而相与观焉,曰:”吾州之山水名天下,然而无与燕喜者比。经营于其侧者,相接也,而莫值其地。凡天作而地藏之,以遗其人乎?”
弘中自吏部贬秩而来,次其道途所经:自蓝田入商洛,涉浙湍,临汉水,升岘首,以望方城,出荆门,下泯江,过洞庭,上湘水,行衡山之下,由郴逾岭。猿狖所家,鱼龙所宫,极幽遐瑰诡之观,宜其于山水饫闻⑤而厌见也。今其意乃若不足。传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弘中之德,与其所好,可谓协矣。智以谋之,仁以居之,吾知其去是而羽仪⑥于天朝也不远矣。遂刻石以记。
【注】① 翳:遮挡阳光的枯树。 ,枯死的树。②振鹭:白鹭展翅飞翔。③秩秩:秩序井然的样子。④鲁侯燕喜:出自《诗经•鲁颂• 宫》,原为赞美鲁僖公家庭和美、国家强盛、健康长寿。在此也取祝福的意思。⑤饫闻:听到很多了。饫,饱足。⑥羽:出自《易经•渐卦》,意思是身处高位却不被官职所累。
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 却立而视之 ②晨往而夕忘归焉
B、 ①愈请名之 ②俟德之丘
C、 ①乃立屋以避风雨寒暑 ②虚以钟其美
D、 ①乃立屋以避风雨寒暑 ②今其意乃若不足
9、对文中用较多文字叙述山谷、瀑布、池塘、水源命名的用意,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赞美主人高尚、谦逊、施德的思想追求。
B、体现主人对隐逸山水之间的田园生活的追求。
C、反映出儒家的人格理想的山水审美意识。
D、借以赞美主人积极入世、施德于民的为政思想。
10、对韩愈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描绘燕喜亭及其周围山水景物之美,借以抒发对大好河山的热爱。
B、描绘燕喜亭及其周围山水景物之美,称赞了开发这一景区的王仲舒。
C、表面看来是在描绘山水,实质上是在宣扬儒家主张的道德观点。
D.借此赞美王仲舒的行为品德,表示对他的前程怀有希望和信心。
第Ⅱ卷
四(23分)
[img]智慧上进。高考总复习。单元滚动创新卷。(数学,语文,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各课第一单元到第六单元)
高中文理综合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
?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高中文理综合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关于智慧上进语文月考调研卷三和智慧上进高考适应性综合检测月考卷语文三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