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名校调研卷七年级sang数学(名校调研卷数学七年级上)

今天给各位同学分享2018名校调研卷七年级sang数学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名校调研卷数学七年级上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分享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七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期末试卷及答案

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我在这里支持着你,鼓励着你,为你祝福!祝: 七年级数学 期末考试时能超水平发挥。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七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期末试卷,仅供参考。

七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的相反数是()

A.﹣ B. C.﹣2 D.2

2.﹣6的绝对值等于()

A.6 B. C.﹣ D.﹣6

3.多项式3x2﹣xy2 是()

A.二次四项式 B.三次三项式 C.四次四项式 D.三次四项式

4.已知下列方程:其中一元一次方程有()

①x﹣2= ;②0.2x﹣2=1;③ ;④x2﹣3x﹣4=0;⑤2x=0;⑥x﹣y=6.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5.方程3x+2(1﹣x)=4的解是()

A.x= B.x= C.x=2 D.x=1

6.若实数a,b,c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A.acbc B.abcb C.a+cb+c D.a+bc+b

7.若关于x的方程2x﹣4=3m与方程 =﹣5有相同的解,则m的值是()

A.10 B.﹣8 C.﹣10 D.8

8.下列几何语言描述正确的是()

A.直线mn与直线ab相交于点D B.点A在直线M上

C.点A在直线AB上 D.延长直线AB

9.一件衣服标价132元,若以9折降价出售,仍可获利10%,则这件衣服的进价是()

A.106元 B.105元 C.118元 D.108元

10.如图是一个三棱柱.下列图形中,能通过折叠围成一个三棱柱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我市爱心人士情系灾区,积极捐款,截止到5月6日,市红十字会共收到捐款约1400000元,这个数据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元.

12.计算:﹣(﹣1)2=.

13.学校购买了一批图书,共a箱,每箱有b册,将这批图书的一半捐给社区,则捐给社区的图书为册(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14.已知在月历中竖列上三个数的和是45,则这三个数中最小的数是.

15.如图,C、D为线段AB上的任意两点,那么图中共有条线段.

16.如图,射线OA表示的方向是.

三、解答题:本题共7题,共62分.

17.计算:

(1)12+(﹣17)﹣(﹣23)

(2) .

18.计算:

(1)﹣72+2×

(2)﹣14 .

19.化简:(1)5a2+3ab﹣4﹣2ab﹣5a2 (2)﹣x+2(2x﹣2)﹣3(3x+5)

20.计算:

(1)7(3﹣x)﹣5(x﹣3)=8

(2) .

21.已知线段AC=8cm,点B是线段AC的中点,点D是线段BC的中点,求线段AD的长.

22.汽车上坡时每小时走28km,下坡时每小时走35km,去时,下坡路的路程比上坡路的路程的2倍还少14km,原路返回比去时多用了12分钟.求去时上、下坡路程各多少千米?

23.如图,已知同一平面内,∠AOB=90゜,∠AOC=60゜.

(1)填空:∠COB=;

(2)如OD平分∠BOC,OE平分∠AOC,直接写出∠DOE的度数为;

(3)试问在(2)的条件下,如果将题目中∠AOC=60゜改成∠AOC=2α(α45゜),其他条件不变,你能求出∠DOE的度数吗?若能,请你写出求解过程;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七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的相反数是()

A.﹣ B. C.﹣2 D.2

【考点】相反数.

【专题】常规题型.

【分析】根据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解答.

【解答】解: 的相反数是﹣ .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互为相反数的定义,是基础题,熟记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2.﹣6的绝对值等于()

A.6 B. C.﹣ D.﹣6

【考点】绝对值.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绝对值的性质解答即可.

【解答】解:根据绝对值的性质,

|﹣6|=6,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性质: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难度适中.

3.多项式3x2﹣xy2 是()

A.二次四项式 B.三次三项式 C.四次四项式 D.三次四项式

【考点】多项式.

【分析】根据多项式的项和次数的概念解题即可.

【解答】解:多项式3x2﹣xy2 是三次四项式,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多项式,此类题目时要明确以下概念:

(1)组成多项式的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2)多项式中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做多项式的次数.

4.已知下列方程:其中一元一次方程有()

①x﹣2= ;②0.2x﹣2=1;③ ;④x2﹣3x﹣4=0;⑤2x=0;⑥x﹣y=6.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分析】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它的一般形式是ax+b=0(a,b是常数且a≠0).

【解答】解:①x﹣2= 是分式方程;

②0.2x﹣2=1是一元一次方程;

③ 是一元一次方程;

④x2﹣3x﹣4=0是一元二次方程;

⑤2x=0是一元一次方程;

⑥x﹣y=6是二元一次方程;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一次项系数不是0,这是这类题目考查的重点.

5.方程3x+2(1﹣x)=4的解是()

A.x= B.x= C.x=2 D.x=1

【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

【专题】计算题.

【分析】方程去括号,移项合并,把x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

【解答】解:去括号得:3x+2﹣2x=4,

解得:x=2,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6.若实数a,b,c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A.acbc B.abcb C.a+cb+c D.a+bc+b

【考点】实数与数轴.

【分析】根据数轴判断出a、b、c的正负情况,然后根据不等式的性质解答.

【解答】解:由图可知,a

七年级数学试卷

图形的全等全章标准检测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B.有两边对应相等,且有一角为30°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C.有一角和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D.有两角和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如图1所示,△ABC与△BDE都是等边三角形,ABBD,若△ABC不动,将△BDE 绕B点旋转,则旋转过程中,AE与CD的大小关系为( )

A.AE=CD B.AECD C.AECD D.无法确定

3.如图2所示,在等边△ABC中,D、E、F,分别为AB、BC、CA上一点(不是中点),且AD=BE=CF,图中全等的三角形组数为( )

A.3组 B.4组 C.5组 D.6组

4.如图3所示,D为△ABC的边AB的中点,过D作DE‖BC交AC于E,点F在BC上, 使△DEF和△DEA全等,这样的F点的个数有(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5.下列命题错误的是( )

A.矩形是平行四边形; B.相似三角形一定是全等三角形

C.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 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6.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A.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B.底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C.一条对角线将平行四边形分成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D.圆是中心对称图形而不是轴对称图形

7.下列命题为假命题的是( )

A.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 B.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

C.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与底边上的高重合;D.等腰三角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8.下列的真命题中,它的逆命题也真的是( )

A.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B.两个图形关于轴对称,则这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C.等边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D.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9.如图4所示,已知△ABC中,AQ=PQ,PR=PS,PR⊥AB于R,PS⊥AC于S, 则三个结论:①AS=AR;②QP‖AR;③△BRP≌△QSP中( )

A.全部正确 B.仅①和②正确; C.仅①正确 D.仅①和③正确

10.观察下列图形,并阅读图形下面的相关文字,如图所示:

两条直线相交,三条直线相交,四条直线相交,最多有一个交点,最多有三个交点;最多有6个交点,像这样,10条直线相交,最多交点的个数是( )

A.40个 B.45个 C.50个 D.55个

11.使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

A.一锐角对应相等 B.一条边对应相等

C.两锐角对应相等 D.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

12.下列条件中,不能使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

A.两边一角对应相等; B.两角一边对应相等

C.三边对应相等; D.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

二、填空题:(16题3分,其余每空1分,共40分)

13.如图6所示,△OCA≌△OBD,∠C和∠B、∠A和∠D是对应角,则另一组对应角是______和______,对应边是______和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和____

14.在△ABC和△KMN中,AB=KM,AC=KM,∠A=∠K,则△ABC≌______,∠C=____.

15.如图7所示,△ABC≌△EFC,BC=FC,AC⊥BE,则AB=____,AC=____,∠B= _____,∠A=____.

16.如图8所示,AD⊥BC,DE⊥AB,DF⊥AC,D、E、F是垂足,BD=CD, 那么图中的全等三角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如图9所示,△ABC≌△ADE,∠B=30°,∠EAD=24°,∠C=32°,则∠D=____, ∠DAC=______.

18.在△ABC中,∠A=90°,CD是∠C的平分线,交AB于D点,DA=7,则D点到BC的距离是_______.

19.命题“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的题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命题:“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等”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将命题“等角的补角相等”写成“如果……, 那么……”的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

22.如图10所示,在推理“图为∠1=∠4,所以BD‖AC ”的后面应注的理由是___________.

23.如图11所示,已知AB=DC,根据(SAS)全等识别法,要使△ABC≌△DCB, 只需增加一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如图12所示,在⊙O中, ,且∠BOC=70°,将△AOC顺时针旋转_____ 度能与△______重合,所以,△_____≌△_______.

25.如图13所示,线段AC和BD交于O点,且OA=OC,AE‖FC,BE=FD, 则图中有______对全等三角形,它们是______________.

26.将长度为20cm的铁丝折成三边长均为整数的三角形,那么, 不全等的三角形的个数为__________.

27.如图14所示,把△ABC绕点A按逆时针旋转就得△ADE,则AB=______,BC= ____,AC=_______,∠B=_____,∠C=______,∠BAC=______.

28.如图15所示,在△ABC和△ABD中,∠C=∠D=90°,要使△ABC≌△ABD, 还需增加一个条件是__________.

29.如图16,AB=DC,AD=BC,∠1=50°,∠2=48°,则∠B的度数是______.

三、解答题:(每题6分,共36分)

30.判断下列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若是假命题,请举出一个反例说明.

(1)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有两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31.如图所示,已知CD⊥AB于点D,BE⊥AC于点E,BE、CD交于点O,且AO 平分∠BAC.

求证:OB=OC.

32.如图所示,已知点A、E、F、D在同一条直线上,AE=DF,BF⊥AD,CE⊥AD, 垂足分别为F、E,BF=CE,求证:AB‖CD.

33.如图所示,已知∠DBC=∠ACB,∠ABO=∠DCO,求证:AO=DO.

34.如图所示,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E是AC上一点,∠BAC=∠DAC,∠BCA= ∠DCA.

求证:∠DEC=∠BEC.

35.如图所示,AB=AE,∠ABC=∠AED,BC=ED,点F是CD的中点.

(1)求证:AF⊥CD;

(2)在连结BE后,你还能得出什么新结论?请写出三个(不要求证明).

四、学科内综合题:(6分)

36.如图所示,已知AB为⊙O的直径,C、D为圆上两点,CE⊥AB,DF⊥AB, 垂足分别为E、F,且 ,求证:CE=DF.

五、拓展探究:((1)题2分,(2)题6分,共8分)

37.如图所示,过线段AB的两端作直线L1‖L2,作同旁内角的平分线交于点 E,过点E作直线DC分别和直线L1、L2交点D、C,且点D、C在AB的同侧,与A、B不重合.

(1)用圆规、直尺测量比较AD+BC和AB是不是相等,写出你的结论;

(2)用已学过的原理对结论加以分析,揭示其中的规律.

六、学科间综合题:(6分)

38.如图所示,已知当物体AB距凸透镜为2倍焦距,即AO=2f时,成倒立的等大的像A′B′.求像距OA′与f的关系.

答案:

一、

1.D

点拨:此题考查两三角形全等的识别,应强化训练

2.A

解:∵△ABC和△BDE都是等边三角形,∴∠DBE=∠ABC=60°,AB= BC,BE=BD,

∴∠DBE+∠CBE=∠ABC+∠CBE,即∠CBD=∠ABE,

在△ABE和△CBD中,AB=CB, ∠ABE=∠CBD,BE=BD,

∴△ABE≌△CBD,∴AE=CD.

点拨:用两三角形全等证两线段相等是常用的一种方法,应要求学生熟练掌握.

3.C

解:图中全等的三角形有:△ADG≌△BEH≌△CFN;△ABH≌△BCN ≌△CAG;△ABE≌△BCF≌△CAD;△ABF≌△CAE≌△BCD;△AHF≌△BND≌△CGF;共有5组.

点拨:根据题设正确地找全等的三角形是本题的重点,学生易有漏落某些全等三角形的现象.

4.D

解:如答图所示,欲使△DEF≌△DEA,须过点D作DF‖AC交BC于F点, 或过E作EF′‖AB交BC于F′,由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推论得F、F′点都是BC的中点, 故两点重合.

点拨:此题是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推论的应用.

5.B

点拨:两三角形全等是两三角形,相似的一种特例,所以全等一定相似,但相似不一定全等.

6.C 解: ABCD中,∵AB‖CD,BC‖AD,

∴∠ADB=∠DBC,∠ABD=∠CDB, ∴△ABD∽△CDB.

点拨:平行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将平行四边形分成的两个三角形不仅相似,而且还全等.

7.D

点拨:因为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所以学生易误认为是中心对称图形.

8.D 解:如答图所示,在Rt△ABC中,∠ACB=90°,BC= AB,取AB中点D,连结CD,

∴CD=DB= AB,∴CB=CD=BD,即△BCD为等边三角形,

∴∠B=60°,∴∠A=90°-∠B=90°-60°=30°.

点拨:正确分清原命题的题设与结论是写出它的逆命题的关键.

9.B

解:如答图所示,∵PR⊥AB,PS⊥AC,∴△APR、△APS为直角三角形,

在Rt△APR和Rt△APS中,∵PR=PS,AP=AP,

∴Rt△APR≌Rt△APS,∴AR=AS,∠PAR= ∠PAS,

∵AQ=PQ,∴∠PAS=∠APQ,∴∠PAR=∠APQ,∴QP‖AR.

点拨:此题是对几何中的两三角形全等及平等线等性质定理的应用.

10.B

解:第四条直线最多和前三条直线都相交而增加3个交点,第五条直线最多和前四条直线都相交而增加4个交点……第十条直线最多和前9条直线都相交而增加9个交点,这样,10条直线相交、最多交点的个数为:1+2+3+……+9=45.

点拨:随着直线数的增加,最多交点数也随着增加;每增加一条直线, 最多交点的增加数与原有直线数相同,应注意观察总结.

11.D

12.A 点拨:在应用两三角形全等的识别法进行证明时,学生易将(SSA)误认为是一种判定方法.

二、

13.∠AOC和∠DOB;OA和OD;OC和OB;AC和DB.

14.△KMN;∠N.

15.EF;EC;∠CFE;∠CEF.

16.△ABD≌△ACD,△ADE≌△ADF,△BDE≌△CDF

17.36°;24°

(13~17)点拨:在解答全等三角形的有关问题时,一定要正确地使用其识别法及特征来解决,熟练掌握找对应边、对应角的方法.

18.7 点拨: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即可得到.

19.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条直线.

20.两直线平行

21.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的补角也相等.

(19~21题)点拨:此三题是对命题的构成的考察,应引导学生分清命题的结论及题设,正确地运用.

2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点拨:在证明时,对初学者来说,标注理由是非常重要的,有利于熟悉定理、加深对定理的理解和应用.

23.∠ABC=∠DCB

24.70°;BOD;AOC;BOD.

25.3;△AOE≌△COF、△AOB≌△COD、△CDF≌△ABE.

(23~25题)点拨:以上几题均是两三角形全等题目的应用,注意当两三角形全等时,相等的角所对的边必定是对应边.

26.8 点拨:本题实际上是从1cm、2cm、3cm、4cm、5cm、6cm、7cm、8cm、 9cm数据中找出周长为20cm的三角形的个数.

27.AD;DE;AE;∠D;∠E;∠DAE.

28.BC=BD(只要填一个符合要求的条件即可)

29.82°(27~29题)点拨:以上几题亦是两三角形全等题目的应用, 学生在找对应角、对应边时易出现错误.

三、

30.(1)真命题;(2)假命题.例如:若在△ABC中,∠A=20°,∠B=30°,∠C= 130°,则△ABC是钝角三角形.

点拨:正确理解命题,并能够判别命题的真假是非常重要的.

31.证明:如答图所示:∵CD⊥AB,BE⊥AC,∴∠ODA=∠OEA.

∵OA平分∠BAC, ∴∠BAO=∠CAO,

又OA=OA,∴△OAD≌△OAE,∴OD=OE,

在△OBD和△OCE中,OD=OE,∠ODB=∠OEC,∠BOD=∠COE,

∴△OBD≌△OCE,∴OB=OC.

点拨:此题通过两次全等使问题得以解决,读者往往错误地直接用△OAB ≌△OAC来解答.

32.证明:∵∠DBC=∠ACB,∠ABO=∠DCO,

∴∠DBC+∠ABO=∠ACB+∠DCO, 即∠ABC=∠DCB,

又∠ACB=∠DBC,BC=CB,∴△ACB≌△DBC,∴AB=DC.

∵∠ABO=∠DCO, ∠AOB=∠DOC,∴△ABO≌△DCO,∴OA=OD.

点拨:此题应用两次全等使问题得证,学生易直接误认为△ABO≌△CDO.

33.略

34.证明:在△ABC和△ADC中,∠BAC=∠DAC,AC=AC,∠BCA=∠DCA,

∴△BAC≌△DAC,∴BC=DC.

在△DCE和△BCE中,EC=EC,∠DCE=∠BCE,CD=CB,

∴△DCE≌△BCE,∴∠DEC=∠BEC.

点拨:应认真观察图形,能从图中正确地找出所证的全等三角形, 能灵活地选择与应用两三角形全等的识别法.

35.(1)证明:如答图所示.连结AC、AD,

在△ABC和△AED中,AB=AE,∠ABC= ∠AED,BC=ED,

∴△ABC≌△AED,∴AC=AD,

又∵FC=FD,∴AF⊥CD.

(2)BE⊥AF,BE‖CD,△ABE是等腰三角形.

点拨:此题是几何中的证明及探索题型的综合应用,有助于培养我们探究的意识.

四、

36.证明:∵ ,∴AC=BD.

∵CE⊥AB,DF⊥AB,∴∠CEA=∠DFB=90°,

∵AB为直径,且 ,∴ ,∴∠A=∠B.

在△AEC和△BFD中,AC=BD, ∠CEA= ∠DFB=90°,∠A=∠B

∴△AEC≌△BFD,∴EC=FD.

点拨:本题是两三角形全等在圆中的综合应用,进一步加强了学科内的知识的联系.

五、

37.(1)解:AD+BC=AB

(2)如答图所示,延长AE与 交于点F,

∵L1 ‖L2 ,∴∠1=∠F,

∵∠1=∠2,∴∠2=∠F,∴BA=BF,∴△BAF为等腰三角形.

∵∠3=∠4,∴EA=EF.

在△AED和△FEC中,∠1= ∠F,AE=FE,∠5=∠6,

∴△AED≌△FEC,∴AD=CF.

∵BF=BC+CF,∴BF=BC+ AD, 故BC+AD=AB.

点拨:此题是几何中的综合拓展探究题,应认真分析, 加强各知识点的沟通与联系.

六、

38. 解:在△AOB和△A′OB′中,

∵AB=A′B′,∠BAO=∠B′A′O, ∠BOA=∠B′OA′,

∴△AOB≌△A′OB′,∴OA′=OA.

∵OA=2f,∴OA′=2f.

如果还要,这里有

;ArticleClass=%C6%DA%C4%A9%B8%B4%CF%B0

希望能帮到你!

[img]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考试是检测你的学习情况,数学是重要的学科。下面由我给你带来关于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考试试卷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

A. ﹣2 B. 0 C. ﹣ D. 5

考点: 有理数大小比较.

分析: 根据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找出最小的数即可.

解答: 解:∵﹣2﹣05,

∴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2;

故选A.

点评: 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用到的知识点是负数0正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是一道基础题.

2. 如图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侧面展开图是()

A. B. C. D.

考点: 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几何体的展开图.

分析: 由三视图可以看出,此几何体是一个圆柱,指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即可.

解答: 解:根据几何体的三视图可以得到该几何体是圆柱,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矩形,且高度=主视图的高,宽度=俯视图的周长.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及几何体的侧面展开图的知识,重点考查由三视图还原实物图的能力,及几何体的空间感知能力,是立体几何题中的基础题.

3. 用一副三角板(两块)画角,不可能画出的角的度数是()

A. 15° B. 55° C. 75° D. 135°

考点: 角的计算.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分清两块三角板的锐角度数的度数分别是多少,然后对应着4个选项再进行组合,看看可能画出的角的度数是多少即可.

解答: 解:两块三角板的锐角度数分别为:30°,60°;45°,45°

用一块三角板的45°角和另一块三角板的30°角组合可画出15°、75°角,

用一块三角板的直角和和另一块三角板的45°角组合可画出135°角,

无论两块三角板怎么组合也不能画出55°角.

故选B.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角的计算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分清两块三角板的锐角度数的度数分别是多少,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

4. 实数a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2.5|=()

A. a﹣2.5 B. 2.5﹣a C. a+2.5 D. ﹣a﹣2.5

考点: 实数与数轴.

分析: 首先观察数轴,可得a2.5,然后由绝对值的性质,可得|a﹣2.5|=﹣(a﹣2.5),则可求得答案.

解答: 解:如图可得:a2.5,

即a﹣2.50,

则|a﹣2.5|=﹣(a﹣2.5)=2.5﹣a.

故选B.

点评: 此题考查了利用数轴比较实数的大小及绝对值的定义等知识.此题比较简单,注意数轴上的任意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5. 用平面截一个正方体,可能截出的边数最多的多边形是()

A. 七边形 B. 六边形 C. 五边形 D. 四边形

考点: 截一个几何体.

分析: 用平面去截正方体,得的截面可能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解答: 解:正方体有六个面,截面与其六个面相交最多得六边形,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正方体的截面.正方体的截面的四种情况应熟记.

6.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2a2)3=6a6 B. a2•(﹣a3)=﹣a6

C. ﹣5a5﹣5a5=﹣10a5 D. 15a6÷3a2=5a3

考点: 整式的除法;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分析: 根据整式的乘除,分别对各选项进行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 解:A、(2a2)3=8a6,故A错误;

B、a2•(﹣a3)=﹣a5,故B错误;

C、﹣5a5﹣5a5=﹣10a5,故C正确;

D、15a6÷3a2=5a4,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点评: 此题考查了整式的乘除,解题时要细心,注意结果的符号.

7. 若a=﹣0.32,b=﹣3﹣2,c=(﹣)﹣2,d=(﹣)0,则正确的为()

A. a

考点: 负整数指数幂;有理数的乘方;零指数幂.

分析: 根据负整数指数幂、有理数的乘方、零指数幂的定义将a、b、c、d的值计算出来即可比较出其值的大小.

解答: 解:因为a=﹣0.32=﹣0.09,

b=﹣3﹣2=﹣=﹣,

c=(﹣)﹣2==9,

d=(﹣)0=1,

所以cdab.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

(1)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负整数指数为正整数指数的倒数;任何非0数的0次幂等于1.

(2)有理数比较大小: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数的反而小.

8. 如图,一副三角板(直角顶点重合)摆放在桌面上,若∠AOD=150°,则∠BOC等于()

A. 30° B. 45° C. 50° D. 60°

考点: 角的计算.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从如图可以看出,∠BOC的度数正好是两直角相加减去∠AOD的度数,从而问题可解.

解答: 解:∵∠AOB=∠COD=90°,∠AOD=150°

∴∠BOC=∠AOB+∠COD﹣∠AOD=90°+90°﹣150°=30°.

故选A.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角的计算的理解和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示,发现几个角之间的关系.

9. 已知x=y,则下列各式:,其中正确的有()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考点: 等式的性质.

分析: 根据等式的性质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 解:∵x=y,

∴x﹣1=y﹣1,故本式正确;

∵x=y,

∴2x=2y,故2x=5y错误;

∵x=y,

∴﹣x=﹣y,故本式正确;

∵x=y,

∴x﹣3=y﹣3,

∴=,故本式正确;

当x=y=0时,无意义,故=1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等式的性质,熟知等式的基本性质1,2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 一款新型的太阳能热水器进价2000元,标价3000元,若商场要求以利润率不低于5%的售价打折出售,则设销售员出售此商品最低可打x折,由题意列方程,得()

A. 3000x=2000(1﹣5%) B.

C. D.

考点: 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

分析: 当利润率是5%时,售价最低,根据利润率的概念即可求出售价,进而就可以求出打几折.

解答: 解:设销售员出售此商品最低可打x折,

根据题意得:3000×=2000(1+5%),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理解什么情况下售价最低,并且理解打折的含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二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 地球上的海洋面积约为36100万km2,可表示为科学记数法 3.61×108 km2.

考点: 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分析: 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是易错点,由于36100万有9位,所以可以确定n=9﹣1=8.

解答: 解:36100万=361 000 000=3.61×108.

故答案为:3.61×108.

点评: 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的方法,准确确定a与n值是关键.

12. 如a0,ab0,则|b﹣a+3|﹣|a﹣b﹣9|的值为 ﹣6 .

考点: 整式的加减;绝对值.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由已知不等式判断得出绝对值里边式子的正负,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化简,去括号合并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 解:∵a0,ab0,

∴b0,

∴b﹣a+30,a﹣b﹣90,

则原式=b﹣a+3+a﹣b﹣9=﹣6.

故答案为:﹣6.

点评: 此题考查了整式的加减,以及绝对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13. 如果y=﹣2x,z=2(y﹣1),那么2x﹣y﹣z= 8x+2 .

考点: 整式的加减.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将第一个等式代入第二个等式中表示出z,将表示出的z与y代入原式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 解:将y=﹣2x代入得:z=2(y﹣1)=2(﹣2x﹣1)=﹣4x﹣2,

则2x﹣y﹣z=2x﹣(﹣2x)﹣(﹣4x﹣2)=2x+2x+4x+2=8x+2.

故答案为:8x+2.

点评: 此题考查了整式的加减,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14. 爷爷快八十大寿,小明想在日历上把这一天圈起来,但不知道是哪一天,于是便去问爸爸,爸爸笑着说,“在日历上,那一天的上下左右4个日期的和正好等于爷爷的年龄”.小明爷爷的生日是 20 号.

考点: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分析: 要求小莉的爷爷的生日,就要明确日历上“上下左右4个日期”的排布方法.依此列方程求解.

解答: 解:设那一天是x,则左日期=x﹣1,右日期=x+1,上日期=x﹣7,下日期=x+7,

依题意得x﹣1+x+1+x﹣7+x+7=80

解得:x=20

故答案是:20.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此题关键是弄准日历的规律,知道左右上下的规律,然后依此列方程.

15. 若k为整数,则使得方程kx﹣5=9x+3的解是负整数的k值有 1或5或7或8 .

考点: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方程移项合并,将x系数化为1,表示出方程的解,根据k为整数即可确定出k的值.

解答: 解:方程移项合并得:(k﹣9)x=8,

解得:x=,

由x为负整数,k为整数,得到k=8时,x=﹣8;k=5时,x=﹣2;当k=7时,x=﹣4,k=1,x=﹣1,

则k的值,1或5或7或8.

故答案为:1或5或7或8

点评: 此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方程的解即为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

16. 某家庭6月1日时电表显示的读数是121度,6月7日24时电表显示的读数是163度,从电表显示的读数中,估计这个家庭六月份(共30)的总用电量是 180 度.

考点: 用样本估计总体.

分析: 先计算出6月1日至7日每天的平均用电量,再乘以30即可解答.

解答: 解:6月1日到6月7日七天共用电163﹣121=42度,

则平均每天用电为42÷7=6度,

六月份30天总用电量为6×30=180度.

故答案为180.

点评: 此题考查了用样本估计总体,计算出前7天的用电量,即可估计30天的用电量.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三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52分)

17. 计算:

(1)

(2).

考点: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单项式乘单项式.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1)原式先计算乘方运算,再计算乘除运算,最后算加减运算即可得到结果;

(2)原式先计算乘方运算,再利用单项式乘以单项式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 解:(1)原式=﹣1×(﹣)×5+9×(﹣)

=3+2﹣

=3;

(2)原式=3a4b3c•a2c4

=3a6b3c5.

点评: 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以及单项式乘单项式,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18. 解方程:.

考点: 解一元一次方程.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方程去分母后,去括号,移项合并,将x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

解答: 解:去分母得:4(2x﹣1)﹣3(2x﹣3)=12,

去括号得:8x﹣4﹣6x+9=12,

移项得:8x﹣6x=12+4﹣9,

合并得:2x=7,

解得:x=3.5.

点评: 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其步骤为: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将x系数化为1,求出解.

19. 先化简2(x2y+3xy2)﹣3(x2y﹣1)﹣2x2y﹣2,再求值,其中x=﹣2,y=2.

考点: 整式的加减—化简求值.

分析: 原式去括号合并得到最简结果,将x与y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

解答: 解:原式=2x2y+6xy2﹣3x2y+3﹣2x2y﹣2

=﹣3x2y+6xy2﹣2,

当x=﹣2,y=2时,原式=﹣24﹣24﹣2=﹣50.

点评: 此题考查了整式的加减﹣化简求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20. 小明、小颖、小彬周末计划去儿童村参加劳动,他们家分别在如图所示的A、B、C三点,他们三人约定在D处集合.已知集合地点在点C的南偏西30°,且到点的距离是点B到点A,点B到点C的距离的和,请你用直尺(无刻度)、圆规和量角器在下图中确定点D的位置.(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写出结论)

考点: 作图—应用与设计作图;方向角.

分析: 首先作出过点C南偏西30°的射线,进而截取CD=BC+AB,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 解:如图所示:D点位置即为所求.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应用设计与作图以及方向角问题,根据题意利用圆规截取得出CD=BC+AB进而得出D点位置是解题关键.

21. 已知一条射线OA,如果从O点再引两条射线OB和OC,使∠AOB=60°,∠BOC=20°,OD是∠AOB的平分线,求∠COD的度数.

考点: 角的计算;角平分线的定义.

分析: 分类讨论:OC在∠AOB外,OC在∠AOB内两种情况.

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BOD与∠AOB的关系,再根据角的和差,可得答案.

解答: 解:①OC在∠AOB外,如图

OD是∠AOB的平分线,∠AOB=60°,

∠B0D=∠AOB=30°,

∠COD=∠B0D+∠BOC

=30°+20°

=50°;

②OC在∠AOB内,如图

OD是∠AOB的平分线,∠AOB=60°,

∠B0D=∠AOB=30°,

∠COD=∠B0D﹣∠BOC

=30°﹣20°

=10°.

点评: 本题考查了角的计算,先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出∠BOD,在由角的和差,得出答案,分了讨论是解题关键.

22. 若2x+5y﹣3=0,求4x•32y的值.

考点: 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分析: 由方程可得2x+5y=3,再把所求的代数式化为同为2的底数的代数式,运用同底数幂的乘法的性质计算,最后运用整体代入法求解即可.

解答: 解:4x•32y=22x•25y=22x+5y

∵2x+5y﹣3=0,即2x+5y=3,

∴原式=23=8.

点评: 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理清指数的变化是解题的关键.

23.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某自行车队进行训练,训练时所有队员都以35km/h的速度前进,突然,1号队员以45km/h的速度独自前进,行进一段路程后又调转车头,仍以45km/h的速度往回骑,直到与其他队员汇合,1号队员从离队开始到与其他队员重新汇合共行进了15分钟,问1号队员掉转车头时离队的距离是多少km?

考点: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分析: 设1号队员掉转车头时独自前进的时间为x小时,则回走用的时间为(0.25﹣x)小时,根据追击问题与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求出其解既可以求出结论.

解答: 解:设1号队员掉转车头时独自前进的时间为x小时,则回走用的时间为(0.25﹣x)小时,由题意,得

(45﹣35)x=(45+35)(0.25﹣x),

解得:x=.

∴1号队员掉转车头时离队的距离是:(45﹣35)×=km.

答:1号队员掉转车头时离队的距离是km.

点评: 本题考查了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的运用,追击问题的数量关系的运用,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的运用,解答时根据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是关键.

24. 某区七年级有3000名学生参加“中华梦,我的梦”知识竞赛活动,为了了解本次知识竞赛的成绩分布情况,从中抽取了200名学生的得分进行统计,请你根据下列不完整的表格,回答按下列问题:

成绩x(分) 频数

50≤x60 10

60≤x70 16

70≤x80 a

80≤x90 62

90≤x100 72

(1)a= 40 ;

(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3)若将得分转化为等级,规定50≤x60评为“D”,60≤x70评为“C”,70≤x90评为“B”,90≤x100评为“A”.这次全区七年级参加竞赛的学生约有多少学生参赛成绩被评为“D”?如果随机抽查一名参赛学生的成绩等级,则这名学生的成绩等级是哪一个等级的可能性大?请说明理由.

考点: 频数(率)分布直方图;频数(率)分布表;可能性的大小.

分析: (1)根据样本容量为200,再利用表格中数据可得出a的值;

(2)利用表中数据得出70≤x80分数段的频数,补全条形图即可;

(3)找出样本中评为“D”的百分比,估计出总体中“D”的人数即可;求出等级为A、B、C、D的概率,表示大小,即可作出判断.

解答: 解:(1)根据题意得出;a=200﹣10﹣16﹣62﹣72=40,

故答案为:40;

(2)补全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

;

(2)由表格可知:评为“D”的频率是=,

由此估计全区八年级参加竞赛的学生约有×3000=150(人)被评为“D”;

∵P(A)=0.36;P(B)=0.51;P(C)=0.08;P(D)=0.05,

∴P(B)P(A)P(C)P(D),

∴随机调查一名参数学生的成绩等级“B”的可能性较大.

点评: 此题考查了频数(率)分布直方图,频数(率)分布表,以及可能性大小,弄清题意是解本题的关键.

名校调研系列卷 七年级上期中测试数学(人教新课标版)25题答案

(1)56-48-23+41-53-49 (2)480+76=556

=97-173

=-76

七年级数学上期末试卷附答案

再过一段时间,就即将迎来七年级数学上期末考试了,同学们都复习好数学知识了吗?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七年级数学上期末试卷,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七年级数学上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2的倒数是()

A.﹣ B. C.﹣2 D.2

2.阿里巴巴数据显示,2015年天猫商城“双11”全球狂欢交易额超912亿元,数据912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912×108 B.91.2×109 C.9.12×1010 D.0.912×1010

3.下列调查中,其中适合采用抽样调查的是()

①检测深圳的空气质量;

②为了解某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确诊病人同一架飞机乘客的健康情况;

③为保证“神舟9号”成功发射,对其零部件进行检查;

④调查某班50名同学的视力情况.

A.① B.② C.③ D.④

4.下列几何体中,从正面看(主视图)是长方形的是()

A. B. C. D.

5.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A.﹣2﹣1=﹣1 B.﹣2(x﹣3y)=﹣2x+3y

C. D.5x2﹣2x2=3x2

6.木匠师傅锯木料时,一般先在木板上画出两个点,然后过这两点弹出一条墨线,这是因为()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C.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

D.连接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7.已知2x3y2m和﹣xny是同类项,则mn的值是()

A.1 B. C. D.

8.如图,已知点C在线段AB上,点M、N分别是AC、BC的中点,且AB=8cm,则MN的长度为()cm.

A.2 B.3 C.4 D.6

9.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a+ba﹣b B.ab0 C.|b﹣1|1 D.|a﹣b|1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绝对值等于它本身的数是正数

B.任何有理数的绝对值都不是负数

C.若线段AC=BC,则点C是线段AB的中点

D.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度有关,边越长角越大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单项式 的系数是.

12.如图,在直线AD上任取一点O,过点O作射线OB,OE平分∠DOB,OC平分∠AOB,∠BOC=26°时,∠BOE的度数是.

13.对于有理数a、b,定义一种新运算,规定a☆b=a2﹣|b|,则2☆(﹣3)=.

14.一家商店将某种服装按成本价提高20%后标价,又以9折优惠卖出,结果每件服装仍可获利8元,则这种服装每件的成本是.

15.如图是一块长为a,宽为b(ab)的长方形空地,要将阴影部分绿化,则阴影面积是.

16.如图所示,用长度相等的小棒按一定规律摆成一组图案,第一个图案需要6根小棒,第2个图案需要11根小棒,第3个图案需要16根小棒…,则第n个图案需要根小棒.

三、解答题(共52分,其中17题8分,18题9分,19题9分):

17.计算

(1)10﹣(﹣5)+(﹣9)+6

(2)(﹣1)3+10÷22×( ).

18.(1)化简(2m+1)﹣3(m2﹣m+3)

(2) (﹣4x2+2x﹣8y)﹣(﹣x﹣2y)

19.解方程

(1)3(2x﹣1)=5x+2

(2) .

20.在“迎新年,庆元旦”期间,某商场推出A、B、C、D四种不同类型礼盒共1000盒进行销售,在图1中是各类型礼盒所占数的百分比,已知四类礼盒一共已经销售了50%,各类礼盒的销售数量如图2所示:

(1)商场中的D类礼盒有盒.

(2)请在图1扇形统计图中,求出A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等于度.

(3)请将图2的统计图补充完整.

(4)通过计算得出类礼盒销售情况最好.

21.列方程解应用题

某周末小明从家里到西湾公园去游玩,已知他骑自行车去西湾公园,骑自行车匀速的速度为每小时8千米,回家时选择乘坐公交车,公交车匀速行驶的速度为每小时40千米,结果骑自行车比公交车多用1.6小时,问他家到西湾公园相距多少千米?

22.我们已学习了角平分线的概念,那么你会用他们解决有关问题吗?

(1)如图1所示,将长方形笔记本活页纸片的一角折过去,使角的顶点A落在A′处,BC为折痕.若∠ABC=55°,求∠A′BD的度数.

(2)在(1)条件下,如果又将它的另一个角也斜折过去,并使BD边与BA′重合,折痕为BE,如图2所示,求∠2和∠CBE的度数.

(3)如果将图2中改变∠ABC的大小,则BA′的位置也随之改变,那么(2)中∠CBE的大小会不会改变?请说明.

七年级数学上期末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2的倒数是()

A.﹣ B. C.﹣2 D.2

【考点】倒数.

【分析】根据倒数的定义即可求解.

【解答】解:﹣2的倒数是﹣ .

故选:A.

2.阿里巴巴数据显示,2015年天猫商城“双11”全球狂欢交易额超912亿元,数据912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912×108 B.91.2×109 C.9.12×1010 D.0.912×1010

【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是易错点,由于912亿有11位,所以可以确定n=11﹣1=10.

【解答】解:912亿=912000 000 000=9.12×1010.

故选C.

3.下列调查中,其中适合采用抽样调查的是()

①检测深圳的空气质量;

②为了解某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确诊病人同一架飞机乘客的健康情况;

③为保证“神舟9号”成功发射,对其零部件进行检查;

④调查某班50名同学的视力情况.

A.① B.② C.③ D.④

【考点】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

【分析】由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

【解答】解:①检测深圳的空气质量,应采用抽样调查;

②为了解某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确诊病人同一架飞机乘客的健康情况,意义重大,应采用全面调查;

③为保证“神舟9号”成功发射,对其零部件进行检查,意义重大,应采用全面调查;

④调查某班50名同学的视力情况,人数较少,应采用全面调查,

故选:A.

4.下列几何体中,从正面看(主视图)是长方形的是()

A. B. C. D.

【考点】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分析】主视图是分别从物体正面看,所得到的图形.

【解答】解:圆锥的主视图是等腰三角形,

圆柱的主视图是长方形,

圆台的主视图是梯形,

球的主视图是圆形,

故选B.

5.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A.﹣2﹣1=﹣1 B.﹣2(x﹣3y)=﹣2x+3y

C. D.5x2﹣2x2=3x2

【考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合并同类项;去括号与添括号.

【分析】计算出各选项中式子的值,即可判断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解答】解:因为﹣2﹣1=﹣3,﹣2(x﹣3y)=﹣2x+6y,3÷6× =3× ,5x2﹣2x2=3x2,

故选D.

6.木匠师傅锯木料时,一般先在木板上画出两个点,然后过这两点弹出一条墨线,这是因为()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C.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

D.连接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考点】直线的性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分析】依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来解答即可.

【解答】解:在木板上画出两个点,然后过这两点弹出一条墨线,此操作的依据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故选:B.

7.已知2x3y2m和﹣xny是同类项,则mn的值是()

A.1 B. C. D.

【考点】同类项.

【分析】根据同类项的定义(所含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列出方程2m=1,n=3,求出n,m的值,再代入代数式计算即可.

【解答】解:∵2x3y2m和﹣xny是同类项,

∴2m=1,n=3,

∴m= ,

∴mn=( )3= .

故选D.

8.如图,已知点C在线段AB上,点M、N分别是AC、BC的中点,且AB=8cm,则MN的长度为()cm.

A.2 B.3 C.4 D.6

【考点】两点间的距离.

【分析】根据MN=CM+CN= AC+ CB= (AC+BC)= AB即可求解.

【解答】解:∵M、N分别是AC、BC的中点,

∴CM= AC,CN= BC,

∴MN=CM+CN= AC+ BC= (AC+BC)= AB=4.

故选C.

9.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a+ba﹣b B.ab0 C.|b﹣1|1 D.|a﹣b|1

【考点】数轴.

【分析】根据数轴可以得到b﹣10

【解答】解:由数轴可得,b﹣10

则a+b1,|a﹣b|1,

故选D.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绝对值等于它本身的数是正数

B.任何有理数的绝对值都不是负数

C.若线段AC=BC,则点C是线段AB的中点

D.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度有关,边越长角越大

【考点】绝对值;两点间的距离;角的概念.

【分析】根据绝对值、线段的中点和角的定义判断即可.

【解答】解:A、绝对值等于它本身的数是非负数,错误;

B、何有理数的绝对值都不是负数,正确;

C、线段AC=BC,则线段上的点C是线段AB的中点,错误;

D、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度无关,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单项式 的系数是 ﹣  .

【考点】单项式.

【分析】根据单项式系数的概念求解.

【解答】解:单项式 的系数为﹣ .

故答案为:﹣ .

12.如图,在直线AD上任取一点O,过点O作射线OB,OE平分∠DOB,OC平分∠AOB,∠BOC=26°时,∠BOE的度数是 64° .

【考点】角平分线的定义.

【分析】先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出∠AOB的度数,再利用平角求出∠BOD的度数,利用OE平分∠DOB,即可解答.

【解答】解:∵OC平分∠AOB,∠BOC=26°,

∴∠AOB=2∠BOC=26°×2=52°,

∴∠BOD=180°﹣∠AOB=180°﹣52°=128°,

∵OE平分∠DOB,

∴∠BOE= BOD=64°.

故答案为:64°.

13.对于有理数a、b,定义一种新运算,规定a☆b=a2﹣|b|,则2☆(﹣3)= 1 .

【考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分析】根据给出的运算方法把式子转化为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进一步计算得出答案即可.

【解答】解:2☆(﹣3)

=22﹣|﹣3|

=4﹣3

=1.

故答案为:1.

14.一家商店将某种服装按成本价提高20%后标价,又以9折优惠卖出,结果每件服装仍可获利8元,则这种服装每件的成本是 100元 .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分析】设这种服装每件的成本是x元,根据题意列出一元一次方程(1+20%)•90%•x﹣x=8,求出x的值即可.

【解答】解:设这种服装每件的成本是x元,

由题意得:(1+20%)•90%•x﹣x=8,

解得:x=100.

答:这种服装每件的成本是100元.

故答案为:100元.

15.如图是一块长为a,宽为b(ab)的长方形空地,要将阴影部分绿化,则阴影面积是 ab﹣  .

【考点】列代数式.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形,可以用相应的代数式表示出阴影部分的面积.

【解答】解:由图可得,

阴影部分的面积是:ab﹣π =ab﹣ ,

故答案为:ab﹣ .

16.如图所示,用长度相等的小棒按一定规律摆成一组图案,第一个图案需要6根小棒,第2个图案需要11根小棒,第3个图案需要16根小棒…,则第n个图案需要 5n+1 根小棒.

【考点】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

【分析】由图案的变化,可以看出后面图案比前面一个图案多5根小棒,结合数据6,11,16可得出第n个图案需要的小棒数.

【解答】解:图案(2)比图案(1)多了5根小棒,图案(3)比图案(2)多了5根小棒,根据图形的变换规律可知:

每个图案比前一个图案多5根小棒,

∵第一个图案需要6根小棒,6=5+1,

∴第n个图案需要5n+1根小棒.

故答案为:5n+1.

三、解答题(共52分,其中17题8分,18题9分,19题9分):

17.计算

(1)10﹣(﹣5)+(﹣9)+6

(2)(﹣1)3+10÷22×( ).

【考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分析】(1)先化简,再分类计算即可;

(2)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法.

【解答】解:(1)原式=10+5﹣9+6

=12;

(2)原式=﹣1+10÷4×

=﹣1+

=﹣ .

18.(1)化简(2m+1)﹣3(m2﹣m+3)

(2) (﹣4x2+2x﹣8y)﹣(﹣x﹣2y)

【考点】整式的加减.

【分析】(1)、(2)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即可.

【解答】解:(1)原式=2m+1﹣3m2+3m﹣9

=5m﹣3m2﹣8;

(2)原式=﹣x2+ x﹣2y+x+2y

=﹣x2+ x.

19.解方程

(1)3(2x﹣1)=5x+2

(2) .

【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

【分析】(1)方程去括号,移项合并,把x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

(2)方程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把x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

【解答】解:(1)去括号得:6x﹣3=5x+2,

移项合并得:x=5;

(2)去分母得:10x+15﹣3x+3=15,

移项合并得:7x=﹣3,

解得:x=﹣ .

20.在“迎新年,庆元旦”期间,某商场推出A、B、C、D四种不同类型礼盒共1000盒进行销售,在图1中是各类型礼盒所占数的百分比,已知四类礼盒一共已经销售了50%,各类礼盒的销售数量如图2所示:

(1)商场中的D类礼盒有 250 盒.

(2)请在图1扇形统计图中,求出A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等于 126 度.

(3)请将图2的统计图补充完整.

(4)通过计算得出 A 类礼盒销售情况最好.

【考点】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分析】(1)从扇形统计图中得到D类礼盒所占的百分比,然后用这个百分比乘以1000即可得到商场中的D类礼盒的数量;

(2)从扇形统计图中得到A类礼盒所占的百分比,然后用这个百分比乘以360°即可得到A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

(3)用销售总量分别减去A、B、D类得销售量得到C类礼盒的数量,然后补全条形统计图;

(4)由条形统计图得到礼盒销售量最大的类型,因此可判断礼盒销售情况最好的类型.

【解答】解:(1)商场中的D类礼盒的数量为1000×25%=250(盒);

(2)A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为360°×35%=126°;

(3)C部分礼盒的销售数量为500﹣168﹣80﹣150=102(盒);

如图,

(4)A礼盒销售量最大,所以A礼盒销售情况最好.

故答案为250,126,A.

21.列方程解应用题

某周末小明从家里到西湾公园去游玩,已知他骑自行车去西湾公园,骑自行车匀速的速度为每小时8千米,回家时选择乘坐公交车,公交车匀速行驶的速度为每小时40千米,结果骑自行车比公交车多用1.6小时,问他家到西湾公园相距多少千米?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分析】设小明家到西湾公园距离x千米,根据“骑自行车比公交车多用1.6小时”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解答】解:设小明家到西湾公园距离x千米,

根据题意得: = +1.6,

解得:x=16.

答:小明家到西湾公园距离16千米.

22.我们已学习了角平分线的概念,那么你会用他们解决有关问题吗?

(1)如图1所示,将长方形笔记本活页纸片的一角折过去,使角的顶点A落在A′处,BC为折痕.若∠ABC=55°,求∠A′BD的度数.

(2)在(1)条件下,如果又将它的另一个角也斜折过去,并使BD边与BA′重合,折痕为BE,如图2所示,求∠2和∠CBE的度数.

(3)如果将图2中改变∠ABC的大小,则BA′的位置也随之改变,那么(2)中∠CBE的大小会不会改变?请说明.

【考点】角平分线的定义;角的计算;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分析】(1)由折叠的性质可得∠A′BC=∠ABC=55°,由平角的定义可得∠A′BD=180°﹣∠ABC﹣∠A′BC,可得结果;

(2)由(1)的结论可得∠DBD′=70°,由折叠的性质可得 = =35°,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CBE=∠A′BC+∠D′BE= ×180°=90°;

(3)由折叠的性质可得, ,∠2=∠EBD= ∠DBD′,可得结果.

【解答】解:(1)∵∠ABC=55°,

∴∠A′BC=∠ABC=55°,

∴∠A′BD=180°﹣∠ABC﹣∠A′BC

=180°﹣55﹣55°

=70°;

(2)由(1)的结论可得∠DBD′=70°,

∴ = =35°,

由折叠的性质可得,

∴∠CBE=∠A′BC+∠D′BE= ×180°=90°;

(3)不变,

由折叠的性质可得,

,∠2=∠EBD= ∠DBD′,

∴∠1+∠2= = =90°,

不变,永远是平角的一半.

2018江西南昌十校联考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a是不为1的有理数,我们把

a1=-1/3,

a2=1/[1-(-1/3]=3/4

a3=1/[1-3/4]=4

a4=1/[1-4]=-1/3

可以看出a1=a4.这是一个循环

也就是说a1=a4=a7=a10=a(3x+1)=-1/3

a2009=a(3*669+2)=a2=3/4

所以说a2009=3/4

关于2018名校调研卷七年级sang数学和名校调研卷数学七年级上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