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研检测卷答案(水体调研)

本篇文章给同学们谈谈水调研检测卷答案,以及水体调研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本文目录一览:

在下列水循环的各组成环节中,目前人类可以在某些地区某些时候可施加一定影响的是

山东省二00九年一月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

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l卷和第11卷两部分。第l卷l至4页为选择题,50分;第11卷5至8页

为非选择题,50分,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答第l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试题和

答题卡一并收回。

3.第l卷每题选出答案后,都必须用28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

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他答案。

第1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2 007年1 0月24日,我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竹顺利升空。ll月7日,成功进入

绕月轨道。ll月26日,我国发布了由卫星上的CCD立体相机拍摄的月面图片,标志着我国首

次探月工程取得圆满成功。结合下图完成l~3题。

1.“嫦娥-号”升空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大致位置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嫦娥一号”利用CCD立体相机拍摄月面,所采用的技术是

A.GPS B.RS C.GIS D.GIS和GPS

3.“嫦娥一号”奔月期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分别是

A.在北半球,向北移动 B.在北半球,向南移动

C.在南半球,向北移动 D.在南半球,向南移动

读某气压带及两侧风向示意图,完成4~5题。

4.该气压带属于

A.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B.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C.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 D.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

5.此时,地中海沿岸的气候特征是

A.温和多雨 B.高温多雨 C.炎热干燥 D.寒冷干燥

6.2007年9月19日,台风“韦帕”在浙江省登陆,给当地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导致此次灾

害的天气系统是

7.地处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处附近的渔场是:

A.秘鲁渔场 B.北海道渔场 C.北海渔场 D.纽芬兰渔场

右图为中纬度某区域自然景观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

8.影响该区域地理环境地域分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热量 C.水分 D.土壤

9.图中甲山山麓地带的自然带可能是

A.温带草原带 8.热带雨林带 C.温带荒漠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10.下列地理概念,具有从属关系,且由大到小排列的是

A.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 B.自然环境、自然资源、水资源

c.岩石、沉积岩、变质岩 D.煤炭、矿产资源、自然资源

11.人类的下列行为,不会导致生态环境功能失调的是

A.在江南丘陵营造水土保持林 B.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围湖造田

C.在黄土高原上大规模垦荒 D.在长白山林区清除枯枝落叶

读我国东部某城镇农业分布示意图,完成l2~l3题。.

12.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分别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

A.水果、乳牛、小麦、花卉.

B.花卉、乳牛、小麦、水果

C.乳牛、花卉、水果、小麦

D.花卉、水果、小麦、乳牛

13.从保护城镇环境角度考虑,图中⑤地比较适宜布局的企业是

A.自来水厂 B.水泥厂 C.饮料厂 D.印染厂

下图是美国施特罗公司啤酒生产空间格局示意图。该公司在全国不同地区布局了7个啤酒

厂,其啤酒产量约占全国市场销售量的10%。读图完成l4~l5题。

14.该公司在全国布局多个啤酒厂的主要原因是

A.接近啤酒原料产地

B.接近优质酿酒水源

C.接近消费市场

D.接近铁路枢纽和航空港

1 5.下列因素中,与啤酒厂布局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人口数量 B.民族构成

C.知识与技术 D.农业类型

16.山东寿光运往北京的蔬菜多选用公路运输,这是因为公路运输的特点是

A.装载量大,运费低 B.速度快,时效性强

C.机动灵活,可以实现“门对门”服务 D.运输量大,受天气影响小

17.目前,影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是

A.资源种类少 8.粮食总产量低 C.人口数量庞大 D.能源供应严重不足

读“台湾省人口金字塔图,完成18~19题。

1 8.图示男女性别比例构成及不同年龄段人口数量的变化过程,能够明显地反映出台湾省人口变化特征的是

A.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 8.外来人口不断增加

C.人l:3死亡率不断上升 D.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上升

19.预测到2031年,台湾省所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B.人口老龄化程度高

C.青壮年劳力严重过剩 ’ D:老年人口性别比例均衡

下图为社会经济增长主导因素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20~21题。

20.图中①、②、③、④曲线表示土地、劳动力、资本和

技术,其中①曲线表示的是

A.土地 B.劳动力

C.资本 p.技术

21.工业文明阶段,劳动力对越: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突出表现为

A.劳动力的数量 B.劳动力的素质 c.劳动力的分布 D.劳动力的价格

近年来,日本、韩国在山东半岛的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有向山东省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

据此完成22~23题。 。

22.这种迁移主要是因为山东省中西部地区

A.科技发达 B.工资水平较低 C.’市场广大 D.服务业水平高

23.外资企业这种区位变化的结果是

A.会减缓半岛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

B.会导致东、西部地区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加大

C.会阻碍迁入地的城市化进程

D.可能对迁入地的环境造成污染

右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生产景观图。据图完成24~25题。

24.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图示地区位于我国的

A.黄土高原 B.山东丘陵

C.江南丘陵 D.长江中下游平原

25.由自然条件推断,当地农业发展的方向是

A.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B.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

C.退耕还林,建设商品性林业基地

D.增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发展热带种植园农业

试卷类型 B

山东省二0 0九年一月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

地理试题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注意事项:

1.第ll卷共4页,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10分)下图为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读图回答问题。

(1)此时,北半球的节气是 ,济南的昼夜长

短状况是——,北极圈内出现——

现象,澳大利亚正值 (季节)。(4分)

(2)A、B两地相比较,自转线速度较大的是——;

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是——。A地位于B地的

——方向。(3分)

(3) 此时, 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A地的地方时

是——。(2分)

(4)此时,北印度洋沿岸洋流流向为——。(1分)

27.(9分)读下图,并结合有关知识回答问题。

(1)图示水循环的类型是——。(1分)

(2)B箭头表示水循环的——环节,人类主要通过——、——等

工程措施对D环节施加影响。(3分)

(3)a处地质构造的名称是——,a、b两地有利于地下水储存的是___________。(2分)

(4)b处地貌为——,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9分)下图表示某区域城市化过程,读图回答问题。

(1)由A-C可知,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由图可知,影响该城市分布与发展的主要自然地理因素有___________等,主要经济地理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3)该城市发展到C阶段时,有可能出现哪些问题? (3分)

29.(10分)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湖北十堰位于武当山北麓,是我国重要的汽车生产和科研基地,被称为“东方汽车城”。东风汽车集团的24个专业分厂分布在20多条山沟里,专业分厂之间通过开

凿山路或打通隧道进行联系与合作,因此被称为“百里车城”

材料二2003年9月-28日,东风汽车集团总部大楼在武汉奠基,标志着东风汽车集团走出十堰,落户到技术力量雄厚、基础设施和协作条件较好的武汉市。

(1)由材料一可知,当前限制十堰汽车工业进一步发展

最主要的自然因素是 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2)江汉平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

当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有哪些?(4分)

(3)与十堰相比武汉市发展汽车工业的主要区位优势有哪些?(3分)

(4)由材料二可知,十堰汽车产业开始向武汉转移,这种转移对十堰将会产生哪些影响?(2分)

30.(12分)阅读我国某流域景观示意图及该流域内气候资料图,

回答问题。

(1)从图中信息推知,该流域最可能位于——。(1分)

A.黄河三角洲 B.青藏高原

C.黄土高原 D.江南丘陵

(2)甲、乙、丙、丁四个地段,灌溉条件最好的是——,最有必要退耕还林(草)的是——。(2分)

(3)流域内最容易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其自然方面的主要原因

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治理该流域内的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有哪些?(至少答出三条) (6分)

试卷类型B

山东省二0 0九年一月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l卷(选择题共50分)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C 2.B 3.D 4.A 5.C 6.D 7.B

8.C 9.D l 0.B ll.A l2.B l3.D l4.C

1 5.A l6.C l7.C l 8.A l 9.B 20.A 21.B

22.B 23.D 24.C 25.B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本卷共5小题,共50分。

26.(10分)

(1)夏至昼最长,夜最短(或昼长夜短) 极昼冬季(4分)

(2)A A 西南(3分)

(3)23。26’N,45。W. 12时(2分)

(4)自西向东(或顺时针)(1分)

27.(9分)

(1)海陆问循环(或大循环)(1分)

(2)水汽输送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3分)

(3)向斜 a(2分)

(4)谷地b处为背斜,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岩石破碎,容易遭受侵蚀而形成谷地

(3分)

28.(9分)

(1)城市规模扩大、城市数量增加、城市人口增加(2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得2分)

地理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第l页 (共2页)

[img]

天下通九年级化学上册(rj版)第四单元测评卷(a卷)自然界的水答案

《2018-2019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

链接:

?pwd=bxa4 提取码: bxa4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四单元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次调研测试卷和答案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

1.读下面的句子,根据拼音提示,把恰当的字填写在横线上。(4分)

九寨沟是一个佳景荟cuì_▲__、神奇莫测的kuàng_▲___世胜地;是一个不见xiān__▲__尘、自然纯净的“童话世界”。只是由于人的到来,它变得喧huá___▲__和杂乱了。

2.默写。(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______▲_____________。

(2)荡胸生曾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3)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

(4)飞来山上千寻塔,______▲__________。不畏浮云遮望眼,▲。

(5)写出两句描写我国大好河山的古诗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4分)(▲)

A.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眉山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B.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C.完善食品安全法规,规范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

D.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要求。

4.仿句练习。(2分)

例句:不到阿里山,何以能说到了台湾?不到神木,又何以能说到了阿里山?

5.名著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0分)【(1)-(3)每题2分,第(4)题4分】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是在谁的影响下走向革命道路?(▲)

A.阿维尔巴赫教授B.巴扎诺娃C.朱赫莱D.母亲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多次描绘了一条美丽的河,它是(▲)

A.西德维纳河B.第聂伯河C.顿河D.伏尔加河

(3)小说以“钢铁”命名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不是蓝色的眼睛,而应该象钢铁般灰色的眼睛。

B.“斯大林”在俄语里就有“钢铁”的意思,这部小说体现了斯大林的思想。

C.人们应有保尔钢铁般的意志。D.打仗需要用钢铁作的武器。

(4)保尔是在什么情况下,对生命的价值进行思考的?他为什么能对生命的意义想的那样深刻?▲

二、阅读理解(60分)

(一)、阅读《阿里山纪行》节选部分,完成文后问题。(12分)

满眼是未加采伐的原始森林。①潭无鱼鳖,林无鸟兽,②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了。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或禅的世界。偶有人声也是悄悄的,舍不得打破山间的安宁。同行者都在深深地吸气,仿佛要把整个阿里山的空气都吸进去,不再吐出来。

几乎在树身之间穿行,我们终于看到了神木。它是台湾著名的红桧,木有香气,高达58米,胸径6.5米,可以说是罕见的庞然大物。大就成了”精”,成了”神”。其树龄约有三千年,被发现的历史也近一个世纪了。这些或许是它被冠名为”神木”的原因吧。同时,我也明白了,没有那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是孕育不出”神木”这样的树中巨子的。

下山的路上,不知谁哼起《高山青》,”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但整个游程却没有看到。山中,树多人少,不知道阿里山的姑娘究竟在何方。树密、阴厚,仿佛能揉出浓汁。我只觉得,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

6.神木为什么被称之为”神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怎么理解划线句①,那些鱼、鸟、兽到哪里去了呢?(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结合划线句②,说说作者当时的感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作者没有见到阿里山的姑娘,他遗憾吗?阿里山的姑娘究竟在哪里呢?(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小石潭记》完成文后的问题。(18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0.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8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

(2)斗折蛇行_______▲_________

(3)以其境过清_________▲_______

(4)不可久居_______▲_________

11.用现代汉语写出“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的意思。(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作者在游小石潭时的心情有什么变化,结合你对作者的了解说说是什么原因导致他的心情变化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结合上下文说说为什么”闻水声,如鸣佩环”?(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比较阅读甲文《答谢中书书》和乙文《记承天寺夜游》,完成14—17题。(18分)

【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4.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2分)

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1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晓雾将歇(▲)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怀民亦未寝(▲)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沉鳞竞跃。▲

(2)相与步于中庭。▲

17.填空。(8分)

(1)甲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_____▲____”和“____▲___”。乙文写景的名句是“________▲_”。(4分)

(2)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之美”,乙文描写了“▲之美”。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乙文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__________▲”的语句中。(4分)

(四)、阅读说明文,完成习题。(12分,每题3分)

人类正面临着全球变暖的挑战。联合国的一份报告向我们描述了气候变化产生的灾难性后果:森林消失和沙漠扩大,将使非洲成为受影响最广的地区;热带流行的疟疾和寄生虫病将向北蔓延,使欧洲出现流行病;地中海地区由于严重缺水会半沙漠化,滑雪运动在欧洲将荡然无存;在英国,肆虐的冬季风暴将变得司空见惯,东部的某些地方可能变得过于干旱而无法种植各类作物。另外,一些河流水量将大大减少甚至干涸,饮用水源遭到破坏;昔日绕道而行的台风将频频袭击日本,致使短时间内大量降水,洪水泛滥,城市淹没,山体滑坡,交通中断。而最为严重的影响,将是地球上数以百万计的人由于海岸线受侵蚀、海岸被淹没和农业生产遭破坏而被迫离开家园。

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到本世纪末,地球平均气温将比现在升高3℃。这一预测是以近年来地球气温升高的现象和温室效应为依据的。温室效应,在物理学上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而产生的保温效应。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在大气层中的含量直接影响着地表热量向空间散失,使大气层保持一定的热能。二氧化碳在大气层中的含量直接影响着地表气温,当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增加时,地表气温就相应升高。科学家认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地球环境的演化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大气层的保温作用,全球气温将为-40℃,而现在全球平均气温为16℃。科学家们预言,人类如不采取果断和必要的措施,到2030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将比1850年工业革命时增加一倍。

导致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工业革命开始以后,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燃烧量越来越大,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增加。同时,雷击、虫害、砍伐造成的森林火灾、草地衰退和森林破坏也使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绿色植物遭到破坏。所以,要控制全球变暖,必须改变能源结构,大力植树造林。有科学家指出,只有以核燃料代替化石燃料,才能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

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自身活动所造成的灾难。我们必须树立全球共同性的大气环境观念,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爱护头顶上的这片蓝天。

18.下列对”温室效应”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指由于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能够接受阳光的一定的密闭空间中所产生的一种保温效应。

B.指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剧增以后,又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从而使地表气温相应升高的效应。

C.指在接受阳光的密闭空间中能够影响地表气温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使地表气温相应升高的效应。

D.指大气层中主要的温室气体,通过减少地表热量向空间散失,在特定密闭空间中产生的.保温效应。

19.根据原文,全球气温变暖带来的影响最严重的一项是(▲)

A.河流水量减少甚至干涸,饮用水源遭到破坏,导致不少地区沙漠扩大,疾病流行。

B.肆虐的冬季风暴将变得司空见惯,一些地区会因为过于干旱而无法种植各类作物。

C.数以百万计的人因海岸线受侵蚀、海岸被淹没和农业生产遭破坏而被迫离开家园。

D.台风频频袭击,致使短时间内大量降水,洪水泛滥,城市淹没,山体滑坡,交通中断。

20.下列对”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自身活动所造成的灾难”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界各国迟迟不采取果断和必要的措施,不改变能源结构和大力植树造林,以致大气层的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

B.1850年工业革命以来,大量开采和燃烧煤炭、石油、天然气化石燃料的结果,大大增加了大气层中温室气体的含量。

C.由于人类无限制的破坏,地球上大片森林和草地急剧消失,沙漠进一步扩大,使得地表气温也随之不断升高。

D.因雷击和虫害而造成的森林火灾、草地衰退,导致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植被日益减少,而人类对此却束手无策。

21.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洲是受全球变暖影响最广的地区,人类如果能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那么非洲因此而受益的面积也将最广。

B.一旦人类能够控制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加剧,那么滑雪运动在欧洲将能继续,台风将远离日本。

C.为避免增加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一些科学家主张用核燃料代替化石燃料,可见使用核燃料不会产生二氧化碳。

D.假如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持续降低,全球气温就有可能持续降低,人类也许将面临另一场全球变冷的挑战。

三、小作文(30分)

请以"开考时刻"为题,写一篇200-250字左右的短文。(最多不要超过300字)

提示:适当描写场景,着重写出自己的心情。

答案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

1.萃旷纤哗

2.略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3.C(A:否定词“不”误用;B:缺必要的宾语“意识”;D:前后不一致,一面和两面不搭配,应去掉后面的“是否”。)

4.不到北京,何以能说到了中国?不到八达岭长城,又何以能说到了北京?

5.CBD见补充习题88页

二、阅读理解

(一)、

6.神木体形巨大,历史悠久,所以被冠名为”神木”

7.人们连说话都是悄悄的,没有去打扰这些鱼、鸟、兽,它们也没有必要出来四散逃窜,所以它们就在游客身边,说明游客的环保意识很强,在这里,人与自然是融洽的、和谐的。

8.作者可以感觉到山林的幽静,”如蝉、如蝇、如蚊”三个比喻写出了山林里若有若无的声音,以声反衬静。

9.作者领略了阿里山美丽的风光,如同见到了一位美丽的阿里山姑娘,他也坚信阿里山的山水可以养育出如山水般清新脱俗的阿里山姑娘,他并不遗憾,这个姑娘已被他装在心里了。(或作者不会感到遗憾,阿里山姑娘只是一种美的象征,作者在美丽的阿里山山水中已经看到了阿里山的姑娘,并把她永远放在了心里。)

(二)、10.(1)大约(2)像北斗星那样(3)因为(4)停留

11.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跟游览的人逗乐。

12.作者刚开始是无忧无虑、欣然而往的,但在环境的刺激下,作者感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忧伤、苦闷。作者因为当时谪居永州,满腹宏图大志不得施展,怀着一种愤懑不平的苦闷心情。

13.因为小石潭”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所以水与各种形状的石头碰撞,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三)、14.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15.(1)消散(2)参与,这里指欣赏(3)睡觉(4)只是

16.(1)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2)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17.(1)猿鸟乱鸣沉鳞竞跃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山川月色(月夜)热爱自然,沉醉山水(意思对即可)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四)、A、C、D、B

人教版初一上册生物学期末调研测试卷及答案

2010-2011七年级生物(上)

期末考试试卷

一. 选择题(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答案案填入方框内,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 0

得分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得分

1.请你指出下列哪些是生物

A. 钟乳石 B. 珊瑚 C. 珊瑚虫 D. 机器人

2.被称为地球之“肺”的是:

A、草原 B、针叶林 C、沼泽地 D、热带雨林

3.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

A、胚根 B、胚芽 C、胚轴 D、胚乳

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是大家都熟悉的歌咏春风绿柳的诗句。其实,万条枝条及其绿叶,都是由( )发育成的:

A、种子 B、芽 C、叶 D、花

5.下列各项生命活动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6.植物体内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

A、氮、磷、铁 B、氮、磷、钾

C、氮、硼、钾 D、硼、磷、铁

7.下列结构中,新植物的幼体是:

A.胚 B.子叶 C.胚芽 D.胚根

8.植物体进行呼吸作用的时间是:

A.只在白天 B.只在晚上 C.在白天和晚上 D.只在光下

9.沙漠中的仙人掌的叶变态成刺,是因为那儿缺少

A.动物 B.阳光 C.温度 D.水

10.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海洋生态系统 B.陆地生态系统

C.城市生态系统 D.生物圈

11.植物体内的水分以什么状态散失到大气中

A、液态 B、水滴 C、水蒸气 D、固态

12.下列各项均是影响沙漠植物的环境因素,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A.阳光 B.水分 C.温度 D.空气

13.2003年春天,“非典型性肺炎”在我国人群中开始传染并且逐步扩散到各地,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请问“非典”的病原体属于:

A.植物 B.动物 C.细菌 D.病毒

14.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研究的时候,材料必须是:

A.新鲜的 B.干燥的 C.薄而透明的 D.完整的

15.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

A.液泡 B.叶绿体 C.细胞核 D.细胞壁

16.玉米的果穗常有缺粒的原因主要是:

A .水分不足 B .传粉不足 C 光照不足 D 营养不足

17. 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

A.适宜的温度 B. 一定的水分 C. 充足的空气 D. 完整的活的胚

18. 一般来说,植物的下列器官中,含水量较多的是

A.幼嫩的种子 B.成熟的种子 C.瓜果的果肉 D.生长中的树干

19. 草场的不合理利用,一般表现在

A.破坏草原植被 B.不合理的开垦 C.过度放牧 D. 以上都是

20.下列关于我国植被问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我国是土地沙漠化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

B.目前,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呈衰退趋势

C.我国人均森林面积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

D.我国森林覆盖率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

1、病毒以寄主不同可以分为 病毒、 病毒和细菌病毒三大类。

2、种子萌发过程中,首先突破种皮的是 。

3、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 。

4、细胞核中能被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 ,它是由 和蛋白质组成的。

5、探究的过程包括:提出问题 、制定计划、实施计划、

和表达和交流。

6、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 。

7、蚕豆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胚根、 、 、子叶。

8、任意写出本校的两种裸子植物 、 。

9、叶片的结构包括:表皮、 和 。

10、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植株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氮、磷、 。

11、如果受精之后继续观察子房的发育,其内部结构演变的结果应该是:受精卵发育 为 ,子房壁发育为 ,整个胚珠发育为 ,整个子房发育为 。

12、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种子萌发时要求适量的 、适宜的

和 的空气。

三. 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填入方框内,1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在植物体的根、茎和叶中都有导管。( )

2.病毒对人类只有害处没有益处。( )

3.一朵花的结构必须包括雄蕊和雌蕊。( )

4.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改变环境。( )

5.植物的绿色部分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

6.植物的呼吸作用只在晚上进行。( )

7.绿色开花植物的植物体是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组成的。( )

8.一块完整的骨属于组织。( )

9.生态系统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的。( )

10.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传递。( )

四.把名词与相应的功能对应起来(填序号,7分)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上皮组织 a.支持、连接、保护、营养

2.输导组织 b.保护内部柔嫩部分

3.纤毛 c.呼吸

4.肌肉组织 d.产生和传导兴奋

5.营养组织 e.分裂产生新细胞

6.表膜 f.运动

7.神经组织 g.收缩和舒张

8.口沟 h.消化

9.分生组织 i.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10食物泡 j.能量转换器

11.结缔组织 k.保护和分泌

12.胞肛 l.运输有机物

13.保护组织 m. 贮存营养物质

14.线粒体 n.排泄

15.筛管 0.取食

五.识图题(13分)

1.右图是花的基本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

(1)右图中, [5]________ 将来发育成果实,

它内部的胚珠将发育成

(2) [ 1 ] 和 [ 4]_________

组成了雄蕊

(3) ②柱头,[ 3 ] 和子房

组成了雌蕊

(4) 能产生花粉的是花药, 其上的花粉落到雌蕊的

柱头上的过程,叫做 _ 。

2.右图表示光合作用过程中,原料和产物的运输去向,

据图回答:

(1)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

(2)图中箭头②表示由根吸收的

通过木质部的 管由下往上运输进 入叶片,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

3.右图是菜豆种子的结构,请回答:

⑴能贮藏营养的结构是[ 4 ] 。

⑵ 图中③的名称是 。

⑶图中将来发育成植物体的根的结构是

② 。

⑷图中①的名称是 。

六.谈谈你的看法 (7分)

1.由于人口的增加,特别是随着工厂、汽车、飞机、轮船等迅速增多,人类大量使用燃料,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碳大量增加,与此同时,对森林和草原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导致二氧化碳的吸收大大减少,引起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平衡失调,要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氧平衡,我们应该做些什么?(4分)

2.有的花并不结果,如黄瓜,南瓜,丝瓜的花多半都不会结果,解释这种现象。(3分)

七年级生物(上)

期末考试题答案

一. 1.C 2.D 3.A 4.B 5.B 6.B 7.A 8.C 9.D 10.D 11.C 12.B 13.D 14.C 15.C 16.B 17.D 18.C 19.D 20.C

二. 1、动物、植物2、胚根 3、种子 4、染色体 DNA 5、作出假设、得出结论 6、煤 7、胚芽、胚轴 8、苏铁、南洋杉、圆柏、罗汉松 9、叶肉、叶脉 10、钾 11、胚 果皮 种子 果实12、水分 温度 充足

三.1~5 √ × × √ √ 6~10 × √ × × √

四.1.k 2.i 3.f 4.g 5.m 6.c 7.d 8.o 9.e 10.h 11.a

12.n 13.b 14.j 15.l

五.

1.(1)子房 种子(2) 花药 花丝 (3) 花柱 (4)传粉

2.叶 水 导管

3.子叶 胚芽 胚根 胚轴

六.1. 要点: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植树造林

2.因为这些植物的花分为雄花和雌花,雄花是不会结果的。

生活中的水测试卷

把两个鸡蛋放在相对平滑的桌面上后,用大致相同的力同时转动鸡蛋,先停下的是生蛋、后者是熟蛋。小学时我们在电视上就知道了这种方法。那么原理是什么哪?生熟鸡蛋的区别在于蛋的内容物分别是液态和固态物。当用力转动蛋壳时,蛋壳受力开始转动而液态的内容物由于惯性仍保持静止状态,二者间存在一定的摩擦阻力,同时蛋壳与桌面间也存在摩擦阻力,所以很快停止转动。熟蛋内容物成固态物与蛋壳自成一体,当用力转动蛋壳时,蛋壳与内容物一并转动,二者间不发生相对运动,只需克服较小的桌面摩擦力,所以能长时间转动。

神奇的磁化水

磁化水是一种被磁场磁化了的水。让普通水以一定流速,沿着与磁感线平行的方向,通过一定强度的磁场,普通水就会变成 磁化水。磁化水有种种神奇的效能,在工业、农业和医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在工业上,人们最初只是用磁场处理少量的锅炉用水,以减少水垢。现在磁化水已被广泛用于各种高温炉的冷却系统,对于提高冷却效率、延长炉子寿命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许多化工厂用磁化水加快化学反应速度,提高产量。建筑行业用磁化水搅拌混凝土,大大提高了混凝土强度。纺织厂用磁化水褪浆,印染厂用磁化水调色,都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在农业上,用磁化水浸种育秧,能使种子出芽快,发芽率高,幼苗具有株高、茎粗、根长等优点;用磁化水灌田,可使土质疏松,加快有机肥分解,刺激农作物生长。通过实践人们发现,常浇磁化水的大豆、玉米等农作物和萝卜、黄瓜等蔬菜,产量可提高10~45%,水稻、小麦、油菜等作物可增产11~18%。此外,有些畜牧场用磁化水喂养家禽家畜,可使禽畜疾病减少、增重快。

在医学上,磁化水不仅可以杀死多种细菌和病毒,还能治疗多种疾病。例如磁化水对治疗各种结石病症(胆结石、膀胱结石、肾结石等)、胃病、高血压、糖尿病及感冒等均有疗效。对于没病的人来说,常饮磁化水还能起到防病健身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用经过磁化的洗衣粉溶液洗衣,可把衣服洗得更干净。有趣的是,不用洗衣粉而单用磁化水洗衣,洗涤效果也很令人满意。

磁化水为什么会有如此神奇的作用呢?这是一个至今尚未揭开的谜。一些科学家认为,水分子本身就是一个小磁体,由于异性磁极相吸,因而普通水中许多水分子就会首先相吸,连结成庞大的“分子团”。这种“分子团”会减弱水的多种物理化学性质。当普通水经过磁场作用后,冲破了原先连接的“分子团”,使它变成单个的有活力的水分子。当然,要彻底揭开磁化水的奥秘,还有待于人们继续研究和探索。

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神奇现象真是太多了,我们只是对几种现象进行了粗浅的研究,许多深奥的知识我们还不懂。这使我们增加了学习科学的兴趣,激发了我们探究的欲望,我们渴望打开科学世界的大门,在神奇的科学世界里遨游。

关于水调研检测卷答案和水体调研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