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同学分享南昌市高一语文调研卷的知识,其中也会对2020南昌高一调研数学答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分享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2011-2012南昌市高一期中考试所有答案。跪求明天就要考试了。
- 2、急求2010~2011南昌高一语文期末考试答案 ,明天就考!大哥大姐们帮帮忙啦!
- 3、高一语文试卷以及答案
- 4、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 5、急急急!!!跪求2009~2010南昌市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答案!!!
2011-2012南昌市高一期中考试所有答案。跪求明天就要考试了。
语文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南昌市期中形成性测试卷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1.C(A、“颓圮”(qǐ)应为pǐ,“长歌当哭”中的“当”应读dàng。B、“扁舟”中的“扁”应读 piān。莅(wèi)临应读lìD、“创(chuàng)伤”应为chuāng, “潜能”中的“潜”应读qián)
2.D(A、“绊”应为“拌”; B、“蒿”应为“篙”;C、“宵”应为“霄”, “残”应为“惨”。)
3.A(B前后未对应,将“看戏与读剧本”改为“读剧本与看戏” C缺主语,删去“使”,或去掉“通过” D句式杂糅,删去“造成的”)
4. B(A 将小括号移到前面的句号里,紧靠被解释的内容,括号内的句号去掉。 C “高原铁路”后的冒号改为破折号。 D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
5.C第⑤句的“差别”承接上文的“迥异”“各不相同”,总说选择茶叶的方法是看外形和评内质。
接下按照从外形到内质的顺序分说:第②④句依次阐释外形和内质的内涵,第③①句依次从外形
和内质方面说明好茶的标准。
6.A “纪传体”应为“编年体”
7.C 8.C 9.D 10.B 11.C 12.A
13.(1)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鄙”“也”各1分)
(2)恰巧项伯想让张良别与沛公一起去死,趁夜到沛公军营见张良,因而有机会向项羽,项羽这才作罢。(“会”“活”“因”各1分)
14.(1)诗中的“云”的形象,既指自然界中夏云,(1分)又指社会中不顾百姓死活的统治者的形象。(1分)
(2)大片禾苗行将枯死,急盼甘霖,然而云却高高在上,悠闲从容,化作奇峰自我欣赏。(1分)通过对比(1分),表达了诗人对旱情的着急,对广大老百姓的同情(1分)以及对置黎民于水火而不顾,而只管自个享受快活的昏官庸吏的讽刺。(1分)
15.(1)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2)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
(3)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沁园春•长沙》
(4)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记念刘和珍君》
(5)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再别康桥》
(6)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雨巷》,
16.(①他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教师,课堂教学充满诗意。为了创造意境,特地把课程从上午调到灯光昏暗的晚上,在灯光和月光下讲诗,讲授时也极有名士风度;并能引导学生领悟古代神话、楚辞、唐诗的美。(1分)②他既是诗人,又是画家。能站在诗人的立场上引导学生鉴赏诗歌;由于对西方美术十分了解,因此能将诗与画联系起来讲解,给学生开辟了一个艺术比较的新境界。(1分)③他是一个坚定的爱国者,一位杰出的民主斗士。为了国家和民族大义,置生死于度外,最后为国殉身。(1分)意思对即可)
17.首先抓住能表现闻一多个性的事——把白天的课移到晚上,映着灯光和月光给学生讲,讲到月光洒满校园。表明闻一多上课善于创造意境,追求一种浪漫诗意的课堂氛围。(2分)其次,作者通过个性化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突出闻一多是个浪漫的诗人。如语言描写——“痛——饮——酒——,熟读——离骚——,方得为真——名——士!”;动作描写——昂然走进教室,却慢条斯理地掏出纸烟匣,闻一多自己点了一支,长长的吐出一口烟雾后,用非常舒缓的声腔念道等,神态描写——昂然,和蔼等,多种描写神形毕肖,举手投足都体现了闻一多率性,浪漫名士风流。(2分)
18.①十分敬佩。闻一多先生是“民族的脊梁”,是最坚定热忱的爱国者。为革命流血牺牲,他的大无畏的精神值得敬佩。 ②十分惋惜。他的死是民主主义运动的大损失,更是中国学术的大损失。其实闻一多先生当时完全可以暂避风头。李公朴被杀,说明当时的白色恐怖已经相当严重,闻一多先生可以选择在演讲完毕后撤离本地。既达到目的,又保存了自己。毕竟活着的他可以为国家再做更多的事情,无论是在社会方面还是在学术方面。(开放性答题,言之成理即可)
19. D(选文不是记一次上课,而是整体上记写闻一多作为学者和民主斗士的特点,所以还写了他参加各类民主活动等)
20. 答案示例:我不是高悬天宇的太阳,也不是萦绕草间的萤火,而是炉膛中的一缕火苗——为寒冷的人们送去温暖。(4分。句式1分,比喻1分,“不是……不是……”与“是……”对应1分,解说与前文一致1分。)
21.佩葛帝 海姆
22. 略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南昌市期中形成性测试卷
高一数学(甲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D A C D D A B 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横线上)
11. ; 12.-4; 13. 3; 14. ; 15.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解:(1) ………………………………………………………4分
(2) ……………………………………………8分
17.解: …………………4分
………………………………………………………8分
……………………………………………………………………………10分
18.解:(1)令 ,得 , .……………………4分
(2) 的定义域为 ,关于原点对称………………………………………………6分
令 ,得 , ,…………………………10分
即 ,所以 是奇函数.……………………………………………10分
19.解:(1)当x1时,x-10,x-20,∴g(x)= =1.
当1≤x2时,x-1≥0,x-20,∴g(x)= = .
当x≥2时,x-10,x-2≥0,∴g(x)= =2.
故 ……………………3分
其图象如右图. ………………………………………5分
(2) …………………7分
所以,方程 为 ……………………………………9分
其解集为 ……………………………………………………………………………10分
20解:(1)设 ( 0)
则 ………………………………………………………………………2分
因为
所以 ………………………………4分
所以
所以 …………………………………6分
(2)当a≥1时,对称轴 ,此时 …………………9分
当a<1时, 在 上单调递减,此时 ………………11分
综上可知 . ………………………………………12分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南昌市期中形成性测试卷
高一英语(甲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第一部分 听力 (共两节,满分20分)
1-5 BBCBA 6-10 ABCBA 11-15 CACBA 16-20 CBCAC
第二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每小题1分,满分30分)
单项填空 21-25 CADBA 26-30 CCBCD
完形填空 31-35 DADAC 36-40 BDCAB 41-45 ABDBA 46-50 CAADC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 (共两节, 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第一节 51-55 BCDAD 56-60 DBADD
第二节 61-65 EGFBA
第四部分 写作(共两节,满分20分)
第一节 单词拼写
66.concerned 67.packed 68. recognize 69.latter 70.determined
71.pace 72. burst 73.shock 74.devoted 75.qualities
第二节 书面表达
One possible version
Everyone needs friends
Everyone needs friends. For example, when you get mad about something, you need your friends to calm you down; when you feel unhappy, you expect your friends to comfort you; when you have difficulties, friends will come and help you out. Believe it or not, a friend or friendship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your daily life. With no friendship, you would feel very lonely.
How can you make close friends? I think first you must be friendly and honest. Second, you must be concerned about others and willing to help those who are in trouble. Third, you must be excited about your friends’progress. In my opinion, if you follow these suggestions, you will surely get along well with others and have many friends.
录音材料
Text 1
W: What kind of dress are you looking for?
M: Mm, since it’s getting warmer this time of the year, I want something light. What do you think would be best?
Text 2.
M: I must say, Miss, the food is great and I have never had better service.
W: Well, thank you, sir. I’ll pass your praise onto the cook and manager.
Text 3.
W: I’ve got to New York this afternoon. But I’m too tired to drive and the bus is so crowded.
M: No problem. I’ll take you there on my car.
Text 4.
W: I am thinking about my uncle a lot these days.
M: Why not go over for a visit?
Text 5.
W: Good morning, can I help you?
M: Yes, I’d like to know something about the weather in Nanchang in the coming week.
W: Well, it will be fairly cool and there will be much rain.
M: I see. Thanks very much for your help.
Text 6
W: It’s time to go home, I really don’t want to leave. I’ve had such fun here with you.
M: I’m glad.
W: Thank you so much for taking me to Disneyland. That is wonderful.
M: I’m sorry that you’ve got to leave.
W: So am I.
M: I’m really glad that you enjoyed your stay here. Why don’t you think about coming back again next year? We can see some other things around the United States.
W: I’d love to do that. Thanks for the invitation.
M: You’re welcome. I hope you’ll have a safe trip back. Give a phone call when you get home so that I know you’ve got there safely.
W: I will. Thanks again. Bye bye!
M: Bye!
Text 7
M: It’s so hard for me to learn English. Why is it so easy for you?
W: I didn't know you were having problems. Maybe it’s easier for me because I already speak two languages. But also, I really work at it.
M: Well, I always do my homework and go to classes. What else do you think would help?
W: Well, you might try reading newspapers. And I always talk to Americans when I get a chance, though sometimes it’s hard.
M: But, how do you meet Americans? I only know other foreign students.
W: How about sitting next to an American at lunch, or have you ever thought of asking someone over to your house for dinner?
M: Those are good ideas. But I’ m a little shy to speak English.
W: You won’t learn if you don’t try and speak. If I were you, I’d talk to your English teacher. He might have some good ideas.
Text 8
W: Excuse me, Mr. Black. I almost forget there is a phone message here for you. A Professor Green called and asked you to call him back.
M: Where is he now, do you know?
W: He’s staying in the Jiangxi Hotel, Room 809.
M: Thank you. Do you happen to have the number of the Jiangxi Hotel?
W: I’m sorry, I don’t. But you can get it by dialing 114.
M: Oh, and could I trouble you to change a dollar?
W: All right. Here is your change. By the way, the public phone is over there on your right.
M: I see. Thanks.
Text 9
M: Good morning. What’s wrong with you?
W: Good morning, doctor. I’m not feeling well. I feel cold.
M: Do you have a fever?
W: I think so.
M: Oh. I think you’ve got a cold. How long have you been like this?
W: For two days.
M: Have you taken any medicine?
W: Yes, but it doesn’t work on me. I also have a bad headache.
M: Are you busy working recently?
W: Yes. I have been busy for about a month.
M: Don’t worry about that. I think you need a good rest. The medicine may be of some help, but you have to relax first.
W: OK. Should I take a few days off?
M: You will be better soon if you do so. You can have a good sleep, do some reading, or watch TV. Here’s the medicine. Take it twice a day.
W: OK. Thanks.
Text 10
Hello, everyone. I’d like to tell you a story about Miss White.
Miss White was a teacher at a school for boys and girls. She taught chemistry and physics from the lowest to the highest classes in the school. Sometimes the new classes learned quickly, but sometimes they were very slow, and then Miss White had to repeat things many times.
One year, the first class had been studying chemistry for several weeks when Miss White suddenly asked, “What is water? Who knows? Hands up.”
There was silence for a few seconds, and Miss White felt sad but then one boy raised his hand.
“Yes, Tom?”said Miss White hopefully. He was not one of the brightest students in the class, so she was glad this boy could answer.
“Water is something that has no color until you wash your hands in it, then it turns black.”the boy replied.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南昌市期中形成性测试卷
高一政治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题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A B D C C D A B
题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D A B D B C A B B
二、非选择题
21.(1)①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供不应求时,价格会上涨。从标题一看出,由于生猪供应减少,导致价格上涨。(2分)
②价值决定价格。从标题二看出,饲料价格上涨,养猪成本大幅提升。带动猪肉价格上涨。(2分)
(2)①标题三反映出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猪肉与其他肉类产品互为替代品,猪肉
价格的上涨,导致人们转而消费其他肉产品,从而带其他肉类产品价格的上涨。(4分)
②标题四反映出价格变动的生产的影响,价格能调节生产,猪肉价格的上涨,会使养猪农户获利增加,这时生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4分)
22.①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有利于提高经济活力,促进经济增长;(2分)
②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2分)
③有利于扩大城乡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2分)
④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2分)
⑤有利于推动技术创新,提高经济效益。(2分)
23.(1)①共同说明我国就业形势严峻。(2分)
②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人口的自然增长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等。(4分)
(2)①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2分)
②大力发展第三产业;(2分)
③加快城镇化进程,积极发展小城镇和乡镇企业;(2分)
④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自身素质;(2分)
⑤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完善就业服务体系;(2分)
⑥树立多种方式的就业观等。(2分) (共12分)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南昌市期中形成性测试卷
高一物理(甲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A ABD CD A C AD BC AC
二、本题共4小题,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1.103.66
12.1s
13.C 0.2s
14.(1)相邻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差相等
(2) .
(3)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作出v-t图(略)
加速度 a=12.6 m/s2.
(4)此速度的物理意义是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时点A时纸带对应的速度.
三、本题共4小题,满分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解析: 由 得
飞机的运动时间:
飞机共运动了4个5秒,在连续的4个5秒内的位移之比为:7︰5︰3︰1
16.解:质点甲在10s内的位移
因此甲、乙相遇的P点坐标为(80m,0)
由图中几何关系可知,在这10s内乙的位移
乙的速度 ,方向偏向x轴正方向与y轴负方向成53°角。
17.解:在前5s内小车运动的位移 ,方向沿斜坡向上;
在后15s内小车运动的位移 ,方向沿斜坡向下;
以小车的出发点作为坐标原点,在这20s内小车的x-t图象和v-t图象如图
采纳!!!!!!!
由图可知小车在这20s内的位移x=10m,方向沿斜坡向下,即第20s末小车处于斜坡底端。
18.解:
(1)∵ h=
∴
(2)∵
∴
急求2010~2011南昌高一语文期末考试答案 ,明天就考!大哥大姐们帮帮忙啦!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南昌市期末终结性测试卷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12分,每小题2分)
1.C(A.斟酌zhuó 长歌当哭dàng B.颤动chàn D.猗郁 yī 侈谈chǐ)
2.D(A讴歌B张灯结彩C嬉戏)
3.B 休戚相关: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与语境不符。
4.A(B“确认”与“思考”调换顺序C“之所以……的原因,是因为”重复赘余D结尾改为“无烟环境标准的城市”
5.C(甲,由“转眼”“霎时”可以看出。乙,由“福食”“养生”并联系前面内容可见是置于厨房的警戒联。丙,由“洗砚”“烹茶”“鹤”可以判定。丁,由“琴瑟”“芝兰”可以判定。)
6.C(应该是“而‘仁’的实现正有赖于对‘礼’的施行”)
二、(16分,7-11题,每小题2分,12题6分)
7.D思想情趣。
8.B
9. B (盖,顶盖)
10. B(A.而撮奇得要:连词,表示转折关系;卧而狎之者可垂钓于枕上:连词,表示修饰关系。B.均为介词,“在”C.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动词,译为“是”;山树为盖:动词,译为“作”。D.眼耳之尘,心舌之垢:助词,译为“的”;于是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 C(①介绍冷泉亭的位置,⑥写余杭易为形胜的原因。)
12.①这就是我认为冷泉亭是余杭郡最优美、灵隐寺最好的地方的原因。
②这样,五亭相互可以望见,像五个手指并列一样,可以说,全郡的美景都在这些地方了,要筑的亭子已经筑成了。
三、(4分)
13.运用了对比反衬(1分)的手法(与前述官场生活的苦厄、不自由构成强烈的反差),突出了对仕途生活的愤懑与无奈(1分)。诗歌末两句说明怀才不遇自古如此,连圣贤也难免,更何况是孤高和耿直的人,指明了导致这种失意与坎坷的根本原因是不公正不合理的社会现实(所谓“孤”,就是指的“孤门细族”,六朝门阀制度盛行,世族垄断政权,寒门士子很少有仕进升迁的机会。鲍照出身孤寒,又以“直”道相标榜,自然为世所不容了)。(说到末两句诗1分,原因1分)
四、(14分)
14.繁密、复杂、充实、和谐
15. 因为万千物种集结、混生在一起,可以物竞天择,各司其职;相克相生,相辅相成;相互依赖,相互补充。才能生机蓬勃,旺盛葱茏,荒蛮野性。(2分)如果由于偏爱使某一物种与其他物种分离,它就会失去相互制约、转化、补偿、交换等生物条件而死亡。(2分)(若只答“在这里,同一就是同灭,差异才能互补,共生方能共荣”得2分)
16.①这种结构形式和文中表现的内容特点一致,因为森林是地球上最繁密、复杂的生物群落,只有用一种不分裂、头绪有点混乱的文字,才能充分表达出杂乱成一个板块的整体感受(2分)②这种结构形式照应标题“林中速写”,真切反映出作者在森林中的强烈感受,表现即兴式的特点。(2分)
17.D.以简明的语言由物理说到人道,但很快又再度回到生命涌动的大自然的描写中。
五、(14分)
18.(1)于人为可讥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2)越陌度阡 契阔谈讌
(3)杯盘狼藉 不知东方之既白
(4)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19.举例:选——被挑选出来的人,应该事事是走在别人前面的人。
劣——平时少出力,最后总会比别人差一点。
起——欲要崛“起”,就必须走自己的路。
惩——对心的征服,才是处罚的最终的目的。
20.示例①卡西莫多外表丑陋无比,却有颗善良的心,在爱斯梅拉达被处以绞刑时,勇敢地解救了她。示例②克洛德道貌岸然,内心阴险毒辣。他指使卡西莫多夜劫爱斯梅拉达,在卡西莫多因此受刑时却假装事不关己。也正是他嫁祸爱斯梅拉达,使她遭受了绞刑。(2分,答到一处即可)
六、(40分)
21.略
文言文翻译:
《冷泉亭记》翻译
东南地区的山水胜景,余杭郡的最优。在郡里,灵隐寺最突出。寺庙中,冷泉亭第一。冷泉亭筑在灵隐山下面,石门涧中央,灵隐寺西南角。它高不到两寻,宽不超过两丈,但是这里集中了最奇丽的景色,包罗了所有的美景,没有什么景物可以走漏的。
春天,我爱它的草香薰薰,林树欣欣,在这里可以吐纳于清新空气之中,令人气血舒畅。夏夜,我爱它泉水轻流,清风凉爽,在这里可以消云烦恼,解除酒困,令人心旷神怡。山上的树林是亭子的大伞,四周的岩石是亭子的屏障,云生于亭梁之间,水浸到亭阶之上。你坐着玩赏,可用床下清泉洗脚;你卧着玩赏,可在枕上垂竿钓鱼。又加清澈的潺潺涧水,不息地缓缓在眼前流过。不论你是个凡夫俗子,或者是位佛门中人,你看到的听到的邪恶门道,你想着的要说的肮脏念头,不待那清泉洗涤,见了这里的景致,就会一下子全部消亡。这种无形中能获得的益处,哪能给你说得完!这就是我认为冷泉亭是余杭郡最优美、灵隐寺最好的地方的原因。
余杭郡从郡城到四郊,山连山,湖连湖,有极多风景秀美的地方。过去在这里担任刺史的人,有位相里君,筑了虚白亭;仆射韩皋,筑候仙亭;庶子裴棠棣,筑观风亭;给事卢元铺,筑见山亭;右司郎中河南人元藇,最后筑了这个冷泉寺。
这样,五亭相互可以望见,像五个手指并列一样,可以说,全郡的美景都在这些地方了,要筑的亭子已经全筑好了。后来主持郡政的人,虽然有巧妙的心思和眼光,再要加什么也加不上了。所以我现在继任杭州刺史,只能记述景色之美,而不能再造其他亭了。
长庆三年八月十三日记述
[img]高一语文试卷以及答案
第I卷
注:将第I卷、第Ⅱ卷答案写在后面的答题卷上。
一、(16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各组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
A、召(zhào)唤 似(shì)的 长篙(gāo) 跫音不响(qióng)
B、漫溯(shuò) 佝偻(lóu) 做窠(cháo) 浪遏(è)飞舟
C、慰藉(jiè) 踟(zhí)蹰 青荇(xìnɡ) 百舸(gě)争流
D、漪(yī)沦 倾圮(pǐ) 发酵(xiào) 刚劲(jìn)有力
2.下列各项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雾霭 寥阔 凌霄花 如愿以偿 星辉斑斓
B、峥嵘 沉淀 长春藤 白浪涛天 绿树成荫
C、笙萧 罗绮 万户侯 骄阳高悬 剩菜残羹
D、彷徨 狼藉 攀缘茎 铜枝铁干 猝然去世
3.填入下列句子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
有人说《断章》是在“装饰”两个字上做文章,暗示人生不过是互相装饰,蕴含着无奈的悲哀。卞之琳却____,他说:“这虽是抒情诗……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一__的意境。我当时爱想世间人物、事物的____,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可以看风景,也可能自觉、不自觉___了风景。”
A.不以为然 刹那 息息相关 点缀
B.不以为然 霎时 休戚相关 衬托
C.不以为意 刹那 休戚相关 点缀
D.不以为意 霎时 息息相关 衬托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被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和“山西紫禁城”的王家大院,不仅拥有庞大的建筑群,还保存了大量卓尔不群、璀璨夺目的“三雕”——砖雕、木雕和石雕艺术精品。
B.文艺演出现场,身着盛装的表演者光着脚、微笑着,一边跳着傣族舞,一边向人们泼水致意,在场群众纷纷拍手称快。
C.厂长动情地说:“为了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我们将采用积极的对策,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功败垂成,在此一举!”
D.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我们当面鼓对面锣,不拐弯抹角,不绕圈子,敢讲问题,触及灵魂,有效地保证了党组织的纯洁性。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作者通过对一些细节的描写,表现出了对尘世幸福生活的向往。
B.张教授热衷于研究徐志摩,是因为挚爱徐志摩的诗所造成的。
C.普希金的《致大海》把大海作为一种精神的象征,倾诉了自己被流放后对自由的向往和对光明的渴望之情。
D.郑愁予、余光中的很多诗作都告诉我们,海峡绝对阻挡不了两岸人民渴望祖国统一的热忱愿望和澎湃的心。
6.下面是某投资咨询公司的一则广告,最适合填在横线上的一项是 ( )
本公司欢迎各界朋友前来咨询,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并赠送《适用投资指南》一册。
A.我们将不吝赐教 在提供投资策略方面竭尽全力
B.我们将诲人不倦 在提供投资策略方面鼎力相助
C.我们将周到服务 在提供投资策略方面竭尽全力
D.我们将献计献策 在提供投资策略方面鼎力相助
7. 对下列课文中的诗句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一句中“击”是形容鹰飞得矫健有力。“翔”这里是形容鱼在很浅的水中活动。
B.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一句用了顶真的修辞。
C.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是用了反衬的手法,以动衬静,更衬托了死水的死寂。
D.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象征了女性健康活泼、美丽动人、深沉博大、坚韧不屈,具有柔韧美。
8.下列文学常识或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著作,《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
B.“山陵崩”古代用来比喻国王或王后的死,是一种委婉的说法。
C.《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的计策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
D.“为长安君约车百乘”中的“乘”是车的意思,包括一车四马。
二. 文言文阅读(10分,每小题2分)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①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②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③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④ 焉用亡郑以陪邻?⑤ 邻之厚,君之薄也。⑥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⑦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⑧ 夫晋,何厌之有?⑨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⑩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9. 选出解释加点词不正确的一项 ( )
A. 越国以鄙远 鄙:把……作边邑
B. 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救助
C. 又欲肆其西封 肆:扩张
D. 将焉取之 焉:哪里
10. 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 )
① 敢以烦执事 ② 行李之往来
焉用亡郑以陪邻 唯君图之
A. 两“以”相同,两“之”相同 B. 两“以”相同,两“之”不同
C. 两“以”不同,两“之”相同 D. 两“以”不同,两“之”不同
1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 )
①朝服衣冠②若不阙秦③闻寡人之耳者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⑤越国以鄙远⑥吾妻之美我者 ⑦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⑧赵王之子孙侯者 ⑨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⑩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A.①⑧/②③⑨⑩/④⑦/⑤⑥ B.①②⑧/③⑤⑨⑩/④⑥⑦
C.①⑧/②③⑨⑩/⑥/④⑤/⑦ D.①⑧⑨/②③⑩/④⑦/⑤⑥
12.与“夫晋,何厌之有”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秦,唯利是图 B.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C.忌不自信。 D.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13. 下列几项中,不是烛之武说服秦王退兵理由的一项是 ( )
A. 郑是小国,对秦无多大用处。 B. 亡郑对秦国有害而无益。
C. 放过郑国对秦有益而无害。 D. 晋忘恩负义,贪得无厌,必将犯秦。
第Ⅱ卷 (共124分)
三、(25分)
14.把下面所选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2)夫晋,何厌之有?
(3)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5)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
15.把下面文言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9分)
士不以利移,不为患改;孝敬忠信之事立,虽死而不悔。智而用私,不如愚而用公,故曰巧伪不如拙诚。学问不倦,所以治己也;教诲不厌,所以治人也。所以贵虚无者,得以应变而合时也。(《说苑》)
[注]虚无:虚心、谦虚。
(1)士不以利移,不为患改;(3分)
(2)学问不倦,所以治己也;教诲不厌,所以治人也。(3分)
(3)所以贵虚无者,得以应变而合时也。(3分)
16.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问题。(6分)
代 赠
李商隐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中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1)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简析。
(2)第三句中的“丁香”具有怎样丰富的内涵?
四、根据课文,在横线上填写原句。(10分 每空0.5分)
17.(1)《沁园春·长沙》上片描绘了一幅湘江秋景图,它们均通过一个“看”字来领取,其中属于静态景物描写的的词句是“ , , ”三句。
携来百侣曾游。 。 ,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一年一度秋风劲, , , 。
(2) ,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错误》)
(3)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 ,(《雨巷》)
(4)寻梦? , ,满载一船星辉,
。(《再别康桥》)
(5)威王采取纳谏措施后收到效果的句子:令初下,群臣进谏 , ;数月之后, ;期年之后, 。
(6)月光如流水一般,_______________________。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村 庄 的 梦
舒 野
有一个梦真实得让人流泪。
我的村庄,当我又一次面对你的时候,你向我诉说的,不再是遥远的梦。
这里是我曾经熟悉的村庄吗?
霓虹灯的光影照着清脆的蛙鸣,时尚的音乐簇拥着青草般的蝉声,因特网传送着致富的信息,数码影片定格在夏夜的背景里。
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这生我养我的村庄已渐渐地成为城市的一部分,并融入城市的血液,成为城市的一个朴素的细胞。
我已认不出了你啊——我的村庄。
我的眼前不时浮现着你过去的情景:成片的稻田,青青的麦苗,金黄的油菜花,还有那耕牛的哞声,落日的波光碧影,以及那屋顶上飘散的袅袅炊烟和那来自古朴村落的声声犬吠。
河里洗澡,游泳,打水仗,抓鱼。水里疯够了,才把裤衩往湿漉漉的身上一套,挥动手中的镰刀割起那透着清香的碧草。然后,悠闲地躺在牛背上,沐着夕阳的余辉凯旋。
村边还有一个小小的渡口,那时候到镇里去赶集,乘小火轮从这里出发,需要一小时的路程。如果徒步行走,则需要二三个小时。而现在,小火轮的汽笛声已经听不到了,因为宽阔而平坦的马路早已将村庄与城市中心连接在一起。双层公交车像一座移动的铁屋,过一会儿就有一个班次,只需十多分钟的路程,就将你带到城市的地带。
怀念那个渡口,永远在记忆里漾动晶莹的浪花,还有那个五彩斑斓的童年。
我已认不出了你啊——我的村庄。
除了那棵大樟树,还在撑起如伞的岁月,村庄的一切都在悄悄地改变。
这里是法式别墅群,欧洲风情,现代气派,富丽堂皇,美轮美奂。而以前则是一间一间破旧的房子,木料结构,低矮潮湿,一有台风造访,便摇摇欲坠,四面透风雨,上下都是水,长夜难眠,担惊受怕。而今,这样的日子早已一去不复返了。
这里是村里的公园,花团锦簇,鸟语花香,树木扶疏,绿叶素荣。太阳初升的时候,人们络绎来到这里,有打太极拳的,有打羽毛球的,有练扇舞的,有练气功的,活动活动筋骨,舒活舒活精神,好不自在。夕阳西下的时候,人们三三两两聚在这里,或躺在长椅上仰望星空,或悄悄儿说着情话……可有谁知道,这里曾经是村庄最肮脏的角落,杂草丛生,垃圾遍地,数十只粪坑散发着浓浓的臭气,令人恶心和厌倦。而现在,这一切都已渐渐地远去了。
这里是村庄的游泳池。这里不就是放养水牛的荷塘吗?小时候,我牵着生产队里的两头水牛曾在这里戏嬉、游玩,那水牛溅起的泥浆成为我记忆中最美好的图案。而今,这个荷塘经过了改造,河水清澈,碧波荡漾,蓝天白云,倒映其中,村中的孩子们像鱼儿一样在这里游来游去,好不快乐、幸福。
这里是村庄的学校和图书馆。这里曾经香火缭绕的破庙,破庙里经常聚集掩上人群赌博,他们兴奋或沮丧的情态,勾勒着上一个时代的悲哀。而今,这里矗立起一座现代化的校园,环境优雅,书声琅琅。校舍旁边那宽敞明亮的图书馆又吸引着许多村民来这里阅读,他们贪婪地汲取着知识的营养,或跟随鼠标走向那遥远而陌生的地方。
当我的.青春在不经意间与我挥手告别的时候,我猛然发现,我的村庄,却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显得更加年轻。我突然有一种想亲吻她的冲动,像一位虔诚的圣徒,长跪不起,把胸口紧贴着浑厚的大地,让心脏随着这片乡土一起跳动……
今夜无眠。我又一次站在城市的肩头瞩望村庄,我想,村庄是一个符号,她代表着过去、现在和未来;村庄是一种精神,她激励着她的子民离开又回来;村庄是一部完整的历史,她无休止地制造着陌生的事物,又不断地变幻着自己的色彩;村庄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她生长并成熟着。天空是连成一片,道路是连成一片,村庄的梦和城市的梦也连成一片。当我深入村庄的内心,我读到的不仅仅是村庄的梦,更有城市的底蕴和城市的色彩。
18、本文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村庄的具体变化?请分条列举。(6分)
19、文章第一句写道:“有一个梦真实得让人流泪”,请联系全文,分析梦的具体含义。(4
20、作者在最后一段说“村庄是一种精神”。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21、请你从本文的取材和语言两方面,对本文作简要赏析。(6分)
六、(9分)
22.概括下面诗歌的寓意。(不超过10个字,2分)
泥土
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
就时时有怕被埋没的痛苦
把自己当作泥土吧
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
23、把下列句子组成意思完整、前后衔接、语序最恰当的一段话。(只写句子的序号)(3分)
①百般不能排解思情,不妨往诗文中寻个消遣处。
②王维的乡思亦有画意: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③从古至今,乡愁是诗人的惆怅。
④没有什么再像乡愁一样令我悲伤,这么美丽的文字,这么伤感的情怀,只有诗人才能表达。
⑤诗云: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4. 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一组排比句。(4分)
生活中,我们需要崇高。有了它,我们就会摆脱平庸和空虚,甚至麻木。而且,一旦你有了认识,你就会发现崇高就在你的身边;它可能是一座山,让你感受巍峨;
;它可能是一首交响乐,让你领悟激越; 它甚至可能就是一个人,让你理解伟大和纯粹。
七、(60分)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两个和尚住在相邻的两座山上的庙里。两山之间有条小溪,两个和尚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下山去溪边挑水,久而久之,他们便成了朋友。就这样,时间在每天挑水中,不知不觉过了5年。一天,左边山上的和尚没有下山挑水,右边的和尚没在意。哪知第二天、第三天、每四天……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左边山上的和尚都没有下山挑水,右边山上的和尚急了,他爬上左边那座山去探望他的老朋友,只见他的老朋友正在打拳,一点也不像一个月没喝水的人。他好奇地问:“你已经一个月没有下山挑水了,难道你可以不喝水?”左边山上的和尚带他进到庙的后院,指着一口井说:“这5年来,我每天做完功课后,都会抽空挖这口井,即使有时很忙,但能挖多少算多少。如今,终于让我挖出水来了,当然不必再去山下挑水了。”
请你根据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作文,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字数不少于800字。
第Ⅱ卷
三、(25分)14.(10分)(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2)夫晋,何厌之有?
(3)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5)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
15.(9分) (1).士不以利移,不为患改;(3分)
(2).学问不倦,所以治己也;教诲不厌,所以治人也。(3分)
(3).所以贵虚无者,得以应变而合时也。(3分)
16.(6分)(1)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简析。
答:
(2)第三句中的“丁香”具有怎样丰富的内涵?
答:
四、17.(1)《沁园春·长沙》上片描绘了一幅湘江秋景图,它们均通过一个“看”字来领取,其中属于静态景物描写的词句是“ , ,
”三句。
携来百侣曾游。 。 ,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第Ⅰ卷 阅读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宋词的文化品格
从文化角度考察,宋词的荣耀得力于其市井文化与士林文化相互影响的双重品格。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词的别名入手加以探讨。词又称“诗余”或“长短句”,前者是循其文体嬗变脉络而言,后者是就其形式立名。至于“曲子词”、“曲子”的别名,则强调其音乐属性。从隋唐至宋,这一属性是造就词的双重文化品格的基础。西域音乐在隋唐时代传入中土,并与汉族的传统音乐融合产生出与雅乐对立的燕乐,燕乐即俗乐,词在初期就是与之相配的歌词。其市井文化的品格不言而喻。明俞彦《爱园词话》云:“诗亡,然后词作,故日余也,非诗亡,所以歌咏诗者亡。”此论也从音乐入手探讨词的产生。反言之,词之所以能够继诗之后获得演唱者或者吟咏者的青睐,又与其表现形式的灵活多样密不可分。词打破了古近体诗较为齐整的句式,参之以变化错落,因而更适于倚声弦歌与抒情迭意。
作为配乐的歌词,词作者必须按照乐谱的音律、节拍进行创作,才能用于演唱实践,于是“倚声”、“填词”等相关术语就应运而生了。词的句法参差错落,又有多种词牌可供创作时选择,因而在传达人们复杂隐秘的内心世界时,它就有了诗所无可比拟的灵活性。古人作文吟诗,往往正襟危坐,以体现“诗言志”的尊严,却独于倚声填词较少顾忌。这就是“诗庄词媚”或“词为艳科”说之由来。在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与广度上,或许词不如诗;但若表现复杂的感情世界,词又有胜于诗的优越性。王国维曾就此论道:“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他概括出诗与词的不同文体特征,的确很有见地。
词的文体特征与其音乐属性密切相关,而其接受方式也有了双重选择的可能。当其婉转于歌伎之口以娱悦听众时,听众成分的复杂化要求词的写作须向俚俗靠拢。除字句易于听懂外,情趣的共鸣也是不可或缺的。此外,耳听与目治的接受方式的不同,也要求词的写作不宜晦涩艰深,而要有一定的口语化基础。所有这些要求都无疑会令词的市井文化品格得到加强。否则,词将失去赖以发展的土壤,而成为纯粹供文人欣赏的案头文学。柳永“假使重相见.还得似旧时”,李清照的“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前者写恋人细语温柔,缠绵悱恻,后者感人生苍凉,寓愁于乐。词句浅显易懂,毫无费解之处,便于听唱;.如果用诗的形式表现,就很难传达出个中细腻微妙的情愫。当然,词也并非只局限于风月情怀或身世之愁的抒发。在言志咏史与挥洒壮志的有关题材中,也有区别于诗的潇洒风度,苏轼的“大江东去”的放歌,辛弃疾的“千古江山”的抒怀,皆可佐证。
1.下面不属于词的“市井文化品格”特点的一项是( )
A.词在早期是与燕乐相配的歌词,燕乐对词的市井文化品格形成了影响。
B.词的句法参差,词牌丰富,能够较少顾忌地表现复杂隐秘的内心世界。
C.“词为艳科”,在表现复杂的感情世界方面,词又有胜于诗的优越性。
D.受听众影响,词的语言向俚俗靠拢,语句浅显易懂,有一定程度的口语化。
2.下面关于诗与词不同特征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诗的句式较为整齐,而词的句式变化错落,适于倚声弦歌与抒发复杂的情感。
B.诗的语言晦涩艰深,而词较为浅显易懂,既能满足文人的欣赏,又能娱悦听众。
C.“诗之境阔,词之言长”是说诗长于反映社会生活,词善于表现复杂的感情世界。
D.“诗庄词媚”“词为艳科”之说,表明诗和词在所表现的情感内容方面存在不同。
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亡,然后词作,”词被称“诗余”,并不是说诗的发展,到了宋代便开始消亡。
B.词的音乐属性,影响了词的创作方式和接受方式,是词形成市井文化品格的基础。
C.由于词具有市井文化品格,深受普通大众的喜爱,这就决定了宋词的荣耀与辉煌。
D.词在咏史言志时,也具有区别于诗的潇洒风度,其表现情感相对于诗更深沉幽微。
二、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张衡传
范晔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徒。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舍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成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问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4.下列句中加横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衡少善属文 连缀
B.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征兆
C.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素常
D.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 使眼色
5.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阳嘉:汉顺帝年号。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
B.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太守)向中央举荐的品行端芷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的人称“孝廉”。
C.六艺:古代时,官家学校要求在校学生掌握的六种知识和技能:礼、乐、射、御、书、数。
D.乞骸骨: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即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6.下面对文中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本文介绍了张衡文学、科学、政治三个方面的成就,重点详写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这样安排详略得当,使文章重点突出。
B.本文作为人物传记,介绍人物以时间为经,以事迹为纬,叙述线索非常清楚。在表达方式上,以记叙为主,同时兼用了说明。
C.张衡性格从容淡静,不喜欢与俗人交往,通过仿照班固的《两都》创作了《二京赋》,对当时社会上过度奢侈的风气,进行了无情的讽刺。
D.张衡精于天文,擅长机械,也洞察当时的社会世情。有敏锐的政治眼光和高明的政治手腕,但在政治漩涡中也有祸福难料的苦闷。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2)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3)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西江月江行采石岸,戏作渔父词①
辛弃疾
千文悬崖削翠,一川落日镕金。白鸥来往本无心,选甚风波一任。别浦②鱼肥堪脍,前村酒美重斟。千年往事已沉沉,闲管兴亡则甚③?
注:①此词作于《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之后。②别浦:河流入江海之处。③则甚:做什么。
8.作者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说“休说鲈鱼堪脍”,表达什么情感?在此说“别浦鱼肥堪脍”表达了什么情感?
9.作者在这首词中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渔父形象?有什么意义?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将自然景观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李清照《声声慢》中点出全词的感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柳永的《雨霖铃》词中,最能传达出情人间不忍离别的动作细节描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日子
陈 忠实
两架罗筛,用木制三脚架撑住,斜立在掏挖出湿漉漉的沙石的大坑里。男人一把镢头一把铁锨,女人也使用一把镢头一把铁锨;男人有两只铁丝编织的铁笼和一根扁担,女人也配备着两只铁丝编成的铁笼和一根扁担。
镢头用来刨挖沉积的沙子。
铁锹用来铲起刨挖松散的沙子,抛掷到罗网上。石头从罗网的正面哗啦啦响着滚落下来,细沙则透过罗网隔离到罗网的北面。
铁丝编织的铁笼是用来装石头的。
扁担是用来挑担装着石头的铁笼的。
罗网成为男人和女人劳动成果的关键。
男人女人都重复这这种劳动。他们重复着的劳动已经十六七年了。
我回到乡下的第一天,走到滋水河边发现了河对面的这一对夫妇。就我目力所及,上游和下游的沙滩上,支着罗网埋头这种劳作的再没有第二个人了。
早春中午的太阳已见热力,晒得人脸上烫烫的,却很舒服。
“你该到城里找个营生干,”我说,“你是高中生,该当……”
“找过。也干过。干不成。”男人说。
“一家干不成,再换一家嘛!”我说。
“换过不下五家主儿,还是干不成。”女人说。
“工作不舍适?没找到合适的?”我问。
“有的干了不给钱,白干了。有的把人当狗使,喝来喝去没个正性。受不了啊!”他说。
“那是个硬熊。想挣人家钱,还不受人家白眼。”她说。
“不是硬熊软熊的事。出力挣钱又不是吃舍饭。”他说。
“凭这话,老陈就能听出来你是个硬熊,”女人说,“他爷是个硬熊。他爸是个硬熊。他还是个不会拐弯的硬熊——种系的事。”
“中国现时啥都不缺,就缺硬熊。”他说。
“弓硬断弦。人硬了……没好下场。”她说。
“这话倒对。俺爷被土匪绑在明柱上,一刀一刀割。割一刀问一声,直到割死也不说银圆在哪面墙缝里藏着。俺爸被斗了三天两夜,不给吃不给喝不准眨眼睡觉直到昏死,还是不承认‘反党’……我不算硬。”
“你已经硬到只能挖石头咧!你再硬就没活路了。硬熊——”
他很坦率又不无迷津地悄声对我说,他也搞不清自己为什么偏偏注意女人的腰,一定要娶一个腰好的媳妇,脸蛋嘛倒在其次,能看过去就行了。
他大声慨叹着,不无讨好女人的意思:“我女人年轻的时候,全县就数她腰好,农村太苦太累,再好的腰都给糟践了。”
男人把堆积在罗网下的石子铲进茏里,用扁担挑起来,走上沙坑的斜坡,木质扁担吱呀吱呀响着,把笼里的石头倒在石堆上。折返身回来,再装挑。女人对我说:“他见了你话就多了。他跟我在这儿,整晌整晌不说一句话。”
太阳沉到西原头的这一瞬;即将沉落下去的短暂的这一瞬。真是奇妙无比景象绚烂的一瞬。泛着嫩黄的杨柳林带在这一瞬里染成橘红。河崖边刚刚现出绿色的草坨子也被染成橘黄色。小木桥上的男人和女人被这瞬间的霞光涂抹得模糊了,男女莫辨。
应办了几件公务,再回到滋水河的时候,小麦已经吐穗了。
我有点急迫地赶回乡下老家来,就是想感受小麦吐穗扬花这个季节的气象。
女人正挥动铁锨朝罗网上抛掷着沙石。男人呢?
“那位硬熊呢?”“没来。”
我问:“咋咧?出什么事了?”
她停住手中的铁锨,重重地深深地吁出一口气:“女儿考试没考好。”
“就为这事?”我也舒了一口气,“这回没考好,下回再争取考好嘛!”
她苦笑一下:“这回考试是分班考试,考好可进重点班,分到普通班里就没希望咧。”
“这娃娃也是……平时学得挺好的,考试分数也总排前头。偏偏到分班的节骨眼上,一考就考……”
“他听了就浑身都软了,在炕上躺了三天了。”
“直到昨日晚上,他才说了一句话:我现在还捞石头做啥!我还捞这石头做啥……”
“你不是说他是个硬熊吗?这么一点挫折就软塌下来了?”我说。
“他高考考大学差一点点分数没上成,指望娃能……”
“他来了!天哪!他自个儿来了——”
我听见女人的抖声,也看见她随着颤颤的抖声涌出的眼泪。
我瞬即看见他正向这边的沙梁走。
他的肩头背着罗网,扛着镢头铁锨,另一只肩头挑着担子,两只铁丝编织的铁笼吊在扁担的铁钧上。
他对我淡淡地笑笑。
他开始支撑罗网。
“天都快黑咧.你还来做啥?”她说。
“挖一担算一担嘛。”他说。
许久,他都不说话。镢头刨挖沙层在石头上撞击出刺耳的噪声,偶尔迸出一粒火星。
许久,他直起腰来,平静地说:“大不了给女儿在这沙滩上再撑一架罗网喀!”
我的心里猛然一颤。
我看见女人缓缓地丢弃了铁锨。我看着她软软地瘫坐在湿漉漉的沙坑里。我看见她双手捂住眼睛垂。我听见一声压抑着的抽泣。
我的眼睛模糊了。
1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小说开头详细描述的劳作的场景,突出了男人、女人使用同样的镢头、铁锨、铁丝编织的铁笼、扁担,赞扬了女人在繁重劳动面前不服输的性格。
B.小说写男人的爷爷是个硬熊,父亲是个硬熊,自己也因为“硬”无法在城里找个营生,与女儿考试失败而“软塌”形成对比,意蕴丰富。
C.小说划线部分通过对黄昏时分美好景物描写,表现了“我”对家乡这片土地的热爱,也烘托了男人和女人一起劳动时的愉悦心情。
D.小说中多次写到的“罗网”,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暗示着夫妻在这种繁重的劳动的日子中挣扎,希望,最终却仍未挣脱这“罗网”中的日子。
E.小说的段落大都很短小,甚至大量使用一句一段的结构形式,语言质朴,富于生活化,口语化,这样写切合表现农民生活的题材内容。
12.小说中的“我”有哪些作用。
13.小说是如何塑造男人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14.小说结尾“我的眼睛模糊了”,有哪些原因?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第Ⅱ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
1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为了干扰中国的和平崛起,美国军方在原本平静的南海一再掀起风浪,但只要中国政府________,沉着应对,中国就一定能朝着既定的目标稳步前进。
②苏轼深受儒释道思想的影响,一生经历了多次起起落落,但他面对厄运,始终能够________,并在诗、词、散文、书法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③真正的实力是指:低调谦逊、平和务实、真诚友善,对于别人的嘲讽和歧视能够________,最终靠自己的能力成就一番事业且不张扬的一种卓越品格。
A.安之若素镇定自若泰然处之
B.泰然处之镇定自若安之若素
C.镇定自若安之若素泰然处之
D.安之若素泰然处之镇定自若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是李白作品的艺术特点,也是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驰骋想象,以惊俗骇世的笔墨,描写了壮丽奇谲的世界。
B.《琵琶行》用一连串形象的比喻来刻画不同的乐调,恰当地使用拟声词来加强模仿效果,成功地将音乐语言转换成诗的语言,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C.在夔州居住的两年,杜甫创造了诗歌创作的又一高峰,写下近四百多首诗,或追忆往昔似水年华,或感叹时事如棋局反复,或借古遣怀,或悲伤衰老。
D.唐人咏马嵬之变的诗歌很多,在艺术表现上虽然各有特色,但从思想倾向上看,其中的大多数诗歌,是将其归罪于杨贵妃,而为唐玄宗辩护的。
17.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文化是尚群的文化。________________
①范仲淹所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体现了这种精神。
②至于公和私的关系,应以公为先,人和己的`关系,应以人为先。
③小到家庭,大到国家、民族,都是群,而群就是公。
④正如孔子所说:“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
⑤《礼记》中所说的“天下为公”,已经成为至理名言。
A.⑤③②④①
B.③⑤①②④
C.③⑤②④①
D.⑤⑧①②④
18.人们在交际中说话应该文明高雅,这就得使用谦辞和敬辞。
示例:请人原谅,可以说“请谅解”,文雅一点就可以说“请您海涵”。
(1)当你离开朋友家,朋友送你很远,你要客气地说“请不要送了”,也可以文雅点说:“请________”。
(2)你把自己的文章寄给了编辑部,一般要客气地说“请修改指正”,还可以谦敬地说:“敬请________”。
(3)与人交谈时,自己要先走,可以说“你们慢慢聊,我先走了”,也可以文雅地说:“我________了”。
19.根据下面文字提供的信息,给“演习说”下一个定义。
著名的黑猩猩研究者珍妮古多尔发现,幼小的黑猩猩常常玩这样的游戏:用手掌舀一点水,用牙齿嚼烂树叶,来汲取手掌中的水。而成年黑猩猩在干旱的季节,就是用嚼烂的树叶汲取树洞中的水解渴的。根据这样的发现,一些科学家认为,游戏行为是未来生活的排演或演习,游戏行为使得动物从小就能熟悉未来生活中要掌握的各种“技能”,例如追逐、躲藏、搏斗等等,熟悉未来动物社会中将要结成的各种关系。这对于动物将来的生存适应是非常重要的。这种假说可以称为“演习说”,基本观点是“游戏是生活的演习”。
演习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
中华的文化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①________。认为宇宙中各类事物都存在普遍联系,彼此影响,人们应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性质、事物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中国古代的科学家以相感相通和相生相克的整体思维,考察自然现象的性能及其变化过程,从而在许多科学领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例如,中医就把人看作一个有机整体,②________,却往往着眼于全身治疗。中国的文艺创作、文艺鉴赏也注重整体把握,所谓“气象”“神韵”“格调”等,③________。
五.写作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天气炎热,同学们在教室里上自习,一位怕热的同学将电风扇开到了最大。一会儿另一个感冒的同学将电风扇关了。于是两人发生了争执,怕热的同学说:“我有开电风扇的权利。”感冒的同学说:“我有关电风扇的权利。”怕热的同学说:“大部分同学都热,少数服从多数。”感冒的同学说:“爱护生病的同学,才更能体现班级的文明。”这件发生在教室里的事,引发了你哪些想法,请根据以卜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①选准角度;②自拟标题;③文体特征鲜明;④书写工整,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1.C
2.B
3.C
4.B
5.A
6.C
7.(1)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是奇才,屡次征召他,他也不去应召。
(2)从古籍的记载中,还不曾看到有这样的仪器。
(3)(张衡)后来被升为侍中,皇帝让他进入皇宫,在皇帝身边,对国家的政事提意
8.“体说鲈鱼堪脍”是说作者不能像季鹰一样回乡隐居享受美食,借以表达表达词人无法回乡,也不愿归隐,希望为国效力的情感;本词“别浦鱼肥堪脍,,是说渔父尽情享受美食,借以表达渔父隐居生活的惬意。
9.作者塑造了一个往来江上,生活安适惬意,不问世事,不管国家兴亡的渔父形象。作者借渔父以游戏的口吻,形象曲折地表达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和无奈之意。
10.(1)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2)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3)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11.A、C
12.(1)小说中的“我”增加了小说故事的真实性。
(2)小说中的“我”是叙事的角度,起到叙述故事线索的作用。
(3)作者借“我”传达出自己对小说中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对这个家庭遭遇的复杂的感情。
13.(1)通过正面描写来塑造男子形象,通过男人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突出男人的鲜明的个性。
(2)通过侧面描写来塑造男子形象,通过女人和我的对话来突出男人的硬气。通过对比手法塑造男人形象,男人的先前的“硬”和女儿考试失利的“软”形成鲜明的对比来突出他对现实的屈服。
14.示例:(以“我”为男人因为女儿考试失利最终失去“硬”的个性而悲伤。
(2)“我”为女人听到男人的话强烈的痛苦而同情.
(3)“我”为男人和女人的女儿很有可能延续着“罗网”中的日子而悲悯。
(4)“我”为那些被残酷的生活现实磨去刚直个性的现象感到痛心。
(5)“我”为这个家庭在未来的日子找不到生活目标感到忧心。
(5)“我”为这个家庭在贫困的“罗网”中挣扎却仍无法摆脱命运而感到同情与无奈。
15.C
16.B
17.C
18.(1)留步
(2)斧正
(3)失陪
19.演习说是动物游戏行为中为了使动物从小就能熟悉未来生活中要掌握的各种“技能”和未来社会中将要结成的各种关系而进行的排演或演习的科学假说。
20.①就是注重整体思维②虽然是局部的病症③都是文艺作品给予欣赏着的整体感受
21.参照高考评分标准。
急急急!!!跪求2009~2010南昌市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答案!!!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南昌市期中形成性测试卷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1·A(B “渍”读zì, C“栅”读zhà, D“谒”读yè)
2·D(A·具—俱,B·武—舞,C·珊——跚)
3·A(图穷匕首见: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鸿门宴:喻指不怀好意的宴请或加害客人的宴会,此处情感色彩不对。怒发冲冠: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只用于人,此处对象不对。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极快。)
4·C(A·“基本杜绝”相互矛盾;B·否定词误用; D·宾语残缺)
5·B(新诗是“五四“后出现的)
6·A(注意前后语境,把握内在联系。)
7·B
8·B(A·①动词,与“立”相对;②通“座”。B·均为道歉,谢罪;C·①距离, ②离开;
D·①军队,部队,②营寨,军营。)
9·D(均为介词“和,跟,同”。A.①代词“他”,②语气副词,表商议。B.①介词“替”,
②动词“做、作为”;C.①代词“它”,②助词“的”。)
10.B(均为疑问句中宾语前置句。)
11.D(去,离开,此指离开人世。)
12.C(“树欲静而风不止”不是用来形容自己的平静心情。)
13.(1)听说大王有意责备他,他脱身独自离开了。(“督过”1分,“去”1分,大意1分)
(2)于是辞别孔子回家侍奉父母双亲的弟子有一十三人。(定语后置结构复位1分,“有”1分,大意1分)
15.诗人分别从视觉、嗅觉、触觉、听觉四个方面写出了他对大海的感受。(每点1分)
16.勤劳能干、安分守己却命运悲惨。(3分,每点1分,意思接近即可给分。)
17.(表层含义:)老陈步他父亲的后尘,既有偶然性,又有必然性。(1分)
(深层含义:)这样的事情很少在一家两代人身上一起发生,但军阀的混战、社会的苦难、生活的悲惨必然导致劳动人民的悲剧命运。(1分)
(情感意义:)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担忧和对劳动人民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1分)
18.⑴内容上,表达对封建礼教尤其是高压社会的不满,对个性解放的渴望。
⑵结构上,分别为后文学木匠的想法和写老陈的店铺作铺垫。
⑶手法上,对比映衬,使“前清老秀才”与 “木匠老陈”形成对照,突出对“木匠老陈”的喜爱之情。(答到一点给1分,答到二点给3分)
19.C(“‘我’的世故和多疑,让我们看到了两个阶级的性格对立”不合文意。)
20.⑴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⑵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⑶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沉默是今晚的康桥。⑷风萧萧兮易水寒。⑸已使我目不忍视了;尤使我耳不忍闻。⑹鲜矣仁。
(每空1分)
21.(1)下联:喜盈神州万众高歌(2)上联:追求人生真谛哪怕荆棘载道
22·依据高考作文评分细则评分。
参考译文:
孔子外出游历,路上听到有人哭泣的声音十分悲伤,孔子说:“赶过去,赶过去,前面有贤人在哭泣。”到前面一看,原来是皋鱼,他身披粗布衣衫,抱着镰刀在路旁哭泣。孔子把车让在旁边与他说话。孔子说:“你莫非有丧事,为什么哭得这么悲伤?”皋鱼说:“我有三种过失!年轻时喜好学习,遍游各诸侯国,后来回家,我的双亲已经去世,这是过失之一。我的志向高尚,我行事怠慢,不愿侍奉昏庸的君主,以致年老还一事无成,这是过失之二。与朋友交谊深厚而中途断绝,这是过失之三。树欲静而风不止,子女想要奉养双亲,但父母却再也等不到子女的赡养,岁月逝去不可追回,父母双亲离去已不可能再见面了。我将从此与世永别了!”说完立刻就形同枯木本般的死去了。
孔子说:“弟子们要记住这些话,它足以作为鉴诫啊!”于是辞别孔子回家侍奉父母双亲的弟子有一十三个。
关于南昌市高一语文调研卷和2020南昌高一调研数学答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