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上进化学必修4答案(智慧上进高二年级单元达标检测卷化学选修四)

本篇文章给同学们谈谈智慧上进化学必修4答案,以及智慧上进高二年级单元达标检测卷化学选修四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本文目录一览: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课后习题答案(急)

第四章第一节(P80课后习题)

1.(1)⑧⑩ (2)④⑤⑥⑦⑨ (3)①②③④

2.

材料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玻璃 透明、坚硬、熔点高、不溶于水 稳定。其实能与HF、NaOH溶液反应。

陶瓷 不透明、坚硬、熔点高、不溶于水 稳定。跟玻璃一样,与HF、NaOH溶液反应。

3.Na2SiO3 + H2SO4 + H2O = H4SiO4↓+Na2SO4 H4SiO4 = H2SiO3 + H2O

(注:从水溶液里析出的硅酸其实都是原硅酸H4SiO4,书上为了简便,就把它写成了硅酸)

4.B(注:SiO2+4HF = SiF4↑+2H2O;NaOH与SiO2的反应太慢,故并不选D。)

5.玻璃、石英、陶瓷里都含有大量的SiO2,熔融烧碱时有:SiO2+2NaOH=Na2SiO3+H2O反应发生,对坩埚造成腐蚀。

6.河沙主要成分是石英,其化学成分为SiO2晶体,属于原子晶体,非常坚硬,可以做磨料。

7.SiO2+2NaOH=Na2SiO3+H2O、Na2CO3+SiO2 高温 Na2SiO3+CO2↑(注:其实水玻璃是指Na2SiO3的水溶液,并非Na2SiO3本身,Na2SiO3叫“泡花碱”。)

8.半导体。用于二极管、三极管及集成电路(IC)生产。

9.(1)还原剂 (2)化合反应 置换反应 还原剂

(3)SiO2 (沙滩物质)—— Si(粗)—— Si(纯)—— 集成电路产品如电脑(用户)

10.(1)同:最外层电子数都是4;异:电子层数不同。二者为同主族元素。

(2)晶体硅的结构与金刚石的结构非常相似,二者的硬度都很大,熔点都很高。但碳元素的另一单质石墨由于结构的关系,却很软。

(3)CO2、SiO2由于结构关系,物理性质差异非常大。CO2常温下为气体,而SiO2为非常坚硬的固体。但二者的化学性质非常相似,如都是酸性氧化物,可与碱反应,都具有一定的氧化性,能被C还原等。

11.(1)n(Na2O):n(CaO):n(SiO2)= : : =1:1:6

化学式为:Na2O•CaO•6SiO2 (2)纯碱:72 t 石灰石:81 t 石英:246 t 12.略

第四章第二节(P87课后习题)

1.氯气溶于水后,部分与水发生下列反应Cl2+H2O=HCl+HClO,生成的HClO不稳定,易分解产生新生态的氧,具有强氧化性,故可以氧化有机色素(漂白)及把细菌、病毒杀死。

2.

实验现象 解释或离子方程式

滴入硝酸银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Cl2+H2O=HCl+HClO,Cl-+Ag+=AgCl↓

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 先变红后褪色 盐酸使石蕊变红,次氯酸漂白

滴入红墨水 褪色 次氯酸的漂白作用

3.略 4.D 5.C 6.B 7.C

8.漂白粉与漂粉精的化学成分都是次氯酸钙与氯化钙的混合物(其实,“漂粉精”只是商人为了多赚钱给漂白粉起的新名字,并无其它含义)。它们是固体,比较便于保存和运输。而氯水是液体,不便于保存运输。

9.因为一旦发生上述反应,产生出HClO,它不稳定易分解造成漂白粉失效。故购买时应该注重看商品外包装是否破损,若破损则不要购买。保存也是一样要注意密封。

10.防止过多的接触氯气,若必须大量制备和使用,最好在通风橱里进行实验。

11.(1)这样可以尽快逃离氯气扩散区。

(2)吸收Cl2:Cl2+2OH- = Cl-+ClO-+H2O ,减轻其污染。

12.(1)Cl2+2Br- = Br2+2Cl- Cl2+2I- = I2 + 2Cl- (2)Br2+2I- = I2+2Br-

13.(1)可仔细观察外形,氯化钠晶体呈立方体透明,而纯碱呈不透明粉末状;(2)纯碱溶液有滑腻感,而食盐水无滑腻感;(3)分别取少量加食醋,有气泡产生的为纯碱;(4)取极少量尝一下,食盐咸而纯碱涩; (5)用石灰水鉴别…

14.(1)1.43 g (2)要考虑导管、烧瓶内会残留大量Cl2。故必须多取反应物(这就是理论与实际的不同之处)。

15.略

第四章第三节(P95课后习题)

1.CaO+SO2 = CaSO3 2CaSO3+O2+4H2O = 2CaSO4•2H2O

2.(1)高温下促使N2、O2化合,另一可能原因是汽车汽缸内用于点燃汽油蒸气的电火花促使N2、O2放电反应。(2)2NO+2CO 催化剂 CO2+N2 (3)①②

3.A 4.C 5.C 6.D 7.D 8.C

9.(1) 2SO2+O2 2SO3 (2)Cl2+2NaOH=NaCl+NaClO+H2O (3)3NO2+H2O=2HNO3+NO

10.(1)1280 kg= 1.28 t (2)448 m3 (3)720 t 11.略

第四章 第四节(P103课后习题)

1.(1)酸性(酸的氧化性)(2)吸水性 (3)脱水性 (4)强氧化性 (5)强氧化性

2.B 3.C 4.B 5.AB(但要明确,这二者的红色是不同的) 6.A 7.C 8.D

9.可以分别先加铜片微热,溶液变蓝色且有少量气泡逸出的为稀硝酸。另两份溶液里直接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稀硫酸。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Ba2++SO42- = BaSO4↓

10.请与你的同学讨论解决。

11.干燥剂有酸性、中性、碱性之分,也有氧化性、非氧化性之分,还有液态、固态之分。要根据被干燥物质的性质与干燥剂的性质,以二者不发生化学反应、不溶解为原则选择。

SO2——可用浓硫酸干燥,但不能用碱石灰;

NO——可选用无CaCl2干燥。注意!不能用浓硫酸,因浓硫酸能与NO化合。也不宜用碱石灰。

NH3——可用碱石灰,或生石灰。不能用浓硫酸,也不能用无水氯化钙。CaCl2+8NH3=CaCl2•8NH3(类似于结晶水合物)。

12.(1)1.0 mol•L-1 0.5 mol•L-1 (2)1.0 mol•L-1 1.0 mol•L-1 1.5 mol•L-1

(3)1.5 mol•L-1(实际上等于溶液里SO42-的浓度)

13.略

第四章 章复习题(P107)

1.MnO2+4HCl(浓) △ MnCl2+2H2O+Cl2↑ MnO2 HCl KMnO4

2.(1)N2 N2不活泼,不易与金属及氧气反应

(2)NH3 NH3易液化且汽化时能吸收大量的热

(3)NH3 NH3+H+ = NH4+

(4)铵盐 NH4++OH- △ NH3↑+H2O

3.(1)2NaCl + 2H2O 电解 2NaOH + H2↑+Cl2↑

(2)H2+Cl2 点燃 2HCl(溶解于水得盐酸) Cl2+2NaOH = NaCl+NaClO(漂白液、消毒液)

4.C 5.B 6.D 7.D 8.B 9.D

10.可能产生白烟 NH3+HCl=NH4Cl(离子化合物,常温下为固体小颗粒,呈烟状)

11.N2+O2放电2NO 2NO+O2=2NO2 3NO2+H2O=2HNO3+NO 硝酸降落后与土壤作用形成硝酸盐肥料,“发庄稼”。

12.煤中的硫元素燃烧时形成SO2排放,在空气中飘尘表面(飘尘起到催化剂的作用)被氧气氧化为SO3,SO3+H2O=H2SO4 。形成硫酸型酸雨。

13.此题中只设计实验分别证明白色晶体中含有NH4+、SO42-即可。(但其实这样做的不准确的,因为可能还含有别的杂质,严格应该定量确认一定质量晶体中NH4+与SO42-的质量和为晶体总质量才可以。具体设计略。)

14.(1)6.0 g (2)2.2 mol•L-1 15.(略)。

全在这了 给分吧

化学 必修4 原电池 fe在nano3、kcl溶液中腐蚀

fe在nano3腐蚀

Fe+4HNO3==Fe(NO3)3+NO↑+2H2O

属于化学腐蚀

fe在kcl溶液中腐蚀

fe做阴极,C做阳极

属于电化学腐蚀

电化学腐蚀比较快,电化学腐蚀比其它类型的腐蚀破坏更为常见,对金属是极其 危险的。

智慧上进。高考总复习。单元滚动创新卷。(数学,语文,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各课第一单元到第六单元)

高中文理综合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

?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高中文理综合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智慧上进的答案在哪找初三2022

可以在智慧上进答案网去找。

智慧上进试卷答案官网2022,目前已经整理了智慧上进试卷答案官网2022的各科答案和试卷。

智慧上进试卷答案官网智慧上进试卷app官网,上万份试卷答案在这里面随时随地的查看,可以在线做题,也可以在这里查看你的试卷的分数,这样就可以知道自己的成绩,然后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自己。

[img]

出一份有关高中化学必修4的题,18道选择,5道填空。很急谢谢

1.为达到预期的实验目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欲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ZnSO4溶液,将l0 g ZnSO4·7H2O溶解在90 g水中

B.欲制备F(OH)3胶体,向盛有沸水的烧杯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并长时间煮沸

C.为鉴别KCl、AICl3和MgCl2溶液,分别向三种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D.为减小中和滴定误差,锥形瓶必须洗净并烘干后才能使用

2.草酸是二元中强酸,草酸氢钠溶液显酸性。常温下,向10 mL 0.01 mol/L NaHC2O4溶液中滴加0.01 mol/L NaOH溶液,随着NaOH溶液体积的增加,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V(NaOH)== 0时,c(W)== 1 × 10-2 mol/L

B.V(NaOH) 10 mL时,不可能存在c(Na+)== 2 c(C2O24−)+ c(HC2O4−)

C.V(NaOH)== 10 mL时,c(W)== 1 × 10-7mol/L

D.V(NaOH) 10 mL时,c(Na+) c(C2O24−)c(HC2O4−)

3.25 ℃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 ⇀↽ H+ + OH- ;∆H  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向水中加人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

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w不变

C.向水中加人少量固体CH3COONa ,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

D.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

4.下列有关工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将NH3液化分离,可加快正反应速率,提高N2、H2的转化率

B.硫酸工业中,在接触室安装热交换器是为了利用SO3转化为H2SO4时放出的热量

C.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采用离子交换膜法,可防止阴极室产生的C12进入阳极室

D.电解精炼铜时,同一时间内阳极溶解铜的质量比阴极析出铜的质量小

5.天津是我国研发和生产锂离子电池的重要基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是含锂的二氧化钴(LiCoO2),充电时LiCoO2中Li被氧化,Li+迁移并以原子形式嵌入电池负极材料碳(C6)中,以LiC6表示。电池反应为LiCoO2 + C6 CoO2 + LiC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充电时,电池的负极反应为 LiC6 - e- == Li + C6

B.放电时,电池的正极反应为 CoO2 + Li+ + e- == LiCoO2 ,

C.羧酸、醇等含活泼氢的有机物可用作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

D.锂离子电池的比能量(单位质量释放的能量)低

6.对平衡CO2(g) CO2(aq) .△H=-19.75KJ/mol,为增大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应采用的方法是

 A、升温增压 B、降温减压

 C、升温减压 D、降温增压

7.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H++CH3COO-,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醋酸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满足:c(H+)=c(OH-)+c(CH3COO-)

 B、0.10mol/L的CH3COOH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中c(OH-)减小

 C、CH3COOH溶液中加少量的CH3COONa固体,平衡逆向移动

 D、常温下pH=2的CH3COOH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7

8.下列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石灰乳与Na2CO3溶液混合:Ca2++CO32-=CaCO3

 B、NH4HSO3溶液与足量的NaOH溶液混合加热:

NH4++HSO3-+2OH- NH3Ÿ+SO32-+2H2O

 C、酸性条件下KIO3溶液与KI溶液发生反应生成I2:

IO3-+5I-+3H2O=3I2+6OH-

 D、AgN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g++NH3·H2O=AgOH +NH4+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阴极上都是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

B、用惰性电极电解Na2SO4溶液,阴阳两极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NaCl溶液,若有1 mol电子转移,则生成1 molNaOH

 D、镀层破损后,镀锡铁板比镀锌铁板更耐腐蚀

10.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酸性溶液Na+、K+、MnO4—、Br—          B.酸性溶液Fe3+、NH4+、SCN—、NO3— 

 C.碱性溶液Na+、K+、AlO2—、SO42—        D.碱性溶液Ba2+、Na+、CO32—、Cl— 

11.在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进行下列反应:

NO(g) + CO(g)  1/2N2(g) + CO2(g);△H = -373.2 KJ/mol,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

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A.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        B.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

C.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              D.降低温度同时增大压强

12.下列除杂质的方法不可行的是

A.用过量氨水除去Al3+溶液中的少量Fe3+

B.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除去N2中的少量O2

C.用新制的生石灰,通过加热蒸馏,以除去乙醇中的少量水

D.用盐酸除去AgCl中少量的Ag2CO3

13. 一定条件下,向一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SO2和1molO2,发生下列反应:2SO2(g)+O2(g)     2SO3(g)达到平衡后改变下述条件,SO3气体平衡浓度不改变的是

(    )

A.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1mol SO2(g)

B. 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mol SO3(g)

C. 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mol O2(g)

D. 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mol Ar(g)

14.我国首创的海洋电池以铝板为负极,铂网为正极,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空气中

的氧气与铝反应产生电流。电池总反应为:4A1+3O2+6H2O == 4A1(OH)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 ==40H -

B.电池工作时,电流由铝电极沿导线流向铂电极

C.以网状的铂为正极,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D.该电池通常只需更换铝板就可继续使用

15.已知反应:①101Kpa时,2C(s)+O2(g)==2CO(g);△H= -221 kJ/mol

②稀溶液中,H +(aq)+OH -(aq)== H2O(1);△H= -57.3kJ/mol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碳的燃烧热大于 110.5 kJ/mol

B.①的反应热为 221 kJ/mol

C.稀硫酸与稀 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kJ/mol

D.稀醋酸与稀 NaOH溶液反应生成 1mol水,放出 57.3kJ热量

16.在一定温度下,向容积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里充入a mol NO2发生如下反应:2NO2(气)N2O4(气),达到平衡后,再向该容器内充入a mol NO2,达平衡后与原平衡比较错误的是 ()

A.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

B.NO2的转化率提高

C.压强为原来的2倍

D.颜色变深

17.在一真空密闭容器中盛有1 mol PCl5,加热到200℃,发生反应:PCl5(g)PCl3(g)+Cl2(g),反应达到平衡时,PCl5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为m %,若在相同的温度和相同的容器中,起始时加入2 mol PCl5,反应达到平衡时,PCl5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为n%,则m 和n 关系正确性是 ()

A.m>n  B.m<n

C.m=n   D.无法比较

18.对已达到化学平衡的下列反应2X(g)+Y(g)2Z(g)减小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为 ()

A.逆反应速率加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加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正、逆反应速率都变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答案:CDBDB  DBBCC BABBA CBC

19.如图所示,烧瓶A、B中装有相同浓度的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间用止水夹K夹紧,烧杯甲中盛放100 mL 6mol·L-1的HCl溶液,烧杯乙中盛放100 mL冷水。现向烧杯甲的溶液中放入25g NaOH固体,同时向烧杯乙中放入25 g NH4NO3固体,搅拌使乙溶解。

(1)A瓶中气体颜色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2)B瓶中气体颜色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答案:

(1)变深;甲中NaOH溶解放热,中和HCl也放热,烧瓶A中气体温度升高,2NO2 N2O4(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平衡向左移动,NO2浓度增大,颜色加深。

(2)变浅;NH4NO3溶解吸热,乙中溶液及B中气体温度降低,使反应2NO2N2O4(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向右移动,NO2浓度减小,颜色变浅。

20.(Ⅰ)已知在448℃时,反应H2(g)+I2(g)2HI(g)的平衡常数K1为49,则该温度下反应2HI(g)H2(g)+I2(g)的平衡常数K2为________;反应 H2(g)+  I2(g)HI(g)的平衡常数K3为________。

(Ⅱ)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t/℃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0.6      0.9    1.0       1.7      2.6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

(2)该反应为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3)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υ(H2)正=υ(H2O)逆

D.c(CO2)=c(CO)

(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________℃。

(5)在800℃时,发生上述反应,某一时刻测得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分别为c (CO2)为2 mol/L,c(H2)为1.5 mol/L,c(CO)为1 mol/L,c(H2O)为3 mol/L,则下一时刻,反应向________(填“正向”或“逆向”)进行。

21.在一定温度下,把2 mol SO2和1 mol O2通入一个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里,发生如下反应:2SO2+O2       2SO3,当此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反应混和物就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现在该容器中,维持温度不变,令a、b、c分别代表初始加入的SO2、O2和SO3的物质的量(mol)。如果a、b、c取不同的数值,它们必须满足一定的相互关系,才能保证达到平衡时,反应混合物中三种气体的百分含量仍跟上述平衡时完全相同,请填写下列空白:

(1)若a=0,b=0,则c=________。

(2)若a=0.5,b=________和c=________。

(3)a、b、c取值必须满足的一般条件是(请用两个式子表示,其中一个只含a和c,另一个只含b和c):______。

答案:

解析] 方法一:化学平衡特点之一:只要条件不变(温度、压强或体积、浓度),无论反应是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也无论反应物的量是一次加入还是多次加入,达到平衡时,体系中各物质的百分含量与原平衡状态时完全相同,抓住这个特点,此题就迎刃而解。

①设反应在题设条件(2 mol SO2和1 mol O2为起始反应物)达化学平衡时SO3的物质的量为x mol, 则

2SO2+   O2   2SO3

起始(mol) 2 10

平衡(mol) 2-x 1-0.5xx

②设以a mol SO2和b mol O2、c mol SO3为起始反应物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SO3的物质的量为y mol,则

2SO2+O22SO3

起始(mol) a b c

平衡(mol) a-y b-0.5yc+y

由于上述两个平衡是等价的,那么可知:

23.

Ⅰ.恒温、恒压下,在一个可变容积的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A(g)+B(g)  C(g)

(1)若开始时放入1 mol A和1 mol B,到达平衡后,生成a mol C,这时A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mol。

(2)若开始时放入3 mol A和3 mol B,到达平衡后,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3)若开始时放入x mol A、2 mol B和1 mol C,到达平衡后,A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是y mol 和3a mol,则x=________,y=________。

平衡时,B的物质的量________(选填一个编号)。

(甲)大于2 mol (乙)等于2 mol (丙)小于2 mol

(丁)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2 mol

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在(3)的平衡混合物中再加入3 mol C,待再次到达平衡后,C的物质的量分数是________。

Ⅱ.若维持温度不变,在一个与(1)反应前起始体积相同、且容积固定的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

(5)开始时放入1 mol A和1 mol B到达平衡后生成b mol C。将b与(1)小题中的a进行比较________(选填一个编号)。

(甲)a<b(乙)a>b(丙)a=b

(丁)不能比较a和b的大小

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Ⅰ.(1)(1-a)

(2)3a

(3)2 3-3a (丁) 若3a>1,B的物质的量小于2 mol;若3a=1,B的物质的量等于2 mol;若3a<1,B的物质的量大于2 mol

Ⅱ.(5)(乙) 因为(5)小题中容器容积不变,而(1)小题中容器的容积缩小,所以(5)小题的容器中的压力小于(1)小题容器中的压力,有利于逆向反应,故反应达到平衡后a>b

24.如右图所示,当关闭K时,向A中充入4 mol X、14 mol Y,向B中充入2 mol X、7 mol Y,起始时VA=VB=aL,在相同温度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两容器各自发生下列反应:2X(g)+2Y(g)Z(g)+2W(g);ΔH<0,达到平衡(Ⅰ)时,B中密度为原来的 10/9      。试回答:

(1)B中X的转化率α(X)B为________,Y的转化率α(Y)B为________。

(2)A中Z和B中W的物质的量的大小比较:n(Z)A________n(W)B(填“<”“>”或“=”)。

(3)打开K,过一段时间重新达平衡(Ⅱ)时,B的体积为________L(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连通管中气体体积不计)。

(4)按(3)打开K达到平衡后,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要使B容器恢复原来反应前的体积,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A容器容积不变,B容器压强不变,平衡(Ⅰ)时,B的容积为0.9a,B中共有气体8.1 mol。B中反应的X、Y均为1.8 mol。则α(X)B=90%,α(Y)B=25.7%。

(2)平衡(Ⅰ)时,n(W)B=1.8 mol,n(Z)B=0.9 mol。假设将A中加入4 mol X、14 mol Y是在相同温度和有催化剂的条件下,在容积可变的容器中达到平衡,则平衡时容积为1.8a,此时Z为1.8 mol。将1.8a的容积体积再压缩为a,则平衡向右移动,Z的物质的量大于1.8 mol。

(3)K打开,达平衡(Ⅱ)时,整个容器的体积为2.7a,A部分为a,则B的体积为1.7a。

(4)要想使1.7a恢复至a,温度不变时可增大外界压强。

[答案] (1)90% 25.7% (2)> (3)1.7a (4)增大外界压强(或将活塞向左推)

   

智慧上进的答案在哪找?

可以在智慧网官网查找,或者关注一些公众号进行查找。

相关介绍:

作业,《辞海》解释:为完成学习方面的既定任务而进行的活动。

而《教育大辞典》则把完成学习任务的作业分为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两大类。

课堂作业是教师在上课时布置学生当堂进行检测的各种练习,而课外作业是学生在课外时间独立进行的学习的活动,检测学生是否学会了课上的知识的一种方法,一般都是家庭作业。

关于智慧上进化学必修4答案和智慧上进高二年级单元达标检测卷化学选修四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