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周测卷四点一(七下数学周测卷)

本篇文章给同学们谈谈七年级下册周测卷四点一,以及七下数学周测卷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本文目录一览:

七年级语文下册周考试卷

一、选择题,选出下列各题中正确的一项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宰割(zǎi) 元勋 (xūn) 奠基(diàn) 难堪(kān) 选聘 (pìn) 可歌可泣(qì)

B 摄制(shè) 无垠(yín) 萦带(yíng) 黯然(àn) 惨悴 (chuì) 风悲日曛 (xūn)

C 彷徨(fáng) 校补(xiáo) 秩序 (chì) 澎湃(pài) 硕果 (shuò) 锲而不舍(qiè)

D 咳嗽(sou) 揩净 (kāi) 阖眼(ké) 抹杀 (mò) 舀水(yǎo) 深恶痛绝(wù)

2、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 捆绑(kǔn) 调羮 (gēn) 绞肉 (jiǎo) 薪金 (xīn) 草率 (shuài) 吩咐(fú)

B 疙瘩 (da) 洗澡 (zǎo) 屏障(bíng) 臂膀(bèn) 哺育(fú) 山巅 (diān)

C 劈开(pī) 气魄(pò) 狂澜 (lán) 浊流(zuó) 踱步 (duó) 婉转(wǎn)

D 钥匙(shi) 哽咽 (gěngyè) 祈祷 (dǎo) 气氛 (fēn) 喧闹(xuān) 懊悔(ào)

3、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 惩罚(chěng) 桦树(huà) 呻吟 (yín) 嗥叫 (háo) 斑斓 (lán) 谰语(lán)

B 亘古(gèng) 默契(qì) 田垄 (lóng) 镐头(gǎo) 窜出 (cuàn) 碾出(niǎn)

C 污秽(suì) 誓言 (shì) 山涧 (jiàn) 埋葬(zàng) 土壤(rǎng) 耻辱(chǐ)

D 鞍鞯(jiān) 辔头 (pèi) 可汗(hán) 啾啾 (jiū) 策勋 (xūn) 扑朔 (shuò)

4、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至死不谢 鞠躬尽瘁 当之无愧 知人之明

B 妇孺皆知 截然不同 家喻户晓 锋芒毕露

C 兽挺亡群 炯炯目光 仰之弥高 兀兀穷年

D 心不在焉 无瑕及此 沥尽心血 迥乎不同

5、下列字形有误的一组是

A 心会神凝 群蚁排衙 一反即往 警报叠起

B 凶多吉少 气冲斗牛 慷慨淋漓 不以为然

C 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 浩浩荡荡 磨刀霍霍

D 鲜为人知 死而后已 佩服仰慕 马革裹尸

6、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商务印书馆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所收条目 字、词、短语等,共69000余条。

②对于学生应不应该参加社会活动,老师和家长的意见分歧很大,让人 。

③学习和工作都是有趣味的, 我们锲而不舍地做下去,趣味自然会产生。

A.包括 莫衷一是 只有 B.囊括 无所适从 只有

C.包括 无所适从 只要 D.囊括 莫衷一是 只要

7、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本次比赛中,四川男排为了一举夺得冠军,尽谴全部主力队员上阵。

B、赵大爷种植的大樱桃刚采摘完毕,就基本上全部被抢购一空。

C、我看着坐在荧光灯下那张笑意盈盈的脸,一股温馨的感觉蓦地涌上了心头。

D、我好久没有听到小明清脆的歌声.

8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必然会使一些产品处于尴尬境地而令其入不敷出。

B、有人说他的落选与个人恩怨有关,但他反驳时非常肯定地否认不是与个人恩怨有关。

C、跳高测验时,小陈飞奔向前,脚一蹬,跳了起来哎呀,真可惜,差一点没跳过去。

D、峨眉山是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其间苍松翠柏,流泉飞瀑,景色秀丽,气势雄伟,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

9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说明、议论、比喻、抒情

B 小说的三要素是:时间、人物、情节

C 抒情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土地的誓言》铺排描述“参天碧绿的白桦林”“红布似的高粱”“黑色的土地”等富有关东气息的事物,采用直接抒情,可以体会到作者对故乡的炽热爱恋。

D 要写出人物的精神,要注意:抓住典型细节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还可以借助对比、衬托、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还可以借助一些抒情议论的句子,对人物的精神品质进行点晴式的概括。

10、下列作家作品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邓稼先》-----杨振宁----“两弹一星”勋章------物理学家

B 《说和做》----臧克家----诗人 学者 民主战士----- 《烙印》

C 《回忆鲁迅先生》-----萧红----作家-----《朝花夕拾》

D 《孙权劝学》----司马光----北宋----《资治通鉴》----编年体史书

1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黄河颂》是光未然创作的组诗《黄河大合唱》中的第二乐章,后来经冼星海谱曲后,响彻中华大地。歌颂了中华民族的伟大而又坚强的精神 。

B 《最后一课》作者是法国小说家歌德的短篇小说,他的代表作有《小东西》《星期一故事集》,文章的主人公有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郞士。

C 《土地的誓言》作者是端木蕻良,原名曹京平,作家,代表作有小说《科尔沁旗草原》,“七七事变”后,大批东北青年流亡到关内。本文抒发了他们对国土沦丧的压抑之感和对故土的深深眷恋之情,具有强烈的爱国色彩。

D 《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辑的《乐府诗集》,从有无作者来说是民歌,从表达方式来说是一首叙事诗,从体裁来说是乐府诗,展现了木兰的英雄气概,也表现了她的儿女情怀。本诗是南北朝时南方的民歌。

12、下列词语的词性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在(介词)20世纪人类历史上,这(代词)可能是最重要的、影响最(形容词)深远的巨大转变。

B 他只(副词)说了(助词)一句话“我不能走(动词)。”

C 柏林已经(副词)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连词)洛林的`学校只许(动词)教德语了。

D 当时,他是(动词)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连词)他曾(副词)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叹词)原子弹制造工作。

二、文言文阅读

1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有误的一项是( )

A 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当道)

B 蒙辞以军中多务(推辞)

C 愿为市鞍马(集市)

D蒙乃始就学(从事)

14、下列加点词的意义有误的一项是

A 即更刮目相待(立即)

B 非复吴下阿蒙(再)

C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难道)

D 及鲁肃过寻阳(等到)

5、下列对称谓语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 卿(爱称)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爱称)。

B 孤(自称)常读书

C 大兄(敬称)何见事之晚乎

D 卿(爱称)今当涂掌事

16、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辞以军中多务(介词,用) 自以为大有益处(动词,认为)

B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助词,不译)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代词,指知识)

C 治经为博士邪(动词,做,当) 愿为市鞍马(介词,替)

D 结友而别(顺接连词,不译) 博学而笃志(并列连词,不译)

17、下列解释加点字的意义全正确的一组是

A 木兰当户织(对着窗户) 愿为市鞍马(愿意) 愿驰千里足(希望)

B 东市买骏马(集市) 旦辞爷娘去(早晨) 但当涉猎(但是)

C 赏赐百千强(有余) 策勋十二转(记功) 双兔傍地走(临近)

D 木兰不用尚书郎(不愿做) 出郭相扶将(内城)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看见事情)

三、文言翻译(10分)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4、阅读下列短文,译划线句

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欲“推”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撞至第三节,手势尚未已。(1)俄为左右拥止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推”字与“敲”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敲’字佳。”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2)因与岛为布衣之交。

(1)

(2)

四、诗歌阅读

阅读《逢入京使》回答问题(10分)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2分)

2、请说出本文作者同乐山的关系(2分)

3、“双袖龙钟泪不干”运用了什么修辞用法?其中的“龙钟”是什么意思?在这里有何表达效果?(4分)

4、本诗从体裁来说是什么诗?从内容来说是什么诗?(2分)

四、默写(14分,一横线0.5分)

1、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

2、 ____________,散入春风满洛城。

3、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 。

4、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 。

5、木兰从军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6、木兰从军的战争残酷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木兰行军路上思亲的句子: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8、体现军情紧急和行军神速的句子: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9、体现战场苦寒的句子: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10、木兰立功后的愿望是: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用比喻来赞美木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木兰急于恢复女儿装的句子: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五、名著阅读(8分)

1、关于《骆驼祥子》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3分)

A.《骆驼祥子》是一部京味小说。

B.《骆驼祥子》的语言俗白、亲切。

c.《骆驼祥子》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优秀的长篇小说。

D.《骆驼祥子》的语言是从地道的北京市民口语中提炼出来的文学语言。

2、《骆驼祥子》还写了其他各色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_______,大胆泼辣而有点变态的_______,一步步走向毁灭的_______,以及大学教授曹先生。

3、祥子最大的梦想是_______。他买的第二辆车因_______而被卖掉。

4、《骆驼祥子》作者_______,这部作品描写来自农村的淳朴、健壮的祥子,到北平谋生创业,_______次买车又_______次失去,并终于堕落到生活的谷底的故事。_______是《骆驼祥子》的基本线索,与祥子有着密切关系的女主人公是_______。

六、语文活动(7分)

在《天下国家》的语文活动中,请完成下列内容

1、请讲一个爱国故事(2分)

2、请写连续的两句体现爱国感情: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 (2分)

3、请写一爱国名言并写出作者:____________(2分)

4、你认为应该作为中学生应该做到爱国?(1分)

BFB语文七年级下册周周清测试卷(六)

一:基础积累和运用(26分)

1、写出语段中的拼音和汉字,并订正文中的错别字。(6分)

bīn( )河公园座落在县城东南角,公园内花木丛生,绿草如茵( )。一条人工河穿园而过,河水碧澄( ),宛如公园深suì( )的眼眸。晨曦初上或夕阳西下时,伫立在园中的高桥之上,极目远眺,或徜徉于花草树木之间,与自然风光溶为一体的感觉就油然而生。

bīn ( )河 绿草如茵( ) 碧澄() 深suì()

改为 :改为:

2、默写(10分)

① ,成为最知心的人。

②在这四年里,我历尽艰苦, ,我咬紧了牙。

③曲径通幽处,。

④《登岳阳楼》中,既写出洞庭湖广阔浩淼,又喻指国家命运飘摇的诗句是:

,。

⑤ ,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⑥一儿曰:“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两小儿辩日》)

⑦横眉冷对千夫指, 。(《自嘲》—鲁迅)

⑧ ,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王勃)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3分)

A、进了森林博物馆,人就更多了,接踵摩肩,人头攒动。

B、有什么人不会做什么事,他会说:“我爸爸会。”在他心目中,爸爸是无所不为的。

C、截至今日,全国已有60人确诊感染N7H9,其中13人死亡,这个消息真是骇人听闻。

D、这节课总是有人在下面大声喧哗,几次打断老师讲课,怒形于色的老师终于忍不住批评了他们。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凡尔赛宫的今日已是举世闻名的游览胜地,各国游人络绎不绝。

B、黄鹤楼不仅是全国著名旅游的景区,也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旅游的最好去处。

C、右边一块浮雕,表现的是全国各阶层人民举着红旗、鲜花、水果,慰劳解放军,欢迎解放军。

D、童年的生活和感受是深藏在人们心中的无尽宝藏,也是生命长河不竭的源泉。

5、口语交际(4分)

2014年,第二届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南京举行,全国上下,普天同庆。如果你是“南京青奥会”的志愿者,发现有人随手扔纸屑、果皮,你如何劝阻?请针对两类人,各写一句话来劝阻。

①对随手扔果皮的小学生,你会说:。(2分)

②对随手扔垃圾的小学生的父亲,你会说: 。(2分)

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检测卷带答案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2分)

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 炫 耀xuàn 蛰 伏zhé 璀 璨cuǐ 繁 衍 yan

B.上 颚 è 纤 维xiān 锹 甲qiāo 鞘 翅qiào

C. 栖 息xī 圆 锥 zhuī 抑 郁 yù 濒 危bīn

D. 矫 健jiǎo 乖 巧guāi 露 面lù 分 娩 wǎn

2.对句子中加粗的副词的作用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身子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老是”、“一直”既说明松鼠尾巴翘的状态和高度,又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B.松鼠跑跳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跳。(“总是”、“有时”连用,强调了松鼠跑跳敏捷轻快的特点。)

C.松鼠通常一胎能生三四个。(“通常”突出松鼠产仔多的特点。)

D.它们从来不接近人的住宅,也不呆在小树丛里,只喜欢大的树林,住在高大的树上。(“从来不”、“也不”、“只”准确说明了小松鼠活动的范围,突出了它的驯良特点。)

3.没有使用比喻说明方法的一句是( )(3分)

A.有人说,松鼠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

B.雌虫则忙于产卵,它们用腹部末端像犁一样的产卵器挖土,然后爬进挖好的坑里。

C.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已列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

D.金龟子身上能自由伸缩的软软的腹部就是橡皮,又薄又硬的鞘翅后翼就是玻璃。

4.对下列各句的表达方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1)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

(2)然而,雌虫的触角末端却只有6条流苏,而且又窄又短。

(3)第二天早上,雄虫通常停在低矮的树枝上,成双成对,一动不动,对周围的事和物视而不见。

(4)大熊猫是我国国宝,已列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也是世界珍稀动物中的重点保护对象。

A.(1)描写 (2)议论 (3)记叙 (4)说明

B.(1)议论 (2)说明 (3)描写 (4)议论

C.(1)描写 (2)说明 (3)记叙 (4)说明

D.(1)议论 (2)议论 (3)描写 (4)议论

5.对下列各句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1)然而,雌虫的触角末端却只有6条流苏,而且又窄又短。

(2)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3)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

(4)刚生下来的仔熊猫却小得出奇,仅相当于母体重量的千分之一。

A.(1)举例子 (2)作比较 (3)拟人 (4)作比较

B.(1)列数字 (2)打比方 (3)拟人 (4)作比较

C.(1)举例子 (2)作比较 (3)举例子 (4)列数字

D.(1)列数字 (2)作比较 (3)拟人 (4)列数字

6.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鸭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A.首联,点明歌咏对象——孤雁,“声念群”表现了孤雁追赶同伴鸣叫不止的情形。

B.颔联与颈联以“谁怜”二字设问,表现诗人对故乡的无限思念与愁情。

C.尾联以野鸭反衬孤雁,表达了诗人的爱憎之情。

D 全诗咏物抒情,通过歌咏失群的孤雁,表现了乱世漂泊中失群人的痛苦心情。

7.阅读虞世南《蝉》,回答问题。

垂 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1)“居高声自远”中“居高”二字有两层含义:一是指____________,二是指____________(2分)

(2)这首托物寓意的咏蝉诗,通过刻画蝉的形象,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2分)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38分)

(一)(13分)

(1)1980年11月5日下午3时,德国柏林机场铺好了红地毯,挂起“热烈欢迎中国人民的友好使者”的大字标语,机场上挤满手捧鲜花的欢迎人群和记者们。

(2)来自中国的专机刚刚降落,人们____________(盼望、企盼、期望)已久的中国“贵宾”终于露面:黑眼圈,黑耳朵,一身乌云盖雪的皮袍!

(3)喔,来自中国的一对大熊猫,芳名“天天”和“宝宝”。

(4)大熊猫人见人爱。大熊猫喜欢嬉戏,憨态可掬,有时直立起来,状似舞蹈;有时背倚石头,坐在草地上悠然自得地啃着竹枝;有时团作一团,漫不经心地随地打滚;有时拖着笨拙的身体,摇摇晃晃地在草地上玩耍。大熊猫经过训练,还成了杂技明星,能够表演前滚翻、吃西瓜、吹喇叭、推小车、骑木马、滑滑梯和蹬皮球等精彩节目,常常博得观众的笑声与掌声。

(5)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____________(宝贵、珍贵、珍稀)动物,也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濒危动物。我国古籍中把大熊猫称为“貘”。两千多年前,汉朝初年的《尔雅》一书中,便有“貘体色黑驳,食竹”的记载。汉代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上林赋》中列举了当时咸阳上林苑饲养的近40种异兽,大熊猫名列首位,可见大熊猫在当时就已经被人们视为珍贵的`名兽了。

(6)大熊猫体态丰满,四肢粗壮,尾巴短秃,毛色奇特,头和身躯乳白色,而四肢和肩部黑色,头上有一对整齐的黑耳朵,还有两个黑眼眶,很像戴着一副八字形的黑眼镜。大熊猫长相俊俏,神态温驯,给人以优美、活泼的感受。

(7)随着我国同世界各国人民日益广泛的友好来往,大熊猫作为友好使者,频频出访,轰动了全世界。许多国家以能够获得中国政府所赠送的大熊猫为殊荣。大熊猫就像一颗璀璨的东方明珠,给这些国家的动物园增添了华夏异彩。1972年10月,中国政府赠送的大熊猫“兰兰”到达日本上野动物园,在头9个月里,每天前往参观的人数竟高达30万人,形成了“熊猫热”。1979年9月,“兰兰”在东京不幸病故时,3000万日本人向“兰兰”致哀。日本首相也发表讲话,痛悼“兰兰”离世。

8.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横线上。(2分)

9.文章怎样引出说明的对象——大熊猫?为什么这样写?(4分)

10.第(4)段使用大量的修辞手法介绍大熊猫的可爱,对其判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排比、拟人、夸张 B.比喻、拟人、对比

C.夸张、排比、比喻 D.排比、比喻、拟人

11.用简洁的话概括第(5)段的说明内容,并说说该段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的?(4分)

(二)(12分)

(1)我特别感兴趣的是,松树金龟子有音乐天赋,连雌虫也一样能唱歌。雄虫是不是靠唱歌来召唤、引诱异性呢?是不是雌虫也用歌声来呼应雄虫的歌声呢?在通常的情况下,双双快乐地生活在松树枝头,它们是有可能一唱一和,夫妻对唱的。可惜的是,我既没有听到它们在树上一唱一和,也没有听到它们在铁丝网里对唱。我无法作证。

(2)金龟子的发音部位在腹部末端。小虫的腹部一伸一缩,腹部的最后一节跟鞘翅的后翼相互摩擦,就产生了声音。在腹部和鞘翅的表面看不出有什么特殊的发声器官。就是拿放大镜仔细看也看不到用来发音的细条纹,两个面都是光溜溜的。那么声音是怎样发出来的呢?

(3)你把食指浸湿,按在玻璃板下来回摩擦,发出的声音跟金龟子叫的音差不多。如果用橡皮在玻璃上擦,那发出的音跟金龟子叫的音就一模一样了。如能掌握一定的节奏,那就跟金龟子的歌唱没有区别了。金龟子身上的能自由伸缩的软软的腹部就是橡皮,又薄又硬的鞘翅后翼就是玻璃。可见金龟子的发音原理非常简单。

(4)其他为数不多的鞘翅目昆虫也具有同样的特点。例如屎壳螂,也是靠腹部的伸缩来摩擦鞘翅后翼,发出声音的。

(5)虽然我们掌握了金龟子发音的原理,它为什么而歌唱却仍是个谜。是为了求偶而歌唱?这有可能。然而,____________我特别注意,在深夜里,____________从未听到过金龟子的歌声。就是近在咫尺的铁丝网里,我也听不到它的歌声。

(6)要金龟子唱也不难,只要抓在手里摸摸捏捏,它就会唱起来。一直唱到你不再去冒犯它。那声音听起来不像是唱歌,倒更像是抱怨声,对命运的抗议声。真是奇怪,在金龟子的世界里,歌声是用来表达痛苦的,而沉默则是欢乐的标志。

12.能概括选文内容的一项是( )(2分)

A.我特别感兴趣的是,松树金龟子有音乐天赋,连雌虫也一样能唱歌。

B.那么声音是怎样发出来的?

C.可见金龟子的发音原理非常简单。

D.在金龟子的世界里,歌声是用来表达痛苦的,而沉默则是欢乐的标志。

13.下面不属于设问句的一项是( )(2分)

A.是不是雌虫也用歌声来呼应雄虫的歌声呢?在通常情况下,双双快乐地生活在松树枝头,它们是有可能一唱一和、夫妻对唱的。

B.是为了求偶而歌唱?这有可能。

C.那么声音是怎样发出来的?

D.为什么纺织娘面对危险却要停止叫喊?

14.根据第(2)、(3)两段内容,概括松树金龟子的发音原理。(不超过六个字)。

□□□□□□(3分)

15.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在第(5)段中的横线上( )(2分)

A.既……又…… B.不仅……还……

C.尽管……也…… D.无论……都……

16.对上文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1)/(2)(3)/(4)(5)(6) B.(1)(2)/(3)(4)/(5)(6)

C.(1)/(2)(3)(4)/(5)(6) D.(1)/(2)/(3)(4)/(5)(6)

(三)(13分)

(1)蟋蟀在北方俗名叫“蛐蛐儿”,常常生活在野草地、农田、瓦砾堆、篱笆根或墙缝中,在夏天出现,到秋天死去(也有极少数能越冬)。蛐蛐儿包括的种类很多。“蛐蛐儿”既是这些品种的总称,又是一种最常见的、生来好斗的雄性蟋蟀的名称。这种“蛐蛐儿”大家比较熟悉。蟋蟀“雄性善鸣,好斗……因在地下活动,啮食植物的茎叶、种实和根部,都是农业害虫。”(《辞海》)

(2)蛐蛐儿的身体一般长约1.5厘米左右,大致分为头、颈、躯干、足、四肢、尾几部分。

(3)蛐蛐儿的头从前面看呈三角形,上部长着两根细长而柔软的触须,比一般人的头发细,直径约0.05毫米,长是身体的三倍左右,摆动灵活。头的下部有一对大牙,多为深黄色或紫黑色,斗时用牙互相咬;牙旁各有一个黄白色的小栓儿。颈部为筒状,连接头和躯干。躯干前面小,中部大,最后又稍尖,有一条条的黑纹。在颈和躯干的连接处,向后生出一对黑色发亮的翅膀,一般不能飞行,越“年轻”的蛐蛐儿翅膀的颜色越浅。细看,翅膀表面为网格状,网格大多为平行四边形和菱形。这一层较为坚硬的翅膀下还有一层半透明的薄翅。翅膀摩擦能发出响亮的声音。躯干下面有三对足,用来支撑身体。前面一对较小,用于爬行;后一对粗大,俗称“大夯”,表面有黑色条纹或斑点,用于跳跃,跳跃一下约一米远。躯干后部的稍尖处向侧后方长出两根针状的尾儿,约为身长的三分之二,感觉后方动静;死时两尾并在一起。

(4)蛐蛐儿好斗,两者相遇必分个胜负才肯罢休。相遇时二者触须来回扫动,若一遇上,便冲上去“厮杀”起来。有时为了鼓舞自己的“斗志”和压住对方的“威风”,在斗前会大声鸣叫。“战斗”中两者张开大牙对咬,并用足支撑身体抬高向前顶。一般力大且牙长得大者获胜。胜利后必“引吭高歌”以示“威风”。有时一场“战斗”结束后,败者会被咬伤甚至被咬死。

(5)正因为蛐蛐儿好斗,它们就成了孩子们的娱乐品。为躲避孩子们的捕捉它们也有一套办法。它们善鸣,不论白天黑夜,尤其是阴天更爱鸣叫,易被人发现,因此,它们的洞常有两三个洞口。它们在野草地中的洞常向下,一般利用蝉的幼虫抛弃的洞做成,有时还把距离较近的几个洞沟通;它们在篱笆根下的洞一般横向发展。

(6)蛐蛐儿是农业害虫。如果要展开消灭蛐蛐儿的活动,孩子们说不定会反对。其实像这样一点一点地捕捉,也可以不使它们数量过多,不至于对农作物有什么大的危害。

17.根据第(1)段文字,说说蟋蟀是怎么样的一种昆虫?(3分)

18.对全文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1)/(2)(3)(4)/(5)(6) B.(1)(2)/(3)(4)/(5)(6)

C.(1)/(2)(3)/(4)(5)/(6) D.(1)(2)/(3)(4)(5)/(6)

19.第(2)(3)两段介绍蟋蟀的身体结构,运用的说明顺序是( )(2分)

A.由表及里 B.由分到总

C.由总到分 D.由此及彼

20.文章第(4)段是介绍蛐蛐儿好斗的习性,请将这一段的语言与第(3)段语言相比,看看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3分)

21.第(5)段画线的句子说蟋蟀有一套躲避捕捉的办法。是什么样的办法?(2分)

三、作文(40分)

以“趣谈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说明文,介绍你所熟悉的一种小动物。要求说明时运用拟人、打比方等方法,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一、

1.B(提示:“衍、栖、露、娩”字音错)

2.C(“通常”说明松鼠一胎生三四个的情况经常出现)

3.C

4.C

5.D

6.B(应理解为“表现失群者的哀伤、痛苦心情”)

7.(1)蝉所居的梧桐树高;“饮清露”的品格之高。

(2)一个人只有地位高,而且品格也高,他发出的声音影响才大,不需要某种外在凭借,自能声名远播。

二、

(一)8.企盼、珍稀

9.记叙在德国柏林机场上人们给予大熊猫的“国宾”待遇,从而引出大熊猫。这样写,避免了说明的枯燥,富有情趣,突出“大熊猫是国宝”。

10.D(提示:用排除法,逐一排除掉A、B、C项中夸张、对比两种修辞手法)

11.大熊猫是珍贵的动物。从我国特有、国际公认、古籍记载三个方面概括说明大熊猫的珍贵。

(二)12.A(提示:B项用设问句,引起下文;C项总结第(3)段;D项总结第(6)段,指出能发现的金龟子唱歌的一种原因。)

13.D(提示:设问句是有问有答,A、B均是,C虽无直接回答,但下段回答了这个问题。)

14.摩擦生音

15.C

16.C

(三)17.蟋蟀:常常生活在野草地、农田、瓦砾堆、篱笆根或墙缝中;在夏天出现,到秋天死去(也有极少数能越冬);雄性善鸣,好斗;在地下活动;啮食植物的茎叶、种实和根部,是农业害虫。

18.C

19.C(提示:第(2)段总写身体结构,第(3)段分写各部分的结构特点)

20.第(4)段使用“厮杀、斗志、威风、战斗、引吭高歌”等词语,语言生动有趣;而第(3)段介绍它的身体结构时,用语简明平实。

21.它们的洞常有两三个洞口,洞常向下,较近的几个洞沟通,且洞横向发展。

三、作文

提示:(1)选比较熟悉的动物,如小猫、小狗等;

(2)抓住小动物的特点;

(3)有条理说明;

(4)用拟人、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img]

关于七年级下册周测卷四点一和七下数学周测卷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