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同学分享一线调研卷历史七上RJ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七年级上册历史一线调研卷答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分享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求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题
《历史与社会》(七上)期中调测卷
命题者:周文娜 徐洋林等
转眼间半学期过去了。您学得愉快、收获丰厚吗?鼓起您的勇气,拿起手中的笔,放飞您的思维,细心而认真地答卷,将您的收获展示出来,让我们共同分享您的喜悦吧!
我们的试卷分卷一和卷二两部分,请您把所有的答案做在答题卷(卷二)的相应位置上。
卷 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你把正确的答案填入卷二相应的表格中)
1. 区域之间有相互合作与联系。上虞市城区的教师到偏远山区支援教育,这主要属于不同区域间的( )。
A.文化联系 B.经济联系 C.特产联系 D.信息联系
2. 海峡是海上的交通要道,位于东南亚的马六甲海峡沟通的两大洋是( )。
A.印度洋和大西洋 B.太平洋和北冰洋
C.印度洋和太平洋 D.太平洋和大西洋
3. 下列社区为典型的科技社区的是( )。
A.王府井 B.南京路 C.杭州市 D.中关村
4. 咱们社区举行群众文体活动,我们应该( )。
A.嘲笑、讽刺 B.不闻不问 C.积极参加 D.冷眼旁观
5. 早晨,当我们面对太阳站立时,风从右肩吹来,这风是( )。
A.东风 B.南风 C.西风 D.北风
6. 下列属于地图“语言”的是( )。
A.赤道 B.经线 C.纬线 D.方向
7. 东半球和西半球划分的界线是( )。
A.0°和180° B.本初子午线圈 C.20°W和160°E D.20°E和160°W
8. 地球上的大洋,按面积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 )。
①大西洋 ②印度洋 ③太平洋 ④北冰洋
A.③①②④ B.③①④② C.①②③④ D.②①③④
9. 世界上纬度最高的大洲和大洋是( )。
A.亚洲和太平洋 B.北美洲和北冰洋 C.南极洲和北冰洋 D.南极洲和印度洋
10. 小明朝正北方站在操场上做操,向右转了0°这时他面向
A.正东方向 B.正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北方向
11. 由三个大洲包围的大洋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12. 世界四大洋中,你认为跨经度最多的洋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北冰洋 D.印度洋
13. 处于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的大洲是( )。
A.非洲 B.大洋洲 C.欧洲 D.北美洲
14. 我国四大海中纬度最低、面积最大的是( )。
A.东海 B.南海 C.渤海 D.黄海
15. 我们上虞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16. 一年中盛行风向随着季节发生明显变化的风,被称为( )。
A.季风 B.夏季风 C.冬季风 D.飓风
17.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分布在( )。
A.亚马孙平原 B.撒哈拉沙漠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海南岛
18. 与我国相邻的15个陆上邻国中,人口最多的邻国位于我国的( )。
A.西南部 B.北部 C.南部 D.西北部
19. 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 )。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20. 在我国众多的岛屿中,最大的是( )。
A.台湾岛 B.海南岛 C.崇明岛 D.舟山岛
21. 季风气候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的条件是( )。
A.冬季多雨 B.终年多雨
C.高温期与多雨期不一致 D.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22. 人口疏密的不同可以用以下哪种方式表示? ( )
A.人口自然增长率 B.人口密度 C.人口数量 D.人口增长数量
23. 我国56个兄弟民族中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A.维吾尔族 B.壮族 C.蒙古族 D.藏族
24. 中国明朝时明成祖曾派著名航海家郑和七次下西洋,郑和航海途中必经的海峡是( )。
A.马六甲海峡 B.直布罗陀海峡 C.霍尔木兹海峡 D.英吉利海峡
25. 我国著名的一条人口地理界线是指( )。
A.黑河—腾冲 B.秦岭—淮河 C.长江 D.“三北”防护林
26. 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是( )。
A.贵州省 B.云南省 C.广西 D.新疆
27. 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A.东北、华北、西北地区 B.东南、西南、西北地区
C.东北、西北、西南地E D.华东、东北、华北地区
28. 我国民族分布的明显特点是( )。
A.大杂居、小聚居 B.大杂居、大聚居
C.大杂居、不聚居 D.大聚居、不杂居
29. 下列对山区的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山区条件太艰苦,特别是交通不便,所以无法开发建设
B. 山区虽然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比较缓慢,所以我们要合理地开发建设山区
C. 山区有茂密的树林,清澈的泉水,是旅游的好地方,所以不用再开发建设了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30. 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首先要( )。
A.加固黄河大堤 B.跨流域调水
C.中游的水土保持和植树造林 D.修建水库
《历史与社会》(七上)期中调测答题卷
卷 二
题 号 一
(1—30) 二 总 分 结分人
31 32 33 34 35
得 分
阅卷人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你把正确的答案(选项)填入下列相应的表格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70分)
31.“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读中国政区图,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21分)
(1)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是 ( ) (1分)
A.黑龙江 B.内蒙古 C.西藏 D.新疆
(2)根据图上数码,请你填出相应的省区简称(8分)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
(3)下列省份与图上对应的海,请你用直线连接起来(6分)
浙江 a
辽宁 b
广东 c
山东 d
(4)图上a是___________海,b是___________海,c是___________海,d是___________海。(4分)
(5)你学校所在的省区是___________。(1分)假期里,你如果乘火车到省城(省行政中心)去旅游,应走哪条铁路干线? ___________ (1分)
32.王明和李鹃是好同学,他们一个在王庄,一个在李村,都在滨海中学读初一。结合下图,请你回答以下问题。(10分)
(1)在李鹃生活的社区中,具有文化功能的是 ( )(2分)
A.李村 B.商店
C.学校 D.果园
(2)图上河流的流向是___________。(2分)
(3)图上a处与b处比较,哪处地势比较平坦?哪处地势比较陡峭?并请你说说理由。(4分)
(4)王明同学从位于王庄的家里到学校的路程,图上距离是1.5厘米,请你算一算实地距离是多少千米? ___________(2分)
3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区域名称。(4分)
A.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
(2)在我国四大地理区中,降水少,沙漠分布广的是______________;气候高寒、人口最稀少的是______________;受海洋影响最大、以水田为主、全国最重要稻米产区是______________;我国最主要的小麦产区是______________。(4分)
(3)图中A、D两区的大致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2分)
34.仔细读“沿北纬32°线我国地形剖面图”,回答:(12分)
(1)①______________高原 ②______________盆地
③______________平原 ④______________海(4分)
(2)从图上可看出我国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____ (4分)
(3)请简要说说这种地势特点对我国的河流和降水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5.请你填一填下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大洲、大洋的名称和数码所代表的相应国家等内容。(17分)
(1)大洲: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
(2)大洋:E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_。
(3)国家: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3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
(4)运河: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
(5)海峡:M______________,N______________,P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C
D
C
B
D
C
A
C
A
D
C
D
B
B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A
A
C
A
D
B
B
A
A
B
C
A
B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70分)
31.(21分)(1)(1分)D
(2)(8分)①新 ②内蒙古 ③浙 ④藏 ⑤黑 ⑥云或滇 ⑦川或蜀 ⑧湘
(4)(4分)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5)浙江(浙)(1分) 杭甬线(1分)
32.(10分)
(1)(2分)C
(2)(2分)由西南向东北
(3)(4分)a处比较陡,因为等高线比较密集;b处比较平坦,因为等高线比较稀疏
(4)(2分)7.5千米
33.(10分)
(1)(4分) A.北方地区; B.西北地区; C.青藏地区; D.南方地区
(2)(4分) B C D A
(3)(2分) 秦岭——淮河线
34.(12分)
(1)(4分)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黄海
(2)(4分)西高东低 呈阶梯状分布
(3)(4分)由于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级降低,大致呈三级阶梯分布,导致我国的河流流向大多是自西向东且水力资源丰富,降水也东多西少。
35.(17分)
(1)(4分) A.亚洲 B.欧洲 C.南美洲 D.南极洲
(2)(3分) E.大西洋 P.印度洋 C.太平洋
(3)(5分) 1.中国 2.沙特阿拉伯 3.印度 4.澳大利亚 5.日本
(4)(2分) a.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运河
(5)(3分) M.白令海峡 N.马六甲海峡 P.直布罗陀海峡
前几年的 。
[img]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测试B卷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选项填在后面的括号内。)
1.某考古兴趣小组为了探寻原始人类的遗迹,在专家指导下发掘出一些远古遗物,你认为最能说明这是原始人类遗迹的应该是( )
A.两颗门齿化石 B.大量碳屑 C.古鱼类化石 D.几件有明显加工痕迹的石器
2. 在北京人得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木炭和灰烬堆,并且,它们都被限定在一定地区。由此,考古工作者完全合理的判断是( )
A. 北京人会使用人工取火 B. 北京人既会使用火,还会保存火种
C. 北京人能直立行走,手脚分工明显 D. 北京人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3.从猿进化到人,要经历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作用于这一过程中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直立行走 B.手的发展 C.语言的产生 D.劳动
4. 考古工作者在山顶洞人居住过的洞穴里发现了鱼骨和海蚶壳,这说明( )
A.山顶洞人生活在海边 B.山顶洞人与海边渔民交换
C.山顶洞人居住的地方以前是海洋 D.山顶洞人不仅采集、狩猎,还掌握了捕捉水生动物的本领
5.在山顶洞人的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一根骨针。这说明( )
○1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2能够缝制衣物○3有了爱美观念 ○4产生了宗教观念
A. ○1○2○3 B. ○1○3○4 C. ○1○2○4 D. ○1○2○3○4
6.从长相和智力水平来看,与现代人最接近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人
7.右图陶胚上的鱼纹图案和当时原始居民生活的关系是( )
A. 说明原始居民把鱼当做图腾来崇拜
B. 说明人们已经会养殖鱼类
C. 说明人们已经学会驯化家畜
D. 说明人们通过捕鱼来增补食物
8 .距今约6000年前,活动在黄河流域一带的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中,最有可能吃到的粮食作物是( )。
A.小麦 B.米饭 C.小米 D.玉米
9.在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该出现的情节是( )
A.种植水稻 B.饲养猪狗等家畜 C.居住半地穴式房屋 D.使用磨制农具石斧
10. 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
A.农耕文明 B.海洋文明 C.神话传说 D.游牧文明
11.导致下图中两种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活习惯 B.生产工具 C.自然环境 D.生产力水平
12.我国下列古文化遗址中,其地理位置在最东面的是( )
A.北京人遗址 B.河姆渡文化遗址
C.半坡文化遗址D.大汶口文化遗址
13.随着氏族聚落时代原始农业的出现,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
A.“竭泽而渔”成为主要生产方式 B.开始走向定居生活
C.按血缘关系组成生活集体 D.促进了家畜饲养业的产生
14.下列关于氏族聚落时代生产生活状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已经懂得了饲养家禽家畜 B.开始从穴居走向定居生活
C.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D.半坡居民能建造干栏式房屋
15.通过考古发掘资料表明,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情况。其主要判断依据是( )
A.墓葬中是否有玉器 B.随葬品中是否有陶器
C.随葬品中是否有磨制石器等生产工具 D.随葬品的多少
16.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发明医药,成为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业的创始人的是( )
A.黄帝 B.炎帝 C.舜 D.禹
17.2009年4月4日,陜西省在黄陵县桥山祭祀大院举行“己丑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来自全国各地及港、澳、台、海外同胞万余名炎黄子孙汇聚桥山,你认为他们拜谒黄帝陵的主要原因是( )
A.因为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B.因为那里的风光特别的美丽
C.因为传说中黄帝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
D.因为黄帝治理水患,造福百姓
18.2010年公祭大禹陵典礼4月20日在浙江绍兴举行,150余位大禹后裔代表和2000余名海内外华人共同追念华夏圣祖的治水功绩。传说中的“大禹治水”的“水”,你认为应该是( )
A.黄河 B.长江 C.淮河 D.岷江
19. 民主一直是人类的不懈追求。下列制度中含有“民主”色彩的是( )
A.私有制 B.世袭制 C.禅让制 D.等级制
20.考古学家在半坡遗址发掘出了船形彩陶壶。下列表述中与此无关的是( )
A.当时的制陶技术已十分高超 B.当时的人们已掌握了造船技术
C.船已经作为了交通工具 D.当时已出现了文字萌芽
二.判断改错题(共计10分) 下列说法是正确的请打“√”,是错误的请打“×”,并说明理由
(1).北京人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2).会不会使用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3).半坡原始居民已经挖掘水井,用水比以前方便了。()
(4).河姆渡原始居民开始出现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现象,这在半坡遗址的墓葬中可以证明。 ()
(5).大禹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三、组合列举题(本题6分)
(1)图A的名称是 ,出土于 遗址;
图B的名称是 ,出土于 遗址。
(2)由图得知,原始农耕时代陶器主要有两种,即 和
四、配伍选择题(6分)
1.请将相应内容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A.会用骨针缝制衣服 ()舜
B.生活简朴,克己爱民 ()半坡原始居民
C.宽厚待人,以身作则 ()尧
D.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 ()山顶洞人
E.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禹
F.领导人民治水,与群众同甘共苦()河姆渡原始居民
五、材料解析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韩非子》
材料二:“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子等。……” ——历史教科书
材料三:“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韩非子》
阅读材料回答:
(1) 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的环境下,北京人只有过什么样的生活?
(2)材料二证明了什么?它所证明的事实有什么意义?
(3)材料三反映了原始社会人们生活的一个什么重大变化?从什么人生活的时代开始出现这种现象?
2.请阅读《礼记.礼运》中的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材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
(1)材料一中的“选贤与能”反映了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对当今社会有什么借鉴意义?(4分)
(2)材料二中的“大人世及以为礼”讲的是什么制度?这种制度是从谁开始?(3分)
(3)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的过渡,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请你结合史实发表自己的见解。(3分)
六、活动与探究题(本题18分)
1.我们的朋友遍天下。一个友好国家的文化教育考察团要到中国实地考察,请你当一名小导游,向我们的客人一一介绍我们祖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吧!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⑴第一站是北京,在周口店他们将考察哪些远古人类的遗址?
⑵第二站是陕西西安,在西安历史博物馆里,他们欣赏了许多从当地原始居民遗址中出土的石器和彩陶。你知道这个原始居民遗址的名称吗?出土的石器与彩陶与原始居民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
⑶第三站是陕西黄陵县,在这里,他们集体祭奠和敬拜中华文明的始祖。你知道中华文明的始祖是谁吗?传说中他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有哪些?
(4)您能说出我国原始农耕时代几项世界性的贡献吗?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D D A C D C C A C B B D D B A A C D
二.判断改错题(共计10分) 下列说法是正确的请打“√”,是错误的请打“×”,并说明理由
(1)×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2)√(3)×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经挖掘水井(4)×大汶口原始居民开始出现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现象(5)×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炎帝和黄帝
三、组合列举题(本题6分)
(1)刻画猪纹黑陶钵;鱼纹彩陶盆;河姆渡聚落;半坡聚落
(2)黑陶;彩陶
四、配伍选择题(6分)
1.请将相应内容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A.会用骨针缝制衣服 ( C )舜
B.生活简朴,克己爱民 ( D )半坡原始居民
C.宽厚待人,以身作则 ( B )尧
D.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 ( A )山顶洞人
E.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 F )禹
F.领导人民治水,与群众同甘共苦( E )河姆渡原始居民
五、材料解析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1)群居生活(2分)
(2)北京人也会使用天然火(2分),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2分)。
(3)当时的原始居民已会人工取火(2分),从山顶洞人开始(2分)。
2.(1)禅让制。用人要发扬民主,重视贤人;做事要持之以恒,应通过民主的方式选举干部;要以天下为己任,选拔人才应以德才兼备为标准。(4分,只要回答一点,言之有理即可)
(2)世袭制。启。(3分)
(3)我认为是历史的一种进步。虽然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出现了剥削制度,但衡量一个社会是否进步,主要看是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3分,只要回答一点,言之有理即可)
六、活动与探究题(本题18分)
1.⑴北京人遗址和山顶洞人遗址。(4分)
⑵半坡遗址。(2分)从出土的石器看,半坡人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用石器开垦土地,用石刀收割庄稼。从出土的彩陶看,半坡人会制造色彩鲜艳的彩陶,上面有各种各样的美丽图案,还出现一些刻画符号。(4分)
⑶中华文明的始祖是黄帝。(1分)传说中,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他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缫丝,属下仓颉发明文字,伶伦编出乐谱。(3分)
(4)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国家;我国是世界上很早种植蔬菜的国家。(6分)
七年级上册历史试卷,带答案,速度
最佳答案检举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
一.历史之最: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 秦国 。
2、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 陈胜吴广起义
3、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史记 。
4、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是 地动仪
5、“神医”华佗发明的 麻沸散 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6、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7位的人是 祖冲之 。
7、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是 齐民要术 。
二、请在年代尺上找出公元前6年的位置(刻度自己标)。(2分)
公元前10年 公元前5年 公元元年 公元5年 公元10年
古代有一位小孩,在公元前3年7月出生,到公元10年7月时他几岁?答:7
并请在年代尺上标出来,同时说明他生活在我国什么朝代。
三、朝代连接(将下西周列朝代按先后顺序排列、12分)
春秋 夏 西周 战国 西汉 商 西晋 三国 秦 东汉 南北朝 东晋
夏 商 西周 春秋 战国 秦 西汉 东汉 三国 西晋 东晋 南北朝
四、历史小诊所
1、公元前某某年的一天,大臣将一纸奏章呈递给秦始皇,秦始皇在纸上批阅后回的后宫。突觉口干舌燥,便喝起水,吃起派人专门从西域带来的葡萄。
请问:上文错误之处有哪些?判断的理由是什么? (6分)
答:1、 纸张是在西汉初年发明的,秦朝时期没有纸。 2、葡萄是在张骞通西域之后传入中原的,秦朝时没葡萄。 3、公元前应该有具体的时限:公元前221年——前210年,此时期嬴政称秦始皇。
2、小兵问:“小红,我对中国历史上的古代战争非常感兴趣,你能给我推荐一本介绍兵法的古代军事著作吗?”
小红:“那太简单了,你看看司马迁的《史记》吧!”
诊断:应该是《孙子兵法》
3、小青问:“小明,你知道佛教起源于哪里吗?”
小明答道:“当然知道,我们中国这么多佛教寺庙,当然是起源于中国。”
诊断:佛教起源于古印度。
4、小文:“小珍,你刚从河南洛阳旅游回来,给我介绍介绍当地的名胜古迹。”
小珍:“你看这是我拍的照片,这张是洛阳的白马寺,这张是洛阳的云冈石窟。”
答:洛阳是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在大同
5、小A问:“小K,你最敬佩哪一个历史人物呢?”
小K说:“我最敬佩蔡伦,因为他发明了纸,促进世界文化发展”。
诊断结果:发明了蔡侯纸.
6、小A问:“你最讨厌三国时期的哪一个人物?”
小K说:“我最讨厌曹操。”
诊断结果:曹操属于东汉末.
7、小A:“小K,我想了解北魏孝文帝的改革,该看什么书?”
小K:“那还不简单,看司马迁的《史记》不就行了吗。”
诊断结果:应看资治通鉴
五、连线题
1、 卧薪尝胆 勾践
纸上谈兵 赵括
焚书坑儒 秦始皇
草木皆兵 苻坚
尊王攘夷 齐桓公
2、 揭竿而起 陈胜、吴广起义
七擒七纵 少数民族首领孟获
问鼎中原 春秋时楚庄王挥师北上到洛邑,并打败晋国
四面楚歌 项羽兵败垓下
约法三章 刘邦入咸阳,收揽人心
破釜沉舟 项羽与秦军巨鹿之战
投笔从戎 班超
纸上谈兵 指挥长平之战的赵括
围魏救赵 战国时桂陵之战
3、春秋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孙子
战国 "民为贵,君为轻" 董仲舒
西汉 "温故而知新" 孟子
"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 孔子
4、齐桓公 尊王攘夷
蔡伦 改进造纸术
顾恺之 《洛神赋图》
范缜 《神灭论》
山西大同 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 龙门石窟
六、列举题
1、列举南北朝以前历史上五个以少胜多战役(包括作战双方)名称。
答: 雍丘之战\睢阳之战\嘉山之战\象牙潭之战\六合之战
2、列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曾统一我国北方的政权名称及建立该政权的民族。
答:曹魏、西晋(灭魏而立,短暂统一全国)、前秦、北魏、北周
3、列举夏、商、西周三朝的建立者和亡国者。(6分)
夏:禹 榤
商:汤 纣王
西:周武王 周幽王
4、列举汉武帝促进和巩固了大一统局面的措施。(6分)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削弱封国势力
3.强化监察制度
5、请列举出战国时期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的代表人物(4分)
儒家:孔子
道家:庄子
法家:韩非子
墨家:墨翟
6、填写三国时期的政权名称、建立时间、建立者和都城。
政权名称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魏 220-265 曹呸 洛阳
蜀 221-263 刘备 成都
吴 222-280 孙权 建业
7、 写历史年代尺上的历史事件(6分)
七、材料题:(共4分)
1、"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请回答:(1)、这是谁的话?答:司马迁
(2)、作者写过什么书?内容如何?
答:《史记》,全书130篇,52万多字,记述了从传说中的皇帝到汉武帝
时期约3000年的主要史事.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请回答:(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曹操
(2)“烈士”指什么? 烈士:志向远大的英雄
(3)“壮心”在这里指什么?
(4)作者最伟大的功绩是什么?
答:曹操是三国时期最伟大的人物,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3、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请回答:(1)该诗前两句指什么时候的什么事?(2分)
汉武帝时期,反击匈奴的时间
(2)该诗后两句指的是什么时候的什么事?(2分)
汉元帝时期,昭君出塞的事.
4、皇帝说:“如果名不正言不顺,那么各种制度就不能确立。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那些年龄在30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习惯,可以允许他们不立即改变。但是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请回答: ⑴上文中“皇帝”指谁?他进行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
⑵除上文内容外,他还有哪些改革措施?
穿汉服,与汉人通婚等
5、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请回答:(1)这段材料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哪次著名的变法?答:商鞅变法
(2) 变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编制户口加强刑法2.奖励生产3.奖励功勋
4.承认土地私有5.推行县制6.统一度量衡
(3) 它的历史作用如何?
统一了多民族国家,为以后历史发展起重大的作用.
八、开放题
1、你认为秦始皇采取的哪些政策措施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①车同轨,书同文
②统一度量衡
③废分封,立郡县
2、在本学期所学的历史知识中,你最敬佩和鄙视的历史人物分别是谁?为什么?(请其中举一例说明原因)
鄙视:秦始皇;焚书坑儒,秦朝的暴政。
敬佩:汉武帝;强化监察制度。
3、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你知道他所说的两个古人是谁吗?请你结合具体的史实进行对比评价,谈一谈你对两位历史人物的认识。
秦始皇,汉武帝;
秦始皇统一六国汉武帝进一步推进大一统格局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临近期末,历史教师们应该怎样的去准备好自己的课堂教学的复习工作呢?让我们来为学生们制订一份良好的考试卷吧!以下是由我收集整理的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 上册期末试卷,欢迎阅读!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 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答案栏内的相应位置。
1.中国古代有许多神话 传说 ,下图反映的是哪一个( )
A.女娲补天 B.精卫填海 C.嫦娥奔月 D.牛郎织女
2.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生活在距今约多少万年前( )
A.350万年 B.260万年 C.170万年 D.80万年
3.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 种植 水稻和粟的国家,下列哪两个地方的考古发掘可以证明这一观点( )
A.周口店、元谋 B.元谋、半坡 C.河姆渡、半坡 D.周口店、河姆渡
4.海内外华人都称自己为“炎黄子孙”。这是因为( )
A.主干部分由炎、黄两个部落联盟发展而来的 B.华人都是黑眼睛、黄皮肤
C.黄色在中国古代最为尊贵 D.华夏族诞生在黄河流域
5.传说中文字的发明者是( )
A.黄帝 B.嫘祖 C.伶伦 D.仓颉
6.相传尧、舜、禹之间通过推举决定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被称为( )
A.世袭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
7.相传禹建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的都城在( )
A.涂山 B.绍兴 C.阳城 D.亳
8.商朝在历史上又被称为殷,是因为下列哪一事件( )
A.商汤灭夏 B.武王伐纣 C.盘庚迁都 D.平王东迁
9.夏朝的最后一个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叫( )
A.纣 B.汤 C.启 D.桀
10.中新网11月16日电:国家“十一五”期间重大 文化 工程mdash;mdash;中国文字博物馆在河南安阳开馆。从中国文字的发展历史来判断,在这里展出的第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应该是( )
A.大篆 B.甲骨文 C.小篆 D.隶书
11.公元前21世纪比公元前16世纪( )
A.早5000年 B.晚5000年 C.早500年 D.晚500年
12.举世闻名的“三星顿”文化盛行于商周时期我国的( )
A.东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西北地区 D.东南地区
13.齐桓公在建立霸权的过程中提出的重要 口号 是( )
A.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B.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C.尊王攘夷 D.挟天子以令诸侯
14.公元前7世纪后期,导致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关键性战争是( )
A.桂陵之战 B马陵之战 C.城濮之战 D.长平之战
15.中国古代某项水利工程建成后,当地出现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的景象。该工程位于今天的( )
A.四川省 B.山西省 C.河南省 D.湖南省
16.中医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 方法 是由谁 总结 出来的( )
A.扁鹊 B.张仲景 C.华佗 D.孙思邈
17.2008年 元旦 ,国务院新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开始实施,其中新增的且传说与屈原有关的节日是( )
A. 元宵节 B. 清明 节 C. 端午节 D. 中秋节
18.老子李耳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下列选项中,最能代表其思想精华的是( )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C.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D.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19.下列 成语 、 典故 中,与刘邦、项羽及“楚汉之争”直接有关的是( )
①破釜沉舟 ②约法三章 ③草木皆兵 ④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结合右边时间轴)计算一下,西汉王朝共存在了多长时间( )
A.211年
B.193年
C.210年
D.194年
21.历史上称西汉文帝、景帝时期的统治为( )
A.贞观之治 B.文景之治 C.开皇之治 D.开元盛世
22. 汉武帝以后,地方上的诸侯国越分越小,实力大减,无力和中央抗衡。这种现象的出现与下列哪项 措施 的关系最密切(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实行“推恩令” C.连年征战 D.开拓西域
23.现代史学家翦伯赞的诗句“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称赞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
A.昭君出塞 B.卫青、霍去病打败匈奴 C.魏孝文帝改革 D. 修筑长城
24. 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哪一地区正是归属中央统辖( )
A.西藏 B.新疆 C.宁夏 D.广西
25.东汉时期在民间兴起的我国本土宗教是( )
A.道教 B.伊斯兰教 C. D.佛教
26.“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是谁的 名言 ( )
A.孟子 B.司马迁 C.班固 D.荀子
27.西晋王朝的建立者是( )
A.司马懿 B.司马昭 C.司马炎 D.司马睿
28.4世纪后期统一黄河流域的政权是( )
A.东晋 B.宋 C.前秦 D.北魏
29.右下图反映了北魏经过改革以后出现的“胡人汉服” 的社会风尚。这次改革的领导人是
( )
A.商鞅 B.秦始皇 C.汉武帝 D.孝文帝
30.下列中国古代文化名人中,顾恺之的贡献在哪一方面( )
A.书法 B.文学 C.音乐 D.绘画
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40分。
3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浪网 2009年12月30日报道:由胡玫执导的电影《孔子》已经结束了拍摄,将于2010年1月22日上映。激发了人们对2000多年前这位伟人的热议。右图是2006年孔子诞辰2557年前夕,由中国孔子基金会向全球正式发布的孔子标准像定稿。
材料二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深奥的学问)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mdash;mdash;《论语》
请回答:
(1)孔子是中国古代大思想家,被称为“圣人”。他思想的核心是什么?(1分)
(2)他的思想在什么时候被确定为封建正统思想?(1分)
(3)材料二体现了孔子怎样的 教育 思想?(1分)
(4)古时候 儿童 入学堂都要先拜孔子,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1分)
32.(6分)2009年12月以来,电视连续剧《大秦帝国》在全国多家电视台热播,激发了人们对两千多年前那段历史的浓厚兴趣。在秦国由弱到强直至成为“大秦帝国”的过程中,下列两位人物起了重要作用。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材料二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与材料一中有关的人物主持的那次变法是中国古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变法的措施中,奴隶主贵族最反对的应该是哪一条?为什么?(2分)
(2)变法使秦国富强起来,但他本人却惨遭旧贵族车裂之刑。从这个事例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2分)
(3)材料二中李白所提到的“秦王”是谁?赞扬的是他的哪一历史功绩?(2分)
33.(6分)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请回答:
(1)该图反映的是古代世界一条中西交往的重要商路,人们通常称之为什么?为开辟这一商路做出了最杰出贡献的冒险家是谁?(2分)
(2)想一想,我们今天应该学习他的哪些精神品质?(2分)
(3)请参照地图将这条商路的起点A与终点B的地名填在方框内。(2分)
34.(4分)读图题:下图中内容有几处知识性错误,请你找出3处并在远处订正。
35.(12分)阅读下列材料
大河网-大河报2009年10月22日报到:昨日上午9时,世界客家播迁路活动启动仪式暨打造中原文化标志middot;采集太昊陵圣土活动新闻发布会在郑州中州宾馆隆重召开,拉开了“世界客家播迁路”活动的帷幕。主办方将组团从河南出发,到海内外客家居住地开展文化交流。从东汉末年开始到西晋末年的100多年间,我国历史上逐渐形成了第一次人口大迁徙的高潮。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东汉末年开始,从北方、西方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哪些?(4分)
(2)在西晋末年的大迁徙中,原居住在今天河南等省的中原居民迁徙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对迁入地区产生了哪些影响?(8分)
36.历史名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学校准备举办一期中国古代著名科学家的 黑板报 ,请你搜集材料参加筹备工作。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2)他们中间,你最佩服或喜欢哪两位?他们最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是什么?(4分)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A 2.C 3.C 4.A 5.D 6.D 7.C 8.C 9.D 10.B
11.C 12.B 13.C 14.C 15.A 16.A 17.C 18.D 19.D 20.C
21.B 22.B 23.A 24.B 25.A 26.B 27.C 28.C 29.D 30.D
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40分。
31.(4分) (1)“仁”的学说。(1分)(2)西汉(汉武帝时期)。(1分) (3)因材施教。(1分) (4)孔子是古代伟大的教育家,被奉为圣人和先师,教师的楷模(打出1点或言之成理即可)。(1分)
32.(6分)(1)奖励军功。理由:它剥夺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旧贵族今后没有竣工,就不能再继承爵位和特权。(意思相近即可)(2分) (2)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提示如下: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道路总是曲折的;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进步的事业有时需要付出血的代价;要坚持改革创新等(答出任意一条或言之有理均可得分)。(2分)(3)嬴政(秦始皇),统一六国。(2分)
33.(6分)(1)丝绸之路,张骞。(2分) (2)勇于探险;不辱使命;不屈不挠;不畏艰难险阻;勇于克服困难;机智勇敢,报效国家等。(考生只要任意答出2点或意思相近即可得分)(2分) (3)长安、欧洲(大秦或古罗马)。(2分)
34.(4分)曹操称帝改曹丕称帝;(1分) 长安改洛阳;(1分) 诸葛亮称帝改刘备称帝;(1分) 赤壁改建业。(1分)
35.(12分)(1)匈奴、鲜卑、羯、氐、羌(答出4个即可得分)。(4分) (2)原因:西晋后期,统治集团内乱,匈奴等少数民族趁机入主中原的冲击(或北方长期战乱,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南方则相对稳定。(4分) 影响:北方人南迁,补充了大量的劳动力;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 经验 ,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4分)
(2)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只要任意选择其中的2位,紧扣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如:张仲景:为防治传染病而钻研医学,及时总结经验;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等。贾思勰:亲自参加农业实践;注意向有经验的农民学习;注意总结经验等。蔡伦,善于总结利用前人经验,不断探索。祖冲之,利用发展前人的成就,但又不盲从;专心科学研究,在多方面取得成就等。(4分)
看完以上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资料之后是不是意犹未尽呢?我为大家进一步推荐初一的其他课程视频学习,高分也能轻松拿哦。(点击图片直接进入体验学习哦!!!)
猜你感兴趣:
1.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2.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3.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带答案
4.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5.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题含答案
6.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关于一线调研卷历史七上RJ和七年级上册历史一线调研卷答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