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同学们谈谈六年级调研卷五,以及调研试卷六年级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本文目录一览:
语文六年级下册20道调研测试单选题
《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课文简说当我们开始这一次综合性学习的时候,学生已经在小学学习了六年,并且即将离开小学,开始新的学习生活。六年来,学生从天真烂漫的幼儿成长为身心健壮的少年,这既是孩子自己努力的结果,也浸透着学校、老师的心血。这六年中,发生过多少令人激动、喜悦、忧愁和伤心的事;这六年,是孩子在人生道路上开始起步而永远难忘的岁月。在即将毕业的时候,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把师生情、同学情以及对母校的感激之情表达出来,并且永久珍藏,成为美好的回忆,是师生共同的需求。这次综合性学习就是充分运用多种语文形式,让学生回忆美好的小学生活,互相激励,继续前进。“难忘小学生活”分成“成长足迹”和“依依惜别”两大板块。每个板块的主体是“活动建议”,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建议,引导学生开展活动。“阅读材料”供学生在开展活动时阅读,可以激起对六年小学生活的回忆,激发对老师、同学和学校的感情,同时在写讲演稿、给母校老师写信、临别赠言等方面得到借鉴和启发。开展活动的材料不止于此,学生可以自己去搜集,教师也可以再提供一些。在五六年级,学生已开展过三次这种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综合性学习,也具备了一些综合性学习的基础。教学中要充分体现综合性学习自主、合作、探究、开放的特征,抓好策划、活动、交流、评价等几个环节,使这次综合性学习取得更好的效果,真正成为学生难忘的回忆。综合性学习要以学生自己的活动为主。“成长足迹”板块可以以制作“班级纪念册”为中心开展活动。为了制作好“班级纪念册”,可以做以下几件事:1、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2、回忆和说说自己成长的故事,共同寻找班级“成长的足迹”。3、搜集个人和集体“成长的足迹”,写写小学生活中难忘的人和事。最后制作成班级纪念册。“依依惜别”板块可以有选择地开展下面的活动:1、为老师和同学写临别赠言。2、为母校做点事,留作纪念。3、举行一次毕业联欢会,在联欢会上回忆成长经历,表达惜别之情,互相赠言。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0~14课时,一般一星期完成一个板块。开始时可以用1课时制订和交流活动计划,结束时用1~2课时展示、交流学习收获。为了便于开展活动,可以适当调整课时,把几节语文课连在一起,有一些活动,如,搜集个人和集体成长的资料、为母校做有纪念意义的事、为准备毕业联欢会排练文艺节目,需要利用课外的时间。1、通过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怀念,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的感情。2、回顾个人和集体的成长经历,懂得成长需要自己的努力,也离不开学校的关怀、老师的教导和同学的帮助。3、用多种形式表达对老师和同学、对母校依依不舍的感情,并立下美好的志向。4、会写临别赠言、简单的倡议书、建议书和演讲稿。(选做)5、能在教师的帮助下,与同学一起组织策划联欢活动。(选做)《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基本思路本次综合性学习与以往的综合性学习单元相比,学生自主活动的比重更大。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教师既要引领学生回忆小学生活,学会表达情感,学会感恩,又要通过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组织、策划能力。大致可以采用这样的流程:1、浏览本组教材,讨论和制订活动计划。(1课时)主要包括:⑴ 阅读单元导语,联系实际,激发开展综合性学习的兴趣。⑵ 阅读“活动建议”,明确可以开展哪些活动。⑶ 浏览“阅读材料”,了解可以参考哪些材料。⑷ 根据“活动建议”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开展哪些活动。制订和交流活动计划。2、“成长足迹”板块,可以以制作“班级纪念册”为中心开展活动。(6~7课时加课外时间)⑴ 阅读《难忘的启蒙》《老师领进门》《新来的王老师》和《忘不了的笑声》《作文上的红双圈》,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深厚感情,学习作者是怎么表达这种情感的。(2课时)⑵ 回忆小学生活,写写自己难忘的老师和同学、难忘的校园生活、难忘的一节课或难忘的一次活动等。(2课时)⑶ 和同学一起畅谈自己的成长故事,共同寻找班级“成长的足迹”,搜集材料。(1课时加课外时间)⑷ 同学合作,制作班级纪念册。(2课时加课外时间)3、“依依惜别”板块,可以有选择地开展活动。(4~5课时)⑴ 写临别赠言,送上真情与祝福。也可以写好临别赠言,在班级联欢会上相互赠送。(1课时)⑵ 在离校之前为母校做点事,如,为学校图书馆修补图书,为校园里的花草树木浇水培土,修理课桌椅等;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写倡议书、建议书。(1~2课时加课外时间)⑶ 策划一台毕业联欢会,排练节目,进行联欢。(2课时加课外时间)这次综合性学习要把每一个人都吸纳到活动中来。活动的形式可以多样,个人、小组、全班穿插进行。集体活动要分工合作,使每个学生得到锻炼,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实施要点1、浏览本组教材,讨论和制定活动计划:计划要把时间、地点、参加人员、活动内容等列清楚。除了教材活动建议中提出的活动形式以外,还可以把本校和本班的一些特色活动也吸纳到计划中来,如,出一期“再见吧,母校”的黑板报,为学校图书馆修补、整理图书,开展“我为母校捐本书”活动。2、“成长足迹”板块:活动建议中提出了三方面的活动:认真读一读阅读材料;写难忘的人和事;畅谈成长故事,共同寻找班级“成长的足迹”,制作班级纪念册。教学中可以以“班级纪念册”为中心,把各项活动有序地穿插在一起。⑴ 认识制作“班级纪念册”的意义:六年的小学生活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难忘的。让每一个学生都把那些珍贵的回忆留住,那不仅是对过去日子的美好回忆,也将是对未来学习生活的激励。许多年后,当一个个同学长大成才,在不同的岗位上工作的时候,班级纪念册将永远连接着小学老师和同学的情谊。⑵ 讨论“班级纪念册”的内容和形式:讨论内容主要是确定栏目,如,“师恩难忘”“同学情深”“集体荣誉”、“运动场上”“艺术天地”“美好祝愿”。班级纪念册是为了留下美好回忆,所以形式可以多样。可以是书刊式的纸制班级纪念册,也可以是网页式的多媒体班级纪念册。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的班级纪念册,都要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聪明才智,努力做到图文并茂,有的还可以用实物。教师要鼓励有创意地制作“班级纪念册”。⑶ 阅读材料──迈好制作班级纪念册的第一步:阅读材料中的5篇文章,是不同时代的作者回忆自己难忘的小学生活。《难忘的启蒙》《老师领进门》《新来的王老师》和《作文上的红双圈》侧重于回忆老师的教诲,《忘不了的笑声》记录的是班上一个个个性鲜明的同学。阅读这些文章,要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对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要了解作者通过哪些具体事例再现老师的品格。同样是回忆老师的文章,表现的重点是不一样的:有的是赞扬老师满腔的爱国热情和严谨的教学风格(《难忘的启蒙》),有的是回忆老师的才华横溢和对学生的循循善诱(《老师领进门》),有的是难忘当年老师对自己的鼓励(《作文上的红双圈》)。这三篇文章的作者后来有的成了作家,有的成了教授,今天他们事业有成,都是小学老师为他们奠定了基础,所以也一直怀念和感谢小学时代的老师。希望学生在阅读别人怀念老师的文章中,联想起自己的老师,回忆起老师教育自己的事,激发起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激发起表达的欲望。阅读回忆同学的文章《忘不了的笑声》,要留意作者写作的切入口──通过笑声写出一个个同学的特点,体会同学间浓浓的情谊,领悟到写同学可以有多种切入口,也可以有多种写法。⑷ 搜集和积累班级纪念册的内容:① 写难忘的人和事:在阅读的基础上,勾起学生对往事的回忆。可以借助照片,寻找小学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开一次交流会,进行“难忘小学生活”为主题的“搜索”活动;可以在校园里漫步,在各个角落里重温童年的梦。这是用习作形式记录自己的成长历程,所以要鼓励学生打开心灵,说真话,诉真情。为了帮助学生拓展思路,挖掘素材,可以用下面的表格帮助学生回忆:难忘小学生活:难忘的理由、难忘的老师、难忘的同学、难忘的一节课、难忘的一次活动、难忘的运动会、难忘的文艺演出、难忘的……② 畅谈自己的成长故事:成长的过程中,有鲜花,也有荆棘;有欢笑,也有眼泪。但无论酸甜苦辣,都将成为珍贵的回忆。可以在班里开展一次“我的成长故事”的主题班会,教师要做个良好的倾听者,同时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主题班会后把印象最深的事记下来。③ 共同寻找班级的“成长足迹”:这是材料搜集与整理的最后阶段。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搜集,搜集的内容包括照片、奖状、实物等。搜集到的内容与每个学生提供的材料放在一起。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分类整理了。根据材料确定纪念册的各个栏目名称,做好班级纪念册的策划,并把相应的任务分解到各个小组或每个学生。也可以先确定班级纪念册的栏目,再搜集相应的资料。⑸ 制作班级纪念册:纪念册的制作,关键在于计划要周密,分工要明确。谁负责封面设计,谁负责哪个主题,都要事先确定。老师要即时关注情况,督促、指导学生完成。班级纪念册完成后要展示,有条件的可以打印,发给每位同学和家长,送给曾经任教的老师。3、“依依惜别”板块:活动建议中提出了三方面的活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开展。⑴ 写临别赠言:阅读材料中《毕业赠言》提供的给老师和给同学的赠言是一些范例,通过阅读,让学生明确赠言的主要目的及内容是:回顾学习生活,抒发惜别之情;感谢老师教导,赞美同学情谊;展望美好未来,表达真诚祝愿。赠言的基本要求是短小精悍,情真意切,能根据同学和老师的特点写。写好的赠言可以在班内进行交流,评一评谁写的赠言最有个性,谁写的赠言最风趣,谁写的赠言最幽默,谁写的赠言最有文采。在评议中要注意杜绝庸俗的倾向,对一些比较消极的赠言,要及时予以引导。学生也会请老师写赠言。给学生题写赠言是老师给学生上的“最后一课”,如果上好了,会让学生终身难忘,受益匪浅。老师为学生题写毕业赠言要重在鼓励,因人而“言”。临别赠言可以写在同学录上,也可以写在自制的卡片上。无论是写在同学录上还是贺卡上,教师要提醒学生不要追求豪华时尚,以简单朴素为宜,提倡自己动手制作。⑵ 为母校做点事:这项活动的范围是很广泛的。“阅读材料”中提出可以给母校、老师写封信,表达自己的心声;可以用演讲的方式,向母校告别;可以把对学校的各种建议写成建议书;可以畅想20年后每个同学都是什么样子的。写信,要注意抒发真情实感;演讲,要安排好时间、地点、形式,要调动场内的气氛;写建议书之前要对学校进行调查,针对不足提出自己的建议,建议尽可能具体。除了以上活动,“活动建议”还提出一些实践性活动,如:为学校再搞一次卫生,再给小树浇浇水;写倡议书,号召全体同学为美化校园环境、创建文明校园出点力。开展“为母校做点事”的活动要因地制宜,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是学校所需要的;同时要力所能及,是小学生能做到的。⑶ 筹划一台毕业联欢会:毕业联欢会可以以班级形式进行,也可以以年级组形式(所有的毕业班合在一起搞活动)进行。前者准备方便,参与面广;后者气氛热烈,场面隆重。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联欢会,事先都要进行周密的安排。先要总体设计毕业联欢会的安排,再具体编创和排练节目;也可以让学生自由报名参加表演,再根据报名情况进行编排。要考虑学生的参与面,尽量让班上每一个学生在这次联欢会上都有事做,都发挥参与者的作用,不要只当观众。一台精彩的、人人参与的联欢会,将是学生一生美好的回忆。联欢会尽可能由学生自己策划、主持、布置环境,给每个学生锻炼的机会。上述这些活动,虽然安排在“依依惜别”板块,但也可以把一些书面的材料和活动照片充实到“班级纪念册”中,让班级纪念册更加丰富多彩。《难忘小学生活:成长足迹》课文简说“阅读材料”共选了5篇文章,都是回忆小学生活的。《难忘的启蒙》是一篇回忆启蒙老师的文章。作者沙健孙。文章重点回忆了抗日讲演比赛、老师对“我”的两次批评、对日语课的抵制等三件事,表现了启蒙老师强烈的爱国精神和严谨的教学作风,表达了作者对启蒙老师的崇敬、感激和怀念。课文是按照“我”对启蒙老师的感激和怀念对启蒙老师的回忆启蒙老师对“我”的影响这样的顺序写的,其中回忆部分的三件事是全文的重点。阅读这一课,先要了解“启蒙”的意思,在此基础上理解“我”的启蒙老师使“我”受到了哪些启蒙教育?如,热爱自己的祖国,严格要求学生,写作要实事求是,学习要认真。要让学生体会“从这种宽严之间,我们这些小学生也领悟到了老师们没有明说的某些道理”这句话,明白在课文中“宽”指的是什么,“严”指的是什么,老师为什么对作文、写字那样严格,而对日语课却那么宽容,从而进一步感悟到老师们的爱国精神和严谨认真的教学态度。《老师领进门》是当代作家刘绍棠的作品:这是一篇回忆录,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在启蒙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从小受到文学感染,在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表达作者尊敬老师,热爱老师,对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阅读时要体会文章通过哪些具体事例的叙述,表达出对田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文章重点写了田老师教一首小诗,他以诗为内容,编了一段故事,娓娓动听的讲述,让孩子“听得入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的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地,在作者心中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让我们深深感到,启蒙老师对人一生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文末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是全文的点睛之笔,作者用格言式的语句,说明了教育对人的巨大影响,感谢老师对自己的启蒙教育。文章用深情的回忆、具体的事例说明田老师“很有口才,文笔也好”,一个优秀老师的形象跃然纸上。叙述生动,行文简洁,是本文的特色。《新来的王老师》是一篇小说:写了一位新上任的王老师在第一节语文课上提问“差生”蔡林,引起哄堂大笑,放学后王老师送给蔡林一份“差生档案”,鼓励蔡林好好学习的事。蔡林的想法很有代表性:他认为自己是“差生”,“没人提问我的”,“大家这么认为。我,我自己也承认。”所谓的“差生”首先是失去了自信心。针对蔡林的这种心态,王老师对症下药,送给蔡林一份“差生档案”。其实这个“差生档案”是一个个名人小时候的“缺点”,他们的成就今天已经人所共知,他们是用自己的努力克服了自身的不足。这份“差生档案”激发了蔡林的信心,我们相信他在王老师的教育下一定会有大的进步。很多学生虽然没有像蔡林那样被判为“差生”,但六年的学习和生活中也有不顺利的时候,所以这篇文章很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回忆老师帮助、鼓励自己进步的点滴往事。《忘不了的笑声》是一篇描写同学的文章:文章围绕“小队的同学都爱笑,各人的笑声不一样”,写出了小队同学别具一格的笑声,通过笑声表现出同学的特点。字里行间洋溢着同学之间的亲切情谊,写作角度别出心裁。阅读时要注意文章选择的写作角度,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自己班同学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角度把他们写下来。《作文上的红双圈》的作者是当代作家黄蓓佳:文中提到的《补考》一文是她的处女作,由于这篇作文的成功,给了作者自信和力量,至此以后陆续发表文学作品,最终成为知名作家。所以作文《补考》可以说是她成长中的一块里程碑,而老师的九十八个红双圈,则开启了她文学创作的大门。有时候,成功就来自于一点小小的鼓励。文章以小见大,从一篇作文上的红双圈,赞颂老师对自己人生的引领作用。阅读时要让学生体悟这一点,同时也要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成长故事倾诉出来。《难忘小学生活:依依惜别》课文简说“阅读材料”中有5篇文章,都围绕着“告别母校”这个话题,但文体各不相同。《给老师的一封信》是上海市虹口区第三小学学生翁钦露写给她的老师顾家璋的一封信。作者写这封信的时候已经在华东师范大学读书。在信中,她记下了顾老师曾经给予自己的种种关爱和教诲,赞美了老师的奉献精神。给老师写信,对学生来说也不是陌生的事,阅读时着重要体会作者把叙述、描绘、想象结合在一起,用优美抒情的语句,用对具体事例的回忆,表达对老师真挚的感谢之情。《在小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是一篇激情昂扬的演讲稿。文中回忆了六年小学生活中难忘的三件往事──上小学的第一天、三年级时的运动会和六年级的家长会,表达了对母校的留恋,对老师的感激,以及对同学的依依不舍。以情感人,激发共鸣是演讲稿的基本特点。学生可以以此为范本,学写演讲稿。《给校长的建议》是一位六年级毕业生写给校长的信,侧重于提出建议。信中针对学校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重新开放图书室的建议。不但提出了自己的设想,还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办法,言辞恳切,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向母校表达了热爱之情。以这封建议书为范例,可以让学生通过调查访问,发现学校存在的不足,学习本文的写法,向校长写一封建议书。《同学录》是一首短短的诗。同学录,是种在校园里永远的记忆,是留在岁月中忘不掉的纯真。这首诗也是一个情味浓浓的倡议,通过诵读可以让学生了解同学录的作用,也来做一个自己班级的同学录。《毕业赠言》中选登了两组赠言,一组是学生写给老师的;一组是老师给学生的。学生临近毕业,有许多话要对同学、老师、母校说,“毕业赠言”为他们提供了一次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机会,一个展示个性、展现才情的平台。虽然毕业赠言人人都能写,但是由于其特殊的纪念意义,毕业赠言应尽量写得精练、形象、富有时代感、饱含感情,能给人以启迪。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体会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真挚的情感,指导学生能根据不同对象的特点,用比较生动、得体而简练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祝愿。希望回答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img]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作为一名小学生,要想学好一门课就必须大量反复地做题,为此,接下来我们为大家提供了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附答案(北师大版),以供大家参考!
一、填空题。
1.我们常用的统计图有()统计图、()统计图和()统计图,其中()统计图既能表示各种数量的多少,又能清楚地表示数量增减变化情况;()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2.东街小学学生书屋共有3600册图书,各类图书情况统计如下图。
(1)其他类图书占图书总数的()。
(2)()类图书最多,占图书总数的();()类图书最少,占图书总数的()。
(3)文艺类图书有()册。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把每班做好事的件数制成条形统计图较合适。 ()
2.扇形统计图能明显地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
3.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各部分同整体之间的关系。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五(2)班四个小组比赛谁收集的废品多,可选用()统计图。
A.折线 B.条形 C.扇形
2.要清楚地反映运动过程中脉搏的变化情况,一般选用()统计图。
A.扇形 B.条形 C.折线
3.右图是某工厂职工的.文化程度扇形统计图。在该工厂职工中,哪两种文化程度的职工人数相等?()
A.大学和中专 B.大学和高中
C.中专和初中
4.要表示出某工厂近几年的生产状况,用()统计图比较合适。
A.条形 B.折线 C.扇形
四、笑笑调查了本地区4月每天的天气情况,并统计了晴天、多云、阴天、雨天等各种天气的天数,制成了如下统计图。
1.雨天的天数正好等于多云、阴天天数的总和,那么这个地区4月的雨天有多少天?
2.晴天的天数占这个月总天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天?
五、观察下图,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全世界共有几大洲?哪个洲面积最大?
2.哪两个洲的面积之和最接近地球陆地总面积的一半?
3.图中各个扇形分别代表什么?所有百分比之和是多少?
六、下表为某市两个商场2010~2013年营业额情况统计表。
年份营业额/万元名称 2010 2011 2012 2013
万福商场 45 55 50 60
东方商场 35 40 65 80
1.根据上面的数据,请你制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2.看图回答问题。
(1)万福商场在()年营业额最多,在()年营业额最少。
(2)东方商场在()年营业额最多,在()年营业额增长最快。
(3)从图中你还知道哪些信息?
七、读下面六(1)班男同学身高情况统计表,完成下面的问题。
学号 身高/cm 学号 身高/cm 学号 身高/cm
1 135 7 141 13 141
2 151 8 142 14 146
3 138 9 140 15 139
4 136 10 147 16 152
5 150 11 136 17 137
6 133 12 145 18 144
1.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统计。
六(1)班男同学身高情况统计表
身高/cm 135以下 135~139 140~144 145~149 149以上 合计
人数
2.把上面的统计结果用统计图表示出来。
3.六(1)班男同学在哪个身高段的人数最多?身高超过144厘米的有几人?
八、下面是航模小组制作的两架模型飞机在一次飞行中飞行时间和高度的记录。
1. 乙飞机飞行了()秒,比甲飞机少飞行了()秒。
2. 从图上看,起飞后第()秒两架飞机的高度相差2米,起飞后第()秒两架飞机的高度相差最大。
3. 从起飞后第15秒至第20秒,甲飞机的飞行状态是(),乙飞机的飞行状态是()。
第五单元测试卷答案
一、1.条形 扇形 折线 折线 扇形
2.(1)10% (2)社会科学 45% 其他 10% (3)648
二、1.√ 2.✕ 3.✕
三、1.B 2.C 3.C 4.B
四、1.30×(20%+10%)=9(天)
2.1-20%-10%-(20%+10%)=40%
30×40%=12(天)
五、1.七 亚洲
2.亚洲和非洲
3.分别代表七大洲的面积是地球陆地总面积的百分之几 百分比之和是1
六、1.略
2.(1)2013 2010 (2)2013 2012
(3)东方商场的营业额比万福商场的营业额增长得快。
七、
1.1 6 5 3 3 18
2.略
3.135~139厘米 3+3=6(人)
八、1.35 5 2.5和15 30
3.爬升 平稳飞行
六年级期末调研测试题
1.刚正不阿
2.廉洁清贫
3.忠贞爱国
------------------------------------------------------
再如《多彩的棕子》一课,收集的资料十分丰富。有《粽子歌》云:“有棱有角,有心有肝。一身洁白,半世煎熬!”可见,在秭归,粽子不单单是一种食品,更是一种文化。雪白的糯米,意味着屈原廉洁清贫的一生和纯洁如玉的精神;粽子的三角形状,则象征屈原刚正不阿、有棱有角的品格;包一颗红枣,喻屈子一片丹心、忠贞爱国,也是家乡父老对屈原的一颗火热的心。
搜出来的~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2017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人教版)】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 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画“√”。(3分)
崇奉(céng chéng) 赫然(hǎo hè) 信笺(qiān jiān)
采纳(là nà)相处(chù chǔ)心血(xuě xuè)
2、 结合句子,读拼音,写词语。(4分)
jìng ài ( )的老师,是您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为我们kāi qǐ( )智慧的门窗。您的bǔ yù ( )深情,将永远míng kè( )在我们心中。
3、 找出每组词语中的错别字画上横线,并改正在括号里。(4分)
(1)感激 起蒙 艰难 残忍 ( ) (2)敬佩 惩诫 嗅觉 羞愧 ( )
(3)难勘 浮现 遐想 崇奉 ( ) (4)吹烟 河畔 恭敬 撇嘴 ( )
4、将下列句子中画横线的部分用词语代替。(6分)
(1 )有了书,同学就像有了一座取之不完、用之不完的知识宝库。( )( )
(2 )在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在恢复生机的季节,你带我们去郊外去找春天。( )
(3 )我听得入迷,恍如亲自到了那个地方,田老师突然停止。 ( )( )
(4 )我很兴奋,即刻就想去看看,却不愿在同学面前显示出我急迫得不能等待。( )
5、按要求填空。(7分)
小学六年的生活一晃而过,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两个表示时间易逝的成语)。我们即将升入中学了,我想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上恰当的名言警句或谚语等)来告诫自己,使自己在今后的生活中,珍惜时间,勤奋学习。在即将离别之际,我还想祝愿我的同学___________!祝愿我的老师________!祝愿我的母校__________(每天横线上填写一个表示祝福的四字词语,不能重复)!
6、按要求写句子。(6分)
(1)学好语文一定要加强课外阅读。(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多读好书,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知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的声音真大。(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文回顾。(12分)
1、 从《难忘的启蒙》《新来的王老师》和《老师领进门》中感受到老师对我们付出的太多,当我看到他们双鬓上的银发时,不由得想起一句赞美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学习中,语文老师常用杜甫的一句“_______________,下笔如有神”,勉励我们要博览群书;数学老师经常以“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告诫我们不能骄傲。是啊!老师就像妈妈一样关心着我们,我们怎么报答得了老师的恩情呢?我不禁感叹道:“谁言寸草心,___________”。《难忘的笑声》让我感受到同学之间的情谊多么深厚呀!这真是“_____________, 天涯若比邻”。眼看六年的光阴匆匆而去,不由得让我想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
三、在“难忘小学生活”的`综合性学习中,你一定有很多收获,请把自己对某位老师、某同学的毕业赠言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对老师的赠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同学的赠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与理解。(20分)
(一)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6分)
那时候的语文叫国文,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一、二、三、四年级的课文,都是如此。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地。
从事文学创作,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在这方面田老师培育了我,给我开了窍。
1.把写田老师讲课方法的句子找出来画上横线。(2分)
2.“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了 个故事,播下了 。(2分)
3.文中把 比作 ,表达了老师“润物细无声”的教学艺术在自己心里产生的影响。(2分)
(二)课外阅读。(1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格拉底带着他的学生漫游天南海北,增长自己的见识。通过游历,学生们看到了很多自己以往未曾见识到的东西,增广了见闻,现在他们各个都是满腹经纶。一天,苏格拉底他们到了一片旷野,大家在草地坐了下来,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现在你们已经学到了很多东西了,而且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马上你们就可以从我这里毕业了,作为你们的最后一次考试,我问你们一个问题。” 苏格拉底问他们:“现在我们坐的是什么地方?” 学生们回答道:“旷野。”苏格拉底又问:“这里长了什么?”学生们答曰:“草。”
苏格拉底说:“是的,这里长满了草,那我要问你们一个问题,让你们想办法,你们会如何除掉这些杂草?” 学生们对于这个问题很诧异,因为他们学的是哲学,而这个问题应该是那些农民就可以解决的吧,这个问题实在是大大出于他们的意料,一直探讨人生奥秘的老师最后一次的考试竟如此简单。 一名学生抢先开口:“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只要用手拔掉即可。”另一个学生答道:“用镰刀割掉,那样会省力些。”第三个学生回答得更为干脆:“用火烧更彻底。”苏格拉底站了起来,说:“那好,现在你们就按各人自己的方法除一片杂草。我们明年再来这里,看看谁的答案更好。”
一年后,但个学生都来了,在他们除草的地方已不再是杂草丛生,不过还是参差不齐的长着一些小草在风中摇摆,而另有一块地方,不是他们除草的区域,那里没有杂草,反而旺盛地长着绿油油的麦苗,在那块区域的正前方摆放着厚厚的一摞书,他们凑上去看,那是他们老师的著作,在这摞书的上面还压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其实,我们的生活也一样。要除掉你心灵的杂草,就让爱占满你的灵魂。
1、 给这篇文章取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2分)
2、 三个学生除掉杂草的方法分别是什么?苏格拉底的方法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你觉得文中哪句话写得好,用“~~”画出来,说一说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你的心灵有过什么杂草吗?假如有,你想怎么去做呢?(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习作与表达。(30分)
回顾这六年的校园生活,你经历了许多事,或高兴,或得意,或伤心,或遗憾;也遇到了许多人,他们或亲切,或严厉,或熟悉,或陌生……在这个过程中,你有了哪些进步?请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以“我不再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400字的作文。
要求:补全题目,详略得当,有真情实感,书写工整,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用“×××”代替)
六年级阅读调研考试卷什么意思
就是一个学期内,对某学科的阶段验收,一般是市区内各个不同的教研室分别搞的。例如:北京市朝阳区历史学科阶段调研测试就是朝阳区所有初中都要统一这张历史卷子,看看各校成绩如何,了解一下各校的历史教学情况。就是个名称而已,就有如学校自己搞的期中考试,周考一类的,没什么特别的。
六年级调研卷五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调研试卷六年级、六年级调研卷五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