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同学分享卷临天下语文第十一套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卷临天下22g3dy语文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分享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新人教版初三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
每到初三语文考试之前,认真做好每一个试卷的复习,对提高成绩有很大的帮助。毕竟一份好的试题卷将能够有效的去检测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接下来是我分享的初三上册语文测试卷。
初三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试卷
一、积累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忿恚(huì) 怫然(fèi) 倾颓(tuí) 攘除奸凶(rǎng)
B.社稷(jì) 阙漏(quē) 缟素(gǎo) 度德量力(duó)
C.险塞(sè) 优劣(liè) 佣耕(yōng) 免冠徒跣(xiǎn)
D.夙夜(sù) 蚱蜢(zhà) 猖獗(jué) 被坚执锐(bèi)
2.下面 句子 中加点词语意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①然足下卜之鬼乎 ②吴广以为然
B.①项燕为楚将,数有功 ②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C.①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②百姓多闻其贤
D.①扶苏以数谏故 ②故五月渡泸
3.在括号内补出原文省略的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1)此诚不可与( )争锋
(2)(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3)君与( )俱来
(4)悉以( )咨之
A.(1)之 (2)陈胜 (3)之 (4)之 B.(1)此 (2)陈胜 (3)之 (4)之
C.(1)之 (2)众人 (3)之 (4)之 D.(1)之 (2)陈胜 (3)我 (4)之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起云剂一般是由棕榈油、乳化剂等多种物质添加混合制成 ②而塑化剂一般用来软化塑料制品,长期大量食用可能致癌 ③但一些不法厂商把其中的棕榈油换成了塑化剂 ④起云剂是一种合法的食品添加物 ⑤它可让饮料避免油水分层,看起来更均匀,还可改善食品口感
A.④⑤①③② B.①⑤④③② C.①④⑤②③ D.④③②①⑤
5.下面是一同学搜集到的单元知识卡片,请你按要求帮他修正错误。(7分)
①在我国诸葛亮是家喻户晓的人物,有关他的 成语 、俗语、 歇后语 非常多。②歇后语《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意思是说三个普通人的智慧合起来要顶一个诸葛亮,现在常用来形容集体智慧的伟大。③其实,臭皮匠和诸葛亮没有丝毫,“皮匠”实际上是“裨将”的谐音讹传。④“裨将”在古代是指“副将”,这句俗语的原义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后来人们竞把“裨将”谐音讹 传说 成了“皮匠”。
(1)第④句中有两个错别字:应把“ ”改为“ ”;
把“ ”改为“ ”。
(2)第②句标点符号有错误,修改意见:
(3)第①句语序不当,修改意见:
(4)第③句成分残缺,修改意见:
6.综合性学习活动。(10分)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从盘古开天辟地到如今,泱泱大国,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风流人物辈出,灿若群星,浩如烟海:陈涉仰天质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揭竿而起;诸葛亮“未出茅庐而天下三分”,成为智慧的化身;李白“斗酒诗百篇”,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了解这些曾经在历史上建功立业、对中华文明产生巨大影响的风流人物,将使你找到前进的动力。面对千古风流人物,你总会有所思,有所感。鉴于此,班主任组织了以“走近千古风流人物”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作为班级的一员,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个开场白,使大家从中了解本次活动的内容及意义。(60字左右)(4分)
(2) 辩论 台推出“苏轼与辛弃疾你更推崇谁”的专题 辩论会 ,请就此论题发表自己的看法。(6分)
二、阅读理解(35分)
(一)比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4分)
【甲】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 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选自《出师表》)
【乙】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选自《隆中对》)
7.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1)秋: (2)开张:
(3)之: (4)将: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2)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9.【甲】【乙】两文中,诸葛亮分别给对方提出了什么建议?(4分)
10.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为下面的上联补出恰当的下联。(2分)
上联:《隆中对》高瞻远瞩,预知数十年后天下事
下联:《出师表》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项梁尝有栎阳逮,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每吴中有大徭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1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初起时(初次起身) 又不肯竟学(竟然)
B.所戮者也(杀死人) 狱掾曹咎书(书信)
C.不足学(足以能够) 梁与籍俱观(惧怕)
D.阴以兵法(暗中) 皆已惮籍矣(畏服)
12.简要概括项羽少年时的学业情况。(3 分)
13.你怎样看待项羽所说的“彼可取而代也”?(4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1分)
3D电视让你体验视觉“盛宴”
秋 明
2010年,包括《冰河世纪3》《阿凡达》《爱丽丝梦游仙境》在内的多部好莱坞3D影片显示出很强的票房号召力,根据蓝光产业联盟的统计,3D电影与2D电影相比其票房收入要增长3倍,这也印证了消费者对于3D视听节目的迫切需求。
如今,随着3D技术的不断精进,3D电视也开始进入家庭。3D电视最大的特点就是可裸眼体验立体影视效果。这就是说,当观众想看3D节目时,他们无需再戴上那副笨重的眼镜,直接用肉眼观看即可。
3D电视是三维立体影像电视的简称。3D电视利用人的双眼观察物体的角度略有差异,因此能够辨别物体远近,产生立体的视觉这个原理,通过在液晶面板上加上特殊的精密柱面透镜屏,将经过编码处理的3D视频影像独立送入人的左右眼,从而令用户无需借助立体眼镜即可裸眼体验立体感觉,同时能兼容2D画面。3D电视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两个关键词上:一个是立体逼真,一个是身临其境。
实际上,3D电视早就成为现代电视技术进入21世纪后的三大发展方向之一。当今世界上最成功的全真立体电视技术是由德国国际电子公司的托马斯•侯亨赖先生发明的,目前已在世界上50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了成功的推广和运用。美国在3D电视的研制方面也走在了前面,2008年,美国就实现了3D高清卫星转播美国职业 篮球 联赛。在英国当地时间2010年1月31日,曼联对阵阿森纳的比赛中,英国天空体育频道有史以来首次使用3D技术对比赛进行电视直播。
在我国,天津有一家公司宣布开始着手筹建3D电视频道,该频道除了3D电影、电视剧等节目外还将包括在3D演播室内播报的新闻以及各种现场直播,目前该公司准备与松下、三星等跨国公司展开技术上的合作。除天津外,国内已有7-8家电视台表达了建设立体节目频道的愿望。
虽然3D电视能给人带来非常震撼的立体效果,但由于很多原因的制约,3D电视的普及还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
首先,健康和安全是3D电视急需攻克的难题。研究结果显示,观众在观看立体影像时,由于眼睛会迅速地来回移动,因而容易造成眼睛疲劳。如果人们收看3D电视距离太近,会对视力有害。如果长期收看3D电视还可能产生身体的不适,特别是对 儿童 和青少年来说更是如此。收看3D电视还会导致运动障碍、意识方面的一些后遗症,出现眼睛干涩、身体平衡性下降、头痛和乏力等不适症状。对此,专家建议在出现这些症状后,应该立即休息,此外,用户在饮酒后或身体疲劳不适的时候不要收看3D电视。
其次,价格不菲。3D电视要想真正走进普通家庭,似乎并非易事,高昂的价格足以让普通用户望而却步。不过,相信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各品牌之间的竞争,3D电视的价格会越来越便宜。
此外,片源也是很关键的问题。事实上,目前3D片源依然十分稀少。未来的3D节目源将主要依靠电视播出、蓝光光盘以及互联网下载。如果没有丰富的3D电视片源支持,3D电视只能扮演“花瓶”的角色。
在2011年1月上旬举办的第44届美国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包括索尼、三星、松下、海尔在内的一线品牌厂商均纷纷推出其3D电视旗舰产品,3D电视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电视厂商的积极推动,技术的不断成熟,3D电视时代的到来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选文有改动)
14.3D电视有哪些优越性?(2分)
1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何种说明 方法 ?有什么作用?(4分)
16.指出第7段中加点词“专家”在句中的作用。(3分)
17.如果某家电商场新进了一批3D电视,想在电视台播放一则宣传 广告 。请你根据上文内容代拟一条广告语。(2分)
三、写作(4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 作文 。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涌现出无数风流人物:陈涉仰天质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揭竿而起;诸葛亮“未出茅庐而天下三分”,成为智慧的化身;面对危难的国家,林则徐唱出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慷慨之歌;面对大好河山,毛泽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你看,能走进他们的 故事 ;你听,能走近他们的心灵;你思,能走好脚下的路。与他们为伴,我们会豪情满怀,甚至指点江山;和他们为伍,我们会信心百倍,甚至激扬文字。有了他们,我们的旅途会少一份寂寞,多一份昂扬;有了他们,我们的生活会少一份懈怠,多一份勤勉。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聆听他们的诉说,描绘他们的风采。请以“我最喜欢的风流人物”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 文章 。
下一页更多精彩“初三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试卷参考答案”
[img]关于君临天下诗句
1. 有关君临天下的诗句
待我君临天下,许你四海为家;
待我了无牵挂,许你浪迹天涯;
待我半生戎马,许你共话桑麻;
待我弦断音垮,许你青丝白发;
待我荣华富贵,许你十里桃花;
待我一袭袈裟,许你相思放下。
待我君临天下,许你四海为家。
待你君临天下,怕是为笼囚花。
待你君临天下,怕是深宫为家。
待你了无牵挂,怕是红颜已差。
待你半生戎马,青梅早许人家。
待你弦断音垮,何来求鸾曲答。
待你荣华富贵,红颜枯骨成沙。
待你一袭袈裟,何来相思放下?
2. 有关“君临天下”的诗句有哪些
有关“君临天下”的诗句:
1. 帝王:待我君临天下,许你四海为家;
2. 国臣;待我了无牵挂,许你浪迹天涯;
3. 将军:待我半生戎马,许你共话桑麻;
4. 琴师:待我弦断音垮,许你青丝白发;
5. 农夫:待我荣华富贵,许你十里桃花;
6. 僧人;待我一袭袈裟,许你相思放下。
7. 待我君临天下,许你四海为家。宫门万丈千家宠,我已昨日黄花;
8. 待你了无牵挂,许谁浪迹天涯,朝臣待漏五更寒,我已两鬓霜华;
9. 待你半生戎马,许谁共话桑麻,关山两地谁梦谁,我已青灯古刹;
10. 待你功成名达,许谁花前月下,悔教夫婿觅封侯,我已心猿意马;
11. 待你名满华夏,许谁放歌纵马,虚幻皆缘心不足,我已厌倦厮杀;
12. 待你弦断音垮,许谁青丝白发,梅妻鹤子纵情去,我已老死田下;
13. 待你不再有她,许谁淡饭粗茶;千帆争渡苍海水,我已得幸人家;
14. 待你高头大马,许谁嫁衣红霞,名利难抵绕指柔,我已姻缘错搭;
15. 待你富贵荣华,许谁十里桃花,半倾薄田终身饱,我已种豆得瓜;
16. 待你一袭袈裟,许谁相思放下,流水无意恋落花,我已参得真假
3. 有关“君临天下”的诗句有哪些
有关“君临天下”的诗句: 帝王:待我君临天下,许你四海为家;国臣;待我了无牵挂,许你浪迹天涯; 将军:待我半生戎马,许你共话桑麻;琴师:待我弦断音垮,许你青丝白发;农夫:待我荣华富贵,许你十里桃花; 僧人;待我一袭袈裟,许你相思放下。
待我君临天下,许你四海为家。宫门万丈千家宠,我已昨日黄花;待你了无牵挂,许谁浪迹天涯,朝臣待漏五更寒,我已两鬓霜华;待你半生戎马,许谁共话桑麻,关山两地谁梦谁,我已青灯古刹;待你功成名达,许谁花前月下,悔教夫婿觅封侯,我已心猿意马;待你名满华夏,许谁放歌纵马,虚幻皆缘心不足,我已厌倦厮杀;待你弦断音垮,许谁青丝白发,梅妻鹤子纵情去,我已老死田下;待你不再有她,许谁淡饭粗茶;千帆争渡苍海水,我已得幸人家;待你高头大马,许谁嫁衣红霞,名利难抵绕指柔,我已姻缘错搭;待你富贵荣华,许谁十里桃花,半倾薄田终身饱,我已种豆得瓜;待你一袭袈裟,许谁相思放下,流水无意恋落花,我已参得真假。
4. 求一些霸气,君临天下的诗句
霸气,君临天下的诗句
屈原的《国殇》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桴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从军行》 王昌龄
(其一)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其四)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催,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另毛泽东诗词
沁园春 长沙
一九二五年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候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采桑子 重阳
一九二九年十月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 春光 胜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
如梦令 元旦
一九三零年一月
宁化 清流 归化 路隘林深苔滑 今日向何方 直指武夷山下
山下 山下 风展红旗如画
渔家傲 反第一次大围剿
一九三一年春
万木霜天红烂漫 天兵怒气冲霄汉 雾满龙冈千嶂暗
齐声唤 前头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 风烟滚滚来天半 唤起工农千百万
同心干 不周山下红旗乱
菩萨蛮 大柏地
一九三三年春
赤橙黄绿青蓝紫 谁持彩练当空舞行动上 雨后复斜阳 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 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 今朝更好看
十六字令三首
一九三四年至一九三五年
其一
山 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 离天三尺
其二
山 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 万马战犹酣
其三
山 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堕 赖以拄其间
忆秦娥 娄山关
一九三五年二月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七律 长征
一九三五年十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清平乐 六盘山
一九三五年十月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沁园春 雪
一九三六年二月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妖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5. 一些霸气,君临天下的诗句有哪些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两汉:曹操《步出夏门行·观沧海》释义: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2、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两汉:曹操《短歌行》释义: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我愿如周公一般礼贤下士,愿天下的英杰真心归顺与我。
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两汉:曹操《龟虽寿》释义: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雄心壮志仍是驰骋千里。壮志凌云的人士即便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心也永不止息。
4、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先秦:佚名《北山》释义:你看广褒无垠的普天之下,没有一处不是国君的封土;你看各处封土的天边尽头,没有一人不是国君的奴仆。
5、王公伊濯,维丰之垣。四方攸同,王后维翰。
王后烝哉!——先秦:佚名《文王有声》释义:文王功绩自昭彰,犹如丰邑那垣墙。四方诸侯来依附,君王主干是栋梁。
君王真个是明王!6、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近代:毛泽东《沁园春·雪 》释义:这些人物全都过去了,数一数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要看今天的人们。
7、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近代:毛泽东《沁园春·雪 》释义:只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略差文学才华;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治功劳。称雄一世的人物成吉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
8、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现代:毛泽东《沁园春·长沙》释义:评论国家大事,写出这些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当时那些军阀官僚看得如同粪土。
9、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代: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释义: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10、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宋代: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释义: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军队。
6. 求古代霸气的七言诗,就好像君临天下的那种,越多越好
李白的《侠客行》中“十步杀一人, 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纵死侠骨香, 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的“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 。
请君暂上凌烟阁 ,若个书生万户侯。”,黄巢的“待到来年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卷临天下答案哪里有
衡水金卷答案网
衡水金卷答案网。卷临天下是著名的高三复习测试卷,由专家编写,考点齐全,答案在衡水金卷答案网,登录并输入试卷名称即可查看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导语:初中语文学习无外乎是积累与运用,积累是学习语文的低级阶段,而运用语言才是高级阶段。我们所要努力达到的也就是学会运用语言的高级阶段。下面和我来看看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书写(3分) 如果你全卷书写规范、清楚,没有涂改,就可以得3分。
二、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8分)
1、仔细读下面的语段,正确书写汉字(4分)
记得《窃读记》最后有一句话“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我也是一个像林海音一样酷爱读书的孩子,自然我也成了图书馆和书店的常客。有一次,我发现了一本畅xiāo 书,迫不及待地跑到书店,老板风趣地对我说:欢迎lì 临指导!我顾不得跟他搭话,一头一头砸进书海,贪lán 地吸收精神的营养。此时我的心情就像叫天子(云雀)直窜到云xiāo 里去那么惬意!
2、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用横线标出,并将正确的字依次写在方格内。(2分)
A.鉴赏 小心翼翼 人生鼎沸 花团锦簇 肃然起敬
B.诅咒 众目睽睽 不求深解 截然不同 花枝招展
C.枉然 人迹罕至 获益匪浅 饥肠辘辘 刹有介事
D.羞惭 晃然大悟 心旷神怡 废寝忘食 威风凛凛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考生备战中考,关键是调整生活学习状态,把握复习迎考节奏,切忌不要打“疲劳战”。
B.在学校师资不足的情况下,他主动挑起了为请假的老师代课的任务,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C.我们深信,爱读书,会读书,养成读书的好习惯,能使人受益终生。
D.通过运动员的努力拼搏,使我们班一举夺得了年级总分第一的好成绩。
4、文言诗文默写(9分)
(1)子曰: ,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2) ,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月歌》
(3) ,应傍战场开。《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4)《观沧海》中诗人以丰富而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大海的雄伟壮阔,表达了诗人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 ;
(5)《论语子罕》中孔子告诉学生,一个人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的句子是 ,
(6)《夜雨寄北》诗人想象回家团圆后剪烛西窗共话良宵情景的诗句是 ,
5、文学名著阅读(6分)
①《朝花夕拾》中出现的六个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长妈妈、 (与作者的关系+人名)、朋友范爱农、父亲、邻居衍太太、作者儿时的私塾先生寿镜吾。(1分)
②作者回忆少年读了这一本孝子的教科书后,觉得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故事”,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陆绩怀橘”之类。而“哭竹生笋”的故事则有些可疑,还有“ ”的故事,如模仿则有性命之忧了。(1分)
③《五猖会》中回忆童年往事,含蓄地表达了对父母毫不顾及孩子心理的无奈与厌烦,这件事是什么?(2分)
④《边城》《长河》等一系列以湘西为“文学原点”的乡土小说和散文的作者是谁?他1934年初创作的哪部散文集是他构建“文学湘西”世界的一块重要拼图?(2分)
6、综合性学习。(5分)
《瓯越》是温州市初中文学社联盟主办的文学刊物。为了使刊物更贴近生活,编辑部邀请同学参加编辑工作。
①右图是温州市初中文学联盟标志图案,圆环内的拱形象征天空,下方是一本打开的书,中间是三个张开双臂的人。请用简洁的语言向同学们说说图案的寓意。(45字以内)(3分)
②刊物新增的栏目要拟一个栏目名,请根据入选作品的类型,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 )(2分)
A.成长笔记 B.名作品悟 C.咬文嚼字 D.社会万象
入选作品
《寓意深刻,想象丰富——我读伊索寓言》
《猎人的见闻:屠格列夫笔下的俄国社会》
《温馨的回忆,理性的批判——读朝花夕拾有感》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一)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1分)
大师治学
①林语堂短暂的执教生涯和他漫长的著述生涯比起来,更像是人生中一段插曲。但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林语堂却足以成为素质教育的代言人。
②林语堂曾经在东吴大学法学院兼了一年的英文课。这天是林语堂的第一堂课。他带了一个大包到教室,学生们还以为这里面装的都是教学资料,心想这位拥有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和德国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文凭的老师果然深不可测。
③不料,林语堂上了讲台,把包倒过来,往讲台上一倒,只见满满一堆带壳花生稀里哗啦全落在了台上。林语堂抓起一把花生,分给前面的学生,并请诸君自便。大家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敢先动手。林语堂笑道:“吃花生必吃带壳的,一切味道与风趣,全在剥壳。剥壳愈有劲,花生米愈有味道。”他顿了顿,接着说道:“花生米又叫长生果。诸君第一天上课,请吃我的长生果。祝诸君长生不老!以后我上课不点名,愿诸君吃了长生果,更有长性子,不要逃学,则幸甚幸甚,三生有幸。
④学生们闻言哄堂大笑。林语堂趁机招呼学生:“请吃!请吃!”课堂里立即响起了一片剥花生壳的声音。等到花生吃完,林语堂随即宣布下课。
⑤此后林语堂讲课,果然没有学生缺课,而且还有很多外来的学生慕名赶来偷师。
⑥更绝的是,林语堂所执教的课程,竟然从不举行考试,每到学期最后一节课的时候,林语堂便端坐在讲台上,随手捡起学生的花名册一一唱名,念到名字的学生依次站起来。这时,林语堂便如相面先生一般,细细把这个学生打量一番,然后在成绩册上记上一个分数,这就是该生本学期的成绩了。林语堂“相面打分”的故事堪称教育界的一大奇闻,并引起了一些老师的模仿。
⑦林语堂这样做的直接原因是他对刻板的考试制度的厌恶,他说:“倘使我只在大学讲堂演讲,一班56个学生,多半见面而不知名,少半连面都认不得,到了学期终叫我出10个考题给他们考,而凭这10个考题,定他们及格不及格,打死我我也不肯。”他还把考试比成大煞风景的“煮鹤”,说:“恶性考试艺术就是煮鹤艺术,可惜被煮的是我们男女青年。”
⑧令人称奇的是,那些被林语堂“相面打分”过的学生接到自己的成绩后个个心服口服,没有一个人上校长那投诉,而且大家公认林语堂相面打下的分数,其公正程度,远超过一般以笔试命题计分的方法。其实,林语堂记忆力超群,他平时在上课的时候,通过提问、交流等方式早已对每一个学生知根知底,他的这种相面打分看似随意,实际上是在了解了每一个学生的水平之后作出的合理决断,比起偶然性很大的一次考试反而更显出其公平。
7、具体说说第①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8、选文第③段描写林语堂,有神态描写,还有________描写、________描写。(2分)
9、林语堂“相面打分”公正公平的原因是什么?(2分)
10、第⑦段画横线的句子浸透着林语堂强烈的情感,极富感染力。请你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简要分析该句是如何表达情感的。(2分)
11、阅读以下两则林语堂的经典名言,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心目中好老师应具有怎样的品质(3分)
名言一: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我便已觉得心满意足。我的灵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很快乐。
名言二:人生不过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远是自己的主角,不要总在别人的戏剧里充当着配角。
(二)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4分)
《论语》的温度 (于丹)
①对《论语》的情感,一向是“敬”而不“畏”的;对《论语》的感觉,从来是朴素而温暖的。
②在北方一个以温泉著称的小城里,曾经见过一口奇特的“问病泉”,据说任何人舒舒服服地泡进去,一下子就能感知到自己身体的病灶所在:有关节炎的人四肢关节就会麻酥酥有了感觉,有肠胃病的.人肠胃间就会火辣辣涌起热流,而有皮肤病的人则周身通泰,洗掉一层蝉蜕一般……
③我眼中的《论语》,就是这样一眼温暖的“活水泉”。
④以我的学养和阅历,真要做《论语》的讲解和辨析,万万不敢。那就像是让我去做这眼温泉的化学成分分析一样,我没有能力拿出一份数据精准的化验报告。我所能承担的角色只是一个体验者,以身体之,以血验之,像两千多年中数以千万计泡过这眼温泉的人一样,用自己的身体最敏感的病灶去承受温泉的恩惠。
⑤仁者见其仁,智者见其智。经典的价值或许并不在于令人敬畏到近乎膜拜,而恰恰在于它的包容与流动,可以让千古人群温暖地浸润其中,在每一个生命个体中以不同的感悟延展了殊途同归的价值。所谓“道不远人”,大概如此。
⑥我眼中真正的圣贤从来不拎着晦涩艰深的典故吓唬人,也从来不堆砌出佶屈聱牙的言语麻烦人。孔子说:“予欲无言”,子贡慌慌地问:“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孔子益发淡定,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⑦这个世界上的简单真理之所以深入人心,是因为它们从不表现为一种外在的灌输,而是对于每个心灵内在的唤醒。
⑧《论语》中的简单真理之所以穿越千古尘埃,让后世子子孙孙在日益繁盛而迷惑的物质文明中得以秉持民族的根性,不至于因为选择的机遇过多而仓皇。受益的人也许“觉”在某一刻,怦然心动,醍醐灌顶;也许“悟”在漫漫岁月,用一生的历练完成一次不可复制的解读。
⑨真的要感谢《百家讲坛》用“心得”这个角度鼓励我走进《论语》,千颗心有千种所得,万颗心有万种所得,而我只不过是其中的一心之得。我们在当下的生活解读中豁然开朗,圣人在千古之前就会缄默微笑。
⑩古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那是将《论语》奉为中国文化思想的渊源;而我宁愿说“半部《论语》修自身”,人人皆可视之为一眼温暖的“问病泉”。
○11可以得之于心的《论语》,不是被汉武帝罢黜了百家之后刻意独尊的“儒术”,不是与“道”“释”并称于庄严仪式的“儒教”,不是被穷究义理囿于考据的“儒学”。
○12可以得之于心的《论语》,是每个人心中有而口中无的简单真理。
○13所以,我看《论语》的温度,不烫手,亦不冷漠,略高于体温,千古恒常。
12、第④段画线句子中的“之”具体指代什么?(1分)
13、所谓“仁者见其仁,智者见其智”,用于丹自己的话说,就是 (请用第⑨段中的原话回答。)(2分)
14、简要说说“我眼中的《论语》,就是这样一眼温暖的‘活水泉’”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15、如果第○13段中的“《论语》的温度”是指《论语》蕴涵的道理,那么“不烫手,亦不冷漠”是什么意思?(2分)
16、文章第⑥段借子贡的“慌忙”来反衬孔子的“淡定”,是为了突出孔子的什么形象?(2分)
17、请从内容和结构上谈谈结尾的作用。(4分)
四、文言诗文阅读(14分)
(一)认真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4分)
题 奉 晚 周敦颐
花落柴门拾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18、这首诗中哪一句话交代了诗人观景的立足点?(2分)
19、诗人描写昏鸦时为什么用“点”而不用“只”?说说你的理解。(2分)
(二) 自护其短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14分)
20、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B.北人生/而不识菱者
C.君与家君/期日中 D.择其/善者而从之
2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①席上啖菱( ) ②或曰( ) ③人不堪其忧( ) ④三军可夺帅( )
2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23、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2分)
五、作文(30分)
有人说:“有两种东西,一旦失去后才知道可贵:一是青春,二是健康。”其实,失去后才知道可贵的又何止于此呢!
24、请以《失去后才知道可贵》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除诗歌、戏剧外)。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卷临天下语文第十一套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卷临天下22g3dy语文、卷临天下语文第十一套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