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卷临天下语文(高三卷临天下语文答案)

本篇文章给同学们谈谈高三卷临天下语文,以及高三卷临天下语文答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本文目录一览:

卷临天下答案哪里有

衡水金卷答案网

衡水金卷答案网。卷临天下是著名的高三复习测试卷,由专家编写,考点齐全,答案在衡水金卷答案网,登录并输入试卷名称即可查看

高三语文综合测试卷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7分)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三角架 闻名暇迩 佣金(yòng) 装模作样(mó)

B.兑换卷 三番两次 连载(zài) 量力而行(liàng)

C.缉私队 敝帚自珍 颈椎(jǐng) 弦外之音(xián)

D.一幅画 宣宾夺主 掣肘(chè) 严惩不贷(chěng)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环境问题绝不是一个区域性问题,任何一个地方都难以独善其身,只有在全国范围实行统一的环保标准,污染问题才能得到彻底解决。

B.2013年,好几位央视名嘴相继选择离开央视重新创业,这引发了人们的强烈关注,对于他们离职的原因也是各有猜测、众说纷纭。

C.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围绕作风建设打了一套组合拳,其动作之快、力度之大、效果之明显,令人耳目一新,也让人充满期待。

D.应该处理掉的剩饭被继续出售,店内的餐具不按要求清洗、消毒……这些耸人听闻的事实,不禁让人们质问商家的良心何在。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教育专家指出,父母不应轻易让还未成年的孩子过早离开自己,否则,过早的离开会使他们的心理、性格受到不良影响。

B.中国电影之所以在国内难挡好莱坞大片的冲击,在海外仍是非主流,是因为中国电影缺乏足够的竞争力和过于“自闭”。

C.几个参会的省的代表认为,应在《粮食法》中加入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条款,以法律手段约束、整顿浪费粮食的行为。

D.虽然海水淡化具有洁净、环保、供给稳定等特点,未来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是目前还没有被广大沿海地区所利用。

4.下列依次填入的词语和句子,语意最准确、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三峡,这部硕大的典籍,是异常古老的。我们不能设想,在自己有限的一生中读尽它无限的 ① ,但是,总可以 ② , ③ 。作为现实与有限的存在物,人们 ④ 其间,一种对山川形胜的原始恋情与源远流长的历史激动,会不期然而然地被呼唤出来。

A.①内含 ②观嬗变于烟波浩渺之外 ③启哲思于残编断简之中 ④徘徊

B.①内涵 ②启哲思于残编断简之中 ③观嬗变于烟波浩渺之外 ④徘徊

C.①内涵 ②观嬗变于烟波浩渺之外 ③启哲思于残编断简之中 ④徜徉

D.①内含 ②启哲思于残编断简之中 ③观嬗变于烟波浩渺之外 ④徜徉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体诗是同古体诗相对而言的,唐初开始形成,在诗的字数、句数、声韵、平仄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如《登高》《梦游天姥吟留别》等都属于近体诗。

B.元杂剧可分为旦本(女主角主唱)和末本(男主角主唱)两种。在结构上包括四折一楔子,每折戏只能用一个宫调。元杂剧剧本由科、唱、白组成。

C.“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烟柳斜阳,归去东南余半壁;云山故国,望中西北是长安。”两副对联吟颂的对象分别是李白与辛弃疾。

D.英国的狄更斯、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都是世界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大卫科波菲尔》《羊脂球》《装在套子里的人》分别是他们的代表作。

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褚遂良,字登善。贞观中,累迁起居郎。博涉文史,工隶楷。太宗尝叹曰:“虞世南死,无与论书者。”魏征白见遂良,帝令侍书。帝方博购王羲之故帖,天下争献,然莫能质真伪。遂良独论所出,无舛冒者。

迁谏议大夫,兼知起居事。帝曰:“卿记起居,大抵人君得观之否?”对曰:“今之起居,古左右史也,善恶必记,戒人主不为非法,未闻天子自观史也。”帝曰:“朕有不善,卿必记邪?”对曰:“守道不如守官,臣职载笔,君举必书。”帝曰:“朕行有三:一,监前代成败,以为元龟①;二,进善人,共成政道;三,斥远群小,有②受谗言,朕能守而勿失,亦欲史氏不能书吾恶也。”

于时皇子虽幼,皆外任都督、刺史,遂良谏曰:“昔二汉以郡国参治,杂用周制。今州县率仿秦法,而皇子孺年并任刺史,陛下诚以至亲扞四方。虽然,刺史,民之师帅也,得人则下安措,失人则家劳攰③。臣谓皇子未冠者,可且留京师,教以经学,畏仰天威,不敢犯禁,养成德器,审堪临州,然后敦遣。惟陛下省察。”帝嘉纳。

西突厥寇西州,帝曰:“往魏征、褚遂良劝我立麹文泰子弟,不用其计,乃今悔之。”帝于寝宫侧别置院居太子,遂良谏,以为“朋友深交者易怨,父子滞爱者多愆。宜许太子间还东宫,近师傅,专学艺,以广懿德。”帝从其言。

帝寝疾,召遂良、长孙无忌曰:“叹武帝寄霍光,刘备托诸葛亮,朕今委卿矣。太子仁孝,其尽诚辅之。”谓太子曰:“无忌、遂良在,而毋忧。”因命遂良草诏。

高宗即位,封河南县公,进郡公。坐事出为同州刺史。再岁,召拜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监修国史,兼太子宾客。进拜尚书右仆射。

(取材于《新唐书》)

[注]①元龟:可作为借鉴的往事。②有:或许。③ 攰:guì疲乏。

6.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卿记起居,大抵人君得观之否 起居:皇帝的言行

B.臣谓皇子未冠者 未冠:尚未冠名

C.近师傅,专学艺,以广懿德 懿德:美好的德行

D.因命遂良草诏 草诏:起草诏书

7.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监前代成败,以为元龟 坐事出为同州刺史

B.朕能守而勿失 无忌、遂良在,而毋忧

C.虽然,刺史,民之师帅也 养成德器,审堪临州,然后敦遣

D.不用其计,乃今悔之 太子仁孝,其尽诚辅之

8. 给下列文句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虞世南死,无与(之)论书者

B.遂良独论(其)所出

C.臣职载(于)笔,君举必书

D.臣谓皇子未冠者,可且留(诸)京师

9. 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起初,褚遂良是由于书法方面有相当的造诣而得到唐太宗青睐的。

B.褚遂良负责“起居录”敢于坚持原则,使唐太宗不得不奉公守法。

C.褚遂良作为谏官,遇事勇于进言规劝,他的意见大多被皇帝采纳。

D.唐太宗病危时把太子托付给褚遂良等人,希望他们尽心辅佐太子。

第二部分(123分)

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36分。

10.把上面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①戒人主不为非法,未闻天子自观史也。

②朋友深交者易怨,父子滞爱者多愆。

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5分)

汝 独 不 闻 邪 昔 者 海 鸟 止 于 鲁 郊 鲁 侯 御 而 觞 之 于 庙 奏 九 韶 以 为 乐 具 太 牢 以 为 膳 鸟 乃 眩 视 忧 悲 不 敢 食 一 脔 不 敢 饮 一 杯 三 日 而 死 此 以 己 养 养 鸟 也 非 以 鸟 养 养 鸟 也。

(取材于《庄子至乐》)

12.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其中4道题)。(8分)

①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 。(李密 《陈情表》)

② ,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 《归园田居》)

③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 。 (欧阳修 《醉翁亭记》)

④《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能受下赏的条件是: , 。

⑤ 苏轼《定风波》中,写自己雨中从容淡定地行走于林间的词句是: , 。

⑥陆游《书愤》一诗中以诸葛亮的典故明志的诗句是: , 。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其后问题。(共7分)

咸阳城西楼晚眺

许浑①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②。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注:①许浑,晚唐诗人,久居江苏镇江。 ②汀洲,水中沙洲,江南地区常见。

①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开篇着一“愁”字,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笔触低沉,苍凉伤感的情怀落笔即出。

?B.颔联寓意深远,以形象化的勾画,淋漓尽致地揭示出了诗人“万里愁”的真实原因。

?C.颈联虚实结合,以山雨降至时眼前实景叠合秦苑、汉宫等虚景,吊古之情油然而生。

?D.尾联对行人的嘱托,是劝告友人不要沉溺往事,要学眼前东流的渭水,顺其自然。

② 本诗开篇即言“愁”,结合全诗来看,作者写了哪些“愁”?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14.“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是诗文含蓄表达的一种方法。上面诗中“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句便具有言外之意,请说说你对这句诗的理解。这种手法在古代诗句中颇为常见,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朱熹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请任选一个含有言外之意的古诗文名句(除“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外),分析其本意及言外之意。(200字左右)(12分)

[img]

高三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9分)

1.根据拼音填写词语。(3分)

他是中国航天事业的diànjī( )人。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pāan dēng( )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qízhì( ),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2007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钱学森颁奖词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剽悍 弥漫 憩息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B.摇曳 殉职 孤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讪笑 震摄 许诺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D.阑珊 累赘 停滞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选出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汹猛洪涝,罕见冰雪,特大地震……当我们面对这一切的时候,不由生出多

难兴邦的历史感慨

B.集电话、电脑、相机、信用卡等功能于一体,这款新型手机在生活中的作用被发挥得酣畅淋漓

C.现代社会信息量与日俱增,上网已成为追求时尚的当代中学生经常挂在嘴边的炙手可热的话题。

D.英国的一项科学研究显示,播放古典音乐能促进食客情不自禁地慷慨解囊,从而增加酒店收入。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通过这次学校组织的捐款活动,使我深切地认识到:源于十三亿中国人的绵绵不绝的爱能战胜一切困难。

B.2008年中国田径公开赛,是国家体育场“鸟巢”在今年举办马拉松和竞走比赛后又再度承办的大型赛事。

c.自6月1日起,我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 限塑令”,同时禁上销售、生产不符合规格的塑料购物袋。

D.作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德丝弦将在今年秋季首次进入市区各中小学课堂。

5.古诗文默写。(每空l分,共9分) .(1)晓镜但愁云鬓改,——。(李商隐《无题》)(2)伤心秦汉经行处,——。(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3)——,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4)《醉翁亭记》中,写朝暮之景的句子是——,——。(5)面对人生的坎坷与不幸,我们应该保持乐观自信的态度,要像李白在《行路难》中所写到的那样:——,——。

(6)班级举办诗歌朗诵活动,其中有一项内容是“古诗词接力”。要求同学们将所给诗词的最后一个字,作为衔接句的第一个字。请你完成下面的接力。——一水村山郭酒旗风-+——

6.她霸道泼辣,心理变态,却有着自己的苦闷和追求幸福的愿望。她敢作敢为,甚至不惜与有钱的生父决裂。她可鄙而又可怜的命运让人感叹不己。她,就是老舍的长篇小说《——》中个性鲜明的人物——。(2分)7.阅读下面的文字,为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中遇难的谭千秋老师写一段颁奖词。要求紧扣材料,语言凝练,富有文采,不超过l00字。(3分)

5月13日23时50分,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的救援人员对德阳市东汽中学坍塌的教学楼进行搜救,当救援人员挪开一块断裂的预制板时,他们看到头发花白、后脑内凹、被砸得血肉模糊的谭千秋老师,他伸开双臂护住一张已被砸得变形的课桌,而课桌下,是4个已经昏迷、尚有生命迹象的学生。他们连忙将孩子救出。迅速送往临时医院抢救。

8.某校开展了以“初识‘诸子百家’”为主题的探究学习活动。(6分)

(1)楚俊对道家进行了探究,他首先选出了课文中所涉及的庄子的文章,即《秋水》和《庄子二则》中的《 》和《 》。(2分)(2)芷兰将探究重点放在了墨家“非攻”和“兼爱”思想的现实意义上,并形成了以下两点看法:① ;②——。(2分)

(3)“诸子百家”中,尤以儒、道两系对后世产生的影响最为深远,佳晨对儒家学派的相关知识作了这样的整理:——。(2)

二、现代文阅读(25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9—13题。(11分)

暴雪冻雨——全球变暖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2008年1月27日下午六时,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雨红色警报。中国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三级应急响应。

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司长矫梅燕说:“中央气象台自设立国家级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以后,第一次发布红色预警信号。这是一次50年来最强的极端低温、雨雪、冰冻的天气事件。”

在肆虐曲雪灾面前,许多人充满了困惑,不是说气候变暖了吗?

“这是全球气候变暖现象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现在是风和日丽、风调雨顺的日子减少了,极端冷和极端热的天气都增加了。总的变暖趋势并没有改变。”广东省气象部门首席专家、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吴兑解释说。“人类正在改变着自然界的收支平衡,自然的承栽力正在不断的下降,这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或恶化。”中国气象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多次在不同场合发出警告,‘‘气候变化,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长期热点话题,有可能改变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回顾2007年,我国气温继续攀升,为近57年来最暖的一年。新疆特强大风吹翻列车。淮河流城发生特大暴雨洪涝,“黑色三小时”的济南大暴雨,强对流天气频繁,雷击伤亡严重……在降水的同时,有些地方又出现了严重干旱。新年伊始.雪灾给人们又来了一个下马威。

“人类的活动,特别是大量的排放温室气体,造成全球性的降水异常。”著名气象学专家、中国工程院李泽椿院士说,“这次暴风雪发生的气候背景主要与大气环流异常及‘拉尼娜’现象有关。”李泽椿院士进一步解释说,造成极端天气事件的直接原因是大气环流异常,而环流异常与全球变暖的大背景是分不开的。

罕见的天气让以干旱著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也变成了茫茫雪原。纷飞的雪花给昔日干旱的沙漠披上了4厘米厚的洁白冬衣。据专家介绍,自1990年以来,塔克拉玛干沙漠1月间还没有见到过这样的大雪。

2007年11月和l2月,我国呈现出明显的暖冬迹象,不过进入今年1月之后,大部分地区温度就突然下降,这跟2006年12月到2007年1月,欧洲、加拿大、美国都遭到了暴风雪袭击惊人地相似。

这两起例子,说明全球气候变暖之后,暖的大气层跟海洋的地表作用以后,将产生出一种异常现象,也就是极端气候现象大量增加,某一个地方在某个时段,会突然变得非常冷。

全球变暖,不是每一个地方都变暖,它是一个平均状况。如何定义全球变暖?是把全球的温度取平均值与过去几十年的平均值进行比较,看高了几度。因为全球大气的能量、质量是守恒的,有的地方高,有的地方就低。如果全球变暖使得某个地区温度持续异常偏高的话,那么肯定在周围的某个地方温度就会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极端天气事件,打破这个地区气温异常偏高的状况,好比“不平则鸣”

(选自《青年文摘)2008年第3期,作者筱炽)

相关链接:

1.截至2008年1月27日,武汉和长沙两市已连续近半个月日平均气温接近或低于零摄氏度。历史记录也为人们认识这次低温天气提供了参考指标。湖南、湖北出现的雨雪冰冻天气是l954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影响程度最严重的。

2.世界气象组织研究拉尼娜现象的专家库马尔科利公布最新一份“拉尼娜’’现象监测报告时表示,“拉尼娜”现象的影响之一就是造成东亚地区冬季寒冷,因此,“拉尼娜”现象是造成中国南方冰雪灾害的部分原因。不过,科利同时强调,中国南方遭遇的罕见冰雪灾害天气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拉尼娜”现象并不是唯一的祸因。

3.据相关专家分析,岁末年初我国和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现的雨雪天气作为极端气候的表现之一是在全球变暖这个大背景下产生的。全球变暖正在导致极端气候事件“更加频繁、更加反复无常、更加难以预测”。

9.文章第二段引用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司长的话,有何作用?(2分)

10.“这两起例子”是指:(1)——;(2)——。(2分)11.依据原文,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九气候变化不过是暂时的现象,对我们的生活没有多大影响。B.全球变暖趋势的一个表现形式是极端气候的大量增加。C.全球变暖将会使气温逐年升高,每个地方都不会例外。D.这次暴风雪的发生与乱砍滥伐等人类活动密切相关。12.结合文意,说说“不平则鸣”的意思。(2分)

13.根据上文和“相关链接”,分析今年春节期间我国南方:地区遭受严重雪灾的主要原因。(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l4—17题。(14分)

清明郭学荣冬至这天特别阴冷,太阳在中午时分勉强露了一下脸,如同病人应酬时挤出的苦笑。就在这天,望龙的父母跌入了悲喜交集的泥淖。望龙的父亲被确诊为肝癌,而且是晚期,而望龙在省中学生奥数竞赛中获奖,而且是一等奖。透心的悲凉与由衷的喜悦如冰炭同炉,如火烧水浇。

手术前,望龙的父亲斜躺在病床上,带着与家人诀别的庄重,召集至亲好友商量交持有关事宜。提起儿子,望龙父亲的眼中闪出了神采。儿子望龙正在一所寄宿制的省属重点中学读高三,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望龙的妈妈、舅舅、叔叔几乎一致主张,这件事要瞒住望龙。孩子明年就要参加高考,扒扒算算只有六个月了。不能对孩子的学习有一丝一毫的影响。每周日由望龙的妈妈一如既往地送菜送饭。望龙的妈妈要高高兴兴,不能露出一丝破绽,孩子放假,就说爸爸出差了。总之,要瞒得严严实实,瞒得滴水不漏。

望龙的父亲虽然没有下不了手术台,但癌细胞已经大面积扩散了。医生预言只有三五个月的存活时间。在医院住到年根,望龙父亲还是回了家。实I示-k-7.放了十天寒假的望龙天天埋头做作业,忙得连油瓶倒下来都.不扶。望龙的妈妈告诉望龙说爸爸得了甲肝,是传染病,最好不要接近。一心只忙学习而又十分听话的望龙只知道爸爸生病了,也没有在意。开学时,望龙跟爸爸招呼都没有打,就在妈妈的催促声中离家返校了。

春天万物生长,生机勃勃,望龙的父亲却日薄西山,气息奄奄。“逃过大冬,逃不过清明”,望龙的父亲终于在临近清明时被无常带走了。

清明这天也特别阴冷。“好日不现中”,太阳偏偏在中午时分勉勉强强露了下脸,显得有气无力。就在这时,望龙的班主任张老师接到了望龙叔叔打来的电话。望龙的叔叔告诉张老师,望龙的父亲因患癌症,医治无效,不幸去世。打算今天下午四点钟破孝。破孝、火化、下葬等丧仪非儿子不可。这些环节本来需要三天,考虑到望龙学习紧张,准备在二十四小时之内完成,特向老师请假二十四小时,明天晚上一准送孩子返校上晚自习。张老师迟迟疑疑吞吞吐吐地说,本来是可以多请两天假的,可是明天下午安排了语文模拟考试,望龙的叔叔恳请张老师做一下望龙的思想工作。

张老师随即到学生宿舍找到了望龙,把他带到办公室。张老师首先肯定了望龙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接着指出当前这一阶段的重要地位和不可估量的战略意义。张老师诚恳地说,这个时候,人要排除一切干扰,全身心地冲刺。然后,张老师才告诉望龙父亲去世的消息。望龙一愣,头脑一片空白,夺眶而出的泪水在脸上奔流。稍事停顿后,张老师有情有致地朗诵起“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古训,有声有色地评述起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受腐刑之辱而隐忍苟活的大丈夫气概。张老师补充说,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有生必有死,不足为怪。张老师希望望龙节哀顺变,不要沉溺于悲痛之中,辜负了家长和学校的厚望。

望龙踏进家门,看见穿好老衣望在铺上的父亲,放声大哭。望龙的外公外婆、舅舅姨娘、叔叔婶婶连忙劝止。他们不约而同地说,人死不能复生,你还有个把月就要高考了,千万别哭伤了身体,哭坏了脑子。孩子!听话!不准哭了!第二天中午,叔叔安排好车叫他返校时,望龙抱住骨灰盒不肯离去。叔叔用手机又接通了张老师的电话。张老师既诚恳又沉痛地说,望龙同学,你要化悲痛为力量,以实际行动告慰你父亲的在天之灵,模拟考试在即,学习比什么都重要,你不能感情用事,因小失大!

望龙走进了考场。第四大题是阅读一篇题为《奔丧》的散文,然后回答问题。看完《奔丧》,望龙又泪流满面了。平静以后,面对第一个问题“什么叫奔丧”,望龙左思右想,绞尽脑汁怎么也不明其意,最后只得留下空白,付之阙如。

(选自《感动中学生微型小说全集》)

14.根据语境,写出句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1)提起儿子,望龙父亲的眼中闪出了神采。(2)望龙一愣,头脑一片空白,夺眶而出的`泪水在脸上奔流。

15.小说以“清明”为题,为什么?(3分)

16.结合上文具体内容,说说你对张老师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4分)

17.文章结尾处.写到刚参加完父亲丧礼的望龙却写不出“奔丧”一词的意思.“只得留下空白,付之阙如”。你认为此处的空白仅仅只是试卷上的一处空白吗?你还想到了什么呢?请你谈谈自己的感受。(3分)

三、文言文阅读(16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l8—22题。

(甲)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_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日:“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小船,舟子喃喃日:“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满井游记袁宏道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2)是日,更定矣

(3)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4)而此地适与余近

19.选出下列各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湖中人/鸟声俱绝 B.余/强饮三大白而别c.如倩女之赜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D.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20.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白话文。(4分)(1)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2)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21.这两篇写景散文皆情景交融,自然成章,毫无雕琢之感。甲文写出了雪后西湖之景——的特点;乙文则表现了满井早春——的特点。(2分)22.甲、乙两文在写景的同时,都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感受。说说你从这两篇文章中分别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境。(4分)

四、写作(50分)

23.请以“和你在一起”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50分)

参考答案

1.奠基攀登旗帜2.C 3.A 4.D 5.(1)夜吟应觉月光寒 (2)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3)明月别枝惊鹊 (4)日 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

(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6)如:半卷红旗临易水;仍怜故乡水;郁孤台下清江水;白毛浮绿水风正一帆悬;风雨不动安如山;风烟望五津;风掣红旗冻不翻6.骆驼样子虎妞7.示例:(1)时间在那一刻凝固了!他用鲜血和生命阻挡死神,将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他匍匐的姿态化作了一尊永恒的雕像,成为他生命最后一课的最好见证。坍塌的是房屋,矗立的是千秋-:lz碑! (2)那如鸟翼般张开的双臂,护住的是四个孩子如花的生命;那被钢筋水泥压着的脊梁,挺起的是一个教师崇高的天职。你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人民教师’’的深刻内涵。你告诉我们:生命永恒,大爱无疆18(1)浑沌之死呆若木鸡 (2)如:①墨家思想有利于消除战争威胁,维护世界和平。②墨家思想强调民生,提倡互爱互利,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构建“ 和谐社会”。 (3)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思想流派,以孔子、孟子为代表,重视教化,主张礼治,强调传统的伦常关系,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9.(1)说明这是50年来最强的一次极端低温、雨雪、冰冻的天气事件。(2)引出人们对肆虐雪灾的困惑。

10.(1)罕见的天气让以干旱著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也变成了茫茫雪原。 (2)2007年11月和l2月,我国呈现出明显的暖冬迹象,不过进入今年1月之后,大部分地区温度就突然下降。

11.B

l2.本指物受不平就会发出声音,比喻对不公的事情表示愤慨。这里的意思是说如果全球变暖使得某个地区温度持续异常偏高,那么肯定在周围的某个地方温度就会下降,出现极端天气事件,从而打破这个地区气温异常偏高的状况,保持全球大气能量、质量的守恒。

l3.答案要点:(1)今年春节期间我国南方地区遭受的严重雪灾是在全球变暖这个大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极端气候事件。 (2)这次暴风雪发生的直接原因与大气环流异常及“拉尼那”现象有关。 (3)2007年11月和l2月,我国呈现出明显的暖冬迹象,导致辞今年1月之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南方地区气温突然下降,出现历史上罕见的雪灾。

l4.(1)说明儿子是病重中的 父亲唯一的骄傲和强有力的精神支柱,表现出儿子在父亲心中的分量之重,父亲对儿子寄予的希望之大。 (2)表现出望龙在突然得知父亲病逝的噩耗之后无法抑制的悲伤和愧疚之情。

15.答案要点:(1)望龙父亲在临近清明时去世,葬礼在清明举行,主要事件发生在清明这天。 (2)“ 清明”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是民间祭祖、扫墓的日子,这里以“清明”为题,营造了一种阴冷悲凉的气氛,切合作品内容和主题。

16.文章有三处写到了张老师:(1)当望龙叔叔向张老师请假时,他迟迟疑疑吞吞吐吐地说:“本来是可以多请几天假的,可是明天下午安排了语文模拟考试……'’ (2)他告诉望龙父亲病故的消息时,首先强调学习的重要,并把望龙父亲的死看成是一种“干扰”,面对悲伤的望龙,还平静地朗诵古训。 说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不足为怪。 (3)当望龙沉浸在悲痛之中不愿返校时,张老师劝慰他:学习比什么都重要,不能感情用事,因小失大。由此可见,张老师对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负责,视学生分数高于一切,视学生前途高于一切,同时,他又是一个严重忽视人伦亲情,忽视学生情感培养和价值观引导,在应试教育体制下人格被扭曲了的典型人物形象。

17.此处的空白显然不仅仅是试卷上的空白,它还喻示了另外两个方面的空白。(1)亲情的空白。所有亲人的关心只是为了望龙能考出好成绩,这不是一种完整的和真正意义上的亲情,而是一种畸形的亲情。孩子在这样的亲情包围中,会逐渐失去那份纯朴的也是最可宝贵的情感。 (2)教育的空白。应试教育导致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视分数为命根,却迷失了教育的终极价值,不明白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要培养个性健康、情感丰富、人格完善的真正意义上的人。(能选择某一方面谈感受即可给3分)

三、

l8.(1)客居 (2)这 (3)起,兴起 (4)刚好,恰巧

19.A

20.(1)别说相公您痴,还有比您更痴的人。 (2)这才知道郊外田野未尝没有春天,只是城里居住的人不知道有这样的变化啊。

21.凝静清绝(开阔辽远、纯洁静谧、清新淡雅) 生机勃勃(春意盎然、万物复苏、乍暖还寒)

22.答案要点:甲文(1)表达了作者闲适恬静、远离世俗的雅趣。 (2)含蓄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 (3)表达了作者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 (4)寄托了作者对人生渺茫的深沉慨叹。(答对其中1点即可给2分) 乙文 (1)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寄情于山水的情怀。(2)表现作者淡泊名利,注重亲近大自然的愉悦心情。 (3)表现了作者对都市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 (4)表现了作者不因官小职闲而懊丧,反而庆幸自己有游乐时间的达观个性。(答对其中1点即可给2分)

四、作文(略)

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语文是学习知识的基本手段。下面是我分享的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欢迎大家练习!

语文Ⅰ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M370失联成了无法破解的谜。在一些人看来,239人的生命遭到了马航的 。及时公布细节真相本来是马航的责任,但 的是,马航并没有这么做。而另一方面,多个国家主动参与到搜救活动中。各国动用了从太空、空中到海上、水下等多个领域的高科技设备,展开了一场 的国际大搜索。

A.忽视 事与愿违 震古烁今 B.漠视 事与愿违 史无前例

C.忽视 出人意料 震古烁今 D.漠视 出人意料 史无前例

2.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涌现的互联网精英以其崭新的理念和独特的方式,诠释着时代的大趋势。

B.为减少细颗粒物(PM2.5)浓度,北京将进一步淘汰不符合首都功能的污染企业,以世界上最严格的标准治理北京市工业污染。

C.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祖父一辈被我们忽略了,他们离我们如此遥远,以至于不知道他们有着怎样的孤独和悲伤。

D.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市委市政府不仅表现出了应有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媒体也显示出了难得的宽容和真诚。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一个人立志从事精神探索和文化创造的事业,应该是出于自身最内在的精神需要。 __________ 所以,立足于自救的人,他面对外部世界时的心态是平静的。

①在精神生活与世俗生活之间,他的价值取向是明确的,不会有任何实质性的困惑。

②他在精神生活的范围内几乎一定有很重大的困惑。

③他自己是在做着他今生今世最想做、不能不做的一件事,只要环境还允许他做下去,何失落之有?

④所以对于他来说,不管世道如何,他都非自救不可,惟自救才有生路。

⑤张三弃文经商,成了大款,李四媚俗哗众,成了大腕,这一切与他何干?

A.①④②⑤③ B.①②⑤③④ C.②④①⑤③ D.③⑤②①④

4.下列诗句与“细水浮花归别涧”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

A.碧天如水倚红楼 B. 断云含雨入孤村

C.冷红泣露娇啼色 D. 雁迷寒雨下空壕

5.下列诗文引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青少年的安全教育应及早进行,而不能等险情出现后再补课,这一点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B.当下有些人看不到事物的发展进步,一味地抱怨、不满,对此,我们要善意地提醒一句:“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C.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才华横溢而又狂放不羁,宣传道家思想,蔑视世俗礼法,正所谓“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D.“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转载这篇介绍德国企业发展经验的文章,是希望国内企业更加重视管理细节,提高产品质量。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孙 武

苏洵

①天下之士与之言兵,而曰我不能者几人?求之于言而不穷者几人?言不穷矣,求之于用而不穷者几人?呜呼!至于用而不穷者,吾未之见也。

②《孙武十三篇》,兵家举以为师。然以吾评之,其言兵之雄乎!其书论奇权密机,出入神鬼,自古以兵著书者罕所及。以是而揣其为人,必谓有应敌无穷之才。不知武用兵乃不能必克,与书所言远甚。

③吴王阖庐之入郢也,武为将军。及秦楚交败其兵,越王入践其国,外祸内患,一旦迭发,吴王奔走,自救不暇。武殊无一谋以弭斯乱。若按武之书以责武之失,凡有三焉。《九地》曰:“威加于敌,则交不得合。”而武使秦得听包胥之言,出兵救楚,无忌吴之心,斯不威之甚。其失一也。《作战》曰: “久暴师则钝兵挫锐,诸侯乘其弊而起。”且武以九年冬伐楚,至十年秋始还,可谓久暴矣。越人能无乘间入国乎!其失二也。又曰: “杀敌者,怒也。”今武纵子胥、伯嚭鞭平王尸,复一夫之私忿以激怒敌,此司马戍、子西、子期所以必死仇吴也。勾践不颓旧冢①而吴服,田单谲燕掘墓而齐奋,知谋与武远矣。武不达此,其失三也。

④然则始吴能以入郢,乃因胥、嚭、唐、蔡之怒,及乘楚之不仁,武之功盖亦鲜耳。夫以武自为书,尚不能自用以取败北。况区区祖其故智余论者而能将乎!

⑤且吴起与武,一体之人也,皆著书言兵,世称之曰“孙吴”。然而吴起之言兵也,轻法制,草略无所统纪,不若武之书词约而意尽,天下之兵说皆归其中。

⑥然吴起始用于鲁,破齐;及入魏,又能制秦兵;入楚,楚复霸。而武之所为反如是,书之不足信也,固矣。

(选自《权书》,有删改)

【注】旧冢:这里指吴王的祖坟。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武殊无一谋以弭斯乱 弭:消除

B.威加于敌,则交不得合 交:交战

C.况区区祖其故智余论者而能将乎 祖:效法

D.草略无所统纪 略:简略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求之于用而不穷者几人 B.兵家举以为师

勾践不颓旧冢而吴服 若按武之书以责武之失

C.其失一也 D.至于用而不穷者,吾未之见也

杀敌者,怒也 书之不足信也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久暴师则钝兵挫锐,诸侯乘其弊而起。(4分)

(2)夫以武自为书,尚不能自用以取败北。(4分)

9.第③段中,苏洵分条列出孙武的“三失”,表明了他对孙武怎样的看法?请用一句话概括。(4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念 奴 娇①

[南宋] 叶梦得

云峰横起,障吴关三面,真成尤物。倒卷回潮,目尽处、秋水粘天无壁。绿鬓人归,如今虽在,空有千茎雪。追寻如梦,漫馀诗句犹杰。

闻道尊酒登临,孙郎②终古恨,长歌时发。万里云屯,瓜步晚、落日旌旗明灭。鼓吹风高,画船遥想,一笑吞穷发。当时曾照,更谁重问山月。

【注】①这首词是作者兼知建康府(今南京)时,登镇江北固山有感而作。②孙郎,即孙策,曾经常携酒登临此山游宴。

(1)“绿鬓人归,如今虽在,空有千茎雪”运用了哪两种手法?(2分)

(2)词的下阕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请具体分析。(5分)

(3)全词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 (荀子《劝学》)

(2)________________,举匏尊以相属。 (苏轼《赤壁赋》)

(3)_________________,往往取酒还独倾。 (白居易《琵琶行》)

(4)总角之宴,言笑晏晏。___________,不思其反。 (《诗经卫风氓》)

(5)前者呼,后者应,_________,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6)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

(7)孔子登东山而小鲁,________________。 (《孟子尽心上》)

(8)余霞散成绮,______________。 (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西敏大寺(节选)

[美]华盛顿欧文

①时方晚秋,气象肃穆,略带忧郁,早晨的阴影和黄昏的阴影,几乎连接在一起,不可分别。岁云将暮,终日昏暗,我就在这么一天,到西敏大寺去散步了几个钟头。古寺巍巍,森森然似有鬼气,和阴沉沉的季候正好调和;我跨进大门,觉得自己已经置身远古,相忘于古人的鬼影之中了。

②我是从西敏学校的内庭走进去的,先走过一条弧顶的矮矮的长廊,墙壁很厚,墙上有圆孔,略有光线透入,廊中幽暗,似在地底行走。黑廊尽头,我远远地可以看见里面的拱廊。我从当年僧院遗址那条路进入古寺,景象分外凄凉,我心也更适宜于往凄凉方面冥想了。拱廊仍旧保留几分当年的幽静出世之慨。灰色的墙壁受霉气所蒸,已经显得斑斑驳驳,年代已久,颓坏之象,也很明显。墙上长了一层白苍苍的苔藓,非但上面的碑文不可读,连骷髅像以及别种丧用标志都模糊不清了。弧顶上布满雕刻花纹,可是斧钻的痕迹,也已模糊;拱心石上面雕有玫瑰花,可是当年枝叶茂美之状,已经不可复见。每样东西都可以看出年久衰败之象,可是即使处在颓朽之中,依然不乏动心悦目之处。

③一道带有秋意的黄色阳光,正从拱廊的方场上空倾泻下来,照耀着场中央一块稀疏的草圃,同时把拱廊的一角抹上一层阴郁的光辉。从拱廊之间,向上望去,可以瞥见一抹蓝天,或一朵游云,还有那镀着阳光、伸向碧空的寺顶尖塔,也巍然在目。

④我踯躅于拱廊之间,时而默想着这幅辉煌和颓败的景象,时而竭力去辨认那些刻在墓石上的碑文。我脚下的铺道都是墓石砌成,墓石上有三个浮雕像吸引我的注意,雕工很粗陋,经过好几代人的践踏,差不多已磨损殆尽。这是早先三位寺院住持的遗像,他们的墓志铭都已磨光,只剩下三个名字,这三个名字也无疑是后来重刻的。我停留了一会儿,对着古人这些残缺不全的遗迹,不禁幽然沉思。它们就像几艘烂船,被时间的洪流冲到了遥远的此岸:它们并不告诉你什么故事,只表示这几个人曾经活过,现在已经不在。假如它们含有什么道德方面的教训,那只讽示那种希望死后还能受人尊敬,能借着墓志铭长存下去的骄傲心理,是如何的空虚。再过些时候,连这些残存的记录都会消失,纪念碑也将不成其为一件纪念物了。我正俯视着这几块墓石,耳旁突然传来大寺的钟声,回荡墙壁之间,整个拱廊都响起了回声。墓地里传来的钟声,听起来真叫人有悚然之感,它警告你又是一个钟头过去,时光的消逝,就像一个大浪,在不停地把我们卷向坟墓。我继续前进,来到一扇通往大寺内院的拱门之前。我跨步入内,里面的建筑在拱廊的衬托之下,益显其宏伟,给人深刻的印象。游客抬头一望,看见一根根庞大的圆柱,圆柱上面架着高不可攀的.拱梁,不由心惊肉跳;这些建筑也是人类手工所造,但是人在廊柱下面漫游,好像缩小得微不足道了。这座大寺空旷幽暗,使人生出一种深刻而神秘的敬畏之感。

⑤现在这些伟人只是横七竖八地挤在泥土之中。他们在世之时,堂堂英国都不足以供他们的驰骋,如今在遵照经济的原则下,他们只分得那么小的一块土地,那么贫瘠而黑暗的一个角落。他们曾企图使自己的英名占有世世代代人的思想,获得人人的敬羡,如今他们的坟墓上,却千方百计地雕出种种装饰,只为了吸引游客偶然的一顾,免得在短短的几年之中,就把他们的名字忘怀。看了这些,想到人生的虚空,我又几乎忍不住要惨然一笑了。

(夏济安译)

12.第一段用语典雅、情景交融,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6分)

13.第三段写了西敏大寺周围色彩明丽的秋景,请分析其作用。(4分)

14.解释第四段划线句子的含义。(4分)

15.探究作者游览西敏大寺时对历史和人生的感想。(6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题(18分)

中国绘画里所表现的最深心灵究竟是什么?答曰,它既不是以世界为有限的圆满的现实而崇拜模仿,也不是向一无尽的世界作无尽的追求,烦闷苦恼,彷徨不安。它所表现的精神是一种“深沉静默地与这无限的自然,无限的太空浑然融化,体合为一”。它所启示的境界是静的,因为顺着自然法则运行的宇宙是虽动而静的,与自然精神合一的人生也是虽动而静的。它所描写的对象,山川、人物、花鸟、虫鱼,都充满着生命的动——气韵生动。但因为自然是顺法则的,画家是默契自然的,所以画幅中潜存着一层深深的静寂。就是尺幅里的花鸟、虫鱼,也都像是沉落遗忘于宇宙悠渺的太空中,意境旷邈幽深。它表现着无限的寂静,也同时表示着是自然最深最后的结构。有如柏拉图的观念,纵然天地毁灭,此山此水的观念是毁灭不动的。

中国人感到这宇宙的深处是无形无色的虚空,而这虚空却是万物的源泉,万动的根本,生生不已的创造力。老、庄名之为“道”、为“自然”、为“虚无”,儒家名之为“天”。万象皆从空虚中来,向空虚中去。所以纸上的空白是中国画真正的画底。西洋油画先用颜色全部涂抹画底,然后在上面依据远近法幻现出目可睹手可捉摸的真景。它的境界是世界中有限的具体的一域。中国画则在一片空白上随意布放几个人物,不知是人物在空间,还是空间因人物而显。人与空间,溶成一片,俱是无尽的气韵生动。我们觉得在这无边的世界里,只有这几个人,并不嫌其少。而这几个人在这空白的环境里,并不觉得没有世界。因为中国画底的空白在画的整个意境上并不是真空,乃正是宇宙灵气往来,生命流动之处。笪重光说:“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这无画处的空白正是老、庄宇宙观中的“虚无”。

中国山水画是最客观的,超脱了小己主观地位的远近法以写大自然千里山川。或是登高远眺云山烟景、无垠的太空、浑茫的大气,整个的无边宇宙是这一片云山的背景。中国画家不是以一区域具体的自然景物为“模特儿”,对坐而描摹之,使画境与观者、作者相对立。中国画的山水往往是一片荒寒,恍如原始的天地,不见人迹,没有作者,亦没有观者,纯然一块自然本体、自然生命。所以虽然也有阴阳明暗,远近大小,但却不是站立在一固定的观点所看见的形色阴影如西洋油画。西画、中画观照宇宙的立场与出发点根本不同。一是具体可捉摸的空间,由线条与光线表现。一是浑茫的太空无边的宇宙,此中景物有明暗而无阴影。有人欲融合中、西画法于一张画面,结果无不失败,因为没有注意这宇宙立场的不同。中国画中不是没有作家个性的表现,他的心灵特性是早已全部化在笔墨里面。有时亦或寄托于一二人物,浑然坐忘于山水中间,如树如石如水如云,是大自然的一体。

(节选自宗白华《美学散步》,有删改)

16.结合文章第一段谈谈你对中国绘画中“静”的理解。(6分)

17.简要分析第二段的论述层次。(6分)

18.西洋画和中国画的差别主要有哪些?(6分)

七、作文(70分)

19.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

围棋界也有说法:“二十岁不成国手,终生无望。”

著名画家齐白石在五十七岁时,画作仍然不被人所赏识。

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1.D(忽视:不注意,不重视;漠视:冷淡的看待,不注意。出人意料:事物的好坏、情况的变化、数量的大小等出于人们的意料;在人们的意料之外。事与愿违: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史无前例: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事,指前所未有。震古烁今:震动古代,显耀当世,形容事业或功绩非常伟大。)

2.A (B动宾搭配不当,“减少……危害”或“降低……浓度”;C成份残缺,在“以至于”后面添加“我们”;D关联词位置不当,“不仅”移到“市委市政府”前面)

3.C

4.B(语出韩偓《春尽》A“水”字重复且意境不合;C“娇啼色”“归别涧”不对仗且平仄不合;D“雁迷寒雨”和“细水浮花”不对仗)

5.C(指的是做大事的人不拘泥于小节,有大礼节的人不责备小的过错。)

6.B(交:结交)

7.C(A.表转折,却/表因果,因而 B.介词,把/连词,来 C.均表判断 D.代词,这种情况/主谓之间,无意义)

8.(1)长久出兵在外,就会使军力受损(译为“使兵器破败”亦可),使锐气受挫(如果将“钝兵挫锐”当互文意译为“使得士气大减”亦可),别国就会乘你疲惫时而起兵进攻你。(“暴师”“钝兵”“挫锐”“弊”各1分)

(2)凭借孙武自己写兵书(的能力),尚且不能自己(熟练)运用因而遭到失败。(前一个“以”、“为”、“自用”、“败北”各1分)

9.孙武理论与实践相脱离(或“纸上谈兵”)。(单方面强调“理论出色”或“用兵不力”,给2分)

【参考译文】

同天下的士人谈论用兵的事,说“我不会用兵”的人有几个?(在这些人中)向他提出理论上的问题而难不倒他的,又有几个?在理论上难不倒他,用他来领兵打仗而能够难不倒他的,又有几个?哎!至于说领兵打仗而能始终难不倒他的人,我从来没有见过哩!

孙武写了《孙武十三篇》,军事家都把他当作老师。然而依照我的看法,孙武是谈论兵法的杰出人物!他的书论述奇特、权变、秘密、机智这些用兵的技巧,神出鬼没,自古以来那些谈论用兵的著作,极少能比得上的。从这一点来揣测他这个人,一定具有应付敌人的无穷才能。(却)不知道他领兵打仗竟不能每战必胜,而且和他在书中谈的相距甚远。

当吴王阖庐攻入郢都的时候,孙武为统帅。等到秦国和楚国联合打败吴国的军队,越王勾践率大军进入践踏了他的国家,外祸内患一朝接踵而来,吴王奔逃,来不及自救。孙武完全没有一点办法消除这些祸乱。假如依据孙武自己的书来指责他的过失,总共有三条。《九地》中说:“把威势加在敌人头上,就要使他不能同别国结交。”然而孙武却使秦国能够听到申包胥(楚国大夫。吴兵入郢都,申包胥至秦求救,哭于秦廷七日七夜,秦终于出兵救楚,大败吴军)的话,出兵援救楚国,对吴国没有忌惧之心,这就太没有威势了。这是孙武的第一条过失。《作战》中说:“长久出兵在外,就会使军力受损,使锐气受挫,别国就会乘你疲惫时而起兵(进攻你)。”孙武在吴王阖庐九年冬季攻打楚国,到十年秋季才返回,可以说是长久出兵在外了。越国人怎能不乘虚攻入吴国呢?这是孙武的第二条过失。《作战》又说:“战士奋勇杀敌,是由于愤怒。”孙武纵容伍子胥(春秋时楚国人,后奔吴,为大夫,终因直谏而死)、伯嚭(也是楚国人,后奔吴夫差为太宰。越灭吴,杀伯嚭)鞭打楚平王(姓毕,熊氏,初名叶疾,即位后改名居,在位十三年)的尸体,发泄一个人的私忿,来激怒敌人;这就是司马戍(即沈尹戌,楚国左司马)、子西(楚平王子,名申,时为令尹)、子期(亦楚平王子,子西之弟,名结,时为大司马)誓死向吴国报仇的原因。勾践(攻占吴国后)不去毁坏吴王的祖坟,因而吴国人民顺从他,田单(战国时齐国人。燕军攻齐,占领七十余城,仅莒、即墨二城未破。即墨守将战死,城中人民推田单为将军,田单用计大破燕军,收复所有被占城市,因功封安平君)欺诈燕军,使他们掘了齐人的坟墓,因而齐国人民奋起作战。他们的智谋远在孙武之上。孙武不能通晓这个道理,这是他的第三条过失。

既然这样,那么,当初吴军能够攻入郢都,是借用了伍子胥、伯嚭、唐国(春秋时诸侯国,都城在今湖北省随县西北唐城镇)、蔡国(春秋时诸候国,都城在今河南省新蔡县,唐、蔡二国国君均曾被楚囚禁受辱)的愤怒,以及乘楚国不仁的时机,孙武的功绩大概也是很少的了。凭孙武自己写兵书(的能力),尚且不能自己(熟练)运用而遭到失败。更何况几个只知学习孙武旧有的计谋和理论的人,怎么可以用他们来领兵打仗呢!

吴起(战国时卫国人,著名军事家:著有《吴子》一书,属兵家)与孙武是一样的人,都著书谈论兵法,世人并称他们叫做“孙吴”。然而吴起谈论用兵,不注重法令制度,文字粗糙简略,没有统领全书的纲纪,不及孙武的书语言精练而意思详尽,天下所有的用兵理论都归于其中。

但是,吴起开始被鲁国任用,就大破齐军;等到了魏国,又能制服秦国军队;到了楚国后,使楚国再次称霸诸侯。可是孙武的所作所为,反而造成了这种(失败的)结局,(可见)书上的理论不值得(完全)信赖,本来就是这样啊。

10.(1)对比,比喻。(每点1分)

(2)虚写:三国孙策游宴高歌;未来谈笑收复失地(2分)。实写:瓜步暮云、落日旌旗、鼓声风声(2分)。虚实相生,拓展了词的意境(1分)。

(3)对眼前大好山河的赞美;对自己年岁日增的慨叹;对历史英雄(孙策)壮志未酬的感怀;对北定中原收复失地的期盼(爱国情怀)。(每点1分)

11.(1)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2)驾一叶之扁舟

(3)春江花朝秋月夜 (4)信誓旦旦

(5)伛偻提携 (6)八百里分麾下炙

(7)登泰山而小天下 (8)澄江静如练

12.用语典雅:化用文言词汇(时方晚秋、岁云将暮)(1分),四字短语凝练紧凑(气象肃穆,略带忧郁)(1分),叠词音韵铿锵(巍巍、森森)(1分);情景交融:借晚秋的阴沉肃穆和西敏大寺的森森鬼气(1分),表达自己内心的惝恍迷离和深沉的历史感(2分)。【如写“骈散结合的句式”或“对称的句式”亦可得分;内心感受如写“凄凉”“凄楚”“悲惨”亦可得1分】

13.描绘了西敏寺的外部环境(1分);以明丽的色彩凸显了西敏寺内部的颓朽(或阴沉昏暗,写形成对比亦可)(1分);写秋景,与文章开头交待的时令呼应(1分),为下文的议论作铺垫(1分)。

14.运用比喻(1分)说明遗迹已经破烂不堪(1分),历经时光的淘洗留存到现在(1分),本身没有什么价值(1分)。

15.昔日的辉煌,终将变作今日的颓败;历史遗迹的记录功能有限并终将消失;生前辉煌也难免死后被人遗忘;时光无情,人本渺小(或人生苦短);人生最终归于虚空。(写出3点得6分)

16.①超越了模仿和追求后深沉静默地与自然太空融化为一。② “静”并不是绝对的,它蕴含着生命的动。③ “静”是无限和永恒的。(每点2分)

17.首先指出中国画以空白为画底的原因;接着通过与西洋油画的对比,说明中国画人与空间一体;最后强调中国画空白的实质是宇宙往来、生命流动,而这正是中国画的妙境所在。(每点2分)

18. ①画法不同:西洋画以颜色为画底,摹写真景;中国画以空白为画底,虚实相生。(2分)②观照宇宙的立场与出发点不同:西洋画将画境与观者、作者对立,所以观照具体可捉摸的空间,用线条与光线来表现(2分);中国画将作者与画境完全融合,忽略了作者和观者,所以中国画观照浑茫无边的宇宙,笔下景物有明暗而无阴影(2分)。

关于高三卷临天下语文和高三卷临天下语文答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