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同学分享金太阳语文试卷周测卷19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金太阳语文试卷4002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分享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七年级语文上册紫皮卷子叫什么
七年级语文上册紫皮卷子叫同步检测卷。专辑对应八年级上册1-3单元进行命题,题型在沿用以往题型的基础上,结合新课标的理念设计了一些新题型。同时,每套试卷又分为解析版、原卷版、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答题卡,方便广大教师直接使用。《中考快递·同步检测》系列为大连众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明星教辅产品,该系列主打课时阶段练习,依据最新中考考试方向设题,知识结构全面,习题设置体现同步性,设题新颖不老旧,难易程度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内容设置上分为:阶段检测卷、专项训练、基础小卷,适用于不同阶段的学习巩固。所以,七年级语文上册紫皮卷子叫同步检测卷。
金太阳全国大联考第四次(湖南专用)试题
sdfjweh 你好!
好难找呀!好容易找到了。你先试考一下看看一下效果!应该不错的!!!!!!!!!!!!!希望能帮的上你的问题!!!!
金太阳2006届全国大联考高三第四次联考·语文试卷(湖南专用)全国大联考(湖南专用)
2006届高三第四次联考·语文试卷
命题:湖南师大附中、长沙市长郡中学等校
审定:江西金太阳教育研究所数学研究室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请将第Ⅰ卷答案填在第Ⅱ卷前的答题卡上,第Ⅱ卷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答题。
4.考试内容:2005年《考试大纲》规定的内容。
第Ⅰ卷 (选择题邦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曝光 爆冷门 暴虎冯河 抱薪救火
B.鞭笞 吃小灶 嗤之以鼻 吹毛求疵
C.弹劾 喝倒彩 欲壑难填 荷枪实弹
D.伛偻 御林军 语焉不详 予人口实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奶烙 摩托艇 李代桃僵 万变不离其宗
B.锔油 马蜂窝 纹丝不动 惶惶不可终日
C.嫁接 揪辫子 坚苦卓绝 无所不用其极
D.稽查 回马枪 因事利导 一蟹不如一蟹
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八亿条裤子换一架波音”这个众所周知的 现实,充分说明传统制造业的利润空间多么窄仄,没有核心技术多么受制于人。
②自主创新,就是 13亿人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脑矿,就是让中国人的智慧之光充分迸发。
③“神六”的成功发射和回收则有力地印证,中国 具备自主创新的决心与信心,_________有实力参与世界科技的前沿竞争,以掌握核心技术,站到世界产业链的高端,主导经济社会发展。
A.严酷 开挖 既/也 B.严重 开挖 不仅/而且
C.严重 开发 不仅/而且 D.严酷 开发 既/也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江苏连云港的孙悟空、四川的大熊猫、西部三省区的藏羚羊、云南的金丝猴等卡通形象,激战2008年奥运吉祥物,究竟花落谁家,11月11日便可知晓。
B.美国财长斯诺、“财神”格林斯潘、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总统布什摩肩接踵,相继访华,别以为中美迎来了又一个蜜月,因为来的每一张笑脸背后肯定带着一个个目的。
C.中国建设银行上市的最终目标是建设成一个现代商业银行,能够给老百姓提供最好的商业银行服务。这也意味着:建行将借上市之力推进“脱胎换骨”的步伐。
D.“神六”发射和回收是一项要求相当精确的技术,每一个步骤都要认真核对,否则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后果不堪设想。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9月23日至25日,近百位学者、政府官员、乡镇干部聚首广州,在“首届南方农村报·中国农村发展论坛”上探讨三农难题。
B.10月17日,担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长达24年的作家巴金辞世,享年101岁,新华社电讯说,“他的去世,是中国文学一个世纪的结束”。
C.难道走过了,却没有看到沿途丰富多彩的风暴,你们不遗憾吗;难道读着干枯的文字,你们不觉得无味吗;难道功名利禄是你们的唯一主题吗?
D.希腊政府宣布了奥运场馆利用的三项原则:第一,决不出售任何场馆,保持场馆的国有性。第二,注重场馆的社会价值,让它们服务于社会。第三,政府决不让百姓承担维护费。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前往韶山的游客中有上了年纪穿着毛式服装的老者,但也有很多带着孩子和摄像机的夫妻、大学生和中小学生。
B.世界卫生组织称,到10月20日,在越南共有91人感染禽流感,其中41人死亡,成为最大受害国。
C.欧洲航天局称,过去10年间,中国上空由工厂、发电站和汽车排放的污染物数量上升了约50%,而美国和东欧等地的污染程度保持不变或有所下降。
D.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1~2个月,一旦有兴趣,有好习惯,就会自主学习,根本不需要家长操心,考好成绩,上理想的学校是自然而然的事。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在人类与癌症的顽强抗争中,美国特拉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又开辟出了一条新的途径,他们利用碳纳米管技术,经过两年不懈的努力,开发出了一种可用来治疗癌症的新式武器——纳米炸弹,这种微型攻击性武器能够准确地摧毁恶性肿瘤细胞而不会损害生物体内的正常细胞。
新的研究成果是多学科合作的智慧结晶。特拉华大学内来自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电子和计算机等不同领域的科学家聚集在一起,各自新颖的观点最终碰撞出火花,得出了解决问题的新思路,纳米炸弹应运而生,而美国国防部为谊前沿课题提供了部分研究经费。
碳纳米管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一堆量子材料,主要为呈六边形排列的碳原于构成的同轴圆管,其径向尺寸为纳米量级,轴向尺寸为微米量级。由于这种材料的体积比细胞还小,美国特拉华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的研究人员起初打算用它们来输送药物,借助碳纳米管有选择地将药物注入不同的细胞,从而达到预期的医疗目的。然而随着实验的逐步深入,研究人员吃惊地发现,原子堆放的形式不同,其在纳米尺度上所具备的性质也不同,在很多情况下,完全可以利用分子的光学和热力学性质,诱发碳纳米管产生微型爆炸。
观察到碳纳米管的爆炸现象后,科学家们马上意识到,这种微型爆破可用来摧毁癌细胞,并非常有希望成为清除肿瘤的新式武器,特别是乳腺癌。这是因为,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不仅能够杀死癌细胞,破坏传递癌细胞生长指令的生物信道,而且还可通过扩大作用范围,破坏周边癌细胞组织的结构。当然,纳米炸弹的作用区域也很有限,爆炸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很小,人体对爆炸的痛感只相当于被细针扎了一下。
研究人员们对这种纳米范围内的微型炸弹的爆炸原理的解释是,碳纳米管受到一定强度光的照射后便会发热,单个碳纳米管产生的热量很容易被周围的空气吸收,而纳米炸弹由碳纳米管堆积而成,其产生的热量不会很快散失掉,进而可引发爆炸,相关的论文现已发表在新出版的《纳米技术》杂志上。
用纳米炸弹对付癌细胞优于现在许多其他的治疗手段。首先是它的威力大,选择性强,可定点清除目标。其次,它无毒副作用,无扩散性,易与包括显微外科在内的其他技术相结合。此外,纳米炸弹与其他有可能用来治疗癌症的碳纳米管技术相比也有长处,那就是,在炸毁癌细胞的同时,炸弹自身的碳纳米管也变成了碎片,而人体巨噬细胞可以有效地清除这些残骸。其他碳纳米管技术往往将碳纳米管和纳米颗粒完整地保留在了人的体内,而一旦这些物质进入肾脏或在血管内长期积累,就有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
此外,通过手术切除癌组织现阶段尚无法达到精准的程度,况且有些部位,例如动脉和静脉并不适宜动手术,但纳米炸弹却可用在身体内的各个部位,可用来对付各种类型的癌细胞。而与化疗手段相比,优越性就更大了,因为它不会杀死正常的细胞。
目前这个领域的研究还刚起步,要将该项成果最终应用到临床治疗中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还得经过大量的临床试验。特拉华大学的研究小组现正将他们的研究范围从乳腺癌扩大到前列腺癌和胰腺癌。
(选自《科技日报》2005.10.27)
7.下列对“碳纳米管”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碳纳米管是一种呈六边形排列的碳原子构成的同轴圆管,体积比细胞小。
B.碳纳米管受到光的照射后便会发热,产生的热量不会很快散失掉,进而引发爆炸。
C.人们可以借助碳纳米管将患者治疗所需的药物全都注入细胞,从而达到预期的医疗目的。
D.碳纳米管原子堆放的形式不同,其所具备的性质也不同。
8.下列对纳米炸弹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纳米炸弹爆炸对人体的痛感只相当于被细针扎了一下,虽然对付癌细胞的威力小,但由于可以定点清除目标,还是比较理想的。
B.纳米炸弹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不仅能够杀死癌细胞,而且会破坏传递癌细胞生长指令的生物信道。
C.纳米炸弹无毒副作用,无扩散性,易与包括显微外科在内的其他技术相结合,对付癌细胞优于现在许多其他的治疗手段。
D.纳米炸弹可用在身体内的各个部分,可用来对付各种类型的癌细胞而不会杀死正常的细胞。
9.下列叙述与原文符合的一项是
A.新出版的《纳米技术》杂志刊登了美国特拉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来的一种可用来治疗癌症的新式武器——纳米炸弹的技术。
B.动脉和静脉并不适宜动手术,纳米炸弹可以有效地弥补这一缺陷。
C.特拉华大学的研究小组现正将他们的临床试验范围从乳腺癌扩大到前列腺癌和胰腺癌。
D.纳米炸弹在炸毁癌细胞的同时,炸弹自身的碳纳米管也变成了碎片,而人体巨噬细胞可以完全清除这些残骸。
10.根据本文所提供的信息,下面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其他碳纳米管技术往往将碳纳米管和纳米颗粒完整地保留在了人的体内,这可能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人们不可能将这种技术用于临床治疗。
B.在与癌症的顽强抗争中,美国特拉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又开辟出了一条新的途径,它比现在所有治疗癌症的手段都优越。
C.用纳米炸弹来治疗癌症,高效、快捷、好处多多,将是人类战胜癌症的最理想的方法。
D.纳米炸弹不会杀死正常的细胞,它终将会替代化疗。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王禹偁①
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②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于城西北隅,雉堞圮毁,蓁(zhēn)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yì)江濑。幽阒(qù)辽夐③(xiòng),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zhēng)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披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清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彼齐云、落星,高则高矣;井斡、丽谯,华则华矣。止于贮妓女,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
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噫!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广陵;丁酉,又入西掖;戊戌岁除日,有齐安④之命;己亥闰三月到郡。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记。
[注]①王禹偁(954—1001),北宋文学家。②刳:剖。③幽阒辽夐:清幽寂静,辽阔绵远。阒,静。夐,远。④齐安:古郡名,在今湖北黄冈市。
1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远吞山光,平挹江濑 挹:汲取 B.幽阒辽夐,不可具状 具;具体
C.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第:但,只 D.幸后之人与我同志 幸:希望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B.
C. D.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属于叙写作者谪居竹楼的乐趣的一组是
①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 ②远吞山光,平挹江濑
③夏宜急雨,有瀑布声 ④宜鼓琴,琴调虚畅
⑤公退之暇,披鹤氅,戴华阳巾 ⑥焚香默坐,清遣世虑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③④⑤ D.②③④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描绘丁竹楼清幽的环境,表现作者潇洒淡泊的生活情趣和被贬后豁达自适的心情,同时也透露出不满的情绪。
B.文章先写黄冈多竹和用竹造屋的好处,再略写竹楼外所见的优美景色,然后详写竹楼内所适宜做的四件事情:夏听急雨,冬听密雪,鼓琴咏诗,围棋投壶。
C.文章引齐云、落星、井斡、丽谯四座历史上有名的高楼与竹楼作对比,表明作者喜爱竹楼、甘愿清苦、鄙夷声色、不慕荣华的高尚情怀。
D.文中多用排比,着力渲染,叙中夹议,寓情于景,特别是对于竹楼各种声响的生动描绘,更是各具特色,极富诗意。
第Ⅱ卷 ( 非选择题威共108 分)
四、(21分)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⑴皆竹楼之所助也。(2分)
译文:
⑵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3分)
译文:
⑶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4分)
译文:
16.阅读下面两首元曲,完成①~②题。(6分)
[双调]清江引
贯云石
咏梅(其一)
南枝夜来先破蕊,泄露春消息。偏宜雪月交,不惹蜂蝶戏。有时节暗香来梦里。
咏梅(其三)
芳心对人娇欲说,不忍轻轻折。溪桥淡淡烟,茅舍澄澄月。包藏几多春意也。
①从“南枝夜来先破蕊,泄霹春消息”和“溪桥淡淡烟,茅舍澄澄月”这两句中任选一句,就其手法和效果作一简明赏析。(3分)
答:
②两首小令都是咏梅,但在状物言志上各有侧重,请作简要分析。(3分)
答: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1题,6分)
(1)岳阳楼历来是文人歌咏的对象。如杜甫的“ , ”就表现了岳阳楼的苍凉,孟浩然“ , ”体现了诗人的豪情;范仲淹表现志向的“ , ”更为山水添色,使岳阳楼名震天下。
(2)① , 孰能无过?,善莫大焉。 (《左传》)
②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 。 (李商隐《锦瑟》)
③民生各有所乐兮, 。 ,岂余心之可惩? (屈原《离骚》)
五、(2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月光破碎
玄 武
①有一年,所有形式的字迹剧烈晃动,变得模糊、朽烂、面目可憎。我抛弃书卷,离开上班下班和回家的路。辗转很多地方,有一天,就到了岳阳。
②乘车常过汨罗,那是我崇敬的楚国诗人的故乡。红土丘陵遍生低矮的灌木,它们在风中摇曳、在雨中默然。在黄昏暗淡里临近和远去。每每伫目凝视“汨罗”路标,心中总生起类似于凄迷的复杂情绪;而我终于一次也没有前往。
③我在春天的岳阳街上行走。初来时这里浓郁的小城气息让我感到亲切。我记得在一条并不宽大的小河里游泳,记得在夜里捕捉萤火虫,记得窗前竹影的摇曳。然后,憎恶自亲切中滋生开来。我和工商局的人员讨价还价,和公安局的人员讨价还价,和租住的小楼房东老大大讨价还价。我在春天的岳阳街上行走,时常有强烈的不真实感:我怎么在这里呢?
④有一天,雨开始无昼无夜、无休无止地落下来。
⑤“霪雨霏霏,连月不开”,我想到的仅仅是范仲淹的句子。我在岳阳楼看到范仲淹的句子。无心游玩,但洞庭湖还是映在了眼前。
⑥我没有想到洞庭湖竟这般阔大。水混浊着,荡动着。不可或歇。我迷恋它原初的名字:云梦泽。它更应该是北方大泽,不应在湘地。《山海经》里说的“河渭不足,北饮大泽”,那大泽该是这样的所在。很多年后,我明白地目睹洞庭,当时就减轻了内心的饥渴。或者说一种文化上的认同,略略减轻了内心的纷扰。
⑦岳阳原本与饥渴感颇有联系。上古时大旱,射日的后羿曾在此杀死巴蛇。我得承认我是迷信的,有着致命的宿命感,比如对水的迷恋与恐惧,一种复杂的交织的情感。登上驶往君山的小舟时,我心生惧意。“洞庭波兮木叶下。”时值春末夏初,我无端地想起屈原的诗
句来。
⑧也想到苏轼在洞庭深夜所见的荒败景象。想到柳毅,一个怀才不遇者在洞庭与自然神的交流。想到水面上破碎的明月,以及漂浮着的峨冠。
⑨我身边的同行人开心地笑着。她不知我想着什么。其实我也不知她思量什么。我们都不知两年后,将彻底地分道扬镳。
⑩也不知不足一月后将返回故乡。又不足一月,我在电视上看到,我曾走过、居住过的场所,为自洞庭湖冲出的凶猛洪水所吞噬。这一半洪水泛滥。有传言说,为保武汉,有可能将洞庭炸开,牺牲岳阳。真如此的话,岳阳将永远成为洞庭的水底。
当然包括我曾经生活过的那些地方。
我此刻的书写像对梦境的记录,一切呈现飘浮的状态。它们莫可名状地显现,在不知道的地方隐去。的确曾经真实发生过吗?我还不能明悉这经历和生存必然性的原因。
我看到我的父亲,我在长沙的车站送他。我听到他自嘲般地说,这么多年没出过门了,在车站看到这么多人,好像还有点怕呢。
我看到我的女儿,她两岁。我牵着她的手,在夜间走过一所空荡荡的楼房,灯惨淡地照着,楼道拐了一个穹又一个弯,似乎永远没有尽头。
而七年已经过去了。我的女儿昨天说,爸爸,我梦见你带我走过一座楼房,走廊一直走不到头。
有一些暗昧的东西,一些苗头,也许将在时间中一点一点昭示,一点一点不容改变地、清晰地显现,一点一点坚定地证实。七年以后,今天,我沉浸在字迹中,觉得强烈的饥饿感在平息下来。
(选6《散文》2005年第9期,有删节)
18.为什么作者“每每伫目凝视‘汨罗’路标”心中总生起类似于凄迷的复杂情绪”?(4分)
答:
19.如何理解“岳阳原本与饥渴感颇有联系”这句话的含义?(4分)
答:
20.阅读第③段,回答问题。(6分)
(1)本段写了作者在岳阳的生活,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3分)
答:
(2)为什么作者的感觉会从“亲切”突然转到“憎恶”?(3分)
答:
21.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300宇左右的赏析短文。(13分)
(1)诗句的引用——简析《月光破碎》的语言描写
(2)铺垫的美——谈谈《月光破碎》的伏笔照应
(3)迷信吗——说说《月光破碎》中作者的观点态度
六、(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人生就是不断拥有和寻找的过程。不曾拥有,你会努力去寻找;失去拥有,你又会四处去追寻;有时,拼命寻找,你却失去了原来的拥有,有时,你苦寻不得,“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你有这样的体验、感受和认识吗?请以“拥有与寻找”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学年第一学期初三语文上册期中试卷附答案
第一部分(24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
黄山的烟云,也是黄山一绝。人们在高峰之上,如登仙界云xiāo( ▲ ),轻盈的云雾忽东忽西,一上一下,若jí( ▲ )若离,仿佛是山峦、峰石的恋人,难舍难分。黄山在一年中,竟有200多天是沉jìn( ▲ )在雾的怀抱里。淡淡云雾,澜翻絮涌,烟海千里,使黄山的千条泉流和万道山谷隐现在虚幻之中。云雾的jiǎo( ▲ )洁,云雾的A ▲ (①柔美 ② 温柔),特别是云雾的飘舞,使黄山呈现出静中有动的美感。云雾使黄山成了梦幻的艺术之宫。谁能设想亿万年前,那些熔融的岩浆,竟给我们B ▲ (①凝固 ②凝结)成这么一个人间仙境!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前面的横线上。(只填序号)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 晓战随金鼓, ▲ 。 (李白《塞下曲六首》)
② ▲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③ 月黑雁飞高, ▲ 。 ( ▲ 《塞下曲》)
④ ▲ ,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⑤ ▲ , ▲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经关雎》)
⑥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 , ▲ 。 (《诗经蒹葭》)
⑦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 。 (司马迁《 ▲ 》)
⑧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 。 (陶渊明《桃花源记》)
3.名著阅读。(5分)
(1)下面一段话摘自《格列佛游记》一书的《宫廷游戏》一文,请问小人国的官员表演完这种技艺后,能获得怎样的赏赐。(3分)
皇帝手里拿着一根棍子,和地面平行,候选人员一个个依次跑上前去,有时候跳过横杆,有时候在横杆下面来回爬几遍,这完全要看横杆上升或者下降的情形而定。有时候皇帝和首相各拿着木棍的一头。有时候也由首相一个人拿着木棍。
(2)下面关于《格列佛游记》的读书笔记,哪一项表述有错误?(2分)( ▲ )
A. 小人国面临的国内危机是大端派和小端派党争激烈。
B. 格列佛在大人国皇宫遇到的最危险的事是被猴子抓住带到了屋顶上。
C. 格列佛在飞岛国发现,飞岛上的人对数学和音乐有精深的造诣。
D. 在慧骃国,栗色小马经常给予格列佛帮助。
4.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3分)
初三某班学生“白话文阅读”复习阶段检测成绩统计表
白话文阅读分值平均得分得分率
说明文阅读129.6180.08%
现代文阅读1613.0581.56%
名著阅读94.9855.33%
(1)根据上表,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1分)
(2)请以学生身份给语文老师的教学提一点建议。(2分)
第二部分(46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5~7题。(6分)
夏 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①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②时一声。
【注】①席:竹席。②流莺:即莺。流:指其鸣声婉转。
5.诗中哪些景物让你感受到了浓浓的夏意?(2分)
6. 此诗以“夏意”为标题,着眼点在“意”,你认为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环境特点以及作者怎样的心境?(2分)
7. 衬托是古诗创作中常用的手法,请举诗中的一例进行赏析。(2分)
阅读《桃花源记》,完成8~9题。(6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8.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4分)( ▲ )( ▲ )
A. 夹岸数百步 B.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广故数言欲亡(《陈涉世家》) 烨然若神人(《送东阳马生序》)
C.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D. 见渔人,乃大惊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陈胜吴广乃谋曰(《陈涉世家》)
E. 既出,得其船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哪一项不正确?(2分)( ▲ )
A. 文章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记述了渔人的所见所闻,描绘出一幅环境优美、生活安宁的图画。
B. “咸来问讯”表现出桃花源人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说明他们与外界隔绝的时间很长。
C. 文章写渔人虽“处处志之”,但终“不复得路”,暗示了桃花源觅不可得,后来人们就用“世外桃源”来指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D. 文章语言简洁生动,涉及的成语有些至今沿用,如落英缤纷、豁然开朗、怡然自乐、柳暗花明、无人问津等。
阅读下面一则文言短文,完成10~11题。(7分)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①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陵上犯禁,陵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选自《管子治国》
【注】①奚:疑问代词。什么,哪里。
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奚以知其然也?
②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11.这则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采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请进行简要分析。(3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2~14题。(8分)
火箭回收有多难?(节选)
①目前,运载火箭都是一次性航天工具,其第一级火箭在完成分离后会坠落到陆上无人区或空旷海域,不可重复使用。有人曾形容火箭使用的浪费程度,就和一架波音747客机仅作了单趟飞行就报废一般。造价高昂的火箭如果摆脱“一次性”用品的角色,未来航天发射的成本有望大大降低。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历经失败仍然坚持尝试的原因,不过他们需要克服的难题不小。
②运载火箭回收实验有两大难点:一是让火箭第一级在分离后垂直下降,其难度就像在暴风雨中让一根扫帚平稳地直立在手掌上;二是精准降落在没有锚定且只有足球场大小的浮动平台上极其困难,且着陆的精度要求在10米以内。因此,回收火箭首先要解决火箭着陆的精度问题,要能够预定地点回收。其次,火箭要以垂直的姿态降落,必须解决姿态控制问题,而越是竖长的物体,就越难以控制。此外,还要解决减速问题,必须是软着陆,又不用降落伞,所以只能用反向推力装置。而且,回收的过程是一个变速过程,在这个变速过程中如何始终解决好以上几大问题,难度非常大。就回收平台来说,在海上平台上回收火箭比陆地平台更难,因为陆地上气象条件更好,回收面积也更大,平台更稳定。不过,在陆上降落意味着火箭在空中飞行距离可能更长,消耗的燃料更多。
③火箭的回收只是火箭重复使用的第一步,接下来要验证火箭的发动机是否可以重复使用,还要进一步验证回收二级火箭的可行性。
④火箭的重复使用对于发动机核心部件的性能和寿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一次性使用的火箭来说,保证材料和相关设计在短时间顶得住是一个问题,确保长寿命使用又是另外一个问题。美国航天飞机的主发动机的燃烧室压强高达207个大气压,工作温度约为3300摄氏度(目前最先进的涡扇发动机涡轮温度不到1700摄氏度),其中一个小小的涡轮泵的功率就是目前最先进的主战坦克发动机功率的数十倍。让这样的发动机顺利工作一次就已经非常困难,而要重复使用多次,那么对材料和工艺的要求必须要上一个巨大台阶。
⑤火箭首次成功回收只是一个开始,意味着这项技术具有可行性,但真正掌握这项技术,还需要通过多次实验验证其可靠性,由成功变成成熟。一旦这些技术可以完全实现,将大大降低发射成本。专家预计,如果回收并重复使用第一级火箭,可以降低80%的成本,而如果能回收并利用第二级将可以降低98%的成本。
12.回收火箭至少要解决哪些问题?(3分)
13.文章第④段画线句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简析其说明效果。(3分)
14.下列对文章的解说哪一项正确?(2分)( ▲ )
A. 选文按照时间顺序说明了火箭回收的现状及难度。
B. 在海上平台上回收火箭比陆地平台更难,科学家们选择海上平台回收火箭,表明了人类敢于挑战困难的伟大精神。
C. 如果火箭回收成功,那就可以降低98%的发射成本。
D. 即使火箭成功回收,也只是迈出了火箭重复使用的第一步。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5~19题。(19分)
卖 白 菜
莫 言
(1)1967年冬天,我12岁那年,临近春节的一个早晨,母亲苦着脸,心事重重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时而揭开炕席的一角,掀动几下铺炕的麦草,时而拉开那张老桌子的抽屉,扒拉几下破布头烂线团。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似的,叫着我的乳名,说:
(2)“社斗,去找个篓子来吧……”
(3)“娘,”我悲伤地问:“您要把它们……”
(4)“今天是大集①。”母亲沉重地说。
(5)“可是,您答应过的,这是我们留着过年的……”话没说完,我的眼泪就涌了出来。 (6)母亲的眼睛湿漉漉的,但她没有哭,她有些恼怒地说:“这么大的汉子了,动不动就抹眼泪,像什么样子?!”
(7)“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了……说好了留着过年的,说好了留着过年包饺子的……”我哽咽着说。
(8)母亲靠近我,掀起衣襟,擦去了我脸上的泪水。我把脸伏在母亲的胸前,委屈地抽噎着。我感到母亲用粗糙的大手抚摸着我的头,我嗅到了她衣襟上那股揉烂了的白菜叶子的.气味。
(9)透过蒙眬的泪眼,我看到母亲把那棵最大的白菜从墙上钉着的木橛子上摘了下来。母亲又把那棵第二大的摘下来。最后,那棵最小的、形状圆圆像个和尚头的也脱离了木橛子,挤进了篓子里。我熟悉这棵白菜,就像熟悉自己的一根手指。因为它生长在最靠近路边那一行的拐角的位置上,小时被牛犊或是被孩子踩了一脚,所以它一直长得不旺,当别的白菜长到脸盆大时,它才有碗口大。发现了它的小和可怜,我们在浇水施肥时就对它格外照顾。我曾经背着母亲将一大把化肥撒在它的周围,但第二天它就打了蔫。母亲知道了真相后,赶紧将它周围的土换了,才使它死里逃生。后来,它尽管还是小,但卷得十分饱满,收获时母亲拍打着它感慨地对我说:“你看看它,你看看它……”在那一瞬间,母亲的脸上洋溢着珍贵的欣喜表情,仿佛拍打着一个历经磨难终于长大成人的孩子。
(10)集市在邻村,距离我们家有三里远。寒风凛冽,有太阳,很弱,仿佛随时都要熄灭的样子。不时有赶集的人从我们身边超过去。我的手很快就冻麻了,以至于当篓子跌落在地时我竟不知道。篓子落地时发出了清脆的响声,篓底有几根蜡条跌断了,那棵最小的白菜从篓子里跳出来,滚到路边结着白冰的水沟里。母亲在我头上打了一巴掌,我知道闯了大祸,站在篓边,哭着说:“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母亲将那棵白菜放进篓子,原本是十分生气的样子,但也许是看到我哭得真诚,也许是看到了我黑黢黢②的手背上那些已经溃烂的冻疮,母亲的脸色缓和了,没有打我也没有再骂我,只是用一种让我感到温暖的腔调说:“不中用,把饭吃到哪里去了?”然后母亲就蹲下身,将背篓的木棍搭上肩头,我在后边帮扶着,让她站直了身体。
(11)终于挨到了集上。母亲让我走,去上学,我也想走,但我看到一个老太太朝着我们的白菜走了过来。她用细而沙哑的嗓音问白菜的价钱。母亲回答了她。她摇摇头,看样子是嫌贵。但是她没有走,而是蹲下,揭开那张破羊皮,翻动着我们的三棵白菜。她把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半截欲断未断的根拽了下来。然后她又逐棵地戳着我们的白菜,用弯曲的、枯柴一样的手指,她撇着嘴,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母亲用忧伤的声音说:“大婶子啊,这样的白菜您还嫌卷得不紧,那您就到市上去看看吧,看看哪里还能找到卷得更紧的吧。”
(12)我对这个老太太充满了恶感,你拽断了我们的白菜根也就罢了,可你不该昧着良心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我忍不住冒出了一句话:“再紧就成了石头蛋子了!”老太太抬起头,惊讶地看着我,问母亲:“这是谁?是你的儿子吗?”“是老小,”母亲回答了老太太的问话,转回头批评我:“小小孩儿,说话没大没小的!”老太太将她胳膊上挎着的柳条箢篼③放在地上,腾出手,撕扯着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层已经干枯的菜帮子。我十分恼火,便刺她:“别撕了,你撕了让我们怎么卖?!”
(13)“你这个小孩子,说话怎么就像吃了枪药一样呢?”老太太嘟哝着,但撕扯菜帮子的手却并不停止。
(14)“大婶子,别撕了,放到这时候的白菜,老帮子脱了五六层,成了核了。”母亲劝说着她。
(15)她终于还是将那层干菜帮子全部撕光,露出了鲜嫩的、洁白的菜帮。在清冽的寒风中,我们的白菜散发出甜丝丝的气味。这样的白菜,包成饺子,味道该有多么鲜美啊!老太太搬着白菜站起来,让母亲给她过秤。母亲用秤钩子挂住白菜根,将白菜提起来。老太太把她的脸几乎贴到秤杆上,仔细地打量着上面的秤星。我看着那棵被剥成了核的白菜,眼前出现了它在生长的各个阶段的模样,心中感到阵阵忧伤。
(16)终于核准了重量,老太太说:“俺可是不会算账。”
(17)母亲因为偏头痛,算了一会儿也没算清,对我说:“社斗,你算。”
(18)我找了一根草棒,用我刚刚学过的乘法,在地上划算着。
(19)我报出了一个数字,母亲重复了我报出的数字。
(20)“没算错吧?”老太太用不信任的目光盯着我说。
(21)“你自己算就是了。”我说。
(22)“这孩子,说话真是暴躁。”老太太低声嘟哝着,从腰里摸出一个肮脏的手绢,层层地揭开,露出一沓纸票,然后将手指伸进嘴里,沾了唾沫,一张张地数着。她终于将数好的钱交到母亲的手里。母亲也一张张地点
(23)等我放了学回家后,一进屋就看到母亲正坐在灶前发呆。那个蜡条篓子摆在她的身边,三棵白菜都在篓子里,那棵最小的因为被老太太剥去了干帮子,已经受了严重的冻伤。我的心猛地往下一沉,知道最坏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母亲抬起头,眼睛红红地看着我,过了许久,用一种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说:
(24)“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
(25)“娘,”我哭着说:“我……”
(26)“你今天让娘丢了脸……”母亲说着,两行眼泪就挂在了腮上。
(27)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
【注释】①大集:农村或城市中定期买卖货物的市场叫集市,有“大集”“小集”之分。②黑黢黢(qūqū):形容肤色很黑很暗。③箢篼(yuāndōu):(方言)竹篾、柳条等编成的盛东西的器具。
15.文章围绕“卖白菜”展开故事情节,阅读文章,填写表格。(4分)
故事情节“我”的心情
(1) ▲ 不舍
“我”不小心摔白菜(2) ▲
老太太挑白菜(3) ▲
(4) ▲ 气愤
白菜被老太太退回沉痛
16.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对第(1)段中的画线句进行赏析。(3分)
17.文章花了大量的笔墨写买菜老太太的挑剔,这对刻画母亲的形象和推动故事情节有何作用?(4分)
18.文章运用了颇多的笔墨详细描写了卖白菜的全过程,然而就在写到老太太将钱付给母亲后,戛然而止,紧接着写了“我放学回家后”发生的事情,你认为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3分)
19.文章最后,作者说母亲是“坚强的”,结合全文,说说母亲的“坚强”表现在哪些地方。为什么她的“第一次流泪”能让“我”铭记终生?“我”“沉痛”的是什么?(5分)
第三部分(60分)
22.作文。(60分)
人生就像是一条路,漫长而曲折。走过平坦的大路,能感受到一路顺风的畅快;走过崎岖的小路,能感受到跋山涉水的艰难。虽有苦有甜,但我们毕竟走过。
请以“成长的风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
②不少于600字;
③文章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初 三 语 文 参 考 答 案
1.(6分)(1)① 霄 ② 即 ③ 浸 ④ 皎 (2)A. ① B. ①
2.(10分)
① 宵眠抱玉鞍 ② 羌笛何须怨杨柳
③ 单于夜遁逃 卢纶 ④ 蒌蒿满地芦芽短
⑤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⑥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⑦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⑧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5分)
(1)(3分)第一名赏蓝丝线,第二名赏红丝线,第三名赏绿丝线。(各1分,只答“赏丝线”只得1分)
(2)(2分)A
4.(3分)
(1)(1分)初三某班学生说明文阅读、记叙文阅读烦的得分率比名著阅读的得分率高。
(2)(2分)老师,感谢您的辛勤付出,您的教学很精彩,期待您以后在名著阅读方面给予我们更多指导。(学生身份1分,建议1分)
5.(2分)夏席、盛开的石榴花、浓郁的树阴、正午的烈日、流莺的叫声(2个1分,4个2分)
6.(2分)环境特点:凉爽、清幽、静谧(任写一);作者心境:悠闲旷达(任写一)
7.(2分)示例:用榴花明丽,红艳如火与庭院绿树,清阴遍地相映衬,既在色彩上红绿相缀,又在光线上明暗相映,能给人流丽而清邃的感觉。用末句“流莺时一声”来衬托前三句所营造的宁谧幽静之境,以有声衬无声;也以动衬静,以莺之流飞,让整个画面陡然灵动丰满起来。
8.(4分)B E
9.(2分)D
10.(4分)
①(2分)凭什么知道是这样的呢?(关键字词:奚以,然)(关键处一处1分,不出现0.5分,扣完为止)
②(2分)因此善于治理国家的人,必须首先使百姓富裕起来,然后(才能)统治他们。(关键字词:是以,善为国者,富民)
【参考译文】大凡治国的道理,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人民富裕就容易治理,人民贫穷就难以治理。凭什么知道是这样的呢?人民富裕就安于乡居而爱惜家园,安乡爱家就尊敬皇上而畏惧刑罚,尊敬皇上、畏惧刑罚就容易治理了。人民贫穷就不安于乡居而轻视家园,不安于乡居而轻家就敢于对抗皇上违犯禁令,抗上犯禁就难以治理了。所以,治理得好的国家长久富裕,乱国必然是穷的。因此善于治理国家的人,必须首先使百姓富裕起来,然后才能统治他们。
11.(3分)中心论点:“治国之道,必先富民”。(1分)论证方法:对比论证。(1分)正面阐述“民富”带来的结果,反面阐述“民贫”带来的后果。两者形成对比。(1分)
12.(3分)①火箭着陆的精度问题。②姿态控制问题。③减速问题。(各1分)
13.(3分)①列数字,作比较(两个1分),②具体准确地说明主发动机工作一次之困难(确保长时间使用之困难)(1分),③从而说明火箭重复使用非常困难(1分)。
14.(2分)D
15.(4分)(1)母亲下决心卖白菜(2)自责(3)厌恶(4)“我”赌气多算老太太一毛钱
16.(4分)①神态描写,动作描写(1分),②明知无物可卖,却不停地翻找(1分),(1分),③暗示家境贫寒(1分),④为下文母亲下定决心卖白菜作铺垫(1分)。
17.(2分)①衬托母亲的善良(1分),②激起我对老太太的“恶感”,为下文我故意多算一毛钱埋下伏笔。(1分)。
18.(2分)①应该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读者完全可以预想得到,留有玩味的空间(1分);②突出强化事件的结束,也就突出了本文的重点及这件事对我的教育(1分)。
19.(5分)坚强的表现:面对贫穷,母亲操持一家人的生活,艰辛而坚忍;她不愿儿子软弱,两次批评儿子哭泣(2分)。铭记终生的原因:母亲的流泪让儿子懂得了要清白做人(做人要诚实)的道理(1分)。沉痛的是:因故意多算一毛钱让母亲丢脸(蒙羞);辜负了母亲平时的教育(信任)(2分)。
20.(60分)作文。(参考中考标准)
谁知道中学语文资源网这网站(http://www.gkyw.com/)
高中语文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
?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高中语文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img]金太阳语文试卷周测卷19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金太阳语文试卷4002、金太阳语文试卷周测卷19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