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同学分享周测卷八古代中国的经济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中国古代经济制度知识点归纳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分享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古代中国经济发展状况的简单归纳
- 2、河北2022年单招第八类历史光考选择题吗
- 3、中国古代经济形式
- 4、(26分)古代中国的经济以农耕为主,工商业经济发展步履维艰。到了近代,工商业经济在艰难的时局中缓慢发
古代中国经济发展状况的简单归纳
古代中国的经济与农业密切相关,这与现在经济一词引起的联想不同,重农抑商是主题。原始社会就不说了。
早期中国的统治者采用井田制,就是将一块耕地划成九格,井字中间那格叫王田,由边上八块耕地的所有者共同耕作,收获上交统治者,这种靠人自觉的方式与当时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是当时缓慢狭窄经济的写照。当时的人活动范围主要在内陆,因此很难获得海边的贝壳,于是将贝壳作为一般等价物使用,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长期放置不腐蚀、不减重的金银成为了货币的最佳选择。战国时期是经济大发展的阶段,出现了很多富可敌国的大商人,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吕不韦,他们完全不事生产,全靠贩运货物积累了丰厚的财富,史记中的长袖善舞,多财善贾就是说的他们,具体的可以参照货殖列传;还有一些商人是以经营资源商品致富,比如卓文君的父亲卓王孙就是个矿主。汉武帝为了打仗,动用国家力量调动各地资源,桑弘羊就是当时国家财政人员的代表;
到了唐朝,贸易规模前所未有,世界各地的商品云集长安,但是,此时统治者仍然不允许唐朝人离开国境,也就是说玄奘取经和鉴真东渡是偷渡行为(题外话),也就是说中国出产的商品须在中国境内完成第一次交易,由外国人贩运。当时的西市是世界的商业中心,唐政府也制定了许多严格的管理规则,比如按时开市闭市,鼓励诚信交易,严惩欺诈;
宋代开始,奠定了瓷器在出口贸易中的主导地位,航海的形式也为丝绸之路做了补充,盐铁专卖成为国家敛财的方式被后世效法,沿用至今;
明代初期也有海外贸易,中后期则实行了严厉的禁海令,对内则没有复现唐代刘晏的国家储备平抑物价的机制,农业生产受土地兼并的影响,发展缓慢,晋商群体就是在这一背景下的产物,国家已经无力将江南的粮食运送到北方前线,只好以盐引换取晋商的粮食;
清代则大体延续了明代的方法,没有什么创建,只不过盐商依河而生,扬州、天津等地成了大盐商的聚居地,农民的土地仍然逃不脱被兼并的命运,虽然这是历朝历代都禁止的。
所谓货殖,就是贩运并增值,道尽了商的本义就是互通有无,人口众多的国家保证温饱是头等大事,李隆基每到夏季都有赴洛阳就食的惯例,可见以当时的条件运输货物是多么困难,这也是客观原因,不把农民老老实实的按在土地上粮食就不够吃,重农抑商也有它的道理
河北2022年单招第八类历史光考选择题吗
是,历史只有选择题。
----河北单招历史考试范围:(古代史篇)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2.秦朝的皇帝制、三公九卿和郡县制。3.汉朝的中外朝制度和刺史制度。4.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度。5.宋朝的二府三司制。6.元朝的一省二院制和行省制度。7.明朝废丞相、设内阁。8.清朝设置军机处。
2、古代中国的经济:1.农业耕作方式的发展和耕作规模的变化。2.领先世界的手工业成就,a冶金业、b陶瓷业、c纺织业。3.商业的发展,a宋朝时期市场地位和城市功能的变化、b明清时期货币本位制的变化和会馆商帮的出现。
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先秦儒学的形成与发展。2.秦朝的“焚书坑儒”。3.汉代儒学成为主流思想。4.六朝隋唐时期儒学面临挑战。5.宋明理学。6.明清之际儒学内部的自我反思。
4、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1.四大发明。2.文学成就。3.汉字书法的分类与识别。4.国画的简单分类与识别。5.元明清时期戏曲的发展。
单招历史并不难,这里只简单概括了古代史的考试范围,近代史要比古代史更简单,更易背下来,单招历史只要你肯背,一般成绩都不会太差!
[img]中国古代经济形式
中国古代的经济形式包括农业、手工业和商业。
中国古代的农业主要是小农经济。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时期,产生的原因是:生产工具的进步,特别是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技术的使用;耕作技术的进步;私有土地的出现。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主要是私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关系的变革,私营工商业勃然兴起,工、商开始与士、农并称为国家的“四民”。
中国古代的商业主要指的是私商。私商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以及私有土地的出现,私商逐渐形成,并成为商人主体。
各自的特点:
小农经济的特点:
一.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
二.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三.生产出来的产品用来自己消费或缴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私营手工业特点:
一方面,唐宋以来,商品经济繁荣,私营手工业的产品大量进入市场;
另一方面,到明中后期,雇佣众多工人的大规模手工作坊或工场日益增多,并从中孕育出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值”式的雇佣劳动关系。
商业发展特点:
隋唐时期:海上与路上丝绸之路异常繁荣;
宋元时期出现纸币并须速发展;
明清时期:出现了专门的工商业市镇,出现了大商帮;货币经济异常繁荣。
(26分)古代中国的经济以农耕为主,工商业经济发展步履维艰。到了近代,工商业经济在艰难的时局中缓慢发
(1)(6分)政策:商人的地位比较高,政府对工业采取鼓励和支持的政策。(3分)原因:商人土要为官府服务;商业规模小,对社会经济影响不大。(3分)
(2)(6分)变化:开始实行重农抑商政策。(2分)原因:发展农业可以富国强兵;(2分)农业生产力水平低,弃农经商会导致同家贫弱。(2分)
(3)(8分)原因:城市经济发展缺乏法律保护:(2分)官营手工业垄断;(2分)国家实行专卖制度。(2分)变化:民营手工业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2分)
(4)(6分)特点: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和长江沿岸,(2分)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2分)
看法:易于吸收西方近代技术,易受到列强的制约和控制。(2分,答出一点即可,其他说法观点正确.言之成理亦可)
略
关于周测卷八古代中国的经济和中国古代经济制度知识点归纳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