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同学们谈谈神州智达物理期中考试,以及神州智达2021年物理模拟考试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本文目录一览:
- 1、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卷
- 2、初三物理期中考试试题
- 3、神州智达高中卷中,期中卷(理科)卷子及答案。
- 4、九年级物理上册期中检测试题含答案
- 5、九年级物理上册期中检测试题附答案
- 6、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总结分析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卷
九年义务教育八年级(上)教科版
学生发展性目标评价《物理》(上期末复习检测题2005秋)
___班 学号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
一、填空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某同学测量了一些数据,但忘了写单位。请你给他补上合适的单位:
A、小红的身高1.65___cm_______,B、一袋大米质量为50__kg________,
C、半场足球赛时间45___min_____,D、一间教室高约3__m________。
2、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_____,太阳光大约以8_才能传到地球,太阳距地球约为______,光在其它透明物质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__慢_____。
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______产生的,笛子是由管内__空气柱____振动发出声音的,月球上宇航员交谈用无线电这是因为__真空____不能传声。
4、某人坐在匀速行驶的船上,相对于人来说,小船是__________ 的,相对于船来说,人是_________的。若小船的速度是2米/秒,经过10秒钟小船驶过了_____米。
5、某同学已经测得自己正常步行的平均速度是1.2m/s_,合______Km/h,她家离学校720m,为了不迟到,她至少应提前______min从家出发。
6、甲、乙两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所用时间之比为2:3,则它们的速度之比为________。
7、A、B两地相距32m,有一物体从A地做变速运动到B,从A运动到途中C时,所用时间是4s,在此处停留1s后,继续运动到B,所用时间是3s,那么物体从A到B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___。
8、明静的夜晚,水井中出现了月亮,顽皮的小猴倒挂成一串想将月亮打捞上来,无论怎样都不能捞上,小猴一急,一只小猴掉入井中,糟了!月亮没有了。井中的月亮是____成像,月亮不见了是平静的水面被打破发生了______的原因。
9、太阳光是由红、橙、……____种颜色组成的,彩电的画面是由________三色光合成的。
10、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_____透镜,物体的光线通过瞳孔,经过晶状体在视网膜上成像,若晶状体病变,人们会看不清物体,若像成在视网膜前就配带____镜矫正。
11、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物体应放在凸透镜的____以内。
12、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叫______。生活中的摩擦力、重力、拉力、压力、电荷间的吸引力属于这种力的是______。
13、右图是“龟兔赛跑”的情形,在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比较它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快;由于兔子麻痹轻敌,中途睡了一觉,“裁判员”通过比较它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运动快。物理学中用______________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程度。
14、人穿上旱冰鞋,用力推墙,人是____物体,墙是_____物体,人反而会后退,这是因为_______,墙同时会给_____一个力,这个力使人后退。
二、单选题(每空3分,共30分)
1、“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的话,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句名言是谁说的( )
A、爱因斯坦 B、牛顿 C、邓小平 D、毛泽东
2、你身体上接近50mm的长度是( )
A、拇指指甲的宽度 B、拇指长度 C、肩膀的宽度 D、头发丝的直径
3、桥头有如图3所示的标志牌,它表示的意思是( )
A、走过150N的车不能通过
B、允许通过的阳重车是147
C、桥的质量是15t
D、桥长为15m
4、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 )
A、建筑工地上噪声在的工作要限时 B、市区里种草植树
C、戴上防噪声的耳塞 D、市区内车喇叭禁鸣
5、某同学站在平面镜前照镜子,她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 )
A、比她大的实像 B、比她小的实像
C、比她小的虚像 D、与她等大的虚像
6、关于光的反射的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光从空气垂直入射到水面一定不发生反射
B、一条入射光线在某一界面上有几条反射光线
C、发生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D、当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远离法线
7、下列仪器成放大实像的是
A、放大镜__B、照相机__C、平面镜___D、幻灯机
8、一只弹簧原长10cm,挂100N砝码时,弹簧变为12cm,如再加挂200N砝码时,弹簧的长度变为_
A、16cm____B、6cm___C、14cm_____D、19cm
9、下列事例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提高物体的运动速度__B、紧急刹车时使劲踩刹车
C、在行李箱上装小轮___D、举重运动员举杠铃前涂上镁粉
10、若不放空气阻力,从手中抛出的石子在空中受到
A、重力和手的推力__B、重力
C、重力和地球的吸引力__D、向前的冲力
三、做图题(9分)
1、、完成下图所示的光路图,在方框中画出适当类型的透镜
2、如下图所示,太阳光与水平面成60度角,要利用平面镜使太阳光沿竖直方向照亮井底,请通过作图确定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镜面与水平面所成角的度数。
3、如上右图,重40N的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力的示意图画出该物体所受力
四、实验题(9分)
1、(3分)某同学用蜡烛、玻璃板、刻度尺等器材做平面镜成像实验取得如下的数据。
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 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5cm 5cm
10cm 10cm
15cm 15cm
从这些数据,你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补齐下面探究报告中所缺少的内容。
⑴探究问题:改变斜面的坡度,小车沿斜面由顶端运动到底端的过程中,它的平均速度是否发生变化?
⑵猜想(请你对探究问题作出猜想):(1’)
⑶实验设计方案:
实验器材(如图11所示):长木板、木块、小车、刻度尺、秒表
图 11
主要实验步骤:(2’)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2’)
⑷实验结论:1’
五、计算题(7分)
TAXI 车费发票
车号码
川F-71238
日期 05-09-28
上车 10∶00
下车 10∶05
单价 2.00元
里程 6.0km
金额 16.00元
某人乘坐出租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右为他乘车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发票。求:
(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
(2)出租车行驶的速度。
-----------------------------------------------
八年级物理期中考试卷 人教版
时间:90分钟 分数:100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座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600㎝ m (2)5m/s=_________ km/h
(3)300min=_______h
2.填上合适的单位
(1)我国长江全长6300
(2)人步行的速度约1.2_______
(3)物理课本的宽度约18.36________
3.有一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0.5s内通过的路程是2m其速度是_________m/s.在2min内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_m.
4.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___________运动,这个事先选定的物体叫做____________。
5.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 。
6.小刚全家8h10min从家里出发骑摩托车到九候山游玩,家到九候山的距离为15km,8h40min他们到达目的地,他们骑车用的时间 h,速度是_________km/h。
7.小提琴发出的声音是由琴弦的 而产生的,通过 传入人们的耳朵。
8.声音在钢铁中传播的速度 在水中传播的速度 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9.小刚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与平面镜的距离为3m,若她以0.5m/s的速度沿垂直镜面的方向向平面镜走去,3s后她在镜中像的大小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像与镜面的距离是___________m。
10.一根旗杆竖直在阳光下,从早晨到中午这段时间内,旗杆影子的长度 ,从中午到傍晚 ,(选填“变长”、“不变”或“变短”)
11.如图所示,图中 是反射光线,入射角是
度。
12.百米赛跑的终点计时员如果在听到发令枪响才开始计时,那么,运动员跑了
s后他才开始计时?若结果测得某运动员的百米跑的成绩为12.24s,该运动员的成绩实际是 s(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340m/s)
13.家庭影院中VCD将音乐信号输送给“功放”再到音箱发出美妙的声音,这一过程中“功放”起到改变 的作用(选填“响度”“音调”、“音色”)“B超”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但是人们都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因为“B超”的频率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填“大于”“小于”、“等于”|)
14.河岸边的树,在地上出现的树影是由于光的 现象引起的;而在水中的倒影则是光的 现象引起的。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1.夜间抬头望月,往往觉得月亮在云间穿行,这里描写月亮的参照物是( )
A云 B.星星 C.大地 D.月亮
2.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10s内运动了20m,那么它在前5s内的速度为( )
A.5m/s B.4m/s C.2m/s D.1m/s
3.一辆汽车做变速直线运动,它前60m路程中的速度V1=2m/s,后60m的速度V2=3m/s,则这辆小汽车平均速度为( )
A.3m/s B.4m/s C.6m/s D.2.4m/s
4.对牛叫声和蚊子飞时发出的声音的述正确的是( )
A.蚊子声响度小,牛叫声音调高 B.牛叫声响度小,蚊子声音调低
C.蚊子声响度大,牛叫声音调低 D.牛叫声响度大,蚊子声音调高
5.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
A.烛焰 B.月亮 C.萤火虫 D.通电的灯泡
6.教师请学生回答问题时,常说“大声点”,在物理学的角度上这是要求学生( )
A.提高声音的频率 B.增大声音的响度
C.调整声音的音色 D.加大声音传播的速度
7.放电影用的银幕( )
A. 表面是光滑的,为了使光发生镜面反射
B. 表面是粗糙的,为了使光很容易被吸收
C. 表面是粗糙的,为了使光发生漫反射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8.演奏同一乐曲时,人能分辨吉他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 )
A.响度不同 B.音色不同
C.音调不同 D.节奏不同
9.某同学用刻度尺先后三次测练习本的长度,测得数据分别是18.30cm、18.31cm、18.30cm,那么,这本练习本的长度是( )
A.18.313cm B.18.30cm
C.18.303cm D.18.31cm
10.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 )
A. 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
B.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
C.声音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的速度小
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音调发生了变化
11.如图所示,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12.用洗衣机甩干衣服时,由于衣服没有放好,引起洗机的剧烈振动,而发生噪声,这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戴上耳塞,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B. 关上房门,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
C. 把衣服重新摆放好,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 赶快离开家里,远离噪声
13.下列运动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火车减速进站 B.冰熔化成水 C.划破夜空的流星 D.骑自行车上学
三、问答题3分
雷雨天,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生的,而人们却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四、作图题(每小题3分 共6分)
1.在图1中,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A 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2.完成图2光路图
图1 图2
五、实验探究(每空1分)(2+4+10+2+3 共21分)
1. 秦华同学为了研究物体下落过程自由落体运动中,运动速度与运动时间的关系,用一个小球做了一组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运动时间t/s 1 2 3 •••
运动速度V/(ms) 10 20 30 •••
根据以上表格可推出小球在第10s的速度是 m/s,该小球做 运动。
2.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先后对一个物体的长度进行测量。
(1)A与B尺的不同在于: 。
(2)在A尺中读出的物体长度约是 。
(3)在B尺中可以精确地读出物体的长度是 。
(4)对比以上两次测量结果,你的感想是: 。
3.如下图所示,是一位同学测小车从斜面上滚下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图,B是斜面的中点,用刻度尺量SAB=45cm,钟表内一格代表5S,指针转动未超过一圈,请在下面表格内填好相应的数据。
该实验中三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不一样,我们从中可以明白的道理是
。
4.如图所示是一个骑自行车的人与一个跑步的人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该图象获得以下合理的信息.
信息一:他们是同时开始运动的;信息二:
信息三: .
5.给你一段柔软,弹性较小的一条细线和刻度尺,你怎样测出如出图所示曲线的长
度,写出实验方法。
六、计算题(6+8 共14分)
(1)小红在一次长跑测试中,跑完800m的时间为200s,请你计算一下小红这次测试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自2004年4月18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已进行第五次大提速,这次大提速全国总共增开了19对“一站式直达城际特快列车”,在车次前冠以字母“Z”,其中Z85次和Z86次列车的运行时刻表如下:
车次 运行区段 北京一苏州 苏州一北京 运行距离
Z85Z86
次 北京一苏州 Z85次:19:35开
次日6:55到 Z86次19:28开
次日6:51到 1379km
根据上述列车运行时刻表所提供的信息计算:Z85次列车从北京到苏州所用的时间是多少?列车运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八年级物理期中考试卷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
1.(1) 6 (2) 18 (3) =5
2.(1)km (2) m/s (3) ㎝
3.4 480
4.机械 参照物
5.刻度尺 m(米)
6.0.5 30
7.振动 空气
8.大于 大于
9.不变 1.5
10.变短 变长
11.OB 50
12.0.29 12.53
13.响度 大于
14.直线传播 反射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
1、A 2、C 3、D 4、D 5、B 6、B 7、C
8、B 9、B 10、B 11、C 12、C 13、B
三、问答题(每小题3分)
打雷时雷声与闪电的光同时发生,由于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大得多。所以,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四、作图略
五、实验探究(每空1分)
1.100 变速
2.(1)分度值不同 (2) 2.7 (3) 2.7
(4)使用分度值比较小的刻度尺测量比较精确。
3.
路程 距离 时间 平均速度
AB段 45 15 3
BC段 45 10 4.5
AC段 90 25 3.6
明白的道理是:小球越往下滚速度越大。
4.信息一:骑车者的速度比跑步者大
信息二:相同时间骑车者通过的路程比跑步者大
5.方法:用棉线沿着曲线放置并作下记号,把棉线拉直,用刻度尺量出该段棉线的长度。
六、计算题。(第1小题6分,第二小题8分)
1. 解:V=
答:略
2.(1)t=(6:55+24)—19:35=11.33h
(2)
答:略
-------------------------------------------
一、选择题.
1.一些人,对声现象有如下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
A. 声速在各种介质中都不变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
C.空气是一种传播声音的介质 D.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影子”的形成说明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沿直传播的
B.人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C.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D.光照射到衣服上会发生漫反射
3.下列关于光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日食和月食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产生的
B.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产生的
C.在湖边看到水中的小鱼和蓝天上的白云都是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虚像
D.人们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表面产生的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4.在24节气中,只有冬至时,太阳光才垂直照射地球的南回归线,冬至这一天中午,在北京地区的水平线上,若竖直立一根1m长的直杆,它的影子应是(北京地区的纬度取北纬40°,南回归线的纬度取南纬23.5°,在有一锐角为63.5°的直角三角形中63.5°的对边与其邻接直角边之比约为2:1) ( )
A.0.5m B. 1m C. 2m D. 2.5m
5.“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站在岸边的人通过平静的水面,能看到“姑苏人家”中的倒影,该倒影是( )
A.光反射所成的虚像 B.光折射所成的虚像
C.光反射所成的实像 D.光折射所成的实像
6.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声音是沿直线单向传播的
B.声音向前传播过程中遇到大的障碍物会反射形成回声
C.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小障碍物可以绕过去
D.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
7.如图中-1所示,a、b、c三条光线会聚于P点,若P点之前任意放一平面镜,则( )
A.三条反射光线可能相交于一点,也可能不相交于一点
B.三条反射光线一定不会相交于一点
C.三条反射光线一定相交于一点
D.三条反射光线的延长线交于镜后一点
8.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光发生漫反射时,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C.太阳光进入地球大气层后,其传播路径可能发生弯曲
D.平面镜可以成像,而且成的是放大的虚像
9.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发现,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5cm时,凸透镜成正立的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8cm时,成倒立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3cm时,成放大的实像
B.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0cm时,成放大的实像
C.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3cm时,一定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7cm时,一定成倒立、缩小的虚像
10.蜜蜂载着花蜜飞行的时候,它的翅膀平均每秒振动300次,不载花蜜时平均每秒振动440次,有经验的养蜂人能辨别蜜蜂是飞出去采花,还是采了蜜飞回家,养蜂人主要是根据什么特征来辩别的 ( )
A.声音的音调不同 B.声音的响度不同
C.飞行路线形状不同 D.飞行高低不同
二、填空题
11.如图中-2 分别为太阳两个端点射向月球方向的平行光束,观察日食时,不同的观察者可在地球表面的A、B、C、D和E处,还有在地球外空的F、G、H、I和J处观察,在上述10个区域的位置中,可以观察到日全食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可以观察到日环食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可以观察到日偏食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往暖水瓶里灌水时发出的声音音调越来越________。这声音是由瓶中的______________振动产生的。
13.睁开眼,伸出右手,四指并拢遮住你的眼对着太阳看,你一定会出现眼前一片红色,这说明红色的血液能透过或反射____________色色光。
14.日食一般发生在农历___________前后。
15.“猴子捞月一场空”猴子们捞月时,使水面产生了波澜,这时月光在水面发生了__________反射现象,因而水中的月亮就不见了。
16.在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七色可见光中,波长最短的是_______色光,波长最长的是________色光。
17.正常人的眼睛“明视距离”是_______cm,小红想通过镜子仔细观察自己脸上皮肤,那么小镜子离她眼睛最合适的距离应在__________cm左右(小红视力正常)。
18.夜间学生已入睡,校外的卡拉OK歌厅仍在营业,歌声吵醒了一些同学。甲同学起身关上了窗户,乙同学索性用被子把头蒙住睡,丙同学到歌厅去要求将音量放小,他们减弱噪声采取的途径分别为甲是______,乙是_____,丙是_______.
19.如图中-3,这样站在高处对远处喊话,其目的是________.
20.如图中-4所示,人在a点看到b处似乎有一条鱼,如果他要在a处用手光电筒的光照亮水里的鱼则手电筒的光应朝向________处。(先填b、c、e、d)
三、实验探究题。
21.中-5三幅图,你能说明它们各自的声学原理吗?
四、作图题。
22.如图中-6所示,由点电源S发出的一束光AB射到镜面MN上,CD是由S发出的另一束入射光的反射光,请在图中画出点电源S的位置。
23.图中-7中MN是透镜的光轴, 是AB的像,在图中适当位置画出透镜并找出焦点的位置。
24.如图中-8把一凹透镜A放在一个凸透镜B前10cm处能使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两个透镜后会聚在蹑凸透镜15cm的光屏S上,如果把凹透镜拿走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这时把一个点光源C放在凸透镜的轴上距凸透镜30cm,也能使C点在光屏上成像。
试作出凹透镜的焦点F,并求其焦距f。
五、计算题。
25.如图中-9一束与地面成45°角斜向下射的光,被一对平行放置的平面镜中的一面阻挡,经多次反射到地面上,已知镜面垂直地面如图若入射点离地面高度为H,镜面间距离为a,经镜面多次反射后的总路径的长度为多少?反射的次数又为多少?
2006年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
一、 1.C 2.D 3.A 4.C 5.A 6. A 7.C 8.C 9. B 10.A
二、
11.H;C;B、D、G、I
12.高 空气柱
13.红
14.初一
15.漫反射
16.紫红
17.25;12.5
18.阻断噪声传播;在人耳处减弱;从声源处减弱
19.使声波集中传播,传得远
20.b(根据光的可逆性)
三、
21.A图说明了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或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图说明了钢尺振动可以发声(或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C图说明回声定位原因
22.如图答-30
作CD的入射光线SC交AB于S,则S为点光源的位置
23.如图答-31
①连 交MN于O,O为凸透镜中心,②过A作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线交凸透镜于C,连C 交MN于F,F为凸透镜焦点。
24.如图答-32
25. ① ②、
--------------------------------------
这是三套卷子,希望可以帮助你
初三物理期中考试试题
初三物理期中试题
2009.10
(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请注意:1.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2.考生答卷前,必须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座位号用黑色或蓝色钢笔或圆珠笔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再用2B铅笔将考试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小框内。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6分)
请注意:考生必须将所选答案的字母标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题号内,答在试卷上无效。
1.如图所示,关于水和煤油内能的大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容器中水的内能等于(b)容器中水的内能
B.(a)容器中水的内能大于(b)容器中水的内能
C.(c)容器中煤油的内能大于(d)容器中煤油的内能
D.(c)容器中煤油的内能等于(d)容器中煤油的内能
2.如图(a)所示,把凉牛奶放在热水中加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b)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和牛奶最后温度相同
B.水的温度变化比牛奶大
C.牛奶温度变化比水慢
D.曲线①是牛奶温度变化图像
3.门的把手一般都安装在离门轴远的一端,如图所示,其中的科学道理是
A.根据杠杆的知识,推开门时比较省距离
B.根据杠杆的知识,推开门时比较省力
C.根据功的知识,推开门时手对门做功较慢
D.根据功的知识,推开门时手对门做功较少
4.如图所示,李晶同学将放在课桌边的
文具盒推至课桌中央,她针对此过程
提出了如下的猜想。你认为合理的是
A.文具盒所受重力对它做了功
B.文具盒所受的推力对它做了功
C.文具盒所受支持力对它做了功
D.在此过程中没有力对文具盒做功
5.自行车上有许多简单机械,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车把是一个省力杠杆 B.脚踏板是一个省力杠杆
C.前闸把手是一个省距离的杠杆 D.后闸把手是一个省力杠杆
6.用同一水平力F拉一个物体先后沿光滑水平面和粗糙水平面运动,两次物体运动的距离都
为s,运动的时间分别为t1和t2(t1<t2)。若物体沿光滑水平面运动时,拉力做的功为W1,
功率为P1;物体沿粗糙水平面运动时,拉力做功为W2,功率为P2,那么
A.W1=W2,P1>P2 B.W1>W2,P1=P2
C.W1<W2,P1>P2 D.W1=W2,P1<P2
7.用图所示的四种机械提起同一重物,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最省力的是
8.如图所示,粗略测量小明同学引体向上运动的功率时,下列
物理量不需要测量的是
A.小明的质量 B.单杠的高度
C.每次身体上升的高度 D.做引体向上的时间
9.学生在做模拟“蹦极”的小实验,如图所示,一根橡皮筋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系一个
小石块,b点是橡皮筋不系小石块自然下垂时下端所在的位置,现从a点释放小石块,c点是小石块下落所能到达的最低点,在小石块从b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石块动能一直在增加
B.小石块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C.小石块经过b点时,橡皮筋具有弹性势能
D.小石块到达c点时,动能为零
10.如图,两个滑轮组由每个质量相同的的滑轮组成,用它们分别
将重物G1、G2提高相同高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不计摩擦和绳重)
A.若G1=G2,拉力做的额外功相同
B.若G1=G.2,拉力做的总功相同
C.若G1=G2.,甲的机械效率大于乙的机械效率
D.用同一个滑轮组提起不同的重物,机械效率不变
11.如图所示,一根重木棒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以O点为轴,
由竖直位置逆时针匀速转到水平位置的过程中,若动力臂为L,
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为M,则
A.F增大,L增大,M增大 B.F增大,L减小,M减小
C.F增大,L减小,M增大 D.F减小,L增大,M增大
12.如图所示,物体A重100N,B重20N,当B匀速下降40cm时,
A受到桌面的摩擦力和A移动的距离分别是
A.20N,40cm B.10N,20cm
C.10N,80cm D.20N,20cm
13.如图甲所示,长1.6m、粗细均匀的金属杆可以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一拉力——位移传感器竖直作用在杠杆上,并能使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该传感器显示其拉力F与作用点到O点距离x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据图可知金属杆重
A.5N B.10N C.20N D.40N
第二部分 选择题(共74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7分)
14.如图A所示,弹簧的形变越大,小车被弹开的
距离就越远;如图B所示,发条上得越紧,钟
表走的时间就越久
(1)这两幅图共同反映的物理知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活中与此类似的实例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如图所示,是撑杆跳高运动员起跳到越过横杆的一系列的画面
(1)运动员在起跳前先要快速助跑,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起跳后撑杆弯曲,能量的转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撑杆将运动员向上弹起,能量的转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运动员越过横杆下落到地面,能量的转化情况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嫦娥一号”卫星在绕月飞行的1年时间里,可能会遭遇两次月食,月食期间没有太阳光照射,卫星表面的温度会急剧下降,内能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这是通过_________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17.钓鱼时,钓鱼杆可看成一根杠杆,如图,它是一个_______杠杆,
这种杠杆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其支点位于图中的
______点.要使钓起鱼时省力一些,则钓鱼者两只手之间的距离
应_________(增大/减小)一些.
18.某同学分别用如图所示的(a)、(b)两种方法挑着
同一个物体行走,(a)图中肩受到的压力______
(大于/等于/小于)(b)图中受到的压力;(a)图中手
施加的动力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b)图中手施
加的动力.
19.如图所示,用1.2N的拉力沿竖直方向匀速拉起重为2N的
物体,物体上升0.1m所用时间为4s,此过程中拉力的功率
为_______w,将物重由2N不断逐渐增大,假设动滑轮始终
能正常工作,此过程中,它的机械效率范围是__________.
20.如图所示,重为60N的物体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下,
恰能以10c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
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20N,若不计滑轮重及滑轮转动摩
擦,则0.5min内拉力F做功为_____J,拉力F的功率是____W.
21.如图所示,是建筑工地常用来搬运砖块的两种机械(滑轮组和起重机),观察图中甲、乙两
图,可获得的信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丙图和_______图可得出:在相等
的时间内,起重机比滑轮组做的功多.
22.如图是一座拉索桥的设计示意图,其中O是可转动点,当
轮船需要驶过时,可利用拉索把桥面拉起.如果只需要一
根拉索,甲设计的拉索较低,乙设计的拉索较高,请你比较
图中拉索的拉力F甲_____(填“>”“<”“=”)F乙,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如图所示,铁明同学向上跳台阶进行晨练,铁明重500N,在10s
内匀速连跳12个台阶,每个台阶的高度为0.2m,在这个过程中,
已知铁明克服摩擦做功2800J,在此过程中,铁明克服重力做功是
_________J,做功的总功率是_________w.
24.如图所示是搬运工人用滑轮组将仓库中的货物沿水平轨道拉出
的示意图.已知货物的质量为600kg,所受轨道的摩擦力为其
重力的0.1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若人以0.5m/s的速
度匀速前行,经过100s将货物拉出仓库,g取10N/kg,在此过
程中,人做的有用功为_______J,人的拉力为_______N,人的拉力的功率为_______w.
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6分)
25.如图所示,杠杆OA在力F1、F2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L2是F2的力臂,请在图中画
出F1的力臂和力F2.
26.利用图中的滑轮组,用200N向下的拉力将重为800N的物体匀速提升到高处(绳、滑轮的
自重及摩擦不计),请画出滑轮组上绳子的绕法.
27.如图所示,O为杠杆AC的支点,在B处挂一小球,AO=OB=BC,为使杠杆在水平位
置平衡,画出施加在杠杆上最小动力F1的力臂L1,并标出F1的方向.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5小题,共23分)
28.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先把
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杠杆停在如图甲
所示的位置,此时杠杆处于________(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可以调节右端的平衡螺母,使它向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在杠杆上挂2N的重物,如图乙所示,杠杆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为______N,将所挂的重物往左移1格,杠杆重新平衡后,弹簧秤的示数会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9.如图A所示,将金属勺放在热汤中,温度升高;
如图B所示,将食品放入电冰箱,温度降低;
如图C所示,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水在太阳的照
射下,温度升高,这三种情景共同说明的问题有: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李华学了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后,如右图所示利用等高且材料
相同的斜坡AC、BC进行实验探究,他将同一小球分别从
AC、BC顶端静止滑下,想探究小球滑至底端A、B时动能
是否相等,请你参与他的探究.
(1)如何判断小球到达A、B时动能的大小呢?请你选择适当的器材,帮李华设计一个可操作的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不计阻力,你认为实验中小球到达A、B点时的动能会相等吗?并阐述理由.
答: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班级里组织登楼比赛活动,比一比谁登楼的功率最大。
(1)在活动中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
(3)计算登楼功率的表达式为P=____________.
32.小明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上升的高度_________,与所提物体的重力大小_________(均选填“有关”或“无关”)
(2)请用实验中所测量的物理量符号写出计算效率的表达式η=________,并算出第4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
(3)如果换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把同一重物提升相同高度,需要做的额外功更________,所以机械效率更_________.
(4)关于用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的机械效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提升越重的物体,机械效率越大
B.有用功越大,机械效率一定越大
C.额外功越大,机械效率一定越小
D.同一机械的机械效率是恒定不变的
五.计算题(共18分)
33.重为2000N的集装箱,借助5m长的斜面装上2m高的卡车,如图所示.
(1)若不计摩擦时,拉力F的大小是多少N?
(2)若实际拉力F =1000N,则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34.如图为一装配线上的一个“机械手”,其固定点O为转轴,现它水平抓住一只重40N的工件G,并在0.5s内匀速将这一工件提升了20cm,而动力机械的总功率为20W,求:
(1)动力机械M至少要施加的推力;
(2)机械手做的有用功及机械效率.
35.如图,要求滑轮组由4股绳子承担重物,(不考虑滑轮与轴之间的
摩擦及绳重)
(1)请用笔画线代替绳子将滑轮组绕好
(2)当滑轮组提起重200N的物体时,机械效率为50%,求动滑轮重力
(3)若要使这个滑轮组省力,则提起的重物应该超过多重?
[img]神州智达高中卷中,期中卷(理科)卷子及答案。
2009学年第一学期十校联合体高二期中联考
政 治 试 卷
(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以下每道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要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做出选择。每小题2分,28小题,共56分)
1.文化作为人类特有的现象,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以下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 )
①国庆60周年联欢晚会 ②雁荡山自然风光 ③万里长城
④我国的外汇储备增多 ⑤温州市人大代表的选举 ⑥《共产党宣言》
A.①②⑤ B.②⑤⑥ C.①③⑥ D.③④⑤
2.国庆六十周年阅兵庆典以其规模宏大,装备先进,向国民、向全球展示我们国家建国60年来的国防建设的辉煌成就,必将极大地增强民族凝聚力,鼓舞全国各族人民为社会主义事业做出更大的努力和贡献。这表明 (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总要通过一定的文化形式和文化活动来实现的
③参加各种文化活动都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④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荀子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角度看,下列典故和成语体现的道理与之一致的是 ( )
①孟母三迁 ②耳濡目染 ③东施效颦 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今年4月26-29日,第七届中国国际网络博览会在京举行。网博会上提出了“中国健康网络文化年”的理念,这一理念体现了政府部门倡导净化网络空间,利用互联网积极传播先进科学技术、先进文化,促进网络文化产业的健康良性发展,指导用户对网络文化产品合理消费,促进产业的技术革新等。上述材料说明 ( )
①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②文化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
③先进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一头在叫嚣要吃羊却永远吃不到羊的狼,一群永远用智慧战胜威胁、运气也绝佳的羊---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在孩子和年轻白领中迅速走红。这部超强人气的长篇动画以“童趣但不幼稚,启智却不教条”的鲜明特色,在国内各项动画比赛中屡获殊荣。据此回答5-6题
5.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之所以能征服观众,是因为 ( )
①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③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优秀文化能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有人喜欢聪明机智、临危不乱的懒羊羊,说做人要做懒羊羊;有人喜欢灰太狼,说要学习灰太狼屡败屡战的精神。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这说明 ( )
A.文化是人所创造出来的一种价值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C.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D.文化对人的影响消极被动的
中央有关部门联合组织开展“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该“双百”评选活动已经尘埃落定。有人说:“优秀的英雄形象,是一个民族精神的缩影。”据此回答7-8题
7.在50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其中许多思想和精神至今仍然熠熠生辉,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这说明 ( )
A.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B.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C.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文化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8.中国之所以在金融危机袭来之际逆势前行,不仅在于拥有“中国道路”,也在于拥有“中国精神”。正是“中国精神”造就了这个国家遇难不惧的定力、化危为机的魄力。这说明 ( )
①文化决定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变迁 ②文化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前进方向
③文化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明朝以后,东北地区俗称“关东”,山东、河南、河北、山西等省人民到关东谋生,对东北的文化变迁产生了极大影响。“闯关东”属于文化传播途径中的 ( )
A.商贸活动 B.人口迁徙 C.教育 D.外出旅游
“汉语桥”是中国在全世界范围内举办的世界大学生中文大赛,参赛选手均是年龄30岁以下、外国国籍、在国外出生并成长、母语为非汉语的外国高校在校生。自2002年开办以来,每年举办一届,今年的主题是“快乐汉语,成就希望”。这次比赛经海外预赛选拔,来自世界约60个国家的112名大学生选手应邀7月来华参加复赛和文化体验活动。据此回答10-11题
10.“国家强则文化盛,国家强则语言强。”当今的全球“汉语热”与中国国力和影响力的上升密不可分。材料说明 ( )
①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②文化的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④强国首先就要强语言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1.当那些来自不同国家、有着不同肤色的人们操着流利的汉语时,当那些来自遥远国度的人们在言语之中表达着对中华文化的喜爱时,人们不由地发出这样的感叹:汉语,不仅仅属于中国!这说明 ( )
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中华文化已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
③我们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正逐步消失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2.第十一届亚洲艺术节于2009年8月-26日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举办。这次艺术节以“吉祥草原,祝福亚洲”为主题,目的是向世界展示出全新的、整体的亚洲文化形象,为亚洲各国的不同艺术形式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并促进中国和亚洲各国的文化交流和合作。举办十一届亚洲艺术节有利于
①使中国文化成为世界性文化 ②增进亚洲各国对蒙古文化的了解
③繁荣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 ④增进亚洲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009年6月26日,在西班牙塞维利亚召开的第3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山西五台山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被审议通过,至此,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景观地已达38处。据此回答13-14题
13.五台山此次耗资5亿申遗,其目的是保护五台山这一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遗存、自然资源遗存的圣地,保护这一圣地的意义是 ( )
①可以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②有利于树立和改善景区的整体形象,促进对外开放和交流
③有利于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④有利于提高五台山名胜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
14.有人说:“文化遗产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记录着民族的文化基因。”“文化遗产”的价值在于( )
①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属于各国的文化财富,满足各国人民的精神需求
④是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不可再生资源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④
15.“对本国文化的了解愈深,对西方文化的了解愈易。”这表明 ( )
A.了解本国文化就能了解西方文化 B.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C.不了解中国文化就不能认识西方文化 D.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16.吉祥文化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文化,在许多中国的民间器物——首饰、绣品、木雕、瓷器上,都可以看到吉祥符号。中国的吉祥文化受到许多外国友人的喜爱,也丰富了世界文化。这告诉我们 ( )
①中华文化正在成为世界性文化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有利于繁荣世界文化
③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④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在一个和谐的社会,全体人民不仅“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而且“学有所教”。据此回答17—18题。
17、之所以高度重视教育,是因为 ( )
①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②是影响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
③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④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④
18、“学有所教”的提法与我国古时提倡的“有教无类”的教育观十分相似。这说明 ( )
①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③传统文化是我们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 ④必须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播、创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④
19.正如一首歌里唱的:“温州是个好地方,四季八节有名堂。拜年送礼纸蓬包,拦街福斗台眼看花爻。清明踏青塌饼儿,重五龙船斗南塘。七月七喜鹊咄巧食,中秋赏月走麻行。登高做节恁闹热,你讲看爽看不爽。”歌词重新唤醒对一个时代的文化记忆。从传统文化的继承性看,上面歌词中介绍的温州文化现象属于 ( )
A.传统习俗的继承 B.传统文艺的继承 C.传统思想的继承 D.传统道德的继承
20.“拦街福”是温州特有的传统文化活动。今年的“拦街福”把传统民俗与现代城市流行元素相结合,把传统文化体验与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赋予传统拦街福新的时代内涵。这表明
①文化生产力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②文化发展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③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④传统文化要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1.温州民间十分重视居住的环境,对“房屋的选址”非常讲究。房屋要背山面水朝阳,顺山势,背风向,靠水源,避灾祸等。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迷信的做法,有人认为这有一定的生活依据。我们对待“房屋的选址”的正确态度是: ( )
A.模仿古人看风水 B.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C.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D.兼收并蓄、一概拿来
22.时间如白驹过隙,澳门已归家十载。澳门是一个国际性城市,其主要特点在于它具有中西合璧的文化——教堂与牌坊、基督与天地(神),使澳门呈现出非常独特的文化景象。澳门文化独具特色说明( )
A.文化创新离不开传统文化
B.只有保持文化的独立性才能保存本民族文化
C.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是文化创新必然经历的过程
D.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果
被誉为“媒体奥林匹克”的世界媒体峰会于2009年10月9日上午在北京开幕。以“合作、应对、共赢、发展”为主题,围绕“传统媒体如何应对数字化与网络技术的挑战”等八个议题进行探讨。据此回答23-24题
23.现代社会中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以上事实说明 ( )
①大众传媒已日益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②网络等现代媒体已经取代传统媒体
③大众传媒显示了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④大众传媒的产生主要是以卫星、电视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4.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原生性信息资源大量涌现,出现大量的“虚拟文化资源”,如网络动漫、网络游戏、虚拟艺术创作等,以网络化为形式的当代信息革命,为人类丰富的社会实践成果带来了全面创新的形态——网络文化。这说明 ( )
A.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检验标准
C.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D.文化创作的灵感来自于社会实践
25.达
九年级物理上册期中检测试题含答案
加强九年级物理试题的复习,有利于同学们掌握物理基础知识。
九年级物理上册期中检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在炎热的夏天,我们常会看到当打开冰箱冷冻室的门时,有许多白气涌出。下面关于此白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冰箱内原有的白色气体 B.冰箱内的制冷液蒸发出的气体
C.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
D.冰箱内的水蒸气遇到室内的热空气而升华成的雾
2. 下列图中利用做功改变内能的是( )
用热风干手器将湿手吹干 小孩从滑梯上滑 冬天哈气取暖 液化气燃烧加热
A B C D
3. 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冰可从0℃的水中吸热 B.100℃水的内能比0℃水的内能大
C.水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D.物体的内能不会为零
4. 汽车发动机外利用循环流动的水冷却发动机,这是因为水的( )
A.热传递快 B. 温度降低得快 C. 比热容大 D. 内能多
A.与a球带同种电荷 B.与b球带同种电荷
C.与c球带同种电荷 D.不带电
6.有一段导体,下列措施中能减小其电阻的是( )
A.减小导体两端的电压 B.减小导体中的电流
C.减小导体的横截面积 D.减小导体的长度
7.下列哪个用电器的电流为5×104μA( )
A.空调 B.晶体管收音机 C.家用电冰箱 D.500W电熨斗
8.街道上的灯在正常情况下,同时亮,同时熄灭,各路灯之间的连接方式是( )
A. 串联 B. 并联 C. 可以串联也可以并联 D. 无法判断
9.用电流表测得某并联电路中两支路的电流分别为0.4A、1.3A,则干路中的电流( )
A. 0.9A B. 1.7A C. 0.4A D. 1.3A
10.下列四个电路图中与右边实物图相对应的是( )
A B C D
11.如图所示电路正确的是( )
12. 对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和伏安法测量电阻这两个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们都是采用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 B.它们的实验电路图在教科书中是相同的
C.前者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分析多组数据,得出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D.后者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取电阻的平均值,减小误差
13.如右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关S断开时,L1和L2串联 B.开关S断开时,L1和L2并联
C.开关S闭合时,L2被短路 D.开关S闭合时,电源被短路
14. 如右图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时,只有L1亮,则L2发生故障的原 因是( )
A.一定是L2短路。B.一定是L2断路。
C.可能是L2短路,也可能是L2断路。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5.如右图电路,将滑片P向左端移动,则电路中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
A.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均变大 B.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均变小
C.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D.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
16.烧开水时,壶盖被水蒸气顶起,这时水蒸气的 能转化为 能。
17.冬天,晾在室外的湿衣服会结成冰,这是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现象;冰冻的湿衣服最终也会变干,这又是 现象。
18.汽油机的工作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___________冲程;将机械能转化内能的是_________冲程。
19. 5kg的柴油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是 J。(q柴油=3.3×107J/kg)
21. 电阻R1=15Ω、R2=10Ω,R1、R2串联后的总电阻是 Ω;并联后的总电阻是 Ω。
22.有粗细相同的两条铁丝A与B,A比B长,则它们的电阻RA、RB的大小关系是 。
23.测得某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6V,通过的电流是0.3A,则这段导体的电阻是 Ω,若突然电阻两端的电压降为0V,则此时导体的电阻是 Ω。
24.白炽灯灯泡内的钨丝正常工作时温度高达2000℃左右(钨的熔点是3410℃),长期使用后,钨丝因 (填物态变化)变细,导致灯丝的电阻变 (选填大、小),升华后的钨又 (填物态变化)使灯泡内壁变黑。
25. 一个小灯泡阻值为10Ω,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强度为0.4A,现要将其接入12V的电路中,要求仍能正常发光,则应 联一个 Ω的电阻。
26.如下图所示,若电源电压为6V,电压表的示数为3.8V,则UL1= V,UL2= V;若S断开,电压表的示数为 V。
27. 如下图电路,若要使灯L1、L2串联,则应闭合的开关是: ;若要使灯L1、L2并联则应闭合的开关是 。
28.如下图电路,电阻R1=4Ω、R2=6Ω,电源电压是3V,则开关闭合前电流表的示数
是 A,开关闭合后,电流表的示数为 A。
29. 下图是关于电阻A、B的I-U图像。由图可知,电阻值较大的是电阻_______(填A或B)。若将A、B两电阻并联后接在电压为2V的电源两端,则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是_______A,此时电路总电阻值是_______Ω。
三、简答题(共4分)
30. 寒假的某一天,小洁随爸爸一起外出,突然发现汽车的前窗玻璃蒙上一层雾气,前方道路看不太清楚。小洁正担心行车安全时,只见爸爸打开空调开关,对着玻璃吹暖风,不一会儿玻璃上的雾气就消失了。请你应用物理知识解释雾气的产生及消除过程。
四、实验题(每空1分,共20分)
31.
上图中温度计的读数为__________℃。
造成甲电流表现象的原因是:__ _;
造成乙电流表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2.在右图所示电路中的○内,填入电流表或电
压表的符号,要求两灯都能工作。
33.小明想从酒精和水的混合液中把酒精分离出来。他想,水的凝固点是0℃,酒精的凝固点是﹣117℃。于是他把混合液放入温度为﹣5℃的冰箱的冷冻室中,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后,水并没有凝固,酒精没能分离出来。水为什么在0℃以下还没凝固呢?请你就此问题提出合理的猜想: 。
34.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与两端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所用的器材有:一个定值电阻R,一个电压恒定的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各一个,滑动变阻器一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有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下图所示的甲、乙、丙三个电路图。
(1)三个电路图中,只有丙图是符合要求的,甲图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
乙图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三个电路图中,都有滑动变阻器,如将滑片P都向左移动时,甲图中电压表的示数将_________,乙图中电流表的示数将_________,丙图中电阻的总阻值将________。(三空都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在探究过程中,使用滑动变阻器的目的是 和 。
35.上实验课时,程东同学用伏安法测量某电阻R的阻值。用被测电阻、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三节干电池、开关和导线若干等器材做如下实验:
(1)请根据图甲所示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17乙的电路连接完整。
(2)在连接电路的各元件时,开关应处于 状态;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 处。(选填A或B)
(3)电路连接完整后,闭合开关S,并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的指针有明显的偏转,发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
(4)排除故障后,若某次测量的电压和电流大小如图丙所示:电压表的示数是 V,电流表的示数是 A,则本次所测电阻的阻值是 Ω。
九年级物理上册期中检测试题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B D C D D B B B C B A A A A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
16. 内能、机械能 17. 凝固、升华
18. 做功、压缩 19. 1.65×108
20. 220、106、6×106、4、串 21. 25、6
22. RARB 23. 20、20
24. 升华、大、凝华 25. 串联、20
26. 3.8、2.2、6 27. S2、S1、S3
28. 0.5、1.25 29. 0.6、3.3
三、简答题(4分)
30.人体呼出的气体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玻璃上,影响视线。打开空调对着玻璃吹暖风,提高了液体的表面温度和加快了空气的流动速度,加快了蒸发,所以雾气就消失。
四、实验题(每空1分,共20分)
31. 36.8 正负接线柱接反了、选择的量程太大了
32.
33.水中含有酒精,水的凝固点降低了
34.(1)电压表要与RP并联 RP与R并联
(2)变大 不变 变小 (3)保护电路 调节电压
35.(1)
(2)断开 B (3)R开路 (4)2.6 0.26 10
五、计算题
36. 0.3A 4.5V 6V
37. 30Ω 6V 0.2A
九年级物理上册期中检测试题附答案
九年级物理期中考试中遇到会与不会的题目,只要你平时复习好正常发挥就行。
九年级物理上册期中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来源:]
1.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符号,●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B C D
2.下列气体中,既能用浓硫酸干燥,也可以用氢氧化钠干燥的是( )
A.CO2 B.CO C.SO2 D.NH3
3.铁制品在通常情况下很易生锈,制造时往往在铁制品表面电镀一层铜起防锈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镀铜铁制品不可以在弱酸性条件下使用
B.镀铜铁制容器可盛硝酸银溶液
C.镀铜铁制品不易生锈的原因之一是使铁隔绝了空气
D.镀铜铁制品是一种合金
4.下列不属于氢氧化钾的化学性质的是( )
A.能和碳酸钠溶液反应 B.可使酚酞溶液变红色
C.能和CO2反应 D.能和硫酸反应
5.若金属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 )
A. Mn+2HCl ==MnC12+H2↑ B. Mg +MnSO4== MgSO4+Mn
C. Mn+Cu(NO3)2===Mn(NO3)2+Cu D. Fe+MnSO4 ==FeSO4+Mn
6.关于功与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机器做功少,功率一定小 B. 功率大的机器做功一定快
C. 功率小的机器做功不一定慢 D.功率大的机器一定比功率小的机器做的功多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为使配制更为准确,在量筒中配制100毫升10%的NaOH溶液
B.为了防止滤液溢出,过滤时滤纸边缘应高于漏斗边缘
C. 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结束时,先停止通氢气再熄灭酒精灯
D.检验铵盐和碱共热时有无氨气放出,应将红色石蕊试纸用水湿润
地 块 甲 乙 丙 丁 戊
施 肥
情 况 尿素
CO(NH2)2 磷酸二氢钾
KH2PO4 磷酸二氢铵
NH4H2PO4 硫酸铵
(NH4)2SO4 不施肥
A.K B.N C.P D.S
9.甲比乙高,如果举起相同质量的杠铃所用时间相等,如图所示,则( )
A.甲做功较多,功率较大
B. 甲做功较多,功率较小
C.甲做功较多,甲、乙功率相等
D. 甲、乙做功相等,乙的功率较大
10.如图所示,用10N的水平推力推着重为60N的物体沿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若推力对物体做了60J的功,则在这一过程中( )
A.物体一定受到10N的摩擦力 B.重力做的功一定为360J
C.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D.物体一定运动了6m
11.用一种试剂鉴别盐酸、氯化钠和氢氧化钙三种溶液,应选用的试剂是()
A.稀硫酸 B.碳酸钠溶液 C.氯化钡溶液 D.氢氧化钾溶液[
12.有X、Y、Z三种金属,其中Y能与稀硫酸反应,而X、Z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将Z浸入X的盐溶液中,在Z的表面有X析出。则X、Y、Z的金属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
A.X、Y、Z B. Y、Z 、X C.Y、X、Z D.X、Z、Y
13.用如图装置测定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其方法是分别测定通氢气前后玻璃管的质量差和U型管的质量差,实验测得m(H) ∶m(O)1∶8。下列对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的分析中,一定错误的是 ( )
A.I、Ⅱ装置之间缺少干燥装置
B.CuO没有全部被还原
C.Ⅱ装置中玻璃管内有水冷凝
D.Ⅲ装置后缺少干燥装置
14.如图所示装置,有洗气、贮气等多种功能。下列关于该装置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排水法收集H2,瓶内装满水,气体从a管进
B.除去CO中的CO2,瓶内装NaOH溶液,气体从a管进
C.测量气体体积,瓶内装满水,气体从a管进,b管接量筒
D.用于病人输氧,瓶内装水,气体从a管出,b管接氧气瓶
15.分离NaCl、FeCl3和BaSO4的混合物,应选用的一组试剂是 ( )
A. H2O、AgNO3、HNO3 B. H2O、NaOH、HNO3
C. H2O、NaOH、HCl D. H2O、KOH、HNO3
16.下列各项中括号里的物质是除去杂质所用的药品,错误的是( )
A.NaOH中混有Na2CO3(盐酸) B.CO中混有CO2(石灰水)
C.H2中混有HCl(NaOH溶液) D.KNO3中混有KCl(AgNO3溶液)
17.向盛有4.9克20%的硫酸中,慢慢滴加10克20%的氢氧化钡溶液,能正确表示其变化的图像是:( )
A B C D
18.某工厂的废渣中混有少量的锌粉和氧化铜(其它成分不与酸反应),跟大量的废盐酸接触形成污水,产生公害。若向污水中撒入铁粉,且反应后铁粉有剩余,此时污水中一定有的金属离子是:( )
A、Fe2+、Cu2+ B、Cu2+、H+C、Zn2+、Fe2+D、Zn2+、H+
19.四只烧杯中分别盛有稀盐酸,并滴加了数滴石蕊试液。现向这四只烧杯中不断加入下列物质,直至过量,其中能使溶液最后呈紫色的物质是( )
A.Mg(OH)2 B.NaOH C.Na2SO4 D.K2O
(1)2H2O===2H2O+O2↑(2)2Na2 O2+2H20 ==4NaOH十O2↑
(3).2Na2 O2+2CO2== 2Na2CO3+O2(4)2CaO2+2H2O== 2Ca(OH)2+O2↑
(5) 2CaO2+2CO2 ==2CaCO3↓+O2 (6)KC1O3不与H2 O,CO2反应
在鱼苗长途运输中你认为最适合加入的物质是( )
A.双氧水 B.过氧化钙 C.过氧化钠 D.氯酸钾
21.实验室有以下两种途径制取铜:
(1)CuO CuSO4 Cu (2)Zn H2 Cu
假设每步反应都完全,要制得等质量的铜,两个途径相比较,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消耗等质量的H2SO4 B.消耗等质量的CuO
C.生成等质量的ZnSO4 D.所有反应的类型都相同
22.在托盘天平的两盘上各放一质量相等的烧杯,烧杯中分别盛有100克9、8%的稀硫酸,向两个烧杯中同时放入下列哪组物质,反应结束时,天平仍然保持平衡:( )
A、镁和铝各2克B、镁和铁各4克C、锌和铁各6克D、镁和锌各8克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5分)
23. (10分)填表(物质类别填单质、氧化物、酸、碱、盐)
名称或俗称 烧碱 纯碱 生石灰 熟石灰 碘
化学式
物质类别
24.(4分)下面是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微观模型图,产物之一是次氯酸(HClO),具有杀菌作用。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可通过检验产物C来证明该反应已发生,方法是在反应后的溶液里滴几滴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 。
25. (8分)已知A、B、C、D分别代表初中科学中常见物质,相互转化关系见右图(如反应需要反应条件,请在所写化学方程式中标明).
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若A、B、C、D均是化合物,则化学方程式为(任写一个)
(2)若A、C是单质,B、D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则化学方程式为(任写两个)
、 [来
(3)若A、B两化合物相互反应得到单质C和化合物D,则化学方程式为(只写一个):
26.(4分)有一气体可能是CO、CO2、H2、HCl气体的混合物,依次(1)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时无沉淀,(2)通过灼热的氧化铜,黑色粉末变红但无水出现。将剩余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时,有白色沉淀生成。由此可见:混合物气体中一定有 ;肯定没有
27. (5分) 某学校环保小组在向以硫酸和钠盐为原料的化工厂排放的无色废水中滴人氯化钡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你认为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可能是废水中存在 或 或 (写化学式,不考虑废水中存在混合物),若要证明 物质(任选一种)的存在,要补做的实验操作是,用试管取含上述白色沉淀的少量废水,往其中滴入 。
28. (4分)庆六一趣味运动会中,小敏和小王分别把
图甲中三个质量均为1千克、边长为30厘米的均质正方体
泡沫塑料块按图乙堆叠起来。小敏和小王叠起这堆正方体泡
沫塑料块,每人至少要做功 焦。比赛中小敏快于
小王完成堆叠,则堆叠过程中小敏做功的功率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王。(g=10牛/千克)
四、实验、简答题(本答题共40分)
29.(8分)在工业上,精炼铜、镀铜以及制取各种铜的化合物时,常用到硫酸铜。某工厂用硫化铜(CuS)生产硫酸铜,提出了以下两个生产方案:
方案I:硫化铜在硫杆菌的作用下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铜,反应方程式为:CuS+2O2 CuSO4;
方案Ⅱ:高温煅烧硫化铜,生成氧化铜;氧化铜跟硫酸反碰生成硫酸铜。根据上述信息,请你回答:
(1)在方案I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中,硫杆菌起 作用。
(2)高温煅烧硫化铜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CuS+3O2 2Cu0+2x则x的化学式是 。
(3)写出氧化铜跟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上述两个方案中,哪个更合理? ,理由是 ;
30. (10分)下图甲是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的实验,下图乙是木炭和氧化铁反应的实验。
(1)、在上述两个实验中,氢气和木炭表现出相同的化学性质是 性。
(2)、实验步骤的先后次序非常重要,比如甲实验中,反应前必须先通氢气后点燃酒精灯,否则易发生爆炸;反应结束后必须先 后 ,否则生成的红色的铜会变成黑色。
(3)、某同学正确操作做完乙实验后,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管中粉末全部变为黑色,取少量黑色粉末,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振荡,但她惊讶地发现黑色粉末没有溶解,试管中 也未产生预期的气泡,这说明该反应并没有生成
(4)、该同学查阅资料,得到关于铁的氧化物如下信息:
根据以上信息,试写出乙实验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经分析后,该同学试着提高反应温度后,实验出现了预期的现象。
31.(6分)(1)根据以下图示推断(假设能发生反应的均完全反应)。
用化学式回答:若B是水,则A是 ;若B是酸溶液,则A是 。
(2)某电镀厂排放的废水含有大量有毒重金属盐Ba(NO¬3)¬2、Cu(NO3)2、AgNO3,该厂想用氢氧化钾溶液、盐酸、硫酸三种试剂,将所排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逐一变成沉淀回收,最后得到只含一种化肥的中性溶液。假设每种试剂只用一次,每步恰好完全反应。请你按照所加试剂的顺序,写出第二步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
32.(10分)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时,常伴随有明显的现象,但有些化学反应却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某兴趣小组同学为证明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中和反应,从不同角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方案一:用测pH的方法证明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
先用pH试纸测定NaOH溶液的pH,再滴加硫酸,并不断振荡溶液,同时测定混合溶液的pH,如果测得的pH逐渐变小且小于7,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⑴ 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是: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 ,将被测液滴到试纸上,并将试纸 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⑵ 你认为判断此反应是否发生的关键点是测得的pH逐渐变小还是测得的pH小于7? 。其理由是排除 因素的干扰。
方案二:用碳酸钾溶液验证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
【实验药品】稀硫酸、稀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钾溶液。
【实验仪器】试管、滴管、10ml量筒等
【设计方案并实验】
⑴ 小江同学的实验:在试管中加入2ml稀硫酸,逐滴加入 溶液,振荡后,再滴入
V1ml 溶液,实验过程中无气泡逸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⑵ 小伟同学的实验:在试管中加入2ml稀硫酸,逐滴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再滴入碳酸钾溶液,有气泡逸出,继续滴加碳酸钾溶液至恰好无气泡时,共消耗碳酸钾溶液V2ml。
⑶ 小明同学的实验:小明认为小江的实验说明能用碳酸钾溶液来验证;而小伟的实验还不能,需再做一个对比实验才能说明。他另取一支试管,加入2ml稀硫酸,逐滴加入碳酸钾溶液至 (填写实验现象),记录消耗的碳酸钾溶液体积为V3ml。当V3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V2时,可以证明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
【反思】在小江的实验中,碳酸钾溶液的作用是 (填字母)。
A.仅是反应物 B.相当于指示剂 C.作催化剂
33.(6分)在课外活动中,老师要求学生自制一个总质量为400克左右,不使用电力的四轮小车,并比赛小车在摩擦力很小的水平道路上一次运行的距离谁最远。张明制作了如右图所示的一辆小车,他往试管中加入两种试剂,塞紧塞子,过一会小车向前运动了。
(1)、理论上,在加入的两种试剂总质量相同的条件下,请在下列试剂中选择最符合比赛要求的试剂:①锌粉、②铁粉、③铜粉、④10%的稀硫酸、⑤10%的盐酸溶液。你选择的试剂是 (填序号),在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在加入的两种试剂总质量相同的条件下,若要使小车的运动速度比(1)中所选试剂时快应往试管中加入哪两种试剂 (填序号,从上一小题中提供的试剂中选)?(提示:10%的稀硫酸比10%的盐酸溶液pH要大)
五、分析、计算题(共33分)
34. (6分)在2010年中考体能测试中,体重45千克的小琪同学选择跳绳。她在1min内跳了180次,跳起时重心升高的高度平均为5cm。则小琦跳一次做功多少焦,小琪1min跳绳的功率为多少瓦?(g=10牛/千克)
35.(6分)木糖醇和普通的白糖相比,具有热量低的特点,常用于减肥食品。已知该有机物由三种元素组成,其中氢元素质量分数约为7. 9%,氧元素质量分数约为52. 6%,且每个分子中含有5个氧原子。试回答:
(1)该有机物还含有的一种元素是 ;
(2)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取整数);
(3)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 .
36. (7分)向含CuCl2和HCl的100 g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参加反应的NaOH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关系如图。 据图回答:
(1)整个反应过程中,溶液中 离子个数不变(填离子符号)。
(2)P点溶液中的溶质是 。
(3)M点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37.(6分)普通黄铜仅由铜和锌组成,广泛用于制造板材、管材等,也用于铸造机械零件。现有一块50.00g黄铜样品,某同学利用一种未知浓度的稀盐酸来测定样品中Cu的质量分数。有关数据如下图。
问:(1)黄铜中Cu的质量分数。
(2)样品完全反应产生的H2的质量。
(3)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38. (8分)人类能自主补充食物转化成能源来维持生命活动,而目前的机器人主要是靠事先储存的电能来进行活动的,但目前科学家已制造出了一种能捕食苍蝇的生态机器人,它能将捕到的苍蝇体内的糖类物质通过微生物燃料电池直接转化为电能,供自身活动需要。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糖类物质属于______机物(填有或无),生态机器人的能量转化形式是从______能转化为电能。
⑵在实验中,质量为20千克的生态机器人吃了8只苍蝇,用5天时间匀速移动了10米,若机器人受到的阻力是该机器人重的0.1倍,该机器人克服阻力做的功是________。(g=10牛/千克)
⑶除这种能捕食生物为食的生态机器人外,如果让你设计一种可从自然界中较方便的自主补充能量再转化为电能的机器人,你设计的机器人直接从自然界补充这种能量的方法(途径)是可在机器人上安装____ _____。
九年级物理上册期中检测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4分)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C B C A D B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题号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D A A D B D B B
题号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C A C C A B B D
三、填空题(本小题共35分)
23.(10分)填表(物质类别填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每空1分)
名称或俗称 烧碱 纯碱 生石灰 熟石灰 碘
化学式 NaOH Na2CO3 CaO Ca(OH)2 I2
物质类别 碱 盐 氧化物 碱 单质
24.(4分)(1) Cl2 + H2O = HCl + HClO
(2) HCl + AgNO3 = AgCl↓ + HNO3 (每空2分)
25.(8分)(1)______ (符合题意均可) _______
(2)______ (符合题意均可) ___、 ( 符合题意均可 ) 。
(3) (符合题意均可) 。(每空2分)
26.(4分) CO , H2 (每空2分)
27.(5分)(1)Na2CO3 、 Na2SO4 、 H2SO4 、(或Na2SO3、Na3PO4等,符合题意即可)
H2SO4 ;滴入石蕊指示剂(或符合要证明的物质的实验操作即可)(每空1分)
28.(4分) (每空2分) 9 、 大于
四、实验、简答题(本大题共40分)
29.(8分) (1) 催化 (2分)(2) SO2 (2分)
(3) CuO+H2SO4==CuSO4+H2O(2分)
(4) 方案I 、(1分)
不用加热、节约能源 不生成有害物质(如SO2)、(操作简单等) (1分)
30.(10分)(每空2分)(1) 还原 (2) 移去酒精灯 , 停止通氢气 。
(3) 铁 。
(4) C + 6 Fe2O3 =△ = 4 Fe3O4 + CO2↑ 。
31. (6分)(每空2分)(1) Fe2(SO4) 3 、 Fe2O3或Fe(OH)3. 。
(2) Ba(NO¬3)¬2 + H2SO4 == Ba SO4 ↓ + 2 H NO¬3 。
32.(10分) (每空1分)
方案一:(1) pH试纸 、显示的颜色
(2) 测得的pH小于7 、排除因硫酸的加入,稀释氢氧化钠溶液而引起pH减小。(能答到因硫酸的加入,氢氧化钠被稀释就给分)
方案二(1) NaOH K2CO3 、 H2SO4+2NaOH===Na2SO4+2H2O 。
(3) 无气泡产生 、 V3mlV2ml。
【反思】 B 。
33.(6分)(每空2分)(1)2、5 Fe + 2HCl === FeCl2 + H2↑
(2) 1、5
五.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32分)
34.(6分) 解:(1)(3分)小琪重力G=mg=45*10N=450N
小琪克服重力所做的功(焦)
W=Gh=450N*0.05m=22.5J
(2)(3分)根据 (瓦)
35. (6分)(1) C ( 碳元素 ) ;(2分)
(2) 152 ;(2分)
(3) C5H12O5 。(2分)
36.(7分)
(1) Cl- (2分)
(2)氯化钠、氯化铜(2分)
(3)8.34%(3分)
37.(6分)
(1)67.5 % (2分)
(2) 0.5 g (2分)
(3) 10 %(2分)
38.(8分)(1) 有 (2分) , 化学 ;(2分)
(2) 200J ;(2分)
(3) 太阳能电池、(合理皆可) 。(2分)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总结分析
本次期中试题较好地体现了全面贯彻《物理课程标准》中关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要求,切实有效地把考查物理知识与考查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起来,题目知识难度中等,对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性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加强对实验探究和语言文字能力的考查,基本体现了考试对中学物理课程改革和物理教学的导向作用。
一、题型及分值分配:
一题为填空题18个空每空1分,共18分,二、题为选择题14道,每题3分,共42分,三题为作图实验探究题共计28分,四题为计算题1道分值为12分。
二、试题特点
(1)基础题仍占较大的比例。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基本规律的简单应用。选择题、填空题、计算说明题的第一题考查的都是学生基础掌握情况,第二题是通过实际应用考察学生分析能力。
(2)重视理解能力的考查,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方面,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在选择题中考查的知识内容主要是:参照物、平均速度、测量、声音,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凸透镜的成像,这些都是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重视实验能力、实验方法的考查。联系实际,以实际社会生活作为题目的背景,创设情境。主要考查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亮点题目:
一题题,二题3、8题三题3题
四、出错比较集中的题目:
一题5、6题,二题3、5、8、12三题3(2)(3)
五、错题原分析:
1、学生对一些基础问题概念和理论,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掌握和应用导致答题错误。
2、学生对一些基础的物理实验操作和技能掌握不牢,实验分析,迁移能力,没有很好的形成,导致不能正确完成解答实验题。
3、学生阅读能力和用物理语言表达的能力较差,导致解题时不能排除干扰信息,而出现错误。
六、今后教学建议:
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建议在今后教学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教学时,切实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的达成,要认真把握好物理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目标。物理概念的教学不过分强调严密性,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注意学生的发展性,构建概念更重要。
2、切实加强实验教学,尤其是探究性实验的教学,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学习,养成科学探究的好习惯,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着重学生实验分析,迁移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形良好的成实验能力。
3、加强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避免学生的过失性失分。如:计算欠准确,格式不规范,等导致一些学生过失性失分。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加强这些方面的训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减少考试中的过失性失分。
神州智达物理期中考试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神州智达2021年物理模拟考试、神州智达物理期中考试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