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同学分享智慧上进文科数学2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智慧上进文科数学一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分享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2018年高二文科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 2、文科数学高2开始认真学还有希望吗?
- 3、高三数学文科知识点总结
- 4、智慧上进。高考总复习。单元滚动创新卷。(数学,语文,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各课第一单元到第六单元)
2018年高二文科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不知不觉已到了期末,文科的各位同学数学复习的怎么样,做套题试试吧。下面由我给你带来关于2018年高二文科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2018年高二文科数学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A={x|x2+x-2=0},B={x|ax=1},若A∩B=B,则a= ()
A.-12或1 B.2或-1 C.-2或1或0 D.-12或1或0
2.设有函数组:① , ;② , ;③ , ;④ , .其中表示同一个函数的有( ).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若 ,则f(-3)的值为()
A.2 B.8 C.18 D.12
4.若一系列函数的解析式相同,值域相同,但定义域不同,则称这些函数为“同族函数”,则函数解析式为y=x2+1,值域为{1,3}的同族函数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5.下列函数中,在[1,+∞)上为增函数的是 ()
A.y=(x-2)2 B.y=|x-1| C.y=1x+1 D.y=-(x+1)2
6.函数f(x)=4x+12x的图象()
A.关于原点对称 B.关于直线y=x对称
C.关于x轴对称 D.关于y轴对称
7.如果幂函数y=xa的图象经过点2,22,则f(4)的值等于 ()
A.12 B.2 C.116 D. 16
8.设a=40.9,b=80.48,c=12-1.5,则 ()
A.c ab B. bac C.abc D.acb
9 .设二次函数f(x)=a x2-2ax+c在区间[0,1]上单调递减,且f(m)≤f(0),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A.(-∞,0] B.[2,+∞) C.[0,2] D.(-∞,0]∪[2,+∞)
10.已知f(x)在区间(0,+∞)上是减函数,那么f(a2-a+1)与f34的大小关系是 ()
A.f(a2-a+1)f34 B.f(a2-a+1)≤f34
C.f(a2-a+1)≥f34 D.f(a2-a+1)11.已知幂函数f(x)=xα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
x 1 12
f(x) 1 22
则不等式f(|x|)≤2的解集是 ()
A.{x|-4≤x≤4} B.{x|0≤x≤4} C.{x|-2≤x≤2} D.{x|012.若奇函数f(x)在(0,+∞)上是增函数,又f(-3)=0,则 的解集为()
A.(-3,0)∪(3,+∞) B.(-3,0)∪(0,3)
C.(-∞,-3)∪(3,+∞) D.(-∞,-3)∪(0,3)
第Ⅱ卷(共9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把最简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横线上)
13. 已知函数 若关于x的方程f(x)=k有两个不 同的实根,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4.已知f2x+1=lg x,则f(21)=___________________.
15.函数 的增区间是____________.
16.设偶函数f(x)对任意x∈R,都有 ,且当x∈[-3,-2]时,f(x)=2x,则f(113.5)的值是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题满分10分) 已知函数 ,且 .
(1)求实数c的值;
(2)解不等式 .
18.(本题满分12分) 设集合 , .
(1)若 ,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若 ,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3)若 ,求实数a的值.
19.(本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 .
(1)对任意 ,比较 与 的大小;
(2)若 时,有 ,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0.(本题满分12分) 已知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f(x)有最小正周期2,且当x∈(0,1)时,f(x)=2x4x+1.
(1)求f(1)和f(-1)的值;
(2)求f(x)在[-1,1]上的解析式.
21.(本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f(x),当x,y∈R时,恒有f(x+y)=f(x)+f(y).
(1)求证:f(x)是奇函数;
(2)如果x为正实数,f(x)0,并且f(1)=-12,试求f(x)在区间[-2,6]上的最值.
22.(本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f(x)=logax+bx-b(a0,b0,a≠1).
(1)求f(x)的定义域;
(2)讨论f(x)的奇偶性;
(3)讨论f(x)的单调性;
2018年高二文科数学期末试卷答案
2.D 在①中, 的定义域为 , 的定义域为 ,故不是同一函数;在②中, 的定义域为 , 的定义域为 ,故不是同一函数;③④是同一函数.
3. C f(-3)=f(-1)=f(1)=f(3)=2-3=18.
4. C 由x2+1=1得x=0,由x2+1=3得x=±2,∴函数的定义域可以是{0,2},{0,-2},{0,2,-2},共3个.
5. B 作出A 、B、C、D中四个函数的图象进行判断.
6. D f(x)=2x+2-x,因为f(-x)=f(x),所以f(x)为偶函数.所以f(x)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
7. A ∵幂函数y=xa的 图象经过点2,22,
∴22=2a,解得a=-12,∴y=x ,故f(4)=4-12=12.
8. D 因为a=40.9=21.8,b=80.48=21.44 , c=12-1.5=21.5,所以由指数函数y=2x在(-∞,+∞)上 单调递增知acb.
9. C 二次函数f(x)=ax2-2ax+c在区间[0,1]上单调递减,则a≠0,f′(x)=2a(x- 1)0,x∈[0,1],所以a0,即函数图象的开口向上,对称轴是直线x=1.所以f(0) =f(2),则当f( m)≤f(0)时,有0≤m≤2.
10. B ∵a2-a+1=a-122+34≥34,
又f(x)在(0,+∞)上为减函数,∴f(a2-a+1)≤f34.
11.A 由题表知22=12α,∴α=12,∴f(x)=x .∴(|x|) ≤2,即|x|≤4,故-4≤x≤4.
12. B 根据条件画草图 ,由图象可知 xfx0⇔x0,fx0
或x0,fx0⇔-3
13. (0,1) 画出分段函数f(x)的图象如图所示,结合图象可以看出,若f(x)=k有两个不同的实根,即函数y=f(x)的图象与y=k有两个不同 的交点,k的取值范围为(0,1).
14.-1 令2x+1=t(t1),则x=2t-1,
∴f(t)=lg2t-1,f(x)= lg2x-1(x1),f(21)=-1.
15.-∞,12 ∵2x2-3x+10,∴x12或x1.
∵二次函数y=2x2-3x+1的减区间是-∞,34,∴f(x)的增区间是-∞,12.
16.15. ∵f(-x)=f(x),f(x+6)=f(x+3+3)=-1fx+3=f(x),∴f(x)的周期为6.∴f(113.5)=f(19×6-0.5)=f(-0.5)=f(0.5)=f(-2.5+3)=-1f-2.5=-12×-2.5=15.
17.解:(1)因为 ,所以 ,由 ,即 , .……5分
(2)由(1)得:
由 得,当 时,解得 .
当 时,解得 ,所以 的解集为 …10分
18.解:(1)由题 意知: , , .
①当 时, 得 ,解得 .
②当 时,得 ,解得 .
综上, .……4分
(2)①当 时,得 ,解得 ;
②当 时,得 ,解得 .
综上, .……8分
(3)由 ,则 .……12分
19.解:(1)对任意 , ,
故 .……6分
(2)又 ,得 ,即 ,
得 ,解得 .……12分
20.解: (1)∵f(x)是周期为2的奇函数,
∴f(1)=f(1-2)=f(-1)=-f(1),
∴f(1)=0,f(-1)=0 . ……4分
(2)由题 意知,f(0)=0.当x∈(-1,0)时,-x∈(0,1).
由f(x)是奇函数, ∴f(x)=-f(-x)=-2-x4-x+1=-2x4x+1,
综上,f(x)=2x4x+1, x∈0,1,-2x4x+1, x∈-1,0,0, x∈{-1,0,1}.……12分
∴f(x)+f(-x)=0,得f(-x)=-f(x),∴f(x)为奇函数.……6分
(2)设x1则f(x2-x1)=f(x2+(-x1))=f(x2)+f(-x1)=f(x2)-f(x1).
∵x2-x10,∴f(x2-x1)0.∴f(x2)-f(x1)0,即f(x)在R上单调递减.
∴f(-2)为最大值,f(6)为最小值.
∵f(1)=-12,∴f(-2)=-f(2)=-2f(1)=1,
f(6)=2f(3)=2[f(1)+f(2)]=-3.
∴f(x)在区间[-2,6]上的最大值为1,最小值为-3. ……12分
22.解: (1)令x+bx-b0,解得f(x)的定义域为(-∞,-b)∪(b,+∞).……2分
(2)因f(-x)=loga-x+b-x-b=logax+bx-b-1
=-logax+bx-b=-f(x),
故f(x)是奇函数.……7分
文科数学高2开始认真学还有希望吗?
楼上都写了那么多,我就补充点自己认为比较实际的吧.(我是今年毕业的文科生)
1.高二开始认真学绝对可以,其实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是高考前,都会有用的.尤其是文科数学,比较难的部分就是圆锥曲线,而这个正好是在高二学习的内容.
2.错题本---绝对不可缺少的东西.高中尤其是高三会有成堆的资料和卷子,所以要经常整理和总结,比如可以分为:错题;类型题;经典(重要)题;常考(必考)题;......
3.课本必须看好,尤其是像你这种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每一个公式不但要记得,还要明白它是怎么得来的.勤于思考,可以从课本中获得很多有用的东西.
4.可以固定一个计划,比如每天规定自己做几道数学题来练习.要注意坚持不懈,日积月累.
还有一点想说的是,当然现在你的首要问题是数学,但是英语你也应该提高(个人认为),110有点拉分.
最后,祝你圆梦名校.
[img]高三数学文科知识点总结
高中 学习 方法 其实很简单,但是这个方法要一直保持下去,才能在最终考试时看到成效,如果对某一科目感兴趣或者有天赋异禀,那么学习成绩会有明显提高,分数也会大幅度上涨。以下是我给大家整理的 高三数学 文科知识点 总结 ,希望能帮助到你!
高三数学文科知识点总结1
随机抽样
简介
(抽签法、随机样数表法)常常用于总体个数较少时,它的主要特征是从总体中逐个抽取;
优点:操作简便易行
缺点:总体过大不易实行
方法
(1)抽签法
一般地,抽签法就是把总体中的N个个体编号,把号码写在号签上,将号签放在一个容器中,搅拌均匀后,每次从中抽取一个号签,连续抽取n次,就得到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
(抽签法简单易行,适用于总体中的个数不多时。当总体中的个体数较多时,将总体“搅拌均匀”就比较困难,用抽签法产生的样本代表性差的可能性很大)
(2)随机数法
随机抽样中,另一个经常被采用的方法是随机数法,即利用随机数表、随机数骰子或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进行抽样。
分层抽样
简介
分层抽样主要特征分层按比例抽样,主要使用于总体中的个体有明显差异。共同点: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都相等N/M。
定义
一般地,在抽样时,将总体分成互不交叉的层,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从各层独立地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将各层取出的个体合在一起作为样本,这种抽样方法是一种分层抽样。
整群抽样
定义
什么是整群抽样
整群抽样又称聚类抽样。是将总体中各单位归并成若干个互不交叉、互不重复的集合,称之为群;然后以群为抽样单位抽取样本的一种抽样方式。
应用整群抽样时,要求各群有较好的代表性,即群内各单位的差异要大,群间差异要小。
优缺点
整群抽样的优点是实施方便、节省经费;
整群抽样的缺点是往往由于不同群之间的差异较大,由此而引起的抽样误差往往大于简单随机抽样。
实施步骤
先将总体分为i个群,然后从i个群钟随即抽取若干个群,对这些群内所有个体或单元均进行调查。抽样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确定分群的标注
二、总体(N)分成若干个互不重叠的部分,每个部分为一群。
三、据各样本量,确定应该抽取的群数。
四、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方法,从i群中抽取确定的群数。
例如,调查中学生患近视眼的情况,抽某一个班做统计;进行产品检验;每隔8h抽1h生产的全部产品进行检验等。
与分层抽样的区别
整群抽样与分层抽样在形式上有相似之处,但实际上差别很大。
分层抽样要求各层之间的差异很大,层内个体或单元差异小,而整群抽样要求群与群之间的差异比较小,群内个体或单元差异大;
分层抽样的样本是从每个层内抽取若干单元或个体构成,而整群抽样则是要么整群抽取,要么整群不被抽取。
系统抽样
定义
当总体中的个体数较多时,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显得较为费事。这时,可将总体分成均衡的几个部分,然后按照预先定出的规则,从每一部分抽取一个个体,得到所需要的样本,这种抽样叫做系统抽样。
步骤
一般地,假设要从容量为N的总体中抽取容量为n的样本,我们可以按下列步骤进行系统抽样:
(1)先将总体的N个个体编号。有时可直接利用个体自身所带的号码,如学号、准考证号、门牌号等;
(2)确定分段间隔k,对编号进行分段。当N/n(n是样本容量)是整数时,取k=N/n;
(3)在第一段用简单随机抽样确定第一个个体编号l(l≤k);
(4)按照一定的规则抽取样本。通常是将l加上间隔k得到第2个个体编号(l+k),再加k得到第3个个体编号(l+2k),依次进行下去,直到获取整个样本。
高三数学文科知识点总结2
(1)先看“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当命题“若p则q”为真时,可表示为p=q,则我们称p为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这里由p=q,得出p为q的充分条件是容易理解的。
但为什么说q是p的必要条件呢?
事实上,与“p=q”等价的逆否命题是“非q=非p”。它的意思是:若q不成立,则p一定不成立。这就是说,q对于p是必不可少的,因而是必要的。
(2)再看“充要条件”
若有p=q,同时q=p,则p既是q的充分条件,又是必要条件。简称为p是q的充要条件。记作p=q
回忆一下初中学过的“等价于”这一概念;如果从命题A成立可以推出命题B成立,反过来,从命题B成立也可以推出命题A成立,那么称A等价于B,记作A=B。“充要条件”的含义,实际上与“等价于”的含义完全相同。也就是说,如果命题A等价于命题B,那么我们说命题A成立的充要条件是命题B成立;同时有命题B成立的充要条件是命题A成立。
(3)定义与充要条件
数学中,只有A是B的充要条件时,才用A去定义B,因此每个定义中都包含一个充要条件。如“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这一定义就是说,一个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的充要条件是它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显然,一个定理如果有逆定理,那么定理、逆定理合在一起,可以用一个含有充要条件的语句来表示。
“充要条件”有时还可以改用“当且仅当”来表示,其中“当”表示“充分”。“仅当”表示“必要”。
(4)一般地,定义中的条件都是充要条件,判定定理中的条件都是充分条件,性质定理中的“结论”都可作为必要条件。
高三数学文科知识点总结3
1.不等式的定义
在客观世界中,量与量之间的不等关系是普遍存在的,我们用数学符号连接两个数或代数式以表示它们之间的不等关系,含有这些不等号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
两个实数的大小是用实数的运算性质来定义的,
有a-b0?;a-b=0?;a-b0?.
另外,若b0,则有1?;=1?;1?.
概括为:作差法,作商法,中间量法等.
3.不等式的性质
(1)对称性:ab?;
(2)传递性:ab,bc?;
(3)可加性:ab?a+cb+c,ab,cd?a+cb+d;
(4)可乘性:ab,c0?acbc;ab0,cd0?;
(5)可乘方:ab0?(n∈N,n≥2);
(6)可开方:ab0?(n∈N,n≥2).
复习指导
1.“一个技巧”作差法变形的技巧:作差法中变形是关键,常进行因式分解或配方.
2.“一种方法”待定系数法:求代数式的范围时,先用已知的代数式表示目标式,再利用多项式相等的法则求出参数,最后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求出目标式的范围.
3.“两条常用性质”
(1)倒数性质:①ab,ab0?;②a0
③ab0,0;④0
(2)若ab0,m0,则
①真分数的性质:;(b-m0);
②假分数的性质:;(b-m0).
高三数学文科知识点总结相关 文章 :
★ 高三文科数学知识要点总结
★ 高三文科数学常考知识点归纳整理
★ 高三文科数学常考知识点整理归纳
★ 2016高三文科数学知识点
★ 高考文科数学知识点总结
★ 高三文科数学常考知识点归纳
★ 高三数学知识点考点总结大全
★ 高考文科数学知识点归纳
★ 高三数学必考知识点复习总结
★ 2020高考文科数学知识点总结
智慧上进。高考总复习。单元滚动创新卷。(数学,语文,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各课第一单元到第六单元)
高中文理综合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
?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高中文理综合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关于智慧上进文科数学2和智慧上进文科数学一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