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同学分享闵行区三年级下语文调研卷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闵行区三年级统考语文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分享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三年级下册语文试卷《第五单元》
- 2、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测试题全册
- 3、小学生三年级下册语文试卷
- 4、求闵行09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年级质量调研语文试卷答案
- 5、2019学年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各单元测试题(全册)
三年级下册语文试卷《第五单元》
古诗三首(独坐敬亭山 宿建德江 舟夜书所见)火烧云院子里的悄悄话女娲补天同步练习单元测试单元综合
收拢子节点索引全部资源
课件 教案 学案 素材 试卷 免费资源 精品资源 语文/小学语文/新人教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单元测试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ID:2-111339】2010-4-21
2500w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班级: 姓名: 分数: 第一部分 基础积累与运用(4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zhù hè huǎn hé xùn sù x~大小:13.50KB星级:★下载:2次
语文/小学语文/新人教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同步练习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院子里的悄悄话【ID:2-104451】2010-3-16
xinling3721一、比一比,再组词。 槐( )晴( )记( )密( ) 愧( )睛( )纪( )蜜( ) 录( )神( )暖( )性( ) 寻( ~大小:30.71KB星级:★下载:0次
语文/小学语文/新人教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同步练习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女娲补天【ID:2-104443】2010-3-16
xinling3721三、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组成成语。 例1.弄(假)成(真) 大( )小( ) 三( )两( ) 口( )心( ) 貌( )神( ) 例2.大(惊)~大小:25.30KB星级:★下载:0次
语文/小学语文/新人教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同步练习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火烧云【ID:2-104440】2010-3-16
xinling3721一、照样子各写四个词语。 红通通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恍恍惚惚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半信半疑 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二、~大小:15.20KB本资料免费下载下载:113次
语文/小学语文/新人教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同步练习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三首【ID:2-104437】2010-3-16
xinling3721一、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用"√"表示。 (1)舟夜书所见 a.看书( ) b.读书( ) c.书籍( ) d.写、记( ) (2)孤光一点萤 a.数量少( )b.孤零零(~大小:11.32KB本资料免费下载下载:113次
语文/小学语文/新人教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古诗三首(独坐敬亭山 宿建德江 舟夜书所见)
古诗三首(独坐敬亭山 宿建德江 舟夜书所见)【ID:2-101257】2010-3-1
weiguo1027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六册17课的一首古诗。诗中写了许多鸟高高的飞走了,单独漂浮在在天空中的一片云彩,也悠闲的越飞越远。只有作者和敬亭山两个怎么看也不厌倦。选编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大小:9.84KB星级:★下载:0次
语文/小学语文/新人教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院子里的悄悄话
院子里的悄悄话【ID:2-56907】2009-6-18
马失前蹄=资料简介==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树的年轮、树冠的有关知识,培养同学们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 压缩包内容:课件 院子里的悄悄话1\(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院子里的~大小:3.97MB本资料免费下载下载:656次
语文/小学语文/新人教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女娲补天
女娲补天【ID:2-56877】2009-6-18
马失前蹄=资料简介== 女娲补天== 压缩包内容:课件 女娲补天2\(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女娲补天2.ppt 大小:1.11MB星级:★下载:0次
语文/小学语文/新人教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院子里的悄悄话
院子里的悄悄话【ID:2-56851】2009-6-18
马失前蹄=资料简介== 1.让学生初步认识树木的"年轮""树冠"及其作用,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良好习惯。 2.进一步培养借助汉语拼音进行阅读的能力。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培养阅读兴趣以及独立阅读的能力。 === ~大小:10.84KB本资料免费下载下载:656次
语文/小学语文/新人教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院子里的悄悄话
院子里的悄悄话【ID:2-56850】2009-6-18
马失前蹄=资料简介== 1.通过学习老槐树和小槐树的对话,懂得根据树木的年轮可以知道树的年龄,可以辨别方向和了解气候变化的情况,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 2.学习分角色朗读,读出句子的语气。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测试题全册
《小学人教版语文全套试卷》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
链接:
提取码:zuu7
小学人教版语文全套试卷|人教版【语文6下】试卷|人教版【语文6上】试卷|人教版【语文5下】试卷|人教版【语文5上】试卷|人教版【语文4下】试卷|人教版【语文4上】试卷|人教版【语文3下】试卷|人教版【部编3下】试卷|人教版【部编3上】试卷|人教版【部编2下】试卷|人教版【部编2上】试卷|人教版【部编1下】试卷|人教版【部编1上】试卷|阅读
小学生三年级下册语文试卷
三年级语文卷
项目 书写 识字 阅读 写作
等 级
一、 识字写字(50分)
1、 看拼音,写词语。(13分)
shōu cánɡ mào mì ào màn děnɡ hòu
zī rùn chuànɡ jǔ bǎi nònɡ zhèn jīnɡ
tuī cè dà xiǎn shēn shǒu xiānɡ tí bìnɡ lùn
2、在括号里划去不合适的字。(4分)
(胶 郊)卷 (扑 朴)素 (缓 援)慢 分(辫 辨)
残(疾 极) (据 剧)本 (值 直)日 (奋 愤)怒
3、根据拼音,填合适的字。(10分)(带★题2分)
lì 鼓( ) ( )害 ( )正 激( )
zī ( )味 ( )势 ★( )产 ★( )声
jì ( )然 ( )忆 ( )律 ( )划
4、照样子,填一填。(10分)(带★题1分)
子(鼠) 巳( ) ( )马 戌( )
挖 掘 炎 热 远 消 ★ 传
静悄悄
积少成多 出( )入( ) 舍( )求( )
5、在括号里填写与带点词意思相反的词语。(3分)
(1)事情开始的时候很顺利,可( )时遇到了麻烦。
(2)以前,我遇事容易急躁,现在我( )了许多。
(3)雾来时,一切变得模糊起来;雾散时,一切又都变得( )起来。
6、读下面的句子,按顺序标上序号。(5分)
( )一离开水面,飞鱼就张开翅膀一样的胸鳍在空中滑翔起来了。
( )飞鱼没有翅膀怎么会飞呢?
( )在蓝色的大海里,有一种会飞的鱼,叫飞鱼。
( )飞鱼先是在水里高速度地游泳,然后靠尾鳍剧烈地摆动,使身体跃出水面。
( )原来,飞鱼长着一对特别大、特别的胸鳍,张开的时候很像小鸟的翅膀。
7、我的积累。(5分)
1.我会填诗句:明月松间照, 。(王维)
2.列宁曾经说过“聪明在于学习, 。”任何一位获得成功的人,都在于不懈地努力。
3.遇到事情不能盲目的相信别人,俗话说“ , 。”我们尽可能亲眼去看一看。
4.我会写一句孔子的名言: 。
5.春天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三月韭菜长得旺,四月( )雨后生。”
★我会写一句祖国风光的谚语: 。(2分)
二、阅读。(30分)
1、阅读《美丽的小兴安岭》片段,完成练习。
夏天,树木长得( ),( )的枝叶把森林封得( )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jìn jìnɡ)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shě shè)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1)选择词语填入文中括号内(3分)。
葱葱茏茏 确确实实 严严实实 密密麻麻 密密层层
(2)划去文中不正确的读音。(2分)
(3)这段话中写了 、 、 、 四种景物。(4分)
(4)请在文中圈出表示颜色的词语(3分),并试着照样子写一写。(3分)
黄 金黄 杏黄 柠檬黄 白
2、阅读《蚂蚁洗澡》完成练习。
蚂蚁是非常爱清洁的昆虫,回到巢里就更讲究卫生了。它们的身体经常洗澡,总是保持干净。不过,蚂蚁不是搓肥皂用水洗,而是让别的蚂蚁给舔身体。
蚂蚁想到洗澡了,就跑到伙伴面前,规规矩矩、恭恭敬敬地坐着,然后把脑袋伸到对方的腭下,安静地躺着。伙伴明白了:噢,你要洗澡了。于是马上就开始给它搓背,洗脸;然后搓胸和腰;最后搓脚。从最前面的脚开始,接着是第二、第三只脚,按顺序搓,全身一点不留地全都搓到。搓澡的蚂蚁手艺这样熟练,让人看了觉得奇怪。而被搓的蚂蚁让搓澡的蚂蚁随意摆弄,还流露出舒服的样子。等到蚂蚁的身体被弄得溜光时,搓澡才结束。
(1)蚂蚁是靠 的办法洗澡的。(3分)
(2)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4分)
手艺——( ) 随意——( )
(3)蚂蚁用什么方式告诉对方要洗澡了,按短文内容填空。(4分)
蚂蚁想要洗澡,先 、 地坐着,然后 ,安静地 ,于是对方很快就明白了:噢,你要洗澡了。
(4)蚂蚁是按什么顺序洗澡的?请你在 里填上序号。(4分)
搓脚 洗脸 搓背 搓胸和腰
三、习作:(20分)
爱是什么?爱是同学们送给英子的掌声,爱是金吉娅给陌生女孩买的洋娃娃,爱是善良、仁爱、同情、体贴……在你的生活中,一定获得过很多爱,你也曾经把爱送给别人,好好回忆一下,选择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写下来(题目自拟)。
[img]求闵行09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年级质量调研语文试卷答案
2009届语文试卷
(闵行区5月20日高考前调研卷)
阅 读 (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8题。(21分)
提倡怎样的文化精神 王呈伟
在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传统国家,倘要依允那些有特殊癖好的人在古书中寻乐,不知能从中抠出多少可供娱乐的趣事。泱泱大国,煌煌巨章;有说不完的风花雪月,咏不尽的悲欢离合,道不绝的酸甜苦辣,直把那兴亡分合尽人渔樵闲话!说到底,有些人奉为至宝的那些古书中的古事,原本就是过去酒肆里巷中艺人们把玩的小玩意!而今天居然被某些文人请到前台,穿上文化的外衣,一路的招摇上台了;而在古书中原本是穿着外衣的庄重之态,今天却被某些大学教授、学者扒个精光,变成年轻光鲜的模特了。
其实,思想开放原本就不是由着性子随便玩,如果不影响视听大众自娱自乐也就罢了,而那些有文化身份的人,偏偏依仗已有的名声,非要弄出点与众不同的声响,非要反传统一下,非要比世俗还世俗。其实我们今天所提倡的文化精神并不抽象,它最核心的内容就是要建构积极向上的文化内容和精神境界,大力弘扬责任意识和敬业意识,这些都是人文精神中最本分的东西。可最近我们看到的有些言论确是和上述精神大相径庭了,有些人把一些腐朽的东西从古迹中翻拣出来当卖点,只求能卖钱,致使糟粕与精华并行,腐朽和崇尚并列,病态与健康夺宠,什么“慈禧的魅力在哪里”,“西施可列先秦七子”,真不知折腾这些陈年旧帐能展示自己多大学问?或许他们在想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把藏在地下的秘密统统变成出土的文物,自己好棒着做独客专栏,殊不知,只要方向不对,即使借助DNA基因鉴定解开几个历史疑团,那又怎样?
真要规劝这些文化人必须清醒地正视我们脚下这块肥沃的文化土壤,虽然播下种子经过精耕细作就能有收成;但杂草用不着播种,落地即可疯长,直到把庄稼需要的肥吸尽,使庄稼无收,可人类的繁衍是靠粮食的营养而非杂草丛生!社会与自然同出一理,而今不少人的视野越来越囿于狭窄的空间,屏敝了该有的智慧,耽于逸乐,困于所溺,甚至连人自然生态中感悟人生哲理的心境都丢失了。幸亏还有些文化中坚力量一直做着努力,还有一些作家坚守着生活在百姓之间,过着清寒的日子,而笔下的文字是带着体温的。
值得重温的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仍然感觉到给时下的文化歧路人开出了药方。文中所提出的“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的”?一问,时隔半个多世纪,对今天的文化学者仍然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今天的文艺工作者一定要为“中华民族的最大部分,就是最广大的人民大众”自觉服务的主体意识,而要真正服务好“千千万万的劳动人民”就必须批判性地吸收一些优秀文化遗产中有益的东西。就必须深入到百姓中间,把文化遗产中真正的精华同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起来,构建起属于这个时代的文化家园。
我们不要回避矛盾,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关键是要正视矛盾;只要敢于直面现实中的矛盾冲突,再有为人民服务的文化精神,就能激发出解决问题的智慧,就能塑起属于这个时代的民族文化灵魂。
1、(2分)第一段中“抠”字突出寻找的:
2、(4分)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第一段画线部分这两种文化现象。
(1)
(2)
3、(2分)“那又怎样?”是指什么不能实现?
4、(3分)第三段“杂草”之喻,作用是什么?
5、(2分)“同出一理”中“一理”指:
6、(2分)“体温”指:
7、(2分)第四段中“药房”在文中具体内容是:
8、(4分)开卷有益,结合本文,谈谈你的读书取舍。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9—14题(18分)
除夕的忆念 曹旭
①小时候,父母在上海;我跟祖母在乡下老家,过着一个又一个漫长的冬天。
②老屋的一半,埋在深雪里;平时没有人来,亲戚也很少走动。堂屋排门前的阳光,又冷,又寂寞。只有到了除夕的时候,家家户户准备过年,供祖宗,堂屋里才会热闹起来。
③除夕供祖宗,是江南流传的民俗。忙了一年的人,在收割结束,谷粒归仓,牛羊无恙,一年将尽的时候,便想到了祭奠和告慰祖先。
④一家人在桌上放些鱼肉供品,点上香烛,和祖先团聚,一起吃年夜饭,请祖宗保佑,明年风调雨顺。
⑤我从小跟着祖母,每年除夕看祖母供祖宗。她一人忙里忙外,把供祖宗看成一年最隆重的事情,一人挑起一家香火的传承。
⑥这一天,各位祖宗都来了,祖母好像又回到她做姑娘,做小辈的时候,脸色红润起来,表情活泼起来,话也多起来。
⑦来吃饭的祖宗,有长辈,也有亲戚;有夫家的公公婆婆、太公太婆;也有自己娘家的父母,一年聚一次,大家谈谈话,叙叙旧。
⑧面对祖宗,面对前辈的时候,祖母便无拘无束了。心里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什么也不隐瞒,也隐瞒不了,祖宗们都会知道的。一年的委屈,哀怨,火气,有时就在供祖宗的时候发泄、发泄。
⑨我盼望供祖宗,因为供祖宗有肉吃。我们平时吃不到肉,就等供祖宗这一天。为了供祖宗,祖母会去到附近的西岗乡集镇买一条鱼,买许多肉;把肉剁碎了,参和藕粉做成肉丸子,放到油锅里煎。
⑩那时,我觉得肉丸子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从祖母剁肉时开始,看到肉丸子“滋、滋、滋”地在油锅里翻滚、打转,遍体发红,香味直冒,我口水直流。那时,我就小狗一般,在祖母身前身后,碍手碍脚地撵也撵不走。
(11)供祖宗的鱼肉,说是给祖宗吃的,其实祖宗是不吃的;一只只滚圆的肉丸子,早晚会落到我的嘴里。于是,不要提醒,我会协助祖母把一张榉木的八仙桌移到屋子中央,桌上放好杯子,杯子里盛满酒。
(12)有一次,我偷偷尝了一口酒,立刻大声地对祖母说:“奶奶,奶奶,倒错了,这不是酒,是水。”祖母很坚定地说:“是酒,不是水。”
(13)我说:“是水。”祖母生气地说:“不许说。”
(14)从此我知道了,供祖宗的酒,其实是水。
(15)酒倒好以后,端上鱼肉和菜蔬,四面放好长条凳,点上香烛,当香烟袅袅升腾的时候,祖母就不许我再碰长条凳了。
(16)她说:“祖宗来了,你要乖一点,要给祖宗一个好印象。”
(17)平时疼爱我的祖母,这时突然严厉起来。
(18)要是我站在门口,挡了门,她会狠狠地把我拉到一旁,说:“小祖宗,快让开,祖宗们来了。”我以为真来了,等了半天,不见有人来。便说:“奶奶,奶奶,祖宗还没有来。”
(19)祖母说:“不许说。”
(20)一把把我拉在一旁,这时,她口中念念有词,好像在对祖宗的莅临致欢迎词。
(21)祖宗们来了,祖母请他们一一坐下,座位都是根据年辈安排好的,井然有序;祖宗知道应当坐哪个位子。祖母一边招呼,一边寒暄几句。
(22)祖宗喝酒的时候,谁生前酒量好的,祖母会给他的杯子里多加一点,加满一点,叫他们不要客气,说:“都是自己人,没有外人。”
(23)酒喝完了,祖母就把酒倒掉,再用酒盅盛饭;谁生前饭量大的,祖母不忘给他添饭,或者放两盅饭在他的旁边,由他自取。祖母知道谁的饭量小,谁的饭量大。祖宗吃饭的时候,我总听见祖母说:
(24)“求祖宗保佑今年风调雨顺,保佑巧儿(我父亲的乳名)平安,华(我的乳名)长得像猪狗一样。”
(25)农家的猪狗是褒义词,希望孩子像狗一样好养,像猪没有心事,吃了就睡,睡了再吃,那是健康的标志。
(26)祖宗吃饭的时候,祖母叫我烧锡箔和纸钱。一边烧,祖母又念念有词,说:“今年过年烧得不多,现在乡下日子不好过,明年清明多烧一点。”祖母每次都说同样的话,我想,乡下日子不好过,祖宗为什么不管一管呢?
(27)火旋起来的时候,是祖宗来取了钱了。整个过程像演戏,不到半小时。
(28)吃过,喝过,取了钱,轻轻地跨过板凳,祖宗们先后走了。这时,祖母经常在一旁抹泪水,我总站在祖母身边。
(28)现在才知道,祖母抹眼泪,其实不是为了祖宗,而是为了自己。我突然理解,那是一个寂寞的灵魂,在向一群寂寞的灵魂自怨自艾地倾诉。冬天的日子很长,她没有知音,许多委屈、伤感在心里,到了年末岁尾,同样没有人可以诉说。
(29)五十年过去了。
(30)祖母早已死去,老屋也倒塌了。乡下旧物,只有祖母在院子里种的红樱桃,老根仍然开花。但是,有谁听过?有谁去听红樱桃开放时“扑蔌、扑蔌”的声音呢?那是我童年的声音。
(31)祖母死后,我们再也没有供过祖宗,城市里没有供祖宗的风俗,我们家也没有供祖宗的习惯,虽然我也到了当年祖母的年龄,但连供祖宗的仪式也快忘记,供祖宗快要失传了。
(32)今年除夕,快过年的时候,小时候跟祖母供祖宗的情景突然来到我的心里。我想到了供祖宗,想到了祖母,心里充满了悲伤。
(33)我对妻说:“从今年开始,我们也供祖宗吧。第一个,就供——最疼爱我的祖母。”
9、(4分)首段一个“漫长”,意味深长,请分析其作用:
10、(3分)第⑥段写祖母在祖宗面前的表现正是为了写:
11、(2分)祖母供给祖宗的“酒”实为水,暗示了什么?
12、(3分)文中的“我”不时地说些与环境不协调的话,目的是:
13、(4分)老宅院中“红樱桃”,写法与高中学的《 》结尾相似,这段这样的写法有什么作用?
14、(2分)结合全文,选出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写除夕,实为写祖母
B、写祖母张罗除夕,实写人生的艰难
C、写我第一个就要供祖母,为感恩,更为表达对祖母的理解。
D、写得具体,如祖宗入座、吃饭、谈心、取钱,主要是表现祖母为儿孙祈福之诚。
(三)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任选6空)(6分)
15、(1)东船西舫悄无言, 。
(2)锲而不舍, ;锲而舍之, 。
(3)弟子不必不如师, 。
(4)士不可不弘毅, 。
(5)锦江春色来天地,
(6)受任于败军之际,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7)试玉要烧三日满, 。
(四)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16—18题。(8分)
浣溪纱•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观塞
[宋]张孝祥
霜日明霄水蘸空,鸣鞘声里绣旗红,淡烟衰草有无中。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
16、(3分)“水蘸空”写出了什么景象?好在哪里?
17、 (3分)“酒阑挥泪向悲风”表达作者的情感是:
18、(2分)对本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写眼前所见实景,其中第二句写南宋军队的情形。
B、“淡烟衰草有无中”是写景,但景中不乏萧瑟之意。
C、下片侧重写自己的感慨。“万里中原”写出沦陷国土的广大。
D、“一尊浊酒”,写因战争,物质匮乏,军营没有好酒。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14分)
泥古者 纪昀
刘羽冲,佚其名,沧州人。先高祖厚斋公多与唱和,性孤僻,好讲古制,实迂阔不可行。尝倩董天士作画,倩厚斋公题。内《秋林读书》一幅云:“兀做秋树根,块然无与伍。不知读何书?但见须眉古。只愁手所持,或是井田谱。”盖规之也。
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绘图列干州官。州官也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
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后风清月白之夕,每见其魂在墓前松柏下,摇首独步。倾耳听之,所诵仍此六字也。或笑之,则欲隐。次日伺之,复然。泥古者愚,何愚乃至是欤?
阿文勤公尝教昀曰:“满腹皆书能害事,腹中竟无一卷书亦能害事。国弈不费旧谱,而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而不离古方。故曰:‘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又曰:‘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19、(1分)厚斋公姓
20、(4分)解释加点字:
(1)尝倩董天士作画( ) (2)沟洫甫成( )
(3)几为所擒 ( ) (4)可将十万( )
21、(4分)翻译:
(1)国弈不费旧谱,而不执旧谱。
(2)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22、(2分)选出“之”意义相同的项( )
①盖规之也 ②倾耳听之 ③次日伺之 ④风清月白之夕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①③
23、(3分)对“不泥古方”与“不离古方”的说法,你是如何理解的?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4-28题。(13分)
练熟还生 张岱
昨听松江何鸣台、王本吾二人弹琴,何鸣台不能化板为活,其蔽也实;王本吾不能练熟还生,其蔽也油。二者皆是大病,而本吾为甚。何者?弹琴者,初学人手,患不能熟;及至一熟,患不能生。夫生,非涩勒离歧遗忘断续之谓也。古人弹琴,揉掉注,得手应心。其间勾留之巧,穿度之齐,呼应之灵,顿挫之妙,真有非指非弦,非勾非剔,一种生鲜之气,人不及知,已不及觉者。非十分纯熟,十分淘洗,十分脱化,必不能到此地步。盖此练熟还生之法,自弹琴拨阮,蹴鞠吹箫,唱曲演戏,描画写字,作文做诗,凡百诸项,皆藉此一口生气。得此生气者,自致清虚;失此生气者,终成渣秽。吾辈弹琴,亦唯取此一段生气已矣。今苏下之人弹琴者,一字音绝,方出一声,停搁既久,脉络既断,生气全无。此是死法,吾辈不学之可也。吾兄素以钟期自任,其以弟言为然否?
24、(3分)按文意,成熟的琴师练琴的过程应该是:
□→□→□
25、(2分)下列句式不同的项是( )
A、非涩勒离歧遗忘断续之谓也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村中少年好事者
D、句读之不知
26、(2分)从文章来看,熟是求 ,生是求 。
27、(2分)“本吾为甚”的理由是:
28、(4分)生熟的转变,你是如何理解的?
写 作(70分)
29、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具体而言,送别让人泪眼婆娑;抽象而言,送别又让我们的境界提升。请以“送别”为题作文,不少于800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009届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闵行区5月20日高考前调研卷)
阅 读 (80分)
(一)
1、深而细,突出一些文人的情趣低下。
2、(1)将庸俗的东西贴上文化的标签,大肆推销。
(2)将庄重的东西变成庸俗时尚的,迎合某些人的口味
3、都不能让自己大红大紫,显示出大学问。
4、形象地写出了庸俗文化的危害性。
5、必须有崇高的追求,必须有精耕细作的艰辛付出
6、作家的情感、深情、艰辛付出
7、一是为最广大的人民大众自觉服务的主体意识;二是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中优秀的有益的东西。
8、从取舍两方面写(略)
(二)
9、突出了祖母的寂寞程度,为全文做了一个简洁到位的铺垫。
10、写祖母的激动、兴奋,这正是反衬出祖母长期生活在寂寞中。
11、暗示当时生活的艰辛困难。
12、衬托祖母的态度虔诚和心情的沉重;也与文末的领悟形成呼应。
13、《项脊轩志》,形象地写出了对祖母的思念,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巨大变化的惆怅。
14、D
(三)
15、(1)唯(惟)见江心秋月白
(2)金石可镂,朽木不折
(3)师不必贤于弟子
(4)任重而道远
(5)玉垒浮云变古今
(6)奉命于危难之间
(7)辨材须待七年期
(四)
16、写出了水天相连,一片空阔的景象。
17、敌寇在迩,却报国无门的愤慨。
18、D
(五)
19、纪
20、(1)请 (2)才、刚 (3)几乎 (4)率领;统帅
21、(1)最高水平的棋手不是不要旧谱,而是不死守旧谱。
(2)能教给人一般方法,不能使人灵活运用。
22、 B
23、不泥,是继承中有创新;不离,是创新时不忘继承。也是我智与人智的关系。
(六)
24、生→熟→生
25、 C
26、熟是技巧,生是求生气、活力
27、本吾熟不能生,陷入油滑
28、告诉我们:艺术的进步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开始求熟,是技术性的追求,到了熟的阶段,又要脱离熟,是艺术个性,艺术原创的追求。
写 作(70分)
29、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略)
【宋词鉴赏资料】
浣 溪 沙 张孝祥 P1448
本词调名下,乾道本《于湖先生长短句》有小题“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观塞”,当为作者任知荆南府兼荆湖北路安抚使时的作品。马举先生平不详,疑为作者在荆州的幕僚。“观塞”即观望边塞。这时荆州北面的襄樊尚是宋地,这里“塞”应是指荆州郊外的防御工事。
这首词抒写了因观塞而激起的对中原沦陷的悲痛之情,上阕写观塞,下阕抒悲感。首句写要塞郊野的自然景象,并点明时节。“霜日明霄”绘出晴空万里的秋日景象,降霜天气必是日色晴明的。“水蘸空”即水和天空相接。荆州城东有长湖,“蘸空”之水或指此湖水。这句写得水天空阔,上下辉映,的是荆州郊野平原地带的实景。次句切合观塞,耳目所触,一片军戎气氛。“鞘”为鞭梢。“绣旗”为绣有物状的军旗。响亮的鞭声,耀眼的红旗,俱是从耳目易感的对象突出,故给人的印象极为亲切。“澹烟”句把视线展开,显出边地莽莽无垠的辽阔景象。如果说首句还是自然景象最初对作者感官的客观反映,这句可说是词人极目观望的深心感受,眼前景色,内心思绪,俱是一片茫茫。比之王维诗“山色有无中”,虽景象近似,而象外之意至为深远。东坡曾称柳永的“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谓“不减唐人高处”,对这句也可如此看待。
由观塞而自然地想到沦陷的中原,“万里”句即是观塞时引起的感慨。“烽火”为边地报警的设施,现在万里中原已在烽火之北了,则中原一切自不待言,亦不忍言,只这样提点一下,可抵千言万语,这其间该有多少难以诉说的悲惨酸辛!“一尊”句承上启下,北望中原,无限感慨,欲藉酒消遣,而酒罢益悲,真是“举杯消愁愁更愁”,于是不禁向风挥泪。“浊酒”为颜色浑浊的酒,常用于表现粗恶的生活中,如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云:“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杜甫《登高》诗云:“潦倒新停浊酒杯”。范仲淹《渔家傲》云:“浊酒一杯家万里”。“戍楼东”,指作者所登荆州东门城楼。“东”字似非无意,这是南宋都城所在的方位。“挥泪”即洒泪,以手抹泪向空挥洒,可见伤心泪流之多。秋风吹来,令人不寒而栗,感念中原未复,人民陷于水火中,而朝廷只求苟安,不图恢复,故觉风亦满含悲意。
本词上阕描写望中要塞景色,明丽壮阔,其中景物微妙地隐呈作者的感情色彩,眼前一片清丽,而人的感觉中却深藏阴黯。下阕抒发感慨,从人的活动中体现,在读者眼前俨然呈现一位北望中原悲愤填膺的志士形象。整首词色彩鲜丽,而意绪悲凉,词气雄健,而蕴蓄深厚,是一首体制精悍而具有强烈爱国感情的小词,与其《六州歌头》同为南宋前期的爱国词名作。
【《泥古者》注释、译文及作者】
纪昀(1724—1805),字晓岚,直隶献县人。学问渊博,长于考证训诂,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任总纂官,并主持写定了《四库全书总目》200卷。泥(nì)古:拘泥于古代的成规或古人的说法。
注释:佚其名:他的名字遗失了,不可知。羽冲是他的字。 先高祖:称已故的高祖。 斋公:对道士的尊称。 唱和:以诗互相赠答。迂阔:迂腐不合时宜。 倩:请。 董天士:清初民间画家。 块然无与伍:孤独寂寥,没有人愿望与他为伍。 但见须眉古:只见他的面目很像古人。须眉,面目。 规:规劝。 角:较量。 好事:喜欢多事。 井田谱:据说西周时曾实行过井田制。后世有些士大夫为了解决现实土地问题,企图恢复井田制,画出图谱,这是复古的愚蠢行为。 经年:一年左右。 列说:到处游说。干:求见。沟洫:沟渠。 甫:刚。 歘(xū):忽然。 阿文勤公:清满洲正白旗人阿克敦,文勤是他的谥号。 国弈不废旧谱:国手不会废弃旧的棋谱。 不执:不偏执。 “神而”二句:语出《周易》。意思是,具有最高的智慧而能洞察事物,这样的修养的才能只能存在于某些人的身上。 “能与”二句:语出《孟子》。意思是说,木工能把制作的准则传授给别人,但不一定能使别人变得灵巧。
刘羽冲,他的正名到现在已没人记得了,是沧洲人。我家先太祖父厚斋公当年经常与他诗词唱和。他的性格孤僻,喜欢讲究古制,但实际上都是迂腐而行不通的那些理论。他曾经请董天士替他画画,让厚斋公在画上题诗,其中有一幅秋林读书图,题的诗是:“兀坐秋树根,块然无与伍,不知读何书,但见须眉古。只愁手所持,或是井田谱。”这是厚斋公用诗句给予他的规劝。
他偶然得过一部古兵书,伏案熟读,自己感觉可以统领十万军兵冲锋陷阵了。正巧当时乡里出现土匪,刘羽冲就自己训练乡兵与土匪们打仗,然而全队溃败,自己也差点被土匪捉去;又偶然得到一部古代水利书,伏案熟读数年,自己认为可以有能力使千里荒地成为肥沃之地,绘画了地图去州官那里游说进言,州官也是个好事者,就让他用一个村落来尝试改造,水渠刚造好,洪水来了,顺着水渠灌进来,全村的人几乎全被淹死变成了鱼。于是他从此抑郁不乐,总是独自在庭阶前散步,一边走一边摇着头自言自语说:“古人岂欺我哉!(古人怎么可能会欺骗我呢!)”就这样每天喃喃自语千百遍,就是说这六个字。不久刘羽冲就病死了。
后来每逢风清月白的夜晚,经常会有人看到他的魂魄在墓前的松柏树下,一边摇头一边漫步,侧耳细听,鬼魂说的仍然是这六个字。有时候听到的人笑他,鬼魂就会马上隐没,第二天再去那里看,还是看到鬼魂那样独步着喃喃自语。拘泥于古籍的人都有点呆气,但怎么会呆到这个地步呢?
阿文勤大人曾经教导我说:“满腹都是经书会对事情的判断造成危害,但是一本书也不看,也会对事情的判断造成危害。下棋的大国手不会废弃古代流传下来的棋谱,但是不会很执着于旧谱;高明的医生不会拘泥于古代流传下来的药方,但是经验里也不会偏离古方。所以说:‘能够把什么事做得出神入化,主要是看做事的人罢了’。”又说:“能够教会人做任何事的规范步骤,但不可能让人变得灵巧。”
【张岱《练熟还生》赏析资料 】
张岱(1597-1679)《祁奕远鲜云小伶歌》:
世间何事堪搤掔,好月一轮茶一碗。
更有清讴妙入神,三事虽佳难落款。
鲜云小傒真奇异,日日不同是其戏。
揣摩已到骨节灵,场中解得主人意。
主人赏鉴无一错,小傒唤来将手摸。
无劳甄别费多词,小者必佳大者恶。
昔日余曾教小伶,有其工致无其精。
老腔既改白字换,谁能练熟更还生。
出口字字能丢下,不配笙箫配弦索。
曲中穿渡甚轻微,细心静气方领略。
伯骈串戏噪江南,技艺精时惯作态。
铜雀妙音今学得,这回真好杀罗二。
这首诗说观看一出好戏是一种绝妙的享受,就好像品尝一碗好茶,欣赏一轮好月。同样的意思,亦见于《陶庵梦忆》卷六《彭天锡串戏》:“余尝见一出好戏,恨不得法锦包裹,传之不朽,尝比之天上一夜好月与得火候一杯好茶,只可供一刻受用,其实珍惜之不尽也。”当然,戏要成为好戏,不仅剧本要好,演员的表演要好,家班主人的教习也要好。这里称赞祁奕远家伶的表演精益求精,日日不同,关键是处理好了“生”与“熟”的关系。对此,张岱在《与何紫翔》一文中,以弹琴为例,作了深入的阐发:
昨听松江何鸣台、王本吾二人弹琴,何鸣台不能化板为活,其蔽也实;王本吾不能练熟为生,其蔽也油。二者皆是大病,而本吾为甚。何者?弹琴者,初学入手,患不能熟;及至一熟,患不能生。夫生,非涩勒离歧遗忘断续之谓也。古人弹琴,吟揉掉注,得手应心。其间勾留之巧,穿度之奇,呼应之灵,顿挫之妙,真有非指非弦,非勾非剔,一种生鲜之气,人不及知,己不及觉者。非十分纯熟,十分淘洗,十分脱化,必不能到此地步。
张岱的结论是:
盖此练熟还生之法,自弹琴拨阮,蹴踘吹箫,唱曲演戏,描画写字,作文做诗,凡百诸项,皆藉此一口生气。得此生气者,自致清虚;失此生气者,终成渣秽。
张岱这里所谈,是艺术中“生”与“熟”的辩证法。从演员来说,“熟”是熟能生巧、驾轻就熟,“生”是精益求精、常演常新;从观众来说,“熟”是熟悉感、亲切感,“生”是陌生感、新奇感。从“生”到“熟”是一次飞跃,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从“熟”到“生”又是一次飞跃,也要付出艰辛的努力。“生”与“熟”两方面恰当地结合起来,演出就能达到新的水平,看戏就能看出新的感受。对于表演艺术和观众心理学中这一重要问题,张岱结合丰富的艺术实践,运用诗歌和散文相配合的形式加以表述,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2019学年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各单元测试题(全册)
上新:
2021三年级下册语文1-8单元达标检测试卷
第一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得分: ________
一、用“√”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3分)
花骨朵儿(gū gǔ) 闲散(sǎn sàn)
木杆(gān gǎn) 翼尖(yí yì)
河豚(tún chún) 凡是(fán fǎn)
二、读拼音,写词语。(7分)
1. 春天来了,yuān yanɡ( )睡在沙滩上,小燕子在空中飞行,ǒu ěr( )会lüè guò( )湖面,它们飞行的zī shì( )是那么优美。
2.将要开放的月季花bǎo zhàng( )得fǎng fú( )要 liè kāi( )似的。
三、给下面的字加上不同的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8分)
每( ) ________ ( ) ________
咸( ) ________ ( ) ________
弗( ) ________ ( ) ________
方( ) ________ ( ) ________
四、选词填空。(6分)
灵巧 灵活 灵敏
1.小狗的嗅觉很( )。
2.妈妈有一双( )的手,能编织出美丽的花篮。
3.小巧的脑袋,( )的四肢,短小的尾巴,凑成了一只机灵可爱的小兔子。
轻巧 轻快 轻松
4.这件事说起来( ),做起来却不容易。
5.这个周末作业比较少,我们很( )。
6.我们迈着( )的步子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五、照样子,写词语。(6分)
1.翩翩起舞(AABC式):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摔得很重: _______得_______ _______得_______ _______得_______
六、句子乐园。(4分)
1.仿照例句,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例: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仿照例句写一种动物的外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课文内容我知道。(17分)
1.日出江花红胜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迟日江山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竹外桃花三两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溪泛尽却山行。
5.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__________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天上洒落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柔柳, 的 的 的花, 的草, 的叶,都像赶集似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八、课内阅读。(8分)
小燕子带了它的剪刀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叽的一声,已由这里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
1.用“ _____ ”画出描写小燕子飞得非常快的词语。(1分)
2.选段中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3.小燕子飞行时的形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4.这段话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九、课外阅读。(1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细雨淋醒。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又开始了新的生活。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那清新、甜润的露珠,慢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嫩枝绿叶。
五月,正是它披上绿叶白花衣裳的季节。婆娑的绿叶衬托着朵朵洁白的梨花,在明媚的阳光的照耀下,像一片银色的海洋!
中秋时节,银梨树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果实。它们的外形扁圆扁圆的,与苹果的形状相似。它们总爱“三只一群”“五只一伙”地生长。开始,果子的颜色呈淡绿色,后来颜色变深变黄了。来到这里的人们一看它们就会想到山区人民的生活一定比蜜甜。
走进果园,微风阵阵,你还可以闻到一股股清香。当好客的主人把又大又甜的银梨送给你品尝时,你就会知道银梨皮薄、肉脆、水多、味甜,可口极了。银梨确实可与北京鸭梨媲美。
银梨,你不但把美的花和甜的果实奉献给人们,还为家乡人民开辟了一条致富之路。
我爱家乡的银梨。
1.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填在文前的横线上。(1分)
2.短文是按时间顺序来描写银梨的,表明时间的词语有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从短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用“______”画出来。这句话把 ________比作________ 。 (3分)
4.从短文中找出一个拟人句,用“~~~”画出来。(2分)
5.作者爱家乡的银梨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十、能说会道。(5分)
春天来了,你发现我们生活的周围有哪些变化?说给大家听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习作芳草地。(25分)
你最喜欢什么植物?请写一写你跟这种植物之间的故事吧。
第一单元测试卷答案
一、gū sǎn gān yì tún fán
二、1. 鸳鸯 偶尔 掠过 姿势
2.饱胀 仿佛 裂开
三、示例:梅 梅花 海 大海
减 减法 喊 喊叫
佛 仿佛 拂 吹拂
仿 模仿 放 放学
四、1.灵敏 2.灵巧 3.灵活 4.轻巧 5.轻松
6.轻快
五、示例:1. 斤斤计较 念念不忘 依依不舍
2.跑 很快 跳 很高 望 很远
六、示例:1.白云飘飘悠悠 一团团洁白的棉花糖
2.这只猫浑身雪白雪白的,没有一根杂毛,两只玻璃球似的大眼睛,长长的胡子,有时它会卷成一个雪球,可爱极了。
七、1.春来江水绿如蓝 2.春风花草香
3.春江水暖鸭先知 4.梅子黄时日日晴
5.吹拂 如毛的细雨 千条万条 红 白 黄 青 绿 聚拢
八、1.叽的一声 2.小燕子的尾巴 剪刀
3.斜飞 4.小燕子在空中飞行时的姿态和飞行速度快
九、1.家乡的银梨 2.阳春三月 五月 中秋时节
3.示例:婆娑的绿叶衬托着朵朵洁白的梨花,在明媚的阳光的照耀下,像一片银色的海洋! 梨花 银色的海洋
4.示例: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细雨淋醒。
5. 银梨不但把美的花和甜的果实奉献给人们,还为家乡人民开辟了一条致富之路
十、示例:小河里的冰融化了,河水欢快地向前流着。小草从地下探出脑袋。柳树姑娘甩着长长的辫子,在风中摇摆。山坡上的野花都开了。果园里的果树也绽放花朵,展现自己的美丽。
十一、提示:先选一种你最喜欢的植物,再围绕这种植物写一写你们之间发生的故事。写的时候要注意详略得当,突出重点。最后要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或感情。
全册各单元测试,请看百度网盘:2021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1-8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整理不易,如有用,请采纳
关于闵行区三年级下语文调研卷和闵行区三年级统考语文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