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同学分享点对点语文周测卷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点对点测试卷2022答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分享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六年级语文测试卷及答案
- 2、一年级语文特优练考卷第五周闯关测评卷第九题第二小题三,衫,山,喊四个字的读音,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 3、九年级上语文第五单元综合检测卷
- 4、七年级语文上学期12月测试卷()
六年级语文测试卷及答案
一、读词语,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12分)
掺合(chānshēn)通宵(xiāoxiǎo)娴熟(xiánkuì)脱缰(j1āngjiǎng)招徕(láilāi)偏僻(pìbì)奇葩(pābā)贮藏(zhùchú)摇曳(yagē)妩媚(wǔwù)深邃(suìsú)豁达(huòhói)
二、用直线将下边的词语搭配起来。(12分)
丰硕的领袖周密地帮助丰富的理想精密地招待宏大的品质热情地计算远大的成果热烈地思考高尚的物产耐心地鼓掌伟大的志向细心地观察
三、查字典,填空。(6分)
1.“舟”字为__________结构的字,先查__________部。
2.“荡”字用音序查字法查大写字母_______;部首为_______,第七画名称是_______;“荡”字在字典里共有四种意思:①放纵,不受拘束;②清除,弄光;③走来走去,无事闲逛;④摇动。在“荡涤”一词中应选第________种解释。
四、按要求改写下面的句子。(8分)
1.修改病句:黄昏时分,朝霞染红了半个天空。
2.缩句:维吾尔姑娘更是漂亮得叫人不敢正视。
3.改成“被”字句:有些维吾尔老乡把洗过的衣服直接摊铺在沙漠上晾晒。
4.改成反问句:大部分土楼有两三百年甚至五六百年的历史,显示了传统建筑文化的魅力。
五、照例子,用同样的表达方法写句子。(10分)
1.例:夜莺唱起了宛转的歌。
2.例:那盛开的串串红,就像一团团燃烧的火苗。
3.例:难道这个世界上就没有您最想要的东西吗?
4.例:白鸽追逐着晚霞。(填上合适的词语,使句子充满诗意。)
(1)马儿__________草原。(2)歌声__________芳香。
(3)垂柳__________河水。(4)小溪__________山崖。
六、阅读大看台。(22分)
(一)
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必须大扫除一次,还要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店铺多数正月初一到初五关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许多寺院举办庙会,小贩们在店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小孩子们特别爱逛庙会,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庙会上有赛马的,还有赛骆驼
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娴熟技能。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词语。(2分)
(1)光景:
(2)娴熟:
2.这段话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这段话是按什么顺序写的?(2分)
4.这段话写得有详有略,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5.你喜欢过春节吗?你是怎么过的?请介绍一下。(4分)
(二)清丽迷人的阿里山
提起阿里山,我就不禁想起台湾民歌《高山青》。我一直喜欢这首歌,“高山青,涧水蓝,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哟,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我喜欢它单纯得有如真理。“高山青,涧水蓝”,这是比喻,然后就单刀直入地:“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哟,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因为喜欢这首歌,所以很早就对阿里山有了憧憬。于是又知道阿里山是花的海洋、林的'世界、云的家乡。花的海洋是要在春天才看得到的,当春神在阿里山迈开她的脚步时,足迹所到,便是遍山盛开的樱花。这次来阿里山已是夏天,所以,“花的海洋”是错过了。至于“林的世界”,原来台湾因为山多,所以森林也多,岛上森林覆盖面积曾一度达三分之二——现在仍达百分之五十二,是我国森林覆盖面积最大的省。阿里山因为山势平缓,树林更显茂盛,所以便有了“林的世界”的盛誉。在我们上山途中,两边一律是森林,而且在不同的高度,有不同的森林带。换句话说,就是阿里山竟具有整个地球各气候带的原始森林。在阿里山山脚,是热带林区,有龙眼树、姜花丛等;山腰是温带林区,有竹林、杉林等;到了近山顶的地方,则有柳杉、红桧,甚至寒带的针叶类植物。在同一个山囊括了全球各气候带的植物,这自然很难得,起码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此山必须坐落在热带地区,这样山脚才可能有热带植物;其次此山必须够高。这样山顶才可能有寒带植物。这两者阿里山都具备了,因此便成了植物研究者的乐土。山上辟有研究植物的林区,专供有关人士进行研究之用。
阿里山的森林虽有不同气候带的差别,但也有共同的特点,就是一律郁郁葱葱,极目望去,阿里山的峰峦,无论高低远近,全是静止而又汹涌的绿,广阔而又深厚的绿.活跃而又执著的绿。
1.用“\”画去不正确的读音。(4分)
不禁(jìnjīn)想起囊(nánglāng)括
涧(jiànjiān)水憧(chóngchōng)憬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2分)
憧憬:
郁郁葱葱:
3.请用“______”画出一组排比句。(2分)
七、习作。(请另附纸)(30分)
题日:美好的回忆
要求:
1.记叙自己生活、学习中值得回忆的事;
2.要写出真情实感;
3.字迹工整,语句通顺。
参考答案
一、chānxiāoxiánjiāngláipìpāzhùyawǔsuìhuò
四、
1.把“朝”改成“晚”。
2.姑娘漂亮。
3.洗过的衣服被有些维吾尔老乡直接摊铺在沙漠上晾晒。
4.大部分土楼有两三百年甚至五六百年的历史,难道这还不能显示传统建筑文化的魅力吗?六、
(一)
1.(1)境况,情景。(2)熟练。
2.过年真热闹
3.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写的。
4.除夕和初一写得详细,二十三到除夕写得简略,这样写能突出重点内容,详略得当。
[img]一年级语文特优练考卷第五周闯关测评卷第九题第二小题三,衫,山,喊四个字的读音,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四个字的读音分别为:三(sān)衫(shān)山(shān)喊(hǎn)
它们的韵母相同,都是an。
韵母的组成:
韵母=韵头(介音)+韵腹(元音,韵母中最关键的部分)+韵尾(可元音可辅音,其中的辅音专指鼻韵母)
一个音节中的韵母,通常可以分为韵头、韵腹和韵尾三部分。如官〔guan〕这个音节中,〔g〕是声母,〔uan〕是韵母。韵母〔uan〕中,〔a〕是韵腹,〔u〕是韵头,〔n〕是韵尾。
1、韵头
又称介音,是韵腹前面、起前导作用的部分,发音比较模糊,往往迅速带过;
2、韵腹
又称主要元音,是一个韵母发音的关键,是韵母发音过程时,口腔肌肉最紧张,发音最响亮的部分;
3、韵尾
可元音可辅音。一种叫鼻韵尾,有-n,-ng两个。另一种叫口韵尾。韵尾是韵腹后面、起收尾作用的部分,发音也比较模糊,但务求发到位。
扩展资料:
韵母分类:
1、单元音韵母
由一个元音构成的韵母叫单韵母,又叫单元音韵母。单元音韵母发音的特点是自始至终口形不变,舌位不移动。普通话中单元音韵母共有十个:a、o、e、ê、i、u、ü、-i(前)、-i(后)、er。
2、复韵母
由两个或三个元音结合而成的韵母叫复韵母。普通话共有十三个复韵母:ai、ei、ao、ou、ia、ie、ua、uo、üe、iao、iou、uai、uei。根据主要元音所处的位置,复韵母可分为前响复韵母,中响复韵母和后响复韵母。 双韵母是复韵母的特殊形式。
3、鼻韵母
由一个或两个元音后面带上鼻辅音构成的韵母叫鼻韵母。鼻韵母共有十六个:an、ian、uan、üan、en、in、uen、ün、ang、iang、uang、eng、ing、ueng、ong、iong。鼻韵母也会出现无韵头、有韵头之分。
九年级上语文第五单元综合检测卷
语文可以为日后我们学习更深层次的文学类知识打好基础,下文是为大家精选的九年级上语文第五单元综合检测卷,欢迎大家阅读。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下列四组词语中字形、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低贱(dī jiàn) 屠户(tú hù)
相公(xiāng gōng)
B.长亲(zhǎng qín) 行事(háng shì)
规矩(guī jú)
C.星宿(xíng xiù) 腆着(tián zhe) 解元(jiè yuán)
D.名讳(míng huì) 拙病(zhuō bìng) 失散(shī sàn)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对他不负责任的态度,单位领导决定铺张扬厉,在会上公开批评。
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D.最近几年,各种各样的电脑学习班越来越多,简直到了汗牛充栋的程度。
3. 请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下面横线上(填序号)。(3分)
备选词语:①丰硕果实 ②饮水思源
③春华秋实 ④源远流长
⑤投桃报李 ⑥春风化雨
吃水的时候,感激挖井的人, ,我们更加珍惜甜美的泉水;收获的时候,感激播种的人, ,我们更加明白劳动的艰辛;成功的时候感激生养你的人, , 我们更加懂得生命的宝贵。
4. 填空题(5分)
(1)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是《》、《 》、《 》、 《 》。
(2)《范进中举》选自我国古代长篇讽刺小说《 》,作者是_________。作品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_这一情节,反映了____________对人们灵魂的残害。
(3)有一位作家曾对自己的作品“批阅十载,增删五次”,这位作家是( ),该作品是《 》
5.文字常识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智取生辰纲》一文的作者是施耐庵,本文选自《水浒》,它是一部以唐朝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
B.《杨修之死》一文的作者是罗贯中,是明朝小说家。本文选自《三国演义》。
C.《范进中举》一文的作者是吴敬梓,是清代小说家。本文节选自《儒林外史》。
D.《香菱学诗》一文的作者是曹雪芹,他是明代小说家。本文节选自《红楼梦》。
6.下列对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卷( )(3分)
A.《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是“赤壁之战”,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原因是“失街亭”一事。
B.《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C.冰心的诗集《繁星》《春水》,以“爱的哲学”为核心,赞美母爱、赞美童心、赞美自然,不断探索人生。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自传性的长篇小说,作者保尔柯察金在这部作品中展示了在党的教育下,一个普通工人子弟成长为钢铁战士的过程。
7.下面是公共场合的标语,从主观情感和客观效果看最好的一项是( )(2分)
A.禁止吸烟,违者罚款!
B.摘花是不文明行为,请自觉!
C.钱款当面点清,过后概不负责!
D.施工给您带来不便,请绕行,多谢合作!
二、综合性学习(6分)
2013江苏盐城)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中华国学经典指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专家疾呼“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国家应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国家实验课程”。不少地方中小学已开设国学教育课,每周l课时。
【材料二】目前,全世界已有l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 400多所孔子学院。有关部门选取《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孟子》等国学文化经典,编写出版了《中华传统文化视听读本》,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摘自自“新浪网”)
8.在中小学开设国学教育课,有人肯定但也有人反对,你持什么观点?请简述理由。
9.读了“材 料二”,你有什么感想?
10.盐城市海滨中学向来访的美国某孔子学院的学生赠送国学经典,请你从《论浯》《唐诗三百首》《西游记》等三部作品中任选一部,拟写一句推荐语。
示例:《水浒传》——从传奇的故事中感受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英雄群像。
三、阅读与理解(共42分)
(一)诗词鉴赏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1.诗中的“春风”除了指自然现象之外,还指的是 。(2分)
12.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诗歌前两句以远川高山衬托“孤城”,描绘出边地的雄阔苍凉之景。
B.“杨柳”是双关语,既指音乐的曲调,又指现实中的杨柳树。
C. 诗歌用“何须”二字,由边地图景描绘转入情感抒发。
D. 全诗极写戍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情绪消极悲切。
(二)课内阅读
操屯兵日久,欲要进兵,又被马超拒守;欲收兵回,又恐被蜀兵耻笑:心中犹豫不决。适庖官进鸡汤。操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正沉吟间,夏侯惇入帐,禀请夜间口号。操随口日:“鸡肋!鸡肋!”悼传令众官,都称“鸡肋”。
行军主簿杨修,见传“鸡肋”二字,便教随行军士,各收拾行装,准备归程。有人报知夏侯惇。惇大惊,遂请杨修至帐中问日:“公何收拾行装?”修日:“以今夜号令,便知魏王不日将退兵归也。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来日魏王必班师矣。故先收拾行装,免得临行慌乱。”夏侯悖日:“公真知魏王肺腑也!”遂亦收拾行装。于是寨中诸将,无不准备归计。
当夜曹操心乱,不能稳睡,遂手提钢斧,绕寨私行。只见夏侯悖寨内军士,各准备行装。操大惊,急回帐召悖问其故。悖日:“主簿杨德祖先知大王欲归之意。”操唤杨修问之,修以鸡肋之意对。操大怒日:“汝怎敢造言,乱我军心!”喝刀斧手推出斩之,将首级召令于辕门外。
操第三子曹植,爱修之才,常邀修谈论,终夜不息。操与众商议,欲立植为世子。曹丕知之,密请朝歌长吴质入内府商议;因恐有人知觉,乃用大簏藏吴质于中,只说是绢匹在内,载入府中。修知其事,径来告操。操令人于丕府门伺察之。丕慌告吴质。质日:“无忧也。明日用大簏装绢,再入以惑之。”丕知其言,以大簏载绢入。使者搜看簏中,果绢也,回报曹操。操因疑修谮害曹丕,愈恶之。
操欲试曹丕、曹植之才干。一日,令各出邺城门;却密使人分付门吏,令勿放出。曹丕先至,门吏阻之,丕只得退回。植闻之,问于修。修日:“君奉王命而出,如有阻当者,竞斩之可也。”植然其言。及至门,门吏阻住。植叱日:“吾奉王命,谁敢阻当!”立斩之。于是曹操以植为能。后有人告操日:“此乃杨修之所教也。”操大怒,因此亦不喜植。
修又尝为曹植作答教十余条。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操每以军国之事问植,植对答如流。操心中甚疑。后曹丕暗买植左右,偷答教来告操。操见了大怒日:“匹夫安敢欺我耶!”此时已有杀修之心。今乃借惑乱军心之罪杀之。修死年三十四岁。
13.“操屯兵日久,欲要进兵,又被马超拒守;欲收兵回,又恐被蜀兵耻笑:心中犹豫不决。”此句反映了曹操怎样的心理?(2分)
14.“鸡肋”本是曹操随口说出的口号,但杨修却马上收拾行装,这表现出杨修怎样的性格?(2分)
15.曹植与杨修关系甚好,选文中能看出杨修为曹植作了几件事?从这几件事可看出杨修有什么性格特点?同时也看出曹操对杨修什么态度?(3分)
16.选文中写了杨修被杀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杨修、曹操各是怎样的人?(3分)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
汉明帝尊师
上自为太子,受《尚书》于桓荣,及即帝位,犹尊荣以师礼。尝幸太常府,令荣坐东面,设几杖,会百官及荣门生数百人,上亲自执业③;诸生或避位发难④,上谦曰:“太师在是。”既罢,悉以太官供具赐太常家。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太官、太医相望于道。及笃,上疏谢恩,让还爵士⑤。帝幸其家问起居⑥,入街,下车,拥经而前,抚荣垂涕,赐以床茵、帷帐、刀剑、衣被,良久乃去。自是诸侯、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荣卒,帝亲自变服临丧送葬,赐冢茔于首山之阳。子郁当嗣⑦,让其兄子泛;帝不许,郁乃受封,而悉以租入与之。帝以郁为侍中。
注:①〖上〗汉明帝刘庄。②〖幸〗驾幸,到。③〖执业〗听讲。④〖避位发难〗离开座位向皇帝提出疑难问题。⑤〖爵士〗爵位和封地。⑥〖起居〗此为病情。⑦〖嗣〗继承爵位。
17.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太师在是。 ( )
②悉以太官供具赐太常家。 ( )
③拥经而前。 ( )
④抚荣垂涕。 ( )
18.翻译句子(2分)
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
19.读了本文,然后结合《送东阳马生序》一文,谈谈你得到的启示。(4分)
(四)课外阅读
阅读小说,完成20~27题。
我们一样爱他们
张春风
天堂村小学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偶尔才有慈善家跑来捐款。每次,全校师生都会倾巢而出:学生站在山岭上,手舞鲜花一路欢迎;而校长方子儒会亲自带队,用一个树藤扎成的土轿子抬客人上山。
这天,天堂村小学迎来了一个特别的客人。这个年轻人不声不响,独自走了两个小时的山路。由于道路崎岖,他沿途还摔伤了膝盖。当他一瘸一拐地出现在方子儒面前时,完全没有了城里人的光鲜形象。
“对不起!”年轻人显得有点尴尬,“我……想资助你们10名特困生。”
方子儒特别高兴。这里是全县出了名的贫困乡,这送上门的好事,正求之不得呢!可是,他为什么要说对不起呢?方子儒殷勤地招呼道:“要不,您先去洗漱一下?我让学生们列队欢迎?”
年轻人慌乱地摆摆手:“千万不要……我不想耽搁,捐了款就走!”
方子儒点了点头。
15分钟后,方子儒恭敬地送上一份资助名单。
年轻人看也没看,说:“校长,我想您误会了!”
方子儒愣了愣,以为他突然变卦了,着急地说:“可是,这是我们千挑万选出来的学生。他们品学兼优,将来一定是国家的栋梁之材!”
年轻人沉默了一会儿,说:“校长,我能亲自挑选资助对象吗?”
“当然!”方子儒长舒了一口气,“这是您的权利!但......他们绝对是最好的学生!倘若您不信,可以翻看他们往年的成绩单!”
年轻人笑了:“我当然相信,但请给我所有贫困生的名单!”
方子儒虽然感到奇怪,但还是找来所有30名贫困生的名单。年轻人要了一张白纸,小心地撕成一条条小纸条。然后,年轻人开始在小纸条上写上每一位贫困生的名字,写完一张,就揉成团丢在一个盘子里。
方子儒终于看出了端倪,疑惑地问道:“您……是想抓阄决定资助的对象?”
年轻人点了点头:“是的,我觉得那样才公平!”
方子儒着急地说:“不行,那样你会不小心抽到坏孩子的。他们生性顽劣,整天爬树打架,几乎每门功课都不及格!”
年轻人停下手中的笔,问:“那他们逃过学么?”
方子儒想了想,说:“这……倒没有!他们只是功课不好,其他,没什么两样!”
年轻人坚定地说:“在我眼里,从来没有一个坏孩子,我们一样爱他们。谁又能知道,调皮捣蛋的孩子将来就一定不会有所作为呢?他们一样天真无邪,他们的心里一样编织着最美丽的梦想……”
3分钟后,年轻人抽出了10个人的名字。果不其然,其中有4名学生原本不在方子儒的推荐之列。
方子儒执意要举行一个公开的捐赠仪式,这是学校的惯例。年轻人却摇了摇头,说:“校长,能否替我向其他的20名学生道歉?”方子儒满脸惊愕,以为自己听错了。
年轻人的眼睛有些湿润,满怀歉意地说:“对不起,我没有能力资助所有的贫困生。他们之所以没被选上,并不是因为不够好,只是运气差了一些!总有一天,我会回来弥补他们的遗憾!”
年轻人没有告诉校长,在15年前的一个穷山沟,他也是这样幸运地得到一位老华侨的捐助。当时,他是村民眼中不折不扣的坏孩子。可是,老华侨的一句话改变了他的一生:“在我严厉,从来没有一个坏孩子,我们一样爱他们!”
20.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10个字以内)。(2分)
21.题目中的“他们”在文中指哪些人?(2分)
22.第一段属于小说三要素中的.哪一种?作用是什么?(2分)
23.第二段写到“天堂村小学迎来了一个特别的客人”,读完全文,写出“客人”的“特别”之处。(2分)
24.在确定“资助名单”上,方子儒和年轻人的标准和方式有什么不同?(3分)
方子儒:
年轻人:
25.在小说情节展开过程中,年轻人的神情随之发生了哪些变化?请从选文中选出恰当的词语天在括号内。(3分)
有点尴尬→( →( )→笑了→( )→满怀歉意
26.“思想可以撒播,爱心能够传递”。请从文中找出可以引发这种感触的句子,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27.假如你正好是受到年轻人的资助,而原本不在方校长推荐之列的四名学生之一,你有何感受?(2分)
四、写作 (50分)
题目:我身边的________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
1.D 2.C 3.②饮水思源 ③ 春华秋实 ⑤投桃报李
4.(1)《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 (2)《儒林外史》 吴敬梓 范进中举发疯封建科举制度 (3)曹雪芹 《红楼梦》5.C 6.D 7.D
8.示例一:赞成。开设国学教育课,有助于我们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提高自身品德修养。 示例二:反对,开设国学教育课,会加重我们的学习负担。
9.示倒一: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我们盛到无比自豪。 示例二:外国人如此喜爱中国传统文化, 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和传承民族文化。言之有理即可。
10.(3)示例一:《论语》——从简练质朴的语言中领略中国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示例二:《唐诗三百首》——走进文学以工殿堂,欣赏诗歌黄金时代的旷世杰作。示例三;《西游记》——感受作者丰富的想象,聆听一曲降妖伏魔、百折不挠的赞歌。
11.某种温暖关怀或某种人间春意春象。 12.D
13.写出曹操进退维谷的矛盾心理。
14.表现了杨修聪明过人,能猜透曹操心思。
15.三件事分别是告发吴质却反遭诬告、教植斩门吏、替植作答教。 这三件事都表现出杨修才智过人。 曹操对杨修深恶痛疾。
16.杨修才智过人、恃才放旷。 曹操刚愎自由、阴险奸诈。
17.这 全部 走上前 眼泪
18.每当桓荣患病,汉明帝就派使者去慰问。
19.围绕“尊师”回答即可。
20.年轻人资助(捐助)贫困生。或年轻人抓阄资助(捐助)贫困生。21.生性顽劣,整天爬树打架,几乎每门功课都考不及格的贫困生。或:调皮捣蛋,天真无邪,心里编织着最美丽梦想的贫困生。
22.环境(环境描写),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为主人公的出场做铺垫(埋下伏笔)。
23.①独自走路上山;②不要欢迎仪式;③不要捐赠仪式;④抓阄决定资助对象;⑤向没受到资助的贫困生表示歉意。(任意答出三点即可)
24.方子儒:标准:品学兼优的贫困生(成绩好的贫困生)。方式:千挑万选。
年轻人:标准:所有贫困生(贫困生;答出“贫困生,包括那些生性顽劣,调皮捣蛋的贫困生”亦可;若只答“生性顽劣,调皮捣蛋的贫困生”,则不得分)。方式:抓阄决定(意思接近即可)。
25.慌乱 沉默 坚定
26.在我眼里,从来没有一个坏孩子,我们一样爱他们!
27.示例: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对年轻人万分感激。命运如此眷顾我,我一定化感动为行动,认真学习,以此回报捐助者,回报社会,并把这种爱心传递下去。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12月测试卷()
学校的考试是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主要途径,考试中如果想拿高分的同学就要多做练习来巩固自己的知识,下文是我分享的七年级语文上学期12月测试卷(人教版),欢迎阅读参考!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干涸 (hé) 羽翮(hé) 抽噎(yē) 拈轻怕重(niān)
B.坍塌(tān) 慷慨(kǎi) 殉职(xùn) 刨根问底(páo)
C.虐待(nüè) 嗔怪(chēn) 戳穿(chuō) 哄堂大笑(hōng)
D.蓦然(mù) 蜷伏(quán) 惩戒(chéng) 秾纤合度(qiān)
2.下列语句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B.不过,最后它克服了这种心理障碍后,它马上变得活泼而神彩奕奕起来,并且对我恋恋不舍。
C.黎明时,窗外是一片鸟啭,不是吱吱喳喳的麻雀,不是呱呱噪啼的乌鸦,那一片声音是清脆的,是
嘹亮的。
D.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不管是那只家养的白鸭还是麝香鸭,都和真正的水鸭长得大相径庭。
B.哪怕是孩子的任何一点点进步,爸爸妈妈都看在眼里,都让他们喜出望外。
C.对于各种手机游戏,一些同学沉溺其中,孤苦伶仃,浪费了宝贵的青春时光。
D.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
教训。
4.选出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A.中考和高考评卷已经采取了对字迹潦草的试卷酌情扣分。
B.读书,读好书,形成了习惯,你就可以与智慧结伴而行,与高尚朝夕相处。
C.在高二年级的“立志成才”讲座上,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校友王小川的报告。
D.针对近日发生的法国巴黎系列恐怖袭击事件,法国政府不仅要注意解决一些深层次问题,而且应该
采取强有力的治安措施。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5.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宁静无以致远 致:达到
B.淫慢则不能励精 淫:放纵
C.险躁则不能治性 险:轻薄
D.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去:离开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静以修身/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B.夫君子之行/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C.悲守穷庐,将复何及/白雪纷纷何所似 D.淫慢则不能励精/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
“淫慢”和“险躁”,对比鲜明。
B.文章中诸葛亮围绕学习告诫儿子,成才需要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立志,第二个条件是学习,第三
个条件是惜时。
C.本文采用了正反结合说理的方法,“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即是从反面说理,劝勉儿子
要从“淡泊宁静”中提高自身修养,最忌“淫慢”“险躁”。
D.“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译:于是凋落衰残,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
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8.下列各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B.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C.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D.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第Ⅱ卷(其他类型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两句)(2分)
①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② ,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
③晴空一鹤排云上, 。 (刘禹锡《秋词 其一》)
(2)请默写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其二》(4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0-12题。
植树的牧羊人(节选)
(法)让乔诺
○1那是在1913年,我长途跋涉走进法国普罗旺斯地区,在游人稀少的阿尔卑斯山地,做了一次旅行。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在无边无际的荒野中,我走了三天,终于来到一个废弃的村庄前。我在倒塌的房屋旁边支起帐篷。从前一天晚上起,就没有水喝了。现在,我必须去找点儿水。我猜想,这里虽然成了废墟,但是,像马蜂窝一样、一间挨一间的房子周围,总会有一口水井,或是一眼泉水吧!我确实找到了一个泉眼,可惜已经干涸了。这里有五六栋没了屋顶的房子,任由风吹雨打。旁边还有一座教堂,钟楼也已经坍塌了。这一切,让人能想象出当时人们在这里生活的情景,如今,却一点儿生气也没有了。那是六月晴朗的一天,太阳快要把人烤焦了。在毫无遮拦的高地上,风吹得人东倒西歪。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我打消了在这里过夜的念头。
○2我继续向前走了五个小时,我还是没有找到水,连一点儿希望都没有。到处是干旱的土地和杂草,我看见远处有一个黑影。开始我,还以为是一棵枯树,但没有选择,我还是朝那儿走了过去。原来是一个牧羊人,他周围还有三十来只羊,懒懒的卧在滚烫的山地上。
○3牧羊人让我喝了他水壶里的水,又带我去了他山上的小屋。他从一口深井里给我打了一些水,井水甜丝丝的。井台上,装着简单的`吊绳。这个男人不太爱说话,独自生活的人往往这样。不过,他显得自信、平和。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4他不住帐篷,而是住在一座结实的石头房子里。看得出,他是一点一点地把一座破旧的房子修整成现在的样子的。房顶很严实,一滴水也不漏。风在瓦上,发出海浪拍打沙滩上的声音。房间里收拾得很整洁,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x枪也上过了油,炉子上,还煮着一锅热腾腾的汤。看得出,他刚刚刮过胡子。他的衣服扣子缝的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
○5我们一起喝了热汤。饭后,我要把烟袋递给他,可是,他回答说不吸烟。他的那条大狗也像主人一样,安静,忠厚,不张扬。
○6牧羊人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一堆橡子,散在桌上。接着,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起来。他要把好的橡子和坏的橡子分开。我抽着烟,想帮他挑。但他说不用我帮忙。看他挑的那么认真,那么仔细,我也就不再坚持了。这就是我们所有的交流。过了一会儿,他挑出了一堆好的橡子,每一颗都很饱满。接着,他按十个一堆把它们分开。他一边数,一边又把个儿小的,或者有裂缝的拣了出去。最后,挑出了一百颗又大又好的橡子,他停下手来,我们就去睡了。
......
○7这个男人坚持做着自己想做的事。这片一眼望不到边的山毛榉就是证明,它们长得足足有我的肩膀这么高了。那大片的橡树也长得很茂盛,不用再担心被动物吃掉;就算老天爷想把这杰作毁掉,也只能求助龙卷风了。他还指着一片白桦林说,这是五年前种的。他认为谷底比较湿润,就把白桦树种在那里。他是对的,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8路过山下村子的时候,我在这个曾经干旱无比的地方,看到了溪水。这是老人种树带来的连锁效应,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
○9从1920年开始,我几乎每年都去看望这位植树的老人。我从没见过他有任何动摇或怀疑,只有天知道这有多难!
○101945年的6月,我最后一次见到种树的老人,那年他已87岁了。我再次踏上这条通往荒原的路。我完全认不出这条我曾经走过的路了。一切都变了样,连空气也不一样了。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高处传来流水般的声音,那是风穿过树林的响声。
○11昔日的荒地如今生机勃勃,成为一片沃土。1913年我来时见到的废墟上,建起了干净的农舍,看得出人们生活得很幸福、舒适。树林留住了雨水和雪水,干涸已久的地里又冒出了泉水。人们挖了水渠,农场边上,枫树林里,流淌着源源不断的泉水,浇灌着长在周围的鲜嫩薄荷。那些废弃的村子一点点重建起来。从地价昂贵的城市搬到这里安家的人带来了青春和活力,还有探索新生活的勇气。一路上,我碰到许多健康的男男女女,孩子们的笑声又开始在热闹的乡村聚会上飘荡。一直住在这里的老一辈人,已经被舒适的新生活改变了。加上新来的居民,一万多口人的幸福生活,都源于这位叫艾尔泽布菲的老人。
○12每当我想到这位老人,他靠一个人的体力与毅力,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洲,我就觉得,人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啊!可是,想到要做成这样一件事,需要怎样的毅力,怎样的无私,我就从心底里,对这位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普通农民,感到无限敬佩。他做到了只有上帝才能做到的事。
10.选文第六段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表现了牧羊人什么特点?(3分)
11.请从修辞方法运用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3分)
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12.选文第一段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13.作文。(60分)
当我们拾起成长路上的一串串足迹,聆听成长的声音,便又一次次品味到成长的味道。在我们背起成长的行囊又拾级而上时,蓦然回首,你会发现每一次跌倒,都让我们站得更高;每一次哭泣,都让我们笑得更甜;每一次感动,都让我们走得更远……
请以“我终于明白了________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①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立意自定,不得抄袭;
③不少于600字。
关于点对点语文周测卷和点对点测试卷2022答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