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同学分享周测培优卷答案四年级下八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培优周课堂四年级下册答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分享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考试题
学校考查的出发点是测试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这一出发点可以繁衍出成千上万套试卷习题,下面是我整理的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考试题,希望能帮助你们。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二、在正确的读音下划上横线。(3分)
潜(qián qiǎn)入深海
筛(shān shāi)选
不仅(jǐn jǐng)
例(lì liè)如
盐碱(jiǎn xián)
储(cǔ chǔ)存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5分)
形( )各( )
美味( )( )
农( )社会
出( )意( )
( )根到( )
用( )之地
四、有些广告乱改成语,请用“—”把用错的字画出来在括号里改正。(2分)
1. 蚊香广告——默默无蚊( )
2. 沐浴器广告——随心所浴( )
3. 服装广告——衣衣不舍( )
4. 磁化杯广告——有杯无患( )
五、比一比,然后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2分)
推测 猜测
1. 大家不要随意( )了,结果明天就会出来。
2. 根据这些化石,科学家( ),一种带羽毛的恐龙最终变成了鸟类。
发现 发明
3. 恐龙飞向蓝天演化成鸟儿,这是科学家们的新( )。
4. 爱迪生一生有一千多项( ),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六、照样子,写一写。(2分)
例1:它们的体表长出美丽的羽毛。 体表长出羽毛。
电脑根据这些气象资料,为主人提供一个既节能又舒适的环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恐龙变成了鸟儿。
原本不会飞的恐龙在演变过程中变成了飞向蓝天的鸟儿。
我走进了教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我会把下面的名人名言补充完整。(5+1分)
(1)既_________,又_________,这是科学工作者________,让我们在________的真理吧。(郭沫若)
(2)没有________,就________。(牛顿)
(3)在新的科学宫里,胜利属于________的人,他们有大胆的科学________,心理 着探求新事物的热情。(阿·费尔斯曼)
(4)在课外,我也积累了不少这样的名人名言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回答问题(14分)
《呼风唤雨的世纪》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 千里眼 顺风耳 和腾云驾雾的神仙 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妙;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 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人类生活的舒适和方便,是过去的王宫贵族也不敢想的。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话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1、 给文中○部分加上标点。(3分)
2、 从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3分)
依靠( ) 秘密( ) 改善( )
3、 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或诗句。(3分)
(1)原来形容纷纷大雪好似梨花开放,现在形容某些生机竞发的事物或蓬勃向上的形势。( )
(2)能使刮风下雨,比喻能够支配自然。( )
(3)旧指能看得很远和听得很远的人。( ) ( )
4、 选择合适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分)
(1)“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运用( )修辞手法。
A 反问 B 设问 C 排比
(2)“千里眼”和“顺风耳”在文中指人们想象中的超脱自然的能力。因此,引号的作用是( )
A特殊含义 B 强调 C 声音延长
5、 划“﹏﹏”的句子在文中起_________作用。(1分)
6、 为什么说地球也能被称做“地球村”?(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飞向蓝天的恐龙》
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三千万年前,它和狗一般大小,像鸵鸟一样用两条后腿支撑身体。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有些恐龙像它们的祖先一样两足奔跑,有些恐龙则用四足行走,有些恐龙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有些恐龙则身材小巧,体重不足几公斤;有些恐龙凶猛异常,是茹毛饮血的食肉动物,有些则温顺可爱,以植物为食。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长得也越来越像鸟类:骨骼中空,身体轻盈;脑颅膨大,行动敏捷;前肢越来越长,能像鸟翼一样拍打;它们的体表长出了美丽的羽毛,不再披着鳞片或鳞甲。它们中的一些种类可能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这些树栖的恐龙在树木之间跳跃、降落,慢慢具备了滑翔能力,并最终能够主动飞行。不过,有些科学家认为,飞行并非始于树栖生活过程。他们推测,一种生活在地面上的带羽毛恐龙,在奔跑过程中学会了飞翔。不管怎样,有一点无庸置疑 ,有些不会飞的恐龙最终变成了天之骄子——鸟类,它们飞向了蓝天,从此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生活天地。
1、 我知道第一种恐龙出现在_________年前,我还知道________恐龙变成了鸟类。(1分)
2、 我能从文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繁殖—( )
飞翔—( )
猜测—( )
渐渐—( )
3、 恐龙飞向蓝天所具备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
4、 我还知道恐龙的一些知识_________。(2分)
神奇的机器人
机器人上具有一定智能的机器,它能模仿人的眼、耳、口、鼻、手等器官,按照人的指令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
世界上最早的实用机器人叫尤尼梅特,又叫“万能生产者”,是美国人在1961年研制成功的。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型号、各种功能的机器人在世界各地相继“出生”了。在茫茫宇宙,机器人作为人类航天活动的先驱,第一个登上月球,揭开了月亮神秘的面纱;继而又飞上火星,探测火星上是否有生命迹象存在。从此,机器人在太空中游弋(yì)翱翔,大显身手。
在浩瀚的海洋,机器人寻宝藏、擒油龙,驰骋万里,上下求索,成为人类开发海洋的生力军。
在工厂,机器人有着极为广阔的用武之地。电焊、油漆、电视装配、飞机钻孔、采煤、搬运,到处都有它们勤劳的身影。
在农村,机器人种植庄稼、灌溉田地、植树造林、采摘水果、挤牛奶、剪羊毛、喂牲畜……它们披星戴月,耕云播雨,成为第一代“铁农民”。
机器人还走向社会,加入人群。它们才华横溢,机灵精巧,能歌善舞,能说会道。有的成为棋坛怪杰、书画大师、体育能人,有的成为医学博士、手术专家、护士小姐。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机器人将越来越多地走向太空,走向社会,走进家庭,来到我们身边,成为我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助手。
1、 从文中找到合适的词语填空。(3分)
( )的海洋 ( )面纱 ( )田地
2、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2分)
驰骋万里:___________________。
才华横溢:___________________。
3、 简要回答问题。(2分+3分)
(1)什么是“机器人”?从文中用横线划下来。
(2)机器人的活动领域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选择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横线上。(4分)
(1)最早登上月球的是( )。
A.人 B.机器 C.人和机器人
(2)“披星戴月”的意思是( )。
A.把星星和月亮当衣服穿
B.星星围绕着月亮活动
C.在夜里跟在白天一样地干活
(3)“擒油龙”的意思是( )。
A.抓住像油一样滑的龙
B.开采海底的石油
C.石油管道像龙一样长
(4)文中第五自然段的意思是( )。
A.在农村,机器人种植庄稼
B.机器人在农村的作用
C.在农村,机器人披星戴月,成为第一代“铁农民”
九、习作表达。(35分)
(一)小练笔:(5分)
现实生活中,不少野生动物经常被少数人捕食。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用50—100字左右的简短的一段话谈谈你对此事的看法。(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作文(30分)
你想过吗?将来人吃的食物、穿的衣服,住的房子,坐的交通工具……是什么样的?请你张开想象的翅膀,写一篇以“畅想未来”为主题的精彩文章吧!要求:想象丰富,内容具体,语句通顺。题目自定,不少于3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mg]最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来个最新的,2021版的:
2020-2021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8单元达标检测试卷
第一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得分: _______
一、读拼音,写词语。(9分)
qīng tíng( ) máo yán( ) zhuāng shì( )
tà bù( ) hé xié( ) tǎng ruò( )
ruì lì( ) shǎn shuò( ) bà qì( )
二、在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下面画“√”。(6分)
1.公司带头人率(lǜ shuài)领全体人员提高工作效率(lǜ shuài)。
2.他是全省数学竞赛的冠(guān guàn)军,虽然摘得桂冠(guān guàn),但是他从不骄傲。
3.他老是这样故意附和(hé hè)着,真不知道他俩什么时候才能和(hé hè)好如初。
三、辨字组词。(5分)
四、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7分)
别有( )( ) ( )( )十足 闪闪( )( ) ( )( )地阔
( )( )蜜蜜 如( )如( ) ( )( )和谐 ( )( )人静
1.运动员们在场上的表现可真是( )。
2.他说的话( ),给人一种幽默感。
3.这里夏季温凉无暑,( ),百鸟齐鸣,令游客心旷神怡。
五、按要求写句子。(8分)
1.人们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人们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用关联词语把这两句话合成一句)
2.纺织娘唱起歌。(把句子说具体)
3.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锋利起来! (修改病句)
4.妈妈对爸爸说:“我们一起出去买点菜”。 (转述句子)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6分)
1.童年是欢乐的,在古诗《宿新市徐公店》中描写儿童快乐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清平乐·村居》中描写小儿子活动乐趣的一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乡下人家,不论 ______________,不论______________,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3.《天窗》运用丰富的 ,说明天窗给孩子们带来了 和 。
七、仔细观察下面图片,选出你喜欢的一幅,描述所看到景色。(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课内阅读。(9分)
乡下人家(节选)
鸡,乡下人家照(列 例)总要养几只的。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他们的屋后(倘 淌)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旁边,在绿树荫下,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 )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 )从不吃惊。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 副)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1.在文中括号里正确的汉字下面画“√”。 (2分)
2.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正确的关联词。(2分)
3.“都是他们的好友”中“他们”指的是谁?“好友”又是指的谁?(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仔细体会文中画线的句子,说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九、课外阅读。(16分)
家乡的小河
在我家院子的后面,流淌着一条清澈的小河。
小河的早晨是迷人的。绚丽的晨曦中,刚刚苏醒的小河揉了揉眼睛,好奇地张望着她周围的新鲜东西。这时水绿得像玉,霞红得似胭脂,袅袅上升的雾气像洁白的羽纱,轻掩着小河姑娘那羞涩的脸蛋。
太阳爬上了树梢,把自己的身躯映在河水中,(欣赏 玩赏)着火红的脸庞。一群白鹅开始了“曲项向天歌”“红掌拨青波”的嬉戏。鱼儿凑趣地跳跃着,翻起了一个个跟头,顿时河面上鳞光闪闪。
夕阳西下,太阳把余晖洒在河面上,小河里这处是红,那处是绿。又一阵风来,(反映 倒映)着两岸和成排的桑树、桃树,都乱成灰暗的一片,像醉汉,可一会儿又站定了。
小河的夜晚可静啦,喧闹了一天的小河带着倦意入睡了。她像(凝固 坚固)了一般躺在那里一动也不动,清清的明月,悄悄爬到空中,对着小河照镜子。这时,寒风任意地扫着河岸上的小草,发出一阵窸窸(xī)窣窣(sū)的声响。远处,偶尔传来几声汪汪的狗叫声,此时的小河更静、更清。
家乡的小河啊,你真美!
1.在文中括号里合适的词语下面画“√”。 (6分)
2.“袅袅上升的雾气像洁白的羽纱,轻掩着小河姑娘那羞涩的脸蛋。”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2分)
A.比喻 B.拟人 C.比喻和拟人
3.用“_______”画出描写小河动态的句子,用“~~~~”画出描写小河静态的句子。(2分)
4.找出文章的中心句抄写下来,并说说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怎样理解“夕阳西下,太阳把余晖洒在河面上,小河里这处是红,那处是绿”这句话?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习作。(30分)
学习了本单元的四篇课文,你一定对乡村生活有了更深的了解了吧!那你对乡村的哪些景物、人物、事情感兴趣呢?赶快写下来吧!题目自拟,不少于350字。
更多内容及答案请见百度文库:2021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8单元达标检测试卷
整理不易,如果有用,请采纳
四年级语文第八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读拼音,写词语。
二、选择画线的字解释,用“√”表示。
1.一望无际:①盼望( )②看( )③拜访( )④探( )
2.不计其数:①计算( )②主意( )③计谋( )④用来测量或计量的仪器( )
三、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再照样子写几个。
亮晶晶
胖 松 红 湿 沉 静
四、理解词语的意思。
1.理解“异”的意思,用线把正确的解释连接起来。
①惊异 ①特别的
②异乡 ②奇怪
③异口同声 ③分开
④奇花异草 ④别的;另外的;不同的
五、根据句子意思概括成语,写在括号里。
1.集中全部精力。 ( )
2.眼睛一动不动地盯住一个目标,形容注意力集中。( )
六、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在正确的后面打上“√”。
1.课文开头引用了神话故事,是为了说明如今地面上不热的原因。( )
2.“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是一个比喻句,它反映了太阳的形状和发光、发热的特点。( )
3.太阳的特点是:它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 )
七、先填入恰当的字,再解释词语。
迫不( )待 目不转( )
应有( )有 情不自( )
八、把下面一段话中前后颠倒的地方改正过来。
为了培养自学能力,老师要每个同学独立阅读课外读物。一天下午,教室里寂静无声。仔细地读着《爱迪生的故事》,我默默地坐在窗前。创造发明了很多有益于人类的东西,看到爱迪生不断 学习 ,不断研究,成了一个大发明家时,我的心情怎么也平静不下来。
九、选择适当的关联词填空。
只有……才……;虽然……但是……
只要……就……;因为……所以……
1.李老师的身体( )不好,( )一直坚持给我们上课。
2.( )是对集体有益的事,我们( )应该积极地去干。
3.( )他今天病得很厉害,( )没有参加篮球比赛。
4.( )在社会主义新中国,儿童( )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按情节发展的顺序,把下面的句子连成一段通顺的话,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 )他正想坐下时,管理员对他说:“先生,请你不要坐在这里。这是马克思先生的座位。”
( )管理员笑着说:“是的,很多年来,他每天都到这里来读书。
( )那个读者问:“他每天都来吗?你是说他今天一定会来?”
( )一天清早,伦敦大英博物馆里,有位读者见有个座位空着,便走了过去。
( )话音刚落,马克思果然跨进门来了。
十一、将下面的材料进行归类(只将材料前的编号填在后面相应的横线上)。
1.送迷路的小孩回家。
2.为了弄懂一个问题,翻阅了十多种参考书。
3.替老师做了一个坐垫,发现大了一点,又拆了认真重做。
4.从不迟到早退、更不旷课。
5.修理班上的桌凳。
6.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发言。
7.帮助同学做功课。
8.替小同学补衣服。
9.认真仔细.写作业。
10.精心照护学校的树苗。
(1)表现团结友爱的:_____ (2)表现刻苦 学习 的:_____
(3)表现热爱集体的:_________(4)表现尊敬老师的:_________
十二、读下面的文章后完成作业。
我最不喜欢的人
我最不喜欢我爸爸,因为他不关心我,简直不像我的爸爸。
爸爸只不过是一名 小学 教师,可他却比大干部还要忙。上班他比别人提早一小时。下班他比别人推迟一小时。家务事都落在可怜的妈妈身上了。有一次,我实在憋不住了,等爸爸一进门,我就向他开了一炮:“爸,你怎么才回来?”爸爸淡淡一笑:“好孩子,爸爸在学校批改作业呢。”晚上,我们都睡了,只有爸爸还在一个劲地读呀,写呀。我真不明白,老师备课比我们学生背书还难吗?
一天中午,爸爸按时下班了,可是他身后却拖着一条“尾巴”——带了个学生。我和妈妈不解地看着他俩。爸爸又是淡淡一笑:“这孩子父母都出差了,就到我们家当个临时儿子吧。”说着,就把这位学生带到饭桌旁。
别人的家长( )利用星期天为自己的孩子辅导功课,( )我爸爸一到星期天,( )为生病的学生补课,( )辅导后进生 学习 。
每当我看见别人的爸爸带自己的孩子逛公园时,就非常羡慕 唉 爸爸要是能带我逛一次公园那该多好啊 可是爸爸始终没有满足我的要求 当我再次向爸爸“抗议”时,爸爸抚摸着我的头 仍然淡淡一笑 孩子 等你懂事了 就会喜欢爸爸了。
1.给短文末尾一自然段补上标点符号。
2.写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3.将“可是、不是、总是、就是”选填到文中括号里。
4.你喜欢这样的爸爸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羡)(恋)(屏)(蒸)(菌)(预)
二、l.②看;2.①计算。
三、形容物体明亮闪烁发光。
胖乎乎 松垮垮 红通通 湿淋淋 沉甸甸 静悄悄
四、①一②,②一④,③一③,④一①。
五、1.(聚精会神);2.(全神贯注);
六、1.(×) 2.(√) 3.(√)
七、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等待。目不转睛:形容注意力集中,眼珠子一动不动地盯着看。应有尽有:应该有的全都有了,表示一切齐备。情不自禁: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
八、一天下午,教室里寂静无声。为了培养自学能力,老师要每个同学独立阅读课外读物。我默默地坐在窗前,仔细地读着《爱迪生的故事》。看到爱迪生不断 学习 ,不断研究,创造发明了很多有益于人类的东西,成了一个大发明家时,我的心情怎么也平静不下来。
九、1.(虽然)(但是)2.(只要)(就);3.(因为)(所以);4.(只有)(才)。
十、(2)(4)(3)(1)(5)。
十一、(1)l、7、8 (2)2、4、6、9 (3)5、10 (4)3
十二、1.!!。,:“,,。” 2.主要讲了作者爸爸是位 小学 教师,每天上班早,下班晚,还利用星期天为生病的同学补课,辅导后进生 学习 。作者不了解爸爸,因此而不喜欢爸爸的一件事。
3.答案依次为:总是、可是、不是、就是。
4.答:我喜欢这样的爸爸。因为他一心扑在工作上,始终把培养后一代的任务放在首位,对本职工作极端负责。所以我喜欢这样的爸爸。
小学四年级下册培优应用题30道(人教版)
没找着答案
一、行程问题
例.客货两车分别从相距900千米的甲乙两城同时出发 ,相向而行。已知客车从甲城到乙城需要10小时,货车从乙城到甲城需要15小时。两车出发后多少小时相遇?
2.一辆汽车和一辆摩托车分别从相距240千米的甲乙两城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汽车从甲城到乙城需要3小时,摩托车从乙城到甲城需要6小时。两车出发后多少小时相遇?
3.客货两车同时从相距480千米的甲乙两地出发,相向而行,4小时后相遇。已知客车行完全程需要6小时,货车行完全程需要多少小时?
4.客货两车分别从相距800千米的甲乙两城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客车每小时行8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60千米,4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例.甲乙两队学生从相隔18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一个同学骑自行车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在两队间不停地往返联络。甲队每小时行5千米,乙队每小时行4千米,两队相遇时,骑自行车的同学共行多少千米?
1.王欣和陆亮两人同时从相距2000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王欣每分钟行110米,陆亮每分钟行90米,如果一只狗与王欣同时同向而行,每分钟行500米,,遇到陆亮后,立即回头向王欣跑去,遇到王欣再向陆亮跑去。这样不断来回,直到王欣和陆亮相遇为止,狗共行了多少米?
2.A、B两地相距400千米,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3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2千米,一只燕子以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和甲车同时出发,向乙车飞去,遇到乙车折回向甲车飞去。这样一直飞下去,燕子飞了多少千米,两车才能相遇?
3、甲乙两个车队同时从相隔33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队每小时行60千米,乙队每小时行50千米,一个骑摩托车每小时行80千米,在两车队中间往返联络,问两车队相遇时,摩托车行驶了多少千米?
例3.甲车每小时行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千米,两车于相隔10千米的两地同时相背而行,几小时后两车相隔65千米?
1.甲每小时行7千米,乙每小时行5千米,两人于相隔18千米的两地同时相背而行,几小时后两人相隔54千米?
2、甲每小时行9千米,乙每小时行7千米,甲从南庄向南行,同时乙从北庄向北行,经过3小时后,两人相隔60千米,南北两庄相距多少千米?
3.东西两镇相距20千米,甲乙两人分别从两镇同时出发相背而行,甲每小时行的路程是乙的2倍,3小时后两人相距56千米,两人的速度各是多少?
例4.甲乙两人同时从相距36千米的AB两地同向而行,乙在前甲在后,甲每小时行15千米,乙每小时行6千米,几小时后甲可追上乙?(路程差÷速度差=追及时间)
1.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24千米的两地同时向东而行,乙在前甲在后,甲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3千米,乙步行每小时行5千米,几小时后甲可以追上乙?
2.解放军某部从营地出发,以每小时6千米的速度向目的地前进,8小时后部队有急事,派通讯员骑摩托车以每小时54千米的速度前去联络,多长时间后,通讯员能赶上队伍?
3.小华和小亮的家相距380米,两人同时从家中出发,在同一条笔直的路上行走,小华每分钟走65米,小亮每分钟走55米。3分钟后两人可能相距多少米?
例5.一条环形跑道长400米,小强每分钟跑300米,小星每分钟跑250米,两人同时同地同向出发,经过多长时间小强第一次追上小星?(路程差÷速度差=追及时间)
1.甲乙两人沿运动场的跑道跑步,甲每分钟跑290米,乙每分钟跑270米,跑道一圈长400米。如果两人同时从起跑线上同方向跑,那么甲经过多长时间才能第一次追上乙?
2.光明小学有一条200米长的环形跑道,亮亮和晶晶同时从起跑线起跑。亮亮每秒跑6米,晶晶每秒跑4米,问:亮亮第一次追上晶晶时两人各跑了多少米?
3.甲乙两人绕周长为1000米的环形广场竞走,已知甲每分钟走125米,乙的速度是甲的2倍,现在甲在乙后面250米,乙追上甲需要多少分钟?
例6.一辆汽车由甲城开往乙城,3小时后因车发生故障修了30分钟,然后每小时加速5千米继续行驶,再经过6小时准时到达乙城。甲乙两城之间相距多少千米?
1.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每分钟行560米,预计30分钟到达,但行到一半路程,汽车需要加油,用3分钟加满油,如果仍需要在预定时间到达,余下的路程每分钟必须行多少千米?
2.从A城到C城要经过B城,一辆汽车从A城到B城每小时行60千米,共行了420千米,从B城到C城每小时加速5千米,到达C城时一共行了10小时,求AC两城之间相距多少千米?
3.AB两个港口相距515千米,甲乙两只快艇分别从AB两港同时出发,相向而行。2小时后,甲艇有事返回A港,接着又继续对开了3小时后两艇相遇。已知乙艇每小时行50千米,甲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二、一般应用题
例1.百货商店运来300双球鞋分别装在两个木箱和6个纸箱里。如果两个纸箱同一个木箱装的球鞋同样多,每个木箱和每个纸箱各装多少双球鞋?
1.某玩具厂把630件玩具分别装在5个塑料箱和6个纸箱里,1个塑料箱与3个纸箱装的玩具同样多,每个塑料箱和纸箱各装多少件玩具?
2.新华小学买了两张桌子和5把椅子,共付款195元。已知每张桌子的价钱是每把椅子的4倍,每张桌子多少钱?
3.王叔叔买了3千克荔枝和4千克桂圆,共付156元。已知5千克荔枝的价钱等于2千克桂圆的价钱。每千克荔枝和每千克桂圆各多少元?
例2.一筐梨,连筐重38千克,吃去一半后,连筐还有20千克,问:梨和筐各重多少千克?
1.一桶油,连桶重180千克,用去一半油后,连桶还有100千克,问:油和桶各重多少千克?
2.一筐苹果,连筐共重35千克,先拿一半送给幼儿园小朋友,再拿剩下的一半送给一年级小朋友,余下的苹果连筐重11千克,这筐苹果重多少千克?
3.一只油桶里有一些油,如果把油加到原来的2倍,油桶连油重38千克;如果把油回到原来的4倍,这时和桶共重46千克,原来油桶里有油多少千克?
例3.有6筐梨子,每筐梨子个数相等,如果从每筐中拿出40个,6筐梨子剩下的个数的总和正好和原来两筐梨子的个数相等,原来每筐有多少个?
1.有5盒茶叶,如果从每盒中取出200克,那么5盒剩下的茶叶正好和原来4盒茶叶的重量相等,原来每盒茶叶有多少克?
2.在5个木箱中放着同样多的橘子。如果从每个木箱中拿出60个橘子,那么5个木箱中剩下的橘子个数的总和等于原来两个木箱里橘子个数的和,原来每个木箱中有多少个橘子?
3.某食品店有8箱饼干,如果从每个箱子里取出20千克,那么8个箱子里剩下的饼干正好等于原来3箱饼干的重量。原来每个箱子里装多少千克饼干?
例4.电视机厂接到一批生产任务,计划每天生产90台电视机,可以按期完成,实际每天多生产5台,结果提前1天完成任务。这批电视机共有多少台?
1.一个木器厂生产一批课桌。原计划每天生产60张,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4张,结果提前一天完成任务。原计划要生产多少张课桌?
2.小明看一本故事书,计划每天看12页,实际每天多看8页,结果提前2天看完。这本故事书有多少页?
3.修一条公路,计划每天修60米,实际每天比计划多修15米,结果提前4天完成,一共修了多少米?
例5.有两袋面粉,第一袋面粉有24千克,第二袋面粉有18千克。从第一袋中取出几千克放入第二袋,才能使两袋中的面粉重量相等?
1.有两盒图钉,甲盒有72只,乙盒有48只,从甲盒中拿出多少只放入乙盒,才能使两盒 中的图钉相等?
2.有两盒玻璃球,甲盒有72只,乙盒有48只,每次从甲盒中拿4只放到乙盒,拿几次才能使两盒相等?
3.有两袋糖,一袋是68粒,另一袋是20粒,每次从多的一袋中拿出6粒放入到少的一袋里,拿几次才能使两袋糖同样多?
例6师徒两人共同加啊840个零件,如果师傅先加啊9天,再由徒弟加工2天,则可以完成任务;如果徒弟先加工6天,再由师傅加工6天,也能完成任务。师徒两人各加工多少零件?
1.张师傅和李师傅两人共同加工750个零件,如果张师傅先加工7天,再由李师傅加工4天,则可以完成任务;如果李师傅先加工5天,再由张师傅加工5天,也能完成任务。两位师傅各加工多少个零件?
2.甲乙两车间共同加工540件服装,如果甲车间先加工2天,再由乙车间加工5天,则可以完成任务;如果甲车间先加工3天,再由乙车间加工3天,也能完成任务。甲乙两车间各加工多少件服装?
3.煤气公司计划由10名工人16天铺设一条煤气管道,开工4天后,增加了10人。若每天每名工人的工作效率不变,原定的铺设任务可以提前多少天完成?
三、消去法解题
例1.学校第一次买了3个水瓶和20个茶杯,共用去134元,第二次又买了同样的3个水瓶和16个茶杯,共用去118元。水瓶和茶杯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1.哥哥买了4本练习本和3枝铅笔,一共用了2元9角钱,姐姐买了同样的4本练习本和1枝铅笔,一共用了2元3角钱。求每本练习本和每枝铅笔的单价。
2.第一次买3千克茶叶和5千克糖,一共用去420元,第二次买同样的5千克茶叶和5千克糖,比第一次多用220元。每千克茶叶和每千克糖各多少元?
3.为发奖品,一班用39元买了2枝钢笔、5枝圆珠笔,二班用48元买了同样的3枝钢笔、4枝圆珠笔。一枝钢笔比一枝圆珠笔贵多少钱?
例2.买3个篮球和5个足球共用去480元,买同样的6个篮球和3个足球共用去519元。篮球和足球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1.光明小学买了2张桌子和5把椅子,共付110元;育才小学买同样的6张桌子和6把椅子共付240元。每张桌子和每把椅子各多少元?
2.某商店一天共卖出苹果和橘子660千克,已知上午卖了3箱苹果和2箱橘子,共180千克;下午卖了4箱苹果和8箱橘子。每箱苹果和每箱橘子各重多少千克?
3.3头牛和6只羊一天共吃草93千克,6头牛和5只羊一天共吃草130千克。每头牛平均每天比每只羊平均每天多吃多少千克?
例3.4包科技书和6包故事书共560本,同样的3包科技书和5包故事书共450本,两种书每包各多少本?
1.5千克水果糖和2千克饼干共76元,同样的3千克水果糖比2千克饼干贵20元钱。每千克水果糖和每千克饼干各多少元?
2.同学们去公园划船,4条大船和3条小船共坐29人,4条大船比3条小船多坐11人。求1条大船和1条小船各能坐多少人?
3.3条毛巾和2条床单共154元,同样的3条毛巾比3条床单少171元。求1条毛巾和1条床单各多少元?
例5.7头牛和5匹马每天吃草155千克,5头牛和7匹马每天吃草145千克。每头牛和每匹马每天各吃多少千克?
1.4台手扶拖拉机和5台脱粒机总价17000元,5台手扶拖拉机4台脱粒机总价19000元。一台手扶拖拉机多少元?一台脱粒机多少元?
2.食堂第一次运进大米5袋,面粉7袋,共1350千克;第二次运进大米7袋,面粉5袋,共1650千克。每袋大米和每袋面粉各多少千克?
3.小红到商店买奖品,买12枝钢笔、文具盒15只共需付300元,小红错买成同样的钢笔15枝、文具盒12只,结果多付了21元。每枝钢笔和每个文具盒各多少元?
例6.学校体育室一次购买篮球、足球和排球各两只共用支340元,第二次买4只篮球、3只足球和2只排球共用去495元,第三次购买了5只篮球、4只足球和2只排球共用去605元。篮球、足球和排球每只各多少元?
1.王老师第一次购买3只画夹、3盒颜料和3枝画笔共用去195元,第二次买了3只画夹、4盒颜料和3枝画笔共用去213元,第三次买了4只画夹、5盒颜料和3枝画笔共用去266元。画夹、颜料和画笔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2.一群小伙伴去划船,已知2只小船、3只中船和1只大船共坐23人,3只小船、4只中船和2只大船共坐35人,1只小船、2只中船和3只大船共坐26人,问:每只小、中、大船各坐多少人?
3.小明买了2枝钢笔、1枝圆珠笔和2枝自动铅笔共用了26元,小华买了1枝钢笔、3枝圆珠笔和4枝自动铅笔也用了26元,已知1枝圆珠笔的价钱正好是4枝自动铅笔的价钱。钢笔、圆珠笔和自动铅笔每枝各多少元?
例7.周阿姨在百货大楼买了一件大衣、一条裤子和一双皮鞋共花了904元。已知大衣的价钱比裤子贵312元,大衣和裤子一共比皮鞋贵392元。你知道周阿姨买的大衣、裤子和皮鞋各花了多少钱吗?
1.毛奇在新华文具店花44元买了一个文具盒、一枝钢笔和盒水彩笔。已知文具盒比水彩笔贵6元,文具盒和水彩笔一共比钢笔贵6元。你知道文具盒、钢笔和水彩笔的单价各是多少吗?
2.小王花了58元买了一些梨、苹果和香蕉去看望老师,已知三种水果共重2290克,梨比香蕉少180克,梨和香蕉一共比苹果重770克。你知道小王买的梨、苹果和香蕉分别重多少克吗?
3.妈妈在超市买了两瓶“海飞丝”洗发露和三块“力士”香皂共需48元,付钱时,妈妈又把两块香皂换成同样一瓶洗发露,收银员让她再会10元。请你算一算“海飞丝”洗发露和“力士”香皂的单价各多少元?
四、平均数问题
例1.数学兴趣小组举行了一次测验,四(1)班的八位同学成绩分别是82、75、95、98、100、80、87、79。求八位同学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1.敬老院有8位老人,他们的年龄分别是78岁、76岁、77岁、81岁、78岁、76岁、80岁、78岁。求这8个老人的平均年龄。
2.气象小组每天早上8:00测得的周气温如下:13、13、13、14、15、14、16。求一周的平均气温。
3.六(3)班有7个同学参加数学竞赛。其中两个同学得了99分,还有3个同学得了96分,另外两个同学分别得了97分、89分,这7个同学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例2.自行车厂四月份前10天共生产自行车4500辆,后20天共生产自行车8400辆。这个月平均每天生产自行车多少辆?
1.小明参加数学考试,前两次的总分是170分,后三次的总分是270分,求小明这五次考试的平均分数是多少?
2.二(1)班学生分三组植树,第一组有8人,共植树80棵,第二组有6人共植树66棵,第三组有6人,共植树54棵。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
3.手工课上,三(4)班同学分三组做花,第一组有8人,平均每人做10朵花,第二组有6人,平均每人做11朵花,第三组有6人,平均每人做9朵花,三(4)班平均每人做几朵花?
例3.小王进行爬山锻炼,上山时他一共走了1200米,每分钟走30米,下山时他沿原路返回,每分钟走60米,求小王上下山的平均速度。
小王进行爬山锻炼,上山时他每分钟走30米,下山时他沿原路返回,每分钟走60米,求小王上下山的平均速度。
1.从山顶到山脚的路长36千米,一辆汽车上山,需要4小时到达山顶,下山沿原路返回,只用2小时到达山脚。求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
2.小强早上从家到校,每分钟走120米,10分钟到达,中午他沿原路回家,每分钟走80米,求小强往返学校的平均速度。
3.小亮爬山,上山的速度是每小时走2千米,到达山顶后立即下山,下山的速度是每小时走6千米。小亮上下山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例4.小军参加了3次数学竞赛,平均分是84分,已知前两次平均分是82分,求他第三次得了多少分?
1.李华参加体育达标测试,五项平均成绩是85分,如果投掷成绩不算在内,平均成绩是83分,李华投掷得了多少分?
2.小丽在期末考试数学成绩公布前她四门功课的平均分数是92分,数学成绩公布后,他的平均成绩下降了1分。小丽数学考了多少分?
3.有七个数排成一列,它们的平均数是31,前三个数的平均数是29,后五个数的平均数为34,求第三个数。
例5.如果三个人的平均年龄是22岁,且没有小于18岁的,那么最大的人年龄可能是多少岁?
1.如果四个人的平均年龄是23岁,四个人中没有小于18岁的,那么年龄最大的人的年龄可能是多少岁?
2.如果四个人的平均年龄是29岁,且没有大于32岁的,那么最小的人年龄可能是多少岁?
3.如果四个人的平均年龄是25岁,四个人中没有小于16岁的,且这四个人的年龄互不相等,那么年龄最大的可能是多少岁?
例6.李云同学期末考试语文、外语、自然、体育、音乐、美术六科功课的平均分是85分。数学成绩比七科功课的平均分高12分,李云数学考了多少分?
1.小明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美术五门功课的平均分是89分,英语成绩比六门功课的平均分高5分,他英语考了多少分?
2.一次外语测验,甲、乙、丙三位同学的分数分别是87分、75分、93分。丁的外语成绩比甲、乙、丙、丁四人的平均成绩高6分。求丁的外语考了多少分?四人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3.四(1)班进行划船比赛。老师把这些同学分成A、B、C三组。租来12只小船,租船的费用由三个小组平均分摊。A组先预付7只船的租金,B组将余下的租金付了,C组暂时没有付钱。划船结束后,老师结算了一下,C组应交12租船钱。问C组应付给A、B两组各多少元?
五、重叠问题
例1.五年级有122名学生参加语文、数学考试,每人至少有一门功课 取得优秀成绩。其中语文成绩优秀的有65人,数学优秀的有87人。语文、数学都优秀的有多少人?
1.一班有48人,班主任在班会上问:“谁做完语文作业?请举手!”有37人举手,又问:“谁做完数学作业?请举手!”有42人举手。最后问:“谁语文、数学作业都没有做完?”没有人举手。求这个班语文、数学作业都完成的人数。
2.四年级一班有54人,订阅《小学生优秀作文》和《数学大世界》两种读物的有13人,订《小学生优秀作文》的有45人,每人至少订一种读物,订《数学大世界》的有多少人?
3.学校文艺组每人至少会演奏一种乐器,已知会拉手风琴的有24人,会弹电子琴的有17人,其中两种乐器都会演奏的有8人。这个文艺组一共有多少人?
例2.五(1)班有40个学生,其中有25人参加数学小组,23人参加科技小组,有19人两个小组都参加了。那么,有多少个人两个小组都没有参加?
1.某班有36个同学在一项测试中,答对第一题的有25人,答对第二题的有23人,两题都答对的有15人。有多少人两题都答得不对?
2.一个班有55名学生,订阅《小学生数学报》的有32人,订阅《中国少年报》的有29人,两种报纸都订阅的有25人。两种报纸都没有订阅的有多少人?
3.某校选出50名学生参加区作文比赛和数学比赛,结果3人两项比赛都获奖了,有27人两项比赛都没有获奖,已知作文比赛获奖的有14人,问数学比赛获奖的有多少人?
例3.一个旅行社有36人,其中会日语的有24人,会俄语的有18人,两样都不会的有4人,两样都会的有多少人?
1.某班有56人,参加语文竞赛的有28人,参加数学竞赛的有27人,如果两科都没有参加的有25人,那么同时参加语文、数学两科竞赛的有多少人?
2.一个俱乐部有103人,其中会下中国象棋的有69人,会下国际象棋的有52人,这两种都不会的有12人。问这两种棋都会下的有多少人?
3.三年级一班参加合唱队的有40人,参加舞蹈队的有20人,既参加合唱队又参加舞蹈队的有14人,这两队都没有参加的有10人。请算一算,这个班共有多少人?
例4.在1到200的全部自然数中,既不是5的倍数又不是8的倍数的数有多少个?
1.在1到100的自然数中,既不是5的倍数也不是6的倍数的数有多少个?
2.在1到130的全部自然数中,既不是4 的倍数又不是9的倍数的数有多少个?
3.五(1)班做广播操,全班排成4行,每行人数相等。小华排的位置是:从前面数第5个,从后面数第8个。这个班共有多少个学生?
周测培优卷答案四年级下八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培优周课堂四年级下册答案、周测培优卷答案四年级下八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