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同学分享毕业升学摸底调研卷答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毕业升学检测卷二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分享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小学毕业升学突击卷答案
- 2、数学六年级下册小考专家答案 小学毕业升学模拟试卷{二}
- 3、六年级英语升学考试模拟卷及答案
- 4、北师大版金牌名卷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单元测试卷毕业升学模拟试卷(八)答案
- 5、九年级语文摸底试卷及答案
- 6、2017语文高考题答案及解析及语文摸底考试试卷(4)
小学毕业升学突击卷答案
一 看拼音写词语,再填空。(5分)
jiǎn lòu qì pò bào zào piāo yì
( ) ( ) ( ) ( )
上面的八个音节中,整体认读音节是 ;所写的八个汉字按音序排列,排在第二个的是 。
二 根据情境,按要求填空。(9分)
1、“六·一”儿童节那天,班上举行小小联欢会,同学们纷纷登台展示才艺,这时你会想到哪些四字词语来描述他们的表演呢?选择几个写下来。
2、本学期,同学们学习了不少文质兼美的课文。我们仿佛跟着作者来到了“烟台的海”,不禁想起了 、 等描写大海的成语;随着“孔子游春”,不由想起了 、 等描写春光的成语;观赏了“黄果树瀑布”,自然想起了李白的诗句“ , 。”
3、毕业典礼后,我将离开自己的母校。六年来,母校的老师和同学与我朝夕相处,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离别的时候,我不禁想起了古代诗人送别朋友的一句诗“ , ”。
4、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 。”大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 , ”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5、这枚校徽让我找得好苦,差不多把整个房间都找遍了,也没有找到。我打开文具盒一看,没想到校徽就在这里!真是“ , ”。(填上合适的古诗词名句、谚语、歇后语、俗语等)
三 造句。(3分)
1、用“凝聚”写一句话: 。
2、根据词语的不同意思造句。
结实:(1)(指人身体好): 。
(2)(指物体坚固): 。
四 请你为学校草坪上的警示牌写一条标语,提醒大家爱护草坪,但不能直接使用“爱护”“禁止”等类似的词语。(2分)
。
五 把下面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在括号里填上序号。(3分)
( )它的树干又粗又高,枝叶特别茂盛。
( )银杏树又叫白果树。
( )银杏的果实很像杏,我们平时买的白果实际上是银杏的核,它富有营养,是一种绿色保健食品。
( )这一片片叶子像精美的小纸扇,又像漂亮的蝴蝶翅膀。
( )每年四月份,当成群的蜜蜂在繁茂的枝叶间忙碌的时候,人们才注意到银杏树开花了。
( )原来是因为无论是它的雄花还是雌花,都很不显眼。
六 综合改错。(3分)
“六·一”节那天上午。我们穿上节目的新装和红领巾,兴高采烈地来到校园参加庆祝会,会上,总辅导员第一个发言。他勉励我们要继续深入“学赖宁”活动,争做《四有》新人。会后,大家观看了校文艺队表演的精美节目。
七 填空。(11分)
1、再现积累。
①儿童散学归来早, 。
②无志之人常立志, 。
③欲把西湖比西子, 。
④莫愁前路无知己, 。
⑤ ,不拘一格降人才。
⑥ ,万紫千红总是春。
⑦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
⑧ ,不如退而结网;扬汤止沸, 。
2、《碧螺春》一文中,描写采茶姑娘走向茶园的句子是:
;描写采茶时神情、动作的句子是: 。碧螺春以它独特的 、 、 、 赢得了人们的喜爱。有位外国诗人这样写到: 。
3、读了整整六年的语文书,你接触了不少的文章中的人物,其中你映象最深的是 ,这是因为 。
八 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26分)
(一)游动物园的感触
一个qíng lǎng( )的星期天,我兴致勃勃地乘车去长沙市动物园玩。进了动物园,只见树木fán mào( ),小草丛生,空气新鲜,游人络绎不绝。
动物园有许许多多珍禽异兽。首先,我来到关孔雀的铁丝笼前。漂亮的孔雀因为不能再在大自然里自由地嬉戏,它无心再开彩屏,而是用它那一双满含哀怨的眼睛看着游人,好象在qǐ qiú( )人们:“放我出去吧!”
我心情沉重地来到野兽区。狮子、老虎们闭者眼睛好象在思念着大自然那美好的风光。现在,它们只能用睡觉来打发光阴了。不一会儿,一只老虎醒了,睁开那充满无限忧愁的眼睛,发出一声长吼,好象在说:“我要回到大自然去,jì xù( )当我的森林之王。”
我的心情更沉重了。走着走着,bù zhī bù jué( )地来到象馆。大象比以前瘦了许多。它埋着头,一个劲地喝水,似乎是在想以前在大森林里与象群一起玩耍,和妻子儿女们幸福生活的情景,大象一声仰天长叹,好像在呼唤象群,希望能离开这束缚它自由的栅栏和围墙… …
我心里像压了一块石头似的 脚步缓缓地移到了猴山前 活泼可爱的猴子无心再荡秋千 翻筋斗 爬山 只是捉捉跳蚤 吃着由饲养员配发的 西餐 打发寂寞的时光 我不忍心再看下去了 迈着沉重的步子往回走
晚上,我做了一个梦:动物园的动物都回到大自然中。鸟儿放开自己清脆的歌喉,尽情地唱着;孔雀展开五彩缤纷的尾巴,随着歌声翩翩起舞;老虎回到自己的洞穴,重新登上了森林之王的宝座;大象们在喷水嬉戏,繁殖后代;猴子们穿梭在树林中,摘着水蜜桃,荡着秋千……
1、看拼音,在括号里填写恰当的汉字。
2、给文章的第五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3、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①珍禽异兽:
②仰天长叹:
4、在第四自然段中,用“ ”画出作者的“见闻”,用“ ”画出由见闻引起的“联想”。
5、给文章分段(在文末用“‖”标明)并写出第二段的段意。
6、下面哪种说法正确地概括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在括号内打“√”。
a、反映了作者希望让动物们回归大自然的美好愿望。( )
b、反映了老虎、大象、孔雀等动物被关在动物园里,失去自由。( )
c、反映了作者因看到动物们不自由而心情沉重。( )
(二)最优秀的人是谁
苏格拉底在风烛残年之际,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就想考验和点化一下他的那位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他把助手叫到床前说:“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明白,”那位助手赶忙说,“您的思想光辉是得很好地传承下去……”
“可是,”苏格拉底慢悠悠地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承传者,他不但要有相当的智慧,还必须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这样的人选直到目前我还未见到,你帮我寻找和发掘一位好吗?”
“好的,好的。”助手很温顺很尊重地说,“我一定竭尽全力地去寻找,以不辜负您的栽培和信任。”
苏格拉底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那位忠诚而勤奋的助手,不辞辛劳地通过各种渠道开始四处寻找了。可他领来的一位又一位,总被苏格拉底一一婉言谢绝了。有一次,当那位助手再次无功而返地回到苏格拉底病床前时,病入膏肓的苏格拉底硬撑着坐起来,抚着那位助手的肩膀说:“真是辛苦你了,不过,你找来的那些人,其实还不如你……”
“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言辞恳切地说,“找遍城乡各地、找遍五湖四海,我也要把最优秀的人选挖出来,举荐给您。”
苏格拉底笑笑,不再说话。
半年之后,苏格拉底眼看就要告别人世,最优秀的人选还是没有眉目,助手非常惭愧,泪流满面地坐在病床边,语气沉重地说:“我真对不起您,让您失望了!”
“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苏格拉底说到这里,很失意地闭上眼睛,停顿了许久,才又不无哀怨地说,“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丢失了……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话没说完,一代哲人就永远离开了他曾深切关注的这个世界。
1、第1自然段中画线句苏格拉底对助手讲的那句话与文中相呼应的成语是 。
2、从文中的四个加点词语看,你体会到这个助手是
的人。
3、文中画“ ”一句,我是这样理解的:苏格拉底为
而失望,而徒弟是为
而对不起他自己。
4、苏格拉底在死前才明说“最优秀的是你自己”,在此之前,他对助手有所暗示吗?请你用“ ”在文中画出。
5、助手努力寻找“最优秀”的,结果最优秀的却就是他自己,由这个故事,你得到了哪些启发?写下来,与同学交流交流。
九 口语交际。(根据下列提示补写出方方说的话,表达要清楚,意思要完整。)(3分)
星期天,方方一人在家,有位客人找方方爸爸办事。方方听到敲声前去开门,并接待了这位客人。
方方:
客人:我找王刚经理。
方方:
客人:(进屋坐下)打扰你了。
方方:(倒茶)
客人:谢谢。
方方:
客人:既然王经理不在家,我改日再来,告诉你爸,就说有位赵军叔叔找过他。
方方:
客人:小朋友,再见。
方方: 。
十 作文。(30分)
要求:(1)根据提供的开头和结尾补写,做到想象合理,内容具体生动;
(2)不需拟写标题,开头和结尾也不需誊写;
(3)书写工整,卷面整洁,400字左右。
开头:
以往,爸爸每天早上像一只“标准钟”,总是五点出去锻炼、买菜、买早点,六点回家。可是最近“标准钟”失灵啦,他总要到六点半以后才回家,弄得一家人吃早饭的时间很紧张。一天,我忍不住问爸爸:“为什么回家晚了呢?”爸爸不肯讲,只是笑眯眯地说:“这是个秘密。”
结尾:
爸爸的秘密揭开了,我从中也受到了教育。以后,我也不再贪睡了,每天早早起床,做起爸爸的“小尾巴”来。
笔试部分(共92分)
一、基础知识。(共18分)
1、看拼音,在括号里写出响应的汉字。(2分)
xiāo shà jiǎo suō
喧( ) ( )时 ( )健 ( )毛
2、将“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这句话改成反问句。(1分)
3、缩句(缩到最简):我忽然明白了清香的来源:是腊梅花。(1分)
4、将“孔雀的羽毛多么漂亮啊!”改成拟人句。(1分)
5、将“晚霞映红了天空。”改成比喻句。(1分)
6、修改病句。(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4分)
(1)学校要尽量节约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
(2)我们怀着尊敬的心情瞻仰了革命烈士纪念碑。
(3)有没有动脑筋是考出好成绩的重要原因。
(4)电视机里传出雄壮有力的战士们的歌声。
7、扩句:采茶姑娘摘下嫩芽。(1分)
8、将“学好语文一定要加强课外阅读。”改成双重否定句。(1分)
9、排列乱句。(4分)
( )它原本是弃置在一位美国人所住的院子里。
( )主人平静地说:“这块石头,我本来就是要丢掉的。我决定不占为己有,而将它送给博物馆,让更多的人来欣赏。”
( )这块石头有个动人的故事。
( )谁知就在搬上卡车时,工人一时失手,石头掉在地上,碰裂了一个缺口,大家才发现这并( )不时一块普通的石头,而是一块紫水晶。
( )有一天,主人因石头有碍观瞻,就叫人来将它搬走。
10、在括号里填写合适的关联词语,使句子前后连贯。(2分)
在人的一切活动中,记忆力具有重大的意义。( )人们没有记忆力,( )不可能获得知识和经验。记忆力( )生来就有的,( )自然而然发展起来的,( )在正常的教学影响下培养起来的。
二、语言积累与运用。
1、相信你一定能将下列诗词补充完整。(3分)
(1)九曲黄河万里沙, 。
(2) ,树头花落未成阴。
(3)天街小雨润如酥, 。
(4)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
(5) ,误入藕花深处。
(6) ,白发谁家翁媪。
2、根据情景写词语、诗句、歇后语、谚语、格言。(7分)
(1)(横线上可以填哪些成语?)孩子们 , 的儿童节终于到了,校园里处处处 ,处处 ,同学们个个显得 , 。(3分)
(2)人们常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来赞美黄河的雄伟气势。你能借用古人的诗句来赞美下面的景观吗?(3分)
庐山瀑布:
大草原:
长江:
(3)请你写出一条表示团结互助的歇后语、谚语或格言
(1分)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白鹭》这篇文章的作者是 。他觉得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因为
,又因为
。(4分)
(2)冬天烟台的海(《烟台的海》)给我们留下了这样深刻的印象:
。(2分)
三、阅读。(28分)
(一)丁香(12分)
妈妈带我在院中种了几棵丁香树。
丁香树很快长得就超过了我的身高。我常常站在丁香树前观察它的变化。早春,一张张嫩叶,形状酷似心脏。然后,它的枝头出现了一团团紫色的或白色的云,这是由许许多多小花朵组成的。到了秋季,它接下扁扁的果实,再过不久,寒冬来临了,丁香树却脱掉身上的全部绿装,裸露出干瘦的躯体,让枝丫忍受零下四十余度寒冷的袭击。最初,我担心这娇嫩的小树会被冻死。可是到了翌年早春,它又开始生枝、长叶、开花。在那苦涩的时代,我往往感觉不到丁香的芬芳。有时在它的花瓣上反而会发现颗颗晶莹的泪珠,莫非它也尝到了人间的辛酸?
教师说,丁香的花朵有四个小瓣儿。可是俄罗斯小同学们偷偷地告诉我,还有五个瓣儿的。如果发现了五瓣儿的丁香花,就是发现了幸福。这时,可不能让幸福跑掉,要马上把它吃掉。这或许是俄罗斯人的风俗?从他们的风俗里,也不难看出他们对幸福的殷切渴望。那时我们都是孩子,不知道幸福须要去争取。我们男男女女小同学们聚集在一起时,只要发现五瓣的丁香花,就争先恐后地抢着吃。我吃过多少,不得而知了。
有一年盛夏,狂风卷着暴雨,呼啸了两天两夜。我的小丁香树被刮断了。我以为它再也活不了了。妈妈说:“别哭,它会活的!”果然,断干敖过了寒冬,到了春天,它抽出新条,长出新叶。那年开的花朵中,虽然我也发现了五个瓣儿的,可是不忍心把它吞掉。我想
1、从文中划出4个错别字,把正确的些在下面。(2分)
2、你觉得丁香具有怎样的品质?为什么?(3分)
3、同学们为什么要吞吃丁香花?“我”后来又为什么不忍心把它吞掉?(4分)
4、展示合理的想象,补充本文的结尾部分(3分)
(二)
能够成为吴青教授的学生是我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最幸运的经历,而她授予我们的第一堂课更使我终身难忘。
我们的第一堂语课排在3月2日,谁知3月1日,从报纸上一行冰冷的触目惊心的文字中,我们惊悉冰心老人与世长辞的噩耗。吴青老师还能照常给我们上课吗?早就听闻吴青老师与母亲感情很深,承受着刻骨切肤的丧母之痛,她是不会来了。
带着种种的猜测与疑惑,我们仍然准时做在教室里。11点整,一个娇小但挺拔的身影走进了教室,平静的面容,平静得让我们发现不了什么,惟有她左臂上的黑纱刺痛了我们的眼睛,刺痛了我们的心。
是她,是吴青老师!
刚才还有说话声的教室顿时鸦雀无声。吴青老师从容地环视了一下四周,开始自我介绍。她声若洪钟,字正腔圆,那流利而纯正的美国英语令我们一下子为之折服,羡慕不已。接着,她就上课纪律,教室卫生等向我们提了几点要求,然后缓缓问道:“你们能承诺吗?”我们齐声回答:“我承诺。”她用略带赞许的目光望着我们说:“既然你们承诺,那就没有任何理由做不到。因为作为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诚实。”
因为这学期口语采用了新课本,吴青老师对课本进行了详尽的介绍。生动活泼的形式,不经意间流露的幽默感感染了我们。于会心处她与我们一同爽朗地开怀大笑。听着她如同行动流水的讲述,我们几乎忘记了冰心老人的辞世。
介绍完课文,这堂课也临近尾声民,吴青老师收敛起笑容,神色变得凝重起来:“大家都已知道了我母亲去世的消息,我绝不会因为母亲的离去而耽误工作,我们家的传统就是‘人走了,但生活还是要继续’。当年我父亲吴文藻去世时也是如此。我母亲坚信‘有了爱便有了一切’,她热爱孩子,对青年人寄予厚望……”
透过朦胧了双眼的泪花,我仿佛看到冰心老人也站在我们的讲台上。这位老人非常平静地看待生死,曾说出“人间的葬礼是天上的婚筵”这般通透豁达、大彻大悟的话来,吴青老师能够把悲痛化为力量,不正源自她母新的精神吗?
谈到动情处,吴青老师禁不住哽咽了,忽然间老师仿佛记起了什么似的,抬腕一看表,重又微笑着说:“这堂课结束了,刚刚一席话耽误了大家吃饭,对不起了。记住离开教室时随手关灯,下课。”
吴青老师走了,可我们还是默默地坐在教室里,坐了很久很久。
1、给文章加一个恰当的题目 (1分)
2、吴青老师的母亲是 ,除了本文写到的,你还了解哪些有关吴青母新的情况呢?
3、用“ ”划出你最喜欢的一句话,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句话。(2分)
4、读3-6小节,说说丧母之后的吴青老师是怎样像平常一样上课的?(3分)
5、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吴青老师对母新去世内心是非常沉痛的?(2分)
6、吴青老师为什么能忍住丧母之痛给我们上课?(3分)
7、读了这篇章后,请你谈谈对吴青老师的看法。(3分)
四、作文。(30分)
题目:一份 的作业
[img]数学六年级下册小考专家答案 小学毕业升学模拟试卷{二}
小学六年级数学模拟卷
班别: 姓名: 座号: 成绩:
一、 填空。(14分,其中2、3题每小题2分,其余每小题各1分)
1、一个数千万位上是9,千位上是8,百位上是7,其余各位是0,这个数写作( ),读作( )。
2、1小时30分=( )小时 3.05升=( )毫升
230平方分米=( )平方米 4.03米=( )米( )厘米
3、0.8 = =( ):40 = =( )% = ( )成
4、一条长3米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长( )米,每段占全长的( )。
5、分数单位是 的所有最简真分数的和是( )。
6、如果7a=8b,那么a:b=():()。
7、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40厘米,长与宽的比是3:2,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8、把棱长2分米的正方体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这个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9、小明去买了b本书,每本a元,他付了100元,应找回( )元。
10、1米比80厘米长()%,4吨比()吨少20%。
11、把红、白、黄、蓝四种颜色的球各5个放到一个袋子里,至少取()个球,可以保证取到两个颜色相同的球。
12、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有()只,兔有()只。
二、判断。(5分)
1、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 三分之一 。()
2、小数点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3、半径是2分米的圆,周长和面积相等。()
4、甲数比乙数多20%,乙数比甲数少20%。 ()
5、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底和高成反比例。()
三、选择。(5分)
1、10克盐溶于100克水中,盐与盐水的比是( )。
A、1:10 B、1:11 C、9:10
2、用一条长100厘米的铁丝围成以下的图形,面积最大的是( )。
A、圆 B、正方形C、长方形
3、一个长方形的操场,长100米,宽50米,在学生练习本上画出平面图,较适当的比例尺是( )。
A、1:100B、1:1000C、1:10000
4、有两根一样长的绳,第一根截去 ,第二根截去 米,两根绳剩下的部分比较( )。
A、第一根长B、第二根长 C、无法比较
5、某公司开会,有25人缺席,有100人出席,这个会议的出席率是( )。
A、80%B、75% C、100%
四、计算。(30分)
1、直接写出得数。(6分)
1.57+3.03 = 13.7-5.6 = 7.5÷0.1 =
0.25×8 = ×12 = ÷ =
× = - = 10- - =
+ = 500-399 = 12×( + )=
2、解方程或解比例。(6分)
4x-0.5 = 27.5 9:x = :
3、递等式计算。(12分)
×(1- ) 2.5×(3.52÷2.2+5.4)
3.8×1.2+18.9÷0.9 328-195÷13+45
4、用简便方法计算。(6分)
10.25+5.89+0.75+4.11 ÷8+ ×
五、动手操作。(12分)
1、按要求画一画。(6分,每小题各2分)
(1)画出三角形A向右平移5格后的图形B。
(2)画出三角形B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后的图形C。
(3)画出三角形A按2:1放大后的图形D。
2、根据下面说法,在下图中标出各场所的位置。(6分,每小题2分)
(1)书店在中心广场的东偏南45度的方向上,距离是2km。
(2)学校在中心广场的北偏西60度的方向上,距离是1.5km。
(3)肯得鸡在中心广场的正北方向上,距离是2.5km。
六、解决问题。(34分)
1、只列式或方程,不用计算。(5分,第1小题1分,第2、3小题各2分)
(1)蕉利小学有男生420人,女生比男生多 ,男生比女生少多少人?
(2)蕉利小学有男生420人,女生比男生多 ,女生有多少人?
(3)蕉利小学有男生420人,男生比女生多 ,女生有多少人?
2、列式解答。(29分)
(1)一种电冰箱原价2500元,现在每台售价2450元。现价比原价降低了百分之几?(4分)
(2)工程队修一条路,第一周修了全长的 ,第二周修了60米,还剩下340米,这条路全长多少米?(4分)
(3)一个圆锥形铁块,底面半径3厘米,高5厘米,如果每立方厘米铁重7.8克,这个铁块重多少克?(4分)
(4)希望小学装修多媒体教室。计划用边长30厘米的釉面方砖铺地,需要900块,实际用边长50厘米的方大理石铺地,需要多少块?(用比例知识解答)(4分)
(5)在一个半径4米的圆形花坛边修一条宽1米的环形小路。这条小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4分)
(6)下面是航模小组制作的两架航模飞机在一次飞行中飞行时间和高度的记录。(4分)
①
② 甲飞机飞行了( )秒,乙飞机飞行了( )秒,甲飞机的飞行时间比乙飞机长 。(2.5分)
②从图上看,起飞后第10秒乙飞机的高度是( )米,起飞后第( )秒两架飞机处于同一高度, 起飞后大约( )秒两架飞机的高度相差最大。(1.5分)
(7)某校六年级有120名师生去参观自然博物馆,某运输公司有两种车辆可供选择:
A、限坐50人的大客车,每人票价5元,如满坐票价可打八折;
B、限坐10人的面包车,每人票价6元,如满坐票价可按75%优惠。
请你根据以上信息为六年级师生设计一种最省钱的租车方案,并算出总租金。(5分)
小学毕业模拟试题
一.填空。
(1)地球上海洋总面积是362000000平方千米,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平方千米,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 )平方千米。
(2)( )÷32=24∶( )=( )% =
(3)已知4X=3Y,(X、Y不为0)那么X:Y=( : ),X和Y成( )比例。
(4)小明家有10千克苹果,计划20天吃完,平均每天吃这些苹果的( ),2天吃( )kg。
(5)小花有a元,买3支圆珠笔,每支b元,还剩( )元。如果a=10,b=2.7,则还剩( )元。
(6)已知数a是12的倍数,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7).某商店有一种衣服,打九五折后售价是142.5元,这种衣服原价( )元。
(8)2.06L=( )ml 2.8小时=( )时( )分
(9)比80米多 的是( )米,12kg比15kg少( )%。
(10)甲乙两数为非零的自然数,甲数的 等于乙数的40%,那么( )大,甲乙两数的比是( ).
(11)五(1)班有53人,在他们班至少有( )人是同一个月出生的。
(12)一个袋子里有红、白、蓝三种颜色的球各10个,至少拿出( )球才能保证有3个颜色的球是同色。
(13)一个底是5厘米,高是3厘米的三角形按4∶1放大,得到的图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14).如果在比例尺是1:5000的图纸上,画一个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草坪图,这个草坪图的实际面积是( )平方米。
(15). 如左图所示,把底面周长18.84厘米、高10厘米的圆柱切成若干等分,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是( )平方厘米,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体积是( )立方厘米。
(16).自来水管的内直径是2厘米,水管内水的流速是每秒8厘米。一位同学去洗手,走时忘记关掉水龙头,5分钟浪费( )升水。
二、判断。
1、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锐角,则这个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 )
2、三位小数a精确到百分位是8.60,那么a最大为8.599。 ( )
3、今年亚运会在广州举行,今年第一季度有90天。 ( )
4、一根铁丝长240厘米,焊成一个长方体框架,长、宽高的比是3∶2∶1,它的体积是6000立方厘米。 ( )
5、侧面积相等的两个圆柱,表面积也一定相等。 ( )
三、选择
1.在长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三角形,则长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 ):
A.一半 B.2倍 C无法确定
2、下列各题中,成反比例关系的是( ):
A. 每公顷的产量一定,总产量和种的公顷数
B. 一根绳子,剪去的一段和剩下的一段
C.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底和高
3、学校体育馆的游泳池里面容水大约是160( ):
A.升 B.平方米 C.立方米 D.毫升
4、李红把一条400米长的跑道画在一张平面图上,画了5厘米。李红画这张图用的比例尺是( )。
A.400∶1 B.1∶400 C.1∶8000 D.80∶1
5、下列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是( )。
A. B. C. D.
6、如果小红在小强北偏东420的位置上,那么小强在小红的( )位置上。
A、南偏西480 B、北偏东480C、南偏西420 D、北偏东420
四、
1、将图形A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得到图形B,再将图形B向右平移5格得到图形C,最后将图形C按2:1放大得到图形D。
2、如图,量一量,算一算。
(1)请你把上面的比例尺改为数值比例尺是( )。
(2)小明上学的路长( )米。小明从学校到少年宫的路长( )米。
(3)在学校的正北方向700米的地方有一个体育馆,请在图上标出体育馆的位置。
五、计算
1.直接写得数。(8分)
( )×4= = 7.2÷0.4= × =
6× ÷6× = 3.9×3= 1-0.92= 2+2%=
2.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12分)
64×3.75+3.75×36 ×13×29
3.求未知数X (9分)
1.5 -0.6×15=18 50% + =20
六、解决问题。(30分)
1.育才小学有学生650人,其中有95%的学生入了保险,没有入保险的学生有多少人?
2、学校买4张办公桌和9把椅子一共用去252元。已知一把椅子的价钱正好是一张办公桌的13 。你能求出一把椅子和一张办公桌分别是多少元吗?
3、
上面是张大爷的一张储蓄存单,他的存款到期时实际可得多少元利息?(5分)
4、某加工小组计划加工一批零件。如果每天加工20个,15天可以完成。实际4天加工了100个。照这样计算,几天可完成任务?(用比例解)
5、学校去买桌椅。如果全买桌子可买15张;如果全买椅子可买20把,如果一张桌子2把椅子为一套,学校可买几套?
6、某校六年级有140名师生去参观自然博物馆,某运输公司有两种车辆可供选择:
(1)限坐40人的大客车,每人票价5元,如满坐票价可打八折;
(2)限坐10人的面包车,每人票价6元,如满坐票价可按75%优惠。
请你根据以上信息为六年级师生设计一种最省钱的租车方案,并算出总租金。
7.小华身高1.6米,在照片上她的身高是5厘米。这张照片的比例尺是多少?
六年级英语升学考试模拟卷及答案
春季为六年级学生小升初最后冲刺阶段,这个时间英语考试机会比较少,也是各个区重点学校及民办校考试集中的时间。我在此整理了六年级英语升学考试模拟卷及答案,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六年级英语升学考试模拟卷
一、单项选择(1×15分)
1. What do you think ______solve the problem?
A. you can do B. can you do
C. you can do to D. can you do to
2. In the past he often made his sister____, but now he is often made ___by his sister.
A. to cry; to cry B. cry; cry
C. to cry; cry D. cry; to cry
3. The teacher told us that the sun ____in the east.
A. rises B. rose C. raises D. raised
4. He lives in a village _____there are a lot of trees.
A. there B. where C. that D. which
5. He _________ Alice for ten years.
A .married to B. has married to
C. has married D. has been married to
6. We need fifteen more people _____our team to do the job.
A. but B. except C. as well D. besides
7. They won’t allow us ________ at this beach.
A. swimming B. to swim C. swam D. swim
8. Is this factory ______you visited last week?
A. that B. where C. the one D. in which
9. The reason ____he was absent from the meeting was ____his car broke down on the way.
A. that; because B. why; that C. that; that D. for; that
10. Is the river_____ through that town very large?
A. which flows B. flows C. that flowing D. whose flows
11. The teacher told me that the students I wanted to see were seen___ football on the playground just now.
A、 playing B、 to be playing C、 play D、 to play
12.The red rose is the only one _____I real like.
A、 which B、 who C、 that D、 whom
13. All the apples _____ fell down were eaten by the pigs.
A、 those B、 which C、 what D、 that
14. Don’t forget the day ______you were received into the Youth League.
A、 when B、 that C、 at which D、 where
15. I prefer________ at home to ______outside.
A、 staying, playing B、 to stay, play
C、 staying, play D、 to stay, playing
二、根据所给中文,英文释义及首字母提示完成句子。(2×5分)
16. How many ____________ (猴子) does the zoo have ?
17. He listens to the teacher as ___________(仔细) as his cousin.
18. The old man lived in a __________(not quiet) street, so he couldn’t sleep well every day.
19. W___________ (the fourth day in a week) is my busiest day.
20. My ideal school starts at 9:00 a.m. and f_________ at 3:00 p.m..
三、根据句意写出所给单词的正确形式。(2×5分)
21. Look! One of the children __________(swim)in the lake.
22. Lily is much __________(health) than her sister.
23. They _________(fly) to the UK, didn’t they ?
24. Is _________(eat) too much good or bad for your body ?
25. Mr. Lee _______________ (give) us a talk on the history of China tomorrow, isn’t he?
四、完型填空。 (1×10分)
"Where is the university?" This is a question that many visitors to Cambridge(剑桥)ask. But no one can give them a __(26)__answer, for there is no wall to be found _(27)___ the university. The university is the city. You can find classroom buildings, __(28)__, museums and offices of the university all over the city. And most of its members are the students and_(29)__ of the thirty-one colleges(学院).
Cambridge was already a_(30)_ town long before the first students and teachers arrived 800 years ago. It grew up by the river Granta, and the river was once __(31)__ the Cam. A__(32)__ was built over the river as early as 875,so the town got its name "Cambridge".
In the fourteenth and fifteenth centuries more and more land was used for college buildings. The town grew much __(33)__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after the opening of the railway in 1845.Cambridge became a__(34)__ in 1951 and now it has a population of over 100,000. Many young students in other countries_(35)_ to study at Cambridge.
( ) 26. A. true B. clear C. right D. wrong
( ) 27. A. around B. in C. near D. about
( ) 28. A. cinemas B. libraries C. zoos D. parks
( ) 29. A. parents B. farmers C. teachers D. doctors
( ) 30. A. interesting B. old C. new D. usual
( ) 31. A. said B. called C. spoken D. talked
( ) 32. A. bridge B. building C. station D. house
( ) 33. A. smaller B. slower C. slowly D. faster
( ) 34. A. city B. college C. country D. village
( ) 35. A. stop B. hate C. hope D. dislike
五、阅读下面文章并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2×9分)
A
The Arts Cinema is open 7 days a week, showing lots of American and foreign films. Next week it will show an Australian film called "Midnight Meeting". It is set in Sydney in the 1960s. You can see that film from Monday to Thursday. It will be on twice a day at 6:30 and 9:10 in the evenings. The film lasts two hours and fifteen minutes. Tickets are $ 4, but there is a special student ticket at $2.60 for all the films. Please bring your student card if you want the cheaper ticket.
The nearest car park to the cinema is in Hamlet Street. It’s just five minutes’ walk from the cinema. If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phone 8813962 during office hours-9 a.m. to 4:30 p.m., Monday to Friday.
Answer each of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in no more than SIX words.(每题答案不超过6个词)
36 In which country is the film "Midnight Meeting" mad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 When can people see that fil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 How many minutes does the film las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 What’s the price of a student ticke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 How far is it from the nearest park to the cinem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Most of the time, magicians(魔术师)give good shows, but every magician has given a show that was terrible or has tried to do a trick that didn’t go right. Howard Thruston, a famous magician, made some interesting mistakes on the stage.
Thurston did a famous Indian trick with a girl. The girl climbed into a box. Then the box was pulled up above the stage. Thurston shouted, “Iasia, garawallah, go!” The box opened and the girl was gone. “Wonderful! Wonderful!”
One night, after the show, a man asked the magician, “Please tell me where you learned your magic(有魔力 的)words?”
Thurston answered, “I’ve traveled in India and often heard ‘garawallah’ in the streets there. I thought it was a good word for an Indian trick.” The man smiled and said, “I’m from India. That word means ‘Hey, bus! ‘“
Another mistake stayed in Thurston’s show. In one trick, he cut off the heads of two chickens and two ducks and put their bodies inside a magic box. Then he opened the box and found four living birds with heads on them. This is the way the trick was done. The birds’ heads were tied under their wings. Then false heads were tied on the birds before they were brought on the stage. Thurston cut off these false heads and put the birds in the box. His helper was also in the box. He could put new false heads on the birds faster than he could untie the true heads. So after Thurston put the birds inside the box, his helper tied on false heads.
One night, the helper made a mistake. He tied the chicken heads on the ducks and then tied the duck heads on the chickens. The birds came out of the box, and the people laughed and laughed.
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
41. “Garawallah” means ________.
A. after Thurston shouted the words, the girl was gone
B. the people in India ask for the traffic
C. the birds came out of the box and made the people laugh
D. it was a good words for an Indian trick
42. The best title of the story could be ________.
A. A Careless Helper B. A Magician’s Mistakes
C. Good Shows D. Terrible Tricks
43. How many people and how many kinds of birds were there in this story?
A. Six. B. Seven. C. Eight. D. Twelve
44. In fact, the second trick was a wonderful show. Could you guess what excuse the magician would say?
A. Sorry, my helper has made a mistake.
B. Oh, dear! What’s the matter with the birds?
C. Look! How magic my birds are!
D. Oh! I really don’t know what has happened.
六、根据文章内容及首字母提示,完成下面短文。(将单词完整地填在下面横线上)(2×10分)
Albert Einstein is one of the greatest scientists who ever lived. But he couldn’t find his way home when he went for a w __ 45__ . He often forgot things. He had other things to think about. Science was m __ 46__ important to him than any other thing in life. Albert Einstein was born in 1879 in Germany. When he was a child, he learned things very s __ 47__ . Albert didn’t speak
u __48__ he was three years old. His parents were w __ 49__ about him. When he was 12, Albert began r__ 50__ math and science books. He was excited about the t __51__ he learned in those books. He became more and more interested in math and physics. He wanted to find the a__ 52__ to the questions about the universe. When he told people about his ideas, other scientists l__ 53__ at him at first. But his ideas changed the world, scientists looked at the universe in a n __54__ way. Because of him, we have such things as computers, televisions, and space travel today.
45_________46.___________47.____________48.___________49. ______________
50._________51.__________ 52.____________53 ____________
54. ______________
↓下页六年级英语升学考试模拟卷答案↓
北师大版金牌名卷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单元测试卷毕业升学模拟试卷(八)答案
小学数学毕业模拟试卷
姓名 班级 学号 得分
一、填空。(18分)
1、一个数亿位上是最大的一位数、千万位上是6,万位上是最小的合数,千位上是最小的质数,其余数位上是0,这个数是( ),四舍五入到亿位记作( )亿。
2、把6 :1.8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
3、3 小时=( )分 8.06立方米=( )升
4、一堆化肥有6吨,按1:3:4分给甲、乙、内三个生产队,甲队分得这堆化肥的(——),乙队分得( )吨。
5、甲乙两地相距35千米,画在一幅地图上的长度是7厘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6、24和54的最小公倍数是( ),最大公约数是( )。
7、六年级同学开展植树活动,成活80棵,5棵没有成活。成活率最( )。
8、一根绳子的长度等于它本身长度的 加上 米,这绳子长( )米。
9、正方体棱长的总和是48厘米,它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体积是( )立方厘米。
10、一件工作,甲独做2天可完成这件工作的 。照这样计算,剩下的工作还需( )天完成。
11、一个圆柱体,如果把它的高截短3厘米,表面积就减少94.2平方厘米。它的底面半径是( )厘米,体积减少了( )立方厘米。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4分)
1、平行四边形的对称抽有两条。( )
2、如果x× =y× ,那么x:y= : 。( )
3、甲数能被乙数整除,乙数一定是甲乙两数的最大公约数。( )
4、工作时间一定,制造每个零件的时间和零件个数成正比例。( )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3分)
1、3.496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
①3.49 ②4.00 ③3.50
2、打一份稿件,甲用5分钟,乙用8分钟,甲乙两人工作效率的最简比是( )。 ①5:8 ②8:5 ③1/3 : 1/8
3、下列分数中不能化有限小数的是( )。
① ② ③ ④
四、计算。(10+9+15+6=40分)
1、直接写出得数。
5.4+8= 9÷ 3 ×18=
2、解方程。
①12 -4x=2 ②38:x=4.75:1 ③1/3 x+5/6 x=1.4
3、用递等式计算。
①308×16-14874÷37 ②(10/3 +3/4 -21/8 )×1
③3.5÷5/8 ×5/15 ④0.8×2.7+7.3÷15/4
⑤9.8÷[28×(1-1/7 )+27/5 ]
4、列式计算。
①一个数的 加上2.8,等于12.8,求这个数。
②80的12%加上1.25除 的商,和是多少?
五、下面是红旗小学六年级男、女生人数。(3+1+1=5)
红旗小学六年级(1)男26人、女生人数?人.
红旗小学六年级(2)男18人、女生人数25人.
红旗小学六年级(3)男24人、女生人数25人.
1、已知六(1)班的人数是49人,请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
2、男生总人数比女生少( )%。
3、六年级三个班平均每个班( )人。
六、应用题。(5×6=30)
1、一列货车和一列客车同时从相距504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4.5小时相遇。客车每小时行64千米,货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某洗衣机厂五月份计划生产洗衣机504台,实际上半月完成了5/9,下半月完成了2/3,这个月实际生产洗衣机多少台?
3、一项工程,甲单独做 8天完成,乙单独做12天完成。现在甲乙合做3天后,剩下的由甲独做,还需几天完成?
4、果园里的桃树比杏树多40棵,杏树的棵数是桃树的80%,桃树有多少棵?
5、一个圆锥形沙堆,底面积是3.6平方米,高1.2米。把这堆沙装在长2米、宽l.5米的沙坑里,可以装多高?
6、某校参加数学竞赛的男生与女生的人数比是6:5,后来又增加了5名女生,这时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8/9。原来参加数学竞赛的女生有多少人?
小学数学毕业模拟试卷6
一、 判断题(1-3每题 1分, 4-5每题 2分, 共 7分)
1. 第一个圆的周长一定等于第二个圆的周长. ( )
2. 互质的两个数一定都是质数. ( )
3. 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 )
4.
A、a一定等于b与c的积. ( )
B、c一定是a的约数 ( )
C、a一定是b和c的最小公倍数. ( )
D、把a分解质因数一定是a=b×c. ( )
5. 验算反比例应用题时,只要把得数代入所列方程,方程两边相等,说明本题解答正确.( )
二、 填空题(1-5每题 1分, 6-8每题 2分, 共 11分)
1. 表示两个比( )的式子叫做比例.
2. 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必须是这两个数的( )的质因数的乘积.
3.
4. 4千米60米=( )千米
5. 用字母a,b,c 表示乘法结合律应写成( ).
6.
7. 把一个长、宽、高分别是6厘米、5厘米、4厘米的长方体截成两个长方体后,这两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之和最大是( ).
8. 一个最简分数的分子扩大5倍,分母缩小4倍后,分子是最小的质数,分母是小于10的最大合数,原来这个最简分数是( ).
三、 多选题( 2分 )
A.是一个数 B.是指4与5相除
C.是一个比值 D.表示4与5的关系
四、 口算题( 5分 )
五、 简算题(每道小题 3分 共 6分 )
1.
2. 0.19+7.6+0.81+2.4
六、 计算题(每道小题 4分 共 24分 )
1.
2.
3. 4920÷2417×12
4.
5.
6.
七、 文字叙述题(每道小题 4分 共 8分 )
1. 从100里减去28.8除以4的商, 差是多少?
2.
八、 应用题(1-3每题 4分, 4-8每题 5分, 共 37分)
1. 机床厂去年生产机床2400台, 前年比去年少生产20%, 前年生产机床多少台?
2. 丰收小学要植树126棵,按132分配给四、五、六年级,五年级植树多少棵?
3. 果品店运来14筐梨,每筐35千克,还运来16筐苹果,每筐30千克,运来的梨比苹果多多少千克?
4. 甲池有水112立方米,乙池有水120立方米,每小时从甲池流出9立方米水到乙池,问几小时后乙池的水是甲池的3倍
5. 王师傅用同一台机床生产一批零件,前4天生产完1400个零件,剩下的任务两天生产完,这批零件共多少个?(用比例方法解答)
6. 有两块实验田,第一块地有3.5公顷,平均每公顷产小麦7200千克;第二块地有1.5公顷,共产小麦11250千克.这两块地平均每公顷产小麦多少千克?
7. 立交桥工地上午用去水泥72.5吨,下午运进的水泥重量正好与上午用剩下的水泥重量相等,这时工地上有水泥174.2吨.这一天下午运进的水泥重量是工地上原有水泥重量的百分之几?(百分数分子保留一位小数)
8. 两个城市相距380千米.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同时从两个城市相对开出,经过4小时后相遇.已知客车和货车速度的比是118.求客车每小时比货车每小时多走多少千米?
六年级数学毕业模拟检测试卷(4)
一、填空。(21%)
1.用三个“5”和二个“0”根据下面要求分别组成一个5位数:
(1)只读出一个零( ); (2)一个零也读不出来( )。
2.4千米60米=( )千米 1.25小时=( )分
3.36的约数共有( )个,选择其中四个组成比例,使两个比的比值等于 ,这
个比例式是( )。
4.一个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是8万,这个数在( )至( )之间。
5.一个最简真分数,分子分母的积是24,这个真分数是( ),还可能是( )。
6.栽一种树苗,成活率为94%,为保证栽活470棵,至少要栽树苗( )棵。
7.一根长a米的绳子,如果用去 米,还剩下( )米;如果用去它的 ,
还剩( )米。
8.如果在比例尺是1:5000的图纸上,画一个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草坪图,这个草坪图的实际面积是( )平方米。
9.配制药水的浓度一定,水和药的用量成( )比例关系;步测一段距离,每步册平均长度与步数成( )比例关系。
10. 如左图所示,把底面周长18.84厘米、高10厘米的圆柱切成若干等分,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是( )平方厘米,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体积是( )立方厘米。
11.自来水管的内直径是2厘米,水管内水的流速是每秒8厘米。一位同学去洗手,走时忘记关掉水龙头,5分钟浪费( )升水。
12.一个长方体的所有棱长之和为1.8米,长、宽、高的比是6:5:4。把这个长方体截成两个小长方体,表面积最多可以增加( )平方米。
二、选择。(5%)
1、把4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4份,每份占全长的( )
A、15 B、14 C、15 米 D、14 米
2、用丝带捆扎一种礼品盒如下,结头处长25厘米,要捆扎这种礼品盒需准备( )分米的丝带比较合理。
A、10分米 B、21.5分米 C、23分米 D、30分米
3、如图,有一个无盖的正方休纸
盒,下底标有字母“M”,沿图 A B
中粗线将其剪开展成平面图形
想想会是( ) 。 C
4.六(1)班共有48名学生,期末评选一名学习标
兵,选举结果如右图,下面( )图能表示出这个结果。
A B C D
5.估算下面4个算式的计算结果,最大的是( )。
A.888×(1+ ) B.888×(1- ) C. 888÷(1+ ) D. 888÷(1- )
三、计算。(27%)
1.直接写出结果。(6%)
23 -12 = 4.5×102= 59 ×6= 270÷18= 5-0.25+0.75=
0.42-0.32= 2÷15 = 341-103= 13×(2+713 )= ( ):17 =17
10×10%= 23.9÷8≈ 7× ÷7× = 1÷ × =
2.怎样简便怎样算。(9%)
78 ÷5+78 ÷2 1.05×(3.8-0.8)÷6.3 920 ÷[12 ×(25 +45 )]
3.解方程(或比例)。(6%)
14 x -0.75=12 ÷ 1.27.5 = 0.4x
4.列式计算。(6%)
(1)一个数的 比它的 多60,求这个数。(2)18的 除以 的12倍,商是多少?
四、动手实践。(5%)
1.右图是一个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1)在长方形中画一条线段,把它分成一个
最大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和一个梯形。
(2)求出这个梯形的面积。
(3)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一个直角边所在的直线为轴,将三角形高速旋转,可以形成( )形。算出旋转形成的这个图形的体积。
五、生活中的统计问题。(6%)
下表是新华小学六年级各班人数的统计表,请根据表中数据画出条形统计图。
六(1)班 六(2)班 六(3)班
男生 23 22 24
女生 22 25 26
根据数据画统计图回答问题。
(1)六( )班的人数最多,共有( )人。
(2)六(1)班人数相当于六(3)班的( )%。
(3)全年级平均每个班大约有学生( )人。
六、解决问题。(36%)
1.只列式(或方程)不计算。
2.工程队计划20天挖一条800米的水渠,实际16天就完成了任务。工程队的实际工作效率比计划提高了百分之几?
3.一辆快车和一辆慢车分别从南京和扬州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经过 小时在离中点3
千米处相遇。已知快车平均每小时行75千米,慢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4.上面是张大爷的一张储蓄存单,如到期要交纳20%的利息税,他的存款到期时实际可得多少元利息?
5.一个圆柱形玻璃杯,体积为1000立方厘米,现在水的高度和水上高度的比为1:1,放入一个圆锥后(圆锥完全浸没在水中),水的高度和水上高度的比为3:2,圆锥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6.甲、乙、丙三个工程队完成某项工程的天数和日工资如下表:
工程队 单独完成工程所用天数 每日总工资(万元)
甲 10 18
乙 15 12
丙 20 8
请你选择两个工程队合做这项工程,如果工期很紧,想尽快完工,应选择哪两个队合做?几天可以完工?完工后两队各得多少工资?
九年级语文摸底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语文摸底试卷】
一、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6)小题。(共12分)
① 临帖,指的是学书法者从古今优秀的书法范本入手,使初学者从传统中掌握前人的用
笔和结体,从而使自己的书体有法度的一种书法练习方法。②临帖,易得前人【甲】(笔法/笔意)。赵孟頫说:“临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益。”③我们从临帖中可以了解到字体的间架结构,笔画的肥瘦,墨色的浓淡,运笔的轻重缓急、转折换锋、接搭引带等等。
同时,④临帖还能使个人书写习惯逐步艺术化,是书法家进入艺术殿堂的必经之路。书法家往往是在临帖中 , , , ,最后形成自我个性的。这个过程像一座山峰,塑造自己就像山底,要宽博,要厚实;否定之否定就像山腰,修养越高,艺术领悟和成就就不断提高;丰富自己就像山顶,虽然出于山峰之巅,但内部离不开整座山体的支撑,外部需要清风明月大自然的滋养。所以,临帖是书家的毕生功课,常临常新,坚持临就不断提高,不临就落伍。历史上有多少狂妄的“创新”者,在推倒了传统之后,都在还没有摸到书法大门的时候就倒下了。而聪明绝顶的米芾在45岁以前【乙】(费力/竭力)集古字,临帖可以达到乱真的程度,45岁以后才一变,遂卓然成大家。回顾近三十年来一茬茬书法名家的潮起潮落现象,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都是坚持临帖,活到老临到老的人;相反,出了名而不临帖的人,最终走向了名落孙山。
(1) 从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甲】【乙】处。(2分)
(2) 选出上文加模线句子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3)对文中加黑字的注音和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临帖(tiě) 芾(共八画,第八画为竖)
B、临帖(tiě) 芾(共七画,第七画为竖)
C、临帖(tiè) 芾(共八画,第八画为竖)
D、临帖(tiè) 芾(共七画,第七画为竖)
(4)上面文段中,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①丰富自己 ②肯定自己 ③否定自己 ④塑造自己
A、③①②④ B、 ②③①④
C、④②③① D、 ④③②①
(5)李明是一名学书法的小学生,在掌握了一些基本的书法知识后,老师建议他从楷书入手,选择一本“颜体”字帖开如临帖。请你从下面字帖所含的书法作品中选出他所需要的字帖。( )(2分)
【】
(6)对加波浪线的句子修辞方法及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文段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临帖”比作山峰,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临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B、文段把“塑造自己”比作“山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塑造自己”要宽博、厚实。
C、文段把“否定之否定”比作山腰,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否定之否定”是一个不断提高的阶段。
D、文段把“丰富自己”比作“山顶”,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丰富自己”是在书法艺术已经达到一定高度后,仍然需要自身加强练习,并继续吸取有价值的内容。
二、 默写
1、蒹葭采采,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蒹葭》)
2、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渔家傲·秋思》)
3《岳阳楼记》中描写微波时水面月光的句子是 ,描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句子是 。
4、你的好朋友进入了学校辩论大赛的决赛,为了鼓励他充分准备,争取取得最好的成绩,你特意抄写杜甫《望岳》中的诗句“ , ”送给他。
5、颐和园昆明湖东岸有一座“夕佳楼”。在晴好的傍晚,登楼远眺,西山、落日、飞鸟尽收眼底,令人心醉神迷。倘若你见到此情景,会想到哪句古诗?简要说说此种情景为什么会让你联想到这句古诗。(4分)
答:
三、 名著阅读
1、《论语》言简意赅,意蕴丰富,会给我们很多启迪。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两句话,教导我们既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发现别人的不足引以为戒,启示我胶要谦虚好学并不断地改善自我。下列语段均摘自《论语》,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语段,结合现实生活或者自身经历谈谈你的理解和获得的启示。(4分)
(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讷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2)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
答:
2、忠孝节义,中国传统四字道德准则。其中忠、孝是中国社会基础性的道德价值观。在《论语》中就曾用 甲 的语句,论述忠的重要性。也用 乙 的语句告诉我们孝的社会影响。请从下列《论语》选句中选择合适的语句,填入甲乙丙个横线处,并说明理由。(4分)
①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②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④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甲选 句,理由是
乙选 句,理由是
四、 文言文阅读
甲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
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尤厚于族人。既贵,于姑苏近郊买良田数千亩,为义庄,以养群从之贫者,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人日食米一升,岁衣缣①一匹,嫁娶丧葬,皆有赡给。聚族人仅②百口。公殁逾四十年,子孙贤令③,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注:①缣:细绢。 ②仅:将近。 ③令:善,美好。
1、 请解释下列句子中加黑的词。(2分)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范文正公轻财好施
2、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与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或异二者之为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乃记之而去 D、心乐之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子孙贤令,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4、乙文中体现了范仲淹怎样的精神品质?(请用甲文中合适的句子回答)(1分)
5、《孟子·梁惠王下》中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变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请你根据甲乙两文,具体说说你对范仲淹忧乐观的理解和看法。(2分)
五、现代文阅读(31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大数据
材料一
日前,2016年“数博会”在贵阳召开。此次“数博会”是贵州挂牌成为国家大数据产业综合实验区以来,首次举办的一次大数据交易、数字化产品展示、互联网技术交流的大型盛会。2014年起,大数据中心、呼叫中心先后落户贵州,伴随贵 阳城区无线WiFi全覆盖的建成,让贵州从昔日工业时代的追随者,变成大数据时代的同行者,甚至是领跑者。据大数据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大数据是依托互联网优势,融合数据库资源、与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而研发的大型数据交易中心。大数据存储容量特别大,预计未来全球存储总量将增至40ZB,即4000万亿亿字节;资源互为关联且覆盖面广;资源实时,更新快,最快可达1分钟,甚至几秒、几十秒的更新速度。
材料二
大数据来了,普通民众的手机多了一张免费的网,而公务员却多了一个“紧箍咒”。一款名为“数据铁笼”的APP,用大数据的方式将公务员的时间、权力管了起来。贵阳市交管局工作人员孙某某的每一天都有精确到秒的记录。与门禁卡、饭卡、公务消费卡相连接的考勤系统显示他4月某一天是这样度过的:早上8点40分22秒到达局大楼,两分钟后坐上电梯。中午12点18分出现在食堂吃饭,12点35分59秒离开,四分钟后回到办公室。下午15点12分35秒,通过公务卡网划一笔3561.00消费款到建行622*户头,中途还曾遇到钓鱼网站骚扰,还好有反诈骗引擎及时提醒,才无误地完成网上消费交易。17点52分45秒才下班回家,途中还接到400开头的一条诈骗信息。像“数据铁笼”这样的技术,同样可以运用到专门的反诈骗项目,可以利用大数据针对行骗者常用伎俩进行研究,以技术对技术,让行骗者无处遁形。
材料三
东方祥云的分责任李胜在1999年创办企业时,希望利用数据库对洪水进行预报来摆脱传统洪水预报方式的弊病。然而这条路并不好走,好几次公司都濒临死亡,为了生存,甚至还被迫倒卖过电脑。直到2015年,恰遇到贵州实施大数据战略,东方祥云获得了机遇。东方翔云的数据库借助大数据平台得以收集到全球所有公开的气象卫星遥感数据,各个主要河流的水文数据及各种图片、视频。现在可以将洪涝灾害的预测从20分钟延长到72小时。是大数据技术和水利的结合让东方翔云大数据项目在中国“云上贵州”商业模式大赛中一炮打响,获得最高奖——“云端大奖”,并获得500万元扶持 资金。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大数据的特点。(3分)
答:
2、请从表一、表二中归纳出三点有意义的结论。(3分)
答: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如何利用大数据进行反诈骗。(3分)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壶口的黄河
①在中国看水,看中国的水,最好到黄河。九寨淘的水显得太清秀,俏得有些西方的味道;太湖的水又有点小,文人味太重,不像是水,倒像是供人把玩的装饰物。也许,中国的水应该是黄色的,和我们中国人的皮肤一样;而黄河也只有到了这儿,才成了真正的黄河!
②车行山谷中,远远便听见阵阵低沉的轰鸣,在左右山壁间碰撞,心也随之律动,未见其影,先闻其声,知道壶口到了。
③天渐渐成了黄色,水汽丰富得似乎凭空能捏出一把汗来。 copyright 1daba.com
④等真正站在她的旁边,所有的人都惊呆了。地竟陷下一层,天也高了一尺,山谷形似壶嘴,水若浊酒,倾泻而下,一仰难尽的气势,充溢胸口,跳得能蹦出来。耳朵渐渐聋了,只能看见对方开口,却听不见声音;眼也花了,弥漫着的'皆是黄色的漩涡,像是从河里蒸腾地上升,又像是奋不顾身地下降。河底升起硝烟一样的股股黄雾,天宇间充涨着黄色带水的颗粒,碰撞在脸上,散发在天上。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也不敢想,只看着山被水层层劈开,天也被这股黄流斩断。水从天而降,拍打在谷底,响遏在云里。
⑤想黄河从巴颜喀拉山流下的时候,水也该是清的吧?毕竟是雪水的汇集,是上天的洗礼;下游也会清些,因为地势渐平,流速渐缓,黄沙也会慢慢沉在河底。可你看看现在的黄河,刚刚从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流过,厚重得带着大地的表皮,圣水也染上了中国的颜色,水里一定还有与大地摩擦而生的余热,当然还有陕北的信天游溶在里面,歌曲带着水旋转。黄河在这里最黄,金黄得如同太阳也落在里面。 copyright 1daba.com
⑥黄河之水天上来,如果说往前往后的黄河都是平面的话,到了壶口,黄河一下子像愤怒像高昂像要直抒胸臆地站了起来。这时的黄河是立体的黄河了,像猴子站立起来是人进化的重要标志,黄河站立起来也是一个飞跃,就像个顶天立地的人活了。活了便要说话,那浪涛卷起雷鸣般的吼声,便是她第一声啼哭,第一声就不同凡响。注视着从上而下的水,第一次看到自然里的生命在毫无羁绊的状志下的兴奋和放纵。那啪啪的水击之声便是欢笑,真正的快感,真正的淋漓尽致。看久了,也会溶进那飞溅的黄色水流里。阅读材料
⑦抬起头,极目四望,北方,阳光打过去,一片白色,水和天连在一起,汪洋恣睢在那里;下游,水会渐渐宽阔,毕竟快到海了,快到生命的终结抑或是升华的地方了,便也心平气和。只有在这里,给予黄河的天地竞仅仅小到一个壶口,考验也就在这里了。过去了,黄河便拐了一个直角,再往后便没有什么能挡住她的了,一泻千里,奔流到海不复还。看看空中的水汽,听听大地的回音,便会知道黄河的自信和决心。跃过去,一跃就是五千年,或七十万年,或是一百七十万年,肯定还要久远。司马迁会不会从这里受到了鼓舞,而将那汉代的竹简写尽写穿?易水该是黄河的分支吧,要不荆轲怎么会有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气概和性格?
⑧这才是中国的河。西南就是周文王的岐山,就是周武王的丰镐,就是大秦的成阳,就是盛唐的长安。半坡人该是在这儿舀过水吧?秦赢政该是从这里出过兵饮过马吧?有这样的水,还有什么可怕的呢?还有什么不可征服的呢?
⑨路德雏希①为尼罗河作传,也该有人为黄河作传的,那应是中国人的自传!
注①埃米尔·路德维希(1881~1948).德国著名传记作家,著有《地中海传》《尼罗河传》等 。
1. 第①段写九寨沟的水和太湖的水,这样写有什么用意?(2分)
2.本文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请以第④段为例,作简要分析。(3分)
3.第⑦段的写作顺序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4.第⑧段中写道“这才是中国的河”.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不超过150字)(6分)
1d aba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说“慎言”
①我国的文化典籍《论语》中多次提及“慎言”。子贡曾请教孔子何为君子之道,子曰:“君子慎言。”司马牛曾向孔子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意思是说行仁义之人讲话十分谨慎。看来,“慎言”是古人尊崇的道德标准之一。在当今社会,“慎言”依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②对于为官者而言,“慎言”是一种政治操守,体现出为官者对职守的忠诚。为官者不可随意谈论国家大事,否则就可能会贻害无穷。汉成帝时,大臣孔光为官谨慎。每天回家与家人闲话时,从不谈及朝中的政事。有一次,家人无意中问到朝臣议事的温室殿中种了什么树,他守口如瓶,没有透露。因为他明白,如果讲了温室树,那接下来就是温室事,拿朝廷政事当茶余饭后的谈资,就会泄露国家机密,危及国家。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与邓颖超大姐,几十年如一日,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在家从不言及政事,也成为“口不言温室树”的典范。在今天“慎言”也还是领导干部坚持原则、遵守纪律的信条。
③对于社会名人而言,“慎言”是一种高尚美德,也是有社会责任的表现。社会名人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他们的言行,往往会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因此,他们尤其需要“慎言”。例如,名人代言广告,就需要“慎言”。英国巨星贝克汉姆在接拍广告前,都会聘请一个由专家组成的团队,对相关产品进行严格的调查和检验,把其结果作为是否代言的依据。可以说,贝克汉姆“慎言”的表现既是对自己,更是对公众的负责。然而,近年来,一些社会名人不“慎言”而导致低俗乃至恶俗的“口水仗”“对骂仗”事件频频发生。例如有的演员利用微博,大出不堪之言,谩骂他人,致使众多的粉丝也纷纷加入谩骂行列。这样的名人不“慎言”,不仅有损于自己在公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而且突破了社会道德的底线,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如此看来,社会名人不可不“慎言”!
④对于广大民众个人而言,“慎言”能够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日常生活中,与人交往时,我们大多会遇到各种矛盾,如果不论身处何时何地,不管能不能说,都口无遮拦,只图一时痛快,其结果是伤人伤己。因此,要想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慎言”是不可或缺的条件。一个言有原则、言有分寸的人,势必会得到别人的信任与尊重。
⑤当然,“慎言”不是讳言自己的观点,“慎言”是思而后言,“言”的是深思熟虑之后的真知灼见。当今社会,资讯发达,“言”的形式自由而灵活,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负责任地言,讲道德地言,多言对国家、对社会、对个人有益之言,那么就可以说拥有了“慎言”的美德。
1.文章开头所说《论语》多次提及“慎言”并引用孔子答弟子问的事例,有什么作用?
2.阅读第③段,简要分析贝克汉姆的事例为什么可以证明社会名人“慎言”的重要性。
3.文章第②段与第④段的文字能否调换顺序?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
一、(1)笔意 竭力
(2) A
(3) D
(4) D
(5) B
(6) A
五、
(一)
1.①存储容量特别大;②资源互为关联且覆盖面言广;③资源实时,更新快。
2.①在信息诈骗事件中,受骗者人群人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②诈骗者人群年轻化,多为了90后(30岁以下的);③利用互联网等作案的诈骗手段比例大幅上升;④利用电信作案的诈降骗手段呈下降趋势
3、①利用大数据汇总信息,研发反诈骗预警引擎,做好事前预防;(1分)②对诈骗号码、行骗者银行帐号、钓鱼网址进行标记,提醒民众;(1分)③对行骗者进行追踪打击。(1分〉
(二)
1、1)用九寨沟的水和太湖的水来衬托黄河的水。(2)中国水的颜色就应该是黄河的颜色,黄河水才能真正体现中华民族的精神。
2、 (1)用词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2)句式整齐,写出了黄河的气势。(3)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面对黄河的主观感受。
3、 (1)顺序: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由现实到历史。(2)好处:营造了一个宽广的时空,增加了内容的厚度。
4、 (l)壶口的黄河弥漫着黄色的漩涡,带有中国人的肤色。(2)壶口的黄河激流澎湃,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的精神。(3)壶口的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三)
1.示例一:本文开头说到《论语》多次提及“慎言”,又举出孔子答弟子问的事例,其作用在于说明了“慎言”在我国古代的重要意义,为论点的确立(或: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示例二:本文开头说到《论语》多次提及“慎言”,又举出孔子答弟子问的事例,其作用在于说明了“慎言”在我国古代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心论点。
2.示例:本段提出的分论点是:“对于社会…的角度展开的,这个角度相对而言社会影响最小。这样的层次安排,逻辑力量强。其次,文章第⑤段中“言于国、于社会、于人有益之言”一句,与②③④段论述的内容形成照应,也说明第②段与第④段不能调换。
2017语文高考题答案及解析及语文摸底考试试卷(4)
第II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这是一条经典的旅游路线,既能让你饱览大自然巧夺天工般的美景,又能让你领略多姿多彩的异域风情。
②近年来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对商场里琳琅满目的高档电器也不再望尘莫及了。
③他在学习上坚持博学审问,对待工作更是兢兢业业,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终于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④由于过于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判断,不肯认真研究调查,他对于群众的意见总是充耳不闻,所以常常受到大家的批评。
⑤有的同学过去对语文学习不重视,到了高中才发现既要补欠账,又要学新知识,被弄得左支右绌,狼狈得很。
⑥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这个温文尔雅的节目走红,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节目中一举夺冠的小姑娘更是成为谈论的焦点。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截至12月底,我院已经推出了40多次以声光电技术打造的主题鲜明的展览,是建院90年来展览次数最多的一年。
B。书法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近年来在教育部门大力扶持下,使得中小学书法教育蓬勃发展,学生水平大幅提高。
C。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使得这一古老的文明再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D。这家公司虽然待遇一般,发展前景却非常好,许多同学都投了简历,但最后公司只录取了我们学校推荐的两个名额。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我刚在姑姑家坐下来,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翻翻闲书,看看电视。
B。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会尽快璧还,请您放心。
C。这种壁纸是最近才研制出来的,环保又美观,贴在您家里会让寒舍增色不少。
D。我们夫妇好不容易才得了这个千金,的确放任了些,以后一定对她严格要求。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为了保护自己,变色龙经常换上与环境接近的颜色。人们对此有一种根深蒂固的看法,以为变色① ,就可以变成什么颜色。其实,② 。蜥蜴类动物的皮肤变色③ ,温度和光线是其决定因素,而且每种蜥蜴能变什么颜色也是固定的。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云南的“思茅市”改成“普洱市”,四川的南坪县更名为九寨沟县后,城市的知名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可见,更名必然带来城市的发展。我市的名字不够响亮,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如果更名,就一定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因此,更名的事要尽快提到日程上来。
①更名并不一定能带来城市的发展。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
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17语文高考题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B项“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说法错误。C项“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D项,“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说法错误,原文只是说“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
2.【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项“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说法错误,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证明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
3.【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B项“可见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文中没有体现这一内容。
4.【答案】B
【解析】B项,“通过健康的旅行,领略了名胜古迹和风土人情,就会获得深刻的认识”不对,原文中结尾说“没想到不管你走到那里,你永远免不了坐在窗子以内的。”“所看到的多半则仍是在你窗子以外,隔层玻璃,或是铁纱……只是千万别高兴起说什么接触了,认识了若干事物人情,天知道那是罪过!”
5.【答案】①有形的各种窗子;
②无形的窗子,指人的内心与外在世界的隔膜;
③理想照进现实的窗口;
④人们心中时时约束自己的框框;
⑤人人渴望打开,却很难敞开的心灵之窗。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需要学生筛选信息,仔细阅读原文,找出相关语段,提炼中心意思即可。
6.【答案】
①人称灵活变换使用,使行文更自由流畅、思维不受阻碍,更显出“窗”对人们的无所不在的约束;
②以拉家常的口吻娓娓道来,更显亲切,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易与心灵深处的交流;
③使读者体会到作者的真诚态度,增加了内容的可信度。
(每点2分)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表达技巧。人称的使用非常讲究。第一人称:叙述较为亲切自然,便于直接、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第二人称,便于直接对话,利于交流思想情感,增强亲切感,同时使抒情更加强烈感人;第三人称,能够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空限制,反映现实较为灵活自如。
7.【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应先仔细阅读各选项表述文字,然后在文本找准相应的的答题区间,再认真加以比较,明辨正误。题中,根据“材料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又影响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的说法可知D项说法的错误。
8.【答案】AC
9.【答案】(1)居民平时要强化垃圾分类意识,坚持垃圾分类存放、投送垃圾。(2)政府要负起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责任。(3)居民和政府要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形成合力。
【解析】解答此题,要抓住题干中“怎样才能有效推进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这个问题,在文本中筛选相关信息;同时注意题干中“结合材料”一语,切忌凭空随意作答。比如,从材料一所列之表可以看出,虽然知道垃圾应该分类的人很多,但仅了解简单分类的人也不少,由此可知还应加强宣传;从材料二中“有人说”的话语可知,政府要负起责任;由材料二结尾“各负其责,各尽气力,形成合力”等语可知要大家都尽力;等等。
10.【答案】A
【解析】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 意思是:更始即位,舞阴(地名)大户人家李氏拥城不投降,更始遣柱天李宝去招降他们。李氏不肯,说:“听说宛人赵氏有孤孙赵憙,以信义闻名,愿意向他投降。”
11.【答案】B
【解析】收考是指拘捕拷问。“考”是通假字,拷问的意思。
12.【答案】C
【解析】原文是“余党当坐者数千人”
13.【答案】(1)皇帝说:“官吏依法行使,法律才不会被枉曲,你另外说些别的想说的吧。” 赵王再也没有回答的话。
(2)后来青州遭遇严重蝗灾,(这些蝗虫)一侵入到平原郡境内就死了,(平原郡)每年都有好收成,百姓都歌颂赵憙。
【解析】(1)句中的“枉”“更”“它”“复”,加被动句式。(2)句中的“大”“界”“辄”“屡”“之”,加省略句。
14.【答案】CE
【赏析】苏轼此诗,谆谆嘱咐,劝勉有加,壮爱国之行色,见兄弟之亲情。
首联点题,写兄弟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这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苏轼兄弟情谊颇深,苏辙23岁前与兄住在一起,未曾一日分离。23岁进入仕途,从此宦游四方,会少离多。尽管如此,他们仍息息相关。苏轼一生屡遭贬谪,苏辙受累不怨。在“乌台诗案”中,苏辙宁肯舍弃官帽以营救其兄,感人至深。故《宋史·苏辙传》说:“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苏辙此去,虽为远别,但暂作分离,一向乐观旷达的苏轼自然不作儿女之态。
颔联劝勉。上句勉励苏辙不辞辛苦,其中的“驿骑”原指驿站快马.此代使臣;“凌风雪”写出了路途的艰辛。下句鼓励兄弟不辱使命,汉朝时匈奴自称天骄,以后用以代异族。凤是传说中的祥瑞之鸟;麟是传说中的仁德之兽,此以之代辙。既指子由之美德,更见国家之仁惠。这句是说.要让辽主认识你这仁德之国派出的使臣。既要不辱使命,更要不失大国风范。
颈联嘱咐。上句要子由身居沙漠,时时回望汴京的月亮,不要忘记故国。下句设想子由梦境,梦中的湖光山色应该是杭州的湖光山色。 时苏轼任职杭州,故有此语。
尾联望归。这里用李揆指子由,这不仅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的名位与声望,举世皆有所闻,而且以此告诫子由,出使北蕃,决不可追求盛名,要以国家利益为重,实乃警精含蓄之语。
这首诗以送别为题,写出苏轼对子由出使辽国的复杂心理,一再劝勉,谆谆嘱咐,殷殷盼归。语言平实,自然流畅,属对工稳,用事精警。写寻常之题材,寄兄弟之亲情,明国家之大义,实乃苏诗中抒写爱国情怀之佳作。
15.【答案】①忠于国家,赤诚豪迈。尽管此时他已被排挤出朝廷,但依然关心朝政,他的爱国感情并不因此减少半分。②虽为远别,依旧旷达。兄弟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这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③胸怀博大,顾全大局。无论仕途生涯中遭遇了何等挫折,他始终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患难之中,劝勉有加,无少怨尤。
【解析】苏轼此诗,谆谆嘱咐,劝勉有加,壮爱国之行色,见兄弟之亲情。
首联点题,写兄弟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这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苏轼兄弟情谊颇深,苏辙23岁前与兄住在一起,未曾一日分离。23岁进入仕途,从此宦游四方,会少离多。尽管如此,他们仍息息相关。苏轼一生屡遭贬谪,苏辙受累不怨。在“乌台诗案”中,苏辙宁肯舍弃官帽以营救其兄,感人至深。故《宋史·苏辙传》说:“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苏辙此去,虽为远别,但暂作分离,一向乐观旷达的苏轼自然不作儿女之态。
颔联劝勉。上句勉励苏辙不辞辛苦,其中的“驿骑”原指驿站快马.此代使臣;“凌风雪”写出了路途的艰辛。下句鼓励兄弟不辱使命,汉朝时匈奴自称天骄,以后用以代异族。凤是传说中的祥瑞之鸟;麟是传说中的仁德之兽,此以之代辙。既指子由之美德,更见国家之仁惠。这句是说.要让辽主认识你这仁德之国派出的使臣。既要不辱使命,更要不失大国风范。
颈联嘱咐。上句要子由身居沙漠,时时回望汴京的月亮,不要忘记故国。下句设想子由梦境,梦中的湖光山色应该是杭州的湖光山色。 时苏轼任职杭州,故有此语。
尾联望归。这里用李揆指子由,这不仅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的名位与声望,举世皆有所闻,而且以此告诫子由,出使北蕃,决不可追求盛名,要以国家利益为重,实乃警精含蓄之语。
这首诗以送别为题,写出苏轼对子由出使辽国的复杂心理,一再劝勉,谆谆嘱咐,殷殷盼归。语言平实,自然流畅,属对工稳,用事精警。写寻常之题材,寄兄弟之亲情,明国家之大义,实乃苏诗中抒写爱国情怀之佳作。
16.【答案】(1)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众人匹之 不亦悲乎(2)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
【解析】试题分析:诸子散文与唐代铭文,一散一韵。注意语境提示和不写错字,“匹”“庐”。
17.【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①“巧夺天工”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使用错误,不能用来形容大自然山水。②“望尘莫及”指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使用错误。③“博学审问”指要广博地学习,要详细地求教。④“充耳不闻”指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⑤“左支右绌”原指弯弓射箭的姿势,左手支持,右手屈曲。指力量不足,应付了这方面,那方面又出了问题。⑥“温文尔雅”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现有时也指缺乏斗争性,做事不大胆泼辣,没有闯劲。使用错误。故选A。
18.【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项结构混乱,应在“是建院90年来”前面加上“这一年”。B项成分残缺,应去掉“使得”一词。D项搭配不当,“录取”“名额”不能搭配。故选C。
19.【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失陪”一词应是自己不能陪别人时的客套语。C项“寒舍”是称自己家的谦词,不能用于别人家。D项“千金”用于称对方的女儿,不能用于自己的孩子。故选B。
20.【答案】想变成什么颜色 事实并非如此 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语言运用的连贯。解答时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如第一空根据“以为变色龙”“就可以变成什么颜色”等信息可知,应填写“想变成什么颜色”;第二空根据“其实”及空后等内容可知,应填写“事实并非如此”;第三空根据“温度和光线是其决定因素”等内容可知,应填写“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
21.【答案】①名字不够响亮不一定影响经济发展
②更名不一定会带来本市的经济腾飞
猜你喜欢:
1. 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 大高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3. 高考语文成语运用专题练习题带答案
4.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5. 高考语文课标试卷及答案
6. 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带答案
毕业升学摸底调研卷答案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毕业升学检测卷二、毕业升学摸底调研卷答案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