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同学分享福州高三9月调研卷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福州市2021高三调研卷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分享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福州市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质量检查语文
- 2、急求福州市2011-2012高三上学期期末英语质检试卷(写作部分)参考答案。
- 3、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二次调研测试卷
- 4、高三语文很差
- 5、(2014年福州市高三适应性练习)32. Look! From opposite the street _________, screaming in panic.
- 6、2022福州高三一检-福州一检2022各科答案
福州市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质量检查语文
一、(27分)
(一)、(6分)
1、(1)二三其德 金石可镂 (2) 雄飞雌从绕林间 术业有专攻(3)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廉颇老矣
(二) (15分)
2、(3分)A(知:交好)
3、(3分)D(“居功第一”原文没有提及,属无中生有。)
4.(1)现在他母亲已经去世,您若是赠送厚礼为他母亲送丧,那么他一定愿意为您拼死效劳。 (赋分点:其、君、则各1分,通顺1分)
(2)如果皇帝听了您的话,放出辟阳侯,太后一定会非常高兴。而太后、皇帝两人都宠爱您,那么您也就会加倍富贵了。 (赋分点:山、幸、益、矣各1分,通顺1分)
【参考译文】:平原侯朱建是楚国人。开始他曾经担任过淮南工黥布的国相,但因有罪而离去。后来他义重新在黥布手下干事,黥布想造反的时候,问朱建怎样看此事,朱建极力反对。黥布没有听从他的意见,而是按照梁父侯所说的去做,于是便起兵造反。等到汉朝平定叛乱,杀死黥布以后,听说平原君朱建曾经劝黥布不要造反,同时他义没有参与造反的阴谋活动,就没有诛杀朱建。有关此事,在《黥布传》中有记载。
平原君朱建这个人能言善辩,口才很好,同时他义刚正不阿,恪守廉洁无私的节操。家安在长安。他说话做事决不随便附和,坚持道义的原则而不肯曲从讨好,取悦于人。辟阳侯审食其品行不端正,靠阿谀奉承深得吕太后的宠爱。当时辟阳侯很想和平原君交好,平原君就是不肯见他。在平原君母亲去世的时候,陆生和平原君一直很要好,所以就前去吊唁。平原君家境贫寒,连给母亲出殡送丧的钱都没有,正要去借钱来置办殡丧用品,陆生却让平原君只管发丧,不必去借钱。然后,陆生却到辟阳侯家中,向他祝贺说: “平原君的母亲去世了。”辟阳侯不解地说: “平原君的母亲死了,你祝贺我干什么?”陆生说道: “以前你一直想和平原君交奸,但是他讲究道义不和你往来,这是因为他母亲的缘故。现在他母亲已经去世,您若是赠送厚礼为他用亲送丧,那么他一定愿意义为您拼死效劳。”于是辟阳侯就给平原君送去价值一百金的厚礼。而当时的不少列侯贵人也因为辟阳侯送重礼的缘故,也送去了总值五百金的钱物。
辟阳侯特别受吕太后的宠爱,有的人就在孝惠帝面前说他的坏话,孝惠帝大怒,就把他逮捕交给官吏审讯,并想借此机会杀掉他。吕太后感到惭愧,又不能替他说情。而大臣们大都痛恨辟阳侯的丑行更想借此机会杀掉他。辟阳侯很着急,就派人给平原君传话,说自己想见见他。但平原君却推辞说: “您的案子现在正紧,我不敢会见您。”然后平原君请求会见孝惠帝的宠臣闳籍孺,说服他道: “皇帝宠爱您的原因,天下的人谁都知道。现在辟阳侯受宠于太后,却被逮捕入狱,满城的人都说是您给说的坏话,想杀掉您。如果今天辟阳侯被皇上杀了,那么明天早上太后发厂火,也会杀掉您。您为仆么还不脱了上衣,光着膀子,替辟阳侯到皇帝那里求个情呢?如果皇帝听厂您的话,放出辟阳侯,太后一定会非常高兴。而太后、皇帝两人都宠爱您,那么您也就会加倍富贵了。”于是闳籍孺非常害怕,就听从了平原君的主意,到皇帝那里给辟阳侯说情,皇帝果然放出了辟阳侯。辟阳侯在被囚禁的时候,很想会见平原君,但是平原君却不肯见辟阳侯,辟阳侯认为这是背叛自己,所以对他很是恼恨。等到他被平原君成功地救出之后,才感到特别吃惊。吕太后去世之后,大臣们杀死了诸吕。辟阳侯和诸吕关系极深,但最终没有被杀死。保全辟阳侯生命计划之所以实现,都是陆生和平原君的力量。
(二)、(6分)
5、(1) “牡丹红豆艳春天”画出一幅艳丽秀美的湖上春景图,“檀板朱丝锦色笺”描摹了船上精致的陈设、听歌的场景。(1分)这两句与“头白江南一尊酒,无人知是李龟年”的悲情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以乐景衬出了哀情。(2分)
(2)作者借用唐朝乐工李龟年的典故,以李龟年比主人公。(1分)唐人“掩泣”于李龟年晚年歌唱,是因为他象征着繁华美好的开元盛世之一去不返;此诗正以昔日歌者在湖上春日中的潦倒晚景,抒写对故国沦亡的无限悲怀。(2分)
二、 (16分)
(一) (10分)
6、(5分)B D(B吴荪甫把杜竹斋看作可信赖的“知己”,对其推心置腹深信不疑。D.当仆从是赚工钱的,堂·古诃德没把那匹瘦马送给桑丘,桑丘骑的是自家的驴)
7、(1)宝黛初见,两人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1分)宝玉问黛玉读书、姓名、表字等情况,因看到黛玉“眉尖若蹙”,便送她“颦颦”二字。(2分)宝玉义问黛玉是否有玉,闻知黛玉无玉,宝玉则痛骂那块玉是“劳什子”,并哭闹着当众将玉摔在地上,令黛玉十分不安。(2分)
(2)聂赫留多大进入军队后,他堕落腐化,诱奸了玛丝洛娃并将她抛弃。(1分)在法庭上,他再遇玛丝洛娃时,良心深受谴责,积极为她奔走伸冤。(2分)目睹农民的痛苦和贵族的压迫,他逐渐否定现存制度和十地私有制,灵魂得到复活。(2分)
(二)、(6分)
8、(1)C(3分) (2)自古以来,人类最不可避免的就是犯错,而最害怕的却是认错,最悲哀的是不知错,可最糟糕的是知错不改过。(1分)有了过错的时候,只要你肯承认,能够去改正,并以行动去证明你在改正,你的错误便可原谅。古人云: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人焉。我们只有做到过而能改,才有可能使自己成为境界更高尚的人! (2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①子贡说: “君子的过错,好比闩蚀月蚀那样。他犯了过错,人们都看得见;他改正了过错,人们都景仰他。”②子夏说:“小人对自己的过错一定要加以掩饰。”
三、(12分)
9、(5分) C D (C没有转基因技术,也可以进行新绿色革命,只是速度慢。D只是“其他一些农作物”,不是指“全部”。)
10、不同的国家国情不同,按照自己的需要提出相应的对策,(2分)思路就不尽相同。 (1分)
11、因为现代生物技术能够快捷改变生物性状的方法。 (2分)如:①能将BT基冈转入植物体内,让昆虫食入毒性蛋白;②通过转基因方法,得到对除草剂具有抗性的农作物。 (或⑧能使什物在原本不适应的环境—厂生长。) (2分)
四、(15分)
(甲)
12、(5分)A C(A手法“铺垫”不当,情感“感伤”不当,C表明的不仅是 “对旧片重拍的看法”,更重要的是表明“过去的一切在我的心日中是很带有朴化的韵味的。)
13、(1)怀旧,能使封存在我们记忆仓库里的“生活场景”、“久远的记忆”“鲜明而生动起米”。 (2)让我们怀旧的东西里,承载着不同的生存观念和生活理想。(3)怀旧会使人感到传统的人格心理在时代的变化进步之中,有值得我们网味其中不变和陈旧的成分。 (4)怀旧能使历史的精髓、底蕴常常泛起,成为一种最亲近和深沉的感怀。(一点1分答出三点即可得4分)
14、(举例得当2分,结合例子分析议论,言之成理4分)
(乙)
12、(5分)C E(C不是称谓的粗俗,而是见解的粗俗,而且作者说老舍“绝不是贵族”;E文中没有客观、委婉地批评的意见。)
13、(1)来自民间,植根于民众之中; (2)始终全方位地关注国家与人民的命运; (3)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深深的滋养; (4)作品和作家自身的命运都折射出人民、民族的命运。(一点1分,答出三点即可得4分)
14、老舍的人格:①善良、乐于助人,宽容通达,能忍辱负重。②与国家命运、民族疾苦同呼吸。(或:全方位地关注国家与社会的命运) ③外柔内刚,骨头坚硬,绝不苟且偷生。 (一点1分,答出二点即可得4分)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人格” 是“文格”的基础,它影响、制约着“文格”。(2分)
五、(10分)
15、(3分)求学应以宏博渐进为贵(顺序改对一个给1分)
16、(1) (示例)北人试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引人关注。 (2分)
(2)(示例)我赞同“试行中学校K实名推荐制度” (1分)此项制度作为高考招生的重要补充形式,为避免暗箱操作的可能,需要借助网络、报刊等各种媒介力量。 (2分)如今,网上录取已经成为高考的重要录取方式,实名推荐也同样可以借助社会网络这—重要平台,将每一个环节的详细情况公之丁众,接受群众利社会监督。(2分) (可侧重某一方面阐述,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亦可)
六、 (70分)
17、参见2009年福建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悬赏分:100 谢谢
[img]急求福州市2011-2012高三上学期期末英语质检试卷(写作部分)参考答案。
第四部分:
第一节:
76.heard 77.If 78.burned / burnt 79. its 80. for
81.Officials 82. checked 83.failed 84.correct 85.hands
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二次调研测试卷
【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二次调研测试卷】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我的少年时代在闽赣交界的偏僻小镇上度过。东边,武夷山脉横亘两省之间,山重水迭;西边, ,早已失去往日的喧嚣。一条简易的沙石路,由南而北穿过小镇两排(粗陋/粗鄙)的泥房子,蜿蜒于崇山峻岭间。物质的一贫如洗,与精神桎梏相互纠缠。泥土房里的生活,基本是一潭凝滞的死水。大多数夜晚,万籁俱寂,偶尔传来的夜车爬坡时的低吼声,仿佛从地层深处升起,(摇曳/摇撼)着身下脆弱的床板,惊扰了梦枕上的酣睡。似睡未睡之际,夜行人的脚步声若远若近,似有似无。微风拂过瓦楞, ;细雨滑落屋檐,像夜的呢喃。风声鹤唳的夜晚,神思飘忽的夜晚,孕育了一颗(敏锐/敏感)而多情的心。
1.文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横亘 山重水迭 B.桎梏 崇山峻岭
C.凝滞 万籁俱寂 D.酣睡 风声鹤唳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粗鄙 摇撼 敏锐 B.粗陋 摇曳 敏锐
C.粗鄙 摇曳 敏感 D.粗陋 摇撼 敏感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废弛的古驿道被乱草密林遮蔽 若号角吹响
B.乱草密林遮蔽了废他的古驿道 若远人轻唤
C.废弛的古驿道被乱草密林遮蔽 若远人轻唤
D.乱草密林遮蔽了废弛的古驿道 若号角吹响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企业的激励机制要让人才实至名归,既重视精神激励,也最视物质激励,要体现个人和企业发展的利益一致性原则。
B.当地居民透露,去年11月底警方攻入阿莱芒贫民窟之前,这里的毒贩就闻风而动,指使建筑工人把下水道改造成了逃跑的通道。
C.正是在以“物欲”为核心的传统发展观的驱使下,科技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高峰,人对自然的破坏也发展到无出其右的地步。
D.绵绵青山环抱如屏,万竿翠竹,郁郁葱葱,鸟鸣叶间;一湾清水,碧波荡漾,鱼翔浅底——绝美的景色让我如痴如醉,久久难以释怀。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海防纪念馆坐落在甬江北岸的招宝山南麓,分序厅、抗倭、抗英、抗法、抗日、尾厅六部分组成,由中科院院士、建筑大师齐康教授负责总体设计。
B.当时,混血土著儿童被政府强行带走并接受白人教育,他们被称为“被偷走的一代”,身心遭受极大的摧残,生活在残酷的环境下,饱受虐待与凌辱。
C.本轮比赛过后,“中超”迎来了一个半个月的间歇期,国安队可以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调整状态,演练战术,以期在最后几轮比赛中迎头赶上。
D.直到深夜,“村官”小王才回到宿舍,一开门就见屋子里灯火通明,老书记朱正孝和他的朋友任晓菲还坐在炕沿上,一边聊天一边写着什么。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说“清空”
吴调公
①古代文艺理论家曾经给文学作品特别是诗词,划分了许多风格范畴,丰富了人们的审美感受,揭示
了诗人的创作个性与作品的艺术特色。其中有许多风格,如雄浑、冲淡、豪放、沉着、飘逸等等,在人们
头脑中大抵有个共同的清晰的认识。另外也还有一些在目前应用得很少,人们不太了解,而且含义较为复
杂。“清空”就是其中之一。
②清空主要是指一种经过艺术陶冶,在题材概括上淘尽渣滓从而表现为澄净精纯,在意境铸造上突出
诗人的冲淡襟怀从而表现为朴素自然的艺术特色。它说明作家立足之高和构思之深,表现为画面有余味、脉络婉转谐和,但最主要的还是含蓄与自然的交织、峭拔与流转的交织。
③清人戈载评论姜夔的几句话,可以说明“清空”特色。“白石之词,清气盘空,如野云孤飞,去留
无迹,其高远峭拔之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清气”,说明作品审美情趣高雅;“盘空”,说明作品的
想象、情思和韵味不仅横溢太空,而且纡回萦绕,竭尽曲折婉转之美;“野云孤飞”、“去留无迹”,说明作
品意趣超逸不凡,表达空灵自然;“高远峭拔”,则说明取境之深、笔力之遒,饶有余味,富于顿挫。
④怎样才算清空,怎样便是背离清空呢?
⑤首先,从审美感受说,风格应该是幽深而不烦琐。作为清空风格的.幽深,就是指举重若轻地讲出“人
人心中所有”但却是“笔下所无”的话。而且幽深要与自然相结合,幽深的内容,要通过自然造化的形式
来表现。
⑥其次,从诗词节奏来说,清空的风格往往是以灵动取胜,而与板重相背离。所谓灵动,不外指作品
节奏给人们以和谐流动的美感:感情富于曲折,而以质朴明快的语言出之;结构饶有层次,但却统一在浑
然一气的境界之中。流转而不失之浮滑,律动和谐中包含着凝炼的风度,甚至峭拔的格调。
⑦再次,从语感说,清空风格的诗词,更多表现为质朴玲珑和潇洒纵横。锤炼精工、雕镂深刻、语气
蟠曲的作品,往往表现为邃密、峭拔、典雅、古奥的风格,它们的境界未始不绵密奇幻,但有的却不免迷
茫艰涩;语言未始不精警遒炼,但有的却失之诘屈聱牙,难以上口。而清空的作品则语言质朴,摒弃雕饰
之繁,“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
⑧总的来说,清空的思想基础,首先应该是具有高超、洒脱的情趣,像清风徐来,山泉汩汩。清空的
作品,其境界必有高度,不是“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那种高旷骏迈,也不是“乘风好去,长空万里,
直下看山河”那样的昂扬激荡。其特色是:秀劲中见挺拔,飘洒中寓沉着,优美中含有某些崇高因素。
(选自《文史知识》1984年第1期,有删改)
6.根据文章②③两段的内容,下列对“清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空主要是指一种经过艺术陶冶,从而在题材概括上表现为澄净精纯、意境塑造上具有朴素自然特点的艺术特色。
B.清空说明作家立足高、构思深,表现为画面有余味、脉络婉转谐和,但最主要的是含蓄、自然、峭拔、流转风格的相互交织。
C.清空具有审美情趣高雅,想象、情思和韵味横溢太空,纡回萦绕,竭尽曲折婉转之美的特点。
D.作品意趣超逸不凡,表达空灵自然,取境深邃,笔力遒劲,余味隽永,富于顿挫,都是清空的特点。
7.下列诗句,不符合“清空”特点的一项是
A.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姜夔《扬州慢》)
B.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
C.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D.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雄浑、冲淡、豪放、飘逸、清空等都是古代文艺理论家给古代文学作品特别是诗词划分的风格范畴,
但人们对它们的了解程度不完全相同。
B.灵动不仅指作品节奏给人以和谐流动的美感,还指感情富于曲折而用质朴明快的语言表现出来、结构富有层次却统一在浑然一气的境界中。
C.锤炼精工、雕镂深刻、语气蟠曲的作品,往往表现为邃密、峭拔、典雅、古奥的风格,但这样的作品有的不免境界迷茫艰涩,或语言诘屈聱牙。
D.本文围绕“清空”展开论述,先阐明“清空”是什么,再论述怎样才算“清空”,层次清晰;引用古人评价或诗词,增强了说服力和表现力。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晋献骊姬
刘向
骊姬者,骊戎之女,晋献公之夫人也。初,献公娶于齐,生秦穆夫人及太子申生,又娶二女于戎,生
公子重耳、夷吾。献公伐骊戎,克之,获骊姬以归,生奚齐、卓子。
骊姬嬖于献公,齐姜先死,公乃立骊姬以为夫人。骊姬欲立奚齐,乃与弟谋逐太子与二公子。于是骊
姬乃说公曰:“曲沃,君之宗邑也;蒲与二屈,君之境也。不可以无主。无主,则开寇心。夫寇生其心,
民慢其政,国之患也。若使太子主曲沃,二公子主蒲与二屈,则可以威民而惧寇矣。”遂使太子居曲沃,
重耳居蒲,夷吾居二屈。
骊姬既远太子,乃夜泣。公问其故,对曰:“吾闻申生为人,甚好仁而强,甚宽惠而慈于民,今谓君
惑于我,必乱国,无乃以国民之故,行强于君,君未终命而殁,君其奈何?胡不杀我,无以一妾乱百姓。”
公曰:“惠其民而不惠其父乎?”骊姬曰:“为民与为父异。夫杀君利民,民孰不戴。虽其爱君,欲不胜也。
君不早图,祸且及矣。”公惧曰:“奈何而可?”骊姬曰:“君何不老而授之政。彼得政而治之,殆将释君乎?”
公曰:“不可,吾将图之。”由此疑太子。骊姬乃使人以公命告太子曰:“君梦见齐姜,亟往祀焉。”申生祭
于曲沃,归福①于绛,公田不在,骊姬受福,乃置鸩于酒,施毒于脯。公至,召申生将胙②。骊姬曰:“食
自外来,不可不试也。”覆酒于地,地坟,申生恐而出。骊姬与犬,犬死;饮小臣,小臣死之。骊姬乃仰
天叩心而泣,见中生哭曰:“嗟乎!国,子之国,子何迟为?君有父恩i忍之,况国人乎?弑父以求利人,孰
利之?”献公使人谓太子曰:“尔其图之。”太傅里克曰太子入自明可以生不则不可以生太子曰吾君老矣若
入而自明则骊姬死吾君不安。”遂自经于新城庙。
公遂杀少傅杜原款。使阉楚刺重耳,重耳奔狄。使贾华刺夷吾,夷吾奔梁。尽逐群公子,乃立奚齐。
献公卒,奚齐立,里克杀之。卓子立,又杀之。乃戮骊姬,鞭而杀之。
(选自刘向《列女传》卷七,有删节)
[注]①归福,奉献祭肉。②胙:祭祀时用的肉。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骊姬既远太子 远:使……远离
B.吾将图之 图:谋划
C.公田不在 田:通“畋”,打猎
D.遂自经于新城庙 经:经过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则可以威民而惧寇矣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B.今谓君惑于我 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C.祸且及矣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D.骊姬乃使人以公命告太子日 斧斤以时人山林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太傅里克曰/太子入自明可以生不/则不可以生/太子曰/吾君老矣/若入而自明/则骊姬死/吾君不安
B.太傅里克曰/太子入自明可以生/不则不可以生/太子曰/吾君老矣/若入而自明则骊姬死吾君/不安
C.太傅里克曰/太子入自明可以生/不则不可以生/太子曰/吾君老矣/若入而自明/则骊姬死/吾君不安
D.太傅里克曰/太子入自明可以生不/则不可以生/太子曰/吾君老矣/若入而自明/则骊姬死吾君/不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骊姬劝说献公让申生镇守曲沃,让重耳镇守蒲城,让夷吾镇守二屈,其真实目的并非加强宗邑和边境的防守,而是为立奚齐为太子创造条件。
B.骊姬是一个性格复杂的女人。对太子申生为人评价的言辞,显示了她的险恶用心;劝献公为防止国家混乱而杀死她,又表明她能为国家大局着想。
C.在献公对太子起疑心之后,骊姬欺骗太子祭祀母亲齐姜,并借机下毒陷害太子。由于太子忠厚,没有亲自前去辩白,她的诡计终于得逞。
D.骊姬工于心计,她的阴谋在精心设计下一步一步得到了实现,但这不仅让晋国付出了极其沉重的代价,也给自己与儿子招来了杀身之祸。
第Ⅱ卷(共1 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无主,则开寇心。夫寇生其心,民慢其政,国之患也。(5分)
(2)无乃以国民之故,行强于君,君未终命而殁,君其奈何?(5分)
1 4.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8分)
游栖霞寺
李建勋
养花天气近平分①,瘦马来敲白下②门。
晓色未开山意远,春容犹淡月华昏。
琅琊④冷落存遗迹,篱舍稀疏带旧村。
此地几经人聚散,只今王谢独名存。
[注]①平分:春分节气。②白下:南京的别称。③琅琊:六朝时南京设琅琊郡。
(1)中间两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在诗中有什么作用?(4分)
(2)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孔子主张为政者必须立身端正,这样才能顺利推行政令。正如《论语•子语》所言:“其身正,不
令而行; , 。”
(2)刘禹锡在《陋室铭》中用“ , ”写出了陋室环境的清静和自己生活的安适。
(3)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用“ , ”两句来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
五、(12分)
1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概括传统文化的作用,不超过50字。(4分)
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中国古代优秀的思想理念,突出的一点便是中庸和谐的观念。儒家思想强调“礼之
用,和为贵”,道家倡导“天人合一”,这些思想是中国目前建设和谐社会的丰富理论资源。传统文化倡的
人生价值观、人格境界论,比如《大学》《中庸》这些经典中的人格境界,可以为我们重建道德观念提供
深层的学术滋养。传统文化体现出来的开放、包容精神,将有助于中华文明更好地融入世界文明,使世界
文明趋于多元化。
1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举凡高明的创作,无论音乐、绘画,还是戏剧,无不有出处,无不来自对经典的观照。我们的戏曲艺术教育一定要重视对传统的学习与继承。 ,才能真正领悟到前辈表演艺术家的精髓:通过复排《长歌行》,我们体味到了刁光覃性格把握的精到;在复排《雷雨》的过程中,我们看
①
到了情感表现细腻的苏民;郑榕舞台表演沉稳,是我们在复排《茶馆》时了解的。
②
(1)请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使上下文语意连贯,衔接紧密。(2分)
(2)修改画波浪线处标序号的两个句子,使画线部分句式一致,语脉贯通。(2分)
18.下面是某市的“关爱流动人口公益事业”徽标,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60个字。(4分)
六、(1 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走向海洋
阿来
①当站到一幅巨大的地图前,就发觉自己的目光已经改变。过去关注点总是高山与大河,那种蜿蜒与
逶迤,给人已经上路、地平线上景色不停变幻的感觉。自从在中国渔政南海总队302船上有一次南海之行
后,当我再次面对地图时,眼光就不由自主地投注于那片宽阔的蓝色海疆。感到脚下坚实的土地开始起伏,
开始晃荡。
②海洋像天空一样展开在我们眼前的时候,她是多么陌生啊!
③当她平静的时候,我们难于忍受她的单调,当她迎风起舞时,我们又无法面对野性的动荡。我们在
黄土中的根,扎得实在太深太深了,我们在陆地上的安居,也实在是太久太久了。很久以来,中国人就一
直认为自己的国度是中央之国,是大地的中央。天空出现在头顶,是为了完成穹庐般罩子的使命;大海呢,
那是大地床帷一样的漂亮的镶边。大海在中国人的主流观念中,从来不是出发之地,而是边缘与尽头。直
到近代,才有一群群中国人来到海边,向遥远的彼岸瞭望,才有一些勇敢的中国人到了海上,不是为了像
收获庄稼一样用网打捞一点鱼虾,而是为了一个遥远的强国富民的梦想。
④对一个生命意识与文化传统都深深扎根于黄土之中的民族来说,海洋或者是遥远的传说,或者就是
外敌侵入的风险。所以,明代虽然有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但他督造的七宝楼船,也只是中国历史上的一
个孤独的辉煌。郑和的故事,只有在今天中国人充分意识到海洋重要的时候,才被重新发掘出来,这个另
类的英雄才被真正地记忆。更能让我们刻骨铭心的历史是,同样是在明代,就在郑和七下西洋的船队消失
于海上之后不久,并非正规国家军队的倭寇,从海疆上不断地侵扰,居然成为明帝国的心腹大患。中国在
海洋上遭受屈辱,并不是到近代才有的事实,而是当中央之国尚称强大的时候就已经发生。明代,郑和的
船队至少到达了非洲。但在同一个明代,面对倭寇的骚扰,来自农耕文明的军队只是在陆地上筑起城墙,
而不是到广阔的大海上展开抵御外侮的战场。
⑤就在来自海上的倭寇之患平息不久,一个叫利玛窦的传教士经过漫长的充满风险的海上航行登陆中
国。他在书信中向自己远方的国人报告对这个新到国家的印象:“我们依然很难相信,一个疆域如此广阔
的庞大帝国,拥有的军队不计其数,却始终生活在持续不断的恐惧之中。”利玛窦还有些费解地指出:“他
们害怕那些小国家。”
⑥明代早已成为编年史的一个逝去的段落,但这种文化习性却带着巨大的惯性在持续着。对灾难与风
险,更多国人的选择是视而不见,或者遗忘。
⑦面对来自海洋的危险,封建帝王的选择是海禁。这让我想起一个二战时的故事。诺曼底登陆前夕,
盟军秘密集中了大量的舰船在英国海岸。舰船实在太多了,为了不走漏风声,艾森豪威尔为首的盟军司令
部,决定让英国沿海居民后撤一段距离。但这个决定引得丘吉尔首相愤怒咆哮:英国人的习惯从来就是逼
近,而不是离开海岸!不行,任何理由都不能让我们作出这样的决定!结果盟军不得不采取别的措施来保证
计划的施行。
⑧而在我们漫长的历史上,海洋只是海边渔民收获一点鱼虾的水上牧场,至多,也只是在故乡无以为
生的人们流浪异国求生的危险丛生的通道。使国人海洋意识苏醒,切肤感受到海洋主权之痛的是一部血腥的近代史,一个帝国幻梦的破灭,中华民族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⑨因此,南海总队这次巡航守礁的行为本身,就蕴涵了更为丰富的意义。一个后发的国家,开始意识
到海洋的重要,并且行动起来,开始维护自己天然的权利的时候,却因为曾经的被殖民,因为后发,因为
文化基因中海洋意识的缺乏,使一个国家维护主权的行为,也那么艰难曲折,波诡云谲,那么需要智慧与
坚定。好在,我们已经在海上了。海图上的航线虽然有些曲折,但终归是指向遥远海疆。我站在302船的
驾驶舱里,看到中国海上,台风过后,终于迎来壮美的日出!
⑩那时,我感到不是一艘船在劈波斩浪,而是整个中国,正在走向海洋!中国要走向世界,没有办法
不走向海洋!
(选自《看见》,有删改)
19.理解文中两处画线句子的含意。(4分)
(1)感到脚下坚实的土地开始起伏,开始晃荡。(2分)
(2)海图上的航线虽然有些曲折,但终归是指向遥远海疆。(2分)
20.本文哪些内容说明了历史上中国海洋意识的缺乏?请结合全文作简要概括。(4分)
21.在第⑦段中,作者写二战时故事的作用是什么?(4分)
22.“中国要走向世界,没有办法不走向海洋!”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6分)
七、(60分)
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你的思考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家国有书店将长时间看书而不买书的孩子们撵出。理由是:书店是卖书的地方,不是看书的地方。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高三语文很差
【语文】福建省福州市普通高中09年高三质量检查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三小题)(6分)(1)东船西舫悄无言福建省福州市,福建省福州市区号 ...
江苏省潮源中学高三语文第二轮复习教学案 (5)
...... 扩展语句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压缩语段1.将下面的句子加以适当扩展,使其更形象逼真。[原句]走近午门,是一个庭院,金水河横贯东西,教学案河上是五座石桥。[扩句]2.在下列一段文 ...
瑞安十中2002-2003学年度会考模拟卷(高三语文)..zip
......1 C(粳(jing)2 B败---拜3、B(“凄婉”用来修饰情感或声音瑞安十中,压缩语段1.将下面的句子加以适当扩展,使其更形象逼真。[原句]走近午门,是一个庭院,金水河横贯东西,形容景象用“凄凉”。“作客”是客居的意思,瑞安十中贴吧“做客”指当客人。“简捷”意为直截了当或简便快 ...
肥西中学高三2004届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高三语文第二次月考,压缩语段1.将下面的句子加以适当扩展,使其更形象逼真。[原句]走近午门,是一个庭院,金水河横贯东西,形容景象用“凄凉”。“作客”是客居的意思,高三化学第二次月考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棱角 菱形 欺凌 绫罗绸缎 B.角色 倔强 诡谲 精神矍铄 C.暴露 披露 露怯 ...
湖南师大附中高三语文综合测试2
......B.峻拔 疏浚 隽言妙语 怙恶不悛C.惬意 书箧 挈妇将雏 锲而不舍D.亢奋 炕席 伉俪情深 引吭高歌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湖南师大附中,压缩语段1.将下面的句子加以适当扩展,使其更形象逼真。[原句]走近午门,是一个庭院,金水河横贯东西,形容景象用“凄凉”。“作客”是客居的意思,湖南师大附中贴吧......B.峻拔 疏浚 隽言妙语 怙恶不悛C.惬意 书箧 挈妇将雏 锲而不舍D.亢奋 炕席 伉俪情深 引吭高歌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2007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一.基础知识(1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高三语文试题,压缩语段1.将下面的句子加以适当扩展,使其更形象逼真。[原句]走近午门,是一个庭院,金水河横贯东西,形容景象用“凄凉”。“作客”是客居的意思,2007成考语文试题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泊(bó) 飘泊 停泊 ...
广东实验中学04-05年上学期高三综合测试语文(附答案).doc
......分钟.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6分)一、(每小题3分高三上学期家长会,压缩语段1.将下面的句子加以适当扩展,使其更形象逼真。[原句]走近午门,是一个庭院,金水河横贯东西,形容景象用“凄凉”。“作客”是客居的意思,高三上学期评语共15分)1.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押解(jiě) 嬗(shàn)变 和衷(chōn ...
黄冈市2002年5月份高三质量检测语文答案.doc
......市2002年5月份高三质量检测语文参考答案A卷:1.A(B粕pò C箴zhēn D肄yì )2.D(A人才辈出 B以逸待劳 C辐射 欲盖弥彰)3.D(体现:某种性质或 ...高三函数测试题doc,压缩语段1.将下面的句子加以适当扩展,使其更形象逼真。[原句]走近午门,是一个庭院,金水河横贯东西,形容景象用“凄凉”。“作客”是客居的意思,高三数学试题doc......市2002年5月份高三质量检测语文参考答案A卷:1.A(B粕pò C箴zhēn D肄yì )2.D(A人才辈出 B以逸待劳 C辐射 欲盖弥彰)3.D(体现:某种性质或 ...
高三语文复习第5讲
......三语文复习讲座(五)正确使用实词孙芳铭本讲选说一点词语选用的有关问题。正确使用词语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压缩语段1.将下面的句子加以适当扩展,使其更形象逼真。[原句]走近午门,是一个庭院,金水河横贯东西,形容景象用“凄凉”。“作客”是客居的意思,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正确选用词语。汉语的词语十分丰富,高三语文复习计划从语形式看 ...
(人教版)高三语文诗歌鉴赏指导
......* 诗歌鉴赏指导 镇江市实验高级中学 姚 宇 古诗词基本知识 诗歌分为古体诗(又称“古风”)、近体诗 (又称“格律诗”)。“歌、行、吟” 分别是古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压缩语段1.将下面的句子加以适当扩展,使其更形象逼真。[原句]走近午门,是一个庭院,金水河横贯东西,形容景象用“凄凉”。“作客”是客居的意思,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正确选用词语。汉语的词语十分丰富,高三诗歌鉴赏教案......* 诗歌鉴赏指导 镇江市实验高级中学 姚 宇 古诗词基本知识 诗歌分为古体诗(又称“古风”)、近体诗 (又称“格律诗”)。“歌、行、吟” 分别是古 ...
详见:
(2014年福州市高三适应性练习)32. Look! From opposite the street _________, screaming in panic.
A
当表示地点状语的介词短语被提前到句首表示强调的时候,要把谓语动词提前到做主语的名词前,构成全部倒装句。句义:看,从对面的街上来了两个孩子,害怕地尖叫了起来。因为句子的主语是two kids,所以谓语动词使用复数形式come。故A正确。
【试题延伸】1.由地点和时间副词引出的完全倒装句:以地点副词here, there和时间副词now, then 开头,后面的动词是be, come, exist, fall, follow, go, lie, remain, seem, stand等,而主语又是名词时,构成完全倒装句。eg :Up climbed the boy when his mother came.
2.表示运动方向的副词或地点状语置于句首,谓语表示运动的动词且主语是名词时使用完全倒装
Out rushed a missile from under the bomber. 轰炸机肚底下窜出一枚导弹。
注意:
在here, there引出的倒装句中,当主语是普通名词时用完全倒装句,但当主语是代词时,就要用部分倒装句。
例:Here comes the postman!(邮递员终于来了!注意实意谓语动词位于主语之前。)
Here we are.(我们到了。注意系动词位于主语代词之后。)
2022福州高三一检-福州一检2022各科答案
2022年福州一检在2022年3月2日正式开考,大家准备好了吗?待福州一检考完之后,我将为大家公布本次考试各科试卷及真题解析,供考生和家长参考,以便估分和定位水平,查漏补缺,为高考全力冲刺瞄准方向。
本次考试主要会考到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9门科目,考试时间从2022年3月2日开考,以下是各门科目的试卷及答案解析,供参考:
1、福州一检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福州一检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3、福州一检英语试卷及答案解析
4、福州一检物理试卷及答案解析
5、福州一检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6、福州一检生物试卷及答案解析
7、福州一检政治试卷及答案解析
8、福州一检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
9、福州一检地理试卷及答案解析
10、福州一检日语试卷及答案解析
关于福州高三9月调研卷和福州市2021高三调研卷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