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校大联考调研五文综答案(百校大联考2020~2021学年度高三第五次联考)

本篇文章给同学们谈谈百校大联考调研五文综答案,以及百校大联考2020~2021学年度高三第五次联考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本文目录一览:

2011东北三省三校联考第二次模拟文综答案

加油啊,,希望你考得很好,,祝福你啊,,心态很重要的

理科数学

选择题CCBBBCCCCBBA

英语

听力1-10 BBBAC CABBA 11-20 CABAC BAABC 单项选择21-25 ACBAD 26-30 CCADC 31-35 DBDAB 完形填空 36-40 CBAAD 41-45 CCDBA 46-50 BBACD 51-55 DDABC 阅读理解56-59 DCAC 60-63 CBCD 64-66 CBD 67-70 ABAC 七选五71-75 GEDBF

语文

CBBCAA AC AC DCB

物理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ACD BC AC A B B D ABC

生物

1-6 CCCBCB

化学

7 8 9 10 11 12 13

A B D D C D D

一、1、 A(曲解文意。第一段“‘学而优则仕’的信条与科举制度融为一体,互为里表”说明“学而优则仕”并非一种科举制度,而是和科举制度关系密切。B的答题区域在第二段,C、D答题区域在第三段。)2、B(强加因果。第四段“‘家’‘国’”一体的宗法专制时代”是大的环境背景,而不是学优而仕导致的。A、C、D答题区域都在第四段。)

3、D(A强加因果。第二段指出促成“士为四民之首”的观念是文吏统治。B缩小范围,以偏概全。第二段明确指出这些士能够被原谅“个中原因固不止一端”。C说法绝对。第三段指出中国的贵族“并不是完全由血统决定”。D答题区域在第四段。)

二、

4. D “过”是“探望”的意思。

5. B ①给皇帝的建议;③是皇帝的话;⑥对自己的评说

6. C 文中未提及皇帝同意他们的主张。

7.(1)我曾经请求宽容进言的人,现在议论到我反而责备他们,对公众舆论又怎么解释呢?(言:进言,1分;责:责备、责怪,1分;如……何:对……怎样,1分;句意2分;共5分)

(2)我与您共事多年,不曾见您笔下胡乱杀一人,上天回报您如此丰厚是应该的。(历:多,1分;妄:胡乱,1分;宜:应该,1分;句意2分;共5分)

8.这两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艳丽、壮阔宏大的晨猎场景(晨猎图),“浅草”“红旗”“白马”,写出环境色彩的艳丽,“分围”“向日”“迎风”,写出场面的宏大。(分析2分,概括1分)烘托了晨猎的氛围,为人物的出场做了铺垫。(作用2分)

9.塑造了一个身手矫健、技艺高超的猎手形象。“背手抽”写出了取箭动作的娴熟利落。“翻身控”展现了猎手动作难度大,技艺高超。尾联通过描写人们的惊叹和大雁应声而落侧面表现出射箭技艺的高超。(形象概括2分,分析4分)

10.名句名篇默写

(1)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猿猱欲度愁攀援

(2)浅草才能没马蹄 绿杨阴里白沙堤

(3)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

三、11.(1)AC(答A项的给3分,答C项的给2分,答D项的给1分。B项中“父亲成功地骗了家人”有误,妻儿了解实情。E项中儿子对于父亲去做送水工并没有不高兴,流下的是感动的泪水。D项中儿子在作文中这么说是为了不让父亲尴尬。他不忍心父亲送水受累,但也希望父亲能找到事做而少背负些心理负担。)

(2)父亲有责任心,他下岗后首先想到要找工作支撑困难的家;慈爱,关注孩子的成长,再困难也要给孩子买书;吃苦耐劳,父亲做送水工,最后通过辛勤的创业使家境殷实起来;坚忍,将苦难和悲痛默默承受,把快乐和爱带给家庭。(任答三点给6分,每点概括、分析各1分)

(3)内容:丰富人物形象,表现了父亲的慈爱、妻儿的善解人意(2分);作文是家庭和谐幸福的见证,凸显了小说主题,(2分)。

结构:是小说的线索,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2分)。

(4)“有一种爱像海绵”指的是父亲将苦难和悲痛默默承受,把快乐和爱献给了家庭,家人为了家庭的幸福,相互包容、理解(2分)。小说中父亲下岗后为了不让妻儿伤心,将此事独自扛了起来,而妻子和孩子用善意的谎言配合了父亲的尴尬,一家人虽然困苦但是很幸福温馨(2分)。

学生可以结合这种爱在家庭中的作用(和谐幸福)和对人生的意义(健康幸福)等角度来谈,均可给分。(结合生活略)(4分)。

四、12.(1)AB (答B项给3分,答A项给2分,答E项给1分。C项梁启超始终成不了一个老练的政治家,原文说“这与当时的政局有关,也是他的性格使然”,选项中将政局的影响夸大了;D项为梁启超因多变而学问不能精深感到惋惜的不是郑振铎,张冠李戴。E项原文中没有神态描写。)

(2)①在近现代学术史上,梁启超取得多方面的成就,著述颇丰。

②在劝龙济光反袁时,面对险境急中生智,力挽危局。

③通达人生智慧,认为人要生活于趣味之中,这样的生活才有价值。

④梁启超虽然一生多变,但他有中心思想和一贯主张,绝不望风转舵。

(答出其中3点即可,每点2分)

(3)表现了梁启超勇敢无畏、重人生趣味的特点(2分);有助于读者从多个角度了解梁启超的精神特质(2分);使传记的内容更加真实可信。(2分)

(4)“这种生活”指的是梁启超充满趣味的生活。主要体现为他兴趣广泛,学问涉及面广。

这种生活具有的好处:

①有助于积极思考探索,有所成就。

②能够永久保持不厌不倦的精神,发现生活的 之处。

③能够正确地看待成败,有不竭的奋斗动力。

这种生活的不足:

①学问上,可能有多方面的收获,但难以精深。

②立身处世上,容易多变化,少常态,难以明白他的宗旨原则。

五、13.C不易之论:指不可更改的言论。(A销声匿迹:不公开讲话,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没有了音讯。本句用于写行为,不当。B唱高调:发表似乎高明但脱离实际的论调,也指说得很好听而不实际去做。D耳鬓厮磨:两人的耳朵和鬓发相互摩擦。形容相处亲密,多用于相爱男女之间。)

14.D(A偷换主语,“全都枯萎了”前面应加上“野花”。B赘余,去掉“免费”。C.成分残缺,实施“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约束”的调控举措。)

15.C(本段内容围绕“教育顺应人的天性”,谈及了三个教育家的观点。④句中的“就”字与给出的开头衔接最为自然顺畅,②句中“更”字与④句构成递进关系,①句“也”字说明它应该在④②句之后,③⑤⑥句都是在解释夸美纽斯的观点,③句是①句“教育应该考虑儿童的性格和年龄特征”的原因,应紧随其后,⑥句中“他们”指的是③句中的“这些人”所以应在③句之后,⑤句是前面内容的补充,应放在最后。)

16.(1)接生婆把出生的婴儿包扎倒了。(2)比喻一向做惯了的事因一时疏忽而弄错了。(答“苗振本来擅长写文章却落榜了”亦可。)(答对1处2分,答对2处5分。)

17.参考答案:站在旭日阳刚角度:①旭日阳刚演唱时,融入了自己的创意,故不应过多指责。②旭日阳刚的走红,也提高了汪峰的知名度,故不应过多指责。

站在汪峰的角度:①叫停是正常维权,我们应该尊重版权。(言之成理,酌情给分。6分)

六、18.作文。评分标准参见2010年语文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参考译文]

商辂,字弘载,是淳安人。考取乡试第一名。正统十年,会试、殿试都是第一名。到明代结束,三次考试都得第一名的只有商辂一人罢了。

成化三年二月被召至京城,首先陈述勤奋学习、采纳谏议等一共八件事,皇帝赞许并采纳了。他所说的采纳谏议的事情中,有请求召回复用元年以后因进言而被贬斥的人的内容。第二年,彗星出现,给事中董曼等人弹劾不称职的大臣,一起涉及商辂。商辂于是请求辞职。皇帝很 ,命令在朝廷查问那些进言的人,想给予严厉谴责。商辂说:“我曾经请求宽容进言的人,现在议论到我反而责备他们,对公众舆论又怎么解释呢?”皇帝很高兴,不久商辂晋升为兵部尚书。

商辂为人,宽厚大度,到面临大事时,坚毅没有人能改变。悼恭太子去世,皇帝因继承人的事而忧虑。纪妃生有皇子,六岁了,身边的人畏惧万贵妃,没有人敢进言。很久以后,才报告给皇帝。皇帝非常高兴,想向朝廷的人宣告,派遣中官到内阁说明自己的意图。商辂请求皇帝诏令礼部拟定上报皇子的名字,于是朝廷大臣相互祝贺。过了几日,皇帝又御临文华殿,皇子陪侍,召见商辂及众内阁大臣。商辂叩首说:“陛下在位十年,未立太子,天下盼望已久了。应当立即立为太子,安定朝廷内外的人心。”皇帝点头同意了。

中官汪直监管西厂时,多次造成大案。商辂率领同僚分条列出汪直的十一条罪状,说:“陛下把听讼断狱委托给汪直,汪直又把小人当做耳目。自从汪直掌权,士大夫不能安心于他们的职守,商人不能安心于经商,老百姓不能安心于生产,如不立即除去,天下安危就不可知了。” 皇帝 地说:“任用一个太监,怎么竟危及到天下?”商辂严肃地说:“朝廷大臣无论大小,有罪都请下旨逮捕讯问。汪直擅自抄没三品以上京官。各位近侍在皇帝左右,汪直动辄更换。汪直不除去,天下怎能没有危险?”依据大义,慷慨激昂。

万贵妃看重商辂的名望,拿出父亲的画像,嘱托他写赞语,赠送的金钱礼物非常丰厚。商辂竭力推辞,使者把贵妃的意思告诉他。商辂说:“不是皇帝的命令,不敢接受。”贵妃不高兴了,商辂最终也不顾及。到辞去官职后,刘吉去探望他,看见他子孙众多,感叹说:“我与您共事多年,不曾见您笔下胡乱杀一人,上天回报您如此丰厚是应该的。”商辂说:“只是不敢让朝廷乱杀一人而已。”过了十年去世,时年七十三岁。追赠太傅,谥号文毅。

加油啊

[img]

09四月份杭州五校联考试卷和答案

语 文 试 题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学校、试场、座位和姓名。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

A.有些人面对他国文化进入忧心忡忡(chōng),而对本国文化输出则夸夸奇谈,这

两种反应(yìng)其实是一回事,都反映了强烈的文化自卑感。

B.最后一场季前赛对火箭队来说犹如噩梦,姚明在第二节下场时右脚踝(kē)扭伤,

虽然伤并不严重,但这给新赛季火箭队的前景蒙(mēng)上了阴影。

C.这家服饰有限公司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浙江桐乡濮院镇,傍(bàng)依杭州,毗(pí)

邻上海,在时尚的风潮中已经走过了六个春秋。

D.虽然骇(hài)人听闻的虐(nüè)俘丑闻让美国的人权面目原形必露,但美国认为自

己完全可以“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随着经济发展,大量文化遗产在经意或不经意间消失了,不少 着巨大历史文化价值的物质或非物质文化遗产,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后人只能在书本里追寻那些美好记忆。

②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用科学发展观 高等教育的很重要的一点是将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置身于全球化背景下,没有国际化的参照对比,建设一流也就无从谈起。

③为配合新版护照的启用,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日前推出一系列便利措施,中国公民申领护照出国将更加 。

A.装载 统帅 简捷 B.承载 统率 简捷

C.装载 统率 简洁 D.承载 统帅 简洁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名作家曹又方在万松书院作了题为“曹又方眼里的城市生活品质”的讲座,在讲座的开场上她就对杭州充满了溢美之词,她毫不掩饰自己对杭州的喜爱。

B.取消手机漫游费在当前还不能一蹴而就,只能先通过降低漫游费来确保这一政策平稳过渡。

C.本书具体而微地介绍了社会交往中所必须遵循的各种社交礼仪,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D.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大手大脚惯了,滑入了奢侈的斜坡,那道“廉明”的防线很快便会被冲破,就如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发而不可收拾。

2,4,6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为了对付日益猖獗的盗车贼,马来西亚政府将给新汽车牌照安装电子芯片,据报

道,“电子牌照”芯片系统是马来西亚对付偷车犯罪的最新举措。

B.品酒专家认为无论从产量到品质,“张裕”都将成为冰酒这个领域的世界领袖,

因为张裕拥有世界最大的单体冰酒葡萄种植园。

C.按照政策规定,破产企业中距法定退休年龄不到5年的职工,经本人申请,可以签订内退协议,退岗休养。

D.尽管有人指责布什政府在反恐问题上未给予足够重视,但美政府主要官员表示,

即使抓住了本·拉丹,也没有办法阻止“9·11”事件的不再发生。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春天到仙都踏青, 。那娇艳欲滴的朵朵桃花 。山

间的清风轻轻吹过,带走了缭绕的雾气, 。

①除了可以看到自然秀美的景色外,还可以感受被桃花簇拥的美妙快感

②除了可以感受被桃花簇拥的美妙快感外,还可以看到自然秀美的景色

③在迷蒙的烟雾中亭亭玉立,像是一个个害羞的少女

④像是一个个害羞的少女,在迷蒙的烟雾中亭亭玉立

⑤点染胭脂的春桃,不由使人想到“东风吹开花千树,占断春光惟此花”的诗句;桃花的笑脸一下子变得清晰明媚起来

⑥桃花的笑脸一下子变得清晰明媚起来;点染胭脂的春桃,不由使人想到“东风吹开花千树,占断春光惟此花”的诗句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而《四库全书》是乾隆年间纂修的一部丛书,按照经、史、子、集四部分类。

B.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们主张废弃六朝以来华而不实的骈俪文,创作内容充实、形式自由的散文。

C.曹禺是中国现代最伟大的剧作家之一,他的《日出》、《雷雨》代表着中国现代戏剧的最高成就,和他齐名的还有田汉。

D.巴尔扎克创作的小说总称《人间喜剧》,其中最有名的是《欧也妮·葛朗台》和《悲惨世界》等长篇小说。

二、(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2,4,6

在信史时代之前考证姓氏的发源,是一件徒劳的事情。因为那个阶段整个中国的历史,依然是一部上古神话史。伏羲氏姓风,这是中国古代史籍对姓最早的记载。所有的史学家都非常乐意为古代帝王们刻画血缘关系,寻常百姓修订家谱时也会情不自禁地把宗族的历史上溯至三皇五帝时代。

在商朝姓氏已被使用的更多“证据”,其实是从《竹书纪年》和《史记》等古籍得来的,而史官并非那个时代的人,结论也多出于考察和推测。那个时代是典型的奴隶制时期,国家机构已经形成,帝王的嫡子有王位继承权,某些庶子被分封。这些爵国的后裔可能以国或封地的名字逐渐形成氏。西周留在历史上最主要的政纲莫过于迫于人口急剧增长压力的扩疆驯土。封国多如牛毛,当时最小的分封单位恐怕只是一处小小的城池。仅武王和他的儿子成王,就封了70多个诸侯国,列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于是氏在那个时代大爆发了。以国为氏最为普通,后世再衍生出无数个氏;另外还有以官名为氏的,如太史、司马、司空、司徒;以先人别号为氏的,如唐、夏、殷;以封地为氏的,如鲁、米、卫;以先人谥号为氏的,如庄、武、穆、宣;以居住地名为氏的,如郭、池;以从事职业为氏的,如陶、屠、巫、卜等等。

氏大爆发的周代,并非全中国人人有姓。而真正到了实行郡县制的秦,标别贵贱的“氏”才变得没有意义,反而同代表血统关系的姓逐渐合一。再后来一道编户齐民的旨意,仿佛一阵春风拂来,姓氏才吹开了平民的家门。

有趣的是,姓氏是以一种非常中国式的方式进入寻常百姓家的。人们大多眷念故国故土,使很多小王国消失后国名变为姓;还有一些以自己部族的宗长姓氏为姓,或者被赐姓等等。中国的姓氏还带有浓厚的聚居文明和以人丁望族为荣的色彩,这并不像明治维新时代的日本,人人随意而为,一下子弄出3万多个姓,不仅缺少底蕴,也缺少传承和文化感。

曾经撰有现代欧洲女性起源方面著作《夏娃的七个女儿》一书的布赖恩·塞克斯博士发现,现在中亚有1600万男人带有成吉思汗的Y染色体,而这是从这个12世纪的男人的单个拷贝开始的。我国学者认为对姓氏的历史研究采用遗传学的科学手段加以辅助,理论上是完全可行的。新加坡张氏总会就希望通过基因科学实验来证实会员之间存在血缘关系。去年3月特地动员族群参加当地学者展开的“东南亚人口基因研究”计划。这次的结果是令人愉快的。研究结果公布,同姓者有着一组特定的Y染色体,可以断定他们拥有同一个祖先。同时,不同籍贯的同姓个体之间又具有其他明显差别,表明了姓氏发展历史中还掺杂了语言、文化和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影响,远不仅血缘那么简单。

2,4,6

(摘自2007年3月23日《浙江日报》,有删节)

7.对中国的姓氏有关情况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

A.姓氏的起源是无从考证的,即使是最早的认为伏羲氏姓风的记载,也多出于后人的考察和推测。

B.西周的分封使氏大爆发,人们纷纷以氏为姓,而不再用那些标志着高贵血统的姓了。

C.秦朝时实行郡县制使“氏”没有意义,后来为了编户齐民的需要,给许多原来没有姓的平民也定了姓。

D.中国的姓氏带有浓厚的聚居文明和以人丁望族为荣的色彩,有历史传承和文化感。

8.文中划线句中引号的作用是 ( )

A.强调这些证据出自古籍。 B.表示这些证据其实不足为据。

C.指出这些证据的特殊性。 D.强调这些证据的重要性。

9.“在周代,并非全中国人人有姓”的根本原因是 ( )

A.周代是典型的奴隶制时期,奴隶是没有地位的。

B.只有帝王的嫡子有王位继承权,其他庶子没有。

C.姓是代表血统关系的,只有高贵的人才有。

D.人口急剧增长给姓氏的形成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2,4,6

10.根据全文内容,下面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史学家为古代帝王们刻画血缘关系,寻常百姓修订家谱时把宗族的历史上溯至三皇五帝时代都是要表明他们的血统高贵。

B.据《史记》记载,屈原是“楚之同姓”,而楚王姓“熊”,因此“屈”可能是衍生出的“氏”。

C.塞克斯博士的发现采用了遗传学研究的方法,结论表明现在中亚有1600万男人是成吉思汗的后代。

D.新加坡张氏总会通过基因科学实验证实了会员之间存在血缘关系,但也有个别同姓个体存在明显差别,因此这些个别个体可能是因别的原因而姓张的。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戆子记

[清]谢济世

梅庄主人在翰林。佣仆三:一黠、一朴、一戆①。

一日,同馆诸官小集,酒酣,主人曰:“吾辈兴阑矣,安得歌者侑②一觞乎?”黠者应声曰:“有。”既又虑戆者有言,乃白主人,以他故遣之出,令朴者司阍,而自往召之。召未至,戆者已归,见二人抱琵琶到门,诧曰:“胡为来哉?”黠者曰:“奉主命。”戆者厉声曰:“吾自在门下十余年,未尝见此辈出入,必醉命也!”挥拳逐去。客哄而散,主人愧之。

一夕,然烛酌酒校书。天寒,瓶已罄,颜未酡③,黠者眴朴者再沽。遭戆者于道,夺瓶还谏曰:“今日二瓶,明日三瓶,有益无损也。多酤伤费,多饮伤生,有损无益也!”主人强颔之。

既而改御史。早朝,书童掌灯,倾油污朝衣,黠者顿足曰:“不吉!”主人怒,命朴者行杖,戆者止之,谏曰:“仆尝闻主言,古人有羹污衣、烛然须不动声色者。主能言不能行乎?”主人迁怒曰:“尔欲沽直邪?市恩邪?”应曰:“恩自主出,仆何有焉!仆效愚忠,而主曰沽直!主今居言路,异日跪御榻与天子争是非,坐朝班与大臣争献替。弃印绶其若屣,甘迁谪以如归。主亦沽直而为之乎?人亦谓主沽直而为之乎?”主人语塞,谢之,而心颇衔之。

由是黠者日夜伺其短,诱朴者共媒糵④,劝主人逐之。会主人有罪下狱,不果。未几,奉命戍边,出狱治装。黠者逃矣,朴者亦力求他去,戆者攘臂而前曰:“此吾主报国之时,即吾侪报主之时也。仆愿往!”市马,造车,制穹庐,备粱糗以从。于是主人喟然叹曰:“吾向以为黠者有用,朴者可用也。乃今而知黠者有用而不可用,而戆者可用也;朴者可用而实无用,而戆者有用也。”

养以为子,名曰戆子云。

[注] ①戆:迂愚而刚直,憨直。 ②侑:劝人饮酒进食。 ③酡:饮酒脸红貌。④媒糵:酝酿之意,比喻定计陷害。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吾辈兴阑矣 阑:残,尽。

B.尔欲沽直邪 沽:猎取。

C.坐朝班与大臣争献替 替:替换,替代。

D.由是黠者日夜伺其短 短:缺点,过错。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恩自主出,仆何有焉 B.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B.

谢之,而心颇衔之

2,4,6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由是黠者日夜伺其短 C.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朴者亦力求他去,戆者攘臂而前曰 D.

则天下之民引领而望之矣

13.下列各组句子中,省略成分所指代的内容不同的一组是 ( )

A.召▲未至 挥拳逐去▲

B.▲既又虑戆者有言 ▲遭戆者于道

C.▲然烛酌酒校书 ▲奉命戍边,出狱治装

D.▲夺瓶还谏曰 ▲市马,造车,制穹庐,备粱糗以从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戆子通过厉斥歌者、夺酒劝主、沽直之辩这几件事情,使主人从不开心、勉强接受到心中感佩,慢慢取得了主人的认可,从主戍边之举更是获得了主人的信任。

B.文章善用对比手法,戆子、黠者的一言一行形成了鲜明对比,黠者前后的行为也构成对比,这样使人物眉目鲜明,非常传神,仆人的“可用”、“不可用”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C.本文文笔简约,语言朴实,鲜明生动地刻画出了三个不同品性的仆人形象。文中黠、朴二人正是朝中奸佞小人和平庸俗人的投影,而戆子则是作者这类人的写照。

D.作者为“戆子”作记,其实是借戆子宣泄心中郁愤,剖示耿直忠诚之心,是对朝廷吏治、君主视听的一种极大讽刺。

第Ⅱ卷(108分)

四、(17分)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乃白主人,以他故遣之出,令朴者司阍,而自往召之。

(2)仆尝闻主言,古人有羹污衣、烛然须不动声色者。主能言不能行乎?

(3)弃印绶其若屣,甘迁谪以如归。

16.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2,4,6

野步

宋·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野步

清·赵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1)从人物形象的角度,谈谈两首诗分别呈现了怎样的一个野步者的形象。(2分)

(2)这两首诗的三、四句都重点运用了同一种表现手法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请作简要赏析。(4分)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三小题)(3分)

(1)__________________,泉涓涓而始流。(陶潜《归去来兮辞》)

(2)天姥连天向天横,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____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屈原列传》)

(4)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 。(毛泽东《采桑子·重阳》)

求百校联考文综答案

你好,网上没有查到试卷,所以不能帮你。麻烦把不会的题目发过来大家帮助你吧

求百校大联考2020-2021学年度高三第一次联考全套试卷

2020届湘赣皖十五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模拟

链接:

提取码: t92k

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高分求百校联盟11届河北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

您老人家也太心急了吧,统一考试,新卷子好吧,等你成绩出来了就有正确答案了啊...@o@晕...

2020-2021衡水金卷先享题·调研卷 文综(五)答案 全国Ⅲ卷 谁有?

高考资源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

?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高考资源合集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百校大联考调研五文综答案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百校大联考2020~2021学年度高三第五次联考、百校大联考调研五文综答案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