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期末调研卷江宁区(去年语文调研考试试卷)

本篇文章给同学们谈谈语文期末调研卷江宁区,以及去年语文调研考试试卷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本文目录一览:

-初中语文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一(21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①)晨兴理荒秽,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② ▲ ,林空鹿饮溪。 (梅尧臣《鲁山山行》)

③ ▲ ,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④ ▲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⑤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 。(苏轼《浣溪沙》)

⑥僵卧孤村不自哀, ▲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⑦ ▲ ,猿鸟乱鸣;夕日欲颓, ▲ 。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⑧《登岳阳楼(其一)》中分别从空间、时间跨度上来写北宋灭亡后逃难生活的两句诗是: ▲ , ▲ 。

2.请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 (piān)然 追 (sù) ▲ 殷( ▲ )红 伧( ▲ )俗

3.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 )

A.要是一篇文章里的思想是有问题的,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B.为了防止“雾霾”不再爆发,南京市将对企业排放、工地控尘等展开检查。

C.“嫦娥三号”成功落月,使中国成为继美苏之后第3个实施月球软着陆的国家。

D.无论从历史、地理还是从法理的角度来看,都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4. 为下面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15个字)(2分)

南京博物院在历时4年的二期工程扩建后全面开放。这家省内唯一的省级博物馆,在原有基础上,改造成“一院六馆”的格局。其中建成于民国的老大殿本身就是文物,为了保护它,将老大殿整体拔高了3米。这样既不会破坏这个大型文物,也能让新的场馆在底层相互连通。“遇上下雨天,游客不用打伞就能穿梭于各个场馆。”而参观南博不需买门票,只需要在网上提前预约即可,55岁以上南京市民无需预约,凭二代身份证就可现场领票。

5. 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填空。(2分)

冬天过去了,窗外已春意盎然。他觉得自己再也不能呆在医院里了……医生建议他再做一次

手术,他冷冷地、生硬地说:“到此为止。我可够了。我已经向科学献出了我的一部分鲜血,剩下的留给我做点别的事吧。”

文字出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其中的“他”名字叫_______▲_______; “别的事”具体指__▲___。

二(45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 完6~11题。(16分)

【古诗阅读】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6.诗人通过送别环境的刻画、气氛的渲染,表达出__▲___之意。(1分)

7.首联写送别之景,其中“横”字写青山的静,“绕”字写__▲___的动;颔联写送别之事,诗人借“孤蓬”比喻______▲_______。(2分)

【古文阅读】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选自张岱《陶庵梦忆》)

[乙] 是夕,天宇开霁①,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②策杖并湖③而行。出雷峰④,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⑤,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⑥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

殆⑦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选自张岱《西湖梦寻》)

[注] ①霁:雨过天晴。②参廖:与下文的“辨才”都是人名。③并湖:沿湖。④雷峰:与下文的南屏、灵石坞都是山名。⑤惠因涧:山涧名。⑥普宁:与下文的寿圣院都是寺名。⑦殆:大概。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4分)

(1)是日更定矣( ▲ ) (2)上下一白( ▲ )

(3)濯足于惠因涧( ▲ ) (4)谒辨才于朝音堂( ▲ )

9.下列句子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2分)

A.余:余住西湖 /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B.与:天与云与山与水 / 选贤与能

C.绝:湖中人鸟声俱绝/ 夜久语声绝 D.而:酌泉据石而饮之/ 而旗尾略不沾湿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2)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

11. 依据甲乙两文的文意,完成下列填空(3分)

从时间角度看,甲乙两 文可以共用一个标题: ▲ 游西湖。甲文重在描写雪景,乙文重在记叙 ▲ ,两文中的西湖环境都显得非常 ▲ 。

(二)阅读《故宫博物院》选段,回答12--16题。(13分)

①在北京的中心,有一座城中之城,这就是紫禁城。现在人们叫它故宫,也叫故宫博物院。这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有五百多年历史了。

②紫禁城的城墙十米多高,有四座城门:南面午门,北面神武门,东西面东华门、西华门。宫城呈长方形,占地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城墙外是五十多米宽的护城河。城墙的四角上,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③从天安门往里走,沿着一条笔直的大道穿过端门,就到午门的前面。午门俗称五凤楼,是紫禁城的正门。走进午门,是一个宽广的庭院,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桥的北面是太和门,一对威武的铜狮守卫在门的两侧。

④进了太和门,就到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座大殿矗立在七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台基有三层,每层的边缘都用汉白玉栏杆围绕着,上面刻着龙凤流云,四角和望柱下面伸出一千多个圆雕鳌头,嘴里都有一个小圆洞,是台基的排水管道。

⑤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⑥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 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⑦三大殿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这条线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向南从午门到天安门延伸到正阳门、永定门,往北从神武门到地安门、鼓楼,全长约八公里。

⑧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旦等都在这里受朝贺。每逢大典,殿外的白石 台基上下跪满文武百官,中间御道两边排列着仪仗,皇帝端坐在宝座上。大殿廊下,鸣钟击磬,乐声悠扬。台基上的香炉和铜龟、铜鹤里点起檀香或松柏枝,烟雾缭绕。

12.阅读上述文本,说说故宫博物院有哪些特点。(2分)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⑤⑥⑧三段文字分别介绍了太和殿的___▲_____、内景和____▲____。(2分)

14. 第⑥小节对太和殿“内景”的介绍,作者是如何做到条理井然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假如你正在故宫游览,同伴在“太和殿”等你,你在“午门”,要很快找到同伴一起回去,应该怎么走?(不超过40个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关于选文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第①节中说“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两个“最”字强调了故宫的价值。

B.第⑤节文中画横线句子从表达方式上看是描写,从说明方法上看是摹状貌,凸显了太和殿的“雄伟壮丽”。

C. 选文刻意详细介绍了太和殿中多姿多态的“龙”,显示了作者对“龙”纹饰的喜爱及对皇权的敬畏。

D. 第⑦节说,“三大殿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显示了故宫建筑以“皇权”为中心的

设计理念。

②霾也叫雾霾(烟霞),是一种特殊的天气现象。指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非水成物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时,会造成视程障碍,人们称这种现象为霾或灰霾。

③ 不利的自然天气条件与严重的大气污染是形成雾霾的两大因素。空气气压低,空气不流动是形成雾霾的自然因素。由于空气的不流动,使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聚集,漂浮在空气中。以往通常认为“雾只是自然现象”,现研究指出,中国当今的.雾和霾都已不是完全的自然现象,污染排放的颗粒物(PM2.5和PM10)是形成雾霾的罪魁祸首,而其中又以PM2.5为最甚。A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它粒径小,表面积大,活性强,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B这些颗粒物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还有地面的灰尘,某种程度上说,因为城市排放的大量空气污染物,铺就雾霾天的基石。

④我国的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雾霾问题已经覆盖到整张中国地图。研究者将中国的霾主要分成9大区域,污染物在这些区域中相互传输。研究还发现,我国颗粒物浓度在世界范围内较高,仅次于南亚城市,远高于欧美的城市与城郊区。

⑤常言道“秋冬毒雾杀人刀”。我们看得见、抓不着的“雾霾”其实对身体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对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高发的群体。雾霾天气空气中污染物多,气压低,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发作。这种天气还可导致近地层紫外线的减弱,使空气中的传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强,传染病增多。同时,雾霾的天气也会使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影响。尽管中国有巨大商机,但北京等大城市空气污染问题今后如得不到有效治理,终将会让一些外国人望而却步。在京居住超过10年的新西兰来华员工丹尼夫妇,越来越意识到空气污染对孩子健康的影响,最终决定离开北京。伦敦能除掉“雾都”的恶名,关键在于公众的自我环保意识,大家共同来维护一个更好的自然环境。而在中国,目前大家还是抱怨的多,尽管政府公布不少政策,但自觉自愿执行的人还是相对太少,雾霾控制将任重道远。

17. 用简洁语言概述本文的说明内容。 (3分)

18. 选文的第①段有什么作用?(2分)

19.根据第③段内容,回答问题。(4分)

(1)画横线A句“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能否换成“它的直径很小”,为什么?(2分)

(2)画横线B句“这些颗粒物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主要”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20.依据文意,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3分)( ▲ )

A.现在研究者认为雾和霾都已不是完全的自然现象。

B.空气气压低,空气不流动是形成雾霾的主要因素。

C.雾霾的天气也会使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影响。

D.第⑤节通过举例子、作比较说明我国公民环保意识弱。

21.12月4日晚7点,南京市发布大气污染达到红色预警,南京市中小学停课,接到停课通知后,学生王丽上网查阅到以下相关资料。

资料一

红色(严重)预警时,学校停课并及时发布通知,做好因未接到停课通知到校学生的看护工作,加强对留校学生的看护,采取一切必要的防护措施。学校内全部施工工程也要停止,除必须坚守的岗位外,教职员工实行弹性工作制。

摘自《南京市教育系统污染天气应急 处置工作方案》

资料二

黄色预警:24小时内可能或已出现PM10或PM2.5分指数超150,预测未来48小时可能超100。24小时内可能或 已出 现能见度小于3000米的霾。

橙色预警:24小时内可能或已出现PM10或PM2.5分指数超200,且预测未来24小时可能超150,24小时内可能或已出现能见度小于2000米的霾。

红色预警:12小时内可能或已出现PM10或PM2.5分指数超300,12小时内可能或已出现能见度小于1000米的霾。

21.(1)请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文章,分析南京中小学停课的具体原因是什么?(2分)

(2)周三晚接到周四停课通知后,喜爱篮球的同学王斌晚上打电话邀请你周四下午到球场打球,你将要怎样劝阻他?(2分)

三(3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以“留心 ”为题目,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作文。

《现代汉语辞典》解释:【留心】:注意。?

有人曾经说过:处处留心皆学问。

鲁迅先生在谈到创作时说过这样的意思:要留心身边各种各样的人和事。?

竺可桢《唐宋诗中的物候》:唐宋诗人热爱大自然,善于领会鸟语花香的暗示,他们初春留心的是燕子,暮春、初夏注意的是杜鹃、布谷……?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 整2.文体自定,文章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校名和真名。

四 书写分(4分)

一 (21分)

1.(10分)①带月荷锄归 ② 霜落熊升树 ③晴空一鹤排云上 ④大漠孤烟直⑤休将白发唱黄鸡 ⑥尚思为国戌轮台 ⑦晓雾将歇 沉鳞竞跃⑧万里来游还望远,老木沧波无限悲(每空1分,有错漏添倒,该空不得分)

2.(4分) 翩 溯 yān cāng(一空1分)

3.(3分)B

4. (2分) 南京博物院扩建后免费开放

5. (2分) 保尔(保尔柯察金) 从事写作(文学创作)(一空1分)

11.(3分) 夜 游踪 幽寂(幽静 寂寥)(每空1分)

(二)(13分)

12.(2分)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答对两点1分,答对三点2分)

13.(2分)外形(外观)、用途(作用)

14.(3分)作者以殿正中的朱漆方台为中心(立足点 )(1分),先说台上,后说台后(背后)、再说台旁(两旁)(1分);接着介绍殿顶的中央藻井与梁枋。这样介绍使行文条理井然。(1分)。

15.(3分)示例:从午门向北走,穿过一个宽广的庭院,经过汉白玉石桥,再向北走进太和门,就来到了太和殿。(内容合理1分,语言简洁1分,合理使用方位词1分)

16.(3分)C

(三)(16分)

17. (3分)什么是雾霾;雾霾形成的原因;雾霾的危害;雾霾在我国分布广。(答对三点即可)

18.( 2分)列举事例(现象),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雾霾。并且能够吸引读者注意。(答出一点得1分)

19.(2分)不能,原句运用列数字与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而又准确说明了颗粒物PM2.5粒径小的特点。

(2)(2分)不能,“主要”是对范围进行限制,表明颗粒物来源的范围不止以上列举的三种;如果去掉,与实际不符,这个词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20.(3分) B

21. (1)(2分)南京12小时内可能或已出现PM10或PM2.5分指数超300,细颗粒物大多含有重金属有毒物,可以被人吸入肺里,影响人体健康,出于对学生的健康负责的原因停课。

(2)(2分)示例:你好!王斌,我知道你喜欢打篮球,打篮球的目的是为了锻炼身体,但是明天雾霾很严重,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请珍惜我们的身体,等空气恢复正常后我再陪你打球。(语言得体1分,阐明雾霾危害1分)

三 (30分)

21.写作(30分)

参照中考评分标准,从23分切入。

[img]

历届高考试题与模拟题!

语文:

历年高考语文题详解

最新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免费

最新模拟试题

167

辽宁省实验中学、东北师大附中、哈师大附中2008届高三第一次摸底联考语文试题

166 四川省遂宁二中高2008级文科语文试题人教版

165 2008高考模拟试题(二)(宁夏海南卷)

164 2007年广东省揭东蓝田中学毕业班第四次阶段测试语文

163 2008年语文高考复习综合训练卷(二)

162 2008年语文高考复习综合训练卷(一)

161 2008届南通市四县市高三联考试卷语文

160 云南省昆明市2007—2008学年度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159 2008年江苏高考语文模拟卷

158 重庆市高2008级学生学业质量调研抽测试卷

157 2008年青岛市高考一模语文试题

156 湖北楚星教研所2008届高三第六次联考语文试题

155 江苏盐城市2007-2008学年度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试卷

154 湖南省长沙一中2008届高三第六次月考试题

153 2008山东省实验中学高考最新模拟试题

152 2008山东师范大学附中高考最新模拟试题

151 江苏省赣榆县2008届高三三校联考语文试题

150 2008年南通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

149 常州市2007—2008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

148 普宁二中07-08学年第二学期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147 扬州市2007~2008学年度第二次调研测试试题

146 辽宁省沈阳二中2008年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卷

145 扬州市2007~2008学年度第二次调研测试试题

144 洛阳市07—08学年高三统一考试试卷

143 芜湖一中200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142 苍山县2007年高三教学重量检测题

141 四川成都七中2008级高三适应性考试

140 江苏黄桥中学高三08年元月测试卷

139 长沙市一中高三语文月考试题五

138 绍兴高级中学07-08学年度高三第三次月考试题

137 厦门双十中学08高考语文热身考试卷

136 成都市2008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

135 2008年郑州市语文第一次质量预测分析

134 长沙一中高三语文第五次月考试题

133 湖南省师大附中07—08学年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

132 四川省广元中学高2008级第一次月考试题

131 广东省重点中学2008年高三六校第三次联考

130 惠州市2008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题

129 江苏省兴化市2008届高三语文调研试卷

128 江苏南阳中学高三语文第四次月考试题

127 潮州市07-0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卷

126 河南省郑州市2008年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预测

125 广州市08届高三语文专题调研测试模拟练习

124 2008年高考模拟试卷

123 江苏海安07-08学年度高三年级摸底考试题

122 长宁区07-0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终抽测试卷

121 徐汇区07-0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语文学科能力诊断卷

120 武汉市2008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119 武汉市2008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118 2008年3月泰州市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初联考

117

2008年南通市四县高三联考试卷语文试题

116

2008年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高三模拟试卷

115

湖南省2008届高三 十二校联考 第一次考试

114

渭南市2008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

113

西工大附中高三第二次摸底考试语文试题题

112

泰州市07~08学年第二学期期初联考高三语文试题

111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2008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三次阶段考试

110

安徽省六安市河口中学2008届高三第一学期月考试卷

109

阳江市07--08学年高三第一学期调研试卷

108

福建三明市07—0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考试题

107

四川省绵阳市高中2008级第二次诊断性考试

106

广东六校08年高三模拟考试题

105

湖南长沙三中2008年1月高三月考试题

104

广东珠海斗门区07-08学年度下学期开学考试卷

103

黑龙江西北地区普通高中2008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102

广州市高三语文专题调研测试模拟练习

101

2008广州调研模拟(广州四中)

100

2008广州调研模拟(白云中学)

99

宝山区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期终试卷

98

四川成都一中07-08学年高三语文综合测试卷

97

广东珠海市2008届高三质量检测第二次联考

96

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人教版

95

安徽省庐江乐桥中学07-08学年高三1月月考

94

河南许昌07-08学年高三上期末教学质量评估试卷(语文)

93

青岛市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92

潮州侨中2008届上学期期末检测卷

91

湖北省武昌区07-08学年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卷

90

广东2008届高三月考试卷

89

嘉定区2008届高三语文测试卷

88

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08学年第二学期高三语文2月考试卷

87

2008年黑龙江省高三质量检查

86

东北师大附中07~08学年高三第四次摸底考试题

85

北京市朝阳区07—08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

84

北京市宣武区2007—2008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83

北京市崇文区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统一练习

82

北京市石景山区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统一练习语文试题

81

安徽合肥一中07—0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阶段考试

80

陕西省宝鸡中学2008届高三年级月考(四)

79

上海嘉定一中08届高三模拟测试题

78

衡阳市八中2008届高三第五次月考试题

77

鄂州市07—08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76

广州市2008届高三语文调研模拟题

75

辽宁省沈阳二中07-08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月考

74

上海嘉定一中08届高三模拟测试题

73

江苏省赣榆县2008届高三三校联考语文试题

72

江西南昌07—08学年上学期高三四校联考试题

71

海淀区08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

70

江苏省南京市2008年1月高三质量调研

69

北京市西城区2008年抽样测试题答案

68

山东省泰安市07-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考试

67

济宁市07—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66

河南平顶山市普通高级中学毕业班2008年第一次教学质量调研考

65

上海市松江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语文试卷

64

泰安市07—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考试

63

广东省潮州市07-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62

07-08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苏教版)

61

江苏省如皋江安中学2008届高三年级阶段测试

60

2008年平顶山市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调研考试

59

广东省中山市07-08学年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试卷

58

北京市东城区07—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目标检测

57

山东省滨州市2008年高三第一次复习质量检测

56

北京市西城区2008年抽样测试高三语文试题

55

北京丰台区07-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54

江苏黄桥中学高三08年元月测试卷

53

南京师大附中江宁分校08界高三阶段测试题

52

哈尔滨三中07—08学年高三年级月考试题

51

东北三校08届实验班与复习班第一次摸底考试题

50

山东寿光现代中学07-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模拟

49

辽宁省实验中学200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测试

48

2008湖南高三语文第二次八校联考试题

47

07—08学年度河南省五市统考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调研考试

46

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2008届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

45

安徽省合肥八中2007—2008学年度上学期高三第二次月考

44

山东省泰安市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

43

2008年无锡市期中调研语文试题

42

07—08学年湖北省补习学校联考试题

41

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07-08学年上学期高三第三次摸底考试语文试

40

2007年9月徐州市第一次摸底试题

39

2008届四川石室中学零诊模拟检测题

38

长郡中学2008届高三第三次月考

37

2008高考语文模试卷

36

湖北省黄冈市、荆州市高三联考语文试题人教版

35

广东省惠州市2007-2008学年度高三语文第二次调研考试卷

34

江苏省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2008届高三年级第三次阶段测试

33

重庆南开中学2007—2008学年度高2008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

32

全国大联考(湖北专用)200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31

山东省潍坊市2007—2008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30

湖北黄冈高三年级质量检测试题

29

华南师大附中07-08学年度高三综合测试(二)

28

四川绵阳08届高中第一次诊断性考试

27

河南许昌08届高三第一学期四校联考试题

26

新洲三中高三新起点语文综合测试

25

河南开封市2008届高三学生统一检测题

24

2007—2008学年广东三校高三联考试题

23

青岛黄岛经济技术开发区07-08学年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卷

22

2008届高三联考试题

21

2008年开原高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20

安徽省皖南八校200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试题

19

2008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18

广州市2008届高三语文调研模拟题

17

湖北省八校200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16

北京市海淀区2007——2008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15

(金太阳)2008年高考语文第四次大联考试卷及解析

14

东北师大附中2007—2008学年上学期高三第二次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13

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试题

12

北京四中2007—2008年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语文测验

11

辽宁省部分重点中学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10

辽宁东北育才高三第二次模拟语文试卷

9

辽宁省实验中学2008届高三年级上学期中测试语文试题

8

2007湖北省黄冈、荆州、宜昌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

7

吉林省实验中学2008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6

湖南长沙市2007-2008学年度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

5

2008湖南高三语文第二次八校联考

4

山西省实验中学2008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

3

全国大联考2008届高三语文第四次联考试卷

2

河南省郑州市2007年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预测

1

北京市海淀区2008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历年高考语文题

1 2007年高考语文(辽宁卷)详解 满分作文

2 2007年高考语文(重庆卷)逐题详解

3 2007年高考语文(广东卷)

4 200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一)

5 200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二)

6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详解

7 2007年高考语文(上海卷)详解

8 2007年高考语文(四川卷)详解

9 2007年高考语文(湖南)语文卷评分细则及答案详解

10 2007年高考语文(安徽卷)

11 2007年高考语文(江苏卷)详解

12 2007年高考语文(湖北卷)逐题详解

13 2007年高考语文(浙江卷)

14 2007年高考语文(山东卷)

15 2007年高考语文(江西卷)

16 2007年高考语文(海南、宁夏卷)

17 2007年高考语文(天津卷)

18 2007年高考语文(福建卷)

19 2006年高考语文(辽宁卷)附详细答案

20 2006年高考语文(安徽卷)

21 2006年高考语文(北京卷)

22 2006年高考语文(福建卷)

23 2006年高考语文(广东卷)

24 2006年高考语文(湖北卷)

25 2006年高考语文(湖南卷)

26 2006年高考语文(江苏卷)

27 2006年高考语文(江西卷)

28 2006年高考语文(全国Ⅰ)

29 2006年高考语文(全国II)

30 2006年高考语文(山东卷)

31 2006年高考语文(上海卷)

32 2006年高考语文(四川卷)

33 2006年高考语文(天津卷)

34 2006年高考语文(浙江卷)

35 2006年高考语文(重庆卷)

36 2005年高考语文(辽宁卷)详细答案

37 2005年高考语文(北京卷)详解

38 2005年高考语文(广东卷)详解

39 2005年高考语文(江苏卷)详解

40 2005年高考语文(山东卷)详解

41 2005年高考语文(湖南卷)详解

42 2005年高考语文(上海卷)详解

43 2005年高考语文(天津卷)详解

44 2005年高考语文(重庆卷)详解

45 2005年高考语文(福建卷)

46 200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3)

47 200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2)

48 200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

49 2005年高考语文(湖北卷)

50 2005年高考语文(江西卷)

51 2005年高考语文(浙江卷)

52 2004年高考语文(辽宁卷)附详细答案

53 200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山东、河南、河北、安徽、山西、江西卷)

54 200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2,吉林、四川、黑龙江、云南、贵州卷)

55 200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3,广西、海南、西藏、陕西、内蒙古卷)

56 200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4,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卷)

57 2004年高考语文(北京卷)

58 2004年高考语文(福建卷)

59 2004年高考语文(广东卷)

60 2004年高考语文(湖北卷)

61 2004年高考语文(湖南卷)

62 2004年高考语文(江苏卷)

63 2004年高考语文(上海卷)

64 2004年高考语文(天津卷)

65 2004年高考语文(浙江卷)

66 2004年高考语文(重庆卷)

67 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 (全国卷)详解

68 2002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全国卷)

69 2001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全国卷)

70 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语文试卷逐题详解

南京市2010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语文 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C(yōng/yòng lěi/lèi yīng/yìng chāi/chā A zhì/shì cuì/cù xuān/xuān fēi/fěi B zhuó/zhuō jī/qì pī/pí jìng/jìng D qiáo/qiáo zhuó/zháo lòu/lù tiè/tiē)

2.B(A、不合逻辑,把“不被”改为“的”;C、成分残缺,在“发展”后加“的阶段”;D、搭配不当,“交代” “作品节选”不通)

3.示例:她慢慢地苏醒了;甘愿滋养广袤的大地(每句2分,内容、句式各1分)

4.清华大学要求的阅读量高于美国同类院校(1分);长篇、中篇、短篇,论文写作要求均高于美国同类院校,长篇论文更(2分);考试要求则低于对方(2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5.D(慎,千万)

6 C(①是直接,但其大节;⑥可以其大节,但不直接。)

7.C(“卧床不应”错,唯唯是指对劝慰者客气而简单的答语,此处有敷衍意)

8.(1)我小心谨慎地坚守的节操,还担心没法报答您的恩德,哪敢这件事而连累您?(一句1分)

(2)国库亏损,军队物资用尽,军队出征,发布檄文告晓天下人捐钱财救国。(一句1分)

(3)史可法凭大学士的身份在扬州指挥军队抗清,城池被攻破后为国而死。(句2分,句1分)

附参考译文

杨维岳是庐州府巢县人。生性孝顺而恭谨,爱好读书,坚守正道。曾经凭借他的文章被知府赏识。一天,去拜访知府,恰好碰上犯法的富人,知府教杨维岳替他打官司,可以几百两银子。杨维岳推辞说:“犯罪自有公法处置。假使人不应该判罪,而我他的银子,就会不吉利;假使人应该判罪,却我的缘故而赦免了他,这是用私情干扰公法。我小心谨慎地坚守的节操,还担心没法报答您的恩德,哪敢这件事而连累您?”知府敬重他。杨维岳读书读到忠孝大节之处,常常多次流泪。他仰慕文天祥的为人,就画了他的像供奉他。

崇祯年间,盗贼蜂起,都御史史可法任扬州巡抚。杨维岳说:“人是当代伟人,不可以不拜见。”于是徒步到驻军营地拜见史可法。没过多久,北寇的进攻急迫,皇上诏令天下起兵救援。这时史可法已被任命为南京兵部尚书,国库亏损,军队物资用尽,军队出征,发布檄文告晓天下人捐钱财救国。杨维岳捧着檄文哭着说:“大事到地步,我还要家干呢!”当即变卖家产来做大家的表率。

崇祯十七年,皇上死在煤山。杨维岳听到这件事,面向北方痛哭,连续几个昼夜不愿吃饭睡觉。一年,清兵渡过长江,国都被攻陷。史可法凭大学士的身份在扬州指挥军队抗清,城池被攻破后为国而死。杨维岳哭着说:“培养读书人几百年,以身殉国的,为史公!”于是在庭院里设下史公的牌位,写了祭文哭拜他。家人送来米粥食物,他挥挥手叫拿走;平时喜欢饮酒,也拒绝了。他说:“现在正遇上大事如此糟糕,还能吃得下喝得下吗!”过了几天,清兵到来,下令剃发,杨维岳不肯。有人说:“您何不为此而避一避呢?”杨维岳说:“能躲避到哪里去呢?让我死吧!让我死吧!”他的儿子对着他哭泣,杨维岳说:“孩子!我一生读书做用?有一天要我苟且偷生,我信守大义,坚决不干!我现在能够死得其所了,你哭呢?”有人来劝慰他,他只是躺着随便答应罢了。写下宁死也不剃发的文字来他的志向。一连七天不吃饭,仅存一点气息。来看望他的亲属越来越多,他忽然睁大眼睛看着儿子说:“前几天我的志向的文字,千万不要拿它给世人看。”不一会儿就去世了,享年五十六岁。知道这件事的人不为他流泪的,民间给他立的谥号是文烈公。

唉!三代,兴亡更替的事情多了。做臣子的常常身居高位却不愿为而死,平民、书生又为国而死的事,那么就一人愿为国而死,君臣之义绝还能有多久呢!

三、古诗鉴赏(10分)

9.(1)作用:象征南宋的国势日渐衰微;(2分)奠定全词苍凉感伤的情感基调。(2分)

(2)借代;(1分)代指达官贵人(注:簪和缨,古时达官贵人的冠饰,用来把冠固着在头上)。(1分)

(3)“中原乱,簪缨散”,作者忆及中原沦陷,士族南逃往事,抒发了沉痛之情;(1分)“几时收?”,抒发了对收复河山的渴望(1分)与一时又难以收复的无奈(或担忧)之情。(1分)“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作者要请悲风将的热泪吹到扬州前线,抒发了对战事的关切之情(解为“作者要请悲风将的热泪吹过扬州前线,洒到沦陷的故乡,抒发了对故土的深切怀念之情”亦可)(1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1)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2)红杏枝头春意闹(3)小楼昨夜又东风(4)曾益其所 (5)大漠孤烟直 (6)自知者明 (7)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3分)

11.了相识之长,感情之融洽(3分,答对一点1分,两点3分);为下文写老友猝然离世而感到悲伤寂寞作铺垫(2分)。

12.前一次是实写(1分),后一次是虚写(1分)。由实而虚,既了老友爱花、乐观的形象(2分),又形象地了作者对老友深切的怀念(2分)。

13.老友在世时,他种花,我赏花,聊天,觉得寻常事(2分);现在老友去世了,就觉得当时的寻常事,弥足珍贵,难以忘怀(2分)。

14.①用往日的花美人乐来反衬花开人亡的寂寞。②用失主之花的低眉敛目来映衬失友的作者的寂寞。③想象故人的园花在今冬明春的悲惨命运,来内心的寂寞。④结尾用貌似不合情理的祈祷(不要再让春天降临人间)来强化寂寞(每点2分)。

六、论述类文本阅读(15分)

15.C(“…………”错,夏志清例外。)

16. ①粉丝为成名锦上添花,知音为寂寞雪中送炭。②粉丝需要现场温度,知音总是默想独行。③粉丝是对偶像崇拜,知音是与天才会心。(每点2分)

17.说孔子是知音,是他对音乐有的体会和的理解;戏称他为粉丝,是他对音乐的痴迷至三月不知肉味,已类似于现代粉丝对偶像的狂热追逐。(每点3分)

七、作文(70分)

18.见“等级评分标准”

南京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附加题参考答案

审编:刘艳娥

19. 太宗合而言之/余蓄疑颇久/今见青藤诸画/离奇超脱/苍劲中姿媚跃出/与其书法奇崛略同/太宗之言为不妄矣。

20.(1)王维;徐渭(2分) (2)不同的艺术可以融会互通。(2分)

21.C. (觉慧离家出走,与封建家庭彻底决裂) E.( 了蘩漪极力抗争却无法挣脱的痛苦)

22. 胆识过人;足智多谋;儒雅自信;气量狭小。(每点1分)

23.哈姆雷特怀疑叔叔杀死了的父亲,试探叔父,请来了戏班,导演了一出叔父杀兄娶嫂的戏。他的叔父惊惶失措,验证了哈姆雷特心中的疑虑。(起因2分,过程2分,结果2分)

24.① 文化同化(答“弱小民族的语言被优势文化所取代”亦可)

② 战争杀戮、外来疾病、自然灾难引起的种族灭绝。

③ 经济全球化和现代信息传播。(答“全球化浪潮”亦可)(每点2分)

25.① 尊重并保护弱小民族文化。

② 世界和平,用先进手段来疾病、自然灾害对土著和民族的伤害。

③ 唤醒人们的母语意识,号召人们珍惜、保护的母语。(每点3分)

母爱撑起的生命天空 南京市江宁区2008年小学语文毕业试卷阅读(二)答案

特大地震灾难制造了很多孤儿,也创造出很多像蒋小娟这样的母亲。一个母亲在地震中倒下了,就有许多个母亲在废墟中站立起来,用人间的大爱,组成这个世界上最灿烂的阳光。如果说她们是天使,派她们来的却是她们自己,她们心中不可遏制的同情心,像阳光一样明亮的爱心。

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调研测试题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调研测试题

一、拼音9分。

1. 读拼音,写词语。5分

jǐliáng róng qià sǎo zi zhuāngjià chùjiāo

( )( )( )( ) ( )

piānpì zhuànxiě kānchēng diānbǒ zuǐchún

( ) ( )( ) ( )( )

2.给下列词语或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4分

薄( )雾 横( )行霸道 应( )声 给( )予

我看着( )试卷,心里很着( )急,不知从何着( )手,更谈不上有什么高着( )。

二、字词14分 。

1. 补充成语4分

脱( )而出 ( )无几 心急如( ) 风侵雨( )

嗷嗷待( ) 香火()盛 顶礼( )拜 ( )然泪下

2.根据提示写出你积累的成语4分

(1)与戏曲有关:

(2)含有叠词:

3.选词填空,填序号。(6%)6分

(a融化 b熔化 c溶化d品位 e品味f截止g截至h化妆 i化装j情景 k情境)

(1)再坚硬的钻石落到岩浆里,都将( )。

(2)春回大地,小河上那层厚厚的冰慢慢( )。

(3)金波爷爷写的《追踪小绿人》值得我们好好( )。

(4)报名活动昨天已经( )。

(5)( )好了没有?观众们正盼你主持节目呢。

(6)如果作文写得生动具体,就能很容易地把人带到所描绘的( )中去。

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 课件|教案|试卷|无需注册

三、句子10分 。

1.按要求写句子 。

(1)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足以表达我这时的全部感情呢?(改为陈述句)

(2)我们学校开展的活动内容真的是五花八门,五彩缤纷,丰富多彩。(在原处修改病句)

(3)用“照应(zhào ying)一词写一句话。

(4)女店主脸上带着甜甜的微笑。微笑掩不住她极度的疲劳。(用上合适的关联词语,合并为一句话)

2.仿写句子:阳光爱抚地照耀着它,春风柔和地吹拂着它,雨露更不断地哺育着它。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18分

1. 国作家 为我们塑造了一位 的船长形象,船长为

了 而 。课文最后作者把船长比作 。这样写的好处是 。(4分)

2.以长篇小说 著称于世的' 国作家 ,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 。(2分)

3.《古诗两首》中表达陆游无限希望的诗句是 。表达诗人杜甫听到叛乱被平定,蓟北被收复消息后极度喜悦的诗句是

。(3分)

4.(《姥姥的剪纸》)但我还是不断收到姥姥寄来的剪纸,其中有一幅是这样的:

(2分)

5.学了这些课文,我们认识了(四字词语) 的郑成功, 的蔺相如, 的鲁滨逊, 的霍金等优秀人物,懂得了一个人想要成材就应该 ,做人应当像乔依那样 。课外, 我还读了 的 ,认识了该名著中的一个优秀人物 ,从他(她)身上,我学到了 (7分)

五、语言实践4分

学校体育节需要各年级组成一个方阵参加开幕式,你有幸被班主任老师选中了,但当你回家把这个消息告诉妈妈时,妈妈却给你泼了一盆“冷水”。 妈妈可能会说:

你想这样解释:(不少于50字)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母爱的力量

那年,小妹因为受伤住进了医院,我去陪护。

同病房有一个女孩,她是因为车祸住进来的。自住进来的那天起,她就一直昏迷不醒。女孩在昏迷中不时地喊着:“妈妈,妈妈!”

shǒu zú wú cu qīchǔ zhēngzhá

女孩的爸爸( )地坐在病床前,神色( )地看着女儿痛苦地( ),不知该如何帮助女儿,只是不停地① 医生:“救救我女儿,救救我女儿!”

其实他不知道,医生该用的药都已用过了,而病人,有时候是要自救的。能不能活下去,既要看她对这个世界是否充满生的② ,也要看她的造化。

一位年轻的护士走过来问那个男人 为什么不让她妈妈来

男人埋下头 低低地说 我们离婚很久了 我找不着她

护士皱了皱眉头 默默地坐下来 轻轻握住女孩冰凉的手 柔声说 女儿乖 妈妈在 妈妈在

男人抬起头,吃惊地看着护士,少顷,脸上流满泪说:“谢谢,谢谢!”

女孩唤一声“妈妈”,护士答应一声。而护士与那女孩差不多的年龄,还没结婚。

女孩像落水者抓到了一根稻草般死死地③ 护士的手,呼吸慢慢均匀下来。

在以后的日子里,那位护士像一位真正的妈妈那样,一有空就守在女孩病床前,握着她的手,给她说话,讲故事,轻轻地唱歌……直到那女孩完全醒过来。

医生说:“她能醒过来是个奇迹。”

女孩说:“我感觉到妈妈用一双温暖的手,一直牵着我,把我从一个黑暗的冰冷冷的井里拉上来……”

人们把赞许的目光投向那位充满爱心的护士,而护士的脸微微红了,说:“我记得读过一句名言,母爱可以拯救一切。”

是啊,母爱的力量就是我们生的力量!我在④伟大母爱的同时,更加钦佩那位年轻的护士奉献母爱的⑤。

1.在第3自然段中,根据拼音的提示写出恰当的词语。(3%)

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短文中的①②③④⑤处。只填序号。(5)

(1) A、恳求 B、哀求 C、要求

(2) A、希望 B、期望 C、渴望

(3) A、抓住 B、攥紧 C、牵着

(4) A、感激 B、感动 C、感叹

(5) A、勇气 B、壮举 C、事迹

3.在短文5、6、7自然段的空白处加上恰当的标点。(3)

4.这位女护士做了件什么事,简要地概括一下。(1)

5.歌颂母爱的名言或诗句很多,请你写一句。(1)

6.读了这篇文章后,你想对女护士说些什么呢?(2)

七、作文30分

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就会让自己多一份自信.在学习、生活中,你一定会因某方面的优点而让自己有了美好的体验。请选择学习或生活中的一件事情,展现自己某一个优点,就成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

关于语文期末调研卷江宁区和去年语文调研考试试卷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