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同学分享内蒙古地理调研卷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关于内蒙古的地理大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分享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内蒙古草原成因 高三地理题
- 2、地理阅读解答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分析内蒙古建设重要的国家战略能源基地的有利条件
- 3、内蒙古的地理知识
- 4、内蒙古满洲里地理、生物结业考试试卷(初二)
- 5、地理题 鄂尔多斯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丰富,下左图为
内蒙古草原成因 高三地理题
内蒙古草原位于季风气候与大陆气候的过渡地带,降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
[img]地理阅读解答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分析内蒙古建设重要的国家战略能源基地的有利条件
(1):内蒙古地广人稀,例如大青山、阿拉善戈壁滩等地,适合搞军事研发和军事演练;资源储备丰富,种类较全,适合工业发展;河套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为粮食储备提供重要条件。
(2):不知道你的材料二是什么,... 我猜应该是为华北地区提供充足的物资保障,减轻华北地区物资紧缺。
(3):大力发展煤炭产业,首先会带来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大气污染,加重京津冀地区雾霾。煤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大力发展,会使得资源消耗过快。依靠资源发展起来的城市,在未来资源枯竭时,会造成城市衰退。煤炭开采会造成农耕土地的浪费。依靠煤炭致富,增加贫富差距。等等...
内蒙古的地理知识
内蒙古平原广阔,一望无际,尤其是以北部呼伦贝尔为中心的大兴安岭西麓林缘草甸草场,更是目前中国最佳的天然牧场之一,也是一处旅游胜地。西部是黄沙浩瀚的戈壁荒漠地带,高原上的大漠驼影,与草原的翠绿草色相映成趣。
其位于我国北边中部,东经97°12’至126°04’,北纬37°34’至53°23’,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三。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多草原(6大草原)和湖泊(1000多个)。 气候:内蒙古属半干湿的中温带季风气候,东部为半湿润地带,西部为半干旱地带。最主要的特点是昼夜温差较大,一般可达10度左右,所以到这里旅游要多带衣服。内蒙古的灾害性天气有春旱和冬季暴风雪 内蒙古从东至西可分作两大气候区: 草原气候区,从东端呼伦贝尔盟至阴山河套平原一带,冬季冰天雪地,历达半年之久,平均气温为摄氏零下28°C左右。夏、春、秋几乎相连,五月至九月气候温和,是旅游草原最佳季节。 沙漠气候区,从阴山以西阿拉善沙漠高原至巴丹吉林沙漠,春日(四月中至五月底)多风暴,夏日酷热,冬日奇寒, 最佳旅游时间:秋季(八月中至九月底,约40天)气候温和,是涉足沙漠最佳季节。 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 约占国土面积的12.3%。 西部是黄沙浩瀚的戈壁荒漠地带,高原上的大漠驼影,与草原的翠绿草色相映成趣。
内蒙古满洲里地理、生物结业考试试卷(初二)
八年级(下)生物复习资料
第七单元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一 、植物的生殖
1.有性生殖: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
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
3.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二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完全变态: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卵→幼虫→蛹→成虫。举例:家蚕、蜜蜂、蝶、蛾、蝇、蚊
2.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举例: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
三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变态发育:卵→蝌蚪→幼蛙→成蛙
2.特点:卵生,体外受精。
四、鸟的生殖和发育
1.过程: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
2.特点:卵生 体内受精
3.鸟卵的结构:一个卵黄就是一个卵细胞。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卵壳和壳膜——保护作用,卵白——营养和保护作用,卵黄——营养作用。胚盘——胚胎发育的场所。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
• 变异:是指子代和亲代个体间的差异。
一、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 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
2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3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例:转基因超级鼠和小鼠。
4 生物遗传下来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
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 片段。
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
3.染色体 :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4.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 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 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
三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 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
2. 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 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
3. 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4. 如果一个家族中曾经有过某种遗传病,或是携带有致病基因,其后代携带该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就大.如果有血缘关系的后代之间再婚配生育,这种病的机会就会增加.
Aa A a
A a A a
AA Aa Aa aa
四 人的性别遗传
1. 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男:44+XY 女:44+XX)
2. 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一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男性为XY,女性为XX.
3. 生男生女机会均等,为1:1
五 生物的变异
1.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变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因此有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
2.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例子:人工选择、杂交育种、太空育种(基因突变)
第三章 生物的进化
一、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多数学者认为: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 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
2.原始地球条件:高温、高压、紫外线以及雷电、原始海洋、无氧气
3.蛋白质、核酸是生命中重要的物质
二、生物进化的历程
1.比较法: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系形成的。例如:始祖鸟化石(古代爬行动物→古代鸟类)
3.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
三、生物进化的原因
1.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动物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表现的一个方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自然选择:生物通过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3.过程: 过度繁殖 生存斗争 遗传变异 适者生存
4.意义:生物通过遗传、变异、自然选择而不断进化。
第八单元 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
一、传染病及其预防
1. 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
2.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二 免疫与计划免疫
1.人体的三道防线:
• 第一道:皮肤和黏膜
• 第二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 第三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2.抗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3.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
4.免疫:最初指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
现指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人体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健康.
5.疫苗:通常是用杀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于人体后,可产生相应的抗体.
6.计划免疫、意义:
第二章 用药和急救
安全用药 处方药(R) 非处方药(OTC)
1. 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例如:牛黄解毒片可用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疾病的治疗。新速效感冒片可用于伤风引起的鼻塞、咽喉痛、头痛发烧等疾病的治疗。
2. 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分析药品标签包含的信息。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与用量、药品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
4.120急救
5.人工呼吸
6.胸外心脏挤压
7.出血和止血:外出血,内出血,毛细血管出血、静脉出血和动脉出血。
第三章 了解自己 增进健康
一、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
1.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2。保持愉快的心情:心情愉快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
二、调节自己的情绪
方法:转移注意力;选择合适的方式宣泄烦恼;自我安慰
二、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1.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除了受遗传因素和环境的影响外,还与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关,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加速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2.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低浓度的酒精(0。25%)对水蚤的心率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抑制作用。
3.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酒精会损害人的心脏和血管,酗酒会全使脑处于过度兴奋或麻痹状态,引进神经衰弱和智力减退,长期酗酒,会造成酒精中毒,饮酒过多,还会有生命危险。
4.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烟草燃烧时,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如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进入人体,对人体的神经系统造成损害,使人的记忆力和注意力降低,同时还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癌等。
5.毒品的危害: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降低人体免疫功能,使心肺受损,呼吸麻痹,甚至死亡。
地理题 鄂尔多斯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丰富,下左图为
“鄂尔多斯”为蒙古语,意为“宫帐守卫”。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地处鄂尔多斯高原腹地。东部、北部和西部分别与呼和浩特市、山西,包头、巴彦淖尔市,宁夏自治区、阿拉善盟隔河相望;南部与陕西省榆林市接壤。鄂尔多斯市西高东低,地貌主要分为东部的丘陵沟壑区、西部的高平原区、北部的库布其沙漠区、南部的毛乌素沙漠区、中部的波状高原区和北部黄河南岸的平原区。海拔在850米至2149米之间。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年日照时间为2716﹒4小时—3193﹒9小时。年平均气温在5.3℃-8.7℃,平均月最低气温为–10℃-13℃,7月平均气温为21℃-25℃,全年气温日差为11℃-15℃,年差为45℃-50℃。东部地区降水量为300毫米—400毫米,西部地区降水量为190毫米-350毫米,全年降水集中在7-9月。蒸发量大,年蒸发量为2000毫米—3000毫米。 鄂尔多斯盆地是地质学上的名称,也称陕甘宁盆地,行政区域跨陕、甘、宁、蒙、晋五省(区)。 有“纤维宝石”和“软黄金”之称的阿尔巴斯白山羊绒就产自这里,是温暖全世界的鄂尔多斯羊绒衫的主要原料。鄂尔多斯羊绒制品产量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世界的四分之一,已经成为中国绒城,世界羊绒产业中心。 鄂尔多斯境内地下有储量丰厚的能源矿产资源,目前,已经发现的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重要矿产资源有12类35种。已探明天然气储量约1880亿立方米,占全国三分之一。已探明稀土高岭土储量占全国二分之一,几乎占祖国的半壁江山。煤炭 全市已探明煤炭储量1496亿多吨,约占全国总储量的1/6。如果计算到地下1500米处,总储量约近1万亿吨。在全市87000多平方公里土地上,70%的地表下埋藏着煤。按地域位置,全市可划分为东西南北四大煤田。东部即准格尔煤田,西部即桌子山煤田,南部即东胜煤田,北部即乌兰格尔煤田。鄂尔多斯的煤炭资源不仅储量大,分布面积广,而且煤质品种齐全,有褐煤、长焰煤、不粘结煤、弱粘结煤、气煤、肥煤、焦煤。而且大多埋藏浅,垂直厚度深,易开采。目前,四大煤田,除乌兰格尔煤田外,其余均正在开采之中。 石油 石油、天然气 这是近年来发现的新型资源。这一资源主要位于鄂尔多斯中西部。在乌兰---格尔一带即杭锦旗北部,地质勘探部门已经发现20多处油气田,鄂托克旗境内现已探明油气储量 11亿立方米,在乌审旗南部也发现了油气田。这两种资源目前还正在进一步勘探之中。羊绒资源 在鄂尔多斯高原一带,有一种驰名中外的绒肉兼用型山羊──阿尔巴斯白山羊,被牧民们称为草原上的珍珠。这种羊因生长在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境内,简称阿白山羊。阿白山羊被列为全国20个优良品种之一。因阿白山羊体表生长着22-28厘米长的粗毛,对底绒产生很好的保护作用,因而净绒率高、梳绒量大、光泽良好、手感柔软,被誉为“纤维钻石”、“绒中之王”、“白色金子”、“软黄金”。阿白山羊绒光泽好洁白柔软、纤维长、净绒率高,是山羊绒中的佼佼者,在国际上享有“开司米”绒的美称。由于山羊对草牧场破坏较大,所以各国对山羊头数都有限制,全世界羊绒资源是有限的。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产绒大国,年产原绒约8000--10000吨,占世界总产量的3/4,其中内蒙古产绒5342吨,占全国羊绒总产量的1/2,质量居全国之首。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地处鄂尔多斯高原腹地。东、南、西与晋、陕、宁接壤,北及东北与草原钢城包头以及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隔河相望。东西长约400公里,南北宽约340公里,总面积86752平方公里。 鄂尔多斯市自然地理环境的显著特点是,起伏不平,西北高东南低,地形复杂,东北西三面被黄河环绕,南与黄土高原相连。地貌类型多样,既有芳草如茵的美丽草原,又有开阔坦荡的波状高原;全市境内五大类型地貌,平原约占总土地面积的4.33%,丘陵山区约占总土地面积的18.91%,波状高原约占总土地面积的28.81%,毛乌素沙地约占总土地面积的28.78%,库布其沙漠约占总土地面积的19.17%。
内蒙古地理调研卷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关于内蒙古的地理大题、内蒙古地理调研卷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