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河南中考调研卷二(2018河南中考语文试卷)

今天给各位同学分享2018河南中考调研卷二的知识,其中也会对2018河南中考语文试卷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分享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2018年河南中考英语难吗

偏难。2018年河南中考英语难。2018年河南中考英语出题灵活,考察多样,对考生的综合能力要求很高,考生普遍反应题目难度大,考的不太理想。

[img]

【语文教学】从解析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干中获取解答方法和技巧

河南中考真题

一、2020年河南中考语文试题《我的太爷老师》

7.作为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的太爷老师”的优秀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条概括。(4分)

8.阅读第6自然段,分析作者是怎样表现孩子们“踏青”的快乐的, (4升)

9.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回忆了“我的太爷老师”的许多事,他是如何把这些事有条不紊地组织在一起的?请结合相关内容概括作答。 (4升)

10.结合文章内容,探究作者写“我的太爷老师“的用意。(4分)

二、解题思路

1.读懂题意,提取关键词

例如:优秀的体现,怎样表现,踏青快乐,回忆性散文,如何组织,探究,写作用意

2.解析专业术语,明确作答方向

例如:概括,分析,探究,组织材料,品读,揣摩,赏析

3.回归语文知识,找准答题角度

例如:怎样表现,回忆性散文,写作用意,主旨,场景,词语运用,修辞方法,描写,人物形象

4.概括文章内容,理解文章主旨

三、回归教材

1.同类课文中的中考试题

2.课后练习的课堂教法(余老师主问题设计突破法)

四、高效课堂如何设计主问题训练学生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四、解读课标

课标关于记叙文考查重点

2019年河南中考《我给母亲梳头》试题举例:

7.本文由“我”给母亲梳理头发写起,主要回顾了母亲哪几方面的事情?请从母亲的角度简要概括。(4分)

8.第②段为什么用大量笔墨描写母亲在晨曦中梳理头发的场景?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4分)

9.从词语运用、修辞手法中任选一个方面,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4分)

嘘,轻一点儿。我轻轻柔柔地替她梳理头发,依照幼时记忆中的那一套过程。不要惊动她,不要惊动她,让她就这样坐着,舒舒服服地打一个盹儿吧。

10.本文的主旨,有人认为是抒写家庭亲情,有人认为是对老年人生活状态的关注。你赞同哪种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探究。(4分)

2018年河南中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父亲的长笛》

7.请以长笛为线索,从父亲的角度概括父女之间发生的四件事。(4分)

8.下面的语句是何描写笛声的2请简要赏析。(4分)

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大人们摇头晃脑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

9.请品读下面的语句。联系上下文揣摩地和父亲的心理。(4分)

他赶紧抹一把泪,挤出笑来,说: “来来吹-段!”“吹-段?”父亲似问似答,将长笛横放在嘴边。

10.母亲这一形象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4分

河南中考48套汇编在哪可以看电子版?

中考资源网。河南中考真题卷《全方位48套》卷主试卷册和分类变化题库,完美超详解答案解析册产品升级点有更详细的答案,全解全析也只是基础,中考资源网有详细的汇编。

2018年河南省中考作文题目点评:“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2018年郑州市中考的作文题目延续了传统的“二选一”模式,分别是:

1.最懂我的那个人。要求1:诗歌除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2.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2.读材料,写作文。1.工欲论人者,察己常疏。释义:巧于议论别人的人,很少省察自己。2.君子以细行修身,不以细行取人。释义:品德高尚的人在小事上时时严格要求自己,但不以小事来苛求别人。

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感悟或联想,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名师点评】

点评名师:董建扩,郑州市二七区京广实验学校迎宾校区九年级语文老师、教务处副主任

“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董建扩老师认为,今年的中考语文作文既让老师觉得是“意料之中”的,又感觉有点儿“意料之外”。

意料之中在于,形式上,今年的中考作文表现稳定,延续了往年的出题模式,“二选一”,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学生们比较容易下笔。内容上,题目一是“最懂我的那个人”,学生只要突出“理解”“懂我”等关键词都不会写跑题,可以写成记叙文。

题目二是材料作文,虽然今年的材料是古文材料,但整体比较容易理解,也没有陷阱,既可以写成记叙文,又可以写成议论文。“用古文材料,突出我国的传统文化对修身做人方面的影响是历史悠久的。”董建扩说。

另外,今年的题目虽不难,但第一题还是让老师感觉有点儿“意料之外”。“在以往的训练中,老师和学生更多的是接触写事儿的题目,而今年题目一明显是专门写人的。”董建扩说。

总之,今年的作文题目包括整张语文试卷都出得比较平和,能让考生限度地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名师支招】

点评名师:王雪涛,郑州四中中学高级教师、四中青年教师导师

命题作文应该这样写

作文题目一《最懂我的那个人》是一个全命题作文,“命题作文找题眼,找准题眼文不偏”,王雪涛建议考生从题目来看最适合写成记叙文。

“那个人”要求写一个人,是写作对象;“最懂我”是题眼,是作文的重点。考生可以从师友、亲人中选取一个最爱、最懂自己的人,写出“那个人”与“我”之间的故事,可以写一件事,也可以写多件事,表现那个人对我的帮助、关爱、鼓励、严格要求等,要注意细节描写。

在文章结构方面,王雪涛建议:开篇点题—概括介绍—典型事件—结构扣题,这是很好的写作模板,当然,写作构思可以灵活多样。

材料作文写作攻略

题目二的材料是两则名言。“我们平时要求学生单则材料抓重点,多则材料找共性。”王雪涛说,这两则材料的共性是要严格要求自己,宽和对待他人,少指责别人,多反省自己等。所以,考生很容易想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一日三省吾身”等。

王雪涛表示,本题写成议论文、记叙文均可,考生可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如果选择议论文,那么,这两则名言本身均可以作为论据成为论点。“要想出类拔萃,就要调动平时的读书积累。”王雪涛说,另外,考生应在论据、论证方法、论证语言上至少有一点突破。如论据的丰富多元,多种论证方法的综合运用,论说语言的概括有力、生动简洁等,有亮点,方能得高分。

2018河南中考调研卷二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2018河南中考语文试卷、2018河南中考调研卷二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