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考调研卷(中考试题调研卷)

本篇文章给同学们谈谈数学中考调研卷,以及中考试题调研卷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本文目录一览:

推荐中考数学模拟题

我们用的是金考卷,45份的。

杭州用的是天利38套。都蛮好的。

你上初三要去外面考的话,我建议是理科实验班的卷子,难是难了点,但外面考试出一样的题目的概率都很大,我都遇见好几回了……

对各省市的高招的,你都拿来做做,还有各省市的调研卷。

我就是做这些的,尤其是科学,用处很大,学校里的试卷的题型我几乎都见过,甚至都做了好几遍了……

中考调研卷是什么?

与中考考试时的题型相似,难度相当的试卷,可以当做是模拟考

松江区2012年中考数学二模卷

2011-2012学年宝安区九年级第二次调研测试卷

数 学

2012.4

说明:

1.全卷分二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共 4页。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按规定作答;答题卡必须保持清洁,不能折叠。

3.答题前,请将姓名、考生号、考场等用规定的笔填涂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

4.本卷选择题1—1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内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13—23,答案(含作辅助线)必须用规定的笔,按作答题目序号,写在答题卡非选择题答题区内。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3的倒数是

A.3 B.–3 C. D.

2.如图1所示的几何体的主视图是

3.据深圳特区报2月28日报道,2011年底我市机动车保有量为200.8万辆,汽车保有量排名全国第二。将数据200.8万保留三个有效数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B. C. D.

4.下列各图是一些交通标志图案,其中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5.根据深圳空气质量时报显示,2012年3月31日15时我区部分环境监测站“PM2.5

24小时滑动平均分指数”如下表所示

监测站名称 宝安 沙井 松岗 福永 观澜 龙华

PM2.5

24小时滑动平均分指数 55 60 73 53 55 40

对于这组数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平均数是56 B.众数是55 C.中位数是55 D.方差是7

6.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B.

C. D.

7.如图2是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转盘被平均分成三个面积相等的扇形,在每个扇形上分别标有数字–2,1,2.转动该转盘两次,转盘停止后,指针所指区域内的数字之和为正数的概率是

A. B. C. D.

8.如图3,已知菱形ABCD中,AE⊥BC于点E.若sinB= ,AD = 6,则菱形ABCD的面积为

A.12 B. C.24 D.54

9.某商店出售了两件商品,每件120元,其中一件赚了20%,而另一件亏了20%,那么在这次交易中,该商店

A.赚了10元 B.亏了10元 C.不赚不亏 D.以上均不正确

10.如图4,公园里,小颖沿着斜坡AB从A点爬上到B点后,顺着斜坡从B点滑下到C点.已知A、C两点在同一水平线上,∠A = 45º,∠C = 30º,AB = 4米,则BC的长为

A. 米 B. 米

C. 米 D. 米

11.将一个箭头符号,每次逆时针旋转90º,这样便得到一串如图5所示“箭头符号”串,那么按此规律排列下去,第2012个“箭头符号”是

A. B. C. D.

12.如图6,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以1cm/s的速度沿直线l向右移动,直到AB与EF重合时停止.设xs时,三角形与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cm2,则下列各图中,能大致表示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的是

A. B. C. D.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题共有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3.化简 的结果是 答案请填在答题表内 .

14.如果单项式 与单项式 是同类项,则mn = 答案请填在答题表内 .

15.如图7,已知A是双曲线 (x0)上一点,过点A作AB//x轴,交双曲线 (x0)于点B,若OA⊥OB,则 = 答案请填在答题表内 .

16.如图8,梯形ABCD中,AD//BC,BE平分∠ABC,且

BE⊥CD于E,P是BE上一动点。若BC = 6,CE=2DE,

则 | PC–PA | 的最大值是 答案请填在答题表内 .

三、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其中第17题5分,第18题6分,第19题7分,第20题8分,第21题8分,第22题8分,第23题10分,共52分)

17.计算:

18.解不等式组 ,并把它的解集在如下的数轴上表示出来.

19.随着市民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市民出行时选择坐公交车的方式。小颖随机调查了部分坐公交车市民,统计了他们等候公交车的时间,并绘制成如下图表.表中“3~6”表示等候公交车的时间大于或等于3min而小于6min,其它类同.

时间分段/min 频数/人数 频率

3~6 6 0.1

6~9 21 0.35

9~12 a 0.25

12~15 12 b

15~18 6 0.1

合计 c 1.0

(1)这里采用的调查方式是 ;(1分)

(2)表中a的值是_____,b的值是_______,c的值是_____;(3分)

(3)请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1分)

(4)此次调查中,中位数所在的时间段是~min.(2分)

20.如图10,已知⊙O中,半径OC⊥弦AB于点D,∠AOC=60º.

(1)求证:△OAD≌△CBD;(4分)

(2)若AB=2,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4分)

21.某公司组织A、B两种工人共20人生产某种纪念品,已知每位A种工人比B种工人每小时多生产2件纪念品,每位A种工人生产24件纪念品所用的时间与B种工人生产20件纪念品所用的时间相同.

(1)求A、B两种工人每人每小时各生产多少件纪念品?(4分)

(2)根据公司安排,要求B种工人的人数不少于A种工人人数的3倍,且每件纪念品售出时公司均可获利10元.假定所生产的纪念品均能售出,那么该公司应如何安排A、B两种工人的人数,才能使每小时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是多少元?(4分)

22.如图11-1,已知矩形ABCD中, ,O是矩形ABCD的中心,过点O作OE⊥AB于E,作OF⊥BC于F,得矩形BEOF.

(1)线段AE与CF的数量关系是_____,直线AE与CF的位置关系是_____;(2分)

(2)固定矩形ABCD,将矩形BEOF绕点B顺时针旋转到如图11-2的位置,连接AE、CF.那么(1)中的结论是否依然成立?请说明理由;(3分)

(3)若AB=8,当矩形BEOF旋转至点O在CF上时(如图11-3),设OE与BC交于点P,求PC的长.(3分)

23.如图12,已知抛物线 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且OB = 2OA = 4.

(1)求该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3分)

(2)设P是(1)中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以P为圆心,R为半径作⊙P,求当⊙P与抛物线的对称轴l及x轴均相切时点P的坐标.(4分)

(3)动点E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B运动,动点F从点B出发,以每秒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C运动,过点E作EG//y轴,交AC于点G(如图12-2).若E、F两点同时出发,运动时间为t.则当t为何值时,

△EFG的面积是△ABC的面积的 ?(3分)

哪里有数学人教版的免费中考试卷呢??

2006年苏州市高新区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苏科版[整理] 2006-5-9 8:45:21免费

:1. 通常情况下,下列物体或物质中属于导体的是

a.空气 b.玻璃 c.铅笔芯 d.橡胶手套

2. 第一个用实验的方法,准确测出大气压强数值的科学家是

a.阿基米德 b.托里拆利 c.帕斯卡 d.伽利略

2006年数学中考模拟题-人教版 2006-5-8 16:56:35免费

2006年数学中考模拟题

一、 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计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2的相反数是 b、2的相反数的-2 c、2的绝对

2006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人教版 2006-5-8 16:52:43免费

2006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把下列各题中唯一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式子结果是负数的是( )

a. - b. -(-3) c. d.

2、小亮在镜中看到身后墙上的时钟如下, 你认为实际时间最接

2005—2006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初三地理试卷 2006-5-8 11:53:28免费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答案栏中,共12小题,共12分)

1.下列有关地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绕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做地球的公转

b、地轴相对于地球公转轨道面的倾角是23.5°

c、地轴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d、地球自转导致

2006年凌海市中考物理调研试卷-新课标(北师大版)[整理] 2006-5-8 11:47:40免费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在诗人们赞美桂林山水的诗篇中写有“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的著名诗句,诗中写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______现象形成的。

2、人说话是靠声带的_________来发声的,人平时常听到的声音是靠______传到人耳里的.

3、我国古书〈〈套买牖〉〉

2006年江西省中考数学复习会议资料[整理] 2006-5-8 10:43:18免费

2006年江西省中考数学复习会议资料,对正在复习的初三师生会有帮助的.

2006年数学中考人教四年制版选择题热点分析-人教版[整理] 2006-5-5 12:50:45免费

2006年数学中考人教四年制版选择题热点分析

重点、难点:

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典型例题】

中考直通车2006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3) 2006-4-29 8:35:13免费

中考直通车2006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3),试卷质量不错.与大家分享

2006年中考复习质检物理试题及答案-新课标 2006-4-29 8:29:59免费

在全县范围内使用的模拟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 生活、生产中常用到光学知识:在开凿大山隧道中,用激光引导掘进机掘进方向,如图1所示,是利用了光沿_______现象;有时人

沈阳市2006年英语中考模拟题 2006-4-28 14:44:01免费

一、 选择填空:(每小题1分,共20分)

( )1.i won’t go to see the film tonight,because i______my ticket.

a.lost b.have lost c.have become d.have made

( )

[整理]2006年物理中考复习-物理公式 2006-4-28 8:43:05免费

物理公式 物理量说明 公式变形 单位换算 以及公式使用的注意事项

2006年中考第2轮综合复习01:图象信息问题 2006-4-26 9:06:36免费

2006年中考第2轮综合复习01:图象信息问题.rar

ⅰ、综合问题精讲:

图象信息题是指由图象(表)来获取信息.从而达到解题目的的题型,这类问题来源广泛,形式灵活,突出对考生收集、整理和加工信息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解图象信息题的关键是“识图”和“用图”.解这类题的一般步骤是:(1

2006年中考第2轮综合复习02:新情境应用问题 2006-4-26 9:05:14免费

2006年中考第2轮综合复习02:新情境应用问题.rar

ⅰ、综合问题精讲:

以现实生活问题为背景的应用问题,是中考的热点,这类问题取材新颖,立意巧妙,有利于对考生应用能力、阅读理解能力。问题转化能力的考查,让考生在变化的情境中解题,既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套用,也不可能靠知识的简单重复来实

2006年中考第2轮综合复习03:代数综合题 2006-4-26 9:04:04免费

2006年中考第2轮综合复习03:代数综合题.rar

ⅰ、综合问题精讲:

代数综合题是指以代数知识为主的或以代数变形技巧为主的一类综合题.主要包括方程、函数、不等式等内容,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化归思想、分类思想、数形结合思想以及代人法、待定系数法、配方法等.解代数综合题要注意归纳整理教材

2006年中考第2轮综合复习04:几何综合题 2006-4-26 9:02:43免费

2006年中考第2轮综合复习04:几何综合题.rar

ⅰ、综合问题精讲:

几何综合题是中考试卷中常见的题型,大致可分为几何计算型综合题与几何论证型综合题,它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几何知识的能力,这类题往往图形较复杂,涉及的知识点较多,题设和结论之间的关系较隐蔽,常常需要添加辅助线来解答.解几何综

2006年中考第2轮综合复习05:代数几何综合题 2006-4-26 9:01:36免费

2006年中考第2轮综合复习05:代数几何综合题.rar

ⅰ、综合问题精讲:

代数几何综合题是初中数学中覆盖面最广、综合性最强的题型,近几年中考试题中的综合题大多以代数几何综合题的形式出现,其解题关键点是借助几何直观解题,运用方程、函数的思想解题,灵活运用数形结合,由形导数,以数促形,综合运用代数和几何知识解题.

ⅱ、典型例题剖析

【例1】(2005,温州,12分)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内接于⊙o,a是 的中点,ae⊥ac于a,与⊙o及cb的延长线分别交于点f、e,且 ,em切⊙o于m。

⑴ △adc∽△eba;

⑵ ac2=12 bc•ce;

⑶如果ab=2,em=3,

求cot∠cad的值。

⑴∵四边形abcd内接于⊙o,∴∠cda=∠abe,

2006年中考第2轮综合复习06:探索性问题 2006-4-26 8:59:06免费

2006年中考第2轮综合复习06:探索性问题.rar

ⅰ、综合问题精讲:

探索性问题是指命题中缺少一定的条件或无明确的结论,需要经过推断,补充并加以证明的题型.探索性问题一般有三种类型:(1)条件探索型问题;(2)结论探索型问题;(3)探索存在型问题.条件探索型问题是指所给问题中结论明确,需要完

2006年中考第2轮综合复习07:阅读理解问题 2006-4-26 8:57:28免费

2006年中考第2轮综合复习07:阅读理解问题.rar

ⅰ、综合问题精讲 :

阅读理解型问题以内容丰富、构思新颖别致、题样多变为特点.知识的覆盖面较大,它可以是阅读课本原文,也可以是设计一个新的数学情境,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理解其中的内容、方法和思想,然后在把握本质,理解实质的基础上作出回答.

2006年中考第3轮专题复习01:化归思想 2006-4-26 8:55:18免费

2006年中考第3轮专题复习01:化归思想.rar

ⅰ、专题精讲:

数学思想是数学内容的进一步提炼和概括,是对数学内容的种本质认识,数学方法是实施有关数学思想的一种方式、途径、手段,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发现、发明的关键和动力.抓住数学思想方法,善于迅速调用数学思想方法,更是提高解题能力根本

2006年中考第3轮专题复习02:分类讨论 2006-4-26 8:53:30免费

2006年中考第3轮专题复习02:分类讨论.rar

ⅰ、专题精讲:

在数学中,我们常常需要根据研究对象性质的差异,分各种不同情况予以考查.这种分类思考的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同时也是一种解题策略.

分类是按照数学对象的相同点和差异点,将数学对象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思想方法,掌握

2006年中考第3轮专题复习03:数形结合 2006-4-26 8:51:57免费

2006年中考第3轮专题复习03:数形结合.rar

ⅰ、专题精讲:

数学家华罗庚说得好:“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几何代数统一体,永远联系莫分离”.几何图形的形象直观,便于理解,代数方法的一般性,解题过程的机械化,可操作性强,便于把握,因此数形结合思想是数学中重要的思想方法.所

2006年中考第3轮专题复习04:怎样解选择题 2006-4-26 8:50:40免费

2006年中考第3轮专题复习04:怎样解选择题.rar

ⅰ、专题精讲:

选择题是中考试题中必有的固定题型,它具有考查面宽、解法灵活、评分客观等特点.选择题一般由题干(题没)和选择支(选项)组成.如果题干不是完全陈述句,那么题干加上正确的选择支,就构成了一个真命题;而题干加上错误的选择支,

2006年中考第4轮模拟训练01:2006新课标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2006-4-26 8:49:16免费

2006年中考第4轮模拟训练01:2006新课标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一).rar

第四部分:中考模拟训练

2006年新课标中考模拟试题(一)

(120分,90分钟) (286)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有( )

a、a8÷a4=a2

2006年中考第4轮模拟训练02:2006新课标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2006-4-26 8:47:35免费

2006年中考第4轮模拟训练02:2006新课标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2006年中考第4轮模拟训练03:2006新课标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三) 2006-4-26 8:46:05免费

2006年中考第4轮模拟训练03:2006新课标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三).rar

第四部分:中考模拟训练

2006年新课标中考模拟试题(三)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某勘探队在a、b、c、d四处标高为a(-37.5m) b(0 m),c(-129.7m),d(3.7m)其中最

2006年中考数学模拟题.rar-北师大[整理] 2006-4-25 8:51:51免费

2006年中考数学模拟题

( )1、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有

a. b. c. d.

( )2.天安门广场的面积约为44万平方米,请你估计一下,它的百万分之一大约相当于

a.教室地面的面积 b.黑板面的面积

c.课桌面的面积 d.铅笔盒面积

2006数学中考模拟试卷1-人教版 2006-4-24 10:54:49免费

2006数学中考模拟试卷1

一填空:(每空3分,共30分)

1. 计算:

2. 分解因式:

3. 已知: ,则x=______________.

4. 若 是方程 的两个根,则

砚山民中2005~2006学年上学期九年级物理期中考试试卷-人教版 2006-4-24 8:57:39免费

此卷是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适合普通班级使用。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7分。

1.三个阻值均为6ω的电阻,并联使用时,总电阻为_______ω;串联使用时,总电阻为__________ω。

2.内能的两个重要应用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相同材料做成

2006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中外历史社会形态的演变-北师大[整理] 2006-4-21 16:29:55免费

2006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中外历史社会形态的演变-北师大[整理]

2006年中考历史精选精编模拟试题[全套]-新课标 2006-4-21 10:47:32免费

1、半坡和河姆渡的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a、火的使用 b、农业生产的发展 c、能建造房屋 d、使用陶瓷

2、下列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无关的是

a、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b、洛阳的地理位置优越

[img]

2010义乌中考试题和答案

我是义乌的考生

下面是义乌的试卷点评 供楼主参考

语文

稳中求新·能力立意·导向教学·彰显特色

义乌市学业考试语文命题组

一、保持稳定,稳中有新

今年义乌卷语文命题的总体思路,包括基本结构、分值、题量以及基本题型,与去年试卷比较,较好地体现了连贯性和相对的稳定性。

如今年的作文题为《我不只是一个角色》,和去年的作文题《那次,我和他(她)都是好样的》比较,不难发现,题目虽然完全不一样,但命题设计理念是一致的:考查学生实际写作能力;坚持反猜题、反套题;关注学生的成长。

语文命题的这种相对稳定性,实际上是新课程条件下初中语文教学与学业考试语文命题方向趋向明确的一种标志。

语文命题在保持稳定的同时,又富有变化。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多年来考查“句子仿写”,今年改为“句子排序”。二是名著阅读不仅考查作品中的典型情节(内容),而且考查作品的人物描写,体现了多样性。三是综合性学习,其活动主题“我和工具书”更切合学生实际,突出了语言味、综合性和地方性。四是有机、有度地和教材联系,如文学作品阅读《山就这么高》,与学生已学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进行比较阅读,分别写出其生活哲理。作文《我不只是一个角色》,在提示语中有意增加了课文《散步》中的内容。五是课外文言文阅读,第一次采用两段包含同一道理(创作必须符合生活的真实)的文言短文进行比较阅读。

二、突出重点,能力立意

能力立意,应该说是本次语文命题的一大亮点。

整份试卷的语文能力层次分为基本的三种:记忆、理解、应用。具体来说,命题涉及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读文本的能力。命题十分关注文本的多元解读,充分考虑、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由于题目本身较为开放,因此在评分标准的确定上,强调“言之有理”即给分。

语文命题强调“把死记硬背的内容减下来”。古诗词的积累,采取了三种命题方式:一是记忆性默写;二是理解性默写;三是开放性默写。名著阅读坚持四个不考:不考死记硬背的文学常识,不考作品的细节,不考作品的分析,不考课标和教材“名著导读”以外的作品,试题突出语文能力的考查。

三、联系实际,导向教学

语文试卷命题充分开发和利用地域资源,把地方文化作为试题的人文旋律,可以说散发着浓郁的“义乌”特色。

“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第2小题要求考生根据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这段文字叙述了“绣湖公园”的美景,考生可感受到浓郁的本土文化气息。第5小题选用的是“我和语文工具书”主题,以义乌创建国家二类城市的语言文字工作为背景。

今年语文命题有机、有度地回归教材文本,有意识地联系教材与教学实际。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第(3)小题“班里就语文学习中工具书使用问题展开辩论”,“辩论”正是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走上辩论台”的教学内容。这样的命题设计,将会对初中语文教学产生深刻影响。

四、精选材料,注重典型

语文试卷中,阅读文本(包括现代文、文言文)是命题的支点和依据,人们关注的程度仅次于作文。语文试题材料“新”、典型,有效地避免了陈题,所有题目的“原创”、“自创”,有效地提高了考试的信度和效度。

“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第1小题“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这段文字选自4月30日《人民日报》社论,题目为《让世界更加美好》。第4小题排序题是说明性文字,节选自2010年第4期《科学24小时》中的科技说明文《神奇植物的“情”与“智”》。

五、降低难度,体现特征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其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在学科学习方面达到的水平。根据这一考试和命题的定位,今年语文试题的难度系数期望控制在0.75~0.78。

在具体命题中,也采取一些方法降低了难度要求:“基础知识及其运用”的第1小题(填空)、第2小题(选词),选择基础的、基本的字词。古诗词阅读分析,定位在诗句用词及诗人情感的理解上。课外文言文阅读,选文为“岳柱八岁指瑕”和“欲益反弊”,简短浅显。

语文作文: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这是理想考试作文命题的要求。

2010年义乌中考的语文作文着实给学生和老师带来了这样的视觉冲击和内心感触。

掩卷沉思,今年义乌的中考作文题《我不只是一个角色》融入了命题者“稳中求新,独抒性灵,降低难度,导向教学”的思想。

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语文作文题,总是在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之间摇摆,这两种样式各有特色。义乌命题者孜孜以求,作文题稳中求变、推陈出新。

2007年“真美”,2008年“我懂得了”,2009年“那次,我和他(她)都是好样的”,这不仅是形式上的转变,而且是命题内涵和命题思路的突出重围。这种由审视自我到关心社会的转变,已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和普遍认可。

今年的作文题同样要求学生从单一走向多元,从封闭走向开放,引领学生思想和人格的提升。题中的“我”既可以是学生自己,也可以是别人。学生既可以写同一地点的不同角色,也可以写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不同角色。“我”不仅是儿女、学生,更是一个大写的“社会人”。主体的多元解读就决定了命题的开放度,突出了试题的选拔功能。命题中包含的核心价值观与去年是相似的,即要求学生积极投身社会,进一步提升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真可谓“年年岁岁花相似,今年同样红又红”。当然,作文中不出现“他或她”,是不言而喻的。

当然,再好的作文题如果脱离学生的实际,那是过犹不及的。命题中的“只”是虚词,但它要求考生必须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反思成长经历,展望未来前景。这是一个情感宣泄的拐点,有着“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角色”是一个抽象的名词,但在生活中又是具体的。学生理解有些困难,但命题者不仅给出了该词的科学解释,而且从我们的教材《散步》入手,对“不同的角色”作出巧妙的诠释,并列举出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情况,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这无疑大大降低了难度。学生即使不作内容上的拓展,也可以写出佳作。当然,导语中的省略号意味无穷,令人浮想联翩,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导语具有铺垫和引领作用。它既有限制性,又有开放性;既有全面性,又有选拔性。这也充分传承了中考命题不设审题障碍的传统。

由此看来,猜题宿构是万万要不得的。只有遵循学生语言发展规律和特点,切实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从而提高语文素质,这也许就是今年中考作文题给我们的启示吧。

数学

注重基础·突出能力·稳中求新

义乌市学业考试数学命题组

经过4年的自主命题实践,义乌市数学学业考试试题“注重基础、突出能力、稳中求新”的风格在今年更加明显。

一、注重基础

1.面向全体。全面考查课程内容,体现试卷在内容考核上的有效性。《考试说明》中的60个二级目录知识块,本次试题考查了58个,做到了考查知识的全面性。

2.控制难度。本次试题预设难度为0.75以上,而以往预设难度为0.75左右。命题组通过以下五种途径调控难度:一是降低起点,试题的前7题预设得分率均在90%以上,选择题预设整体得分率88%。使得考生能迅速进入状态,发挥水平。二是增加容易题,本次试题容易题比以往3年都要多,相应减少了中档题与难题的数量。特别是应用题预设难度为0.8左右,而以往学业考试应用题的得分率偏低。三是控制试题阅读量,本次试题文字总量为2382个,均低于往年义乌和全国学业考试数学卷的平均值,尤其是不在较难题或难题上出阅读量大的试题。四是不出怪题、偏题、技巧性强的题。五是根据学情以及2010年义乌市数学调研卷的难度,量身定制设计试题。

3.基础的知识点单独考查:如第1、2、17(1)题单独考查数的概念、数的计算;第7题考查视图知识等。

4.分层考查不同认知水平的同一重要知识点。第3题式的运算,此题在知识技能目标上属a层次(即“了解”);第18(2)题分式的运算属b层次(即“理解”);第24(2)题属于c层次(即“运用”)。这些题同是考查代数式运算,但考查的深度、广度不一致,使得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形成合理的区分度。

5.创设一些知识链型试题,以增强试题关联性。如第4、5、10、21、23(1)、23(2)、24(3)题等,这些题考查了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基本图形,但难度不一,它们相互协调,从结构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链,加强了试题的一致性。

6.回归书本。试卷中大多数试题都可以从书本上找到原型,第11题甚至是书本上的原题,只字未改,以此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回归书本。

二、体现新课程理念

1.人文性

卷首的温馨提示,营造一种轻松、愉快、和谐的考试氛围。第22(2)题的温馨提示,提醒考生在作图中不要犯低级错误,体现了人文关怀。

2.背景公正性和社会性

上海世博会、义乌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义博会都出现在试题中,这些考生熟知的问题背景体现了背景的公平,有利于教育均衡,同时也引导师生关注社会热点,了解时政,热爱家乡,关心经济的发展,增强试题的教育性。

3.开放性、探究性

新课程理念更倾向于对过程和方法、知识和技能与过程和方法相结合的考查,开放性与探究性的试题更能体现这一理念。试题中的第10、12、16、23、24题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4.层次性

试题中难、中、易三个层次的比例约为7∶2∶1,试题总体得分率预设为75%以上,使得绝大多数学生均能考出较好的成绩,有利于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和课改的顺利推进。

三、能力立卷,重在应用

整份试题起点低,有足够的基本分,但对能力的要求并不低,具体体现在:

1.突出考查主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试题中突出了对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函数与方程、演绎推理、探究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处理数据能力等思想方法的考查。

2.注重考查知识的联系与渗透,体现数学活动过程。试题力求在不同知识网络的交汇点上提出问题,展开设问,关注知识间的渗透。如第23题,不仅考旋转,而且涉及等边三角形、三角函数和一次函数,渗透数形结合等,类似的还有第10、16、22、24题等,这些题考查了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过程,体现了问题解决的过程和方法,有效突出了解决问题的考核目标。

3.试题采用文字、图形、图表等多种方式呈现试题条件,重视对阅读理解、获取信息和数据处理能力的考查。试题中有10道题均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给出试题条件,解答这些问题,首先要阅读,理解其中的数量关系和图形的位置关系,从中获取有效的信息,才能探究其规律,从而解决问题。

4.重点考查联系实际,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重视动手实践。借助学生熟悉的情景,设计了如第9、14、15、19、20题等实际应用题。这些题分值达到了全卷的40%左右,有助于引导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有效体现了对数学思想的考查。

四、稳中求新

试题在注重体现新课程理念,全面落实三维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在实质上进行创新,主要表现在:

1.全卷结构合理,教材中的重要知识几乎全部考查到,梯度明显,三种类型题(选择、填空、解答题)的难度排列从易到难,最后一题为把关题,易于学生发挥水平。

2.试题的本地化:试卷特意编制了3题以义乌市经济发展和中小学相关活动为背景的考题,渗透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3.适度创新。试题卷中的第23题巧妙地把旋转与一次函数的建模思想相结合,知识并不难,但对能力要求很高,是本卷的一个创新;第24题是一题兼具开放、探究功能的运动变化型问题,第(2)题把动态梯形与抛物线结合,突出考查了学生的数形结合、方程建模等思想;第16题把动态三角形与抛物线结合,以往学业考试此类试题抛物线都是一个幌子,动态三角形与抛物线结合很容易掉入解高次方程的陷阱,这次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在命题技术上也是一次突破。

英语

基础·趣味·新潮·文化·开放·创新

义乌市2010年学业考试英语命题组

2010年义乌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英语命题本着“有利于深化课程改革,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加强对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的指导思想,较好地体现了学科课程目标与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要求,顺应近年来素质教育和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改革的发展趋势。具体来说,具有重视基础、风趣现代、倡导策略、渗透文化、适度开放、注重创新等六大特点。

一、以生为本,重视基础

本次命题注重对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把学生正常学习状态下达到的水平作为命题的重要参考依据。

试卷整体布局从易到难,形成合理梯度。容易题、稍难题、较难题三者的分值比例约为7:2:1,难度值控制在0.77左右,与去年大致持平。

本卷对语言知识考查时,特别注重试题的语境化,淡化了对语法和机械记忆性知识的考查,注重考查考生对英语意义的领悟。

同时,本卷命题坚持考试内容不受具体教材内容制约的原则,不拘泥于教材,但话题源于教材,引导学生在复习迎考时回归课本,发挥学业考试对平时教学的正面导向作用,充分体现英语教材作为实现课程目标的一种工具和手段的要求。

二、选材新颖,风趣现代

本次命题组在选材上不仅新颖,而且体裁多样,有记叙文、应用文、说明文与对话等。同时题材多样,有励志故事、动物自述、科技新闻、寻物启事,还有描述义乌前辈鸡毛换糖的故事等。

无论是听力内容的材料还是单项填空、完形填空、阅读理解、词汇运用、任务型阅读或书面表达的材料都贴近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真实生活。如单选题第20题关注玉树灾区学生返校学习情况,第25题导入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的图片,图文并茂地诠释了热情、奔放的上海世博精神。

三、倡导策略,培养习惯

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渗透指导、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也是本卷的一大亮点。

如单项填空第19题倡导学生“今日事今日毕”,养成良好的学习和做事习惯;单选第21题有关学生阅读英语报纸频率的问答,引导学生通过多阅读优秀的报刊文章来学习英语。

四、联系生活,渗透文化

本次命题注重与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社会生活相联系,突出语言的真实性、新颖性和使用语言的目的性,凸显地方特色,注重跨文化交际性的得体性。

如单选题第17题有关中国西南地区干旱缺水的阐述;单选22题涉及禁止酒驾等都是当今社会和学生生活中的热点话题。

此外,本试卷还凸显了地方文化特色。如听力第4小题问及外商是如何到义乌的;词汇运用题巧妙地设计了一位成功商人在接受电视台采访时,讲述了极具义乌商贸特色的“鸡毛换糖”故事,勉励义乌的年轻人通过勤奋、努力来成才、创业。

五、灵活运用,适度开放

试题以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立意,着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完形填空题15个考查点的设计,如果不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根据作者的意图去推测排除,很难选出正确的选项,注重了对学生语篇整体理解能力的考查。

在考查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基础上,适度开放也是本卷的一大亮点,给学生提供一个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平台。如任务型阅读第73题,谈论网络有利于学生学习并提高作业效率,其答案可以是faster/quick-ly/more quickly/better/easily等。

六、稳中求变,注重创新

本次命题充分体现“稳中求变、变中求新”这一命题原则。试卷的题型和结构与去年基本保持一致,较好地体现了连贯性和相对的稳定性。与去年相比,任务型阅读由原来的“图文配对”改为“阅读短文,完成信息记录卡”,引导学生学会进行信息摘记,掌握记笔记的策略,着重考查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

试卷的另一大创新点是体现了PISA考试的内涵,做到了在真实的情景中考查学生用所学的英语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

立足基础知识关注科学探究彰显学科特色

义乌市2010年学业考试科学命题组

2010年科学学业考试命题以“注重双基、能力立意、联系实际,促进学生发展”为指导思想。此次命题,延续了以往的一些做法,如试题题型、题量以及分布保持不变;试题的选编思路保持不变,整卷立足学科基础,重在考查核心内容知识;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联系,注重和体现时代性、人文性、实践性、开放性、创新性、情景性和探究性。

在此基础上,2010年的命题着重体现了如下三个特点:

一、创设情境,贴近社会生活

试题中许多知识的落脚点都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之中,试图让“科学的生活,生活的科学”这一理念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生活的感悟。

内容除了环境保护、登革热防控、国庆阅兵、玉树地震、西南地区干旱、“南海一号”打捞等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以外,还呈现了许多诸如青少年近视、青少年染发、初中生体育测试、学业考试实验考查、科学知识应用暨探究技能比赛、生态义乌、国际商贸城四区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等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或学生有亲身感受的情境。

如39题“当今世界各国都在‘低碳’领域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来推广和发展这一21世纪的朝阳产业。2010年2月26日,全省首个单体大容量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在义乌国际商贸城四区并网发电。该项目的启动,显示了义乌‘敢为人先’的眼光和勇气。如图乙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工作示意图……”等等,这些都有助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和生活实际,并学会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同时,还适度渗透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考查,体现了科学课程的价值观和应用性。

二、重视实验,提升探究能力

试题中出现的几个实验探究题重点考查学生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引导学生重视实验方案设计、仪器的选择和使用、实验操作过程的判断及其评价、实验原理评价、数据分析和处理等相关技能。

如“14.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等,在考查中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在实验方案中获取有效信息、分析处理信息、总结科学结论以及科学运用结论,体现情景性、实践性、探究性的特点。这种关注实验的考查方式,有利于引导教师们树立正确的教学观,重视实验教学。

三、回归原点,发挥教材功能

部分试题能立足于教材,突出对教材内容的再加工。

本卷中的一些试题就是通过对书本或作业本中的一些练习改编而成的。如“26.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小磁针的N极指向通电螺线管的左侧,请判断螺线管左侧上端的磁极为……”等等,在书本或作业本中都可以找到它的原形,旨在引导我们的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能够重视教材、研究教材、挖掘教材,让教材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总之,2010年科学学业考试命题充分显示了科学学科的鲜明特色,具有较强的时代性、人文性和地方特点。在比较准确地把握了考试内容和难度要求的前提下,在考查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能联系生活实际,注重对实验和能力的考查,注重教育价值,体现新课程理念,对平时的课堂教学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社会·思品

考查双基 能力立意凸显特色 引领教学

义乌市2010年学业考试 《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命题组

2010年义乌市《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以下简称社会·思品)学业考试卷坚持原创,试卷图文布置合理,阅读量适当。试卷难度值为0.75左右,难度分布为7:2:1。

一、考查双基、能力立意、突出主干知识

从全卷看,绝大多数题目立足点是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试题没有“定格”在纯知识点的考查,更多的是“流淌”在知识的联系上,并要求学生从多角度对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这样,既使考查内容具有覆盖面和代表性,又提高考试的效度和信度。

如第5、6、26题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分配制度、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的重要性;21题考查地理知识中的中国地形、气候特点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世界典型区域的自然、人文环境特征……都突出了学科主干知识,充分体现了思品、历史、地理、社会人文等方面的学科特点。

二、关注热点、适时教育、体现时代性

联系社会实际,是社会·思品学科教学和学业考试的重要特点。试卷不回避重点、热点及焦点问题,反而是迎着重点、热点及焦点问题上,试题着力于挖掘重热点问题的内涵及其正面的教育价值,使试卷充满时代性和教育意义。试卷20道选择题中绝大多数以时政热点问题为背景命制,如第4题就以“设立喀任经济特区”为背景,阐述了实现新疆经济大发展的意义;第20题以“希腊债务危机”为引子,考查欧盟这一区域性国际政治经济组织。整份试卷充满时代气息、生活气息,让学生感受到社会现实问题与自己密切相关。

三、认识家乡、建设家乡,体现地方性

试卷中相当部分试题的背景都取材于义乌本地。如,第18题涉及义乌名人吴晗和“刚正勇为”的义乌精神;第22题的背景材料追溯到秦王政置乌伤县,回顾了义乌跨越2000多年的历史变迁和制度变革,有让学生寻根的感觉;第26题背景材料重点介绍了义乌民营企业的代表“新光集团”并列表呈现一组从义乌市统计局了解到的义乌民企的主要经济指标数据。试卷以此激发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

四、坚持原创,力求科学,把握导向,引领教学

坚持原创、力求科学、体现公平是学业考试命题的基本原则和底线要求。本试卷全部试题都为原创,并通过反复磨题,力求不出科学性问题,保证试题的信度和效度,对全体考生公平负责。

准确把握考试的导向作用,引领学科教学,是学业考试命题的一项重要任务。由于社会·思品学科实行开卷考试,使部分学生、教师、家长和社会人士认为考试可以带书本和资料,到时一抄了之,从而严重影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了消除错误认识,试卷以能力立意,增加了能力考查的份量,以充分发挥考试对教学的导向功能。

初三数学上期末调研测试卷及答案

对于初三数学期末考试的复习,制定计划做数学试题更有利于数学的学习和备考。

初三数学上期末调研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sin60°的值是

A. B. C.1 D.

2.图1是一个球体的一部分,下列四个选项中是它的俯视图的是

3.用配方法解方程 ,下列配方正确的是

A. B.

C. D.

4.图2是我们学过的反比例函数图象,它的函数解析式可能是

A. B. C. D.

5.如图3,已知∠BAD=∠CAD,则下列条件中不一定能使

△ABD≌△ACD的是

A.∠B=∠C B.∠BDA=∠CDA

C.AB=AC D.BD=CD

6.过某十 字路口的汽车,它可能继续直行,也可能向左或向右转.若这三种可能性大小相同,则两辆汽车经过该十字路口全部继续直行的概率为

A. B. C. D.

7.矩形具有而菱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A.对角线互相平分 B.对角线互相垂直

C.对角线相等 D.是中心对称图形

8.关于二次函数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的开口方向是向上 B.当x –1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C.它的顶点坐标是(–2,3) D.当x = 0时,y有最小值是3

9.如图4,已知A是反比例函数 (x 0)图象上的一个

动点,B是x轴上的一动点,且AO=AB.那么当点A在图

象上自左向右运动时,△AOB的面积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10.如图5,已知AD是△ABC的高,EF是△ABC的中位线,

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EF⊥AD B.EF= BC

C.DF= AC D.DF= AB

11.某公司今年产值200万元,现计划扩大生产,使今后两年的产值都比前一年增长一个相同的百分数,这样三年(包括今年)的总产值就达到了1400万元.设这个百分数为x,则可列方程为

A.

B.

C.

D.

12.如图6,已知抛物线 与x轴分别交于A、B两点,顶点为M.将抛物线l1沿x轴翻折后再向左平移得到抛物线l2.若抛物线l2过点B,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C,顶点为N,则四边形AMCN的面积为

A.32 B.16 C.50 D.40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4分)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2分。)请把答案填在答题卷相应的表格里。

13.2011年深圳大运会期间,在一个有3000人的小区里,小明随机调查了其中的500人,发现有450人看深圳电视台的大运会晚间新闻.那么在该小区里随便问一人,他看深圳电视台的大运会晚间新闻的概率大约是答案请填在答题表内.

14.若方程 的一个根为1,则b的值为答案 请填在答题表内.

15.如图7,甲、乙两盏路灯相距20米,一天晚上,当小刚

从灯甲底部向灯乙底部直行16米时,发现自己的身影顶

部正好接触到路灯乙的底部,已知小刚的身高为1.6米,

那么路灯甲的高为答案请填在答题表内米.

16.如图8,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E是AD边上一点,将△CDE绕点C沿逆时针方向旋转至△CBF,连接EF交BC于点G.若EC=EG,则DE = 答案请填在答题表内.

三、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共52分)

17.(本题 5分)计算:

18.(本题5分)解方程:

19.(本题8分)如图9,等腰梯形ABCD中,AB//CD,AD = BC = CD,对角线BD⊥AD,DE⊥AB于E,CF⊥BD于F.

(1)求证:△ADE≌△CDF;(4分)

(2)若AD = 4,AE=2,求EF的长.(4分)

(1)转动该转盘一次,则指针指在红色区域内的概率为_______;

(2分)

(2)转动该转盘两次,如果指针两次指在的颜色能配成紫色(红

色和蓝色一起可配成紫色),那么游戏者便能获胜.请用列

表法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出游戏者能获胜的概率.(6分)

21.(本题8分)如图11,A、B、C是三座城市,A市在B市的正西方向.C市在A市北偏东60º的方向,在B市北偏东30º的方向.这三座城市之间有高速公路l1、l2、l3相互贯通.小亮驾车从A市出发,以平均每小时80公里的速度沿高速公路l2向C市驶去,3小时后小亮到达了C市.

(1)求C市到高速公路l1的最短距离;(4分)

(2)如果小亮以相同的速度从C市沿C→B→A的路线从高速公路返回A市.那么经过多长时间后,他能回到A市?(结果精确到0.1小时)( )(4分)

22.(本题9分)阅读材料:

(1)对于任意实数a和b,都有 ,∴ ,于是得到 ,当且仅当a = b时,等号成立.

(2)任意一个非负实数都可写成一个数的平方的形式。即:如果 ,则 .如:2= , 等.

例:已知a 0,求证: .

证明:∵a 0,∴

∴ ,当且仅当 时,等号成立。

请解答下列问题:

某园艺公司准备围建一个矩形花圃,其中一边靠墙(墙足够长),另外三边用篱笆围成(如图12所示).设垂直于墙的一边长为x米.

(1)若所用的篱笆长为36米,那么:

①当花圃的面积为144平方米时,垂直于墙的一边的长为多少米?(3分)

②设花圃的面积为S米2,求当垂直于墙的一边的长为多少米时,这个花圃的面积最大?并求出这个最大面积;(3分)

(2)若要围成面积为200平方米的花圃,需要用的篱笆最少是多少米?(3分)

23(本题9分)如图13-1,已知抛物线 (a≠0)与x轴交于A(–1,0)、B(3,0)两点,与y轴交于点C(0,3).

(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3分)

(2)若矩形EFMN的顶点F、M在位于x轴上方的抛物线上,一边EN在x轴上(如图13-2).设点E的坐标为(x,0),矩形EFMN的周长为L,求L的最大值及此时点E的坐标;(3分)

(3)在(2)的前提下(即当L取得最大值时),在抛物线对称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PMN沿直线PN折叠后,点M刚好落在y轴上?若存在,请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分)

初三数学上期末调研测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BCBAD ACBCD DA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3.0.9; 14. 4 ; 15. 8 ; 16.

三、解答题

17.解:原式 = 2分(每写对一个函数值得1分)

= 3–1 4分(每算对一个运算得1分)

= 2 5 分

18.解法一:移项得 1分

配方得

2分

即 或 3分

∴ , 5分

解法二:∵ , ,

∴ 1分

∴ 3分

∴ , 5分

解法三:原方程可化为 1分

∴x–1 = 0或x–3 = 0 3分

∴ , 5分

19.(1)证明:∵DE⊥AB,AB//CD

∴DE⊥CD

∴∠1+∠3=90º 1分

∵BD⊥AD

∴∠2+∠3=90º

∴∠1=∠2 2分

∵CF⊥BD,DE⊥AB

∴∠CFD=∠AED=90º 3分

∵AD=CD

∴△ADE≌△CDF 4分

(2)解:∵DE⊥AB,AE=2,AD=4

∴∠2=30º,DE= 5分

∴∠3=90º–∠2=60º

∵△ADE≌△CDF

∴DE=DF 6分

∴△DEF是等边三角形

∴EF=DF= 7分

(注:用其它方法解答的,请根据此标准酌情给分)

20.(1) 2分

红 黄 蓝

红 (红,红) (黄,红) (蓝,红)

黄 (红,黄) (黄,黄) (蓝,黄)

蓝 (红,蓝) (黄,蓝) (蓝,蓝)

(2)解:列表得

结果共有9种可能,其中能成紫色的有2种

∴P(获胜)=

(说明:第(2)小题中,列表可画树状图得4分,求出概率得2分,共6分)

21.(1)解:过点C作CD⊥l1于点D,则已知得 1分

AC=3×80=240(km),∠CAD=30º 2分

∴CD= AC= ×240=120(km)3分

∴C市到高速公路l1的最短距离是120km。4分

(2)解:由已知得∠CBD=60º

在Rt△CBD中,

∵sin∠CBD=

∴BC= 5分

∵∠ACB=∠CBD–∠CAB=60º–30º=30º

∴∠ACB=∠CAB=30º

∴AB=BC= 6分

∴t = 7分

答:经过约3.5小时后,他能回到A市。8分

(注:用其它方法解答的,请根据此标准酌情给分)

22.(1)解:由题意得 1分

化简后得

解得: , 2分

答:垂直于墙的一边长为6米或12米。 3分

(2)解:由题意得

S = 4分

= 5分

∵a =–20,∴当x = 9时,S取得最大值是162

∴当垂直于墙的一边长为9米时,S取得最大值,最大面积是162m2。6分

(3)解:设所需的篱笆长为L米,由题意得

7分

即: 8分

∴若要围成面积为200平方米的花圃,需要用的篱笆最少是40米,9分

23.(1)解:由题意可设抛物线为 1分

抛物线过点(0,3)

解得:a =–1 2分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即: 3分

(2)解:由(1)得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 = 1

∵E(x,0),

∴F(x, ),EN = 4分

化简得 5分

∵–20,

∴当x = 0时,L取得最大值是10,

此时点E的坐标是(0,0) 6分

(3)解:由(2)得:E(0,0),F(0,3),M(2,3),N(2,0)

设存在满足条件的点P(1,y),

并设折叠后点M的对应点为M1

∴ NPM=NPM1=90,PM=PM1

PG = 3–y,GM=1,PH = | y |,HN = 1

∵∠NPM=90º

解得: ,

∴点P的坐标为(1, )或(1, )7分

当点P的坐标为(1, )时,连接PC

∵PG是CM的垂直平分线,∴PC=PM

∵PM=PM1,∴PC=PM=PM1

∴∠M1CM = 90º

∴点M1在y轴上8分

同理可得当点P的坐标为(1, )时,点M1也在y轴上9分

故存在满足条件的点P,点P的坐标为(1, )或(1, )

(说明:能正确求出一个点的坐标并能说明点M刚好落在y轴上,得2分)

数学中考调研卷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中考试题调研卷、数学中考调研卷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