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上进地理考点十三(智慧上进2021高三答案大全文综)

本篇文章给同学们谈谈智慧上进地理考点十三,以及智慧上进2021高三答案大全文综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本文目录一览:

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很多同学都需要整理地理知识点,我整理了一些初一上册的知识点,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地理考点知识

1.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

2.最长最宽的山脉:昆仑山脉

3.最长的河流:长江

4.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

5.海拔最高的河流:雅鲁藏布江

6.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

7.最长的地下河:坎儿井

8.最长的运河:京杭大运河

9.最早的越岭运河:灵渠

10.面积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

11.面积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

12.最深的湖:长白山天池

13.海拔最高的咸水湖:纳木错湖

14.最大的瀑布:黄果树瀑布

15.落差最大的瀑布:云台山瀑布(落差310米)

16.最大的瀑布群:云南的九龙河瀑布群

17.面积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

18.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

19.地势最低的盆地:吐鲁番盆地

20.地势最高的盆地:柴达木盆地

陆地和海洋

1.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北冰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北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南极洲)

2.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

3.半岛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4.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5.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6.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

7.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8.六大板块示意图参看课本第37页。

9.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带。

初一上册地理必背知识点归纳

1、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数是日平均气温。气温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测量气温时,要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离地面高度1.5米。通常情况一天观测四次,8时、14时、20时、2时。

2、气温的变化:(1)日变化,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因此会有气温日较差;(2)年变化,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是7月,最低气温是1月,海洋最高气温是8月,最低是2月。南半球与北半球刚好相反。因此会有气温年较差。

3、气温的分布: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1)纬度分布:从赤道(低纬)向两极(高纬)逐渐降低。

(2)海陆分布: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3)地形分布:气温随海拔升高逐渐降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度。

4、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1)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如热带人穿单衣,寒带人穿棉衣,温带人穿衣服多少要随季节变化;(2)对人类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如水稻种在南方,小麦种在北方;(3)气候异常还会带来灾害,如洪涝灾害和旱灾。(全球气候变暖,使得极地等地区冰雪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可能会被淹没。原因是人类燃烧煤炭、石油等,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砍伐森林减少了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而二氧化碳对大气又保温作用,因此气温会随之上升。)

5、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人口政策。有些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和印度实行生育控制政策;有些发达国家,人口停止增长,甚至不断减少,会带来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等问题,如俄罗斯和日本,采取措施鼓励生育。

6、世界的三个主要人种是黄种人、白种人和黑种人,他们的地位是平等的。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和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印度北部主要是白种人;亚洲和美洲黄种人较多;非洲中部、南部黑种人较多。

以上就是一些地理知识点的相关信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img]

初中地理重要的知识点

初中地理考点知识

1、九大行星

水金地火木土天,海王冥王绕外边;

唯有地球生物现,温气液水是由缘①。

①温,适宜的温度。气,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2、地球特点

赤道略略鼓,两极稍稍扁。

自西向东转,时间始变迁。

南北为纬线,相对成等圈。

东西为经线,独成平行圈;

赤道为最长,两极化为点。

3、东西南北半球的划分

西经二十度,东经一百六,

一刀切下去,东西两半球。

南北半球分,赤道零纬度,

四季温带显,南北相反出。

4、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

地球自转,昼夜更换。

绕日公转,四季出现。

自转一日,公转一年。

自西向东,方向不变。

5、地球五带

地球有五带,全靠四线分;

回归间热带,极圈分寒温;

寒温各有二,五带温不均①。

①温,指温度。

6、地图辨方向

地图方向辨,摆正放眼前;

上北下为南,左西右东边。

标图易分辨,经纬网较难;

纬线指南北,东西经线圈。

极地投影图,定向较特殊:

对于北半球,心北四周南;

北纬圈东西,自转反时走。

对于南半球,心南北四周;

南纬圈东西,自转顺时走。

7、大洲和大洋

地球表面积,总共五亿一;

水陆百分比,海洋占七一。

陆地六大块,含岛分七洲;

亚非南北美,南极大洋欧。

水域四大洋,太平最深广;

大西“S”样,印度北冰洋。

板块构造学,六块来拼合;

块内较稳定,交界地震多。

8、大洋和大洲的位置

洋以洲为界,洲以洋分野。

太平洋为四洋首,位于亚澳两美间。

大西洋西南北美,东岸临界欧与非。

印度洋临亚非澳,南部三洋水相连。

北冰洋面为最小,亚欧北美三洲环。

9、七大洲分界和位置

地表十分陆占三,亚欧非洋两美南①。

亚欧两洲本一体,乌拉高加分两边②;

亚非原本相结连,苏伊运河来割断③;

亚洲北美隔水望,白令海峡在中间;

中美南北来牵线,巴拿运河又阻拦④;

数大洋洲面积小,似断不断亚下边。

亚欧非洋东半球,南北美占西半边,

唯有南极搞独立,冰层覆盖称高原。

初二地理基础知识

从世界看中国

1.中国的的地理位置

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中国位于北半球,从大洲和大洋的位置看,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2.中国优越的地理位置

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亚欧大陆大的东部,与许多国家接壤,东临太平洋,有众多的岛屿的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3.中国的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陆上国界线20000多千米,有14个陆上邻国。

(北面俄、蒙古,朝鲜在东岸,西北哈、吉、塔,三个皆斯坦,西边是巴基,还有阿富汗,印、尼和不丹,三国在西南,南方三国家,老、缅和越南)

4.中国四至

最北端:黑龙江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

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最西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

最南端:南海的男少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5.我国濒临的海洋

自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台湾海峡属东海)

6.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有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韩、日、菲、文、马、印尼

7.东西部晨昏差异:两地经度不同,我国东西跨经度广,约60度,经度没差15度,时间相差1小时。

南北方季节差异:两地纬度不同,我国南北跨纬度广,约50度,气温变化幅度大。

8.我国行政区域划分

(1)省、自治区、直辖市

(2)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3)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9.我国共有34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省级行政区记忆口诀)

10.“三字经”法记忆省级行政区的简称:黑吉辽,内蒙古,京津冀,晋豫鲁,赣皖浙,苏浙沪,滇黔蜀,鄂湘渝,陕甘宁,青新藏,桂粤琼,港澳台

11.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为12.95亿,占世界人口的1/5以上。

12.我国人口的特点: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13.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14.人口增长过多产生的负面影响

人均粮食、布匹减少,医院就医困难,给国家、学校、社会、家庭、资源利用、生态环境都增加了沉重的`负担。我国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居世界后列,全国每年新增财富大部分北新增人口消耗掉,用来发展生产和改善人民生活的财富就减少了。

15.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东多西少,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

造成这种分布特点的原因

(1)自然原因,东部耕地多,气候好,西部多沙漠、草原、山地,耕地少;

(2)社会经济方面,东部工商业、交通运输业发达,城镇多,人口集中,西部工商业、交通运输业落后,城镇少;

(3)开发历史原因:东部开发较早,西部开发较晚

16.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占全国人口的92%,其余55个民族占8%,称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人口最少的是珞巴族。少数民族中人口超过500万的有9个。

(记忆口诀:西北蒙、回、维,东北满族乡,西南苗、彝、壮,土家、藏族广)

17.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18.汉族分布遍布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分布相对分散,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

19.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是——云南省

20少数民族风情

( 蒙古 )族的那达慕大会

( 傣族 )族的泼水节、孔雀舞

(藏族 )族的集体舞、藏历年

(朝鲜 )族的长鼓舞等

21. 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大杂居”有利于民族的交流,促进各民族经济的共同繁荣;“小聚居”有利于保护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的文化传统。

初一地理必背知识

陆地和海洋

1.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北冰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北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南极洲)

2.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

3.半岛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4.七大洲:亚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极洲 欧洲 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5.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6.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

7.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8.六大板块示意图参看课本第37页。

9.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带。

天气与气候(P42)

1.天气有两个重要特点: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同一时刻,不是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2.风向及风力参见课本第45页图3.4。

3.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①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②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

一年中,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低,1月最高。

③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④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⑤用等温线图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4.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①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雾、露不是降水。

②由赤道往两极,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③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④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

⑤用等降水量线图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⑥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⑦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世界的气候

①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②世界气候分布图参见课本第58页。

③赤道附近(热带雨林气候);两极地区(寒带气候);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热带沙漠气候);中纬度内陆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热带雨林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地中海气候特点:高温时期少雨,低温时期多雨。

⑤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高一地理必背知识点大全

总结 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中起到呈上启下的作用,为此我们要做好回顾,写好总结。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总结吗?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 高一地理 必背知识点大全,以供大家参考!

高一地理必背知识点大全

一、东亚:80汉E-140汉E,20汉N-50汉N;

地处太平洋西岸,亚洲东部,包括中国、朝鲜、韩国、蒙古、日本等国;

二、东南亚:23汉26’N-10汉S,90汉E-150汉E;

地处亚洲东南部,是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十字路口”;范围包括中南半岛(中央经线为100篍),马来群岛(马六甲海峡夹在马来群岛和苏门答腊岛的11个国家:老挝、越南、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菲律宾、文莱等);

三、南亚:10汉N-30汉N,中央经线80汉E;

地处亚洲南部,范围包括北部三个内陆国(尼泊尔、不丹、锡金),中部三个临海国(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南部两个岛国(马尔代夫、斯里兰卡);

四、中亚:40汉N-50汉N,50汉E-80汉E;

地处亚欧大陆的“心脏”部位,世界岛,范围包括五大国家(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基尔斯坦),古代是丝绸之路,现代是第二亚欧大陆桥,战略地位重要;

五、西亚和北非:20汉N-40汉N,20汉E-65汉W;

地处“两洋”(大西洋、印度洋),“三洲”(亚洲、非洲、欧洲),“五海”(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是海陆交通要道(苏伊士运河——埃及,土耳其海峡——土耳其),北回归线横穿南部;

六、撒哈拉以南非洲:30汉N-30篠,20汉W-60汉E,中央经线:20汉W;

地处印度洋,大西洋之间的低纬地区,南回归线,赤道横穿,范围包括49个国家;

七、西欧:40汉N-70汉N,10汉W-20汉E;

北邻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靠地中海;

八、欧洲东部和北亚:

1、东欧西起波罗的海东海岸,东到乌拉尔山;北起北冰洋,南到黑海,高加索山之间的欧洲部分,它的面积占欧洲的一半,7个国家;

2、北亚是指亚洲北部属于俄罗斯的领土部分,它从乌拉尔山向东延伸到太平洋沿海,北邻北冰洋,南抵哈萨克斯坦、蒙古、中国的国界,面积在亚洲地区的1/4;

九、北美:30汉N-50汉N,中央经线100汉W;

地处西半球北部,北美洲的中部和北部;

十、拉丁美洲:30汉N-50汉S;

地处西半球,地跨赤道,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北临加勒比海,南邻德雷克海峡;范围包括北部西印度群岛,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南部南美大陆,巴拿马运河;

十一、大洋洲:20汉N-40汉S,100汉E-140汉W;

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介于亚洲和南极洲之间;范围包括“一个大陆(澳大利亚)、四个岛屿(新几内亚岛、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南北岛)、三大群岛(波利尼西亚群岛、密克罗尼西亚群岛、美拉尼西亚群岛)”,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十二、南极:

地处世界最南端,纬度,跨经度最广;范围几乎在南极圈内,四周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环绕;

十三、北极地区:

北极圈以北的广大区域;范围包括北冰洋的大部分以及沿岸的亚、欧、和北美的陆地和岛屿;

高一地理必修一重点知识点

1、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原因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

地球适宜的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体积质量适中,地球内部物质运动促进海洋的形成。

2、太阳活动标志:黑子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对地球磁场的影响。

3、自转地理意义:

①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②产生地方时差异;

③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

④地球椭圆体的形成。

4、公转地理意义:

①昼夜长短的时空变化;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

③四季的交替;

④五带的分布。

高一人教版地理知识点汇总

一、主要运输方式及其特点:[理解记忆]

铁路运输

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高

公路运输

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的运输方式。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水路运输

历史最悠久的运输方式,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影响大

航空运输

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

管道运输

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货物主要是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煤浆及 其它 矿浆。气体不挥发,液体不外流,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而且可以昼夜不停,运量很大。

管道运输要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二、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与发展趋势:

分一种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及不同地域的综合运输网。

发展趋势:交通运输不仅日益网络化、国际化,而且日益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

三、[理解记忆]

交通运输线、站的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地形条件和地质条件)

2、社会因素(人口和城市)

3、经济因素(主导因素和决定性因素)

4、技术因素(作保障)

a、影响铁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经济、社会因素成为决定性因素。

以京九铁路为例

1、合理布局交通网,

2、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

3、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繁荣,

4、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

b、影响公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修筑公路,

1、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那些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

2、尽量少占农田耕地,处理好与城镇发展的关系。

e、港口建设的条件:港口的区位不仅要受到水域条件(如航行条件、停泊条件)的影响,还要受到陆域条件(如筑港条件、腹地条件)的影响。

上海港的主要区位因素主要有:一是上海港是长江三角洲的一个河口港,兼作海港,主要港区沿黄浦江分布,三角洲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建设提供了条件,长江一方面为港口提供了淡水,另一方面保证了船舶航行的空间,但是三角洲坡度小,泥沙容易沉积淤塞河道;二是上海港的经济腹地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三是上海港以上海市为依托。

高一地理必背知识点大全相关 文章 :

★ 高中地理必背知识点必修一

★ 高一地理必背必考知识点总结

★ 高中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

★ 最全高中地理知识点汇总

★ 高一地理必背知识点

★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背知识点

★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全汇总

★ 2022高中地理必背知识点

★ 高一地理必修二必背必考知识点

★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大全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考点

同学们一定要为自己争气,好好学习 七年级地理 知识,天天向上。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考点,仅供参考。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考点(一)

自然环境

1、亚洲地势特点:中部高,四周低。

亚洲河流流向:由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

2、北美洲地势特点:东西高,中部低。

北美洲河流流向:密西西比河干流流向:由北向南(中部大平原北高南低);干流东侧支流:由东北向西南流;干流西侧支流:由西北向东南流。

3、亚洲气候特点:复杂多样(气候与景观相对应P11图);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气候特点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降水较多);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P12会看北美洲气候图)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考点(二)

东南亚

1、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属于亚洲地理分区中的东亚,北邻中国、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由中南半岛(中国南部的半岛)和马来群岛(又叫南洋群岛)组成。

2、东南亚位置特征:“十字路口”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十字路口。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 被称为十字路口的咽喉和海上生命线。

3、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热带。中南半岛及马来半岛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特点为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马来半岛南部及马来群岛为热带雨林气候:特点为全年高温多雨。

4、东南亚的气候高温多雨,耕地少,人口稠密决定了水稻 为当地的主要粮食作物。

5、东南亚有很多热带经济作物:天然橡胶、油棕榈、椰子、蕉麻。

6、东南亚地形特点: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河流流向:由北向南流入太平洋与印度洋,原因:地势北高南低。河流多国际河流:萨尔温江(怒江)、湄公河(澜沧江)…

7、东南亚国家及风景名胜:缅甸(首都内比都)仰光大金塔;泰国(首都曼谷)水上市场;柬埔寨(首都金边)吴哥窟;越南(首都河内)下龙湾;唯一的内陆国老挝,首都万象;花园城市——新加坡的鱼尾狮公园;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巴厘岛…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考点(三)

中东

1、中东位置特征:三洲五海之地(亚、欧、非洲,里海(是个湖)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中东包括西亚大部分和非洲的埃及。

2、中东地跨两大洲的国家:埃及地跨亚洲非洲;土耳其跨亚洲欧洲;阿塞拜疆跨亚洲欧洲。

3、中东是目前世界石油储量最大、生产最多、输出最多的地区。石油资源集中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中东绝大多数石油通过海运,运往东亚、欧洲西部、北美。

4、中东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气候干燥,河流稀少,导致水资源匮乏。水资源分配矛盾成为战争一大因素。

5、中东 文化 多元,是____、伊斯兰教、犹太教的发源地。大多数人信奉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____斯兰教的圣地——耶路撒冷。伊斯兰教圣城——麦加。

6、中东的阿拉伯男人缠白色头巾和宽大白色长袍→可反射太阳辐射,吸热少。中东气候干燥沙漠广布,因而骆驼成为传统交通工具。中东多数民居为平顶——因为气候干旱极少下雨。

7、中东战争的内因(区内因素):水资源匮乏;文化多元。外因(国际因素):位置优越,位于三洲五海之地;石油资源丰富。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考点相关 文章 :

1. 七年级地理下学期知识点复习总结

2.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梳理

3. 七年级地理下册复习知识点大全

4. 七年级下地理重点知识

5.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归纳

初中地理中考考点必背知识点

地理知识又多又杂,那么如何提高地理成绩呢?下面我整理了初中地理中考重点考点,供大家参考!

自然环境

1.地势特征:西部高,东部低,呈阶梯状。西部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第一级阶梯雄踞西南,主要是青藏高原。

2.阶梯分界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第二级阶梯和第三极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地形特征: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山地33%、高原26%、盆地19%、丘陵10%、平原12%)

4.主要地形区: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高原、盆地、平原顺序为从大到小)

丘陵东南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

地理重点知识点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

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

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其中,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4.地球的运动

① 地球运动(自转)

绕什么转:地轴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约24小时

产生的自然现象:昼夜交替

地球运动:公转

绕什么转:太阳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年

产生的自然现象:四季更替

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

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

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 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

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④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

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

5.地图

①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②比例尺类型:线段比例尺、数字比例尺

③比例尺大小的判断: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

④大比例尺,表示范围小,表示内容详(如东台市地图)

小比例尺,表示范围大,表示内容略(如江苏省地图)

⑤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将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用等高线可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1、地球表面的水陆面积比例:海洋71%,陆地29%,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2、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

能在世界地图上准确找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3、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亚洲、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

亚洲、非洲:苏伊士运河。

北美洲、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亚洲、北美洲:白令海峡。

4、陆地地形包括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大类。

关于智慧上进地理考点十三和智慧上进2021高三答案大全文综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