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同学分享衡水名师新作高一物理答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衡水名师新作高一语文寒假作业答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分享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求高一物理题答案及解析
- 2、高一物理必修1物理试卷及答案
- 3、求助 高一物理
求高一物理题答案及解析
(1)对于自由落体运动
根据速度位移公式vt*vt=2gh可知
h1=vt'*vt'/(2g)=vt'*vt'/20
对于匀减速运动
根据速度位移公式vt*vt-v0*v0=2as可知
s=(vt*vt-vt'*vt')/(-2a)=(5*5-vt'*vt')/(-25)=-1+vt'*vt'/25
而h1+s=h=323
即vt'*vt'/20+vt'*vt'/25=324
所以vt'*vt'=3600
则运动员下落过程中的最大速度vt'=60(m/s)
(2)根据速度位移公式vt*vt=2gh可知
运动员刚展开伞时离地面的高度h1=vt'*vt'/(2g)=vt'*vt'/20=3600/20=180(m)
(3)根据位移公式h=g*t*t/2可知
自由落体运动下落的时间t1=√(2h/g)=√(2*180/10)=6(s)
根据加速度公式a=(vt-v0)/t可知
匀减速运动时间t2=(vt'-vt)/a=(60-5)/(-12.5)=4.4(s)
运动员离开飞机后,在空中下落的总时间t=t1+t2=6+4.4=10.4(s)
[img]高一物理必修1物理试卷及答案
Ⅰ卷 基础知识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4分,共5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 在研究下列问题中,能够把研究对象看作质点的是()
A.研究地球的自转
B.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
C.研究一列火车通过某一路标所用的时间
D.研究乒乓球的旋转
2. 如图所示为某校学生开展无线电定位“搜狐”比赛,甲、乙两人从O点同时出发,并同时到达A点搜到狐狸,两人的搜狐路径已在图中标出,则()
A. 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B. 两人运动的平均速度相等
C. 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
D. 甲的路程等于乙的路程
3. 单位制是由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所组成的一系列完整的单位体制。在以下所给出的力学单位中,属于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是()
2 A. mB. m/sC. m/s D. N
4. 关于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速度改变越快,其加速度也越大
B. 物体的速度越大,其加速度也越大
C. 物体的速度改变量越大,其加速度也越大
D. 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一定为零
5. 关于惯性和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静止的物体可能没有惯性
B. 速度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
C. 同一物体在地球上和月球上惯性不同
D. 伽利略的斜槽实验以可靠的事实为基础并把实验探究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在一起
6. 力是矢量,它的合成与分解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以下关于大小分别为7N和9N的两个力的合力正确的有()
A. 合力不可能为3N B. 合力不可能为9N
C. 合力一定为16N D. 合力可能为2N
7.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速直线运动
B.物体刚下落时,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
C.物体在下落的过程中,每秒速度都增加9.8m/s
D.物体的质量越大,下落时加速度就越大
8. 金属小桶侧面有一小孔A,当桶内盛水时,水会从小孔A中流出。如果让装满水的小桶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则在小桶自由下落过程中( )
A.水继续以相同的速度从小孔中喷出
B.水不再从小孔喷出
C.水将以更大的速度喷出
D.水将以较小的速度喷出
9.如图所示,用细绳把小球悬挂起来,当小球静止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球受到的重力和细绳对小球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B. 小球受到的重力和小球对细绳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 小球受到的重力和细绳对小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D. 小球受到的重力和小球对细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10. 一个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第4秒内的平均速度大于4秒内的平均速度;
B.第4秒内的平均速度大于第4秒末的即时速度;
C.第4秒内的位移大于头4秒内的位移;
D.第3秒末的速度等于第4秒初的速度。
11. 物体自楼顶处自由下落(不计阻力),落到地面的速度为v 。在此过程中,物体从楼顶落到楼高一半处所经历的时间为( )
A、2vv2v(2?2)v; B、;C、; D g2g2g2g
12. 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直接接触的两个物体间必然有弹力存在
B. 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能存在弹力
C. 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有弹力
D. 在直接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间才产生弹力
13. 如图所示,位于斜面上的物块m在沿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则斜面作用于物块的静摩擦力说法错误的是( )
A.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上 B.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下
C.大小可能等于零 D.大小一定不等于零
二、双选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且每小题均有两个答案正确,全部选对得4分,漏选得2分,错选不得分)
14. 如右图所示,杯子置于水平桌面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力F1和力F2是一对平衡力
B. 力F1和力F2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 力F2和杯子的重力G是一对平衡力
D. 力F1的大小大于力F2的大小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考系一定是固定不动的物体
B.参考系必须是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C.虽然地球很大,且有自转,但在研究地球公转时,地球仍可作为质点
D.研究跳水运动员在空中的转体动作时,该运动员不可看作质点
16. 站在升降机中的人出现超重现象,则升降机可能( )
A、作加速上升 B、作减速下降
C、作加速下降 D、作减速上升
17. 一个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在t秒内经过的位移是s,它的初速度为v0 , t秒末的`速度
为vt,则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
A.v?vtv?v0v?v0s B.0 C.t D.t ttt2
三、实验题(本题共12分)
18.(6分)如图所示是探究某根弹簧的伸长量x与所受拉力F之间的关系图,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是 N/m;当弹簧受F=800N的拉力作用时, 弹簧的伸长量为cm;当拉力从800N减小 为600N时,弹簧的长度缩短了cm。
19.(6分)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低压(填“交”(×10cm) 或“直”)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其打点频率为Hz。
如图所示是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时得到的一条纸带,测出AB=1.2cm,BC=2.4cm,CD=3.6cm,计数点A、B、C、D中,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有四个小点未画出,则运动物体2的加速度a=m/s。
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最后答案的不给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的单位。)
20. 汽车以20m/s的速度进站,关闭发动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滑行s=100m时速度恰好减为零,求:
(1)汽车减速滑行时的加速度大小;
(2)汽车滑行的总时间t;
21. 如图所示,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为200N,物体和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视为相等。求下列情况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和加速度(取2重力加速度g=10 m/s):
(1)当给物体施加一个水平向左、大小为F1=10 N的拉力时;
(2)当给物体施加一个水平向左、大小为F2=30 N的拉力时。
Ⅱ卷 综合能力测试
五、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有漏选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22. 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它在第1s内的位移恰好等于它最后1s内位移的1/4,则它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取g =10 m/s)()
A. 5m B. 11.25m C. 20m D. 31.25m
23. 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一物体从赤道移到北极其重力大小变大,但重力方向不变
B.同一物体从赤道移到北极其重力大小不仅变大,而且重力方向也变了
C.物体的重力作用在重心上,把重心挖去物体就没有受到重力
D.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24. 如图右图所示,轻弹簧的两端各受100N拉力F作用,弹簧平衡时伸长了10cm;(在弹性限度
内);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10N/m
B.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1000N/m
C.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2000N/m
D.根据公式k=F/x,弹簧的劲度系数k会随弹簧弹力F的增大而增大
25.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在与水平方向成θ的拉力F作用下加速往前运动,已知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F〃cosθ 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μmg
C.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为mg
D.物体受到地面的的支持力为mg-F〃sinθ
26. 竖直升空的火箭,其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火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16000m
B. 火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48000m
C. 火箭经过120s落回地面
D. 火箭上升过程中的加速度始终是20m/s
六、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第27题14分,第28题16分,共30分)
27. 质量为2kg的物体在40N水平推力作用下, 1s内沿竖直墙壁从静止开始下滑3m。求:(取g=10m/s)
(1)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2)物体与墙间的动摩擦因数;
(3)若在1s末时把水平推力改为140N,请通过分析计算说明物体的运动情况。
28.如图所示,在倾角为?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轻质弹簧相连接的物块A、B,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A、m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C为一固定挡板。系统处一静止状态,现开始用一恒力F沿斜面方向拉物块A使之向上运动,求物块B刚要离开C时物块A的加速度a和从开始到此时物块A的位移d,重力加速度为g。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B A A D D C B C A C DD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题号 14 1516 17
答案 BC CDAB AD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12分)
18、2000;40; 10.
19、交; 50;1.2m/s2
四、计算题
20、解:根据公式v2-v02=2aS 得
a=-2m/s2……………(4分)
2即加速度大小为2m/s(2分)
t=(vt-v0)/a=10s (4分)
21、(1)最大静摩擦力fm=μN=0.1×200 N(2分)
因为拉力 F=10N﹤20N(1分)
物体静止,摩擦力f=F=10N(1分)
加速度a=0 (1分)
(2)因为拉力 F=30N>20N(1分)
物体运动,滑动摩擦力f=20N (1分)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合=ma 得
F-f=ma(2分)
物体受到的加速度
a=(30N-20N)/20
=0.5m/s2………………………(1分)
六、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第27题14分,第28题16分,共30分)
27.
(1)6m/s2,
(2)8N,
(3)0.2
28.
解:令x1表示未加F时弹簧的压缩量,由胡克定律和牛顿定律可知mAgsinkx①令x2表示B刚要离开C时弹簧的伸长量, a表示此时A的加速度,由胡克定律和牛顿定律可知: kx2=mBgsinθ② F-mAgsinθ-kx2=mAa③
由②③式可得a?F?(mA?mB)gsin? ④ 由题意 d=x1+x2 ⑤mA
求助 高一物理
(答案及评分标准)2008学年高一物理(必修1)
......高一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高一物理必修一,每小题3分,共36分,本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A B C D A C C B A D D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不全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题号 13 14 15 16 答案 AC BD BCD AD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2分)
17.0.02(1分)。(1)B(1分);(2)0.45(2分);(3)0.6(2分)。
18.(1)4 (2分) (2)3(2分) (3)0.3(2分)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9.解:(1)由运动学公式,得:
(4分)
(公式2分,结果2分,没有负号扣1分)
(2)由运动学公式,得:
(4分)
(公式2分,结果2分。用其它公式求解正确同样给分)
20.解:(1)以木块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如右图所示。(3分。正确画出右边两图之一就给3分,少力或多力均为0分,高一物理必修1力F未平移不扣分)
(2)在水平方向上:F1=
......
莲花中学03-04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试题及答案
......七 年 级 数 学 试 卷
(满分70分 完卷时间90分钟) 命题人:初一数学备课组 审题人:林剑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20分)
1、 计算: -22+20-|-3|×(-3)-1 = ; 。
2、中国宝岛台湾面积约3.5万平方公里七年级英语期末试题,人口约2227.60万人,你认为人口数是精确到
位,有效数字有 个。
3、小红将一张正方形的红纸沿对角线对折后,得到等腰直角三角形,然后在这张重叠的纸上剪出一个非常漂亮的图案,她拿出剪出的图案请小冬猜,打开的图案至少有
条对称轴,至多有 条对称轴。
4、如图,AD是Rt△ABC斜边BC上的高,与∠B相等的角是 ,理由是 。
5、(画图)把△ABC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把△DEF分成面积相等的四部分。
(第5题) (第8题)
6、等腰三角形一边的长是4,另一边的长是8,则它的周长是 。
7、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70°,则它的顶角为 度。
8、在平面镜里看到背后墙上,电子钟示数如图所示,这时的时间应是 。
9、如图,已知AC=BD,要使△ABC≌△DCB,七年级数学期末试题
......
[全套]2004学年第二学期高一英语期末复习练习-人教版
......A. Sit down and have a rest B. Remain standing
C. Go ahead along the road.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
Snow is common in that area.
It won’t really snow until December.
So much snow is unusual for December.
What does the woman tell the man to do?
Wait while she looks for the book he wants.
Wait while she looks for the information he wants.
Call again after she gets the information he wants.
第二节
听第6段材料人教版高一数学,回答第6至题。听第7段材料,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案回答第9至题。’s home.
He went to an island.
Where did the man have the picnic?
......
新人教必修2高一历史教案 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历史必修二 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通史概要:
本专题主要阐述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的历史。初中教材中高一数学必修1教案,已经介绍了民族资本发展的一些基本史实,所以在讲授中需要学生把握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线索: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封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近代经济结构开始发生变化。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辛亥革命后,特别是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短暂春天。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发展较为迅速,但抗日战争爆发后,特别是抗日战争结束后,民族工业日益萎缩。
一、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课标要求:
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有何变动;理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概况;思考买办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引导学生了解张謇和荣氏兄弟的事迹,并进行评价,使学生能把人物命运与时代背景结合在一起思考。
(2)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提供的材料、图片以及教师的引导,高一英语必修一教案主动探究
......
龙冈中学2008-2009年高二生物期末单元检测(必修三4-6章)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2008年年初的冰雪灾害导致大量动物死亡。下列哪两个因素从根本上决定着动物种群数量的增长
A.出生率和食物供应 B.出生率和死亡率 C.死亡率和年龄组成 D.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2.假设某种细菌的起始数量为N龙冈中学,理想状态下,每20min繁殖一代,a小时后该种群数量为
A.N×23a B.N×2a C.2×Na D.2×N20
3.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4.下图为某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若不考虑迁入和迁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
B.b到c变化过程中,其天敌捕食成功率将会增加
C.bc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盐城龙冈中学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D.比较曲线Y与曲线X表明自然状态下种群无法超出理想状态下的最大增长率
5.
A.裸岩上发生的群落演替比在弃耕农田发生的群落演替历程短
B.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生物多样性降低
C.人类活动会使演
......
高中数学新课程必修2补充作业3空间直线的位置关系(2)
......数学新课程必修2补充作业
空间直线的位置关系
直线a与b、b与c都是异面直线新课程作业,且a与b的公垂线也是b与c的公垂线,那么a与c的位置关系是:
A.平行或相交 B. 异面 C. 平行或异面 D. 平行、相交或异面
已知EF是异面直线a、b的公垂线,直线l//EF,则l与a、b交点的个数:
A.0 B.1 C.0或1 D.1或2
已知a与b是一对异面直线,且a、b成60o角,则在过点P的直线中与a、b所成角均为60o的直线有: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空间四边形ABCD的各边与两条对角线的长都是1,点P在边AB上移动,点Q在CD上移动,则点P与Q的最短距离为:
A.1/2 B./2 C.3/4 D. /2
在棱长为a的正方体中,与其中一条棱所在的直线异面,并且距离为a的棱有:
A.4条 B. 条 C.6条 D.7条
:正三棱锥S-ABC的侧棱与底面边长相等,如果E,F分别是SC,AB的中点,那么异面直线EF与SA所成的角等于A.90° B.45° C.60° D.30°
(94上海)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B′C′D′中,M、N分别为A′B′和BB′的中点,新课程作业答案那么AM和CN所成角的余弦值
......
详见:
衡水名师新作高一物理答案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衡水名师新作高一语文寒假作业答案、衡水名师新作高一物理答案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