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同学们谈谈物理必修一周测卷第一章,以及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试卷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本文目录一览: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参考题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日照市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
高 一 物 理 试 题 2006.11
本套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共45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答题卡、卷Ⅱ中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填涂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选其他答案,不能将答案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将答题卡和第Ⅱ卷一并交回。
一、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情况中运动的物体,能被看作质点的是
A.研究绕地球运转时的“神舟六号”飞船
B.研究飞行中的直升飞机上的螺旋桨
C.沿地面翻滚前进的体操运动员
D.研究火车过南京长江大桥所用的时间
2.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又减小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B.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可能越来越大
C.速度的变化率很大,加速度就一定很大
D.物体的速度为零,则其加速度一定为零
3.以v=36km/h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发现前方有人刹车后获得大小为a=4m/s2的加速度。刹车后3s内,汽车走过的路程为
A.12m B.162m C.90m D.12.5m
4.下列所说的速度中,哪个是平均速度
A.百米赛跑的运动员以9.5m/s的速度冲过终点线
B.返回地面的太空舱以8m/s的速度落入太平洋
C.由于堵车,在隧道内的车速仅为1.2m/s
D.子弹以800m/s的速度撞击在墙上
5.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由图可知
A.小球下落的最大速度为5m/s
B.小球第一次反弹初速度的大小为3m/s
C.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0.45m
D.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1.25m
6.雨滴从高空由静止下落,由于空气阻力作用,其加速度逐渐减小,直到为零,在此过程中雨滴的运动情况是
A.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
B.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
C.速度一直保持不变
D.速度的变化率越来越小
7.把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静止,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就是木块受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
B.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在数值上等于木块受的重力
D.木块保持静止是由于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保持平衡
8.如图所示, 质量为m的物块在质量为M的木板上滑行, 木板与地面间摩擦系数为 , 物块与木板间摩擦系数为 , 已知木板处于静止状态, 那么木板所受地面摩擦力的大小是
A.μ1Mg B. μ2mg
C.μ1(m+M)g D.μ1Mg+μ2mg
9.如图所示,将光滑斜面上的一物体的重力分解为Fl、F2两个力,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F1是斜面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下滑的力,F2是物体对斜面的正压力
B.物体受mg、N、F1、F2四个力作用
C.物体只受重力mg和弹力N的作用
D.力N、F1、F2三个力的作用效果跟mg、N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10.如图所示,物体静止在固定的斜面上,下面关于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的方向说法中,哪个是正确的
A.沿斜面向上 B.垂直斜面向上
C.沿斜面向下 D.竖直向上
11.从某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1 s从同一地点释放另一小石子,则它们落地之前,两石子之间的距离将
A.保持不变 B.不断变大
C.不断减小 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
12.竖直向上射出的子弹,到达最高点后又竖直落下,如果子弹所受的空气阻力可以忽略,则
A.子弹刚射出时的加速度最大 B.子弹在最高点时的加速度为零
C.子弹落地时的加速度值最大 D.子弹在运动过程中加速度不变
13.用手握瓶子,瓶子静止在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手对瓶子的压力恰好等于瓶子所受的重力
B.手对瓶子的摩擦力恰好等于瓶子所受的重力
C.手握得越紧,手对瓶子的摩擦力越大
D.手对瓶子的摩擦力必须大于瓶子所受的重力
14.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4s内的位移是2.7m,第5s内的位移是3.3m,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2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B、第5s初的瞬时速度是3.6m/s
C、物体开始计时时的初速度为零 D、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是0.6m/s2
15.甲、乙两物体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
A.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乙两物体若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就一定会相遇
C.甲的速率大于乙的速率
D.甲、乙两物体若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就一定不会相遇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日照市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
高 一 物 理 试 题(理科) 2006.11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5分)
注意事项:
1.第II共4页,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纸上。
2.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得分 评卷人
题号 二 三 总分
18 19 20 21
得分
二、实验题:本题共二小题,,共15分。将答案填写在题中指定位置上。
16.(8分)在探究小车速度与时间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测量长度的工具是:________,精度是____mm,测量时间的工具是______________,小车的质量________测量(填需要或不需要)。
17.(7分)要测定个人的反应速度,按图所示,请你的同学用手指拿着一把长30 cm的直尺,他的手抓在28cm处,你的手候在2cm处,当他松开直尺,你见到直尺向下落下,立即用手抓住直尺,记录抓住处的数据,重复以上步骤多次。现有A、B、C三位同学相互测定反应速度得到的数据(单位:cm,g=10m/s2)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A 27 26 28
B 29 26 23
C 26 24 22
这三位同学中反应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同学,他的最快反应时间为_________s。(g = 10 m/s2).
三、计算题:本题共四小题,40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得分 评卷人
18.(9分)物体质量m=6kg,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与水平面成370角斜向上的拉力F=20N作用,物体以10m/s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求地面对物体的动摩擦因数?
得分 评卷人
19.(9分)小刘和小赵到机场去为朋友送行,看到有一些旅客推着旅行箱走,也有一些旅客拉着旅行箱走。小刘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他问小赵:“你说推着旅行箱省力,还是拉着旅行箱省力?”小赵想了一下说:“我看拉着旅行箱走有点别扭,大概是推着省力。”小刘说:“不,我看还是拉着省力。”他们两个谁的看法正确呢?
请先做出定性分析,然后通过列式求解,比较推力和拉力的大小
得分 评卷人
20.(10分)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公路上,当警察发现从他旁边以v=8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有违章行为时,决定去拦截,经2.5s警车发动起来,以a=2m/s2加速度匀加速开出维持匀加速运动,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180km/h。试问:
(1)警员从发现违章的货车到追上违章的货车要多长时间?
(2)在警车追上货车之前,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得分 评卷人
21.(12分)某种类型的飞机起飞滑行时,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4.0m/s2,飞机速度达到80m/s时离开地面升空.如果在飞机达到起飞速度时,突然接到命令停止起飞,飞行员立即使飞机制动,飞机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5.0m/s2.如果要求你为该类型的飞机设计一条跑道,使在这种情况下飞机停止起飞而不滑出跑道,你设计的跑道长度至少要多长?
日照市2005 ~ 2006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期末调研考试
物理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共45分,每小题3分,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A 2.BC 3.D 4.C 5.ABC 6.B 7.C 8.B 9.CD 10.D 11.B 12.D 13.B 14.AD 15.AC
二、实验题
16.刻度尺(2分)、1(2分)、打点计时器(2分)、不需要(2分)
17. C(3分)、0.2(4分)
三、计算题:
18.匀速前进时:Fcosθ-μFN=0 (3分)
FN+Fsinθ-mg=0 (3分)
μ=1/3 (3分)
19.拉着省力。(2分)
设行李箱重G,行李葙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若拉行李箱:
F拉cosθ-μ(G-F拉sinθ)=0 可得:F拉= (3分)
若推行李箱:
F推cosθ-μ(G-F推sinθ)=0 可得F推= (3分)
F推F拉 (1分)
20.(1) 位移相等时警车追上货车
即S警=S货 v0(t0+t)= (2分)
8(2.5+t)= 解得 t=10s
t总=10+2.5s=12.5s (3分)
此时警车速度v警 =10×2=20m/svm=50m/s
所以警车一直匀加速追上货车 (1分)
(2) 当速度相等时两车距离最大
即v警=v货 at= v货 t=4s (2分)
ΔS= v货(t+2.5)-at2/2=8(4+2.5)-2×42/2=52-16=36m (2分)
21.飞机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而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若要飞机不滑出跑道,则跑道长度至少应为S=S1+S2(2分)
对匀加速直线运动,由运动学公式得:
(4分)
对减速制动阶段,由运动学公式得:
(4分)
解得S=S1+S2=1.44×103m (2分)
速求高一物理必修一各章节检测卷及答案!!
你留个邮箱好么
太多了 图又发不过来
第三章《相互作用》单元测试题A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关于力的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C.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D.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测量
2.关于地球上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静止时不受到重力作用B.物体只有落向地面时才受到重力作用C.物体落向地面时比物体上抛时所受的重力小D.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运动及怎样运动无关
3.关于物体的重心,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B.用线悬挂的物体静止时,细线方向一定通过重心C.一块砖平放、侧放或立放时,其重心在砖内的位置不变 D.舞蹈演员在做各种优美动作时,其重心的位置不变
4.一个物体所受重力在下列哪些情况下要发生变化 ( )
A.把它从赤道拿到南极 B.把它送到月球上去C.把它放到水里 D.改变它的运动状态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书放在水平桌面上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书发生了微小形变而产生的B.用细木棍拨动浮在水中的圆木,圆木受到的弹力是由于细木棍发生形变而产生的C.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D.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支持的物体
6.关于摩擦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B.相互压紧,接触面粗糙的物体之间总有摩擦力 C.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压力增大,摩擦力一定增大D.静止的物体受到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材料的粗糙程度无关 F
图1
7.如图1所示,用水平力F把一铁块紧压在竖直墙壁上静止不动,当F增大时 ( )
A.墙对铁块的弹力增大B.墙对铁块的摩擦力增大 C.墙对铁块的摩擦力不变 D.墙与铁块间的摩擦力减小
8.两个力的合力F为50N,其中一个力F1为30N,那么另一个力F2的大小可能是( )
A.10N B.15N C.80N D.85N
9.关于分力和合力,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合力的大小,小于任何一个分力是可能的B.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其它几个力的效果相同,则这个力就是其它几个力的合力C.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任何一个分力D.合力可能是几个力的代数和
10.如图2所示,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这一实验中,两弹簧秤现在的夹角为90º,使b弹簧秤从图示位置开始沿箭头方向缓慢转动,在这过程中,保持O点的位置和a弹簧秤的拉伸方向不变,则在整个过程中,关于a、b两弹簧秤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
a
b
O
P
图2
A.a示数增大,b示数减小 B.a示数减小,b示数增大C.a示数减小,b示数先增大后减小
D.a示数减小,b示数先减小后增大
二、填空题(把正确答案填写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1.质量为5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当受到20N的水平推力作用时开始滑动,接着以18N的水平推力可维持物体在水平桌面匀速直线运动,该物体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为_______,物体与桌面的动摩擦力因数_______;当水平推力为15N而物体仍运动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当水平推力为15N而物体静止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当水平推力为40N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又为_______。(g=10N/kg)
12.用手握住绳的两端,在绳的中点悬挂一重物,改变两绳间的夹角θ,如果物体始终处于平稳状态(绳的拉力的合力始终等于重力),则当θ=_______时,绳中的拉力最小,当θ=_____时绳中的拉力等于重力,在θ角增大的过程中,绳中的拉力逐渐变_____。 37º
图3
A
B
D
C
a
b
c
d
图4
14.如图3所示,重力G=50N的物体静止在斜面上,斜面的倾角q=37º,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为___________N。若斜面的倾角减小,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将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sin37º=0.6,cos37º=0.8)。
15.把一条盘放在地上的长为l的均匀铁链竖直向上刚好拉直时,它的重心位置升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图4所示,把一个边长为l的质量分布均匀的立方体,绕bc棱翻转使对角面AbcD处于竖直位置时,重心位置升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论述、计算题
14.(9分)杨浦大桥是继南浦大桥之后又一座跨越黄浦江的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双塔双索面迭合梁斜拉桥,如图所示.挺拔高耸的208米主塔似一把利剑直刺穹苍,塔的两侧32对钢索连接主梁,呈扇面展开,如巨型琴弦,正弹奏着巨龙腾飞的奏鸣曲.假设斜拉桥中某对钢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都是30°,每根钢索中的拉力都是3×104N,那么它们对塔柱形成的合力有多大?方向如何?
15.(10分)甲、乙两人用绳子拉船,使船沿OO′方向航行,甲用1000 N的力拉绳子,方向如图(a)所示,要使船沿OO′方向行驶,乙的拉力至少应多大?方向如何?
16.(11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1的物体甲通过三段轻绳悬挂,三段轻绳的结点为O,轻绳OB水平且B端与放置在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2的物体乙相连,轻绳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物体甲、乙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sin37°=0.6,cos37°=0.8,tan37°=0.75,g取10m/s2.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
(1)轻绳OA、OB受到的拉力是多大?
(2)物体乙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方向如何?
(3)若物体乙的质量m2=4kg,物体乙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3,则欲使物体乙在水平面上不滑动,物体甲的质量m1最大不能超过多少?
17.(12分)出门旅行时,在车站、机场等地有时会看见一些旅客推着行李箱,也有一些旅客拉着行李箱在地面上行走.为了了解两种方式哪种省力,我们作以下假设:行李箱的质量为m=10kg,拉力F1、推力F2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θ=37°(如下图所示),行李箱与地面间为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因数为μ=0.2,行李箱都做匀速运动.试通过定量计算说明是拉箱子省力还是推箱子省力.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A
【解析】力的本质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A正确,C错误。力有接触力和场力两种,物体间不一定要接触,B错误。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测量,天平是用来测量质量的仪器,D错误。
2.【答案】D 【解析】重力是由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不管物体静止还是运动,也不管物体上升还是下落,地面附近同一物体的重力大小、方向都不会发生改变,重力的大小可由公式G=mg求出。可见,重力大小仅与物体的质量m有关,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正确的答案是D。
3.【答案】ABC【解析】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质量分布和物体的形状有关,其重心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之外,则A是正确的;根据二力的平衡知: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则B也是正确的;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与物体所放的位置及运动状态无关,故C也是正确的;由于舞蹈演员在做各种优美动作,其形状发生了变化,所以重心位置也发生了改变。因此D是错误的
4.【答案 AB【解析】根据重力的计算公式G=mg知:它的大小不但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而且也与重力加速度的大小有关,而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与地球的位置和离地面的高度有关。所以正确的答案是A、B。
5.【答案】A 【解析】弹力是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对对方施加的力,书放在水平桌面上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发生了微小形变而产生的。A不正确,B正确。弹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而指向受力物体,绳类柔软物体的弹力方向指向收缩的方向,C、D正确。注意本题是选择不正确的。
6.【答案】D【解析】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方向相反,A错误。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是:①两物体接触;②接触面粗糙;③两物体间相互挤压;④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B错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的大小和材料的粗糙程度无直接关系,取决于物体的受力情况和状态。C错误,D正确。
7.【答案】AC【解析】用水平力F把一铁块紧压在竖直墙壁上静止不动,铁块受重力、静摩擦力、水平推力F和墙对铁块的弹力,四个力是两对平衡力。当F增大时,墙对铁块的弹力增大,A正确。墙对铁块的摩擦力与重力平衡,所以摩擦力不变,C正确,B、D错误。
8.【答案】C 【解析】两分力F1、F2的合力F的取值范围为| F1-F2|≤F≤F1+F2,由题意可知,20N≤F2≤80N,所以只有C正确。
9.【答案】C 【解析】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其它几个力同时作用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是其它几个力的合力。设两分力为F1、F2,合力F的取值范围为| F1-F2|≤F≤F1+F2,因此合力的大小不一定任何一个分力,小于任何一个分力是可能的。当两分力在一条直线上时,在规定正方向后合力可以是几个力的代数和。本题是选择不正确的,所以答案为C。
10.【答案】B Fa
Fb
F
【解析】保持O点的位置不变,即保持合力不变。a弹簧秤的拉伸方向不变,即保持a弹簧秤的拉力方向不变。因两弹簧秤的初始夹角为90º,根据矢量合成的三角形定则可知,使b弹簧秤从图示位置开始沿箭头方向缓慢转动时,a的示数减小,b的示数增大,答案B正确。
思考:如果两弹簧秤的初始夹角大于或小于90º时,本题的选项应该怎样选择?
二、填空题
11.【答案】 20N 0.36 18N15N18N
【解析】处于静止或静摩擦力必须与物体所受其他力相等,滑动摩擦力F=μFN与正压力成正比,判断物体在各种情况下所受摩擦力的性质可得出结果。
12.【答案】 0 120º大【解析】根据G= 且F1=F2可算出。
14.【答案】30 减小【解析】物体静止在斜面上,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等于重力的向下分力。F=mgsin37º==Gsin37º=30N。若斜面的倾角减小,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F=mgsinθ将减小。
15.【答案】
【解析】一条盘放在地上的长为l的均匀铁链,开始时重心在地面,竖直向上刚好拉直时重心的高度为 ,所以它的重心位置升高了 。边长为l的质量分布均匀的立方体,开始时重心的高度为 ,绕bc棱翻转使对角面AbcD处于竖直位置时重心的高度为 ,所以它的重心位置升高了 。
17.(12分)出门旅行时,在车站、机场等地有时会看见一些旅客推着行李箱,也有一些旅客拉着行李箱在地面上行走.为了了解两种方式哪种省力,我们作以下假设:行李箱的质量为m=10kg,拉力F1、推力F2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θ=37°(如下图所示),行李箱与地面间为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因数为μ=0.2,行李箱都做匀速运动.试通过定量计算说明是拉箱子省力还是推箱子省力.
14 答案:5.2×104N 方向竖直向下
解析:把两根钢索的拉力看成沿钢索方向的两个分力,以它们为邻边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其对角线就表示它们的合力.由对称性可知,合力方向一定沿塔柱竖直向下.
根据这个平行四边形是一个菱形的特点,如图所示,连接AB,交OC于D,则AB与OC互相垂直平分,即AB垂直OC,且AD=DB、OD=OC.
考虑直角三角形AOD,其角∠AOD=30°,而OD=OC/2,则有
F=2F1cos30°=2×3×104×N≈5.2×104N.
15 答案:500 N
方向垂直于河岸指向另一侧.
500(N).
16 答案:(1)m1g m1g (2)m1g 方向水平向左 (3)1.6kg
解析:(1)FTOA==m1g
FTOB=m1gtanθ=m1g (2)Ff=FTOB=m1g 方向水平向左
(3)Ffm=μm2g=0.3×40N=12N 当FTOB=m1g=Ffm=12N时,
m1=1.6kg,即物体甲的质量m1最大不能超过1.6kg.
经计算F1=21.7N,F2=29.4N,所以拉箱子省力.
17 解析:对行李箱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受力分析图.应用正交分解拉行李箱时:
F1cosθ=f1① F1sinθ+FN1=mg② f1=μFN1③ 解之得:F1==21.7N④
推行李箱时:F2cosθ=f2⑤ FN2=F2sinθ+mg⑥ f2=μFN2⑦ 解之得:F2==29.4N⑧F1F2,即拉箱子时省力.⑨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的试题
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1.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 )
A.船和山 B.山和船
C.地面和山 D.河岸和流水
2.在常州举行的跳水世界杯上首次参赛的中国小将张雁全/曹缘称霸男子双人10米台,并帮助中国队实现该项目的九连冠.如图所示为张雁全/曹缘正在进行10 m跳台比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研究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可将正在比赛的运动员视为质点
B.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感觉水面在匀速上升
C.前一半时间内位移大,后一半时间内位移小
D.前一半位移用的时间长,后一半位移用的时间短
3.下列说法中,关于“速度”指的是平均速度的是:
A. 甲同学跑了100m,用了大约10s钟,速度约10m/s
B. 丙同学经过电线杆时的速度大约9m/s
C. 丁同学跑得最快时速度可达12m/s
D. 行驶过程中的汽车的速度计上所显示的读数
4.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情况中,不可能存在的是( )
A.物体具有加速度,而其速度为零
B.物体具有恒定的速率,但仍有变化的速度
C.物体具有恒定的速度,但仍有变化的速率
D.物体具有沿x轴正方向的加速度,有沿x轴负方向的速度
5.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 )
A.能准确地求出某点的瞬时速度
B.只能粗略地求出某点的瞬时速度
C.能准确地求出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D.可以任意地利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代表某点的瞬时速度
6.“每节课40分钟”,“每天早晨8点上课”,对以上两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 前者“40分钟”指的是时间间隔,后者“8点”指的是时刻
B. 前者“40分钟”指的是时刻,后者“8点”指的是时间间隔
C. 前者“40分钟”,后者“8点”指的都是时间间隔
D. 前者“40分钟”,后者“8点”指的都是时时刻
7. 某中学正在举行班级对抗赛,张明明同学是短跑运动员,在百米竞赛中,测得他在5 s末的速度为10.4 m/s,10 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 m/s,则他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
A. 10.4 m/s B 10.3 m/s C 10.2 m/s D 10m/s
8.某质点从t=0时刻开始做直线运动,并以此时刻质点所在位置为坐标原点,以质点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建立直线坐标系,其坐标与时间对应如下表格:
时间/s 1 2 3 4 5
坐标/m 1 2 3 4 5
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 物体一定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 物体在第3s时其速度一定为1m/s
C. 物体在前5s内的平均速度为1m/s
D. 物体在第一个1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第五个1s内的平均速度
9.如图所示是几个质点做直线运动的S-t图象或v-t图象,表示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10.甲、乙两小分队进行军事演习,指挥部通过现代通信设备,在屏幕上观察到两小分队的具体行军路线如图所示,两小分队同时同地由O点出发,最后同时到达A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分队行军路程s甲>s乙
B.小分队平均速度 甲> 乙
C.y-x图象表示的是速率v-t图象
D.y-x图象表示的是位移s-t图象
二、填空、实验题(本题共4小题)
11.小球从3m高处落下,被地板弹回,在1m高处被接住. 那么,取地板处为坐标原点,取竖直向上的方向为正方向建立一个一维坐标系,小球开始下落的坐标是 m,被接住时的位置坐标是 m.
12.一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若前t/3 内的平均速度为6m/s,后2t/3时间的平均速度为9m/s,则这段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若质点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3m/s,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6m/s,则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
13.足球守门员将一个以2 m/s速度迎面飞来的足球,以10 m/s的速度踢回,若守门员踢球的时间为0.1 s,则足球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m/s2;足球沿草地作直线运动,速度不断减小,2.5 s后足球运动到距发球点20 m的后卫队员处,则此过程中,足球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
14.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记录运动物体在一定时间间隔内位移的仪器,目前实验室用的打点计时器有 打点计时器和 打点计时器两种,它们所接电源均为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但前者所接的电源电压为 V,后者所接的电源电压为 V.振针每隔 s打下一点,现在使用打点计时器测定物体的速度,当电源频率低于50Hz时,若仍按照50Hz计算,则测出的速度值将比真实值 (选填“大”或者“小”)
三、计算论述题(本题共4小题.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还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大洋一号”配有一种声纳探测系统,用它可测量海水的深度.其原理是:用超声波发生器垂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超声波在海底反射回来,若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波速,通过测量从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到反射波的时间,就可推算出船所在位置的海水深度.现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波速为1500m/s,船静止时,测量从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到反射波的时间为8s,试计算该船所在位置的海水深度.
16.学校里开田径运动会,在给百米运动员计时的时候,某计时员听到发令枪声后,才开始计时.当第一名运动员跑到终点时,这位计时员停止计时,表上的显示为12.49s.你说这样计时对吗?如果不对,应该如何计时?按你的计时方法,这位第一名运动员的百米成绩是多少?(百米跑道为直线,发令员与计时员各在跑道一端,声速为340m/s).
17.一修路工在长为 m的隧道中,突然发现一列火车出现在离隧道入口200m处,修路工立即匀速逃跑,若修路工所处的位置恰好处在无论向左还是向右跑均能安全脱离危险的位置.则这个位置离隧道入口的距离为多少?他奔跑的最小速度至少应该是火车行驶速度的几倍?
18.汽车司机发现前面200m处一辆拖拉机正向前匀速行驶,于是开始计时,结果汽车30s追上了拖拉机,而汽车的车速表一直指示45km/h,那么拖拉机的速度多大?在这段时间内拖拉机行驶了多远?
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D.提示: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取决于它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不计,而跟物体体积的大小、质量的多少和运动速度的大小无关.因运动员的技术动作有转动情况,不能将正在比赛的运动员视为质点,A错误;以运动员为参考系,水做变速运动,所以B错误;运动员前一半时间内平均速度小,故位移小,C错误;若是相同的位移,则前一半位移用的时间长,后一半位移用的时间短.所以D正确.
3、A.提示:平均速度是过程量,指的是某段时间或某段位移的平均速度.
4、C.提示: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体快慢的物理量,而与速度大小、速度变化的大小无关.速度是一个矢量,其变化应包括大小、方向变化两层含义.
5、C.提示: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提供了等时间段内的位移,其打点时间间隔为0.02s,因此只能求出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而不能精确求出某时刻的瞬时速度.当然,当选取的研究时间间隔比较小时,或要求不太高时,就可粗略地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表示某点的瞬时速度,故B错;如果所研究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时,那么就可准确求出某时刻的瞬时速度,故A、C错.
6、A.时间间隔是指一段时间,而时刻是指某一时间点.
7、D
8、CD.提示:表格中提供了质点各时刻对应的位置坐标,物体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即各个时刻速度都相同时才为匀速运动,故A错;根据表格中提供的数据只能求平均速度.故C、D对.
9、BC.提示: S-t图象为斜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故B对; v-t图象为平行t轴的直线则说明速度不变,即做匀速运动,故C对.
10、D.提示:此题求解关键是审清题给信息. “同时同地由O点出发,最后同时到达A点.”说明两分队的位移和平均速度都相同.“两小分队的具体行军路线如图所示”说明图线表示部队各时刻具体的位置,故为位移时间图象.
二、填空、实验题
11、3m 1m
12、8m/s 4m/s.提示:设运动的总时间为t ,则有 ;设运动的总位移为2x, .
13、120m/s2 8m/s.提示:设足球被踢回的方向为正方向,加速度大小为 ,方向与被踢回的速度方向一致;平均速度大小为 .
14、电磁 电火花 4~6V 220V 0.02s 大
三、计算论述题
15、解:超声波在海水中做匀速运动,8秒通过的路程为l=vt=1500×8=12000m,再由题给信息“通过测量从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到反射波的时间,就可推算出船所在位置的海水深度.”知,船所在位置的海水深度h=6000m.
16、解:不对.不能以听到发令枪声后,才开始计时;以听到发令枪声开始计时的时间偏短,即记录成绩偏好.而应看到火焰时就开始计时,因为火焰传播的速度为3×108 m/s,也就是说记时与运动员起跑同步,这样记录的成绩相对准确些.这位运动员的成绩应加上声音传播100 m的时间才是他的真实成绩,即12.49s+ .
17、解:设修路工离入口的距离为x m,人的速度为v1,火车的速度为v2,则有
x / v1=200/ v2 ,(100—x)/ v1 = 300/ v2 ,综合解得x=40 m v1/ v2 =0.2
18、汽车做匀速运动,其车速v1=45km/h=12.5m/s.设拖拉机的速度为v2,30s内拖拉机匀速行驶x m,则汽车行驶(200+x )m;则有200+x= v1t ,x= v2t ;综合解得x=175m,
拖拉机的速度为v2= .
[img]关于物理必修一周测卷第一章和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试卷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