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名师寒假作业答案化学(衡水名师假期作业)

本篇文章给同学们谈谈衡水名师寒假作业答案化学,以及衡水名师假期作业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本文目录一览:

上海初三化学知识点2022年

学习初三化学是需要个人能有一定的恒心与毅力的,不能半途而废。那么上海初三化学知识点有哪些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上海初三化学知识点2022年,欢迎查阅!

上海初三化学知识点

1.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 氢气的用途有(1)冶炼金属(还原性);(2)焊接金属(可燃性);(3)探空气球(比空气轻)。

3. 实验室制取氢气所选用的药品是锌和稀硫酸。

4.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选用的药品是石灰石和稀盐酸。

5. 在天然物质中,硬度最大的是金刚石。可用来切割玻璃。

6. 所学物质中为黑色的是木炭C,氧化铜CuO,二氧化锰MnO2,四氧化三铁Fe3O4。

7. 用墨书写的字画常年不褪色,是因为碳在常温下具有稳定性。

8. 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因为在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

9. 向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生成的沉淀是碳酸钙CaCO3。

10. 煤气中毒实际上就是一氧化碳CO中毒。

51. 为了证明某物质中含有碳酸盐,应滴加稀盐酸。

12. 假酒可导致人失明,甚至死亡,假酒中含有甲醇。

13. 天然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CH4。

14. 甲烷(CH4)在空气中燃烧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15. 用石灰浆(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抹墙,逐渐变硬的原因是由于石灰浆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钙。

16. 硫酸铜晶体的俗称是蓝矾或胆矾。固体二氧化碳的俗称是干冰。氢氧化钠的俗称是烧碱、火碱、苛性钠。碳酸钠的俗称是纯碱。氢氧化钙的俗称是熟石灰、消石灰

17. 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18. 可以用酒精灯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

19. 用滴管往试管中滴加液体时,滴管不应伸入试管中。

20. CO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色。

初三化学知识点 总结

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基本概念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如石蜡的熔化、水的蒸发

2.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如物质的燃烧、钢铁的生锈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生成新的物质。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不伴随化学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如铁易生锈、氧气可以支持燃烧等。

5.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如:N2、O2 CO2、P2O5等。

6.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如空气、蔗糖水等(里面的成分各自保持原来的性质)

7.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N2 、O2 、S、P等。

8.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如:CO2、 KClO3、SO2 等。

9.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中,其中一种元素的氧元素的化合物。如:CO2、 SO2等。

10.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A+B =AB)

11.分解反应:由一中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AB =A +B)

12.氧化反应:物质与氧的反应。(缓慢氧化也是氧化反应)

13.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又叫触媒)[应讲某种物质是某个反应的催化剂,如不能讲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而应讲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14.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二、空气的成分

1.空气含氧量的测定——过量红磷的燃烧实验题:(1)为什么红磷必须过量?(耗尽氧气) (2)能否用硫、木炭、铁丝等物质代替红磷?(不能,产生新物质)

2.空气的成分: N2:78%; O2:21% ;稀有气体:0.94% ;CO2:0.03% ; 其它 气体和杂质:0.03%

3.氧气的'用途: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

4.氮气的用途

5.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6.空气的污染:(空气质量日报、预报)(1) 污染源:主要是化石燃料(煤和石油等)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汽车排放的尾气等。(2) 污染物:主要是粉尘和气体。如:SO2、CO 氮的氧化物等。

三、氧气的性质

1.氧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大,不易溶于水。在一定的条件下可液化成淡蓝色液体或固化成淡蓝色固体。

2.氧气的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氧化性,是常见的氧化剂。

(1)能支持燃烧: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

(2)氧气与一些物质的反应:硫 S +O2=SO2(空气中—淡蓝色火焰;氧气中—紫蓝色火焰) 铝箔 4Al + 3O2 =2Al2O3 碳 C+O2=CO2 铁3Fe + 2O2 =Fe3O4(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磷 4P + 5O2 = 2P2O5(产生白烟,生成白色固体P2O5)

初三必背化学知识点

1、 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3、 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4、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5、 在原子中,质子数 = 核电荷数 = 核外电子数。

6、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7、镁离子和镁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8、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9、 决定元素的种类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10. 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11. 石油、煤、天然气都是混合物。

12. 溶液都是混合物。例如:稀硫酸、食盐水、石灰水等。

13.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14.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15. 燃烧、铁生锈、食物变质等都是化学变化。

16.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17.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Cu Hg Ag Pt Au

18. 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是H2、C、CO。其中属于单质的是C、H2。属于化合物的是CO。

19. 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相同点是都是氧化反应。

20. 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变的是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元素的种类、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肯定变化的是物质的种类和分子的种类。

21. 2H2表示两个氢分子;2H表示两个氢原子;2H+表示两个氢离子。

24. 能鉴别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水的试剂是石蕊试剂。

23、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轻,难溶于水。

22、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重,能溶于水。

25. 某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2 )2 )8 )2 ,该原子中的质子数为12,核电荷数为12, 核外电子数为12,最外层电子数为2,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成为阳离子。

上海初三化学知识点2022年相关 文章 :

★ 初中化学教学工作计划2022

★ 10篇教师实习内容及总结

★ 化学个人工作总结

★ 2022初中化学教师教学工作计划范本

★ 初中地理中考会考知识点总结

★ 2022九年级化学寒假作业答案

★ 小学教师教学工作总结2022

★ 初中化学竞赛知识点2022年

★ 2022初中化学知识点详细总结

★ 2022年初中化学常用知识点

九年级寒假作业答案 湖南教育出版社

我也在写这个,刚刚找到的= =

九年级寒假作业答案 语文 P1: 一、 BABAA ABBAB ABAAB BBA 二、 1. 形容生命力旺盛。 2. 形容感人至深。 3. 形容风景绚丽或前程美好。 4. 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5. 形容害怕或担心而不安。 三、 1. 瞥 2. 谩骂 3. 谄媚 4. 霹雳 5. 若无其事 P5: 一、 BBBAAB 二、1.极限 3.嘲弄 4.懦弱 5.疏忽大意 6.奥妙 7.疑虑 8.索然无味 9.无所不知 四、1.1. 比喻某种名义。 2. 形容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3. 形容宏伟华丽,气势盛大。 4. 用强力管束并处罚 2. 51342 3. D P8: 一、xū xiān jī xiàng tā chāi cì dān hán chù zā nǎo 二、 1. 堂→唐 2. 帖→贴 3. 连→联 4. 待→侍 5. 没有 三、 1. 当时 2. 拖 3. 珍奇名贵的食物 4. 做事各有各的办法,也有各自拿出自己的本领比赛 5. 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四、A 五、C 六、D 七、1. 1CE 2FA 3DB 2. 1AE 2CF 3BD P10: 一、 yuán zhù lán bāi shē dā jiá mì 二、 B 三、 B 四、 A P13: 一、 rèn jì kuí běn chèn shuāng kuì cuò 二、 1同意 2之于 3交换 4苦于 5背着 三、 1. “箕畚”活用,名词用作动词,意为“用箕畚”。2.何苦 古今异义 怎怕 / 怕什么 四、 1 将近 ;况且 2 他的;又 五、1. 又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呢? 2. 你太不聪明了! 六、1. C 2. D 3. D 4. B 5.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6.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英语答案 P29 第一题 1.Both...and... 2.is proud of 3.pay for 4.large number of 5.be afraid of 6.used to 7.No matter 8.Not only...but also... 9.lottery 10.nervous 第二题 1—5 BCBBC 6--10 CCDCB 第三题 1--5 CDABC 6--10 ABCBD P30 第四题 1—6 ABACDB P31 第五题 1—5 BBCCD 6—10 CDCDC P32 第一题 1.told 2.answered 3.is doing 4.calling 5.explained 第二题 1.plants 2.wonderful 3.society 4.life 5.chemical 6.pollution 7.unhealthy 8.cause 9.destory 10.louder 第三题 1.later on 2.explorer 3.asleep 4.interested 5.enjoy 6.relax 7.musician 8.suggestion 9.Italian 10.protecting P33 第四题 1.taken,photos 2.disabled 3.in detail 4.used to 5.get ill 6.satisfied with 7.effort 8.increased by 9.one fifth 10.traffic 第五题 1—5 CBDAD 6—10 BCABA 11—15 DCDAA P34 第六题 1.There are more than 1.2 billion people in China. 2. How to control the population growth. 3. Where there's a will, there is a way. 4. It never will be ended. 5.有了希望,就有了路. 第七题 1.complain about 2.prevent, from 3.sounds, cool. 4. how long, to leave. 5. the second largest. P36 第一题 1—5 ADCBD 6—10 BCCCB 第二题 1--5 BCACC 6—10 ADBDC 11—15 ABBBD P38 第一题 1.homelss 2.provide 3.abroad 4.raise 5.breathe 6.waste 7.sticking 8.recycle 9.divide 10.language 11.differences 12.distance 13.doubt 14.improve 15.rocket 第二题 1.had 2.would fly 3.was written 4.is made 5.were found 6.was filled 7.to call 8.did 9.used 10.is coming 第三题 A 1—5 FHDAB 6—10 CEGIJ B 1—5 IFHCE 6—9 BAGD P39 第四题 1—5 AADDC 第五题 1—5 BDCAA P65 第一题 1—5 ABDCA 6—10 BBBCD 11—13 AAC 第二题 1.象形文字 2.基督教 3. 日本大化改新 4.穆罕默德 5.文艺复兴 6.英 7.英国 8.独立宣言 9. 1789,巴士底狱 10.明治维新 11.巴赫 12. 适者生存 P66 第三题 1.《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2.瓦解南方种植园奴隶主势力,增强了北方军队战斗力 第四题 :1.为西欧国家的殖民掠夺开辟了道路,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发展,也促进了世界的孤立,分散向整体方向发展。 2.蒸汽机的发明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它以煤炭为燃料,给工作机提供动力,将人类带进蒸汽时代3.内容:人生来自由平等;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意义:对于反封建制度和等级制度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P67 第一题 1—5 CBDCA 6—10 AACAD 11—15 AAADC 16—19 BDCA P68 第二题 :它是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使北方资产阶级掌握了全部政权,为美国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开辟了道路。 第三题 1.他有功也有过。功:颁布了法典,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立法,发展了资本主义之商业,多次打败“反法同盟”,维护革命成果,扩大革命影响。 过:建立了独裁帝国。 2.认同。其实质是因为主要帝国主义之间发展不平衡后起义希望重新瓜分世界,因 此,一战后帝国主义之间的狗咬狗,为非正义战争。 P69 第一题 1—5 AADAD 6—9DACD 第二题 1.它是列宁对社会建设的掠夺,其实也是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的积极性,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巩固工农联盟,稳定苏俄维权政权。 2.帝国主义之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3.成就:建立齐全的工业体系,实现粮食白给白赊,也在核工业与航天技术上取得 显著的成绩。优势:地大人多,重视教育、教育,大力发展粮食生产。不足问题: 人口膨胀,环境恶化,民族与宗教矛盾复杂,官僚体制僵化,基础落后。 P70第一题 1—5 DBCAB 6—10 BADDB 11—15 DDBDD 16—20 DCACC 21—25 AADCD 26—31 AABCDD P72 第二题 1.有功也有过。功:修万里长城,“书同文,车同轨” 过:修万里长城,焚书坑儒 2.内容:1重新确定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2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从阶级斗争转到经济建设上;3提出改革开放的总方针; 4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意义:它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点,冲破了‘左’的束缚,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 3.飞机的发明;汽车装备生产的诞生。物理答案 P42: 1. 任何物质 2. 运动 3. 能 4. 铝、水晶、馒头,它们都是固态 牛奶、白酒、水银,特征为,它们都是液态 5. 固 液 气 6—10 DBCBC 11—14 CCAA P43: 1. 4.6 2. 小 大 3. 1 2 3 正比 一定的 密度 0.5g/cm3 4—7 DADB 8. (1) 水平桌面 零刻度 右 27.1 (2) 9 (3) 3.01 g/cm3 9. 解:设:所需铝的质量是x千克,则铁件质量是(7.9/2.7)x千克。得方程: (7.9/2.7)x-x=104 (52/27)x=104 x=104*27/52 x=54 铝的质量为54kg 10. 0.9*0.8+0.1=0.82 酒精的密度不能大于水的0.82倍 P44: 1. 1 3 自己 2. (1) 匀速直线 (2) 6 (3) 小于 3. 刻度尺未与被测物体变平行 读数时刻度尺未在眼睛正前方 零刻度没对齐 4—6 BBBD 7. T35 497km/2.5h=198.8km/h 8. 用100张相同的纸叠在一起,测出厚度再除以100. P45: 1. 运动状态改变 形变 2. 20N 140N 3. (1) 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2) 物体产生形变 4. 使劲拉橡皮筋,橡皮筋变长了 从高空放下一个重物,重物会下坠 高空重物掉到地上弹几下就不动了 皮球踢出去后滚动速度变慢。 5. F支 =500N 向上 6—10 CAACB 11. 上下方向受到向下的重力 还受到来自两端师生的拉力 1. 12.5cm 2. 在墙上用绳子挂一个重物,沿着绳子挂年画 3. 实验步骤: ①先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直线拉木块,记下拉力F1。 ②再将铁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直线拉木块,记下拉力F2。 实验现象:F1>F2 实验结论: 木块的下表面比铁块更粗糙些。 4—7 AABB 8. F=F1-F2 控制变量 P47: 1. 20 10 2. 圆心 30 2 3—5 BCD P48: 1. (2) p=(1.01-0.1h)×104Pa (3) 0.9×105 (4) 温度 2—4 DAA 5. (1) G=F=Ps=1.5×104×4×10-2=600N (2) s=F/P=600/3×104 =0.02m2 (3) P=F/S=600+40/4×10-2 =16000P 6. (1) 容器和水的总重力G=G容+G水=4.2N+1.1kg×10N/kg=15.2N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15.2N S=10cm×10cm=100cm2=0.01m2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p=F/S=15.2N/0.01 m2 =1520Pa (2) 1.1kg水的体积=1.1×10-3m3 =1100cm3 容器下部体积V1=10×10×10cm3=1000cm3 水面高出下部的高度 1100cm3 -1000cm3 / 1000 kg/m3 深度H=4cm+10cm=0.14m.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ρgh=103×10×0.14Pa=1400Pa (3)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F2=p2?9?9S1=1400Pa×0.01m2=1 P49: 1—4 CBDA 5—6 BABBAD 7. 解:(1).救生圈重力G=mg=8kg×10N/kg=80N 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 F浮=80N (2).救生圈完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0.06m^3=600N 漂浮时总重力等于浮力,G救生圈+G小刚=F浮 G小刚=600N-80N=520N 8. (1).当盘中不放物体时,小筒浸入水中的长度为8 cm, 此时V排=Sh=10cm^2*8cm=80cm^3=8*10^-5m^3 G=ρ水gV排=1.0*10^3kg/m^3*10N/kg*8*10^-5m^3=0.8N; (2).该秤盘能称出物体的最大质量的前提条件是秤筒的最大长度L=20cm恰好与水面相平,此时V排最大=SL=10cm^2*20cm=200cm^3=2*10^-4m^3; 根据平衡力的知识有: G+G物=F浮最大=ρ水gV排最大=1.0*10^3kg/m^3*10N/kg*2*10^-4m^3=2N; G物=2N-0.8N=1.2N; M物=G物/g=1.2N/10N/kg=0.12kg=120g; (3).盘中不放物体时,小筒浸入水中的长度为8 cm,我们在此处作一刻度,并记为0,这就是此秤的0刻度;根据G物=F浮=ρ水gSh有: h=G物/ρ水Sg=m水/(ρ水S),由此式可以看出h与m水成正比,因此,此秤的刻度是均匀的。化学答案 P50 一、 1—5 AACCD 6—10 CCDDD 二、 1. 原子核 核外电子 2. 氧 氢 1:2 2H2O====2H2↑+O2↑ 等号上(电解) 3. 2H2O2====2H2O+O2↑(MnO2) 2Cu+O2====2 CuO CuO+ H2==== Cu+ H2O (高温) 4. 2 4 32 5. H O Al N H2O Al2O3 N2 三、 1. 铁架台 试管 集气瓶 水槽 2KMnO4======K2MnO4+MnO2+O2 排水 防止倒流入试管导致试管爆裂 四、 136*0.05=6.8g 2 H2O2==== O2↑+2H2O 68 32 6.8 x 解得x=3.2g V=m/ρ =3.2g / 1.429g/L≈2.24 P52 一、 1—5 CBCCB 6—10 BCDBD 二、 1. 水 恶化 2. CaCO3 HCl或澄清石灰水 3. 6:7:15 4. 新物质 新物质 化学 物理 5. 2KClO3===2KCl+O2↑ 分解 三、 1. 试管 量筒 烧杯 集气瓶 酒精灯 漏斗2. b 否则气体会从长颈漏斗跑出 c 以便把空气排出瓶内 CaCO3+2HCl==CaCl2+CO2↑ +H2O 四、 1. 60 35% 30kg*(28/60)=14kg 2. 冒写 P55: 一、 1—5 CCAAB 6—10 BCDBD 二、 1. 2O2 Al上面加个+3 2. 可燃性 空气 温度 3. 2 7 4 6 1 4 3 4 4. 2Cu+O2+H2O+CO2====Cu2(OH)2CO3 5. CO2 CO 多 6. Fe2O3+3CO====3CO2+2Fe 等号上加(高温) CO2+Ca(OH)2==== CaCO3↓+H2O 三、 1. 搅拌 过滤 煮沸 玻璃棒 烧杯 铁架台 2. 向下排空气法 向上排空气法 排水法 13 23 2 13 四、 1. 258 39:27:64:128 15.1% 2. 解: 设生成O2的质量为x 加热 2KMnO4======K2MnO4+MnO2+O2 316 87 32 15.8 y x 316x=15.8x32 x=1.6 设生成MnO2的质量为y 316y=15.8x87 y=4.35 w(MnO2)=4.35/(15.8-1.6)x100%=30.6%

衡水名师卷答案哪里找

在衡水名师公众号或者官网进行查找,一般所购买的试题资料都带有答案。

很多所谓衡水名师卷都不是衡水出的,只是挂个名字而已。像学校(二中)资料是禁止外泄的,卷子也是。衡水中学(又名衡水一中)。好像有出题机构,会出卷子。

该样品中含碱式碳酸铜的质量是多少

化学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铜矿中碱式碳酸铜[化学式为Cu2(OH)2CO3,相对分子质量为222]的质量分数,称取该铜矿样品30g,加入132.2g稀盐酸时恰好完全反应,共生成CO2气体4.4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Cu2(OH)2CO3+4HCl=2CuCl2+3H2O+CO2↑

请你计算:

(1)铜矿样品中碱式碳酸铜的质量是多少克?其质量分数是多少?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假设铜矿中的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

试题答案

寒假作业答案

寒假提分课程

在线搜题

分析:(1)根据碱式碳酸铜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生成的气体的质量,列出比例式,即可计算出参与反应的Cu2(OH)2CO3的质量和生成CuCl2的质量;然后根据质量分数公式计算即可;

(2)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CuCl2,利用(2)中求出的生成CuCl2的质量,根据溶质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100%计算即可.

解答:解:(1)设铜矿中碱式碳酸铜的质量是为x,生成氯化铜的质量为y.

Cu2(OH)2CO3+4HCl=2CuCl2+3H2O+CO2↑

222 270 44

x y 4.4g

222

x

=

44

4.4g

x=22.2g

270

y

=

44

4.4g

y=27g

铜矿样品中碱式碳酸铜的质量分数=

22.2g

30g

×100%=74%

(2)反应后所得氯化铜溶液的质量为22.2g+132.2g-4.4g=150g

反应后所得氯化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7g

150g

×100%=18%

答:(1)铜矿样品中碱式碳酸铜的质量是22.2g,其质量分数是74%.(2)反应后所得氯化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8%.

[img]

2022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2022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 总结 有哪些你知道吗?初中化学新课程已走进学校、走入课堂。新教材强调了学生主体性学习的重要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起来看看2022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欢迎查阅!

初三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

一:氧化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化合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 2. 铁在氧气中燃烧:

3. 铜在空气中受热: 4. 铝在空气中燃烧: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 一氧化碳燃烧: 11. 甲烷燃烧

12. 酒精燃烧: 13.加热高锰酸钾:(实验室制氧气原理1)

14.过氧化氢分解: 15.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

16.生石灰溶于水: 17.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18.镁燃烧: 19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20.氢气还原氧化铜 21. 镁还原氧化铜

23. 碳充分燃烧: 24.木炭还原氧化铜:

25. 焦炭还原氧化铁:

26.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27.碳酸不稳定而分解: 28.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29.高温煅烧石灰石(工业制二氧化碳):

30.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鉴别二氧化碳):

3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32.一氧化碳的可燃性:

33.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灭火器的原理):

34. 锌和稀盐酸 35. 铁和稀盐酸

36.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二、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

1、白色固体:MgO、P2O5、CaO、、KClO3、KCl、、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

3、红色固体:Cu、Fe2O3 、HgO、红磷

4.硫:淡黄色

6、(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

7.(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

三、化学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四、初中化学中的“三”

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 :氢气、一氧化碳、碳。

3、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4、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5、构成物质的元素可分为三类即(1)金属元素、(2)非金属元素、(3)稀有气体元素。

6,铁的氧化物有三种,其化学式为(1)FeO、(2)Fe2O3、(3) Fe3O4。

7、化学方程式有三个意义:(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问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数比;(3)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8、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 方法 :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9、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10、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11、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

12、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煤干馏(化学变化)的三种产物:焦炭、煤焦油、焦炉气

13、应记住的三种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14、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15、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1)液态氧气是淡蓝色(2)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16、三大气体污染物:SO2、CO、NO2

17、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18、取用药品有“三不”原则:(1)不用手接触药品;(2)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3)不尝药品的味道。

19、可以直接加热的三种仪器:试管、坩埚、蒸发皿(另外还有燃烧匙)

20、质量守恒解释的原子三不变:种类不改变、数目不增减、质量不变化

21、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的三种气体:H2、CO、CH4 (实际为任何可燃性气体和粉

22、原子中的三等式: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化学初三上册知识总结

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原子的构成

1.原子的结构:

2.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 其它 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值,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3.原子结构示意图各部分的意义:①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核电荷数);

②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主要是最外层电子数;

二、元素

1.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表示的意义:

(1)(宏观)表示某种元素;(2)(微观)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注意:有些元素符号还可以表示一种单质.如Fe、S、He.

3.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核电荷数不同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O、Si、Al、Fe,其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

5.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的方法:

(1)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小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在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

(2)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大于或等于4,在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

(3)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He为2),在反应中不易得失电子,性质稳定.

三.元素周期表规律:

1.横行(周期):电子层数即周期数,在同一周期中,电子层数相同,

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加;

2.纵行(族):同一族中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注: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

四.离子:

1.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2.表示方法及意义:如Fe3表示铁离子;2SO42-表示2个硫酸根离子

3.原子和离子:

(1)

(2)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

①核电荷数相等;②电子数及最外层电子数不相同(填相同或不相同)

4.原子和离子的区别和联系:

粒子的种类原子离子

阳离子阴离子

区别粒子结构质子数=电子数质子数大于电子数质子数小于电子数

粒子电性不带电性显正电显负电

符号氧原子O钙离子Ca2氧离子O2-

五、化合价

1.单质化合价为零,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2.化合价的实质: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n4,元素一般显n价;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n4,元素一般显—(8-n)价.如铝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3,因此,铝元素显3

价,表示为Al;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因此,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表示为O.

六、化学式

1.意义:(以H2O为例)

(1)宏观:①表示一种物质(表示水)

②表示物质是由什么元素组成(表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2)微观:①表示一种分子(表示水分子)

②表示分子的结构(表示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氯气N2;氦气He;白磷P;水银Hg;生铁、钢的主要成分Fe;

干冰CO2;冰H2O;过氧化氢(双氧水)H2O2;氧化铜CuO;

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氯化氢HCl;氯化亚铁FeCl2;氯化铝AlCl3;

氢氧化钠NaCl;石灰水的主要成分Ca(OH)2;硫酸铁Fe2(SO4)3;硫酸镁MgSO4;石灰石、大理石主要成分CaCO3;硝酸钾KNO3;

硝酸银AgNO3;硝酸铜Cu(NO3)2;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CH4;

乙醇(酒精)C2H5OH;氯酸钾KClO3;氯化钾KCl;高锰酸钾KMnO4;

锰酸钾K2MnO4;盐酸HCl;硫酸H2SO4

初中化学怎么备考复习

1、经常温故知新

在初三上学期,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等化学的基础知识比较多,这部分知识的特点是记忆容量大,比较抽象,较难理解。其中的化学用语是化学学习的第一个分化点,一些同学会由于这部分内容掌握不好而失去学习化学的信心。可是事实上,就像我们学英语要学abc和音标一样,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的入门工具。在这学期和以后的学习中,都一直要用它来表达学习内容,用得多了,就会消除陌生感并熟练起来。在本学期的学习过程中,要经常回过头去重新读读书上已经学过的相关概念,这既可以加深对这些概念的记忆和理解,又对新课的学习有帮助。

2、提高复习效率

到了复习阶段,同学都会拿到一本《化学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它是中考命题的依据,也是同学进行总复习的依据。“基本要求”中的有些内容若平时的教学中落实不够,如画实验仪器示意图,要在复习时补上。另外,基本要求上的习题都是专家精心设计的,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同学要将这些题目“小题大做”,在做题的过程中尽量多考虑一下与本题相关的其他内容,多联系,真正地掌握并能举一反三。至于平时的教学中介绍过而“基本要求”中不作要求的内容,特别是提高要求的内容,如方程式计算中的过量问题,复习时就不要再在上面花费太多时间。

3、增强表达能力

近年来中考的另一个特点是阅读量和简答题分量增大。对于阅读量大的题目,一些同学由于题目看不懂而失分。因此首先要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课本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又提高了阅读能力;其次,阅读量大的题目中需要阅读的信息大部分都是联系生产、生活和时事的内容,这类题的特点是起点高、落点低,能力要求并不高,只要通过阅读看清题意,一般就能解决。关键是心理上不要先入为主地觉得它难。最后还可以对时事新闻中与化学有关的内容多作了解,因为如果一个信息是你所熟悉的,阅读的难度就会降低,同时还可以减轻因陌生而导致的紧张。

4、充分重视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近年来的中考突出了对学生实验能力,诸如实验操作、实验设计和评价、实验 报告 的书写等方面的内容的考查。中考实验题的比例由15%升至25%,难度也逐年上升。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充分重视实验,争取多动手做实验。对于实验手册要求的学生实验和课本上的演示实验,要注意对实验目的、原理、操作、现象和结论的理解和掌握。在总复习阶段,可以对各种试卷中的实验题进行分类归纳,以领会近几年实验题的要求和趋势。

对于简答题,一些同学会做却表达不清楚,这与同学的年龄特征和平时不重视简答题有关。其实课本上就有较多的简答题,我们要经常练习用文字将答案写出来。

5、形成知识网络

本学期的学习内容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主,它的特点是量大面广。初中化学共介绍了五种混合物、四种单质、十六种化合物。学习时要把分散繁杂的知识进行分类归纳,找出其中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形成知识网络。老师和教辅书籍都会给出现成的小结图表,同学在记这些图表的同时,要尝试着仿照这些图表,根据自己的思考、理解,进行概括和总结,自己制作图表,这样做的效果比一味地背现成的图表要好得多。

2022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相关 文章 :

★ 2022初三教学工作计划模板五篇

★ 学习总结范文50篇

★ 2022暑假学生生活日记作文【七篇】

★ 教师2022工作教学计划通用范文

★ 2022年寒假优秀学生学习计划表

★ 苏教版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最新

★ 2022九年级化学寒假作业答案

★ 2022九年级教学计划5篇

★ 2022初三上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 九年级教学工作计划5篇

衡水名师寒假作业答案化学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衡水名师假期作业、衡水名师寒假作业答案化学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