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校大联考2017历史三(百校大联考2017第三次)

今天给各位同学分享百校大联考2017历史三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百校大联考2017第三次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分享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2022湖南省百校大联考总成绩

2022湖南省百校大联考总成绩是750分,因为分文理科,文科和理科总分数相同,以理科为例:数学150分、语文150分、英语150分、理综300分总分750分。

[img]

2007年江苏省南通市九校高三联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2006—2007学年度南通市九校(学科基地)联考

(南通中学 南通一中 海门中学 启东中学 通州中学 如东中学 如皋中学 海安中学 拼茶中学)

语 文 试 卷

本试卷共4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本题共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与所给注音相同的一项是

A.胫jìng 痉挛 净化 靓妆 疾风劲草

B.塑sù 情愫 上溯 夙愿 满天星宿

C.便pián 胼胝 骈文 蹁跹 便宜行事

D.人rén 仁爱 荏苒 妊娠 稔如指掌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翕动 定婚 臭哄哄 直言不讳

B.缨珞 图象 炒鱿鱼 铤而走险

C.障蔽 更迭 打嘴仗 针砭时弊

D.煤炭 装帧 敲竹杠 佶屈鳌牙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A.他是今年才开始学习电脑的,因此操作起来不免不熟练,我们如果就这样责备他未免太不讲道理啦。

B.阿富汗在历史上备受外族的侵略,又处于十分复杂的地缘政治格局之中。因此阿富汗人民多年来承受了多方面压力。

C.澳门市中心的邮政大楼,一身简朴的灰色,屹立在市中心70多个春秋,华人建筑师陈煜培先生匠心独运的设计与周围精巧而鲜艳的葡式建筑搭配和和谐,凯既美观大方,又有诗意。

D.看着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他下决心做一个悬壶济世的企业家,援助那些失学儿童重返学校。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北京时间12月26日,距台湾陆地15公里的海底地层发生7.2级地震,造成1人死亡、3 人受伤的生命财产损失。

B.中国歼十战机的正式入役,虽然标志着我国空防实力大大提升了一个档次,却更意味着我国自主研发高科技兵器的能力跨上了一个新台阶。

C.国税局办税人员在对一家公司的申报资料进行稽核时,发现其物耗、存货与销售收入等对应关系有疑点,及时进行了纳税评估,使这家企业足额纳税。

D.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由于高原低氧环境引起的人体低氧性疾病,统称为“高原病”。专家指出,感冒、发高烧、过度疲劳等都是造成“高原病”的诱发因素。

二、本题共3小题,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茶道最早起源于中国。中国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当时社会上茶宴是一种很流行的社交活动。在唐来年间,人们对饮茶的环境、礼节、操作方式等饮茶仪程都很讲究,有了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和仪式,茶宴已有宫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

宋徽宗赵佶是一个茶饮的爱好者,他认为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闲和宁静、趣味无穷:“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

宋代开创了“斗茶”,“斗茶”的茶室一般为二层建筑,当时称作“茶亭”。

“斗茶” 采用 “四种十服”方法,参赛者每人饮十服四种茶,然后说出茶的“本非”和“水品”,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胜者获得茶亭主人设下的华贵奖品。茶的“本非”意即本地茶叶和非本地茶叶, “水品”是指冲茶所用水的水质,亦即水的出处。

南宋绍熙二年(1191年)日本僧人荣西首次将茶种从中国带回日本,从此日本才开始遍种茶叶,并著作了《饮茶养生记》,极力宣扬饮茶益寿延年。在南宋末期日本南浦昭明禅师来到我国浙江省余杭县的经山寺求学取经,学习了该寺院的茶宴仪程,首次将中国的茶道引进日本,成为中国茶道在日本的最早传播者。

日本室町中期(十五世纪中叶),“斗茶”的方法及茶亭几乎完全模仿中国。可是,室町中期以后,中式茶亭遭废除,改用举行歌道和连歌道的会所。于是出现了贵族趣味的茶仪和大众化的品茶方法。珠光制定了第一部品茶法,因此被后世称为“品茶的开山祖”,珠光使品茶从宋人游艺变成了真正的本土茶道。

珠光流茶道历经几代人,到了日本丰臣秀占时代(十六世纪中后期),出现了一位茶道大师千利休,千利休创立了利休流草庵风茶法,一时风靡天下,将茶道发展推上顶峰,千利休被誉为“茶道天下第一人”。他高高举起了“茶道”这面旗帜,并总结出茶道四规:“和、敬、清、寂”,显然这个基本理论是受到了中国茶道精髓的影响而形成的,其主要的仪程框架规范仍源于中国。而后,千利休在民间的人望威胁到了当政者的权威的时候,将军丰臣秀吉借口平乱,以莫须有的罪名勒令千利休切腹自杀。

中国的茶道早于日本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中国的茶道可以说是重精神而轻形式,在各历史阶段也有不同的表现,百花齐放,但都体现了“清、敬、怡、真”的茶道精神。但今日中国,有大碗茶,有极品茶馆,却无茶道。能见到的茶道,都是日式器具、礼仪、程式、塌塌米式的茶室环境,连服务小姐也是高髻和服,跪式服务,这不令人深思吗?

5.下列关于“茶道”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茶道的最早记载是中国唐朝的《封氏闻见记》,这证明茶道起源中国而后才流传到日本。

B.唐朝时茶道的形式是“茶宴”,茶宴是对环境气氛、操作品饮程序仪式都很讲究,流行于上流社会和市井平民的一种社交活动。

C.茶道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日本,都是一种以茶为主题的生活礼仪,也是通过沏茶、赏茶,品茶来内省修行、修身养性的方式。

D.中国茶道被引进日本是由南浦昭明禅师实现的。他是在浙江余杭经山寺学得茶宴仪程并在南宋末年将茶道带回日本的。

6.下列理解和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唐时的茶道是“茶宴”,它突出的是礼仪;宋时流行的是“斗茶”,它的特色是游艺。

B.斗茶时如果能说山是否本地茶叶,冲茶之水的由来并且得分最多,便可获得奖品。

C.珠光流茶道的出现,标志着具有浓郁的中国色彩的茶道日本化的开始。

D.日本茶道的顶峰标志是千利休创立的“利休流草庵风茶法”流行于全世界,但因以茶干政,千利休终被当政者勒令自杀。

7.根据文中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A.宋徽宗赵佶爱茶,他认为茶能使人“闲和宁静”,“致清导和”,这必然影响他,使他性格更软弱,而这可能影响了北宋对金的政策:对金人屈膝退让。

B.茶种利茶文化都是由日本僧人引进日本的,可见随同佛中东传日本的还有中国的儒学、社会生活习俗等。

c.日本茶道源于中国,但引进后日本创立了“珠光流茶道”、“利休流草庵风茶法”,说明日本民族不仅善于学习,还善于创新。

D.日本茶道四规明显有着中国茶道的精神,但日后中国茶道式微而日本茶道兴盛以至于反传中国,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中国日本渐渐分道,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

三、本题共3小题,每题3分,共9分。

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天下轻於身,而士以身为人。以身为人者,如此其重也,而人不知,以奚道相得?贤主必自知士,故士尽力竭智,直言交争,而不辞其患。豫让、公孙弘是矣。 当是时也,智伯、盂尝君知之矣。世之人主,得地白里则喜,四境皆贺;得士则不喜,不知相贺:不通乎轻重也。

汤、武,干乘也,而士皆归之。桀、纣,太子也,而士皆去之。孔、墨,布衣之士也;万乘之主、千乘之君,不能与之争士也。自此观之,尊贵富人不足以来士矣,必自知之然后可。

豫让之友谓豫让曰:“子之行何其惑也?于尝事范氏、中行氏,诸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至於智氏,而子必为之报,何故?”豫让曰:“我将告子其故。范氏、中行氏,我寒而不我衣,我饥而不我食,而时使我与千人共其养,是众人畜我也。夫众人畜我者,我亦众人事之。至於智氏则不然,出则乘我以车,入则足我以养,众人广朝,而必加礼於百所,是国士畜我也。夫国士畜我者,我亦国士事之。”豫让,国士也,而犹以人之于己也为念,又况于中人乎?

孟尝君为从,公孙弘谓孟尝君曰:“君不若使人西观秦王。意者秦王帝王之主也,君恐不得为臣,何暇从以难之?意者秦王不肖主也,君从以难之未晚也。”孟尝君口:“善。愿因请公往矣。”公孙弘敬诺,以车十乘之秦。秦昭王闻之,而欲丑之以辞,以观公孙弘。公孙弘见昭王,昭王曰:“薛之地小大几何?”公孙弘对曰:“百里。”昭王笑曰:“寡人之国,地数千里,犹未敢以有难也。今孟尝君之地方百里,而因欲以难寡人犹可乎?”公孙弘对曰:“盂尝君奸士,大王不好七。”昭王曰:“孟尝君之好士何如?”公孙弘对曰:“义不臣乎天子,不友乎诸侯,得意则不惭为人君,不得意则不肯为人臣,如此者三人。能治可为管、商之师,说义听行,其能致主霸王,如此者五人。万乘之严主,辱其使者,退而自刎也,必以其血污其衣,有如臣者七人。”昭王笑而谢焉,口:“客胡为若此? 寡人善孟尝君,欲客之必谨谕寡人之意也。”公孙弘敬诺。公孙弘可谓不侵矣。昭王,大王也。孟尝君,千乘也。立千乘之义而不可凌,可谓士矣。

(选自《吕氏春秋•不侵》)

注释:①豫让:春秋时晋国贵族智伯的家臣。②公孙弘:齐国盂尝君的家臣。 ⑧从:通“纵”,即合纵,六国联合对抗秦国的策略。 ④不侵:即士义不可侵侮。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汤、武,千乘也,而士皆归之。 归:归附

B.至於智氏,而子必为之报 报:报答

C.立千乘之义而不可凌 凌:凌辱

D.而因欲以难寡人犹可乎? 难:与……作对

9.文中“而欲丑之以辞”的“以”字,与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字意义和川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B.故以羊易之

C.敛赀财以送其行

D.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当时的君主,只重视得到物质方面的利益,—旦得到土地就高兴,但他们却轻视人才,即使得到了士人,也并不因此高兴,不知道互相庆贺,究其原因主要是不知道孰轻孰重。

B.孟尝君主张合纵,公孙弘建议先去观察秦王是否是个能称帝的君王,如果是个庸君,再合纵也不迟,孟尝君就采纳了他的建议。

c.范氏、中行氏被灭掉以后,作为其门下的豫让并没有采取行动,他的朋友不解,豫让解释说是众人养活他的。

D.公孙弘出使秦国,秦正准备用话来羞辱他,以观察公孙弘的反应。公孙弘义正词严,树立千乘之国的威严,可以称得上一个士人。

四、(23分)

11.请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①故士尽力竭智,直言交争,而不辞其患。豫让、公孙弘是矣。

②我寒而不我衣,我饥而不我食。

①寡人善盂尝君,欲客之必谨谕寡人之意也。

12.请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农家望晴

雍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地高处望云开。

(1)“为问西风早晚回”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2分)

(2)诗的前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尝闻”二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2分)

(3)诗的后两句给人以鲜明的形象感,请结合具体词语作简要赏析。(4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____________,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

(2)金风玉露一相逢,____________。两情若是久长时,____________。

(秦观《鹊桥仙》)

(3)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将进酒》)

(4)蓬生麻中,不扶而直:____________,与之俱黑。(苟子《劝学》)

五、(共22分)

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

行板如歌①

王蒙

(1)柴科夫斯基好像一直生活在我心里,他已经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了。

(2)他这容易接受,是由于他的流畅的旋律与洋溢的感情和才华。他的一些舞曲与小品是那样行云流水,清新自然,纯洁明丽而又如醉如痴,多彩多姿。令人愉悦光明,热爱生命。他是一个赋予生命以优美旋律与节奏的作曲家。没有他,人生将减少多少色彩与欢乐!他的另一些更令我倾倒的作品,则多了一层无奈的忧郁,美丽的痛苦,深邃的感叹。他的伤感,多情,潇洒,无与伦比。我总觉得,他的沉重叹息之中,有一种特别的妩媚与舒展,这种风格像是——我只找到了——苏东坡。他的乐曲——如第六交响曲《悲怆》,开始使我想起李商隐,苍茫而又缠绵,瑰丽而又幽深,温柔而又风流……再听下去,特别是第二乐章听下去,还是得回到苏轼那里去。

(3)艺术就是永远悲怆的解释,音乐就是无法摆脱忧郁的摆脱。摆脱了也还忧郁,忧郁了也要摆脱。对于一个绝对的艺术家来说,悲怆是一种深沉,更是一种极深沉的美。而美是一种照耀着人生苦难的光明。悲怆成全着美,美宣泄着却也抚慰着悲。忧郁与摆脱,这就产生了一种摇曳,一种美的极致。这也可以说是一种哲学。人生苦短,人生苦苦。然而有美,有无法人为地寻找和制造的永恒的艺术普照人间。于是软弱的人也感到了骄傲,至少是感到了安慰,感到了怡然。这就是柴科夫斯第六交响曲的哲学。

(4)是的,摇曳,柴科夫斯基最令人着迷的是他音乐的摇曳感。有多少悲哀也罢,有多少压抑也罢。他潇洒地摇曳着表现了出来,只剩下了美。

(5)这就是才华。我坚信才华本身就是一种美,是一种酒,饮了它,一切悲哀的体验,都成就了诗的花朵,成就了美的云霞。它是上苍给人类的最珍贵的礼物,拥有了这样的礼物,人类理应更加感激和平安。柴科夫斯基教给人的是珍惜,珍惜生命,珍惜艺术,珍惜才华,珍惜美丽,珍惜光明。珍惜的人才没有白活一辈子。而这样的美谁也消灭不了,在火里不会燃烧,在水里也不会下沉。

(6)我宁愿说他是一个抒情作曲家。也许音乐都是抒情的。但是贝多芬的雍容华贵,包含着够多的理性和谐的光辉;莫扎特对于我来说,则是青春的天籁:马勒在绝妙的神奇之中,令我感到的是某种华美的陌生……只有柴科夫斯基,他抒的是我的情,他勾勒的是我的梦,他的酒使我如醍醐灌顶。他使我热爱生活,热爱青春,热爱文学。他使我不相信人类会总是像豺狼一样的你吃掉我、我吃掉你。我相信美的强大,柴科夫斯基的强大。他是一个真正的催人泪下的作曲家。我相信这与人类不可能完全灭绝的善良有关。这与冥冥中的上苍的旨意有关。

(7)他的一些曲子很重视旋律,有些通俗一点的,甚至人们可以跟着哼唱。其中最著名的应该算是第一弦乐四重奏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了。我写过一个中篇小说,题目就叫《如歌的行板》,这首乐曲是我主人公命运的一部分,也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我不知道有没有读者,从这篇小说中听出柴科夫斯基的音乐来。还有一些其他的青年时代的作品,我把柴科夫斯基看作是自己的偶像与寄托。

(8)真正的深情是无价的。虽然年华老去,虽然我们已经不再单纯,虽然我们不得不时时停下来舔一舔自己的伤口,虽然我们自己对自己感到愈来愈多的不满……又有什么办法!如果夜阑人静,你谛听了柴科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你也许能够再次落下你青年时代落过的泪水。只要还在人间,你就不会完全麻木。

(9)于是你感谢柴科夫斯基。

注①行板:音乐速度记号,约为每分钟60--72拍,相当于人平静时的心跳节奏或不疾不徐的步行节奏。

14.请分别概括第(6)小节中提到的四位音乐家的音乐的特点。(4分)

15.请阅读文中第(2)小节画线的句子,结合全文,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6分)

16.文章第(3)小节中“第六交响曲的哲学”、第(6)小节里提到的“上苍的旨意”的含义务是什么?请分别作答。(6分)

17.本文为什么以“行板如歌”为题,请从内容、形式两方面分点作简要赏析。(6分)

六、(15分)

18.阅读下面一则寓言,给蜗牛妈妈写一句安慰、激励小蜗牛的话。要求:富有一定的哲理,不超过25字。(5分)

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要背负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的支撑,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这个壳的保护!

小蜗牛:毛虫姊姊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为什么她却不用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毛虫姊姊能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她啊。

小蜗牛:可是蚯蚓弟弟也没,旨头爬不快,也不会变成蝴蝶他什么不背这个义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阅为蚯蚓弟弟会钻土,大地会保护他啊。

小蜗牛哭了起来:我们好可怜,天空不保护,大地也不保护。

蜗牛妈妈安慰他:——

19.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众所周知,麦当劳品牌的创造人是雷•克罗克,他以非凡的经营才能,把麦当劳兄弟的小餐馆变成世界快餐第一品牌,自己也成为美国最有影响的企业家之一。但是据说,当年从麦当劳兄弟手里买下特许权的除了克罗克之外,还有一个荷兰人。

两人走的是完全不同的经营之路。相比之下,克罗克比较愚蠢,他只开麦当劳店,加工牛肉、养牛的钱都任由别人赚去了:而荷兰人却非常聪明,他不仅开麦当劳店,而且所有的赚钱机会都不让别人染指。他投资开办了牛肉加工厂,使加工牛肉的钱也流入自己的腰包:后来他想:我干嘛买别人的牛,让别人赚走养牛的钱呢!随后他自己办了一个养牛场。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克罗克把麦当劳开遍了全世界,而那个荷兰人呢?人们找啊找,终于在荷兰的一个农场里找到了他,他什么也没有,就养着200头牛。

读了上面这段文字,你有些什么感悟?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你的感悟提炼山来,分条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每条不超过60字)

20.提取下面一段话中“作者”的观点,写下四个关键词语。(4分)

作者在《审美化生存建构》一书中,提出我国图书出版应尽快实现由传统封闭型、雷同型、生产型向外向型、创新型、经营型出版形态转变的观点,并倡导将这一理论应用到我国出版业的研究中,试图通过对我国的出版业成为一种产业、出版物成为一种商品的考察来描绘一个中国式的法则。

七 (60分)

21.按要求作文

“气”可以指空气、气体,也指某些素养或特征,更多的是指人的精神状态或品格。

曹刿论战,“一鼓作气”;岳飞抗金,“气吞山河”。俗话说“树活一层皮,人活一口气”,这句俗语中的“气”,仅仅是指空气吗?

请根据以上提示或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写一篇作文。

要求:

1.自命题,命题中必须包含“气”字。

2.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不少于800字。

南通市九校联考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语 文

一、(12分,每小题3分)

1.A(B “星宿”xiǜ.C“便宜”biànD荏rěn苒 妊rèn娠 稔rěn如指掌)

2.C(A“定婚”应为“订婚”“臭哄哄”应为“臭烘烘”。B“缨珞”应为“缨络”或“璎珞”。“图象”应为“图像”。D“佶屈鳌牙”应儿“佶屈聱牙”。)

3.D“悬壶济世”指行医,不用于企业家援助那些大学儿童。(A“不免”表示某种结果不可避免。“未免”同一些词语搭配表示对某种事物、行为的评价和对过分的情况的不以为然。皆合沿境。B承受:接受、经受:备受:经受得很多,比“承受” 的数量多且程度深。皆合语境。 C匠心独返:独特地运用精巧的心思, —般用于文学、艺术方面的独特构思,此处是建筑艺术构思,故适用。)

4.C (A定中不配。句中无“财产”损失。B复句关联词错。据句子逻辑关系,“虽然”应为“不仅”,“却”删去。 D句式杂糅,去掉“造成”或“诱发”。)

二、(9分,每小题3分)

5.D(流行于“市井平民”错。当时大行于“王公朝士”,而后三种茶宴皆流行于上层社会)

6.D (“流行了全世界”错。文中“风靡天下”指流行全日本。“以茶干政”错。千利休未干政,只是“人望威胁到了当政者的权威”。注意“莫须有”三字。)

7.A (爱茶,“闲和宁静”的生活方式、环境气氛可能影响其性格,并无使他的性格软弱的必然性。“更”,言此前已软弱,属主观臆测。)

三、(9分,每小题3分)

8.B报仇

9.B (A因为B用C来D凭)

10.C (“众人养活他的”,理解错误)

四(共23分)

11.(9分)①所以士人才会竭力尽智,用直言相谏,而不避祸患。豫让、公孙弘就是这样的。(“争”,进谏1分:“辞”,避免1分:“是”,这样1分)

②我寒冷的时候他却不给我衣服穿,我饥饿的时候他也不给我食物吃。(”衣””食”作动词1分:“不我衣”“不我食”宾语前置1分:全句翻译通顺1分)

③我同孟尝君很友好,希望您一定小心地向盂尝君表明我的心意。(“善”作动词,与……友好1分,“谕”表明1分:补充山“向盂尝君”1分)

12.(1)运用了拟人和设问的修辞手法,赋西风以人格。(2分)

(2)表达了诗人焦灼地盼望西风早早回去的悯农心情。“尝闻”二字写山了诗人对大气变化的关切,造成紧迫感,有烘托气氛的作用。(3分)

(3)“如鹤”描绘丁白发的形象,“鹤立”的姿态给入持久、执着的感觉,与出了农人的迫切心情:其次,“麦地”的背景,交代厂季节和“农家望晴”的原因,“高处”暗示了农人的急切心情,显得非常形象。(4分)

13.(6分。一句1分)

(1)师不必贤子弟子 (2)便胜却人间无数 又岂在朝朝暮暮

(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余散尽还复来

(4)白沙在涅

五(22分)

14.(4分) 贝多芬:雍容华贵,理性

莫扎特:青春,有活力

马勒:神奇,陌生

柴可夫斯基:催人泪下 ,使人充满爱意

15.(6分)结构上:总领全文,引出下文对柴科夫斯基的才华、作品中的感情以及作品旋律的逐次叙述。

内容上:阐述了柴科夫斯基之所以容易接受,成为我生活一部分的原因。

16.(6分)(1)音乐使软弱的人在人生的苦痛中感到骄傲,安慰,怡然。(2) 上苍让柴科大斯基用音乐的形式,把懂得珍惜、更加感激和平安这样最珍贵的礼物送给人类。

17.(6分) 内容上:(1)和柴科大斯基音乐的特点相一致(2)生动形象且简明扼要地揭示了本文的主题。

形式上:(1)运用了比喻、双关的手法(2)串联起文章内容,起到组织材料的作用。

(内容3分,如只答出其中—点得1分,两点全答出得3分;形式3分,比喻、双关要结合具体内容,否则修辞这个点只能得1分)

六、(15分)

18.所以我们有壳啊!我们不靠天,不靠地,我们靠自己。(5分)

19.(1)人生的日标要专一,抱定一个志向并锲而不舍地为之奋斗,目标就很可能实现;反之,什么目标也实现不了。(或者:精力集中,全心全力地去干一件有意义的事,就可能干得出色,如果战线拉得太长,摊子铺得太大,将一事无成。)(3分)

(2)事情要人家一块干,钱要人家一起挣,才能赚得盆满钵满:如果太贪心,什么钱都想自己挣,到头来反倒两手空空。(3分)

20.出版 形态 转变 法则(4分)

七、作文(参考06年高考开分标准)

2017成龙大联考三历史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商汤以夏桀“弃捐在帝之恩刑,推蹶它王之法籍”,方以“有夏多罪,天命殛(杀死)之”为词进行征伐;周武王伐纣也以纣“自弃其先祖肆祀不答”作为兴兵的理由之一。这些做法反映了当时

A.以不行宗法作为开战说辞 B.王朝更替须得到先祖支持

C.中华民族的核心文化形成 D.统治者利用尊祖崇礼观念

2. 汉初,王国内群臣吏民对诸候王自称“臣”,且朝廷官吏对诸侯王也可以自称“臣”。汉武帝时,颁布法令严格禁止诸侯王与朝廷官吏以”君臣”相称呼,否则要被处以极刑,这种变化反映汉朝

A. 国家官僚体系的健全 B. 中央的权威加强

C. 法制得到进一步完善 D.皇权至上价值观兴起

3. 贞观初年,太宗诏令:“自是宰相人内平章国计,必使谏官随入,预闻政事。有所开说,必虚己纳之。”这说明唐初

A.通过制度形式约束皇权 B. 宰相与谏官可相互监督

C. 谏官有权评议国家政事 D.谏官负责监察朝廷百官

4. 宋太祖敕令子孙不得诛杀文人,他的助手赵普更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口号也是宋代提出来的。这反映出宋代统治者

A.强化对民间思想的控制 B. 更加青睐主张改革的官员

C. 重视对百姓信仰的管理 D. 倡导重文轻武的治国现念

5. 古代雅典不允许公民对城邦的利益漠不关心;哲人和学者不能遁入山野,必须到公民大会投票;任何公民不能拒绝担任官员;法律明确规定,发生政治争论时,公民不得中立,必须追随一派,反对一派,否则将予以严惩。由此可见,在古代雅典

A. 必须人政 B. 宣扬平等意识 C.政治自由有限 D. 强调依法治国

6. 有学者认为,雅典民主政治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政治,民众掌握决策大权。这种观点

A.忽视了雅典民主主体的狭隘性 B. 否定了公民大会的作用

C. 以财产等级制作为史实依据 D.其依据是平民担任政治领袖

7. 罗马法学家认为,在适用于特定民族的市民法和适用于全人类的万民法之外,还有“自然界教给一切动物的法律”——自然法,“而奴役是违背一切人都是生而自由的自然法的”。这反映了

A.罗马法学家追求公平正义的立法原则 B.使用中的罗马法丧失了自然法的精神

C.罗马法不断发展完善为一部自然法 D.天赋人权的思想理念贯穿于罗马法

8. 2014年,英国首相卡梅伦表示,如果他领导的保守党在2015年的大选中胜出.将举行英国是否退出欧盟的全民公投。当选后,他的这一行为

A. 应对议会下院负责 B. 会遭到议会上院的否决

C. 必须得到国王授权 D. 不可能得到内阁的支持

9. 自1789年《人权宣言》发表后,法国在近代一百多年的时间中,先后出台了11部宪法。这些宪法大多寿命短暂,有的甚至“胎死腹中”。唯独1875年的宪法得以贯穿第三共和国始终,施行长达65年。这主要是因为

A.总统权力被有效限制 B. 民主共和说念渐入人心

C. 人权诉求的不断满足 D. 资产阶级革命较为彻底

10. 1873年夏天,俾斯麦曾告诉威廉,他的政策是坚决排除在欧洲以外去谋求领土,1884年,俾斯麦改变了初衷,他甚至曾在私下里说“殖民事务都是骗局,但我们需要它帮助选举”。1884年到1885年,他通过一系列活动把殖民大旗插到了非洲、南太平洋。材料表明俾斯麦

A.对外政策摇摆不定 B. 其宰相官职不再由任命

C. 霸权思想日渐膨胀 D. 调整殖民政策以顺应时政

11.近代西方国家赋予公民一定程度的直接创制权、复决权和罢免权等,同时接受政治训练、增加政治知识、提高政治理性。这些做法重在

A. 完善国家政权组织结构 B. 培养公民参与政治事务的意识

C. 使公民自由行使民主权利 D.鼓励公民直接参与国家决策

12.鸦片战争时,在三元里抗英斗争中,乡坤何玉成在其一诗中写道“下以保家室,上以纤国优”。可见当时的一些乡绅

A. 初具民族主义观念 B. 主动指挥了鸦片战争

C. 饱读儒家经典著作 D. 已经走在近代化前列

13.下面是甲午战争期间中日双方参战士兵体格调查表.据此可推知

A.清军战斗素养落后日军 B.军人体质决定战争结局

C.清朝不够重视建设 D.清军战斗精神不及日军

14.学者费正清曾断言:辛亥草命建立的新政体是覆盖在旧中国上的薄薄的一层皮,它距离中国民间社会极其遥远。可见,该学者认为当时

A. 中国民主革命力量不足 B. 辛亥革命缺乏群众的支持

C. 中国应该实行社会改良 D. 共和制难植根于中国社会

15. 1845年,恩格斯说,“富裕市民的‘占有阶级’,即‘资产阶级’和依赖工资的工人的‘劳动阶级’,即‘无产阶级’ ,这两个阶级之间不可避免地要发生斗争和战争。和平解决问题已经为时过迟。”这反映出

A.工人缺少科学理论的指导 B. 政权争夺加剧矛盾激化

C. 阶级对立的经济基础形成 D. 西方代议制民主不完善

16.下表整理自《试析十月革命胜利的社会历史条件》一文,反映的是俄、德、美三国在一千人以上的大型中,工人占国家全部工厂工人数的比重情况。材料意在说明十月革命时

A.俄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十分迅速 B. 国际工人阶级走向联合

C.俄国无产阶级战斗力更易发挥 D.国际工人援助了十月革命

17. 《中国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宣言》中称,民族主义是被征服民族抵抗战胜民族,“是以本党之民族主义主张融合与此人类四分之一人口,以与战胜民族反抗”。“四一二”政变后,蒋介石由支持转而压制民众,摧残民众团体。这反映了了

A. 国民党趋向政治独裁 B. 国共两党开始出现利益分歧

C. 资产阶级反侵略失败 D. 中共民主革命目标发生变化

18. 根据我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权要以不违背我国宪法和法律的基本原则为前提,在此基础上根据地方实际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这表明我国的民放区域自治

A.是中央领导下的地方自治 B. 强调权利与义务统一

C. 是符合国情的民族政策 D. 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力

19.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各级人民、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这一决定

A.加强了人民民主监督作用 B. 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C. 表明我国民主制度的完善 D.有利于增强法制意识

20. 1972年8月,周恩来在谈到台湾问题时说:“过去23年,只是向金门、马祖打炮、广播,号召官兵起义,实际上我们对台湾的工作做得很差。”l973年6月,他指示新华社:《参考资料》 每天要登一篇有关台湾的消息和言论,骂街的不要,这反映出20世纪70年代初

A. 海峡两岸的沟通主要在民间 B. 中国外交手段呈多样化特征

C.中国处理台湾问题的方式开始调整 D. 中美关系改善推动了两岸关系缓和

百校大联考全国名校联盟2017届高三联考试卷六答案

1-ABABD CDCAAC DB

16-20CABCB

21-25 DCBDC 26-30CBCDC

31-35 ADDBB 36-40DEFAC

41-45 ADBBC 46-50ACADB

51-55 BCCDA 56-60DDCBB

61. it 62.of

63. is 64.overlooking

65. became 66.which

67. the 68.geographical

69. equipped 70. that

江苏百校联考是啥

江苏百校联考是江苏省百所中学联合参加的高考模拟考试,每年都会在江苏省各地实施。江苏百校联考主要是为了考查中学生们在学习高中课程中积累的知识和能力,旨在更好地衡量学生的学习水平,为他们高中学习提供参考。江苏百校联考的考试内容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以及历史、政治等其他科目。江苏百校联考的考试标准主要参考江苏省高考模拟考试的考试要求,以确保考试的公平性和公正性。此外,江苏百校联考还会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考试表现以及学生的学习态度等因素,以决定最终的考试得分。

江苏百校联考意义大吗

江苏百校联考意义大。江苏百校联考是有难度的,是百校联考,选拔和参考学生成绩的,这种试卷是一次训练,是在新的高考模式下第一次适应性考试。

关于百校大联考2017历史三和百校大联考2017第三次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