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同学们谈谈语文调研卷,以及语文调研卷2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本文目录一览:
四年级语文期末调研试卷及答案
一、字词游乐场。
1.读拼音,写词语。
càn làn bǎo lěi zhèn xīng cí zhí
zhǎng cháo hén jì qì pò cōng yù
2.火眼金睛,划掉错别字,改正后写在后面的横线上。
(1)薄雾 照耀 逐斩 随遇而安 ____
(2)愉快 倘若 剩下 漫条斯理 ____
(3)长郎 堤岸 间隔 山洪爆发 ____
(4)吵嚷 模范 躁热 欣喜若狂 ____
3.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勉强(qiáng qiǎng) 粗糙(cāo zào) 闷雷(mēn mèn)
4.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回答问题。
耀( )扬威 应接不( ) ( )调有序
横( )江面 从容不( ) ( )山峻岭
选择其中一个词语写句子。
。
★加分题:请照样子写四个词语,如:涓涓细流(每写两个加一分,最多加两分)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二、句子万花筒。
1.填空。
(1)不要以为好事小就不去做,以为坏事小就可以去做。我们应该常用“____ , ”这句
名言来勉励自己。
(2)“________ , ___”这两句诗说明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3)《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____ 写他和朋友两次经过“___________”的所见所闻。___________的河流,___________的大榕树,___________的小鸟,构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
(4)读了《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我体会到叶圣陶先生对文__ __,对人____,不愧是文品和人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读了《___ ____》,我感受到少年周恩来远大的志向;从课文《乌塔》我想到了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加分题:你课外还诵读过哪几首送别诗,选一首最喜欢的写下来。(不出现错别字加4分哦~)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改写句子。
(1)养鹅等于养狗,鹅也能看守门户。 (用上“因为……所以”改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地跳舞。 (仿照句子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丽的姑娘说:“我是智慧的女儿。”(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老师的帮助下,我很快地克服了错误。(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
(一)课内阅读。
《巨人的花园》
不久,北风呼啸,隆冬来临,刺骨的寒风吹起雪花。巨人孤独地度过了漫长的严冬。春天终于来了,村子里又开出美丽的鲜花,不时传来小鸟的欢叫。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巨人裹着毯子,还瑟瑟发抖。他想:“今年的春天为什么这么冷,这么荒凉呀……”
“噢!是这么回事呀!”巨人终于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
小男孩在巨人宽大的脸颊上亲了一下。巨人第一次感到了温暖和愉快。于是,他立刻拆除围墙,把花园给了孩子们。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热情( ) 寒冷( )
2.填空:巨人终于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童话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一年级起,我们已学过了很多的童话故事,童话故事深受同学们的喜爱,通过本学期这几篇童话故事的学习,你能说说章话故事有什么特点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___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很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
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藤椅上品茶。我指着条幅问爷爷:“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锅里煮,不是要煮坏了吗?”
爷爷笑了 说 书是精神食粮嘛 既是食粮 怎么不可以煮呢 煮熟了 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嘛
爷爷看见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就能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做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煮’,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
“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书’呢?”
“你可以从‘煮’语文书入手嘛。语文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来,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这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到文章的情感,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好处可多啦。肚子里的词可多了,今后说话和写文章还会犯愁吗?”
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真有道理哩!
1.从短文中找出与下面意思相近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A.指心里不明白,不相信。( )
B.形容运用自如,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 )
C.形容开阔或通达,一下子就明白了。( )
2.阅读短文后填空,提出两个有价值的问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第三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4.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
5.写出你对“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理解。
6.用简练的话说说短文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分题:你能写出两条课外积累的格言警句吗?(一条加两分,最多加4分。))
四、口语交际
春节期间,大家都要走亲访友。爸爸妈妈带你回爷爷家过年,大家谈起了期末考试,你的堂弟说:“哥哥的语文没我考得好,才85分,我考了90分呢。”听了这话,你怎么说才能既不失面子,又不破坏过节的祥和气氛?
五、快乐习作
在20世纪,人类的许多幻想变成了现实。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畅想21世纪的科技发展,我们学习的主要场所——教室一定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想象一下我们未来的教室会是什么样子呢?请以《未来教室》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叙述要清楚,语句要通顺;字体工整,卷面整洁,字数在400字左右。
温馨提示:写完后在原文上反复修改,你就可以得到3分的加分哦!
参考答案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10分)
一、字词游乐场。(20分)
1、(8分)灿烂 堡垒 振兴 辞职 涨潮 痕迹 气魄 葱郁
2、(4分)渐 慢 廊 燥 3、(3分)qiǎng cāo mèn
4、(5分)耀武扬威 应接不暇 协调有序 横贯江面 从容不迫 崇山峻岭
★加分题:每写一个AABC式词语加0.5分,最多加2分。(2分)
二、句子万花筒。(21分)
1、(13分)(1)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2)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3)巴金 鸟的天堂 宽阔清澈 充满生机 活泼可爱 (词意接近即可)
(4)一丝不苟 平易真诚 (词意接近即可)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是关于乌塔对生活的热爱,以及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等意思即可。
★加分题:送别诗即可,错别字四个去一分。(4分)
2.(8分)(1)因为鹅也能看守门户,所以养鹅等于养狗。 (2)拟人句即可 。
(3)美丽的姑娘说,她是智慧的女儿。(4)在老师的帮助下,我很快地改正了错误。
三、阅读。(21分)
(一)课内阅读。(8分) 1、(2分)冷酷 温暖
2、(2分)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3(2分)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4.主人公大多不是生活中的人,有超常的魔力,能像人一样说话。想象力丰富,故事情节有趣。还有很多童话能给人有益的启示等。(说出一条得一分,最多2分。)(2分)
(二)课外阅读。(13分)1.(3分)疑惑不解 得心应手 豁然开朗
2.结合课文内容,值得思考的就是有价值的问题。(2分) 3.(2分),:“!,?,。” 4.(2分)《煮书》等 5.(2分)
6.(2分)抓住主干,内容简练即可★加分题:一条2分,最多4分。(4分)
四、口语交际(略)
五、快乐习作 (30+3分)
要求:叙述要清楚,语句要通顺;字体工整,卷面整洁,字数在400字左右。温馨提示:写完后在原文上反复修改,你就可以得到3分的加分哦!
[img]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二次调研测试卷
【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二次调研测试卷】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我的少年时代在闽赣交界的偏僻小镇上度过。东边,武夷山脉横亘两省之间,山重水迭;西边, ,早已失去往日的喧嚣。一条简易的沙石路,由南而北穿过小镇两排(粗陋/粗鄙)的泥房子,蜿蜒于崇山峻岭间。物质的一贫如洗,与精神桎梏相互纠缠。泥土房里的生活,基本是一潭凝滞的死水。大多数夜晚,万籁俱寂,偶尔传来的夜车爬坡时的低吼声,仿佛从地层深处升起,(摇曳/摇撼)着身下脆弱的床板,惊扰了梦枕上的酣睡。似睡未睡之际,夜行人的脚步声若远若近,似有似无。微风拂过瓦楞, ;细雨滑落屋檐,像夜的呢喃。风声鹤唳的夜晚,神思飘忽的夜晚,孕育了一颗(敏锐/敏感)而多情的心。
1.文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横亘 山重水迭 B.桎梏 崇山峻岭
C.凝滞 万籁俱寂 D.酣睡 风声鹤唳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粗鄙 摇撼 敏锐 B.粗陋 摇曳 敏锐
C.粗鄙 摇曳 敏感 D.粗陋 摇撼 敏感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废弛的古驿道被乱草密林遮蔽 若号角吹响
B.乱草密林遮蔽了废他的古驿道 若远人轻唤
C.废弛的古驿道被乱草密林遮蔽 若远人轻唤
D.乱草密林遮蔽了废弛的古驿道 若号角吹响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企业的激励机制要让人才实至名归,既重视精神激励,也最视物质激励,要体现个人和企业发展的利益一致性原则。
B.当地居民透露,去年11月底警方攻入阿莱芒贫民窟之前,这里的毒贩就闻风而动,指使建筑工人把下水道改造成了逃跑的通道。
C.正是在以“物欲”为核心的传统发展观的驱使下,科技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高峰,人对自然的破坏也发展到无出其右的地步。
D.绵绵青山环抱如屏,万竿翠竹,郁郁葱葱,鸟鸣叶间;一湾清水,碧波荡漾,鱼翔浅底——绝美的景色让我如痴如醉,久久难以释怀。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海防纪念馆坐落在甬江北岸的招宝山南麓,分序厅、抗倭、抗英、抗法、抗日、尾厅六部分组成,由中科院院士、建筑大师齐康教授负责总体设计。
B.当时,混血土著儿童被政府强行带走并接受白人教育,他们被称为“被偷走的一代”,身心遭受极大的摧残,生活在残酷的环境下,饱受虐待与凌辱。
C.本轮比赛过后,“中超”迎来了一个半个月的间歇期,国安队可以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调整状态,演练战术,以期在最后几轮比赛中迎头赶上。
D.直到深夜,“村官”小王才回到宿舍,一开门就见屋子里灯火通明,老书记朱正孝和他的朋友任晓菲还坐在炕沿上,一边聊天一边写着什么。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说“清空”
吴调公
①古代文艺理论家曾经给文学作品特别是诗词,划分了许多风格范畴,丰富了人们的审美感受,揭示
了诗人的创作个性与作品的艺术特色。其中有许多风格,如雄浑、冲淡、豪放、沉着、飘逸等等,在人们
头脑中大抵有个共同的清晰的认识。另外也还有一些在目前应用得很少,人们不太了解,而且含义较为复
杂。“清空”就是其中之一。
②清空主要是指一种经过艺术陶冶,在题材概括上淘尽渣滓从而表现为澄净精纯,在意境铸造上突出
诗人的冲淡襟怀从而表现为朴素自然的艺术特色。它说明作家立足之高和构思之深,表现为画面有余味、脉络婉转谐和,但最主要的还是含蓄与自然的交织、峭拔与流转的交织。
③清人戈载评论姜夔的几句话,可以说明“清空”特色。“白石之词,清气盘空,如野云孤飞,去留
无迹,其高远峭拔之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清气”,说明作品审美情趣高雅;“盘空”,说明作品的
想象、情思和韵味不仅横溢太空,而且纡回萦绕,竭尽曲折婉转之美;“野云孤飞”、“去留无迹”,说明作
品意趣超逸不凡,表达空灵自然;“高远峭拔”,则说明取境之深、笔力之遒,饶有余味,富于顿挫。
④怎样才算清空,怎样便是背离清空呢?
⑤首先,从审美感受说,风格应该是幽深而不烦琐。作为清空风格的.幽深,就是指举重若轻地讲出“人
人心中所有”但却是“笔下所无”的话。而且幽深要与自然相结合,幽深的内容,要通过自然造化的形式
来表现。
⑥其次,从诗词节奏来说,清空的风格往往是以灵动取胜,而与板重相背离。所谓灵动,不外指作品
节奏给人们以和谐流动的美感:感情富于曲折,而以质朴明快的语言出之;结构饶有层次,但却统一在浑
然一气的境界之中。流转而不失之浮滑,律动和谐中包含着凝炼的风度,甚至峭拔的格调。
⑦再次,从语感说,清空风格的诗词,更多表现为质朴玲珑和潇洒纵横。锤炼精工、雕镂深刻、语气
蟠曲的作品,往往表现为邃密、峭拔、典雅、古奥的风格,它们的境界未始不绵密奇幻,但有的却不免迷
茫艰涩;语言未始不精警遒炼,但有的却失之诘屈聱牙,难以上口。而清空的作品则语言质朴,摒弃雕饰
之繁,“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
⑧总的来说,清空的思想基础,首先应该是具有高超、洒脱的情趣,像清风徐来,山泉汩汩。清空的
作品,其境界必有高度,不是“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那种高旷骏迈,也不是“乘风好去,长空万里,
直下看山河”那样的昂扬激荡。其特色是:秀劲中见挺拔,飘洒中寓沉着,优美中含有某些崇高因素。
(选自《文史知识》1984年第1期,有删改)
6.根据文章②③两段的内容,下列对“清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空主要是指一种经过艺术陶冶,从而在题材概括上表现为澄净精纯、意境塑造上具有朴素自然特点的艺术特色。
B.清空说明作家立足高、构思深,表现为画面有余味、脉络婉转谐和,但最主要的是含蓄、自然、峭拔、流转风格的相互交织。
C.清空具有审美情趣高雅,想象、情思和韵味横溢太空,纡回萦绕,竭尽曲折婉转之美的特点。
D.作品意趣超逸不凡,表达空灵自然,取境深邃,笔力遒劲,余味隽永,富于顿挫,都是清空的特点。
7.下列诗句,不符合“清空”特点的一项是
A.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姜夔《扬州慢》)
B.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
C.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D.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雄浑、冲淡、豪放、飘逸、清空等都是古代文艺理论家给古代文学作品特别是诗词划分的风格范畴,
但人们对它们的了解程度不完全相同。
B.灵动不仅指作品节奏给人以和谐流动的美感,还指感情富于曲折而用质朴明快的语言表现出来、结构富有层次却统一在浑然一气的境界中。
C.锤炼精工、雕镂深刻、语气蟠曲的作品,往往表现为邃密、峭拔、典雅、古奥的风格,但这样的作品有的不免境界迷茫艰涩,或语言诘屈聱牙。
D.本文围绕“清空”展开论述,先阐明“清空”是什么,再论述怎样才算“清空”,层次清晰;引用古人评价或诗词,增强了说服力和表现力。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晋献骊姬
刘向
骊姬者,骊戎之女,晋献公之夫人也。初,献公娶于齐,生秦穆夫人及太子申生,又娶二女于戎,生
公子重耳、夷吾。献公伐骊戎,克之,获骊姬以归,生奚齐、卓子。
骊姬嬖于献公,齐姜先死,公乃立骊姬以为夫人。骊姬欲立奚齐,乃与弟谋逐太子与二公子。于是骊
姬乃说公曰:“曲沃,君之宗邑也;蒲与二屈,君之境也。不可以无主。无主,则开寇心。夫寇生其心,
民慢其政,国之患也。若使太子主曲沃,二公子主蒲与二屈,则可以威民而惧寇矣。”遂使太子居曲沃,
重耳居蒲,夷吾居二屈。
骊姬既远太子,乃夜泣。公问其故,对曰:“吾闻申生为人,甚好仁而强,甚宽惠而慈于民,今谓君
惑于我,必乱国,无乃以国民之故,行强于君,君未终命而殁,君其奈何?胡不杀我,无以一妾乱百姓。”
公曰:“惠其民而不惠其父乎?”骊姬曰:“为民与为父异。夫杀君利民,民孰不戴。虽其爱君,欲不胜也。
君不早图,祸且及矣。”公惧曰:“奈何而可?”骊姬曰:“君何不老而授之政。彼得政而治之,殆将释君乎?”
公曰:“不可,吾将图之。”由此疑太子。骊姬乃使人以公命告太子曰:“君梦见齐姜,亟往祀焉。”申生祭
于曲沃,归福①于绛,公田不在,骊姬受福,乃置鸩于酒,施毒于脯。公至,召申生将胙②。骊姬曰:“食
自外来,不可不试也。”覆酒于地,地坟,申生恐而出。骊姬与犬,犬死;饮小臣,小臣死之。骊姬乃仰
天叩心而泣,见中生哭曰:“嗟乎!国,子之国,子何迟为?君有父恩i忍之,况国人乎?弑父以求利人,孰
利之?”献公使人谓太子曰:“尔其图之。”太傅里克曰太子入自明可以生不则不可以生太子曰吾君老矣若
入而自明则骊姬死吾君不安。”遂自经于新城庙。
公遂杀少傅杜原款。使阉楚刺重耳,重耳奔狄。使贾华刺夷吾,夷吾奔梁。尽逐群公子,乃立奚齐。
献公卒,奚齐立,里克杀之。卓子立,又杀之。乃戮骊姬,鞭而杀之。
(选自刘向《列女传》卷七,有删节)
[注]①归福,奉献祭肉。②胙:祭祀时用的肉。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骊姬既远太子 远:使……远离
B.吾将图之 图:谋划
C.公田不在 田:通“畋”,打猎
D.遂自经于新城庙 经:经过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则可以威民而惧寇矣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B.今谓君惑于我 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C.祸且及矣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D.骊姬乃使人以公命告太子日 斧斤以时人山林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太傅里克曰/太子入自明可以生不/则不可以生/太子曰/吾君老矣/若入而自明/则骊姬死/吾君不安
B.太傅里克曰/太子入自明可以生/不则不可以生/太子曰/吾君老矣/若入而自明则骊姬死吾君/不安
C.太傅里克曰/太子入自明可以生/不则不可以生/太子曰/吾君老矣/若入而自明/则骊姬死/吾君不安
D.太傅里克曰/太子入自明可以生不/则不可以生/太子曰/吾君老矣/若入而自明/则骊姬死吾君/不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骊姬劝说献公让申生镇守曲沃,让重耳镇守蒲城,让夷吾镇守二屈,其真实目的并非加强宗邑和边境的防守,而是为立奚齐为太子创造条件。
B.骊姬是一个性格复杂的女人。对太子申生为人评价的言辞,显示了她的险恶用心;劝献公为防止国家混乱而杀死她,又表明她能为国家大局着想。
C.在献公对太子起疑心之后,骊姬欺骗太子祭祀母亲齐姜,并借机下毒陷害太子。由于太子忠厚,没有亲自前去辩白,她的诡计终于得逞。
D.骊姬工于心计,她的阴谋在精心设计下一步一步得到了实现,但这不仅让晋国付出了极其沉重的代价,也给自己与儿子招来了杀身之祸。
第Ⅱ卷(共1 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无主,则开寇心。夫寇生其心,民慢其政,国之患也。(5分)
(2)无乃以国民之故,行强于君,君未终命而殁,君其奈何?(5分)
1 4.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8分)
游栖霞寺
李建勋
养花天气近平分①,瘦马来敲白下②门。
晓色未开山意远,春容犹淡月华昏。
琅琊④冷落存遗迹,篱舍稀疏带旧村。
此地几经人聚散,只今王谢独名存。
[注]①平分:春分节气。②白下:南京的别称。③琅琊:六朝时南京设琅琊郡。
(1)中间两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在诗中有什么作用?(4分)
(2)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孔子主张为政者必须立身端正,这样才能顺利推行政令。正如《论语•子语》所言:“其身正,不
令而行; , 。”
(2)刘禹锡在《陋室铭》中用“ , ”写出了陋室环境的清静和自己生活的安适。
(3)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用“ , ”两句来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
五、(12分)
1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概括传统文化的作用,不超过50字。(4分)
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中国古代优秀的思想理念,突出的一点便是中庸和谐的观念。儒家思想强调“礼之
用,和为贵”,道家倡导“天人合一”,这些思想是中国目前建设和谐社会的丰富理论资源。传统文化倡的
人生价值观、人格境界论,比如《大学》《中庸》这些经典中的人格境界,可以为我们重建道德观念提供
深层的学术滋养。传统文化体现出来的开放、包容精神,将有助于中华文明更好地融入世界文明,使世界
文明趋于多元化。
1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举凡高明的创作,无论音乐、绘画,还是戏剧,无不有出处,无不来自对经典的观照。我们的戏曲艺术教育一定要重视对传统的学习与继承。 ,才能真正领悟到前辈表演艺术家的精髓:通过复排《长歌行》,我们体味到了刁光覃性格把握的精到;在复排《雷雨》的过程中,我们看
①
到了情感表现细腻的苏民;郑榕舞台表演沉稳,是我们在复排《茶馆》时了解的。
②
(1)请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使上下文语意连贯,衔接紧密。(2分)
(2)修改画波浪线处标序号的两个句子,使画线部分句式一致,语脉贯通。(2分)
18.下面是某市的“关爱流动人口公益事业”徽标,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60个字。(4分)
六、(1 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走向海洋
阿来
①当站到一幅巨大的地图前,就发觉自己的目光已经改变。过去关注点总是高山与大河,那种蜿蜒与
逶迤,给人已经上路、地平线上景色不停变幻的感觉。自从在中国渔政南海总队302船上有一次南海之行
后,当我再次面对地图时,眼光就不由自主地投注于那片宽阔的蓝色海疆。感到脚下坚实的土地开始起伏,
开始晃荡。
②海洋像天空一样展开在我们眼前的时候,她是多么陌生啊!
③当她平静的时候,我们难于忍受她的单调,当她迎风起舞时,我们又无法面对野性的动荡。我们在
黄土中的根,扎得实在太深太深了,我们在陆地上的安居,也实在是太久太久了。很久以来,中国人就一
直认为自己的国度是中央之国,是大地的中央。天空出现在头顶,是为了完成穹庐般罩子的使命;大海呢,
那是大地床帷一样的漂亮的镶边。大海在中国人的主流观念中,从来不是出发之地,而是边缘与尽头。直
到近代,才有一群群中国人来到海边,向遥远的彼岸瞭望,才有一些勇敢的中国人到了海上,不是为了像
收获庄稼一样用网打捞一点鱼虾,而是为了一个遥远的强国富民的梦想。
④对一个生命意识与文化传统都深深扎根于黄土之中的民族来说,海洋或者是遥远的传说,或者就是
外敌侵入的风险。所以,明代虽然有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但他督造的七宝楼船,也只是中国历史上的一
个孤独的辉煌。郑和的故事,只有在今天中国人充分意识到海洋重要的时候,才被重新发掘出来,这个另
类的英雄才被真正地记忆。更能让我们刻骨铭心的历史是,同样是在明代,就在郑和七下西洋的船队消失
于海上之后不久,并非正规国家军队的倭寇,从海疆上不断地侵扰,居然成为明帝国的心腹大患。中国在
海洋上遭受屈辱,并不是到近代才有的事实,而是当中央之国尚称强大的时候就已经发生。明代,郑和的
船队至少到达了非洲。但在同一个明代,面对倭寇的骚扰,来自农耕文明的军队只是在陆地上筑起城墙,
而不是到广阔的大海上展开抵御外侮的战场。
⑤就在来自海上的倭寇之患平息不久,一个叫利玛窦的传教士经过漫长的充满风险的海上航行登陆中
国。他在书信中向自己远方的国人报告对这个新到国家的印象:“我们依然很难相信,一个疆域如此广阔
的庞大帝国,拥有的军队不计其数,却始终生活在持续不断的恐惧之中。”利玛窦还有些费解地指出:“他
们害怕那些小国家。”
⑥明代早已成为编年史的一个逝去的段落,但这种文化习性却带着巨大的惯性在持续着。对灾难与风
险,更多国人的选择是视而不见,或者遗忘。
⑦面对来自海洋的危险,封建帝王的选择是海禁。这让我想起一个二战时的故事。诺曼底登陆前夕,
盟军秘密集中了大量的舰船在英国海岸。舰船实在太多了,为了不走漏风声,艾森豪威尔为首的盟军司令
部,决定让英国沿海居民后撤一段距离。但这个决定引得丘吉尔首相愤怒咆哮:英国人的习惯从来就是逼
近,而不是离开海岸!不行,任何理由都不能让我们作出这样的决定!结果盟军不得不采取别的措施来保证
计划的施行。
⑧而在我们漫长的历史上,海洋只是海边渔民收获一点鱼虾的水上牧场,至多,也只是在故乡无以为
生的人们流浪异国求生的危险丛生的通道。使国人海洋意识苏醒,切肤感受到海洋主权之痛的是一部血腥的近代史,一个帝国幻梦的破灭,中华民族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⑨因此,南海总队这次巡航守礁的行为本身,就蕴涵了更为丰富的意义。一个后发的国家,开始意识
到海洋的重要,并且行动起来,开始维护自己天然的权利的时候,却因为曾经的被殖民,因为后发,因为
文化基因中海洋意识的缺乏,使一个国家维护主权的行为,也那么艰难曲折,波诡云谲,那么需要智慧与
坚定。好在,我们已经在海上了。海图上的航线虽然有些曲折,但终归是指向遥远海疆。我站在302船的
驾驶舱里,看到中国海上,台风过后,终于迎来壮美的日出!
⑩那时,我感到不是一艘船在劈波斩浪,而是整个中国,正在走向海洋!中国要走向世界,没有办法
不走向海洋!
(选自《看见》,有删改)
19.理解文中两处画线句子的含意。(4分)
(1)感到脚下坚实的土地开始起伏,开始晃荡。(2分)
(2)海图上的航线虽然有些曲折,但终归是指向遥远海疆。(2分)
20.本文哪些内容说明了历史上中国海洋意识的缺乏?请结合全文作简要概括。(4分)
21.在第⑦段中,作者写二战时故事的作用是什么?(4分)
22.“中国要走向世界,没有办法不走向海洋!”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6分)
七、(60分)
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你的思考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家国有书店将长时间看书而不买书的孩子们撵出。理由是:书店是卖书的地方,不是看书的地方。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水平调研试卷及答案
一、阅读积累。(75分)
(一)填空题。(27分)
1.小林校长、蓓姬分别是《》《》中的人物。
2.《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如:心地善良、虔诚取经的;机智灵活、疾恶如仇的是______;憨态可掬、好耍小聪明的是______;忠诚老实、勤勤恳恳的是______。
3.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
4.我们所熟知的打虎英雄是《水浒传》中的,他在该书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手刃,斗杀,为兄报仇。在快活林里醉打,在水泊梁山火并。
5.《呼兰河传》是著名女作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五年级下学期的一篇课文《》就节选自这本小说。
6.《三国演义》中素有“千古奇策”之称的是。
7.每一个舞姿都,每一个舞姿都,每一个舞姿都是,每一个舞姿都,使人叹为观止。(《安塞腰鼓》)
8.告别了冬日的、春日的、夏日的,秋天的海平添了几分,渔家驾船出海了,轮船起锚远航了……(《烟台的海》)
9.《冬夜读书示子聿》讲了读书心得,其中最能给人以启发的诗句是,。其中“躬”是的意思。
10.青箬笠,绿蓑衣,。(《渔歌子》)
(二)选择题。(将所选字母写在每题后面的括号里,6分)
1.如果没有()的热情帮助,海伦进大学是不可能的。
A.卡内基B.赫顿C.马克吐温D.安妮莎莉文
2.昆虫记是一部()。
A.优秀小说B.文学巨著C.科学百科D.文学巨著、科学百科
3.《漂亮老师和坏小子》中H4所说的头发“地方支援中央”的老师是()。
A.秦主任B.白副校长C.姜校长D.马老师
4.下列作品哪一部是女作家黄蓓佳的作品()。
A.《淘气包马小跳》B.《今天我是升旗手》C.《城南旧事》D.《根鸟》
5.下列作品不属于《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的是()
A.《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B.《竞选州长》C.《柔弱的人》D.《百万英磅》
6.《寄小读者》中,冰心为了说明“世上一物有一物的长处,一人有一人的价值”,她以()为例子。
A.玫瑰 B.菊花C.桂花D.蒲公英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后面括号里打“√”,错误的打“×”,10分)
1.《稻草人》中,经历了种种悲惨的事,稻草人最后弯着腰。()
2.《小王子》作者是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其代表作是《王子与贫儿》。()
3.《昆虫记》中,杨柳天牛像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
4.“身材高高的,非常匀称,只是背已驼了,浑身上下穿得干干净净,粽子大的小脚,拄着拐杖,一头银发。”这句话描述的是《草房子》里的纸月的外婆。()
5.《红楼梦》里有句话说:“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贾宝玉,“美玉无瑕”指的是林黛玉。()
6.曹雪芹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日趋衰亡。()
7.《格列佛游记》用“小人国”、“大人国”(国名)抨击法国l8世纪的资本主义统治,颇具讽刺的色彩。()
8.《青铜葵花》中葵花的冰项链是老师给她的。()
9.《水浒传》中一些极富个性的人物绰号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及时雨”和“黑旋风”分别指的是李逵和宋江。
10.牛郎织女、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都是《中国民间故事》中收录的民间故事。()
(四)阅读短文,完成练习。(32分)
短文一(13分)《孔子游春》(片段)
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
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1.联系上下文,“奔流不息”的“息”可以解释为____________;“或方或长”的“或”可以解释为____________。(2分)
2.孔子讲到水的德行,我会自然想到一句广告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孔子讲水有志向,我会自然地联想到一句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孔子讲水“流必向下”,我又会自然想到一句谚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这段话中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你能仿照文中的写法再补充一点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孔子借水喻人,发人深思,他伟大的人格和高超的教育艺术于此可见一斑。孔子的确是一位______________的老师啊!(从文中找一个词填在横线上)(1分)
5.你是不是想到了孔子的一些名言?请填一填吧。(4分)
(1)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
(2)三人行,___________________。
(3)温故而知新,________________。
(4)知之为知之,________________,。
短文二(19分)病人
①每天下午,她都准时来到医院的大门口左侧的台阶上,铺下一张报纸,静静地坐在那儿看书。那是一本很厚的书。她的'面前是一个花坛,红色的郁金香正在灿烂地开放。在她若有所思的时候,能看到她的那双大眼睛,平静而且清澈。虽然病号服并不合体,但并不能掩盖住她典雅的气质。
②起风了,她轻轻地合上那本书,又整整齐齐地把那张报纸叠好,转身走进了大楼。
③楼内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这个点儿有上班的,也有下班的,正好又是探视的日子。电梯刚停下,人们争着拥了进去。电梯马上就有了反应,发出“受不了”的报警声。最后上来的人没有下去的意思,她就从中间挤了出来,等下一趟。
④下一趟照样人很多,不过还好,电梯没有报警。人们纷纷选择自己要去的楼层数。有个农民模样的大伯触动数字7的时候,那数字就是不亮。他有些着急,还有些紧张,一遍一遍地摁,但没有人告诉他为什么。她发现后,急忙说:“大伯,这部电梯双层停。”大伯仍然没有明白过来什么是“双层停”。说话间已经到了8层。大伯不知道该怎么办,不肯下。她非常客气地对电梯内的人说:“请等我一下,我把他送到楼梯口。”她让大伯从8层走到7层。其实楼梯离电梯也就只有四五步远,她很快就回来了,电梯内的不少人脸上写满抱怨。
⑤电梯慢慢上行,一位手捧花篮的小伙子自言自语:“口腔科病房是不是在12层?”她主动接过来说:“是的,往左拐。”
⑥电梯到了14层,一位急忙下电梯的姑娘不小心掉下了插在塑料袋里的一枝玫瑰。塑料袋里有几盒营养品,但只有这一枝玫瑰。这时电梯门将要关上,她迅速触动开门按钮并捡起那枝玫瑰,她还没有说完“请等我一下”就跨出了电梯,她一定是想把那枝玫瑰还给那位姑娘。对于姑娘要看望的人,那肯定是一枝浪漫温馨的玫瑰,一枝可以疗伤的玫瑰。
⑦但她没有想到她后脚刚刚迈出电梯电梯内一位戴眼镜的女士一下就把电梯给关上了并及时触动了上行的按钮神经病她似乎憋了一肚子的火气没有发泄干净真的这个人我知道是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了的精神病人
⑧噢我也觉得她的行为不太正常另一个接着说
⑨电梯内剩下的十余人恍然大悟。大家觉得甩她真是太正常了。
1、在第7、8自然段的空白处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3分)
2、解释词语。(2分)
若有所思:
恍然大悟:
3、“她”被电梯中其他人认为是“精神病人”,主要是因为“她”的哪些表现?(4分)
答:①;②;
③;④。
4、你从文中读出“她”是个什么样的人?(2分)
答:
5、第一自然段中的划线句子有什么作用?(2分)
答:
6、文章以“病人”为题,你认为是指谁?“病人”得了什么“病”?(4分)
答:
7、为突出主题,文中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请用“”划出第3、4自然段中描写人们不同表现的两个句子。(2分)
二、作文。(25分)
培根说过:“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诉,你将被分掉一半的忧愁。”在你的生活中,有过哪些快乐和忧愁呢?你是怎样和别人分享、对别人倾诉的呢?请选择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写下来,题目自拟。
友情提醒:1.书写规范,卷面整洁。(3分)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3.字数:400字左右。
六年级语文学科第二学期学业水平调研试卷参考答案
一、阅读积累。(75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7分)
1.《窗边的小豆豆》、《汤姆索亚历险记》
2.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沙和尚)
3.大闹天宫。
4.武松、潘金莲、西门庆、蒋门神、王伦
5.萧红、《我和祖父的园子》
6.隆中对
7.充满了力量、呼呼作响、光和影的匆匆变幻、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
8.凝重、轻盈、浪漫、充实与忙碌
9.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亲自
10.斜风细雨不须归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6分)
1.A2.D3.C4.B5.C6.D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2.×3.√4.×5..×6.√7.×8.×9.×10.√
(四)阅读短文,完成练习。(32分)
短文一(13分)
1.(2分)停止有的
2.(3分)水是生命之源水滴石穿,绳锯木断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3.(3分)表示水还有真君子的其他一些特点。例:水纯净透明,它好像很正直,很坦荡。
4.(1分)善施教化
5.(4分)(1)思而不学则殆(2)必有我师焉(3)可以为师矣(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短文二(19分)
1.(3分)⑦段,,,,。“!”,“,,。”⑧段“,。”。
2.(2分)好像在思考什么。忽然明白过来。
3.(4分)①电梯超载了,她主动挤出去,等下一趟;②她把一位坐过了的大伯送到楼梯口;③她热心为一位自言自语的小伙指路;④一位姑娘掉下了玫瑰花,她主动捡起并送出去。
4.(2分)她是一位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好姑娘。
5.(2分)怒放的郁金香衬托了她乐于助人的美好心灵。
6.(4分)是指电梯里剩余的十余人。他们得了“自私病”“冷眼病”,在他们心中,只有自己而毫无他人,并认为那些助人为乐的人不正常,是“精神病人”,这种心理上的病态比生理上的疾病更为可悲,更为可怕。
7.(2分)③段:电梯刚停下,人们争着拥了进去。最后上来的人没有下去的意思,④段:他有些着急,还有些紧张,一遍一遍地摁,但没有人告诉他为什么。电梯内的不少人脸上写满抱怨。
二、作文(25分)(略)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质量调研卷试题
一、字词句乐园。
1、抄写下面的汉字,注意写得正确、入体、整洁。(4分)
水送山迎争奇斗艳
2、看拼音写词语。(20分)
tuányuánduǎncūpènɡqiǎomìfēngchìbǎng
jiānyìnɡfǔmōxiàojìngxiōngèshènglì
3、用“”画出正确读音或字。(8分)
二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质量调研卷:乃(nǎilǎi)将军(jiānɡjiànɡ)骆驼(tuótuo)(狠恨)不得
针(zhēngzhēn)晾晒(shàisài)勉强(qiǎngqiáng)(篮蓝)球
4、想想课文内容,写词语。(10分)
桂林山水水秀画
蚕姑娘又白又旧衣新房
沉香习练功劈山母
木兰女扮装替从军
5、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6分)
(1)妈妈一,就。
(2)忙着。
(3)春天,桃花盛开,远远望去像。
二、课文回放。(想想学过的课文填空,1—6题每条横线上写一个字。)(24分)
1、春节、、和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风,无。
3、月亮是个美丽的村子,河水着村子地流着,清清的河水
着小桥、绿树和青山。
4、感谢的.祖国,让我们地成长。我们像小鸟一样,等身上的羽毛长,就地向着高空飞翔,飞向我们的。
5、广场上,的小哥哥地踩着水,通红欢喜的脸上出
和骄傲。
6、谁言,得三春晖。
7、我从《》这个故事中,知道了凶恶的老虎被狡猾的狐狸骗了;读了《》我知道要正确对待自己的荣誉;《》这篇课文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三、快乐阅读。(10分)
一天,小猴过生日,山洞里张灯结彩,非常热闹。邻居们送来了礼物,祝贺小猴的生日。
蚕姑娘送来了一块丝绸。小猴说:“谢谢!”
蜜蜂送来了一瓶蜂蜜。小猴说:“谢谢!”
老鼠送来了几只从别处偷来的大桃子。小猴说:“我最喜欢吃桃子,可是我不收你的礼物。”老鼠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1、“绸”字我们不认识,可以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再查画。(2分)
2、这篇短文共有____小节,第一小节共有____句话。(2分)
3、____过生日,____、_____、____送来了礼物。(4分)
4、小猴不收老鼠的礼物,是因为。(2分)
四、写话乐园。(10分)
看看图上都有谁?他们在什么地方?他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想一想,再写下来。
题目:钓(diào)鱼
语文调研卷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语文调研卷2、语文调研卷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