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同学分享崇明区历史调研卷的知识,其中也会对2020年崇明区历史调研卷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分享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崇明岛有多久的历史?
- 2、崇明岛属中国第几大岛?
- 3、崇明岛面积是多少?
崇明岛有多久的历史?
崇明岛位于长江入海口和中国东部海岸的中心位置,处于长江黄金水道和以上海市为中心的黄金海岸的交汇点,内通长江沿岸18个省市,外通太平洋。岛南沿有深水岸线40多千米,具有良好的建港条件。
崇明岛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沙岛。崇明岛狭而长,形如春蚕,东临浩瀚的东海,西接万里长江,北与启东、海门一衣带水,南依上海市,属长江冲积平原。是我国仅次于台湾和海南岛的第三大岛。
崇明岛公元618年露出水面,迄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由于长江携带的大量泥沙淤积,崇明岛每年以143米的速度向东海延伸,增加土地约487公顷。
崇明岛大气污染程度较轻微,水、土地也较净化,加之气候属北亚热带,温度适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有利于多种农作物生长。崇明岛有许多名、优、特、稀产品,如面丈鱼、凤尾鱼、鳗鱼、对虾、白山羊、金瓜、甜玉米、芦笋、食用菌、崇明大白菜等。无数候鸟到岛上栖息、觅食。崇明岛已成为我国候鸟重点保护区。
崇明县位于长江入海口,东濒东海,南与浦东新区、宝山区和江苏省太仓市隔江相望,北同江苏省海门、启东两市一水之隔。总面积1411平方千米。
2005年底全县户籍人口为70.1万人,外来流动人口8.3万人。民族以汉族为主,另有蒙古族、回族、满族、壮族、白族、彝族、朝鲜族、维吾尔族、布依族、哈尼族、土家族、藏族等少数民族。
[img]崇明岛属中国第几大岛?
崇明岛是中国第三大岛,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冲积岛屿.。崇明岛有1300多年历史,唐朝武德年间(公元618年至626年)形成东西两沙岛。696年初始有居民,众多沙洲时东时西、忽南忽北涨坍变化,到明末清初,终于联一个狭长型的大岛。五代初,在西沙设镇,取名为"崇明"。宋代置天赐盐场,元代升为崇明州,明代称为崇明县。明清时期崇明先后归属苏州府、太仓州,解放后,属江苏省归南通专区,1958年划归上海市。
崇明岛面积是多少?
崇明岛面积是1269.1平方公里。
崇明岛全岛面积1269.1平方公里。东西长80公里,南北宽13至18公里。岛上地势平坦,无山岗丘陵。西北部和中部稍高,西南部和东部略低。90%以上的土地标高(以吴淞标高0米为参照)在3.21米至4.20米之间。
崇明岛历史
历史上,长江口北岸的发育模式是一代代沙岛或沙岛群向北并岸,形成新的江口北部岸线。明代宣德年间,巡抚周忱奏定狼山以南、宝山以北,西起福山、东迄佘山,其中水面都是崇明的境域,即所谓“以涨补坍”,使崇明常屹立于江海之间。
然而,因江口沙洲的涨、坍,多涉及各地的地域分野,所以历年因争界引起的纠纷多有发生。崇明各沙洲坍涨不定,治城经历六建五迁,始得稳定。
以上内容参考 上海市崇明区人民政府-崇明概况
崇明区历史调研卷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2020年崇明区历史调研卷、崇明区历史调研卷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