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联考生物2016(全国大联考生物第二次)

本篇文章给同学们谈谈全国大联考生物2016,以及全国大联考生物第二次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本文目录一览:

2016年全国1生物32题学生易错点是什么

32.(12分)

已知果蝇的灰体和黄体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但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该等位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是未知的。同学甲用一只灰体雌蝇与一只黄体雄蝇杂交,子代中♀灰体: ♀黄体:♂灰体: ♂黄体为1:1:1:1。同学乙用两种不同的杂交实验都证实了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请根据上述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仅根据同学甲的实验,能不能证明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

(2)请用同学甲得到的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两个不同的实验,这两个实验都能独立证明同学乙的结论。(要求:每个实验只用一个杂交组合,并指出支持同学乙结论的预期实验结果。)

第32题,在我看来是含金量最大的试题,也是让很多人最没想到遗传会这么考的一道题。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相对形状,要求考生在试题基础上,去设计实验,从而判断显隐性关系和基因所在染色体类型的判断。难度适中偏上。具有思维含金量的是第(2)问,只用一个杂交组合,来证明同学乙的结论,即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按照题干中所给出的信息,要想达到这一的目的,只能在选择的组合后代中,产生性别与性状由联系的子代。因此,可以选择子代中♀黄体和♂灰体的杂交,或者选择♀灰体和♂灰体的杂交。

有老师觉得此题存在不严谨,该等位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可能有4种情形,即常染色体、X与Y非同源的X上、X与Y非同源的Y上、X与Y同源区段上。对这道试题如此深想,看似有一定的道理。我并不赞成如此去思考,这会让人进去一个死胡同。就像有人问你“吃饭了吗?”,你想了很久说“我昨天的早饭吃了,中饭没吃,晚饭吃得很饱,今天早上吃了,今天中午才吃完,晚上的饭还要再等几个小时……”。

[答案]

(1)不能

(2)实验1:

杂交组合:♀黄体×♂灰体

预期结果:子一代中所有的雌性都表现为灰体,雄性都表现为黄体

实验2:

杂交组合:♀灰体×♂灰体

预期结果:子一代中所有的雌性都表现为灰体,雄性中一半表现为灰体,另一半表现为黄体

[img]

2016年高考理综生物卷 生物占多少分

2016年高考考的是全国卷,物理110,化学100,生物90。

高考生物:生物解题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 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度,缩小范围。限定(主语、条件、要求、特征等)。

例1、(10江苏)为解决二倍体普通牡蛎在夏季因产卵而出现肉质下降的问题,人们培育出三倍体牡蛎。利用普通牡蛎培育三倍体牡蛎合理的方法是

A. 利用水压抑制受精卵的第一次卵裂,然后培育形成新个体

B. 用被 射线破坏了细胞核的精子刺激卵细胞,然后培育形成新个体

C. 将早期胚胎细胞的细胞核植入去核卵细胞中,然后培育形成新 

个体

D. 用化学试剂阻止受精后的次级卵母细胞释放极体,然后培育形

成新个体

解析:读第一遍,明白题中所表示的意思;培育三倍体,考察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以及特殊处理时染色体组数目的变化。读第二遍,明白答案的四个选项意思的表述。A选项,抑制受精卵的第一次卵裂,得到的应该是四倍体;B选项,精子不提供染色体,得到的应该是单倍体;C选项染色体全部来自早期胚胎细胞,得到的是二倍体;D选项,次级卵母细胞后期内有二个染色体组,受精后不释放极体。细胞中会有三个染色体组。答案:D 技巧诠释:有些选择题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一点,读第一遍一般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在结合答案选项,就能比较准确地明确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 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08四川)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B. 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 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下降

D. 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解析:一般地说,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小,抵抗力稳定性就越低。相反,生态系统中各个营养级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大,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一般呈相反的

考研 全国联考和全国统考 有啥区别?

统考难度和联考完全不是同一个级别,效力也不一样。

一、颁发机构不同

统考是国家承认的研究生,由学校统一颁发毕业证,而联考知识学校颁发的,且国家不承认其学历。

二、效力不同

统考是正式招生,统考录取后名单上报教育部统一在学信网上注册学籍,毕业后有国家承认的研究生毕业证;联考针对在职人员的非学历教育,联考录取后没有学籍,满足一定条件后由学校发研究生课程结业证书国家不承认学历,同时可以申请硕士学位,效力也和研究生毕业证不同。

拓展资料

考研低年级化,功利性变重

各类考研培训机构生意火爆,推行“考什么教什么”,但多数考研“抢跑”学生却远未达到研究生所需的学科视野和专业水平,导师只能“捏着鼻子”招进来,加大了培养过程中师生双方的痛苦。

这支考研大军中,有大一大二就着手考研的“抢跑者”,有为改变就业命运的实用心态者,有考什么就学什么的消极应试者,有改变学校身份的名校追逐者……林林总总的表现与职业、金钱、功名建立起稳固而强力的连接,形成了“想方设法考研成功而功成名就”的心理模式,背后是在高等教育领域滋生并日渐弥散开来的“功利化考研”之真实写照。

于考生个体而言,在本该打基础、学通识的大学时代,持“抢跑”心态而过于钻营考研成绩的一分两分,直接影响到本科阶段厚基础的学养品行和学业成就。当考取研究生之后面临学习困难,再回首打牢学识基础恐怕已经晚矣。

对导师来讲,当遭遇到“功利化考研”的高分考生时,只能硬捏着鼻子招进来,因这些研究生无意于学术研究,加重了导师的指导负担和培养成本。功利化思想的弥漫也造成了大学生“不安”的心理焦虑和“速求”的欲望浮躁,失掉了为人为学应有的自由品行与科学追求。

一旦“功利化考研”成为一股力量强大的思潮而竞相追逐,最终将使高等教育界弥散着“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和“职业至上论”的成才论。

针对于此,在引起足够警惕的同时,各界理当尽力而为,予以校正根治。针对那些投机取巧的考研中介机构,应予以坚决严厉打击、规范引导。同时,还应对既有的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进行全面审视与创新改革。

此外,还应高度重视对大学生成长的规划指导,科学合理定位成长成才。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才,“唤醒”学生的主体性,但不是培养那种精致的利己主义之人,也不是培养言必称工程、项目、功名的夸夸其谈之人。在日益凸显“能力至上”的当下社会,打通社会的渠道俨然已不是一纸文凭。打铁还需自身硬,当一份份“成绩单”成为货真价实的“硬通货”,方能经得起社会的检验,受得住学术的沉淀,撑得了发展的潜力。

考研功利化失掉为学意义--教育--人民网

考研统考_百度百科 

近三年本科毕业生考研比例呈上升趋势 他们为什么读研?-人民网

全国大联考生物2016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全国大联考生物第二次、全国大联考生物2016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