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同学们谈谈八年级物理期中质量调研卷,以及八年级物理质量监测答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本文目录一览:
- 1、初二下册期中物理复习题
- 2、急需,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科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 3、教科版初二下册物理期中检测卷及答案(2)
- 4、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卷
- 5、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试卷
- 6、八年级上物理期中测试卷
初二下册期中物理复习题
八年级物理期中复习调查试卷
2008.4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1.下列物体中,质量最接近于5×109mg的是
2.一个同学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天平已经调节好。在称量
物体时,发现天平指针如图所示,他采取的办法是
A.向天平左盘加砝码 B.将天平右盘内砝码减掉
C.将平衡螺母向右调 D.将游码向右移
3.将下列物体按尺度大小排列(从小到大)正确的是
A.电了—原了核—原子—物体 B.物体—原子—原了核—电子
C.太阳系—银河系—地球—月球 D.月球—地球—银河系—太阳系
4.下列测量工具中,直接用来测量物体重力大小的是
5.水稻是喜温作物,育秧时,为了防止霜冻,常在傍晚时向秧田里灌一些水,第二天太阳升起后,再把秧田中的水放掉。对上述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
A.傍晚向秧田灌水,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使秧田温度不致下降过低
B.傍晚向秧田灌水,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能够吸收较多热量,可降低秧田的温度
C.早晨把秧田中的水放掉是因为水能够放出较多热量,可降低秧田的温度
D.早晨把秧田中的水放掉是因为水能够吸收较多热量,可提高秧田的温度
6.下列做法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
7.小明同学欲称出约39g物体的质量,他应依次往天平右盘中添加的砝码是
A.30g、9g B.30g、5g、4g
C.20g、10g、5g、2g、2g D.20g、10g、5g、4g
8.晚自习突然停电,教室里嘘声一片,班长小东不慌不忙的点燃早准备好的蜡烛。火苗在跳动,蜡烛在燃烧。一段时间后蜡烛燃烧掉一半,则剩余的蜡烛
A.体积、质量、密度和比热容都减小 B.体积、质量减小,密度、比热容不变
C.体积、质量、密度减小,比热容不变 D.体积、质量、比热容减小,密度不变
9.下列几个物体中,不具有弹性势能的是
10.一个最多能盛1㎏水的瓶子,它能盛1㎏的
A.植物油 B.酱油 C.煤油 D.汽油
11.下列有关摩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磁性擦子吸在黑板上,擦子和黑板之间靠的是静摩擦
B.用圆珠笔写字时,笔与纸之间的摩擦是滚动摩擦
C.自行车部位上存在的摩擦都是有害的
D.人向前步行时,靠的是地面的有益摩擦
12.用天平称一粒米的质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把一粒米放在天平盘里仔细测量
B.把一粒米放在一杯子中,称出其总质量,再减去杯子的质量
C.把一粒米放在天平托盘里,反复测量再求出平均值
D.先测100粒米的质量,再通过计算求每粒米的质量
13.下列物质,按硬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ABCD B.BCAD C.BCDA D.DCBA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3分)
14.给下列物理量填上恰当的数字或单位:
一名初中生的体重一般为 N; 水银的密度为13.6 ;
15.一些民间俗语常蕴涵着丰富的物理知识,请写出下列语句中所含的物理知识:
(1)孤掌难鸣 ;
(2)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
16.请说出下列各图中物质分别属于何种属性。
A: ; B: ; C: ; D: 。
17.按如图所示的三种方法关门,作用于 (A/B/C)点最省力;
作用于 (A/B/C)点不能将门关上。上述现象说明的问题是
。
18.质量相同的铝块和铜块(ρ铝ρ铜), 的体积大;
体积相同的铝块和铜块(ρ铝ρ铜), 的质量大。
19.春天花朵绽放的时候,人在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其香味,这种现象
说明了 ;夏天,雨后天晴,荷叶上的水珠随荷叶拂动而滚动不止,当两滴水珠相遇时,会变成一个较大的水珠,这种现象说明了 。
20.将下列物品:A橡皮、B水银、C纯水、D钢直尺、E塑料三角板,分成两类(填序号)。一类有 ;另一类有 。分类的依据是 。
21.阅读下表:几种物质的比热容/J•(㎏•℃)-1
水 4.2×103 蓖麻油 1.8×103 铁、钢 0.46×103
酒精 2.4×103 沙石 0.92×103 铜 0.39×103
煤油 2.1×103 铅 0.88×103 水银 0.14×103
冰 2.1×103 干泥土 0.84×103 铅 0.13×103
你一定能有所发现,请写出其中任意两点:
(1) ;(2) 。
22.如图A所示,塑料板上压的物体越重,塑料板弯曲得越大;如图B所示,拉弹簧的力越大,弹簧伸得越长。则A、B两图共同反映的物理规律是 。
23.如图A所示,小华穿着旱冰鞋用力推墙时,她自己将 ;如图B所示,小明游泳时手向后划水,水对小明有 ;两图共同反映的物理规律是 。生活中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列举一个):
。
24.如图是举重运动员占旭刚举起杠铃时拍摄的瞬间照片。请你根 据图示情景,提出一个有关力学方面的物理问题,并作简答。
问题: ;
简答: 。
25.如图A所示,运动员能被弯曲的撑杆弹向高空;
如图B所示,小朋友能被形变的蹦床弹起来。
综合A、B两图所展示的情形,请你说出其中包含
的物理知识:
(1) ;
(2) 。
26.地球上的所有物体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一旦重力
突然消失,请你大胆想象,我们的世界将会有什么
样的变化?写出两个有关情景。
情景一: ;
情景二: ;
27.足球比赛是一个对抗性很强的运动项目,如图A是罚点球时,运动员用脚把球踢出去了;图B是运动员用头来顶飞来的足球;图C是守门员一下子抱住飞来的球。这三张图都说明_______ __________;如图D,用力把直的钢卷尺弯成弧状,这说明______ ________。
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4分)
28.(1)小明用30N的力推墙壁,画出墙壁受到的压力的示意图。
(2)砖块的重力为20N,作出砖块重力的图示。
四、实验与设计题(下列各题分别为3分、4分、6分、7分、8分,共28分)
29.请你指出下列测量工具在使用过程中的错误:
A: ;
B: ;
C: 。
30.小丽在探究“物体受到的重力的大小与物体
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收集了以下数据:
实验次数 钩码质量/㎏ 钩码重力/N 重力与质量的比值/N•㎏-1
1 0.5 4.9 9.8
2 1.0 9.8 9.8
3 1.5 14.7 9.8
通过对小丽收集的实验数据的分析,你发现小丽探究的结论有(写出两点):
(1) ;
(2) 。
31.如图是某学习小组探究“物质的比热容”的实验装置。
将一定量的沙子和水分别装入易拉罐中,放在石棉网
上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并用搅棒不断搅拌,观察沙
子和水的温度分别升高10℃和20℃所需要的时间,将
有关数据填入下表中:
物质 质量/㎏ 温度升高10℃所需要的时间/S 温度升高20℃所需要的时间/S
沙子 50 20 40
水 50 80 160
该学习小组的同学又将一定量的沙子和水分别装入易拉罐中,放在石棉网上用同
样的加热器加热,并用搅棒不断搅拌,使沙子和水分别加热相同的时间,观察它们升高的温度,又将有关数据填入下表中:
物质 质量/㎏ 加热30S时升高的温度/℃ 加热60S时升高的温度/℃
沙子 50 15 30
水 50 4 8
请仔细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的目的是 ;
(2)将沙子和水分别装入易拉罐中,放在石棉网上,并用搅棒不断搅拌的作用是 ;
(3)为比较沙子和水吸热本领的大小,学习小组的同学用了两种实验方案分别是
① ;
② 。
(4)通过对该学习小组实验数据的分析,你发现的规律有(写出两点):
① ;
② 。
32.小强同学为测量牛奶的密度,用天平、玻璃杯、量筒等器材,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A.用天平称出玻璃杯的质量为m1;
B.将适量的牛奶倒入杯中;
C:用天平称出玻璃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m2;
D:将杯中牛奶倒入量筒中,测出牛奶的体积为V;
E:计算出牛奶的密度ρ。
(1)你认为小强同学设计的这个实验方案有什么缺点?
;
(2)如果要改进上述方案,请重新设计实验步骤并写出计算牛奶密度的表达式:
a. ; b. ;
c. ; d. ;
e.计算出牛奶的密度ρ。 牛奶的密度ρ= 。
33.某学习兴趣小组用以下器材:长方体木块、木板、毛巾、棉布、弹簧测力计、砝码,来完成“探究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的活动。在探究活动中有如下问题不能解决,现请你帮他们设计实验方案:
(1)如何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2)如何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如何改变物体接触面积的大小?
(4)如何改变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的大小?
五、计算与论述题(34题4分,35题5分,共9分)
34.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对小明和小华在海边沙滩产生的两种不同感觉作出简要的解释。
35.交通干道上有一座桥,桥梁旁竖着一块如图所示的标志牌,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一辆总重为3.92×105N的卡车能否通过这座大桥?(通过计算说明)
急需,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科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第二学期八年级物理期中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并将答案填写在表格内)
1、在图所示的各电路中,两个灯泡属于并联的是:( )
2.图中的几种用电器的额定功率最接近1000W的是 ( )
第7题图
3.在图所示的滑动变阻器的四种接法中,当滑片P向左滑动时,电阻变大的是( )
第3题图
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用电流表测量通过灯L2的电流,正确的是( )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路中,开关必须接在电源正极和用电器之间,开关才能控制用电器
B.绝对不能把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直接用导线连起来
C.马路上的路灯是依次排成一列安装的,可以确定,它们必定都是串联的
D.用一开关控制两盏灯,使它们同时亮,同时灭,这两盏灯一定是串联的
6.科技小组又设计了一个船速测定仪(如右上第6题图所示),固定在金属盒上。AB是弧形电阻,P点是弧形电阻与金属杆OC的接触点。闭合开关,当船速越大时,OC杆越靠近A点。( )
A..船速加大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B.船速加大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C.船速减小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D.无论船速加大还是减少,电流表的示数都不变
7.如右上第7题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6V,电灯L1上的电压为1.5V,则电压表的示数( )
A.1.5V B.4.5V C.6V D.7.5V
8.由欧姆定律 推得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 B.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C.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属性,等于电压与电流的比值 D.以上说法都不对
9.如下第9题图1,电冰箱内有一个通过冰箱门来控制的开关,当冰箱门打开时,开关闭合使冰箱内的照明灯点亮;当冰箱门关闭时,开关断开使冰箱内的照明灯熄灭.在图2的四个电路中,能正确表示
冰箱开门状态下冰箱内照明电路的是:( )
10.在研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将一根粗细均匀的导体截成两段后分别接入电路中,如第10题图所示,则这是用来研究( ) A.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 B.导体电阻与材料的关系
C. 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 D. 导体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11.横截面积大小不等的两段导体A、B如第11题图所示连接在一起,若在两段导体中的电流大小分别为IA、IB,则在相同时间内,IA、IB两者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
A、 IA=IB B、 IA>IB C、IA<IB D、无法判断
12.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应该用湿抹布擦拭正在发光的白炽灯 B.家庭电路中的用电器都是串联的
C.湿衣服可以晾在通电电线上 D.在我国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是220V
13. 某同学连接的电路如图13所示,闭合开关,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A、电流表指针有较大偏转 B、电流表将被烧坏
C、电压表指针无明显偏转 D、电流表无明显偏转
14.教室里有多盏电灯,我们每多开一盏电灯,则教室电路的( )
A、总电阻增大 B、总电阻减小 C、总电压增大 D、总电流减小
15.如图15所示的电路中,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B.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增大
C.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增大
D.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
16、图6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两灯均正常发光。突然,两盏灯同时熄灭且电表示数均变为零,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L1短路了 B、L2短路了 C、L1灯丝断了 D、L2灯丝断了
二、填空题(本题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7.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是 V;我国家庭电路的供电电压是 V;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 V。
18.仔细观察图中的器材,你可以把它们分成两类:其中一类是用电器,另一类是_______,它在电路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在电路图中可用符号_________表示.
19.王明同学在修理电子玩具时,需要用一个75Ω的电阻,现手边有阻值为300Ω、100Ω、60Ω、40Ω、35Ω的电阻各一个,他可以选择其中 Ω和 Ω两个电阻 联来获得。
20.在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1、S2断开时,灯泡__________串联;当开关S、S1、S2均闭合时,灯泡__________并联,此时电流表测的是__________中的电流.
21.已知两个导体的电阻分别为R1=4Ω,R2=6Ω。若将它们串联接人电路,则总电阻为 Ω,它们各自两端的电压U1∶U2= ;若将它们并联接人电路,则总电阻为 Ω,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I1∶I2= 。
22.已知:R1R2,将图15-1中的四种不同接法接到同一电源的两极间,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的是 .
23.有一导体两端的电压为12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2A,它的电阻是 Ω;当它两端的电压为6V时,它的电阻是 Ω;当它两端的电压为0V时,它的电阻是 Ω,通过导体的电流是 A。
24.如图24所示,当开关S闭合时,两灯的连接方式是 联;两只电流表的示数分别由(b)、(c)两图读得,则电灯L1中的电流是 A,电灯L2中的电流是 A。
25.250mV= V; 110Kv= V;15mA= A ; 0.3A= mA。
26.如图所示,已知电阻R1=10Ω,R2=20Ω,电源电压U=6V.(1)当开关S1、S2都断开,S3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A;(2)当开关S1、S2都闭合,S3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 A;(3)当开关 都闭合,电流表会烧坏。
三、作图题(共6分)
27.(3分) 按照图1所示的电路图,将图2中各元件连接起来。(用笔画
线表示导线,导线不许交叉)
28.(3分)图19为小李同学在某次测量中连接的实物图,请根据该实物图在右边方框中画出电路图。
四、实验探究题(共27分)
29.(1)如图所示,该表是用来测量 物理量的仪表.观察此表,你能得到哪些信息,请写出一条:_ 。
(2)如图所示,这是一个电表的表盘.也许你没有见过,但根据已学知识可知,该电表使用前也需校零、观察并明确 和 ;使用该表所测量的物理量是 ,图中示数是 .
第29题(1)图
30.(10分)物理课上老师请同学们设计一个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1)同学们决定采用伏安法测电阻,请你在虚线方框内帮他们画出实验电路图。(2分)并说明所需测量的物理量:① ; ② ;(2分)
实验序号 电压表
示数/V 电流表
示数/A
1 3 0.16
2 6
3 12 0
(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填“闭合”或“断开”) (1分)
(3)闭合开关之前应该先调整变阻器的滑片,使它处于电阻值 (填“最大值”或“最小值”)的位置。(4)请你用所测物理量写出计算小灯泡电阻的数学表达式:R= 。(2分)
(5)实验结果发现灯丝的电阻会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原因是 。(2分)
(6)小组同学闭合开关,滑片P移到某一位置时记录了第1组数据;滑片P继续向右移动,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如丙图所示,请帮他们将电流表的示数记入表格中空白处;当滑片P移到最右端时,小灯泡闪亮一下后熄灭,然后他们记录了第3组数据;从表中数据可知他们所用的电源电压为_____V,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____Ω。
(7)分析表中的数据发现灯丝的电阻是变化的,这说明____________。这种现象在生活中也有体现,例如家里的白炽灯在刚开灯的瞬间,灯丝________________烧断(选填“容易”或“不容易”)。
31.(7分)在 “探究并联电路干路电流与支路电流关系”的实验中.
(1)实验室提供“2.5V,0.3A”和“3.8V,0.3A”两种规格灯泡若干,小李和小张分别选用两个灯泡,按图1电路图所示连电路,请在图2中用笔划线连好电路;(2分)
(2)进行实验时,小李闭合开关后看到电流表出现如图3所示的实验现象,这是因为 (2分)
(3)两人各自做了一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A点的电流 IA/A B点的电流IB/A C点的电流IC/A
小李实验 0.28 0.28 0.56
小张实验 0.45
表格中小张实验A、B两点的电流大小相等(如图4所示),等于______A.(1分)
(4)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和论证,小张得出如下结论:在实验允许误差范围内,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且各支路电流大小相等.请您判断:①小张的结论是_ _________(填“完全正确”或“不完全正确”)的;(1分)②实验更好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32.(8分)在“探究电流跟电阻关系”的实验中,小刚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1)请用笔划线代替导线,按电路图将实物连接起来。(2分)
(2)小刚闭合开关后就发现电压表的指针向左发生偏转,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2分)
(3)排除故障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V,读出并记下电流值;再将5Ω的电阻改接成10Ω的电阻,发现电压表示数大于2V,于是他下一步的操作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____(填“左”或“右”)移动,使电压表示数为 V,并记下电流值;再改接20Ω的电阻,重复上述实验。(2分)
(4)此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2分)
五、计算题
31、有一只小灯泡,在电压为2.4V时才能正常工作,小灯泡电阻为8Ω,如果我们只有3V的电源,要使小灯泡正常工作,需要怎样连接一个多少Ω的电阻?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三、填空题(本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1.1.5 220 不高于36V
12.开关 控制电路
13.40Ω和35Ω 串联或300Ω和100Ω的并联
14.L1L3串联 L1L2并联 L2
15.10Ω 2∶3 2.4Ω 3∶2
16.D
17.60Ω 60Ω 60Ω 0
18.并联 1.28A 0.52A
四、作图题:(略)
五、实验题
21.(1)电能 略 (2)量程 分度值 电阻 26Ω
22.(1) (2) 断开 大 (3) 保护电路;改变灯泡两端的电压 (4)略
(5) 50Ω1.5A (6) 12 20 (7) 温度对电阻有影响 容易
23.
如下表
选用器材 检测电路图 现象及结论
导线
L2亮、L1坏,否则L2坏
电流表
有读数L1已坏,无读数L2坏
发光二极管
二极管发光L1坏,不发光L2坏
五.计算题
24. (1)4Ω (2)1.2A (3)180J
25.(1)0.5A (2)2V (3)10Ω
不行图发不上来,给你一个网站:学科网。我就在上边做题
教科版初二下册物理期中检测卷及答案(2)
18、一辆重为1.5×104N的东风日产某品牌小汽车,当它以60km/h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为2000N,那么汽车受到的阻力是 N,当它停在水平路面上时,受到的支持力是 N。
19、重50N的物体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当用5 N的水平力向右推它时没有推动,则物体所受摩擦力为 N,方向为 ;当将水平向右的推力增大到10N时物体刚好由静止开始沿推力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此时物体的'受摩擦力大小为 N,方向为 ;当将水平向右的推力增大到15N时物体沿推力方向做加速直线运动,则此时物体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N。
20、在较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放两只乒乓球,两球之间间隔1cm,用一根细管向两管之间吹气,发现两球会靠拢,这是由于吹气时两球之间的气流速度较 ,压强较 的缘故。
21、我国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全线建成,拦河坝之所以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 ;三峡大坝船闸是 在实际中的具体应用,它能让大型轮船在上下游之间顺利往返航行。
22、如图甲,石块重为20N,绳对石块的拉力为8N,则石块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N;如图乙,木块重20N,绳对木块的拉力为25N,则木块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N;如图丙,木块重为20N,石块C重5N,则木块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N。
23、如图,用一块轻塑料片挡住两端开口的玻璃筒下端,竖直插入水中并使塑料片距水面20cm,然后向玻璃筒内缓慢注入酒精(ρ酒精=0.8×103kg/m3),当塑料片恰好下落时,注入酒精的高度为 cm。
24、如图所示,U型管一侧盛有煤油,另一侧盛有水,并且液面相平,当把阀门打开时,将会发现 。
25、如图维修汽车的千斤顶利用了 原理,小活塞面积为2cm2,大活塞面积为800cm2,当用100N的力作用在小活塞上,能顶起 N的汽车。
26、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当t=1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N;t=5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N,物体受到的合力为_______N。
三、作图题:(共6分)
27、画出静止在斜面上的木块受到的力的示意图。
28、如图所示的小球受到的重力为6N,用给定的
标度画出它受到重力的图示。
四、实验探究题(20分)
29、(8分)下表是某实验组同学做的“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的实验记录。
实验序号 接触面的材料 压力/N 滑动摩擦力/N
1 木块与木板 4 0.8
2 木块与木板 6 1.2
3 木块与毛巾 6 2.5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和2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压力越 ,滑动摩擦力越大。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_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当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3)本实验主要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
(4)实验中应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 。
30、(6分)如图所示是探究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器材有:木块,小桌,砝码,海绵.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分析:
(1)我们是根据海绵的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
(2)甲、乙两图说明受力面积一定,压力越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丙、丁两图说明压力一定,受力面积越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1、(6分)如图是用压强计演示液体内部压强情况的六幅图,除②图杯中装的浓盐水外,其余杯中装的都是水。请你仔细观察这六幅图后回答:
(1)比较①②两幅图,可以得出:液体内部压强大小跟液体的 有关;
(2)比较⑤⑥两幅图,可以得出:液体内部压强大小跟液体的 有关;
(3)比较③④⑤三幅图,你还可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同一深度处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
五、计算题(本题共12分。解答过程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物理量要写明数据和单位,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32、如图,学生课桌质量为9㎏,桌子与地面有四个接触面,每个接触面的面积为4×10-4m 2;某同学将底面积为2. 5×10-3m2、容量为1L、装满水后水深为18㎝的塑料水杯放在课桌的桌面上。(不计水杯的质量,取g=10N/㎏)
求:(1)课桌对地面的压力; (3分)
(2)课桌对地面的压强; (3分)
(3)塑料水杯对桌面的压强; (3分)
(4)水对塑料水杯底部的压强。(3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 A C C C 6-10:D C A B A 11-14:D A B C
二、填空题:
15、相互的、形变 16、马德堡半球 托里拆利 17、水,竖直向上18、2×103、1.5×104
19、5,水平向左; 10,水平向左;10 20、大,小 21、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连通器 22、12, 45, 25, 竖直向上 23、25 24、左边液面下降,右边液面上升 25、帕斯卡、4×104 26、1,2,0 ,
三、作图题:
四、实验题探究题:
29、(1)大 (2)2和3 (3)控制变量法
(4)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30、(1)形变程度(凹陷程度) (2)大 (3) 小 31、(1)密度 (2)深度 (3)相等
五、计算题:
32、解:(1)m水=ρ水V杯=1×103㎏/m3×10-3m3=1㎏………… 1分
∵m杯=0
∴F=G=(m水+m桌)g=10㎏×10N/㎏=100N …………… 2分
(2)P=F/S=100N/(4×4×10-4m2)=6.25×104Pa …………… 3分
(3)F′=G杯+G水=(m杯+m水)g=1㎏×10N/㎏=10N ………… 1分
P′=F′/S′=10N/(2.5×10-3m2)=4×103Pa ……………… 2分
(4)p水=ρ水gh=1×103㎏/m3×10N/㎏×0.18m=1.8×103 Pa…… 3分
[img]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卷
九年义务教育八年级(上)教科版
学生发展性目标评价《物理》(上期末复习检测题2005秋)
___班 学号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
一、填空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某同学测量了一些数据,但忘了写单位。请你给他补上合适的单位:
A、小红的身高1.65___cm_______,B、一袋大米质量为50__kg________,
C、半场足球赛时间45___min_____,D、一间教室高约3__m________。
2、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_____,太阳光大约以8_才能传到地球,太阳距地球约为______,光在其它透明物质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__慢_____。
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______产生的,笛子是由管内__空气柱____振动发出声音的,月球上宇航员交谈用无线电这是因为__真空____不能传声。
4、某人坐在匀速行驶的船上,相对于人来说,小船是__________ 的,相对于船来说,人是_________的。若小船的速度是2米/秒,经过10秒钟小船驶过了_____米。
5、某同学已经测得自己正常步行的平均速度是1.2m/s_,合______Km/h,她家离学校720m,为了不迟到,她至少应提前______min从家出发。
6、甲、乙两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所用时间之比为2:3,则它们的速度之比为________。
7、A、B两地相距32m,有一物体从A地做变速运动到B,从A运动到途中C时,所用时间是4s,在此处停留1s后,继续运动到B,所用时间是3s,那么物体从A到B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___。
8、明静的夜晚,水井中出现了月亮,顽皮的小猴倒挂成一串想将月亮打捞上来,无论怎样都不能捞上,小猴一急,一只小猴掉入井中,糟了!月亮没有了。井中的月亮是____成像,月亮不见了是平静的水面被打破发生了______的原因。
9、太阳光是由红、橙、……____种颜色组成的,彩电的画面是由________三色光合成的。
10、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_____透镜,物体的光线通过瞳孔,经过晶状体在视网膜上成像,若晶状体病变,人们会看不清物体,若像成在视网膜前就配带____镜矫正。
11、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物体应放在凸透镜的____以内。
12、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叫______。生活中的摩擦力、重力、拉力、压力、电荷间的吸引力属于这种力的是______。
13、右图是“龟兔赛跑”的情形,在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比较它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快;由于兔子麻痹轻敌,中途睡了一觉,“裁判员”通过比较它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运动快。物理学中用______________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程度。
14、人穿上旱冰鞋,用力推墙,人是____物体,墙是_____物体,人反而会后退,这是因为_______,墙同时会给_____一个力,这个力使人后退。
二、单选题(每空3分,共30分)
1、“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的话,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句名言是谁说的( )
A、爱因斯坦 B、牛顿 C、邓小平 D、毛泽东
2、你身体上接近50mm的长度是( )
A、拇指指甲的宽度 B、拇指长度 C、肩膀的宽度 D、头发丝的直径
3、桥头有如图3所示的标志牌,它表示的意思是( )
A、走过150N的车不能通过
B、允许通过的阳重车是147
C、桥的质量是15t
D、桥长为15m
4、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 )
A、建筑工地上噪声在的工作要限时 B、市区里种草植树
C、戴上防噪声的耳塞 D、市区内车喇叭禁鸣
5、某同学站在平面镜前照镜子,她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 )
A、比她大的实像 B、比她小的实像
C、比她小的虚像 D、与她等大的虚像
6、关于光的反射的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光从空气垂直入射到水面一定不发生反射
B、一条入射光线在某一界面上有几条反射光线
C、发生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D、当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远离法线
7、下列仪器成放大实像的是
A、放大镜__B、照相机__C、平面镜___D、幻灯机
8、一只弹簧原长10cm,挂100N砝码时,弹簧变为12cm,如再加挂200N砝码时,弹簧的长度变为_
A、16cm____B、6cm___C、14cm_____D、19cm
9、下列事例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提高物体的运动速度__B、紧急刹车时使劲踩刹车
C、在行李箱上装小轮___D、举重运动员举杠铃前涂上镁粉
10、若不放空气阻力,从手中抛出的石子在空中受到
A、重力和手的推力__B、重力
C、重力和地球的吸引力__D、向前的冲力
三、做图题(9分)
1、、完成下图所示的光路图,在方框中画出适当类型的透镜
2、如下图所示,太阳光与水平面成60度角,要利用平面镜使太阳光沿竖直方向照亮井底,请通过作图确定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镜面与水平面所成角的度数。
3、如上右图,重40N的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力的示意图画出该物体所受力
四、实验题(9分)
1、(3分)某同学用蜡烛、玻璃板、刻度尺等器材做平面镜成像实验取得如下的数据。
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 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5cm 5cm
10cm 10cm
15cm 15cm
从这些数据,你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补齐下面探究报告中所缺少的内容。
⑴探究问题:改变斜面的坡度,小车沿斜面由顶端运动到底端的过程中,它的平均速度是否发生变化?
⑵猜想(请你对探究问题作出猜想):(1’)
⑶实验设计方案:
实验器材(如图11所示):长木板、木块、小车、刻度尺、秒表
图 11
主要实验步骤:(2’)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2’)
⑷实验结论:1’
五、计算题(7分)
TAXI 车费发票
车号码
川F-71238
日期 05-09-28
上车 10∶00
下车 10∶05
单价 2.00元
里程 6.0km
金额 16.00元
某人乘坐出租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右为他乘车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发票。求:
(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
(2)出租车行驶的速度。
-----------------------------------------------
八年级物理期中考试卷 人教版
时间:90分钟 分数:100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座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600㎝ m (2)5m/s=_________ km/h
(3)300min=_______h
2.填上合适的单位
(1)我国长江全长6300
(2)人步行的速度约1.2_______
(3)物理课本的宽度约18.36________
3.有一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0.5s内通过的路程是2m其速度是_________m/s.在2min内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_m.
4.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___________运动,这个事先选定的物体叫做____________。
5.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 。
6.小刚全家8h10min从家里出发骑摩托车到九候山游玩,家到九候山的距离为15km,8h40min他们到达目的地,他们骑车用的时间 h,速度是_________km/h。
7.小提琴发出的声音是由琴弦的 而产生的,通过 传入人们的耳朵。
8.声音在钢铁中传播的速度 在水中传播的速度 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9.小刚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与平面镜的距离为3m,若她以0.5m/s的速度沿垂直镜面的方向向平面镜走去,3s后她在镜中像的大小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像与镜面的距离是___________m。
10.一根旗杆竖直在阳光下,从早晨到中午这段时间内,旗杆影子的长度 ,从中午到傍晚 ,(选填“变长”、“不变”或“变短”)
11.如图所示,图中 是反射光线,入射角是
度。
12.百米赛跑的终点计时员如果在听到发令枪响才开始计时,那么,运动员跑了
s后他才开始计时?若结果测得某运动员的百米跑的成绩为12.24s,该运动员的成绩实际是 s(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340m/s)
13.家庭影院中VCD将音乐信号输送给“功放”再到音箱发出美妙的声音,这一过程中“功放”起到改变 的作用(选填“响度”“音调”、“音色”)“B超”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但是人们都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因为“B超”的频率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填“大于”“小于”、“等于”|)
14.河岸边的树,在地上出现的树影是由于光的 现象引起的;而在水中的倒影则是光的 现象引起的。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1.夜间抬头望月,往往觉得月亮在云间穿行,这里描写月亮的参照物是( )
A云 B.星星 C.大地 D.月亮
2.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10s内运动了20m,那么它在前5s内的速度为( )
A.5m/s B.4m/s C.2m/s D.1m/s
3.一辆汽车做变速直线运动,它前60m路程中的速度V1=2m/s,后60m的速度V2=3m/s,则这辆小汽车平均速度为( )
A.3m/s B.4m/s C.6m/s D.2.4m/s
4.对牛叫声和蚊子飞时发出的声音的述正确的是( )
A.蚊子声响度小,牛叫声音调高 B.牛叫声响度小,蚊子声音调低
C.蚊子声响度大,牛叫声音调低 D.牛叫声响度大,蚊子声音调高
5.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
A.烛焰 B.月亮 C.萤火虫 D.通电的灯泡
6.教师请学生回答问题时,常说“大声点”,在物理学的角度上这是要求学生( )
A.提高声音的频率 B.增大声音的响度
C.调整声音的音色 D.加大声音传播的速度
7.放电影用的银幕( )
A. 表面是光滑的,为了使光发生镜面反射
B. 表面是粗糙的,为了使光很容易被吸收
C. 表面是粗糙的,为了使光发生漫反射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8.演奏同一乐曲时,人能分辨吉他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 )
A.响度不同 B.音色不同
C.音调不同 D.节奏不同
9.某同学用刻度尺先后三次测练习本的长度,测得数据分别是18.30cm、18.31cm、18.30cm,那么,这本练习本的长度是( )
A.18.313cm B.18.30cm
C.18.303cm D.18.31cm
10.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 )
A. 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
B.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
C.声音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的速度小
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音调发生了变化
11.如图所示,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12.用洗衣机甩干衣服时,由于衣服没有放好,引起洗机的剧烈振动,而发生噪声,这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戴上耳塞,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B. 关上房门,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
C. 把衣服重新摆放好,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 赶快离开家里,远离噪声
13.下列运动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火车减速进站 B.冰熔化成水 C.划破夜空的流星 D.骑自行车上学
三、问答题3分
雷雨天,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生的,而人们却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四、作图题(每小题3分 共6分)
1.在图1中,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A 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2.完成图2光路图
图1 图2
五、实验探究(每空1分)(2+4+10+2+3 共21分)
1. 秦华同学为了研究物体下落过程自由落体运动中,运动速度与运动时间的关系,用一个小球做了一组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运动时间t/s 1 2 3 •••
运动速度V/(ms) 10 20 30 •••
根据以上表格可推出小球在第10s的速度是 m/s,该小球做 运动。
2.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先后对一个物体的长度进行测量。
(1)A与B尺的不同在于: 。
(2)在A尺中读出的物体长度约是 。
(3)在B尺中可以精确地读出物体的长度是 。
(4)对比以上两次测量结果,你的感想是: 。
3.如下图所示,是一位同学测小车从斜面上滚下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图,B是斜面的中点,用刻度尺量SAB=45cm,钟表内一格代表5S,指针转动未超过一圈,请在下面表格内填好相应的数据。
该实验中三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不一样,我们从中可以明白的道理是
。
4.如图所示是一个骑自行车的人与一个跑步的人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该图象获得以下合理的信息.
信息一:他们是同时开始运动的;信息二:
信息三: .
5.给你一段柔软,弹性较小的一条细线和刻度尺,你怎样测出如出图所示曲线的长
度,写出实验方法。
六、计算题(6+8 共14分)
(1)小红在一次长跑测试中,跑完800m的时间为200s,请你计算一下小红这次测试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自2004年4月18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已进行第五次大提速,这次大提速全国总共增开了19对“一站式直达城际特快列车”,在车次前冠以字母“Z”,其中Z85次和Z86次列车的运行时刻表如下:
车次 运行区段 北京一苏州 苏州一北京 运行距离
Z85Z86
次 北京一苏州 Z85次:19:35开
次日6:55到 Z86次19:28开
次日6:51到 1379km
根据上述列车运行时刻表所提供的信息计算:Z85次列车从北京到苏州所用的时间是多少?列车运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八年级物理期中考试卷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
1.(1) 6 (2) 18 (3) =5
2.(1)km (2) m/s (3) ㎝
3.4 480
4.机械 参照物
5.刻度尺 m(米)
6.0.5 30
7.振动 空气
8.大于 大于
9.不变 1.5
10.变短 变长
11.OB 50
12.0.29 12.53
13.响度 大于
14.直线传播 反射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
1、A 2、C 3、D 4、D 5、B 6、B 7、C
8、B 9、B 10、B 11、C 12、C 13、B
三、问答题(每小题3分)
打雷时雷声与闪电的光同时发生,由于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大得多。所以,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四、作图略
五、实验探究(每空1分)
1.100 变速
2.(1)分度值不同 (2) 2.7 (3) 2.7
(4)使用分度值比较小的刻度尺测量比较精确。
3.
路程 距离 时间 平均速度
AB段 45 15 3
BC段 45 10 4.5
AC段 90 25 3.6
明白的道理是:小球越往下滚速度越大。
4.信息一:骑车者的速度比跑步者大
信息二:相同时间骑车者通过的路程比跑步者大
5.方法:用棉线沿着曲线放置并作下记号,把棉线拉直,用刻度尺量出该段棉线的长度。
六、计算题。(第1小题6分,第二小题8分)
1. 解:V=
答:略
2.(1)t=(6:55+24)—19:35=11.33h
(2)
答:略
-------------------------------------------
一、选择题.
1.一些人,对声现象有如下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
A. 声速在各种介质中都不变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
C.空气是一种传播声音的介质 D.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影子”的形成说明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沿直传播的
B.人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C.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D.光照射到衣服上会发生漫反射
3.下列关于光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日食和月食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产生的
B.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产生的
C.在湖边看到水中的小鱼和蓝天上的白云都是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虚像
D.人们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表面产生的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4.在24节气中,只有冬至时,太阳光才垂直照射地球的南回归线,冬至这一天中午,在北京地区的水平线上,若竖直立一根1m长的直杆,它的影子应是(北京地区的纬度取北纬40°,南回归线的纬度取南纬23.5°,在有一锐角为63.5°的直角三角形中63.5°的对边与其邻接直角边之比约为2:1) ( )
A.0.5m B. 1m C. 2m D. 2.5m
5.“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站在岸边的人通过平静的水面,能看到“姑苏人家”中的倒影,该倒影是( )
A.光反射所成的虚像 B.光折射所成的虚像
C.光反射所成的实像 D.光折射所成的实像
6.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声音是沿直线单向传播的
B.声音向前传播过程中遇到大的障碍物会反射形成回声
C.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小障碍物可以绕过去
D.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
7.如图中-1所示,a、b、c三条光线会聚于P点,若P点之前任意放一平面镜,则( )
A.三条反射光线可能相交于一点,也可能不相交于一点
B.三条反射光线一定不会相交于一点
C.三条反射光线一定相交于一点
D.三条反射光线的延长线交于镜后一点
8.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光发生漫反射时,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C.太阳光进入地球大气层后,其传播路径可能发生弯曲
D.平面镜可以成像,而且成的是放大的虚像
9.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发现,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5cm时,凸透镜成正立的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8cm时,成倒立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3cm时,成放大的实像
B.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0cm时,成放大的实像
C.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3cm时,一定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7cm时,一定成倒立、缩小的虚像
10.蜜蜂载着花蜜飞行的时候,它的翅膀平均每秒振动300次,不载花蜜时平均每秒振动440次,有经验的养蜂人能辨别蜜蜂是飞出去采花,还是采了蜜飞回家,养蜂人主要是根据什么特征来辩别的 ( )
A.声音的音调不同 B.声音的响度不同
C.飞行路线形状不同 D.飞行高低不同
二、填空题
11.如图中-2 分别为太阳两个端点射向月球方向的平行光束,观察日食时,不同的观察者可在地球表面的A、B、C、D和E处,还有在地球外空的F、G、H、I和J处观察,在上述10个区域的位置中,可以观察到日全食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可以观察到日环食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可以观察到日偏食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往暖水瓶里灌水时发出的声音音调越来越________。这声音是由瓶中的______________振动产生的。
13.睁开眼,伸出右手,四指并拢遮住你的眼对着太阳看,你一定会出现眼前一片红色,这说明红色的血液能透过或反射____________色色光。
14.日食一般发生在农历___________前后。
15.“猴子捞月一场空”猴子们捞月时,使水面产生了波澜,这时月光在水面发生了__________反射现象,因而水中的月亮就不见了。
16.在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七色可见光中,波长最短的是_______色光,波长最长的是________色光。
17.正常人的眼睛“明视距离”是_______cm,小红想通过镜子仔细观察自己脸上皮肤,那么小镜子离她眼睛最合适的距离应在__________cm左右(小红视力正常)。
18.夜间学生已入睡,校外的卡拉OK歌厅仍在营业,歌声吵醒了一些同学。甲同学起身关上了窗户,乙同学索性用被子把头蒙住睡,丙同学到歌厅去要求将音量放小,他们减弱噪声采取的途径分别为甲是______,乙是_____,丙是_______.
19.如图中-3,这样站在高处对远处喊话,其目的是________.
20.如图中-4所示,人在a点看到b处似乎有一条鱼,如果他要在a处用手光电筒的光照亮水里的鱼则手电筒的光应朝向________处。(先填b、c、e、d)
三、实验探究题。
21.中-5三幅图,你能说明它们各自的声学原理吗?
四、作图题。
22.如图中-6所示,由点电源S发出的一束光AB射到镜面MN上,CD是由S发出的另一束入射光的反射光,请在图中画出点电源S的位置。
23.图中-7中MN是透镜的光轴, 是AB的像,在图中适当位置画出透镜并找出焦点的位置。
24.如图中-8把一凹透镜A放在一个凸透镜B前10cm处能使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两个透镜后会聚在蹑凸透镜15cm的光屏S上,如果把凹透镜拿走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这时把一个点光源C放在凸透镜的轴上距凸透镜30cm,也能使C点在光屏上成像。
试作出凹透镜的焦点F,并求其焦距f。
五、计算题。
25.如图中-9一束与地面成45°角斜向下射的光,被一对平行放置的平面镜中的一面阻挡,经多次反射到地面上,已知镜面垂直地面如图若入射点离地面高度为H,镜面间距离为a,经镜面多次反射后的总路径的长度为多少?反射的次数又为多少?
2006年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
一、 1.C 2.D 3.A 4.C 5.A 6. A 7.C 8.C 9. B 10.A
二、
11.H;C;B、D、G、I
12.高 空气柱
13.红
14.初一
15.漫反射
16.紫红
17.25;12.5
18.阻断噪声传播;在人耳处减弱;从声源处减弱
19.使声波集中传播,传得远
20.b(根据光的可逆性)
三、
21.A图说明了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或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图说明了钢尺振动可以发声(或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C图说明回声定位原因
22.如图答-30
作CD的入射光线SC交AB于S,则S为点光源的位置
23.如图答-31
①连 交MN于O,O为凸透镜中心,②过A作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线交凸透镜于C,连C 交MN于F,F为凸透镜焦点。
24.如图答-32
25. ① ②、
--------------------------------------
这是三套卷子,希望可以帮助你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试卷
(上)期中测试八年级物理试题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判断下列哪一个过程是属于物态变化过程 ( )
A、将铁块加热至100℃
B、气球充气时逐渐膨胀
C、把大冰块锤成小冰块
D、冰雪熔化
2、衬衣领口上标有38或41等数字,它表示衣领的周长,其单位是 ( )
A、m B、dm C、cm D、mm
3、质量是3.5×107mg的物体可能是 ( )
A、 一瓶罐头
B、 一个小学生
C、 一头牛
D、 一包方便面
4、某种物质的物态变化过程如右图所示,该图象可以反映( )
A.蜡的熔化过程 B.蜡的凝固过程
c.海波的熔化过程 D.海波的凝固过程
5、纳米技术在研制电学材料、光学材料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纳米是下列哪个物理量的计量单位? ( )
A、长度 B、体积 C、密度 D、质量
6、当把一支温度计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时,先使温度计和水接触,后使温度计和冰块接触,那么温度计内水银升高的情况是 ( )
A、接触水时升的高 B、接触冰时升的高
C、两者一样高 D、无法判断
7、严冬,湖面上结了厚厚的冰,但冰下面鱼儿仍在游动,为了测出冰下水的温度,徐强同学在冰上打了个洞,拿来一支实验室用的温度计,用下列四种方法测水温,正确的做法是( )
A、用线将温度计栓牢从洞中放入水中,待较长时间后从水中提出,读出示数。
B、取一塑料饮水瓶,将瓶拴住从洞中放入水里,水灌满瓶后取出,再用温度计测瓶中水温
C、取一塑料饮水瓶,将温度计悬吊在瓶中,再将瓶拴住从洞中放入水里,水灌满瓶后待较长时间,然后将瓶取出,立即从瓶外观察温度计示数。
D、手拿温度计,从洞中将温度计插入水中,待较长时间后取出立即读出示数。
8、下列关于生活中常见热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
A、在高山上烧水时,温度不到90℃水就沸腾了,是因为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
B、衣柜里防虫的樟脑丸越来越小,这是汽化现象
C、天热时,狗常把舌头伸出口,实际上是利用蒸发致冷
D、冬天,冰冻的湿衣服直接变干是升华现象
9、你所在的考场里空气的质量大约是 (已知空气的密度是1.29 kg/m3) ( )
A.几十克 B.几千克 C.几百千克 D.几十毫克
10、根据密度公式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铜的密度跟其质量成正比
B、铜的密度跟其体积成反比
C、铜的密度跟其质量成正比,跟其体积成反比
D、铜的密度是一定的,不随其质量或体积的变化而改变
11、实验室有下列四种量筒,分别标有最大刻度值和最小刻度值,要一次较准确量出100 g密度为0.8×103 kg/m3的酒精,则选用的量筒应该是 ( )
A、500ml 10ml B、 100ml 2ml C、250ml 5ml D、50ml 2ml
12、小明同学学习了“降水的形成”知识后,为家人做了“下雨”的实验。他把盘子擦干放进冰箱里冷却,水壶装满水并烧开,这时水汽不断上升,壶嘴上方就出现一团“白气”,这就是“云”。从冰箱里取出盘子放在壶嘴上方约15cm的地方,盘子碰到这团“云”,一会儿盘的下表面就会布满水滴,水滴越积越多,越积越大,等到挂不住时就纷纷落下,这就是“雨”。下面关于实验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
A.壶嘴上方出现的一团“白气”是液态水
B.壶嘴上方出现的一团“白气”是壶中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C.水汽化时放出热量
D.盘子碰到这团“云”,一会儿盘的下表面就会布满水滴。这水滴是熔化形成的
二、 填空题(23、24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31分)
13、医院中常用的温度计称为体温计。它的测量范围是_________到_________。它的最小刻度通常是_________。它在构造上有一设计精巧的缩口,因此,它离开人体后仍能表示人体温度,但使用前应先_________________。
14、水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kg/m3,其单位读作_____________。它表示的物理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一杯质量200g的水喝掉一半,杯中剩余水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 g/cm3。
15、制造飞机不用钢铁,而用铝合金,是因为铝合金的__________比钢铁__________。
16、热天扇扇子,__________(填“能”、“不能”)降低空气的温度。
17、物质从 态变成液态叫液化。所有气体,在 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家用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用 的办法把石油气液化装在钢罐里。
18、a、b是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a的质量81g,体积30 cm3,b的质量是50g,体积25 cm3。如果其中有一个球是实心的,那么,这个实心球应该是__________(选填“a”或“b”),这种金属的密度是__________ kg/m3。
19、如图,将少量的碘晶体放在烧杯中,上口放一个灌有冷水的烧瓶,
在烧杯下用酒精灯微微加热,这时烧杯中可看到有紫色的气体生成,
这是碘的__________现象;停止加热后把烧杯拿下来,可看见瓶底
外壁有碘的晶体生成,这是碘的__________现象。
20、一个成年人每天大约需要2500卡路里热量、83g脂肪。60g蛋白质、25g纤维素,以及各种各样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如果可以从糖中获取热量,从植物油中获取脂肪,从蛋白质粉末中得到蛋白质,从麸皮中获得纤维素,则一年大约需要137kg糖、30kg的植物油、21.5kg的蛋白质、9kg的纤维素。我们假设这些食物中已经含有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那么,假设长大的你要到火星上旅游两年,则一共需要带___________kg的食物。
21、去年冬季,福鼎市大雾天气比往年频繁,而霜却比往年少见。从物态变化分析,“雾”的形成属于____________现象,“霜”的形成属于____________现象;“霜比往年少见”说明我市去年冬季平均气温比往年____________(高/低)。
22、生产和生活中使用的合金,是不同种的金属在熔化状态下熔合后得到的。下表列出的几种金属中,难以与其他金属形成合金的是_________。
金属 铁 铜 银 金 钨
熔点/℃ 1535 1083 962 1064 3410
沸点/℃ 2750 2595 2212 2707 5627
23、一个最多能装1kg水的瓶子,用它装硫酸最多能装________kg,它能装下1kg的煤油吗?答:___________(填“能”、 “不能”)(已知硫酸的密度是1.8×103 kg/m3,煤油的密度为0.8×103 kg/m3)。
24、小明在探究甲、乙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
得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由图像可知,甲、乙两种物质中,
___________物质的密度较大;相同体积的甲、乙两种物质
___________质量较大。
三、 阅读简答题:(共7分)
25、(2分)粘木料用的胶是在100℃左右的温度熬化的,温度再高就会熬焦,失去黏性,所以熬胶要用图中所示的两层锅,两层锅之间装着水,这样就不会把胶熬焦了。这是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阅读与思考:
刚出锅的鸡蛋为什么不烫手
刚从开水里取出的熟鸡蛋,你用手去拿,为什么不觉得很烫手?过一会儿才觉得很烫手?
这是因为,刚从开水里拿出来的鸡蛋表面还沾着水,水分的蒸发使蛋壳温度降低,因此手并不感到很烫。不过,这只是很短的一会儿,鸡蛋表明的水分蒸发以后,鸡蛋就会烫手了。
蒸发是降低温度的好办法,当室温比人体的温度高的时候,人体向外散热主要是依靠蒸发的办法,人体每小时可以分泌一升以上的汗液,带走的热量大约是580千卡。也就是说可以使58kg的水温度下降10℃,所以一个人即使在面包炉里,只要不被直接烫伤也是能待一个短时间的。
人体对周围温度的感受和空气的湿度关系很大。冬天虽然屋子里的温度在25℃,脱了衣服仍然感到很冷,而同样的温度如果在夏天的话,会感觉热。这是由于冬天屋子里的空气十分干燥,身上的汗水蒸发得快,而夏天空气潮湿,蒸发过程缓慢,所以不觉得冷。
根据短文回答下面问题:
(1) 请你列举生活中蒸发吸热降低温度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 同样的温度,在冬天人会感觉冷,而在夏天却感觉热,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7、福鼎的七、八月份属高温天气,又正值农村冬季蔬菜栽种季节,当菜苗栽上后,很容易因蒸发过快而失水干枯,不易成活,农民常用一些树叶、树枝遮盖在新栽菜苗上并洒上水,使菜苗不致干枯,请用你学过的物理知识说明这种做法的道理(说出两条即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四、 实验探究题:(共28分)
28、如下图中,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________(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__cm。
29、三位同学在用量筒测液体体积时,读数情况如图所示,其中 _同学读数正确,因为量筒读数时,视线要同凹形液面的底 。
30、如右图是王兵同学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图:
(1)图中水的温度是_____________;
(2)他在观察水沸腾实验时,观察发现其中出现的四种现象。
下列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甲乙丙丁 B、甲丙乙丁 C、丁乙丙甲 D、丙乙甲丁
(3)水沸腾时看到烧杯上方出现大量的“白气”,在“白气”的形成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_________后液化;
(4)为了缩短把水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请你提出一条有效的操作建议:________________。
31、在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有下列几个步骤:
①调节横梁平衡
②调节天平底板水平
③把游码放在零刻度线处
④称量物体加减砝码
⑤把砝码放会砝码盒
⑥记录称量结果
(1)下面给出的顺序中正确的是 ( ) (2分)
A、②③①④⑥⑤ B、③①②④⑤⑥
C、③②①④⑥⑤ D、②③①⑥④⑤
(2)小萍使用已调好的托盘天平来称量物体的质量时,若指针偏右,这时她应( )(2分)
A、在盘中加砝码 B、在盘中减砝码
C、向右移游码 D、向左调平衡螺母
32、某固态物质加热后成了液态,随后停止加热,并记录温度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如下表。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
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温度/℃ 98 91 85 82 79 79 79 79 75 71 67 64 61
(1)该物质________晶体(选填“是”或“不是”),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第10min该物质的状态是_____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固液共存态”);
(3)实验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其中在8min-14min是________热过程(选填“吸”或“放”)。
33、请你阅读下面的文章:
冰的体积变大还是变小
在物理小组活动的时候,小明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水在结冰的时候体积如何变化?”小刚立即做出了回答:“根据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水结冰时体积当然是变小的。”但小红提出了相反的意见:“如果体积变小的话,那么冰的密度会变大,冰将会沉入水中。但事实上冰会浮在水面上,所以体积应该变大。”
到底谁对谁错呢?小刚提出了通过实验取解决这个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实验方案:“在小药瓶中装满水,放到冰箱中使水完全凝固,然后看冰面是下降了还是升高了,不就行了吗?”大家都赞同这个方法,于是他么立即动手实验,他们在小容器中装满水后放入冰箱让它结冰,结果发现冰面是向上凸起的。
再请回答下列问题:
(1) 从小明他们的实验中,可以得到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这个实验经历了:A、猜想与假设;B、设计实验;C、归纳结论;D、进行实验;E、提出问题。小明他们采取的步骤顺序是:____________(填字母)。(2分)
(3) 在水结冰的过程中,质量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4、玲玲利用一个烧杯、天平、水,测出了一小块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请将她的步骤补充完整。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调节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 。
(2)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甲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 g。
(3)如图乙所示,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小石块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做上标记;B、取出小石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22g;C、往烧杯中加水,直到 ,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2g。
(4)计算出小石块的体积为 cm3。(2分)
(5)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 kg/m3;(2分)
五、 计算题:(第35题4分,第36题6分,共10分)
35、市场上出售的一种“金龙鱼”牌食用调和油,瓶上标有“5升”字样,已知瓶内调和油的密度为0.92×103kg/m3,则该瓶油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36、用量杯盛某种液体,测得液体体积V和液体与量杯共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条件试求:
(1)量杯的质量;
(2)该液体的密度。
八年级上物理期中测试卷
1.声音是由物体的_振动_ ___而发生的,我们听到的考试信号声音是靠 空气 进行传播的.小明在看到闪电3秒后听到雷声, 这说明小明距响雷处___1020_____米.。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不能直接听到对方的讲话,必须靠无线电话交谈,这是因为_,没有空气 _ __.
2.目前电话已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们重要的信息交流工具。李玫接到一个电话,她主要是依据声音的_音色__ ___就听出是妈妈打来的。为了使声音更清晰,她常把音量调大些,这相当于增大了声音的_响度__ ___。
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300000_______m/s。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物体对光发生了_______漫__反射(选填“镜面”或“漫”)。
关于八年级物理期中质量调研卷和八年级物理质量监测答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