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中考调研卷(辽宁中考卷子)

今天给各位同学分享辽宁中考调研卷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辽宁中考卷子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分享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辽宁省地生中考刷什么卷

辽宁省地生中考刷天利38套。天利38套是研究中考、高考的专家对全国各地近200套中高考试卷进行了认真分析总结后,参考全国新课标学业考试试题评价和各地中高考参与命题、阅卷老师的意见后编辑而成的。对于知识点有很强的针对性。

谁有辽宁营口的有关初中生物中考的试卷?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2分,共40分)

1.实验室有如下一些镜头可供选择(见下图),要使被观察的物体放大50倍,应选择的镜头为

A.④和⑤ B.③和⑥ C.①和③ D.②和⑥

2.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不易观察清楚的结构是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核 D.液泡

3.细胞分化是指

A.细胞体积增大的过程 B.细胞之间相互连接的过程

C.细胞恢复分裂能力 D.细胞形态、结构、功能定向发展的过程

4.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你认为正确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数量多少的图示是

鹰 鹰 鹰 草

草 兔 兔 兔

兔 草 草 鹰

A B C D

5.在光合作用的实验中,先把盆栽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让叶片

A.将淀粉运走耗尽 B.合成淀粉 C.产生二氧化碳 D.产生氧气

6.如果绿色植物大量减少,大气中急剧增加并能够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甲烷气体

7.小红为妈妈设计了一份午餐食谱:米饭、清炖牛肉、麻辣豆腐。这个食谱营养不够全面,加上下列哪种食物后可以让这份食谱更为合理

A.素炒豆角 B.牛奶 C.排骨汤 D.小米粥

8.我国正在加快发展绿色食品。你认为符合绿色食品要求的是

①产品的原料必须是绿色植物 ②产品的生产过程符合技术标准 ③产品的产地符合环境质量标准 ④产品的加工、包装和储运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下列反射活动中,属于简单反射活动的是

A.小狗做算术题 B.眨眼反射 C.谈虎色变 D.望梅止渴

10.下列各种动物的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A.家养的猫会在指定的窝中休息 B.公鸡在黎明时鸣叫

C.猴子会表演骑自行车 D.大山雀偷喝牛奶

11.我国很早就有人掌握了养蚕、编织丝绸等技术。其中有一道工序是将蚕茧用热水浸泡后缫丝,此时茧内的家蚕发育到哪一阶段

A. 蛹 B. 幼虫 C. 卵 D. 成虫

12.豌豆子叶的颜色有黄色和绿色,黄色是显性,其基因用A表示,绿色是隐性,其基因用a表示,子叶黄色的基因组成是

A.aa B.AA或Aa C.Aa D.Aa或aa

13.关于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寄生生活的细菌靠分解动植物遗体生活 B.腐生生活的细菌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C.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D.细菌具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14.下列各种生物中,真正属于鱼类的是

A.鲸鱼 B.章鱼 C.鳄鱼 D.鲟鱼

15.下面是某同学对达尔文进化论的理解,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生物进化的方向也是不定向的

B.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C.只有发生有利变异的个体才能在生存斗争中生存下来

D.变异的存在为自然选择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16.雷达的回声定位功能是模仿哪种动物的本领

A.青蛙 B.蝙蝠 C.鸟 D.蝗虫

17.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生态厕所已成为一道独特风景。它的主要特点是

A.地下设有沼气池 B.用特殊农作物进行空气净化杀毒

C.一般建在风景区 D.装备无水马桶

18.香烟燃烧产生的烟雾中会有许多有害物质,其中能致癌的物质是

A.二氧化碳 B.尼古丁 C.粉末 D.一氧化碳

19.下列与艾滋病患者之间的哪种行为会感染艾滋病

A.交谈 B.共餐 C.共用注射器 D.握手拥抱

20.某人与麻疹患者接触过,但他后来并没有患此病,可能的原因是

A.这个人注射过流脑疫苗 B.这个人遗传素质好

C.麻疹传染性不强 D.这个人过去得过麻疹或接种过麻疹疫苗

答案

题号 一 二 三 总 分

得分

第Ⅱ卷

得 分

评卷人

一、选择题答题栏(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得 分

评卷人

二、填空题(每小空1分,共30分)

21.生物体都有一定的结构层次。其中,由许多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组成的细胞群叫 ,例如植物体内的 ;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 按照一定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常见的植物器官有 ;人体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 。

22.为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有同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取3个大小一样的广口瓶,分别贴上甲、乙、丙标签。在甲、丙瓶中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入经烘干的肥沃土壤。然后在3瓶中同时各放入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如下图)。观察一段时间后:

(1)哪瓶中的蚯蚓蠕动能力会明显减弱? ,因为蚯蚓的呼吸依靠 来完成。

(2)甲乙两瓶的实验现象说明:影响蚯蚓生活的环境因素是 ,其中, 瓶是对照装置。

(3)若将丙装置放在暗处,则可以进一步探究 对蚯蚓的影响。

23.进入青春期身高的变化特点是 ,出现明显的第二性征是体内 调节的结果;青春期是人生的金色年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是 ,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很重要,如 和 。

24.某学习小组对城市A不同时期的人口数量情况进行了研究,相关统计数据见下图。请你帮他们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

(1)该城市人口数量在哪段时间的自然增长率明显加快 ;

(2)从总体上看,该城市人口增长呈

趋势(填“匀速增长”或“逐渐减缓”)。出现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已实施

这一基本国策。

(3)提高人口素质的关键措施是 ;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禁止 ,是为了减少遗传病的发生。

25.下图示转基因鼠的研制过程。通过这种方法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导入一个小鼠的受精卵里面去,结果使出生的转基因鼠比与它同胞所生的小鼠生长速度快2~3倍,体积大1倍。

(1)以上研究过程利用的技术叫 。图中A所示的实验仪器名称是 。

(2)图中B显示,将获得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受精卵注入小鼠体内,你认为注入的部位应是 。最终受精卵在小鼠的 内发育成新个体。

(3)该研究成果说明,小鼠的大小这一性状是由 控制的。

26.右图为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请据图作答:

(1)写出图中下列标号的结构名称:

① ;④ ;

⑩ 。

(2)流经部位①时血液中氧气的含量变化为

(增多或减少);主动脉的作用是 。

得 分

评卷人

三、简答题(共30分)

27.美国科普作家蕾切尔调查了杀虫剂对生态的破坏作用,得出的结论是:人类可能将面临一个没有鸟、蜜蜂和蝴蝶的寂静世界。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人们对野生动物的关注,唤起了人们的环境意识。请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简述生态平衡的涵义,并举例说明。

(2)简述动物在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举例说明)

(3)简述动物对促进物质循环的作用(举例说明)

(4)简述动物对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的作用(举例说明)

28.生物的多样性正受到越来越人们的重视。下表为《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的部分数据(表中“百分比”是我国已知种数占世界已知种数的百分比)。(10分)

类 群 我国已知种数 世界已知种数 百分比(%)

哺乳动物 581 4342 13.39

鸟类 1244 8730 14.25

鱼类 3862 19056 20.3

蕨类 约2200 约10000 22

裸子植物 约240 约850 26.7

被子植物 30000 260000 10

………

(1)在上表中,我国哪一类生物在世界上占有的百分比最高?

(2)除上表所列的类群外,请再举出其它的2个生物类群。

(3)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实质是什么?

(4)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你知道目前我国正在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5)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何意义?

29.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了解一些安全用药的常识、掌握基本的急救方法已成为越来越多人们的需求。这对于保障身体健康,挽救病人生命具有重要意义。(10分)

(1)走进药店,我们往往会看到药店里悬挂着这样的招牌:处方药和非处方药。请问,什么是非处方药?(2分)

(2)无论是哪种药物,在使用前都应该仔细阅读使用说明。请你说出一种合格药品的使用说明应包含哪些内容?(说出三条以上)(2分)

(3)参加野外考察或夏令营活动已成为不少学生的课余爱好,为了防止旅途中的小伤小病,旅行小药箱里应常备哪些药物?(2分)

(4)当有人因溺水或触电等意外事故突然停止呼吸时,可以用人工呼吸的方法进行急救。请说出人工呼吸的主要操作步骤:(2分)

(5)若发生大静脉或动脉出血等意外情况,你应该怎样正确处理?(2分)

2006年湖北省宜昌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生物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说明:凡生物学名词、术语错误适当扣分;凡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参考考点分值给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D D A C A D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 C D A B A B C 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21.组织 ; 分生组织(凡答植物组织均对);

器官 ; 花(只要是植物器官均对); 小肠;

22. (1) 乙;湿润的体壁

(2) 水分;乙

(3)光 ;

23.突增 ; 激素; 心情愉快;

营养配餐 、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等)

24. (1) 1973年到1982年

(2)逐渐减缓 ;计划生育

(3)优生; 近亲结婚

25. (1)转基因

(2) 显微注射器

(3) 输卵管; 子宫 (4) 基因

26. (1) ① 肺部的毛细血管

④ 上下腔静脉

⑩ 左心室

(2) 增多 ; 将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

三、简答题(共30分)

27.(10分)

(1)(4分)答出生态平衡的主要涵义给2分;举例2分(如麻雀吃虫子不会导致虫灾、蛇吃鼠不会鼠灾等)

(2)(2分) 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3)(2分)物质循环的基本过程。(关键词:取食、消化、吸收、分解、释放、二氧化碳等)

(4)(2分) 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当某些动物数量过多时,也会对植物造成危害,如蝗灾等。

28.(10分)(1) 裸子植物; (2)爬行类、两栖类等

(3) 基因的多样性

(4)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退耕还林,建立自然保护区(说出2条以上)

(5)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为人类提供生活、生产原料等;

29.(10分)(1)指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购买,按所附说明服用的药物,适合消费者自我诊断、自我治

疗的小伤小病。

(2)适用症状;用法用量;生产日期;药品规格;等

(3)阿司匹林、感冒药、黄连素、碘酒、纱布等 (要求至少3种以上)

(4)使病人仰卧、衣带宽松;保持呼吸道畅通;对着病人口部用力吹气;(答对其中2条即可)

(5);优先拨打120,紧急呼救(1分);同时,用手指、止血带等压迫止血(1分)。

2009年辽宁沈阳中考语文试题

宁省沈阳市2009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不详 点击数:1402 更新时间:2009-8-30 6:18:11

辽宁省沈阳市2009年中考语文试题

一、 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 一组是( )(2分)

A.暝想(míng) 隘口(ài) 竹篙(gǎo) 赡养(shàn)

B.簸箕(ji) 纨绔(kù) 毗邻(pí) 恣睢(zì)

C.祈祷(qǐ) 慰藉(jiè) 剔除(tī) 困恶(è)

D.骨髓(suǐ) 创伤(chuàng) 熟稔(rěn) 机械(xiè)

2.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如果我们的学习负担太重,学习效果就往往会适得其反。

B.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需要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C.由于几日来连续的强降雨,街道都已经到了万人空巷的程度。

D.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3.下面两个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将改正后的句子写在相应的空白处。(2分)

(1)九年五班的语文是全校最好的一个班级。

(2)由于情况紧急,某连组织立即人员前往抗洪前线。

4.下面各项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钦差大臣》的作者是果戈里,他是俄国作家。

B.《背影》的作者是朱自清,字配弦,现代散文集、语文教育家。

C.《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

D.《白杨礼赞》的作者是陆蠡,他是现代著名作家。

5.走近名著。(4分)

全宅子里,谁也不喜欢这位“好事情”,大家都用讥笑的口气说他;那个快乐的军人妻子,叫他“石灰鼻子”,彼得伯伯叫他“药剂师”和“巫师”,外祖父叫他“妖术师”、“危险人物”。

(1)上面这段文字出自 ,作者是 。(2分)

(2)这部作品的主人公是谁?请概括发生在主人公身上的一件事。

6.诗文填空。(10分)

(1)从今若许闲乘月, 。

(2) ,山岛竦峙。

(3)马蹄声碎, 。

(4) ,气象万千。

(5)闲来垂钓碧溪上, 。

7.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首联写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

B.颔联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二惆怅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C.颈联以“沉舟”“病树”作为反衬,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无奈、惆怅与叹息。

D.尾联写刘禹锡在朋友的热情关怀下,表示要振作起来,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表现出诗人坚忍不拔的意志。

得 分

评卷人

二、阅读理解(60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然后回答9-14题。(17分)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 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8.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诚: 间:

9.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10.

得 分

评卷人

(二)阅读下面选文,然后回答11-17题。(20分)

敲雪

(1)睡到半夜,忽然觉得好冷。也许,外面下雪了。我想。我蜷着身子,强迫自己再睡。不知过了多久,迷迷糊糊中,我听到了屋前屋后的惊叫声。睁开眼,天亮了,透进屋的亮光,冷冷地泛着朦胧。

(2)好久没见过雪了!我顾不上睡觉,一骨碌爬起来,小跑着跨出门。屋檐下,我极目远眺,整个世界全是一片白,白得晃眼。慢慢收回目光,我就看见了父亲。

(3)父亲站在屋对面的小路上。他眼下,是一丛一丛的雪枝。我知道,托着雪的,是密密麻麻的树枝。每到春天,那些树枝就开出一堆一堆的杏花、李花、桃花,五彩缤纷的,像一片花的海洋。花一天一天地谢了,青涩的果子藏在绿叶间,一天一天地长大了,泛红了。父亲的笑容也多起来,有时不知不觉就到了树下。开始,父亲轻轻掰下枝丫,寻找枝叶间还没完全长出来的果子,偶尔发现米粒大的一颗,也要小跑回家雀跃着向全家人报喜;后来,父亲就踮着脚尖,痴痴地看,痴痴地闻,即使枝丫垂到眼皮下,也舍不得动一指甲,生怕惊跑了它们。果子渐渐成熟了,父亲停了农活,从早到晚蹲在树下守着,守着我们的“书本”。我们兄弟多,家里又没有其它收入,读书全靠它。到了上市季节,父亲就在树下铺几床棉絮,说这样落下的果子就不会摔烂,能卖个好价钱。卖果子的钱,父亲一分一厘也不花,全存着,刚好够我们读一年书。所以,只要我们目不转睛盯着父亲担子里那些红嘟嘟的杏呀、李呀、桃呀的时候,父亲总是拍着我们的头说:“馋了吧?这可吃不得,它是你们的书本啊,不想读书吗?”我们一起点头:“想读!”“还想吃吗?”“不想!”我们一起咽口水,狠狠摇头。从此,我们就把那些杏呀、李呀、桃呀叫书本了。

(4)可是,这不是果树开花、结果的季节呀,父亲看那些雪树做啥呢?我很是不解。

(5)走到父亲面前,父亲看了看我,说:“星期天,多睡会吧?”

(6)我不回答父亲的话,不解地问:“你看这树干嘛?春天还早。”

(7)“真的还早么?快了快了!可是——”父亲顿了顿,脸上露出了忧郁,“这雪太大了,你看,树枝压断了好多。”

(8)我细细一看,真的,一些断枝落在地上或是横在树上,全被雪掩住了,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

(9)“回去拿根竹竿来吧。”父亲沉吟了一阵,对我说。

(10)我怔了怔,一下子明白了父亲的用意,于是,忙不迭地回家找来一根稻田里赶鸭子用的长竿。父亲站在树下,竹竿伸到枝头,慢慢地,轻轻地把积雪一点一点敲下来……几十棵果树,父亲整整敲了一个上午。父亲回家,头上、脸上,身上,全是雪。给体温融化的雪水,湿透了父亲的衣服。我连忙烧起一堆旺旺的柴火,父亲骑在火上,还在瑟瑟发抖。

(11)这天晚上,父亲问我:“今晚还会下雪吗?”

(12)“下呀,老师说‘瑞雪兆丰年’,下得越大越好!”我说。

(13)“我娃儿有长进了,好,那就下吧!”父亲抚摸着我头,频频颔首。

(14)晚上,果真又下起了大雪。父亲怎么也睡不着,他耳朵支楞着,听着外面的风吹草动。“睡呀,你怎么了?”母亲不耐烦了。“你懂啥?这叫听雪!”父亲的声音很大,传进篱笆墙另一边的我们的耳里,我和弟弟就吃吃地笑,笑父亲不会用词,雪,是能听的么?

(15)半夜,父亲突然翻身跳下床,惊醒了我们。我们问他怎么了,父亲说:“我听到树枝又断了,一声连一声,我得敲雪去。”我们说这么远,听不到,你那是幻觉,睡吧睡吧。可是父亲不理会我们,拖着竹竿,打着手电就出了门。我们穿了衣服撵出去,在屋檐下看见的已是一束在树下晃来晃去的亮光了。看了一会,冷得不行,我们只得跑进了被窝。

(16)天亮,父亲回家,把我们全都摇醒,高兴地说:“一根树枝也没断,你们又能上学了,又有书本了。”父亲的牙齿咯咯直响,磕得不听使唤。

(17)第二天,父亲就病了。

(18)冬天完了,春天来了,夏天也来了,杏呀、李呀、桃呀,比哪一年都大,都红。父亲的病却一直不见好转。我挑了两个又大又甜的桃,捧到父亲床前,说:“爸,你尝尝,好甜呢!”

(19)父亲挣扎着撑起身子,劈手打掉我手里的桃,怒气冲冲地吼:“谁叫你们吃?这是你们的书本哪!不想读书了?”

(20)“想!”我哭着说,“我们没吃,只想你吃一个,你的口味不好!”

(21)父亲叹了口气,拉过我,给我擦了一把眼泪,说:“拣起来吧,我吃一个!”

(22)我看见父亲咬了一口桃,父亲的眼泪也一下子流了出来。

1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3分)

12.选文第(3)段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13.选文第(11)段中,父亲为什么问我“今晚还会下雪吗?”(2分)

14.分析选文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分)

父亲站在树下,竹竿伸到枝头,慢慢地,轻轻地把积雪一点一点敲下来……

15.选文第(18)段划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16.请分析选文中“父亲”的性格特点。(3分)

17.为文章结尾处补充一段能揭示文章主旨的议论性或抒情性的文字。(3分)

得 分

评卷人

(三)阅读下面选文,然后回答18-22题。(10分)

敬业?职业?精业

唐宋

①一位朋友出差归来,对当地人的敬业精神和职业水准印象深刻,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②我国古代思想家朱熹说: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认认真真、尽职尽责的敬业精神,是职业精神的首要内涵,是职业道德和优秀品格的集中体现。作为一种文化精神,敬业精神不仅是通向职场的“绿卡”,更是民族素质的重要内涵。

③马马虎虎不能强国富民。早在20世纪早期,鲁迅先生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四亿人生着一种病,那名称就是马马虎虎,不医好这个病,是不能救中国的。胡适先生曾写过《差不多先生传》,批评当时的国人缺少认真的精神。有没有认真的工作态度,有没有敬业的精神,不仅关系一个国家的精神风貌,更关系国家的强弱、民族的兴衰。

④没有敬业精神建不成现代化。懒懒散散,工作就没有效率;粗枝大叶,容易造成失误、留下隐患。在这方面,我们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惨痛的教训。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的背后,麻痹大意、失职渎职是重要的原因。

⑤敬业精神是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却不是竞争力的全部。在科技日新月异、一日千里的今天,我们不仅要敬业,还要专业、职业、精业,才能从尽职尽责跨越到尽善尽美,才能从优秀跨越到卓越。

⑥在我们身边,大体有四类人。有的人既敬业又职业,是企业的核心人才、核心竞争力。有的人敬业不职业,这样的人吃苦耐劳、精神可嘉,遇到紧急情况招之能来,可是,来了却不一定能战。有的人职业不敬业,虽然业务素质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强,却三心二意、毛手毛脚,容易“大意失荆州”,一失足造成千古恨。有的人既不敬业又不职业,“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每天浑浑噩噩混日子,误己误人。

⑦敬业不易,精业更难。梅兰芳在舞台上顾盼生辉、流光溢彩,可是很少有人知道,为了让眼神活起来,眼睛近视的他每天早晨放飞鸽子,极目苍穹,苦练眼功。邓亚萍打球快速凶狠,可是,很少有人知道,为了增强手腕的力量,身材娇小的她曾用铁拍子练球。成功没有捷径,辉煌的背后,是鲜为人知的努力和付出。

⑧在职场上,既敬业又精业的人永远是供不应求的“抢手货”,既不敬业又不精业的人,常常成为被淘汰的“处理品”。同样,在国际舞台上,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既勤勤恳恳又有创新能力,就能引领科技、创造品牌,走在时代的前沿;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对工作敷衍了事、应付差事,就很难拿出有品质、有创意、有科技含量的产品,落伍是早晚的事。

⑨不断强大的国家、民族,无不有着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精神。在这个以实力说话的时代,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今天,只有秉承敬业、职业、专业、精业的精神,才能迎接挑战、后来居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才能变成现实。

18.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9.选文的标题为“敬业?职业?精业”,它们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3分)

20.分析选文第⑦段的论证思路。(2分)

21.选文第⑧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22.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哪一则更适合作选文的事实论据?为什么?(2分)

①李素丽,北京市公交总公司公汽一公司第一运营分公司21路公共汽车售票员,1962年出生,1987年入党。她自1981年参加工作以来,十几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岗位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真诚热情地为乘客服务,被誉为“老人的拐杖,盲人的眼睛,外地人的向导,病人的护士,群众的贴心人”。

②1920年,美国一个年仅11岁的男孩在踢足球时踢碎了邻居家的玻璃,人家索赔12.5美元。当时12.5美元已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闯了祸的男孩向父亲承认错误后,父亲让他对自己说:对过失负责。可他没钱,父亲说:钱我可以先借给你,但一年后还给我。从此,这个男孩就开始了艰苦的打工生活,半年后,他终于还清了向父亲借的12.5美元。这个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里根。

③朱可夫是二次大战期间苏联红军的主帅,莫斯科保卫战打得正激烈的一天,朱可夫遇到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德军伞兵已在苏军指挥部不到100米处降落,人数很少的苏军指挥部顿时一片混乱,正在地图上沉思的朱可夫得知这一情况后,连头都没有抬,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给我拿枝冲锋枪来。”主帅的神情和勇气使苏军士气大增,上下一心共同歼灭了这股伞兵。

得 分

评卷人

三、写作能力(40分)

23.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学会低头看路

那年暑假,小胖跟父亲去看爷爷奶奶,途中要走三十里的路,还要翻过一道道高高的山梁。走了两个多小时,还在山梁上,望着遥遥无际的前方,小胖怎么也不肯迈步了。父亲威严地命令道:“别尽往前瞅,低头看路,下了山梁就到了。”说着,继续大步地向前走去。没办法,小胖只好快快地跟着。不过这以后,小胖不再一次次老了望远远的目的地,而是低头看着脚下的路,不断的欣赏着沿路那些形状各异的沙石和花草,不知不觉就走到了爷爷奶奶家。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

②题目自拟,问题不限(诗歌、戏剧除外);

③字数600——8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009年沈阳市初中毕业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B

2.C

3.(1)去掉“一个班级”。(2)“组织”和“立即”换位置。

4.D

5.(1)童年;高尔基(2)阿廖沙 示例:将外祖父的桌布染成了蓝色。

6.略。

7.C

二、阅读理解。

(一)8.诚:的确,实在 间:偶尔

9.由此看来,大王所受的蒙蔽太严重了。(2)能够在公共场合指责讽刺寡人,让我听到的,得下等奖赏。

10.写邹忌入朝讽谏和齐王纳谏后的效果。

(二)11.父亲为了保护好能为我们兄弟上学提供书费保证的杏树、李树、桃树而整夜去敲树上的雪,最后病倒了。

12.不能;第(3)段是插叙,交代父亲对这些杏树、李树、桃树的重视、喜爱、悉心照顾以及这些树对我和几个兄弟读书的重要性,表现了父亲对我们兄弟几人读书受教育的重视和对我们的爱,为下文

父亲半夜听雪、敲雪和训斥我摘桃的情节发展做铺垫。

13.因为父亲怕晚上积雪会把树枝压折,影响收成,耽误我们兄弟几个交学费(上学)。(只答怕影响杏树、李树、桃树的收成得1分)

14.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敲雪时动作的小心翼翼,表现了父亲对这些树的细心与重视,表现了父亲对我们兄弟几个读书、上学的高度重视,体现了父亲对我们的爱。

15.景物描写,写出了杏、李、桃的丰收景象,体现了父亲的辛苦没有白费,表达了我们对父亲的爱和敬仰。

16.关爱子女,重视教育,坚韧,吃苦耐劳。(答出三点即可)

17.答题要点:(1)能揭示主旨(2)运用议论或抒情的表达方式(3)语言流畅优美。

(三)

18.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今天,只有秉承敬业、职业、专业、精业的精神,才能迎接挑战、后来居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才能变成现实。

19.敬业精神是职业精神的首要内涵,是竞争力的重要基础;职业强调业务素质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精业既强调职业精神又强调业务素质,只有具备这样的精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才能变成现实。所以三者的顺序不能调换。

20.本段文字首先提出 “敬业不易,精业更难’”这一观点,接着举梅兰芳苦练眼功和邓亚萍铁拍练球的例子具体论证观点,最后强调成功辉煌的背后是鲜为人知的努力和付出。

21. 正反对比论证。通过敬业又精业的人是“抢手货”与既不敬业又不精业的人成为被淘汰的“处理品”对比,突出了只有秉承敬业、职业、专业、精业的精神,才能迎接挑战的观点。

22.材料③适合作本文的事实论据。材料③中,朱可夫在战斗正激烈的时候正在地图上沉思,可见他是个敬业的人;在指挥部一片混乱时,他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 “给我拿枝冲锋枪来”,可见他不但职业而且精业。这正符合本文只有秉承敬业、职业、专业、精业的精神,才能迎接挑战的观点。

中考调研卷是什么?

与中考考试时的题型相似,难度相当的试卷,可以当做是模拟考

[img]

辽宁中考调研卷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辽宁中考卷子、辽宁中考调研卷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