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同学分享天舟益考高三周四测试题的知识,其中也会对2022天舟益考试卷答案网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分享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天舟益考app学生能看答案吗
可以。
参考答案也是天舟益考app当中所提供的一项服务,学生在有疑问或者对于题目不理解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参考答案去进行学习,所以学生是可以看的。
天舟益考是一个在线教育平台,而且能够提供考试资源,也能够提供考试服务,并且还能够提供名师课堂。
[img]高三语文综合训练测试题及答案
备考语文考试要多做语文试题,多做语文试题可以熟悉语文知识点和积累知识,这样才能考得好成绩。以下是我给你推荐的高三语文综合训练测试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三语文综合训练测试题
一、(共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
A.谙(ān)熟 麻痹(bì) 西风东渐(jiān)
B.庇(bì)护 答(dā)理 安步当(dàng)车
C.发酵(jiào) 根茎(jìng) 管窥蠡(lí)测
D.擂(léi)鼓 盥(guàn)洗 拾(shè)级而上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
A.宁谧 瑕瑜可见 赝品 山青水秀
B.喝彩 繁文缛节 痉挛 消声匿迹
C.凯觎 洪福齐天 急躁 平心而论
D.厮打 名不副实 瞭望 跻身其中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国家鼓励各民族互相学习语言文字,国家__________普通话,__________规范汉字。
②制定本法第四章法律责任的指导思想是:对__________本法规定者应该由有关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
③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__________了,我们要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它。
A.①推广 推行 ②违犯 ③颁布
B.①推行 推广 ②违反 ③公布
C.①推广 推行 ②违反 ③颁布
D.①推行 推广 ②违犯 ③公布
4.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 )
A.从郑州到xz,路途遥远,山高水长,要骑车旅游实在不易。
B.一些不法商贩,为了抬高棉花价格,故意囤积居奇,准备善贾而沽。
C.有些私立学校的老师,年龄近七十岁,可谓师老兵疲,教课已力不从心。
D.为了观看灯火晚会,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家属院已是十室九空。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中学生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注意写身边的真人真事,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B.“神舟”号的试飞成功,标志了我国航天技术有着新的发展,对突破载入航天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C.日本最高法院竟无理判决揭露南京大屠杀事实真相的东史郎等人败诉,公然为右翼势力否定南京大屠杀的丑恶表演。
D.据介绍:济南市所属山区海拔较低,人类活动频繁,尤其是近几年对南部山区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是导致野生植物生存环境恶化,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6.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春天,为我们的心灵提供了我们能享受的一切,轻松地解除了心头的焦虑和感情上的纷扰,
___________,从大自然的微笑中,显露出来。
①充满了闲适欢愉 ②感受到了闲适欢愉 ③田野将是一片新绿,飘逸着令人沉醉的馨香,到处倾泻着春天的歌 ④田野将是一片新绿,飘逸着春天的歌,到处倾泻着令人沉醉的馨香 ⑤大地整个一副快乐的神态 ⑥整个大地一副快乐的神态
A.②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①④⑥
二、文言文阅读(共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11题
王烈英名著于海内。道成德立,乡党归仁。其诱人也,皆不因其性气,诲人以道,使之从善远恶。时国中有盗牛者,牛主得之。盗者曰:“我邂逅迷惑,从今以后将为改过。子既已赦宥,幸无使王烈闻之。”人有以告烈者,烈以布一端遗之。或问:“此人既为盗,畏君闻之,反与之布,何也?”烈曰:“昔秦穆公,人盗其骏马食之,乃赐之酒。盗者不爱其死,以救穆公之难。今此盗人能悔其过,惧吾闻之,是知耻恶,则善心将生,故与布劝为善也。”
间年之中,行路老父担重,人代担行数十里,欲至家,置而去,问姓名,不以告。顷之,老父复行,失剑于路。有人行而遇之,欲置而去,惧后人得之,剑主于是永失,欲取而购募,或恐差错,遂守之。至暮,剑主还见之,前者代担人也。老父揽其袂,问曰:“子前者代吾担,不得姓名,今子复守吾剑于路,未有若子之仁,请子告吾姓名,吾将以告王烈。”乃语之而去。老父以告烈,烈曰:“世有仁人,吾未之见。”遂使人推之,乃昔时盗牛人也。烈叹曰:“韶乐九成,虞宾以和,人能有感,乃至于斯也!”遂使国人表其闾而异之。
(《三国志·魏书十一》)
7.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邂逅迷惑 邂逅:偶然,一时
B.遂使人推之 推:访求
C.人能有感 感:感想
D.其诱人也 诱:诱导
8.比较下列各句中“乃”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人盗其骏马食之,乃赐之酒
②乃语之而去
③遂使人推之,乃昔时盗牛人也
④人能有感,乃至于斯也。
A.①句和②句相同,③句和④句不同
A.①句和②句不同,③句和④句相同
A.①句和②句相同,③句和④句相同
A.①句和②句不同,③句和④句也不同
9.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道成德立,乡党归仁 乡党:同乡人
B.知耻恶,则善心将生 耻恶:羞耻与罪过
C.欲取而购募,或恐差错 购募:招求失主(来领取)
D.间年之中 间年:隔年
10.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与现代汉语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A.我邂逅迷惑,从今以后将为改过
B.人能有感,乃至于斯也
C.盗者不爱其死,以救穆公之难
D.其诱人也,皆不因其性气
11.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王烈劝人从善,从不管那人性格脾气怎么样,他只用正确的方法来教诲人
B.王烈盗牛者赠布,是因为他认为盗牛者能悔恨自己的过错,懂得以恶为耻,这样的人将要产生善心,于是给他布劝他做好事。
C.“代担人”拾到老父之剑后,先是想放下剑离开,但担心别人拾去后,失剑人会永远失去宝剑,想捡回去再招求失主,又怕出差错,于是就一直守在那里,直到失主出现。
D.盗牛者做了坏事,怕让王烈知道,老父发现有人做了善事又急着要告诉王烈。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
清朝的灭亡给中国带来了一个真正的时代,社会震荡,世事忙乱,人们也没有心思去品咂一下这次历史变更的苦涩厚味,匆匆忙忙赶路去了。直到1927年6月1日,大学者王国维先生在颐和园投水而死,才让全国的有心人肃然深思。
王国维先生的死因众说纷纭,我们且不管它,只知道这位汉族文化大师拖着清代的一条辫子,自尽在清代的皇家园林里,遗嘱为“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他不会不知道明末清初为汉族人束发还是留辨之争曾发生过惊人的血案,他不会不知道刘宗周、黄宗羲、顾炎武这些大学者的慷慨行迹,他更不会不知道按照历史的进程,社会巨变乃属必然,但是他还是死了。我赞成陈寅恪先生的说法,王国维先生并不死于政治斗争、人事纠葛、或仅仅为清廷尽忠,而是死于一种文化:
凡一种文化正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若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王观堂先生换词并序》)
但是王国维先生又无法把自己为之而死的文化与清廷分割开来。是《古今图书集成》《康熙字典》《四库全书》《红楼梦》《桃花扇》《长生殿》乾嘉学派、纳兰性德等等把两者连在一起了,于是衣冠举止,生态心态,也莫不两相混同。我们记得,在康熙手下,汉族高层知识分子经过剧烈的心理挣扎,已开始与朝廷产生某种文化认同,没有想到的是,当康熙的政治事业和军事事业已经破败之后,文化认同竟还没有消散。为此,宏才博学的王国维先生要以生命来祭奠它,他没有从心理挣扎中找到希望,死得可惜又死得必然。知识分子总是不同寻常,他们总是要以政治军事的折腾之后表现出长久的文化韧性。文化变成了生命,只有靠生命来拥抱文化了,别无他途;明末以后是这样,清末又是封建制度的末尾,因此王国维先生祭奠的该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清代只是他的落脚点。
12.下列各项对文中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为( )
A.“清朝的灭亡给中国带来了一个真正的时代”是说清朝的灭亡使中国摆脱了封建主义和殖民主义的统治,真正开始走上独立自主的道路。
B.王国维的死让全国的“有心人”肃然起敬。
C.作者引用陈寅恪先生的话,意在说明王国维先生不是为清朝尽忠而死,而只是死于“一种文化”。
D.文中说王国维先生的死因“众说纷纭”,但从其遗嘱看,他之所以选择自尽,是为了避免“义无再辱”。
13.对王国维先生死因的深层探究符合作者意思的一项是( )
A.社会震荡,世事忙乱。王国维无法再专心从事自己的研究,内心痛苦,所以自尽。
B.作为清朝臣民,看到清朝的灭亡,他决心为清朝尽忠,所以,选择在皇家园林自尽。
C.随着清朝的灭亡,他所认同的中国传统文化衰落,内心痛苦之极。他的死,表面上是为清朝尽忠,实质是死于一种文化。
D.王国维说“义无再辱”是将自己和黄宗羲顾炎武等大学者的慷慨行迹对比,认为自己不象他们那样有骨气,似乎感到了羞辱,所以自杀。
14.对文中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国维死前非常苦恼,他分不清自己到底是该为文化而死,还是该为清廷而死。
B.“一种文化”是包含了多种意义的广义概念,如正值衰落的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稳定的某种文化认同等。
C.“在康熙手下,汉族高层知识分子的心理挣扎”与“王国维的心理挣扎”本质并不一样,前者为反清复明,后者为忠于清廷。
D.作者举《古今图书集成》《康熙字典》《四库全书》《红楼梦》等例子,是为了说明这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
15.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项为( )
A.根据当时社会的发展,王国维自尽是必然的。
B.一个文化大师在社会变革时期因在心理挣扎中找不到希望而自尽,令不可惜。
C.一个汉族人在清朝灭亡后的1927年还留着辫子,为清朝尽忠而死,让人遗憾。
D.作者列举了诸多著作、学派,旨在说明清代在传统文化方面成就极高,因而影响也极深。
四、(18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19题。
时令已是初冬,静儿从城郊采来一把野花,兴冲冲地让我辨识。
“皮菜花”,我一下便认出来了。这是在荒碱地里生长的一种野生植物。春上,它开始萌芽,油亮、肥厚的叶片贴着地面,从菜心向四下一层层铺展开。入夏不久,就会从根部娉娉婷婷地拔出两根、三根细长的梗儿,长到尺余,分出许多枝丫。入秋,就开出一簇簇的白色小花儿。秋冬之季,它虽然也风干了,但梗儿细瘦且坚挺,花儿虽枯而不谢,在诸多经不住严霜而纷披衰萎的野草丛中,它便隐隐有了一种鹤立鸡群的王者性质。
静儿挑拣出几枝,经过整修制作,扎成一束,取代了案几上花瓶里那束塑料花。
皮菜花也真有几分不俗,黄豆般大小的花儿,花瓣薄如蝉翼,几百朵,上千朵花儿密密挤挤而井然有序地结满枝头,成团成簇,瘦骨铮铮的花梗儿疏密有致,洁白如云的花簇高低错落,宛如一支素净典雅的白珊瑚。插一束在案头,别有一番情致。
我喜爱上皮菜花了,并且,还不断赋予这种喜爱以新的内涵。从发现它的形美,到悟出它的神美。
第二年的深秋,比头一年早一些日子,静儿又去野外采回来一束皮菜花。一进门,就嚷说她有了一个重大发现。她把花束凑近我:“爸爸,你瞧,你仔细瞧”。
女儿不无神秘地把手里的花束一拍,从上面星星点点飘落下一些什么。我仔细看那茶几上的飘散物,竟是一朵朵鲜黄的有五个瓣的小花儿。我再察看静儿手中的花束,尚没飘落的黄色的小花,就嵌在那所谓的“小白花儿”的怀抱里。不细心观察,是很难发现的。
哦!那些被我们称之为花的,竟是皮菜花的花托,真正的皮菜花是这些小黄花。
不知怎的,当我的视线再落到那束曾被我形神兼爱、赞叹不已的皮菜花上时,却顿觉黯然了。什么非凡的适应性,顽强的生命力,永不凋落的情致的,紧密团结的精神,全是人造的。我好像受了那“小白花”的欺骗,不由望之生厌了。
我对静儿说:“新的不用换了,去年的那束,也扔掉!”
“为什么?”静儿不解而不平地盯着我,“它不还是原来的它?它哪一点变了呢?为什么您就不喜欢它了?”
……
是呵!不还是那束皮菜花吗?它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无一变化,而我为何就不喜欢它了呢?我对它喜欢与厌恶的分野,竟在于它是花不是花!哦,我,还有人们,有多少认识仅是从概念出发呀!
16.第5自然段写作者“从发现它的形美,到悟出它的神美”,其中“神美”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不超过35个字,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我对皮菜花的态度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这样? (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主旨(不超过18个字)。(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下列对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我”喜欢皮菜花是因为它不仅形美,而且神美。
B.“我”厌恶皮菜花是因为它竟是一朵朵鲜黄的五个瓣的小花儿。
C.“我”对皮菜花的态度从喜欢变为厌恶,其实不关花的事。
D.对客观事物的喜爱,要不断赋予这种喜爱以新的内涵。
E.客观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总是在不断变化的。
五、(12分)
20.将下面几个短句组合成一个长单句(不超过75个字)(3分)
这项计划旨在提升核武器制造能力
这项计划投资数十亿美圆
这项计划要实现核武器制造设施现代化
美国正悄悄进行一项计划
这项计划由已退役的美国空军上将、现主管国家核安全管理局的约翰·戈登领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在划线部分填上两个恰当的分句,使它与所给的例句句式相同,但所举例句的内容须是正面的。(5分)
历史是一面镜子。假若当初商纣王能广开言路,察纳忠言,何至于落得个身败名裂、葬身火海的下场呢?
答 假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阅渎下面一段文字,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意思,不超过15个字。(4分)
莫斯科时间7月13日18时10分(北京时间22时10分),图际奥委会主席胡安·萨马兰奇在莫斯科的世界贸易中心会议厅宣布:“有幸举办2008年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城市是北京。”
出席国际奥委会第112次会议的105名委员参加了今天的投票,北京在第二次投票中以56票获得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主办权。在这一轮投票中,多伦多获得22票,巴黎获得18票,伊斯坦布尔获得9票,而日本的大坂在第一轮即遭淘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5分)
23.名句填空[共4分,每空1分,(1)—(3)题任选2题,第(4)题必作]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
(2)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已亥杂诗》)
(3)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解缙·对联)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诸葛亮《出师表》)
24.阅读下面宋诗,按要求答题。(共6分,每小题2分)
村 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帐,村桥原树似吾乡。
注:本诗是王禹偁于淳化二年被贬为商州团练副史时所作。
(1)概述本诗所描写景物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述作者通过本诗所传达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颔联“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是历来传诵的名句,请分析这两句为人们赞叹传诵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阅读下边一段文言,翻译画线的句子(5分)
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
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彼必不能长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60分)
《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写了这样一个故事:小老鼠嗅嗅和匆匆,小矮人唧唧和哼哼,在迷宫里一同找到了一个很大的奶酪站,他们兴高采烈,整日在此享受。突然有一天,奶酪神奇地消失了,嗅嗅和匆匆毫不犹豫地穿上跑鞋,头也不回地离开此地,去别处寻找新的奶酪。他们如愿以偿,很快就找到了更大更好的奶酪;而唧唧和哼哼对谁动了他们的奶酪,先是惊讶,继之怒骂,之后等待一—等待别人把奶酪送回来,但始终没有人把奶酪送回来,唧唧在劝说哼哼无效的情况下,只好独自寻找奶酪,他冒着危险历尽艰难,终于也找到了更好的奶酪,而哼哼虽饿得奄奄一息,却还在苦等。
请联系社会现实,以“奶酪被动之后”为话题,写—篇文章,体裁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高三语文综合训练测试题答案
一、1.C 2.D 3.C 4.B 5.D 6.A
二、7.C 8.D 9.B 10.A 11.A
三、12.D 13.C 14.D 15.C
四、16.神美的含义是指它有非凡的适应性、顽强的生命力、永不凋落的情致、紧密团结的精神。
17.“我”前后态度是先喜欢,后厌恶。因为“我”先入为主地对皮菜花形成了带有明显主观色彩的看法,甚至是一厢情愿地不断赋予皮菜花以新的内涵,直至成为概念,形成定势思维,所以当新发现打破了自己原先的概念时,又主观地“望而生厌”。
18.只从概念出发认识事物是错误的。
19.AC
五、20.美国正悄悄进行一项投资数十亿美元、由已退役的空军上将,现主管国家核安全管理局的约翰·戈登领导旨在提升核武器制造能力并实现核武器制造设施现代化的计划。
21.假若当初李世民不礼贤下士,从谏如流,怎么能赢得贞观之治,大唐盛世的基业呢?假如当初齐恒公不胸怀宽广,捐弃前嫌,怎么能获得号令诸侯,雄视天下的霸业呢?
22.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
六、23.(1)寄意寒星荃不察;(2)化作春泥更护花(3)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4)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24.(1)初秋晚景,盎然生机中透着凄凉,斑谰色彩中蕴着哀伤。
(2)悠闲中体现失意,有着漂泊异乡的凄苦悲凉,有着思乡情结。
(3)运用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将无情之景赋于人的灵性,显得形象生动。又以听觉写动景,以视觉写静景,动静结合,上下映衬。
25.正因为我很爱吃鱼,所以才不接受。如果我接受了鱼,一定会有迎合人的脸色,有了迎合人的脸色,就会歪曲违背法律,歪曲违背了法律,就会被罢免宰相的职位。(到那时)即使我很想吃鱼,他们肯定不会长期送给我鱼吃,可我又没有能力自己供自己鱼吃。
七、作文,评分标准同高考
猜你喜欢:
1. 2017届高考语文模拟检测题带答案
2. 2016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3. 高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
4. 高考复习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5. 2017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模拟题带答案
高三语文文言文句式及词类活用测试题
文言文词类活用是语文考试常考考点,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 高三语文 文言文句式及词类活用测试题 ,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三语文文言文句式及词类活用测试题
1.下列各组 句子 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
A.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B.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刘备天下枭雄
C.《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妪,先大母婢也
D.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2.下列句子中与另三句的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句是(
A.予本非文人画士
B.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
C.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D.夫病者所见非鬼也
3.下列句中没有宾语前置现象的一句是( )
A.甚矣,汝之不惠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天 大寒 ,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D.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4.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
与言皇上无权,君未之信也
C.沛公安在
大王来何操
D.微斯人,吾谁与归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5.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岂不榖是为?先君之好是继
B.夫晋,何厌之有 子何恃而往
C.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D.子非鱼,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
B.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其印为予从辈所得报充里正役
C.生孩六月,慈你见背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
D.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
7.下列句中不是被动句的一句是( )
A.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B.毋宁毙于虞人
C.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8.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子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A.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B.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C.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D.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
9.下列句子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卿欲何言 ②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③吾属今为之虏矣④不然,籍何以至此 ⑤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⑥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⑦子何恃而往 ⑧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A.①④/②③⑥/⑤⑦⑧
B.①④⑦/②③/⑤⑥⑧
C.①④②③⑥/⑤⑦⑧
D.①④⑦/②⑥/③⑤⑧
10.下列句子中没有成分省略现象的一项是( )
A.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
B.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
C.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D.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11.下列句子补充省略成分错误的一项是( )
A.今予家(居)是溪,而名莫能定
D.尉剑挺,广起,夺(剑)而杀尉
C.激昂(于)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D.戊申晦,五鼓,(余)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
12.下列句子中省略的成分与其他句不同的一项是( )
A.沛公谓张良曰:“( )度我至军中,公乃人。”
B.(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C.公曰:“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D.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其不善者而改之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句的一项是( )
A.人皆得以隶使之
B.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C.此人皆身至王侯将相,声闻邻国
D.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不是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
A.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B.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C.项伯杀人,臣活之
D.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15.以下句中加点词并非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的一项是( )
A.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B.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C.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肴函之固,自若也
D.公子乃自骄而功之,窃为公子不取也
16.下列句子中有活用为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
A.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
B.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C.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D.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
17.下列句子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B.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C.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
D.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18.与“左右欲刃相如”中的“刃”用法不同的是(
A.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
B.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脰而函之
C.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人咸阳者王之。
D.吏吴两载,登虎丘者六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是意动用法的一项是( )
A.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B.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C.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
D.甘其食,美其服……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20.以下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B.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C.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D.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专项突破二(40分钟,3*25=75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不全是使动用法的一组是( )
A.王之所大欲,可知矣:欲辟土地,朝秦楚
寡人与大国执仇,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B.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C.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外连横而斗诸侯
然嬴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
D.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2.下列加点词不是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的一组是( )
A.爱是溪,人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B.老者奉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
妪,先大母婢,乳二世
C.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D.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麇鹿
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与另三句不同的是( )
A.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
B.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C.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
D.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4.下列句中“为”宇用法不表判断的一项是( )
A.是为何谷
B.何为以公名之—
C.以臣为愚
D.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5.下列旬中省略宾语的一句是( )
A.见一老公而问之曰
B.遂持驹去
C.齐桓公出猎
D.明日朝,以告管仲
6.下列句子中旬式不同子其他三旬的是( )
A.管仲贤佐也 B.桓公霸君也
C.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D.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7.下列句子中的“之”用法与其他旬不同的一句是( )
A.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B.欲勿与,即患秦兵之来
C.侯生笑曰:“吾固知公子之还也。”
D.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8.下列句子中全是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
A.粪土当年万户侯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B.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
寡人闻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
C.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D.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
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
9.下列句子中“见”不表被动的一句是( )
A.欲与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B.苏秦富贵,以百金偿之,遍报诸所尝见德者
C.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D.人皆以见侮为辱,故斗也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 短语 ,其内部结构不同子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以故不闻其过
B.如姬资之三年,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
C.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D.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11.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
D.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C.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D.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
12.下列加点的“以”意思不同子其他三句的是( )
A.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B.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C.皆以美于徐公
D.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
13.加点的短语没有被动意味的一项是( )
A.臣知欺大王当诛
B.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C.饥死道路,为群兽所食
D.臣恐天下随风而靡
14.下列省略句补充的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
A.良曰:“(我)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
B.今少卿乃教(我)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刺谬乎
C.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之)•.
D.死马且买之(于)五百金,况生马乎
1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城之不拔者二耳。.拔:被攻取
B.齐人未附。附:归附
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检:收检
D.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 北:指败逃者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乃纵反间于燕。
B.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
C.而城中鼓噪从之。•
D.燕军扰乱奔走。•
17.下面句子中不是被动旬的一项是( )
A.人为临茁市掾,不见知 B.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
C.乐毅畏诛而不敢归 D.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18.下面句子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另三句的是( )
A.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B.(河伯)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C.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
D.燕引兵东围即墨
19.下列句子加点词不是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
A.及燕使乐毅伐破齐,尽降齐城
B.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
C.人生孰无死,贵死得所耳
D.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20.下面句子没有成分省略现象的一句是( )
A.即墨大夫出与战,败死
B.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
C.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D.城中相与推田单,立以为将军
21.下列句子中都省略了介词“于”的一组是()
A.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
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
B.沛公欲王关中 •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C.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
D.遂与秦王会渑池
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22.下列句子不属子定语后置句的一组是( )
A.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
B.甚矣,汝之不惠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D.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2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不是名词作状语的一组是( )
A.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卒廷见相如
B.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C.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D.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
24.下列各组句子全是否定旬中宾语前置的一组是( )
A.乃人见,曰:“何以战?”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B.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C.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卿欲何言?”
D.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当臣之临河持竿,心无杂虑,唯鱼之念
25.下列句子不全有形容词活用为意动用法的一组是( )
A.人主自智而愚人
成(名)以其小,劣之
B.客之美我,欲有求于我也。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C.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管仲,世所称贤臣,然孔子小之。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答案
专项突破一
1.D.(“屈平”句为陈述句,其余为判断句。)
2.B.(其余为否定性判断句。)
3.A.(主谓倒装。)
4.D.(“大阉之乱”一句没有宾语前置。)
5.A.(都是宾语前置,且以“之”“是”为标志;B“何C“安在”,即“在安”,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王”句无前置宾语;D“子”句无前置宾语,“臣”句,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6.B.(都表被动。)
7.C.(“于”表动作涉及的对象,不表被动。)
8.A.(其余被动句。)
9.D.(①④⑦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②⑥判断句;③⑤⑧被动句,“举”,被推举。)
10.C.(A“日三四里”省略谓语动词“行”;B三处省略主语;D省略“鸣”的宾语“之”,代指钟磬。)
11.A.(“家是溪”即“家于是溪”,“家”名词作动词,安家;“是溪”表处所:中间省略介词。)
12.D.(省略谓语动词,其余省略主语。)
13.C.(名词,作主语;其余名词活用作状语。)
14.D.(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之为师”。)
15.D
16.A.(“弱”,使天下之民弱。)
17.B.(“来”,省略宾语“之”,不及物动词带宾语,活用为使动用法。)
18.C.(“王之”,使动,使之为王,让他做王;“目”、“函”、“吏”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与“刃”相同。)
19.C.(“饮赵盾酒”,“使(让)赵盾饮酒”,即招请赵盾来喝酒,“饮”,使动用法。)
20.A.(“屈豪杰”、“却之”、“夭梅病梅”中都有使动用法。)
专项突破二
1.B.(“鄙远”,把(别国的)远地当作边邑。其余为使动用法。)
2.D.(“侣”,意动用法;“草”“露”,名词作状语。余为名词作一般动词。)
3.C.(名字ABD中的“名”都是“命名”之意。)
4.B.(介词,“为何”;其余表判断。)
5.D.(省略介词宾语:以告,以之告。)
6.C.(宾语前置句,余为判断句。)
7.A.(用于偏正短语中,相当于“的”;其余用于主谓之间,无义。)
8.C.(都是使动用法。“粪土”“患”意动用法,“破”“附”“固”“止”“止”为使动用法。)
9.B.(“见德”之“见”,动作涉及的对象;ACD的“见”都表被动。)
10.D.(主谓短语,其余为偏正短语。)
11.D.(名词活用作状语,其余名词活用作动词。)
12.C.(动词,“认为”。其余连词,“因为”之意。)
13.D
14.B.(A应为:沛公,C应是“以剑舞为乐”;D应是“为”)
15.C
16.A(一种计谋;B“南面”,面向南方,指称王;C“鼓噪”,古为中性词,现有贬义;D“扰乱”亦然。)。
17.B(“见丁宁”即“叮咛我”,ACD为被动句)
18.D.(方位名词作状语,其余名词。)
19.C
20.C.(“出与(之)战”,B“以(之)为然”,D“城中(齐人)相与”“立(之)以(之)为”)
21.A
22.B
23.D
24.B
25.D.(小之,以之为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师,名词的意动用法。A愚人,以人为愚;劣之,以之为劣;B美我,以我为美;奇其才,以其才为奇;C耻学于师,以学于师为耻;耻师,以从师为耻。以上都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相关 文章 :
1. 高三语文复习技巧:文言文词类活用
2. 高考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知识点及练习
3.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技巧
4. 高三语文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测试试题
5. 怎么做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题
衡中同卷的答案什么软件能查,什么软件可以查衡水金卷答案
家长在辅导孩子写作业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每个家长的手机上都有很多个拍照识题App,这样可以让孩子更好地完成家庭作业,但也有一些试卷的答案很难找,比如衡中同卷的答案什么软件能查,什么软件可以查衡水金卷答案呢?
可以查衡中同卷、衡水金卷答案的软件有以下几个,仅供参考:
1、天舟益考官方版APP
这款软件中可以查找到衡中同卷的答案,只需要把卷子的编号输入到软件当中就可以获取卷子的答案,并且其中也有答案的详细解析可以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题目。这个软件里面也有一部分教学课件,听力音频解题视频,能够帮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2、答案易对网
这个网站中也可以搜索到衡水金卷的答案,只需要在类别中选中衡水金卷,然后选择卷子对应的年份、类型、科目和编号,只要这些信息输入正确,网站中就会显示卷子的正确答案,里面也有详细的解题步骤,可以供学生们思考。
3、作业帮app
这款App中的题库数量也庞大,如果只是偶尔找衡水金卷的答案也可以用这款App中的拍照识别功能,也能得到题目答案。
关于天舟益考高三周四测试题和2022天舟益考试卷答案网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同学们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